首页 / 专利库 / 天文学 / 天文物体 / 宇宙飞船上的反引力装置——反推光子火箭

宇宙飞船上的反引装置——反推光子火箭

阅读:318发布:2020-06-15

专利汇可以提供宇宙飞船上的反引装置——反推光子火箭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 发明 根据本人最新发现的《 宇宙 力 学大统一理论》研制和设计出了一种反引力装置——反推 光子 火箭。将这种反引力装置安装在载人宇宙飞船首部,则为人类顺利地登上火星、登上木星和土星、登上其它恒 星系 的某颗有 水 星球以及载人宇宙飞船返回地球时,能够在地球表面安全着陆提供了强有力的可靠的安全保障。如果把这种反引力装置安装在飞机上,则可避免飞机空难事件的发生(碰撞原因除外)。,下面是宇宙飞船上的反引装置——反推光子火箭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光的本质光是物质的一种运动速度,是物质运动速度逐步增大时,由量变到发生质的突变所具有的表现形式。光是物体运动速度的极限值,任何物体,如果它的运动速度达到30万公里/秒这样的速度,都会化为光。也就是说都会被强大的压压碎成很小很小的物质。光是能量的一种极高的体现和象征。
2.物质不灭定律光在宇宙空间并不是无限远的传播的,其传播的距离是有一定限度的,从恒星发射出来的光,它所传播的是最远距离不会超过十万光年。光也和射出去的箭或射出去的子弹一样,在传播过程中,以电磁波和热的形式释放出大规模的能量之后,其运动速度会逐步减慢下来,其运动速度也会减慢到为零的时候。当光的速度减慢到接近零速度时,物质将会以比原子更小的微粒存在于宇宙空间之中。我们把这种物质微粒叫做电子,正电子是物质不可再分割的最小基本粒子。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下面一个结论:我们人在夜色星空中,肉眼所能看到的星星,都是十万光年以内的宇宙空间的恒星发来的光。用射电天文望远镜所看到的星光,都是三百万光年以内的宇宙空间的恒星发来的光。三百万光年以外的宇宙空间的恒星,射电望远镜就看不见了。那种认为,射电天文望远镜可以观察到120亿光年处的恒星纯属谬论。
3.引力的本质引力是运动着的物体所具有的性质,不运运的物体就没有这种性质。也就是说,不运动的物体就没有引力。物质的质量越大,运动速度越快,则产生的引力就越大。数学公式F∝mv]]>运动物体产生的引力与物体的质量和运动速度的积的算术平方根成正比关系。地球产生的引力(即重力)一方面是由于地球有很大很大的质量,但最重要的是因为地球在不停地运动,地球在绕太阳公转的同时,又进行自转,地球存在的引力(即重力)主要是由地球的自转产生的。恒星的两个数学公式(1)F∝mv]]>恒星产生的引力与恒星的质量和光速的积的算术平方根成正比关系。(2)E∝mc3t]]>恒星释放出的能量与恒星的质量和光速立方的积的算术平方根和时间的积成正比关系。由此我们可以认识到,太阳不会是一个正在进行的核爆炸和热核聚变的一个静止不动的物体。太阳是一个体积和质量很大并且自转速度很快的星球,其自转速度达到了30万公里/秒的速度,即光的速度。如果太阳是以每10秒钟自转一圈的话,那么,太阳的赤道切平面圆周长应该是300万公里,太阳的直径应该是100万公里微不足到些。由此,我们还可以得出下面一个结论,因为光是有质量的,所以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引力场会发生弯曲和偏射的现象。由此,我们还可以得出下面两个结论:(1)宇宙空间不存在黑洞,恒星的赤道切平面圆周长一般都在300万——1000万公里之间,不会超过1000万公里。那种认为宇宙空间存在着比太阳大几百倍,甚至几百万倍的黑洞纯属谬论。(2)原子弹和氢弹实质上是一种释放出来的化学能,而不是太阳能
4.热的本质热也是物质的一种运动速度,也是物体和物质的运动速度逐步增大时,由量变到发生质的突变所具有的表现形式,只不过热速比光速稍微慢一些罢了。热和光一样,也是有质量的,我们把300公里/秒——300000公里/秒的运动物体和运动物质叫做热。15万公里/秒这样的速度,可能是物体存在的极限值。一个物体,如果它的运动速度达到15公里/秒这样的速度,将会化为一团白烟而不复存在。因为这个物体被强大的压力压碎成分子或原子了。热是能量的一种较高的体现和标志。热极为光,光速减慢为热,不可见光就是热。温度差和热传导实质上是一种压力。
5.电的本质电也是物质的一种运动速度,我们把运动速度是30万公里/秒的正电子叫做电子。也可以这样说,电是在闭合的金属线路中,在强大压力下,在金属体内传播的具有一定宽度的和具有一定密集度的光束。电压愈大,则光的密集度就愈大。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下面一个结论:在金属体内的传播的光束,当从一种金属导体进入另一种电阻比较大的金属导体时,由于光束传播受到阻力,有一部分光束被迫释放出。电阻越大,释放出的光束就越多。在电阻不变的情况下,压力愈大,则释放出的光束就愈多。由此,我们可以认识到,电和光是同一种物质,都是运动速度是30万公里/秒的正电子。只不过光是在真空中,空气中散射传播而电是在金属导体内集中传播罢了。雷电实质上是一种空气放电现象。
6.磁的本质磁场也是运动着的物体所具有的性质,不运动的物体就没有这种性质。也就是说,不运动的物体就没有磁场力。(不运动的磁虽有吸引力,但它只能吸铁,而不能吸其它物质。)磁是运动物体在运动过程中产生的与运动主方向相互垂直的横向影响力。我们知道,通电导线会在它的周围产生磁场力,这种磁场力实质上是高速运动的正电子所产生的横向影响力。地球是自西向东自转的,它必然产生一个南北方向的横向影响力,这就是地球的磁场。虽然地球的自转速度很小,但由于地球的质量很大,所以地球的磁场仍然是很可观的。
7.声的本质声是一种和振动物体的振动主方向相互垂直的横向影响力。所以,声也是一种磁场力,只不过声的磁场力很微弱罢了。
8.综上所述,我们把物体的移动和人体的运动、热、光、电统一为物体或物质的运动速度;把引力和磁力、声统一为运动物体不同方向上的且互相垂直的两种力,这样,我们就得了《宇宙力学大统一理论》的基本框架。以上《宇宙力学大统一理论》是我们研制反引力装置——反推光子火箭的理论基础
9.宇宙飞船脱离地球时,必须使:火箭推力>地球引力宇宙飞船返回地球时,应该是:火箭推力略<地球引力宇宙飞船脱离地球时,我们把火箭安装在飞船的尾部,这叫做正推火箭。宇宙飞船返回地球时,我们把火箭安装在飞船的首部这叫做反推火箭。当火箭推力=地球引力时在正推情况正下,被发射的飞船将成为地球的卫星,绕地球运行。在反推情况下,返回地球的飞船停在半空降落不下来,在飞船进入大气层时,还要考虑到下面一个数学公式:火箭推力略<地球引力-空气浮力空气浮力比起地球引力来,虽然很小很小,但不可忽略不计。载人宇宙飞船登陆月球,火星和其它任何一个星球,都必须携带两枚火箭,一枚正推火箭,一枚反推火箭,而且必须注意,正推火箭的推力要略大于反推火箭的推力。今年1月31日,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在返回地球时失事,7名宇航员遇难,究其原因,是因为没有在航天飞机上安装反推火箭,被地球的强大引力所烧毁。飞机导弹之所以飞不出地球,是因为它们的动力或推力小于地球的引力。在飞机上安装一枚反推火箭,则可避免飞机空难事件的发生(碰撞原因除外)。
10.反引力装置的喷射管火龙口口径越大,则喷射出的光束就越多,则产生的推力就越大,聚光球内安装的气体放电光源的数目越多,则释放出的光束就越多,则发射管火龙口喷出的电光的密集度越大,则产生的推力就越大。
11.由于聚光球的气体放电光源所产生的光都喷射出去了,聚光球内没有积蓄的热,温度不会升高,钨丝不会烧坏,所以反引力装置可以连续使用。只需将报废的电池及时地换上新电池就可以了。报废的电池充电后可反复使用。

说明书全文

宇宙飞船上的反引装置——反推光子火箭

一、宇宙力学大统一理论1、光的本质光并不是什么神秘的东西,光是物质的一种运动速度。是物质运动速度逐步增大时,由量变到发生质的突变所具有的表现形式。

光是物体运动速度的极限值,任何物体,如果它的运动速度达到30万公里/秒这样的速度,都会化为光。也就是说,都会被强大的压力压碎成很小很小的物质。光是能量的一种极高的体现和象征。

2、物质不灭定律光在宇宙空间并不是无限远的传播的,其传播的距离是有一定限度的,从恒星发生来的光,它所传播的最远距离不会超过十万光年。(假如光能在宇宙空间无限远的传播的话,那么,宇宙空间数以兆亿计的恒星足以使地球没有昼夜之分,地球将永远是白天,但事实上并非如此)。

光也和射出去的箭或射出去的子弹一样,在传播过程中,以电磁波和热的形式释放出大规模的能量之后,其运动速度会逐步减慢下来,其运动速度也会减少到为零的时候。当光的速度减慢到接近零速度时,物质将会以比原子更小的微粒存在于宇宙空间之中,我们把这种物质微粒叫做电子,正电子是物质不可再分割的最小的基本粒子。事实上,再分割正电子的毫无意义的,也是不可能的。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下面一个结论:我们人在夜色星空中,肉眼所能看到的星星,都是十万光年以内的宇宙空间的恒星发来的光。用射电天文望远镜所看到的星光,都是三百万光年以内的宇宙空间的恒星发来的光。三百万光年以外的宇宙空间的恒星,射电望远镜就看不见了。那种认为,射电天文望远镜可以观察到120亿光年处的恒星纯属谬论。

3、引力的本质引力是运动着的物体所具有的性质,不运动的物体就没有这种性质。也就是说,不运动的物体就没有引力。物体的质量越大,运动速度越快,则产生的引力就越大。

数学公式F∝mv]]>这就是说,运动物体产生的引力与物体的质量和运动速度的积的算术平方根成正比关系。

地球产生的引力(即重力)一方面是由于地球有很大很大的质量,但最重要的是因为地球在不停地运动,地球在绕太阳公转的同时,又进行自转,地球的引力(即重力)主要是由地球的自转产生的。

恒星的两个数学公式(1)F∝mc]]>恒星产生的引力与恒星的质量和光速的积的算术平方根成正比关系。

(2)E∝mc3t]]>恒星释放出的能量与恒星的质量和光速立方的积的算术平方根和时间的积成正比关系。

由此,我们可以认识到,太阳不会是一个正在进行核爆炸和热核聚变的一个静止不动的物体。太阳是一个体积和质量很大很大的并且自转速度很快的星球,其自转速度达到了30万公里/秒的速度,即光的速度。如果太阳是每10秒钟自转一圈的话,那么,太阳的赤道切平面圆周长应该是300万公里,太阳的直径应该是100万公里微不足到些。

由此,我们还可以得出下面一个结论,因为光是有质量的,所以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引力场会发生弯曲和偏射现象。

由此,我们还可以得出下面两个结论:(1)宇宙空间不存在黑洞,恒星的赤道切平面圆周长一般都在300万——1000万公里之间,不会超过1000万公里。那种认为宇宙空间存在着比太阳大几百万倍的黑洞纯属谬论。

(2)原子弹和氢弹实质上是一种释放出来的化学能,而不是太阳能

4、热的本质热也是物质的一种运动速度,也是物体或物质的运动速度逐步增大时,由量变到发生质的突变所具有的表现形式,只不过是热速比光速慢一些罢了。

热和光一样,也是有质量的,我们把300公里/秒——300000公里/秒的运动物体和运动物质叫做热。

15万公里/秒这样的速度,可能是物体存在的极限值。一个物体,如果它的运动速度达到15万公里/秒,则这一物体将会化为一团白烟而不复存在。因为这一物体被强大的压力压碎成分子或原子了。

热极为光,光速减慢为热,不可见光就是热。

温度差和热传导实质上是一种压力,实质上是分子、原子、正电子高速运动的撞击力。

5、电的本质电也是物质的一种运动速度,我们把运动速度是30万公里/秒的正电子叫做电子。也可以这样说,也是在闭合的金属线路中,在强大压力下,在金属体内传播的具有一定宽度的和具有一定密集度的光束。电压愈大,光的密集度就愈大。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下面一个结论。

在金属体内传播的光束,当从一种金属导体进入另一种电阻比较大的金属导体时,由于光束传播受到阻力,有一部分光束被迫释放出。电阻越大,释放出的光束就越多。在电阻不变的情况下,压力愈大,则释放出的光束就愈多。

各种气体的电阻很大,在电压极高的情况下,气体作为一种导体,由于电阻大,电压极高,所以释放出的光束最多,这就是为什么用气体放电作为电光源特别明亮的原因。

由此,我们就可以正确地解释雷电现象了。雷电实质上一种空气放电现象。在炎热的夏季,一片乌的上层被太阳强烈的照射,温度很高,而在云层的下面,温度相对来说比较低,这样就产生了一个温度差,也就是压力差。当这种压力差达到一定数值时,蒸气成了导体,空气被击穿,产生放电现象,所以我们会看见一道明亮的闪光。由于空气被击穿,引起空气的强烈振动,所以,我们会听到震欲聋的雷声。由于光速比声音的传播速度快(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米/秒),所以,我们先看到闪光后听到雷声。

由此,我们可以认识到,电和光是同一种物质,都是运动速度是30万公里/秒的正电子,只不过光是在真空中,空气中散射传播,而电是在金属体内集中传播罢了。

如果上述结论是正确的话,那么电子计算机的“千年虫”问题,则可迎刃而解。

6、磁的本质磁场也是运动着的物体所具有的性质,不运动着的物体就没有这种性质。也就是说,不运动的物体就没有磁场力。(不运动的磁虽有吸引力,但它只能吸铁,而不能吸其它物质)。

磁是运动物体在运动过程中产生的与运动主方向相互垂直的横向影响力。

我们知道,通电导线会在它的周围产生磁场力,这种磁场力实质上是高速运动的正电子产生的横向影响力。

一列行驶的火车,它的车厢相对两边是有影响力的,只不过由于火车的速度小,这种影响力很微弱罢了。

7、声的本质声是一种和振动物体的振动主方向相互垂直的横向影响力,只不过声的磁场力很微弱罢了。

地球是自西向东旋转的,它必然产生一个南北方向的横向影响力,这就是地球的磁场。虽然地球的自转速度很小,但由于地球的质量很大,所以地球的磁场力仍然是很可观的。

8、综上所述,我们把物体的移动和人体的运动、热、光、电统一为物体或物质的运动速度;把引力和磁场力、声统一为运动物体不同方向上的且互相垂直的两种力,这样,我们就初步地勾画出了《宇宙力学大统一理论》的基本框架

以上《宇宙力学大统一理论》是我们研制反引力装置——反推光子光箭理论基础

二、反引力装置使用原理今年1月31日,美国的“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在返回地球时失事,7名宇航员遇难。究其原因,是因为没有在航天飞机上安装反推火箭,被地球的强大引力所烧毁,用《宇宙力学大统一理论》可以这样解释,航天飞机返回地球在距地球200公里的高空处,受到地球强大引力的吸引,由于没有安装反推火箭,控制不住航天飞机降落的速度,因此运动速度加快,当运动速度加速到3万公里/秒——30万公里/秒时,航天飞机发热变光而被烧毁,殒落在地面上。

我们知道,宇宙飞船脱离地球时,必须使:火箭推力>地球引力那么,宇宙飞船在返回地球时,应该是:火箭推力略<地球引力宇宙飞船脱离地球时,我们把火箭安装在飞船的尾部,这叫做正推火箭,当宇宙飞船返回地球时,我们把火箭安装在飞船的首部,这叫做反推火箭。

当火箭推力=地球引力时在正推情况下,被发射的飞船将成为地球的卫星,绕地球运行,在反推情况下,飞船只能停留在半空中,降落不下来,也就是说不能在地球上软着陆。

在宇宙飞船返回地球进入大气层时,还要考虑下面一个数学公式火箭推力略<地球引力-空气浮力空气浮力比起地球引力来,虽然很小很小,但不可忽略不计。

如果在宇宙飞船上安装上反推火箭,则宇宙飞船可完好无损地回到地球,可重复使用,降低生产成本。

我们知道,飞机、导弹之所以飞不出地球是因为它们的动力或推力小于地球的引力。当飞机的动力装置发生故障时,由于空气的浮力远远小于地球的引力,飞机开始向下坠落,在向下坠落时,受到地球强大引力的吸引,运动速度加快,由于飞机离地面只有几公里高,坠落的时间短,飞机的运动速度加速不到热和光的速度,即3万公里/秒——30万公里/秒的速度,但可以加速到1000公里/秒——9000公里/秒的速度。这样快的速度,飞机撞在地面上或海面上,足以使乘客全部丧命。再加之撞击地面时,点燃了汽油,引起汽油燃烧爆炸,致使机组人员和乘客无一生还。

如果在飞机上安装上反推火箭,则可避免飞机空难事件的发生(碰撞原因除外)。

我们知道,我国今年十月份将发射“神舟”五号载人宇宙飞船,如果在我国“神舟”五号载人宇宙飞船上安装上反推火箭,则可使我国载人宇宙飞船的太空飞行获得百分之一百的成功。

目前,美国、欧盟、俄罗斯正在跃跃欲试,准备载人登陆火星。但是登陆火星,谈何容易。火星距地球这二千多万公里的遥远的路程且不谈,单就载人宇宙飞般登陆火星来说,有两个关键性的问题必须解决。一是载人飞船登陆火星时,必须在飞船首部安装好反推火箭。我们知道,火星的引力比地球的引力要小,但比月球的引力大得多,如果载人飞船不安装反推火箭,势必会被火星的引力所烧毁。二是载人飞船脱离火星返回地球时,必须事先在火星上安装好一个火箭发射台。这就是说,载人宇宙飞船在飞往火星的征途中必须携带两枚火箭、一枚正推反箭、一枚反推火箭,正推火箭的推力要比反推火箭的推力稍微大一些。这么遥远的距离,载人宇宙飞船携带上这两枚笨重的火箭和一些安装火箭发射台的器材,确实是很困难的。

我们知道,木星的引力是很大的,载人宇宙飞船登陆木星是件连想都不敢想的事情。下面,我们根据一些收集到的数据计算一下木星引力的大小。

收集到的数据:木星的直径是地球的11倍,它的体积是地球的1300倍,它的质量是地球的318倍,木星自转一周只需9小时5分钟。

我们知道,地球的自转速度是:∵木星的直径是地球的11倍,∴木星的赤道切平面圆周长也应该是地球的11倍。

∴木星的自转速度是:木星自转速度是地球自转速度的:12429.4米/秒÷463米/秒≈26.9(倍)∴木星的引力是地球的92.5倍。

我们知道月球的引力是地球的六分之一,而木星引力却是地球的九十多倍。要登陆木星,没有强大的反推火箭是不行的,如果载人宇宙飞船不安装上强大的反推火箭,在飞船进入木星的轨道距木星几千公里,甚至几万公里处,就会被木星强大的引力所烧毁,这才是真正的黑洞。

从木星的自转速度来看(前面讲过,木星的自转速度是12429.4米/秒),木星仍然是一个固态星球,但由于其强大的引力,被一层厚厚的稠密的气体所包裹着,这一大气层可能有几千公里甚至几万公里厚,大气层的成份究竟由什么气体组成,现在还不得而知。在登陆木星在宇宙飞船上安装反推火箭时,要考虑到木星大气层的较大的浮力的作用,即:火箭推力略<木星引力-空气浮力登上木星,木星的神秘面纱将会被揭开,但“上船容易下船难”,要脱离木星,返回地球那就很困难了。根据木星表面的温度可以推断出,木星表面有液态二、液态氖、液态氩等流动的液体,很可能有由这些液体组成的海洋。如果木星全部是海洋的话,那无立足之地安装火箭发射台,即使有坚硬的陆地能安装火箭发射台,也没有那么强大的火箭(推力必须是目前火箭推力的92.5倍)。

发明则能解决这二大难题,本发明是光子火箭,其尾部喷射的是电光,推力很大,再者,也不需要在木星上安装火箭发射台,下面,介绍一下本发明反引力装置——反推光子火箭的工作原理。

说明书附图一所示:在启动前,先往聚光球内装入氩气和氖气,然后,用焊接陶瓷片,封住火龙口。启动时,合上电源开关,聚光球内立刻充满了光,随后,温度升度,当温度升高到一定数值时,使焊接的锡熔化,致使陶瓷片脱落,一束电光随即喷出。喷射管的火龙口口径越大,则喷出的电光就越多,则产生的推力越大。聚光球内的气体放电光源的数目越多,则释放出的光束就越多,则喷出的电光的密集越就越大,则产生的推力就越大。由于光都连续喷射出去了,聚光球内不会积蓄过多的热,温度不会升高,钨丝不会被烧坏,所以,这种反引力装置可以连续使用。如果电池报废了,可及时地将报废的电池取下换上新电池。报废的电池充电后可反复使用。

有了反引力装置——反推光子火箭,人类登陆火星,指日可待。

在载人宇宙飞船飞往火星的征途中,可携带两个反引力装置和一些电池。其中,正推光子火箭的聚光球内安装气体放电光源的数目要比反推光子火箭的多一些。

当飞船进入火星轨道时,可把反引力装置安装在飞船首部,启动装置,由于火箭推力和火星引力接近互相抵消,控制住了飞船降落的速度,飞船将会缓缓地在火星上软着陆。

当飞船脱离火星时,不必在火星上安装火箭发射台,那里恶劣的气候条件是不允许的。可将反引力装置安装在飞船尾部、启动装置后,由于火箭推力略大于火星引力,则飞船脱离火星,或返回地球,或执行另一使命。

宇宙航行技术的发展,给地球上的人类的生活带来很大的利益。如果将这种反引力装置安装在飞机上(最好安装在飞机的腹部),则可杜绝飞机空难事件的发生。(碰撞原因除外)前面讲过,木星的引力很大,是地球引力的92.5倍。要载人登陆木星,可把反引力装置——反推光子火箭建造得更大些;把聚光球内的气体放电光源的数目多安装一些;把喷射管火龙口口径加长一些,这样,人类登陆木星的神话将成为现实。

我们知道,1969年7月20日,美国宇航员第一次登上了月球。但时至今日,已三十多年,美国没有在月球上设置一个天文台,这难免引起人们的怀疑,这个问题,有待我国宇航员登上月球加以证实。

随着本发明的问世,随着我国拥有反引力装置——反推光子火箭的设备和技术,我国将会成为第一个载人宇宙飞船登上火星;第一个登上木星和土星;第一个飞出太阳系,在宇宙空间占领几个有水星球的伟大国家。

三、设计要求1、聚光球的直径以3——10米为宜,发射管的长度为聚光球直径的2/3为宜。根据喷射管火龙口口径越大,则火箭产生的推力越大这一原理,在登陆火星这样一些类地星球时,发射管火龙口口径以10——15厘米为宜。在登陆木星、土星这样一些类木星球时,发射管火龙口口径以20——25厘米为宜。在飞机上安装的反引力装置的发射管火龙口口径以5——10厘米为宜。

2、聚光球内要安装气体放电光源,根据光的密集度越大,发射管火龙口喷出的电光所产生的推力就越大这一原理,在登陆火星这样一些类地星球时,聚光球内可安装5——10个气体放电光源。在登陆木星、土星这样一些类木星球时,聚光球内可安装10——30个气体放电光源。在飞机上安装的反引力装置的聚光球内也需安装5——10个气体放电光源。

3、电源要用可以反复充电,反复使用的电池。

4、通电前,要把聚光球内和发射管内的空气抽尽,要求绝对真空,然后,再往里面注入氩气和氖气。

5、聚光球内层和喷射管内层要用耐高温玻璃铺垫。

6、聚光球和发射管主模具可用钨丝来铸造

7、反推力后座要用板制作,并将反引力装置安装在飞船首部。

8、飞机上的反引力装置,安装在飞机的腹部为宜。

四、使用说明1、本发明反引力装置——反推光子火箭安装在宇宙飞船首部可连续使用,只需将报废的电池及时地换上新电池就可以了。报废的电池充电后可反复使用。

2、本发明反引力装置也可以安装在宇宙飞船的尾部,改装为正推光子火箭。但注意要根据不同的需求,在聚光球内增加一定数目的气体放电光源。

3、操纵人员要戴上特殊的防护眼镜,以免喷射出的光束伤害眼睛。

五、说明书附图说明书附图图一为“反引力装置”结构示意、图中数字序号为:(1)聚光球壳                   (2)、(3)、(4)为气体放电光源(5)、(6)、(7)为电池           (8)、(9)、(10)为电源开关(11)喷射管    (12)火龙口      (13)反推力后座    (14)平台说明书附图图二为“聚光球”和“喷射管”的部分剖面图,显示了“聚光球壳”和“喷射管壳”的结构。图中数字序号为:①、②、③分别为“聚光球壳”的瓦、钨、耐高温玻璃④、⑤、⑥分别为“喷射管壳”的硅瓦、钨钢、耐高温玻璃⑦喷射管火龙口口径⑧为聚光球壳和发射管壳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