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天文学 / 天文望远镜 / 光照发电法

光照发电法

阅读:628发布:2020-12-26

专利汇可以提供光照发电法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人根据自己最新(1999年10月——2002年7月)创立的《 宇宙 力 学大统一理论》,创造出了一种新的发电方法,即“光照发电法”——这是一种直接将太阳光转变成 电能 的一种发电方法。随着本 发明 的问世,人类直接利用太阳光发电的神话将会成为现实。,下面是光照发电法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光的本质
光是物质的一种运动速度,是物体或物质的运动速度逐步增大时,由量变 到发生质的突变所具有的表现形式。
光是物体运动速度的极限值。任何物体,如果它的运动速度达到30万公里 /秒这样的速度,都会化为光。也就是说,都会被强大的压压碎成很小很小的 物质。
光是能量的一种极高的体现和象征。
如果上述结论是正确的话,人类将无法研制出光子飞船——这是我们人类 进军宇宙的一个不可逾越的障碍。
2、物质不灭定律。
光在宇宙空间并不是无限远的传播的,其传播的距离是有一定限度的,从 恒星发射出来的光,它所传播的最远距离不会超过十万光年。(如果光能无限远 的传播的话,那么,宇宙空间数以兆亿计的恒星足以使地球没有昼夜之分,地 球将永远是白天,但事实上并非如此。)
光也和射出去的箭或射出去的子弹一样,在传播过程中,以电磁波和热的 形式释放出大规模的能量之后,其运动速度会逐步减慢下来,其运动速度也会 减慢到为零的时候。当光的速度减慢到接近零速度时,物质将会以比原子更小 的微粒存在于宇宙空间之中,我们把这种物质微粒叫做电子,正电子是物质 不可再分割的最小的基本粒子。事实上,再分割正电子是毫无意义的,也是不 可能的。
这一定律正式宣告,光是有质量的。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下面一个结论:
我们人在夜色星空中,肉眼能看到的星星,都是十万光年以内的宇宙空间 的恒星发来的光。用射电天文望远镜看到的星光,都是二十万光年以内的宇宙 空间的恒星发来的光(假设,射电天文望远镜发射的光束最远也能传播十万光 年),二十万光年以外的宇宙空间的恒星,射电天文望远镜就看不见了。那种认 为,射电天文望远镜可以观察到120亿光年处的恒星纯属谬论。
3、引力的本质
引力是运动着的物体所具有的性质,不运动的物体就没有这种性质。也就 是说,不运动的物体就没有引力。(不运动的磁虽有吸引力,但它只能吸铁, 而不能吸其它物质。)物体的质量越大,运动速度越快,则产生的引力就越大。
数学公式   F
运动物体产生的引力与物体的质量和运动速度的积的算术平方根成正比关 系。
地球产生的引力(即重力)一方面是由于地球有很大很大的质量,但最重要 的,是因为地球在不停地运动,地球在绕太阳公转的同时,又进行自转,地球 存在的引力(即重力)主要是由地球的自转产生的。地球自转时产生的引力把地球 上的一切物质,包括固态的、液态的、气态的紧密地吸引在自己的周围。同时, 也把有质量的太阳光紧密地吸引在自己的周围。
这样,我们就可以正确地解释,为什么地球同一纬度上地势低的地方温度 高,地势高的地方温度低这一问题了。
上面讲过,地球自转时产生的引力把地球上的一切物质,包括固态的、液 态的、气态的,甚至光紧密地吸引在自己的周围。这样,在地球同一纬度上, 低处的地方得到的太阳光多,所以温度就高。高处的地方,得到的太阳光少, 所以温度就低。
由此,我们还可以得出下面一个结论:
如果有那么一天,地球突然停止不动了,我们地球上所有的人都会抛向宇 宙空间,大洋大海的将荡然无存、丧失殆尽。地球也因失去凝聚力而分崩离 析,变成另一个小行星地带。
当木星变成另一个恒星时,地球就会出现上述情况,地球就会在两个恒星 引力的拉拽下就会停止不动。那时,我们地球上的人类将遭受灭顶之灾。
4、太阳的奥秘
太阳不会是一个正地进行核爆炸和热核聚变的一个静止不动的物体。太阳 是颗质量和体积很大很大,并且自转速度很快很快的星球,其自转速度使物质 的运动速度达到了30万公里/秒的速度,即光的速度。如果太阳是每10秒钟自 转一圈的话,那么,太阳的赤道切平面圆周长应该是300万公里,太阳的直径 应该是100万公里微不足到些。
太阳的两个数学公式
( 1 ) - - - F mc
太阳产生的引力与太阳的质量和光速的积的算术平方根万成正比关系。
( 2 ) - - - E mc 3 t
太阳释放出的能量与太阳的质量和光速立方的积的算术平方根和时间的积 成正比关系。
太阳的引力是地球引力的46万倍。
太阳系的半径(即太阳系的范围)大约是100亿公里。
如果每隔10年太阳表层损耗1米长的物质的话,那么,太阳的寿命还有50 亿年。
当太阳的质量和体积减少到一定程度时,太阳则变成一颗白矮星。那时, 太阳的自转速度将减速至20万公里/秒——15万公里/秒,变成一个冒白烟、发 红光的名符其实的白矮星。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下面三个结论:
(1)宇宙空间不存在黑洞,恒星的赤道切平面圆周长一般都在300万——1000 万公里之间,不会超过1000万公里。那种认为,宇宙空间存在着比太阳大几百 倍甚至几百万倍的黑洞纯属谬论。
(2)原子弹和氢弹实质上也是一种释放出来的化学能,而不是太阳能
(3)因为光是有质量的,所以,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引力场会发生弯曲和 偏射现象。
5、热的本质
热也是物体或物质的一种运动速度,也是物体或物质的运动速度逐步增大 时,由量变到发生质的突变所具有的表现形式,只不过热速比光速稍微慢一些 罢了。
热和光一样,也是有质量的,我们把300公里/秒——300000公里/秒的运动 物体和运动物质叫做热。
15万公里/秒这样的速度,可能是一个物体存在的极限值。一个物体,如果 它的运动速度达到15万公里/秒这样的速度,将会化为一团白烟而不复存在。因 为这一物体被强大的压力压碎成分子和原子了。(这样,就可以正确地解释:木 柴、干草燃烧时为什么会冒烟;原子弹、氢弹爆炸时为什么会产生蘑菇等问 题了。)——这也是我们人类进军宇宙的一个不可逾越的障碍。
3万公里/秒的运动速度可能是宇航员承受压力的极限值,超过这个速度, 宇航员就会死亡。这是因为,当宇宙飞船的速度达到3万公里/秒时,宇航员体 内的血液都被汽化,从而撑破血管,致使宇航员体内的血液循环系统遭到严重 破坏而死亡——这也是我们人类进军宇宙的一个不可逾越的障碍。
热是能量的一种较高的体现和标志。
热极为光,光速减慢为热,不可见光就是热。
温度差和热传导实持上是一种压力。
6、电的本质
电也是物质的一种运动速度,我们把运动速度是30万公里/秒的正电子叫做 电子。也可以这样说,电是在闭合的金属线路中,在强大压力下,在金属体内 传播的具有一定宽度的和具有一定密集度的光束。电压愈大,则光的密集度就 愈大。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下面一个结论:
在金属体内的传播光束,当从一种金属导体进入另一种电阻比较大的金属 导体时,由于光束传播受到阻力,有一部分光束被迫释放出。电阻越大,则释 放出的光束就越多。在电阻不变的情况下,压力愈大,则释放出的光束就愈多。
由此,我们可以认识到,电和光是同一种物质,都是运动速度是30万公里 /秒的正电子。只不过光是在真空中,空气中散射传播而电是在金属体内集中传 播罢了。
雷电实质上是一种空气放电现象。
7、磁的本质
磁场也是运动着的物体所具有的性质,不运动的物体就没有这种性质。也 就是说,不运动的物体就没有磁场力。(不运动的磁铁能产生磁场,可能是因为 它具有吸收附近运动物体产生的磁场的能力,很可能是具有吸收地球自转产生 的磁场的能力。)
磁是运动物体在运动过程中产生的与运动主方向相互垂直的横向影响力。
我们知道,通电导线会在它的周围产生磁场力,这种磁场力实质上是高速 运动的正电子所产生的横向影响力。
地球是由西向东自转的,它必然产生一个南北方向的横向影响力,这就是 地球的磁场。虽然,地球的自转速度很小,但由于地球的质量很大,所以,地 球的磁场仍然是很观的。
电磁感应的本质
利用磁铁,把运动物体产生的磁场转变成了电能
传统的教科书中的电磁感应理论不能正确地解释,发电机源源不断地产生 的电能是怎么来的,是违背能量守恒定律的,是错误的。
8、声的本质
声是一种和振动物体的振动主方向相互垂直的横向影响力。所以,声也是 一种磁场力。只不过声的磁场力很微弱罢了。
9、综上所述,我们把物体的移动和人体的运动、热、光、电统一为物体或 物质的运动速度,把引力和磁场力、声统一为运动物体不同方向上的且互相垂 直的两种力。这样,我们就初步地勾画出了《宇宙力学大统一理论》的基框架
10、本发明专利申请是一项方法发明,是一种直接把太阳光转变成电能的 一种发电方法,其装置主要由凸透镜或抛物面凹透镜和一套闭合金属线路所组 成。其组装形式和发电机制,详见说明书附图图一、图二。
11、发电原理:《宇宙力学大统一理论》明确地指出:“电是在闭合的金属线 路中,在强大压力下在金属体内传播的具有一定宽度的和具有一定密集度的光束。电 压愈大,则光的密集度就愈大。反过来讲,光的密集度越大,则电压越大”。
用凸透镜把太阳光聚焦,即把光集束,这样就大大提高了光的密集度,因 为闭合金属线路大片一极正好安插在光线聚焦的焦点上,当焦点的光束接触 到闭合金属线路上的大铝片一极时,聚焦的高密集度的光束则对金属线路产生 一个强大的压力,这样,闭合金属线路就有光束传播了,也就是说,闭合金属 线路就有电流通过了。
12、我们知道,热也是物质的一种运动速度,不可见光就是热,金属可以 进行热传导。而且,我们还知道,热可以成像。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下面一个 重要的结论:用凸透镜可以把热聚焦发电,也就是说,我们也可以把热直接转 变为电能。

说明书全文

发明专利申请是一项方法发明,是本人根据自己最新(1999年10月- 2002年7月)创立的《宇宙学大统一理论》创造出的一种新的发电方法,即 “光照发电法”——这是一种直接把太阳光转变成电能的一种发电方法。

因为《宇宙力学大统一理论》是这一发电方法的科学理论依据,所以,我 们先阐述一下这一理论。

一、宇宙力学大统一理论

1、光的本质

我们知道,宇宙空间存在着许多许多恒星,这些恒星都是发热放光的星 球。我们还知道,光是宇宙空间运动速度最快的,其运动速度是30万公里/ 秒。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每时每刻都在和光打交道,那么,光究竟是什么呢?

光的本质,光并不是什么神秘的东西,光是物质的一种运动速度,是物体 或物质的运动速度逐步增大时,由量变到发生质的突变所具有的表现形式。

这个结论是容易讲明白的,比如,管里的流动着的水,当水流速度是3 米/秒时,从水管里流出来的是水。当水流速度达到3万米/秒时,那么,从 水管里流出来的不是水了,而是,喷出来的水蒸气。如果水流速度达到30万 公里/秒时,那么,从水管里喷出来的不再是水蒸汽了,而是射出来的一束耀 眼的光芒。

如果这个结论是正确的话,那么,人类将无法研制出光子飞船,因为任何 物质,包括任何物体在内,一旦达到了30万公里/秒这一速度,都会化为光。

——这是我们人类向宇宙进军的一个不可逾越的障碍。

如果这个结论是正确的话,那么,爱因斯坦的时间旅行神话,只能是数学 上的证明题而已。

爱因斯坦说:地球上的两兄弟,哥哥乘坐光子火箭在宇宙空间飞行了数年 之后,又返回地球。这时,他发现,弟弟已变成了白发苍苍的老人。爱因斯坦 的这种想象是不现实的,因为哥哥在乘坐光子火箭时,已变成了光,永远返不 回地球了。

光是物体运动速度的极限植,任何物体,如果它的运动速度达到30万公 里/秒这样的速度,都会化为光。也就是说,都会被强大的压力压碎成很小很 小的物质。

光是能量的一种极高的体现和象征。

传统教科书的光的波粒二重性理论恰恰证明了“光的本质”这是一理论的 正确性,即光既是一种运动速度,又是一种很小很小的物质微粒。就是说,光 是一种物质,是运动速度为30万公里/秒的一种很小很小的物质微粒。

2、物质不灭定律

光在宇宙空间并不是无限远的传播的,其传播的距离是有一定限度的,从 恒星发射出来的光,它所传播的最远距离不会超过十万光年(如果光能在宇宙 空间无限远的传播的话,那么,宇宙空间数以兆亿计的恒星足以使地球没有昼 夜之分,地球将永远是白天,但事实上并非如此)。

光也和射出去的箭或射出去的子弹一样,在传播过程中,以电磁波和热的 形式释放出大规模能量之后,其运动速度会逐步减慢下来,其运动速度也会减 慢到为零的时候。当光的速度减慢到接近零速度时,物质将会以比原子更小的 微粒存在于宇宙空间之中,我们把这种物质微粒叫做电子。事实上,再分割 正电子是毫无意义的,也是不可能的。

这一定律正式宣告,光是有质量的。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下面的一个结论。

我们在夜色星空中,肉眼所能看到的星星,都是十万光年以内的宇宙空间 的恒星发来的光。用射电天文望远镜所看到的光,都是二十万光年以内的宇宙 空间的恒星发来的光(假设,射电天文望远镜发射的光束,最远也能传播十万 光年)。二十万光年以外的宇宙空间的恒星,射电天文望远镜就看不见了。那 种认为,射电天文望远镜可以观察到120亿光年处的恒星纯属谬论。

3、引力的本质

引力是运动着的物体所具有的性质,不运动的物体就没有这种性质。也就 是说,不运动的物体就没有引力(不运动的磁虽有吸引力,但它只能吸铁, 而不能吸其它物质)。

我们知道,水库里静止不动的水是没有引力的,我们人站在堤坝上是很安 全的。但是,如果我们把堤坝炸开,那么,顺河床奔腾咆哮的水龙头是有吸引 力的,离水龙头几十米远处的人、畜无论怎样挣脱是跑不掉的,等待着他 (它)们的是被吞没和席卷而去的厄运。水流量越大,水流速度越快,则水龙 头的吸引力就越大。因此,我们可以得出下面的一个结论:物体的质量越大, 运动速度越快,则产生的引力就越大。这就是说,引力的大小与运动物体的质 量成正比关系,也与运动物体的运动速度成正比关系。这样,我们就可以推导 出下面一个数学公式:

∵F∝m             又∵F∝υ

∴F2∝mυ

F

就是说,运动物体产生的引力与运动物体的质量和速度的积的算术平方根 成正比关系。(其中F为引力,m为物体的质量,υ为物体的运动速度)。

看过杂技《飞车走壁》表演的人都知道,当演员驾驶摩托车以很快的速度 在板壁上行驶时,摩托车是掉不下来的。根据相对论原理,如果我们认做摩托 车是不动的,那么,木板壁必然是以摩托车的速度向相反的方向旋转的。事实 上,当足够质量的木板壁真的以摩托车的速度向相反的方向旋转时,贴在板壁 上的摩托车是不会掉不下来的。由此,我们醒悟道:为什么我们地球上那么多 人不会掉到宇宙空间呢?为什么地球上大洋大海那么多水不会掉到宇宙空间 呢?为什么熟透了的苹果会自动落地呢?传统的教科书的万有引力理论不能正 确地解释这一问题,我们必须寻求新的答案,这就是,地球的引力是由地球的 自转产生的。地球自转时产生的引力把地球上的一切物质,包括固态的、液态 的、气体的甚至光紧密地吸引在自己的周围。

由此,我们可以正确地解释,为什么地球同一纬度上地势低的地方温度 高,地势高的地方温度低。同一地区、高山处的温度低,高山脚下的温度高等 问题了。

我们知道,我国南省的昆明市和江西省的赣州市,几乎在地球的同一纬 度上,江西赣州夏季很热,而云南昆明市却一年四季如春。再如,我国西藏的 雅鲁藏布江附近的高山处,虽是夏季,却一片白皑皑,而雅鲁藏布江低处河 谷的花草树木一片翠绿,这是为什么呢?前面讲过,地球的引力是由地球的自 转产生的,地球自转产生的强大引力把有质量的太阳光紧密地吸引在自己的周 围,所以,在地球同一纬度上,低处的地方得到的太阳光多,温度就高。在地 球高处的地方,得到的太阳光少,温度就低。

由此,我们还可以得出下面一个结论:

如果有那么一天,地球突然停止不动了,我们地球上所有的人,都会抛向 宇宙空间(都会升天),大洋大海的水,将荡然无存,丧失殆尽。地球也因失 去凝聚力而分崩离析,变成另一个小行星地带。

当木星变成另一颗恒星时,地球就会出现上述情况,地球就会在两个恒星 引力的拉拽下就会停止不动,那时,我们地球上的人类将遭受灭顶之灾。

4、太阳的奥秘

“金色的太阳,升起在东方,光芒万丈......”这是文化大革命初期,我国 红卫兵狂热地演唱的一首歌曲,五十五岁以上的人,对那场空间的政治浩劫记 忆犹新。千百年来,人们用许多华丽的词藻、美妙的语言来描述太阳、歌颂太 阳,但对太阳的奥秘却知之甚少。

太阳不会是一个正在进行核爆炸和热核聚变的一个静止不动的物体(原子 弹实质上是利用黄色炸药爆炸时产生的强大压力把放射性物质变成光的一种装 置。氢弹实质上是利用原子弹爆炸时产生的巨大压力把重氢变成光的一种装 置,正如我们点燃木柴把炭变成光一样。太阳不会是这样一种静止不动的装 置。如果是的话,那太阳应该是蘑菇云状的,或其它不规则形状的。事实上, 我们旅游在“泰山”或“黄山”清晨看“日出”时,太阳是圆形的。)太阳是 一颗质量和体积很大很大的,并且自转速度很快很快的星球。其自转速度使物 质的运动速度达到了30万公里/秒的速度,即光的速度。如果太阳是每10秒 钟自转一圈的话,那么,太阳的赤道切平面圆周长应该是300万公里,太阳的 直径应该是100万公里微不足到些。

前面讲过,运动物体产生的引力的数学公式是: F

太阳的自转速度是30万公里/秒,∴恒星引力数学公式是:

F mc

这就是说,恒星产生的引力与恒星的质量和光速的积的算术平方根成正比 关系(其中,F为引力,m为恒星的质量,c为光速)。

F 又∵S=υt

FS S

E υt

E m υ 3 t 把υ换成c则得:

E m c 3 t

这就是说,恒星释放出来的能量与恒星的质量和光速立方的积的算术平方 根和时间的积成正比关系(其中E为能量,m为恒星的质量,c为光速,t为时 间)。

那么,太阳的引力有多大呢?现在我们根据已撑握的可靠数字来计算一 下:

太阳的质量是地球质量的330000倍,地球的自转速度是463米/秒,太阳 的自转速度是300000公里/秒,这样就可以得出太阳的自转速度是地球自转速 度的倍数。

∴太阳引力均为地球引力的46万倍

太阳这样大的引力,致使任何一个物体落在太阳表面,都不能脱离太阳, 而且都会变成光。但也不要担心,人类永远也飞不出太阳系,太阳的引力场是 随着与一个物体距离的增大而逐步减弱的,我们地球与太阳的距离是1.5亿公 里,这样远的距离,太阳引力就比较弱了。在太阳系的边缘地带,即冥王星 处,太阳的引力场就更弱了,如果我们在冥王星处发射火箭,是完全可以飞出 太阳系的。

前面讲过,太阳引力是地球引力的46万倍,我们知道,月球离地球38万 公里,由此可知,地球的引力范围是38万公里,这样,我们就可以计算出太 阳引力的范围了。

38万公里×46万=1748万万公里=1748亿公里

这就是说,如果太阳系只有一颗像月球一样大的星球,那么,太阳系的范 围应该是1748亿公里。事实上,由于太阳系还有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 星等巨大星球及其卫星,太阳引力承受的负载很重,所以,太阳系的范围大约 只有一百亿公里了。

前面讲过,光是有质量的,如果每隔10年太阳表层损耗1米长的物质的 话,那么,太阳的寿命还有50亿年。

计算过程

10年×[106公里÷(10-3公里×2)]

=10年×5×108

=50亿年

当太阳的质量和体积减少到一定程度时,太阳的自转速度将减速至20万 公里/秒-15万公里/秒,那时,太阳将变成一个冒白烟、发红光的名符其实 的白矮星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下面三个结论:

①宇宙空间不存在黑洞,恒星的赤道切平面圆周长一般都在300万-1000 万公里之间,不会超过1000万公里。那种认为宇宙空间存在着比太阳大几百 倍甚至几百万倍的黑洞纯属谬论。

②原子弹和氢弹实质上是一种释放出来的化学能,而不是太阳能

③因为光是有质量的,所以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引力场会发生弯曲和偏 射现象。

5、热的本质

热也是物质的一种运动速度,也是物体或物质的运动速度逐步增大时,由 量变到发生质的突变所具有的表现形式,只不过热速比光速慢一些罢了。

热和光一样,也是有质量的,我们把300公里/秒-300000公里/秒的运 动物体或运动物质叫做热。

15万公里/秒这样的速度,可能是物体存在的极限值。一个物体,如果它 的运动速度达到15万公里/秒,则这一物体将会化为一团白烟而不复存在。因 为这一物体被强大的压力压碎成分子或原子了。(这样,我们就可以正确的解 释:木柴、干草燃烧时为什么会冒烟?原子弹、氢弹爆炸时为什么会产生蘑菇 云等问题了。)——这也是我们人类进军宇宙的一个不可逾越的障碍。

3万公里/秒可能是宇航员承受压力的极限值,超过这个速度,宇航员就 会死亡。这是因为当宇宙飞船的飞行速度达到3万公里/秒时,宇航员体内的 血液被汽化,从而撑破血管,致使宇航员体内的血液循环系统遭到严重破坏而 死亡——这也是我们人类进军宇宙的一个不可逾越的障碍。

假设宇宙飞船以8000公里/秒的速度飞行,则人类到达我们太阳系的近邻 ——比邻星系境内需要一百六十年时间。

计算公式:

4.3光年×(300000公里/秒×365×24×60×60秒)/光年÷8000公 里/秒÷(365×24×60×60秒)/年

=161.25年≈160年

热极为光,光速减慢为热,不可见光就是热。

温度差和热传导实质上是一种压力,实质上是分子、原子、正电子高速运 动的撞击力。

6、电的本质

电也是物质的一种运动速度,我们把运动速度是30万公里/秒的正电子叫 做电子。也可以这样说,电是在闭合的金属线路中,在强大压力下,在金属体 内传播的具有一定宽度和具有一定密集度的光束。电压愈大,光的密集度就愈 大。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下面一个结论:

在金属体内传播的光束,当从一种金属导体进入另一种电阻比较大的金属 导体时,由于光束传播受到阻力,有一部分光束被迫释放出。电阻越大,释放 出的光束就越多。在电阻不变的情况下,压力愈大,则释放出的光束就愈多。

各种气体的电阻很大,在电压极高的情况下,气体作为一种导体,由于电 阻大、电压极高,所以,在空气被击穿的情况下,释放出的光束最多,这就是 为什么用气体放电作为电光源特别明亮的原因。

由此,我们就可以正确地解释雷电现象了。

雷电实质上是一种空气放电现象。在炎热的夏季,一片乌云的上层被太阳 强烈的照射,温度很高。而在云层的下面,温度相对来说比较低,这样,就产 生了一个温度差,也就是压力差。当这种压力差达到一定数值时,水蒸气成了 导体,空气被击穿,产生放电现象,所以,我们会看见一道明亮的闪光。由于 空气被击穿,引起空气的强烈震动,所以,我们会听到震欲聋的雷声。由于 光速比声音的传播速度快(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米/秒),所以, 我们先看到闪光后听到雷声。

由此,我们可以认识到,电和光是同一种物质,都是运动速度是30万公 里/秒的正电子,只不过光是在真空中、空气中散射传播,而电是在金属体内 集中传播罢了。

如果上述结论是正确的话,那么,电子计算机的“千年虫”问题,则可迎 刃而解。

7、磁的本质

磁场也是运动着的物体所具有的性质,不运动的物体就没有这种性质,也 就是说,不运动的物体就没有磁场力(不运动的磁铁会产生磁场,这可能是由 于磁铁具有吸收它附近运动物体产生磁场的能力,很可能是具有吸收地球自转 时产生的磁场的能力)。

磁是运动物体在运动过程中产生的与运动主方向相互垂直的横向影响力。

我们知道,通电导线会在它的周围产生磁场,这种磁场实质上是高速运动 的正电子产生的横向影响力。

一列行驶的火车,它的车厢对两边是有影响力的,是有磁场的。只不过由 于火车的运动速度小,这种横向影响力即产生的磁场很微弱罢了。

地球是自西向东旋转的,它必然产生一个南北方向的横向影响力,这就是 地球的磁场。虽然,地球的自转速度很小(地球的自转速度是463米/秒), 但由于地球的质量很大,所以,地球的磁场仍然是很可观的。

根据这个原理,我们可以直接利用火星、木星、土星以及某颗恒星的强大 磁场来发电,为宇宙飞船的星际航行提供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动力。

我们应该坚决制止那些想利用地球磁场来进行发电的那种企图,我们也坚 决要求制止那些用于旅游方面的过多的航天发射,以防地球发生不测。我们应 该知道,我们人类栖居的地球毕竟是一个运动着的物体,好比是在茫茫大海中 行驶的一艘轮船,随时都有翻船的危险。如果在我们人类还没有能力飞出太阳 系之前,地球就毁灭了,那实在是很可悲的。

根据以上所述的磁的本质,我们就可以正确地解释电磁感应原理了。

前面讲过,任何一个运动物体,都会产生一个引力场和磁场。当一个闭合 导线作切割磁铁磁力线运动时,闭合导线则产生一个与切割磁力线的运动主方 向相互垂直的横向影响力,即一个微弱的磁场,这种微弱磁场的磁力方向和被 切割的磁铁磁力线方向是相同的,所以,运动的闭合导线产生的微弱磁场和磁 铁产生的磁场汇合在一起,均被闭合导线所吸收,使闭合导线产生电动势,即 电压,这样,闭合导线就有感生电流通过了。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一个非常非常重要的结论:

电磁感应的本质:利用磁铁,把运动物体产生的磁场转变成了电能。

传统的教科书的电磁感应原理不能正确地解释发电机源源不断地产生的电 能是怎么来的?是从哪里来的?是违背能量守恒定律的,是错误的。

8、声的本质

声是一种和振动物体的振动主方向相互垂直的横向影响力,所以,声也是 一种磁场力,只不过声的磁场很微弱罢了。

9、综上所述,我们把物体的移动和人体的动动、热、光、电统一为物体 或物质的运动速度,把引力和磁场力统一为运动物体不同方向上的且互相垂直 的两种力,这样,我们就初步地勾画出了《宇宙力学大统一理论》的基本框 架。

二、设计要求

本发明《光照发电法》主要设备有:凸透镜和安装在凸透镜聚光焦点处 的一套闭合导线线路。

凸透镜的直径为2-5米,要它装在半圆形的木制框架内。

闭合导线线路的大片面积为4×4平方厘米,小铝片的面积为2×2平 方厘米,大、小铝片的厚度均为1毫米。

启动发电装置前,先将大铝片安装在凸透镜下面,并与凸透镜平行,而 且,大铝片表面要正好安插在凸透镜聚光焦点处。

小铝片负极要用把导线焊接在小铝片的边缘处,焊接时,用锡把导 线铜丝和铝片隔开,锡的一边焊在铝片上,另一边焊住导线铜丝。

在小铝片上打个孔,把导线铜丝缠在小铝片上,则为小铝片的正极。

小铝片要在建筑物底部温度低的地方,最好是把小铝片浸放在温度很低的 液氮中,则可大大提高发电效率。

使用时,在闭合导线线路上串联上安培计,并联上用电器,这样,就可以 发电了。

三、注意事项

1、大铝片表面中心要正好安插在凸透镜聚光焦点处,并且接触焦点光 束。

2、根据太阳光照射情况,可及时调整凸透镜采光的方向。

3、为避免能量损耗,安装凸透镜的半圆形框架必须是木制的。

4、遇到下雨天气时,可用塑料布将凸透镜和闭合导线线路覆盖严实。

5、《光照发电法》也可使用抛物面凹透镜进行发电,用这种凹透镜聚焦发 电,要注意把闭合导线线路的大铝片覆盖在焦点上面,就是说,大铝片插在凹 透镜的焦点处稍上一点,大铝片的背面朝上,正面朝下。

四、发电原理

《宇宙力学大统一理论》明确地指出,电是闭合的金属线路中,在强大压 力下,在金属体内传播的,具有一定宽度和具有一定密集度的光束,电压愈 大,则光的密集度就愈大。反过来讲,光的密集度越大,则电压越大。

用凸透镜把太阳光聚焦,即把光集束,这样就得到了一束密集度很高,压 力很大的光束,因为闭合金属线路大铝片一极正好安插在光线聚焦的焦点上, 当焦点的光束接触到闭合金属线路上的大铝片一极时,聚焦的高密集度的光束 则对金属线路产生一个强大的压力,这样,闭合的金属线路中就有光束传播 了,也就是说,闭合的金属线路有电流通过了。

五、用凸透镜和抛物面凹透镜把热聚焦也可以发电。

我们知道,热也是物质的一种运动速度,热极为光,光速减慢为热,不可 见光就是热,金属可以进行热传导,而且我们还知道,热可以成像。由此,我 们可以得下面一个重要结论,用凸透镜或抛物面凹透镜把热聚焦可以发电。也 就是说,我们也可以把热直接转变为电能。

六、说明书附图

图一为“光照发电法”示意图,图示如下:

①凸透镜            ②聚光焦点

③闭合线路大铝片

锡焊点            ⑤闭合线路小铝片

⑥安培计            ⑦用电器

⑧建筑物

⑨调整凸透镜采光方向的装置

图二上幅为“光照发电法”发电源理示意图,图示如下:

①光线              ②凸透镜

③焦点              ④闭合线路大铝片

⑤锡焊点            ⑥闭合线路小铝片

⑦安培计            ⑧用电器

图二下幅为“光照发电法”的另一种形式,即抛物面凹面镜把光聚焦发电 原理示意图,图示如下:

①光线              ②抛物面凹透镜

③焦点              ④闭合线路大铝片

⑤锡焊点            ⑥闭合线路小铝片

⑦安培计            ⑧用电器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