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足车

阅读:809发布:2021-03-01

专利汇可以提供八足车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实用新型涉及交通车辆技术。特别是一种八足车。其主要特征是在现有 汽车 的行驶系的 车轮 部位安装八根车足,使汽车可用八根车足协调地步行,取代现有的车轮行驶方式;即四副车桥或两副车桥上安装有 支撑 臂和驱动臂,并与车足配合可驱动车足作往复式摆动。克服了现有汽车无足而不能步行行驶的缺点,适用于军事、交通运输、游乐等。,下面是八足车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由动系、传动系、行驶系、转向系、制动系、车身及其附属设备组成的八足车,动力系与传动系、行驶系配合,传动系与行驶系配合,行驶系与制动系配合并与转向系配合;其特征是,
传动系:有离合器35、向前连接发动机36、向后连接变速器34,该器34向后连接第一传动轴33,该轴向后连接第一传动器32,该器32与第一车桥31配合并向后连接第二传动轴39,该轴39向后连接第二传动器27,该器27与第二车桥26配合并向后连接第三传动轴42,该轴42向后连接第三传动器22,该器22与第三车桥23配合并连接第四传动轴20,该轴20向后连接第四传动器48,该器48与第四车桥47配合;
行驶系:有车架24、车桥31、26、23、47、车足4、5、7、8、9、10、11、12;车架与车桥之间配合有悬架弹簧50;第一、第四车桥31、47为转向驱动桥,两端分别有转向节30、37、18、44,其结构均有桥壳51,半轴52、球形壳53、转向节外壳54、主销55、等万向节49,外半轴58;并且,每一转向节外壳上固定一个支撑臂3和轴颈59,该臂上端垂直连接一根圆轴形支撑柄16,前视为“7”字形,柄的外端有档环61;每一外半轴58外端均垂直连接棱形板状的驱动臂38,该臂另一端垂直连接一根圆轴柄13,组成驱动机构,该柄的外端有挡环57;
第二、三车桥26、23为后驱动桥,结构中有后桥壳62、半轴63,每一后桥壳62的外端均垂直连接一个支撑臂3和轴颈59,该臂上端连接支撑柄16,柄上有挡环61;每一半轴外端连接一个直径比半轴大的轴接头64,由轴接头外端再垂直连接驱动臂41,该臂一端垂直连接圆轴柄13,组成驱动机构,该柄外端有挡环57;
每一根车足为直柱形,中部开有一轴孔56、上半段15开有扁圆形或长方形的导轨孔14、足下端连接足部6;
八根车足4、5、7、8、9、10、11、12分别对应地与四组车桥31、26、23、47两端处的八组驱动臂29、38、25、41、21、43、17、45配合,每一臂上的圆轴柄13均可转地穿置连接于每一车足的圆轴孔56中,每一支撑臂3上的支撑柄16均可滑动地穿置于每一车足的导轨孔14中;
转向系:转向臂28、19分别固定于转向节30、37、18、44的转向节外壳54或支撑臂3上;第一、四车桥上的转向臂28、19分别与横拉杆40、46配合;
制动系:有鼓式制动器60,分别安装于驱动臂29、38、25、41、21、43、17、45与支撑臂3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八足车,其特征是,
各驱动臂上的圆轴柄13的朝向为在同一车桥中朝向相同,不同的车桥中第一车桥与第三车桥的相同,第二车桥与第四车桥的相同,第一、三车桥与第二、四车桥的相反,第一、三车桥上的圆轴柄13均朝向前方,同时第二、四车桥的圆轴柄13均朝向后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八足车,其特征是,每一车架24与各车桥配合处用钢丝绳吊着。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八足车,其特征是,各车桥上的半轴转速相等。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八足车,其特征是,每一支撑柄16与半轴52、63或外半轴58的连线的侧视图,可以与平线垂直,也可以与水平线不垂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八足车,其特征是,另一实施例是,
发动机36向后连接离合器35,该器向后连接变速器34,变速器向后连接主传动轴70,该轴向后连接分动器72,分动器向前连接前传动轴71,向后连接后传动轴73,前传动轴向前连接前传动器B而与前车桥A配合,后传动轴73向后连接后传动器D而与后车桥C配合;
行驶系:有车架24、前车桥A、后车桥C、四根直柱形车足4、5、9、10、四根自由足67、69、65、74,前、后车桥分别与第一、三车桥31、23结构相同,两端分别配合四根直柱形车足4、5、9、10,同时,前、后车桥A、C两端处的桥壳51、62分别固定有一个摆足支承79,每一摆足支承有一凸键78,可摆动地连接一根自由足69或74;前车桥A配合两根前自由足67、69,这两根足由一根横杆68相联,后车桥C配合两根后自由足65、74,这两根足由横杆75相联;前自由足67、69上部足柄77的后侧固定有一个固绳环76,后自由足65、74上臂109的前侧固定有一个固绳环82;车左侧的前、后自由足69、74的固绳环76、82分别连接一根传动杆或绳66的两端,同样,右侧的前后自由足由另一根杆或绳66相联。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八足车,其特征是,同一车桥A或C的直柱形车足与自由足的摆向相反,前车桥A与后车桥C上的车足摆向相反。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八足车,其特征是,
每一自由足均为一种可屈可伸的仿生足,结构由上臂109、下臂106、足部6、屈伸机构组成,上臂109的上端有轴接头83、前视为叉形,可由两个半圆117通过螺栓螺母84连接其凸块114组合而成;轴接头上开有轴孔115,孔的上侧有一扇形键槽116,前、后车桥A、C的摆足支承79穿置于该孔115中,在轴接头83的叉口处衔接一块固定于摆足支承79上的助滑块80,该块前后侧分别延伸出两根有固绳环86、113的凸杆81、85,该块下缘为圆弧状助滑面120,该块偏向后侧作平切而留有一个切面88,该块圆心处开有轴孔118和键槽119;上臂后侧倾斜地开有杆槽110;上臂下端偏向后侧有一叉形接头98,开有轴孔,相应地下臂106的上端偏向后侧有上端接头96,开有轴孔,这两个接头通过销轴97作可转动的连接;位于下臂上端接头96的后侧连接一个后接头94,由其轴孔和销轴93与顶杆90下端的叉形接头95作可转动的连接;下臂下端连接足部6,即下臂下端垂直连接一块圆板状脚板104,它与痰盂形外胎100的凸缘环103连接,由垫环片102连接,由垫环片102通过螺栓螺母101紧固着;外胎100包着球形内胎99,内胎连接一个气105。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八足车,其特征是,
屈伸机构由伸足绳89、屈足绳111、屈足弹簧91、助滑块80、顶杆90、压杆弹簧92组成,其中由钢丝绳制成的伸足绳89的上端连接一个拉伸弹簧87再向后连接助滑块80后侧的凸杆85上的固绳环86,弹簧87的另一端也固定于该环86上,该绳下端穿过固定于上臂109前侧的滑绳环108而向下连接下臂106前侧的固绳环107;屈足绳111的上端连接拉伸弹簧112的一端而向前连接助滑块80前侧的凸杆81上的固绳环113,弹簧112的另一端也连接该环113,该绳下端固定于顶杆90的下端;两根屈足弹簧91为拉伸弹簧,上端固定于上臂两侧,下端固定于顶杆叉形接头95或下臂106后侧;顶杆90位于杆槽110内,由压杆弹簧92压着,该弹簧92横向固定于上臂109后两侧。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八足车,其特征是,后自由足可反向安装。

说明书全文

本实用新型涉及交通车辆技术,特别是一种八足车。适用于军事、交通运输、游乐等。

现有车辆如汽车的行驶系中都有车轮,动驱动车轮而行驶。由于无足,故不能用足步行。见吉林工业大学汽车教研室编《汽车构造》人民交通出版社1976年版。

而中国专利91227300.3所提出的仿生步行车的行驶系中虽有四根车足,但行走时不够稳定。例如以一步/分的慢速行走时。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车辆上的不足而提供一种行驶系中有八根车足,可平稳地步行前进的八足车。

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方法由以下原理、措施、附图、结构细节和工作情况给出。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是由动力系、传动系、行驶系、转向系、制动系、车身及其附属设备组成。其中,动力系中的发动机向后与传动系中的离合器连接,离合器向后连接变速器,变速器向后连接第一传动轴、第一传动轴向后连接第一传动器、第一传动器向后连接第二传动轴、第二传动轴向后连接第二传动器、第二传动器向后连接第三传动轴、第三传动轴向后连接第三传动器、第三传动器向后连接第四传动轴,第四传动轴向后连接第四传动器,各传动器为现 有贯穿式传动器;而该四组传动器分别对应地连接四组车桥,第一车桥和第四车桥为转向驱动桥,第二车桥和第三车桥为后驱动桥,各车桥与车架之间配合有悬架弹簧,这些结构均采用现有全驱动式四轴越野汽车的相应结构。(见吉林工业大学汽车教研室编《汽车构造》人民交通出版社1976年版)。

但是,在行驶系中,每一车桥的两端分别连接一组有支撑柄的支撑臂,每一支撑臂配合一根直柱形车足,各车桥中的半轴或外半轴的外端连接一组用于驱动车足的驱动机构,与一根车足配合,使四组车桥配合着八根车足。保证工作时四根车足与四根车足交替着地、步行。这样构成四轴八足车。

制动系中的制动器配合于支撑臂与驱动臂之间。

而另一实施例为两轴八足车,结构中有一组转向驱动桥和一组后驱动桥,四根直柱形车足配合于车桥两端的支撑臂和驱动机构中,另外四根车足为自由足,配合于各车桥两端的桥壳处的摆足支承上,前后两组自由足由传动杆或绳互相传动,保证前车桥上的两根直柱形车足与后车桥上的两根自由足同步摆动、而前车桥上的两根自由足与后车桥的两根直柱形车足同步摆动。

每根自由足由上臂、下臂、足部和屈伸机构组成,是一种可屈曲又可伸直的仿生足。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汽车可用八根车足步行前进,取代现有 汽车的车轮,并且有平稳性。特别适用于游乐、军用等。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由以下附图和结构细节、工作情况给出。

图1为本实用新型原型实施例的立体示意简图。

图2为动力系、传动系、行驶系互相配合的A向示意简图。

图3为转向驱动桥与车足配合的B向局部剖视图。

图4为图3的C向局部剖视图(局部缩短)。

图5为后驱动桥的B向局部剖视图。

图6为图5的C向局部剖视图(局部缩短)。

图7为另一实施例的动力系、传动系、行驶系互相配合的A向示意简图。

图8为另一实施例中转向驱动桥与车足配合的B向局部剖视图。

图9为另一实施例中后驱动桥与车足配合的B向局部剖视图。

图10为前自由足的C向局部剖视图。

图11为前自由足的C向局部剖视图。

图12为助滑与半圆块配合的C向局部剖视图。

图13为图12的D向示意图。

图14为图10的D向局部剖视图。

图15为后自由足的B向示意图。

下面结合上述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细节和工作情况。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是由动力系、传动系、行驶系、转向系、制 动系,车身及其附属设备1、驾驶室2组成。

动力系:有发动机36,为现有汽车的动力系。

传动系:有离合器35、向前连接发动机36、向后连接变速器34,该器34向后连接第一传动轴33、该轴向后连接第一传动器32,该器32与第一车桥31配合并向后连接第二传动轴39,该轴39向后连接第二传动器27,该器27与第二车桥26配合并向后连接第三传动轴42,该轴42向后连接第三传动器22。该器22与第三车桥23配合并连接第四传动轴20,该轴20向后连接第四传动器48,该器48与第四车桥47配合。参见图2、这些结构与现有全驱动式四轴越野汽车的相同。各传动器为贯穿式现有传动器。

行驶系:有车架24、车桥31、26、23、47、车足4、5、7、8、9、10、11、12;车架与车桥之间配合有悬架钢板弹簧50。第一、第四车桥31、47为转向驱动桥,两端分别有转向节30、37、18、44,其结构均有桥壳51,半轴52、球形壳53、转向节外壳54、主销55、等万向节49,外半轴58,这些结构与现有汽车的转向驱动桥相同。并且,每一转向节外壳上固定一个支撑臂3和轴颈59,该臂上端垂直连接一根圆轴形支撑柄16,前视为“7”字形,柄的外端有档环61;每一外半轴58外端均垂直连接棱形板状的驱动臂38,该臂另一 端垂直连接一根圆轴柄13,组成驱动机构,该柄的外端有挡环57。参见图2-4。

第二、三车桥26、23为后驱动桥,结构中有后桥壳62、半轴63,与现有汽车的后驱动桥结构相同。但是,每一后桥壳62的外端均垂直连接一个支撑臂3和轴颈59,该臂上端连接支撑柄16,柄上有挡环61;每一半轴外端连接一个直径比半轴大的轴接头64,由轴接头外端再垂直连接驱动臂41。该臂一端垂直连接圆轴柄13,组成驱动机构,该柄外端有挡环57,参见图5、6。

每一根车足为直柱形,中部开有一轴孔56、上半段15开有扁圆形或长方形的导轨孔14。足下端连接足部6。

八根车足4、5、7、8、9、10、11、12分别对应地与四组车桥31、26、23、47两端处的八组驱动臂29、38、25、41、21、43、17、45配合,每一臂上的圆轴柄13均可转地穿置连接于每一车足的圆轴孔56中,每一支撑臂3上的支撑柄16均可滑动地穿置于每一车足的导轨孔14中。参见图1-6。

各驱动臂上的圆轴柄13的朝向为在同一车桥中朝向相同,不同的车桥中第一车桥与第三车桥的相同。第二车桥与第四车桥的相同,第一、三车桥与第二、四车桥的相反,例如,第一、三车桥上 的圆轴柄13均朝向前方,同时第二、四车桥的圆轴柄13均朝向后方,参见图2。

但是必须保证各车桥上的半轴转速相等。

安装时,每一支撑柄16与半轴52、63或外半轴58的连线的C向图即侧视图、可以与平线垂直,也可以与水平线不垂直。

工作情况:动力由发动机36发出、经离合器35、变速器34、第一传动轴33、第一传动器32和第一车桥的半轴52、第二传动轴39、第二传动器27和第二车桥的半轴63、第三传动轴42、第三传动器21和第三车桥的半轴63、第四传动轴20、第四传动器48和第四车桥的半轴52。同时经第一、四车桥转向节30、37、18、44中的外半轴58,最后传到各 驱动臂29、38、25、41、21、43、17、45及其圆轴柄13上,使各驱动臂转动,其圆轴柄便驱动各车足4、5、7、8、9、10、11、12、作前后往复式地摆动;开始时八根车足同时着地、进而第一、三车桥上的车足4、5、9、10同时着地。而第二、四车桥上的车足7、8、11、12不着地,行进中八根车足又同时着地,继而车足7、8、11、12继续着地而车足4、5、9、10不着地,如此不断交替地进行,车便步行前进。

转向系:有转向臂28、19、横拉杆40、46,其连接方式和转向系的其它结构与现有三轴汽车的相应结构相同。并保证前 后车足转向符合现有转向梯形原理特性关系式。参见吉林工业大学汽车教研室编《汽车构造》人民交通出版社1976年版。转向臂28、19分别固定于转向节30、37、18、44的转向节外壳54或支撑臂3上,第一、四车桥上的转向臂28、19分别与横拉杆40、46配合。参见图2、3。

制动系:结构与现有汽车的相应结构相同,有鼓式制动器60,分别安装于驱动臂29、38、25、41、21、43、17、45与支撑臂3之间。例如制动器的制动鼓固定于驱动臂38上,制动和支承销固定在支撑臂3上,参见图3、4、5、6。

这样构成四轴八足车,每一车架24与各车桥配合处用钢丝绳吊着。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是双轴八足车,参见图7-15,结构由动力系、传动系、行驶系、转向系、制动系、车身及其附属设备组成,与现有双轴全驱动式越野车的相应结构相同,但行驶系不同。发动机36向后连接离合器35、该器向后连接变速器34,变速器向后连接主传动轴70、该轴向后连接分动器72,分动器向前连接前传动轴71、向后连接后传动轴73,前传动轴向前连接前传动器B而与前车桥A配合,后传动轴73向后连接后传动器D而与后车桥C配合。

行驶系:有车架24、前车桥A、后车桥C、四根直柱形车足 4、5、9、10、四根自由足67、69、65、74。前、后车桥与上述第一、三车桥31、23结构相同,两端分别配合四根直柱形车足4、5、9、10。同时,前、后车桥A、C两端处的桥壳51、62分别固定有一个摆足支承79,每一摆足支承有一凸键78、可摆动地连接一根自由足69或74。前车桥A配合两根前自由足67、69、这两根足由一根横杆68相联,后车桥C配合两根后自由足65、74、这两根足由横杆75相联,前自由足67、69上部足柄77的后侧固定有一个固绳环76、后自由足65、74上臂109的前侧固定有一个固绳环82;车左侧的前、后自由足69、74的固绳环76、82分别连接一根传动杆或绳66的两端,同样,右侧的前后自由足由另一根杆或绳66相联。传动杆或绳66的作用是使前自由足与后自由足作同步而反向的摆动。同一车桥A或C的直柱形车足与自由足的摆向相反,前车桥A与后车桥C上的车足摆向相反。

每一自由足均为一种可屈可伸的仿生足,结构由上臂109、下臂106、足部6、屈伸机构组成。上臂109的上端有轴接头83、前视为叉形,可由两个半圆块117通过螺栓螺母84连接其凸块114组合而成;轴接头上开有轴孔115、孔的上侧有一扇形键槽116,前、后车桥A、C的摆足支承79穿置于该孔115中。在轴接头83的叉口处衔接一块固定于摆足支承79上 的助滑块80,该块前后侧分别延伸出两根有固绳环86、113的凸杆81、85,该块下缘为圆弧状助滑面120,该块偏向后侧作平切而留有一个切面88,该块圆心处开有轴孔118和键槽119;上臂后侧倾斜地开有杆槽110。上臂下端偏向后侧有一叉形接头98,开有轴孔,相应地下臂106的上端偏向后侧有上端接头96、开有轴孔、这两个接头通过销轴97作可转动的连接;位于下臂上端接头96的后侧连接一个后接头94、由其轴孔和销轴93与顶杆90下端的叉形接头95作可转动的连接。下臂下端连接足部6,即下臂下端垂直连接一块圆板状脚板104、它与痰盂形外胎100的凸缘环103连接,由垫环片102连接,由垫环片102通过螺栓螺母101紧固着;外胎100包着球形内胎99,内胎连接一个气105,可充气。这些结构均可采用现有连杆技术和轮胎技术制成。

屈伸机构由伸足绳89、屈足绳111、屈足弹簧91、助滑块80、顶杆90、压杆弹簧92组成。其中由钢丝绳制成的伸足绳89的上端连接一个拉伸弹簧87再向后连接助滑块80后侧的凸杆85上的固绳环86、弹簧87的另一端也固定于该环86上,该绳下端穿过固定于上臂109前侧的滑绳环108而向下连接下臂106前侧的固绳环107;屈足绳111的上端连接拉伸弹簧112的一端而向前连接助滑块80前侧的凸杆81上的固绳环113。 弹簧112的另一端也连接该环113,该绳下端固定于顶杆90的下端;两根屈足弹簧91为拉伸弹簧、上端固定于上臂两侧、下端固定于顶杆叉形接头95或下臂106后侧;顶杆90位于杆槽110内、由压杆弹簧92压着,该弹簧92横向固定于上臂109后两侧。

工作时,当自由足后摆终止时,顶杆90滑入助滑块80的切面88处,屈足绳111和屈足弹簧91拉动下臂106绕销轴93向后摆,使自由足呈屈曲状态,这是屈足作用;而自由足前摆终止时,伸足绳89拉动下臂106、使自由足伸直,同时顶杆90被压杆弹簧92压回杆槽110内而重新顶着助滑块80的助滑面120。

前自由足67、69上端有足柄77、而后自由足65、74上端则无足柄。后自由足可反向安装。

工作情况是:动力传至驱动臂29、38、21、43、其圆轴柄13驱动车足4、5、9、10作前后往复式摆动,由原先的八足同时着地转为车足4、5、后自由足65、74同时向后摆动、着地,而车足9、10、前自由足67、69则不着地,同时摆向前;继而转为八足同时着地,然后,足9、10、67、69向后摆。着地、而足4、5、65、74向前摆、不着地、车便步行前进。

应指出,车的结构在制造和安装时必须保证各零部件的尺寸大小应互相配合,不一定只限于现有的尺寸大小。

相关专利内容
标题 发布/更新时间 阅读量
分动器 2020-05-11 748
4轮驱动车用的分动器 2020-05-16 707
四轮驱动车辆用分动器 2020-05-17 220
一种转向分动器 2020-05-14 673
高机动分动器 2020-05-15 557
车辆用分动器 2020-05-15 709
分动器 2020-05-11 181
分动器 2020-05-11 185
分动器 2020-05-12 200
分动器 2020-05-16 456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