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动器

阅读:215发布:2020-05-12

专利汇可以提供分动器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 发明 涉及一种 分动器 ,该分动器包括 输入轴 (15)、第一 输出轴 (17)和第二输出轴(19)以及转矩传输装置,该转矩传输装置具有 离合器 ,以便将通过输入轴引入的驱动转矩根据选择分配到第一输出轴和第二输出轴上。在转矩传输装置和第二输出轴之间作用有链传动装置(21),该链传动装置(21)具有通过链(25)驱动连接的下 链轮 (27)和上链轮(23)。下链轮嵌接到带有 润滑油 的机油盘(31)内,其中通过链将润滑油自机油盘中向上链轮的方向输送。提供用于收集润滑油的储油器(33)。储油器具有通入机油盘内的出口(35),其中链在储油器的出口上布置为使得链对收集在储油器内的润滑油向机油盘内的流出进行节流。,下面是分动器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分动器,所述分动器带有输入轴(15)、第一输出轴(17)和第二输出轴(19)以及转矩传输装置,所述转矩传输装置具有离合器,以便将通过所述输入轴引入的驱动转矩根据选择分配到第一输出轴和第二输出轴上,其中在所述转矩传输装置和所述第二输出轴之间作用有链传动装置(21),所述链传动装置(21)具有通过链(25)驱动连接的下链轮(27)和上链轮(23),其中,所述下链轮嵌接到带有润滑油的机油盘(31)内,其中通过所述链将润滑油自所述机油盘中向所述上链轮的方向输送,其中,设有用于收集润滑油的储油器(33),其特征在于,
所述储油器(33)具有通入所述机油盘(31)内的出口(35),其中,所述链(25)在所述储油器(33)的出口上布置为使得所述链对收集在所述储油器内的润滑油向所述机油盘(31)内的流出进行节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动器,其中所述链(25)布置在所述储油器(33)的出口(35)上,使得所述链将从所述储油器(33)流出的润滑油的至少一部分直接朝所述上链轮(23)的方向输送。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分动器,其中所述链(25)在所述储油器(33)的出口(35)的上方引导通过链通道(29)。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分动器,其中所述链(25)也在储油器(33)的出口(35)的下方引导通过链通道(29)。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分动器,其中所述储油器(33)的出口(35)布置在所述机油盘(31)的底面的上方。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分动器,其中所述储油器(33)关于所述下链轮(27)的旋转轴线(A)与所述机油盘(31)径向错移地布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分动器,其中所述储油器(33)的出口(35)与所述链(25)的外周侧对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分动器,其中朝所述上链轮(23)的方向运动的链条松边沿所述储油器(33)的出口(35)运动。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分动器,其中所述分动器具有至少一个回馈装置,以使通过所述链(25)向所述转矩传输装置输送的润滑油回馈到所述储油器(33)内。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分动器,其中通过所述链(25)向所述转矩传输装置输送的润滑油仅通过所述储油器(33)输送到所述机油盘(31)内。

说明书全文

分动器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分动器,所述分动器在汽车中用于将驱动转矩可变地分配到两个车轴上。为此,分动器具有输入轴、第一输出轴和第二输出轴。输入轴与汽车的例如内燃机的驱动单元驱动地连接。第一输出轴与汽车的第一轴,例如后桥尤其通过第一车轴差速器驱动地连接。第二输出轴与汽车的第二轴,例如前桥尤其通过第二车轴差速器驱动地连接。

背景技术

[0002] 分动器此外具有转矩传输装置,所述转矩传输装置具有离合器,以将通过输入轴引入的驱动转矩根据选择分配到第一输出轴和第二输出轴上。例如,第一输出轴与输入轴一体式构造或抗扭地连接,其中,摩擦式离合器使输入轴根据选择地也与第二输出轴可变地联接。作为此情况的替代,转矩传输装置例如可以包括轴间差速器,其中,在输入轴和两个输出轴中的一个之间(或在两个输出轴之间)作用有摩擦式离合器,以便根据选择可变地定轴间差速器。
[0003] 输入轴和第二输出轴通常布置在不同的高度上,其中在转矩传输装置和第二输出轴之间提供了错位传动装置。此错位传动装置可设计为链传动装置,所述链传动装置具有通过链驱动地连接的下链轮和上链轮。下链轮与第二输出轴抗扭地联接。上链轮与转矩传输装置的输出元件抗扭地联接。
[0004] 为使得分动器不需要自己的油,可将链传动装置的链用作输油装置。为此,下链轮嵌接到以润滑油填充的机油盘内,其中通过链将润滑油自机油盘中向上链轮的方向输送。在链传动装置的上端,润滑油从链中甩出,然后例如被接收装置接收,且从接收装置向润滑位置(例如,摩擦式离合器和轴承)的方向输送。
[0005] 从DE 10 2007 057 984 A1中已知此类分动器,其中提供了用于收集通过链输送的润滑油的储油器。从链中甩出的油被接收在储油器内,且通过定量配给装置从储油器传导到摩擦式离合器。在完成润滑和冷却作用之后,润滑油从摩擦式离合器流回到机油盘内。
[0006] 已知的分动器的缺点在于,嵌接到机油盘内的下链轮和引导通过机油盘的链导致不希望的搅油损失,即通过在机油盘内出现的拖曳转矩降低了分动器的效率。因此,处在机油盘内的润滑油的温度还升高,使得润滑油的冷却效果恶化。

发明内容

[0007] 因此,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给出一种分动器,其中在机油盘内出现更低的搅油损失。
[0008] 此技术问题通过一种带有权利要求1的特征的分动器解决,且尤其通过如下方式解决:储油器具有通入机油盘内的出口,其中,链在储油器的出口处布置为使得链对收集在储油器内的润滑油向机油盘内的流出进行节流。
[0009] 在根据本发明的分动器中,储油器用于收集润滑油,然后将润滑油输送到转矩传输装置,以完成一定的润滑和冷却功能,且然后润滑油从转矩传输装置中又流出。储油器包括通入机油盘内的出口,所述机油盘一般处在分动器或变速器壳体的最下方部分内。链传动装置的链与储油器的出口直接相邻地且对齐地布置,使得链对润滑油从储油器向机油盘内的流出进行节流,即链用作阻挡装置,以保证一定量的润滑油保留在储油器内。因此,在分动器运行期间,润滑油量主要的部分存储在储油器内,这部分润滑油因此不导致机油盘内的油面高度的提高。尤其,链可在储油器的出口处布置和引导,使得润滑油的流出速度取决于链的运动速度。
[0010] 分动器的优点在于,在分动器运行期间,仅少量的润滑油到达机油盘内,使得在机油盘内仅出现少的搅油损失。因为在分动器运行期间仅存在低的油面高度,所以分动器的壳体可具有有利的平坦的结构形式。而在分动器静止时,在润滑油从储油器中并且从链旁边流出之后,机油盘的整个体积可用于接收润滑油。以此,在分动器启动时实现了高输送率,以便可将润滑油迅速地输送到建议的润滑位置,且在分动器启动时出现的相对高的搅油损失有助于润滑油快速加热,以达到运行温度和在此所规定的粘度
[0011] 本发明的有利实施形式在各从属权利要求和如下的描述中给出。
[0012] 优选地,链传动装置的链这样地布置在储油器的出口旁,使得链将从储油器流出的润滑油的至少一部分直接在上链轮的方向上输送,即流出的润滑油的这部分完全不会到达机油盘内。换言之,链与储油器的出口直接相邻且对齐地导引,使得从储油器流出的润滑油的一部分在流下到机油盘内的油面高度前被链携带。因此,流出的润滑油量的这部分不导致搅油损失,所述搅油损失在机油盘内由于下链轮的齿和链节的持续浸入而产生。
[0013] 此外,优选的是链在储油器的出口上方导引链通道。此类链通道有助于由链传动装置所形成的输油装置的特别高的输送率。
[0014] 根据有利的实施形式,链也在储油器的出口下方导引通过链通道。换言之,储油器的出口通入链通道内,所述链通道向下开口到机油盘内且在储油器的出口上方延伸至上链轮。以此实现,链将从储油器流出的润滑油量的特别大的部分直接在上链轮的方向上输送,而流出的润滑油量的仅小部分逆着链的运动方向向下到达机油盘内。
[0015] 此外优选的是,储油器的出口布置在机油盘的底面上方。因此,在分动器运行(即在链被驱动)期间,在机油盘的内部可形成相对低的且低于储油器的出口的油面。由链输送的润滑油量仅需部分地从机油盘中获取,而所输送的润滑油的主要部分可通过出口直接从储油器中获取。在分动器运行中在储油器中的更高的油面(相对于机油盘内的油面而言)不会具有不利的影响,因为无运动部分嵌接到储油器内并在该处导致搅油损失。
[0016] 优选地,储油器关于下链轮的旋转轴线与机油盘径向错移地布置。尤其,储油器可至少部分地布置在链的运动平面内但可布置在链的运动轨迹外。以此,分动器可具有相对低的高度,而其中所需的润滑油量可接收在分动器的壳体内。
[0017] 分动器可具有至少一个回馈装置,以使通过链直接或间接地输送到转矩传输装置的润滑油回馈到储油器内。所述的回馈装置例如可以包括至少一个整体地构造在分动器壳体内的槽。作为补充或备选,,所述的回馈装置可包括至少一个与变速器壳体分开地构造的回馈通道。
[0018] 根据有利的实施形式,通过链输送到转矩传输装置的全部润滑油基本上引回到储油器内,即所输送的润滑油可基本上仅通过储油器到达机油盘内。以此,在储油器和机油盘内可特别有效地形成不同高度的油面,以将机油盘内的搅油损失最小化。附图说明
[0019] 下面参考附图再次仅示例性地阐述本发明。
[0020] 图1示出了分动器的横截面视图。
[0021] 图2示出了沿图1中所示的平面II-II的纵截面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 在图1和图2中所示的分动器具有由两部分组成的壳体,其中仅示出了半壳体11。半壳体11具有凸缘面13,在安装状态下,所述凸缘面13与另一半壳体的相关凸缘面(未示出)贴靠。在壳体内通过未示出的滚动轴承可旋转地支承有输入轴15,所述输入轴15与第一输出轴17一体地构造。此外,在壳体内与输入轴15平行错移地,即在所述输入轴15的下方可旋转地支承有第二输出轴19。输入轴15与汽车的驱动单元驱动地连接,例如与对应于内燃机的主变速器的输出元件驱动地连接。第一输出轴17例如与汽车的后桥的车轴差速器驱动地连接,而第二输出轴19与汽车的前桥的车轴差速器驱动地连接。通过未示出的摩擦式离合器,可以以已知的方式将通过输入轴15引入的驱动转矩的一部分根据选择传输到第二输出轴19上且因此传输到汽车的前桥上。
[0023] 为此,在摩擦式离合器和第二输出轴之间作用有链传动装置21,其中摩擦式离合器的第一部分与输入轴15抗扭地连接,且摩擦式离合器的第二部分与链传动装置21的上链轮23抗扭地连接。上链轮23通过链25与下链轮27驱动地连接。下链轮27与第二输出轴19抗扭地连接。从下链轮27向上链轮23的方向运动的链条松边沿链通道29引导。
[0024] 下链轮27和贴靠在下链轮27上的链25的部分嵌接到机油盘31内,所述机油盘31形成在壳体半体11的最下方区域内且以润滑油的一部分填充,所述润滑油的这一部分用于润滑和/或冷却分动器的部件,尤其用于润滑和冷却所述的摩擦式离合器的摩擦片
在分动器运行中,处在机油盘31内的润滑油可沿链通道29在上链轮23的方向上被链25携带。在上链轮23的区域内,被携带的润滑油例如被甩出或甩脱,其中润滑油然后通过合适的供给装置,例如通过槽输送给所述的摩擦式离合器,且必要时输送给另外的润滑位置(例如,轴承)。
[0025] 除机油盘31外,在所示的壳体半体11内构造有储油器33。所述储油器33用于收集在对所述的摩擦式离合器(且如需要对轴承)进行一定的润滑和冷却之后通过合适的回馈装置(例如槽或管道)完全或大部分引导到所述储油器33内的润滑油。储油器33关于下链轮27的旋转轴线A与机油盘31径向错移地布置,即相对于根据图2的纵截面视图,储油器33处在机油盘31的后方。
[0026] 储油器33具有通入机油盘31内的出口35。链25与出口35直接相邻且对齐地布置为使得链25对收集在储油器33内的润滑油向机油盘31内的流出进行节流,即链25在流出的润滑油方面用作阻挡元件。取决于链25的运动速度,从储油器33流出的润滑油的绝大部分通过链25沿链通道29直接在上链轮23的方向上被输送,即流出的润滑油的此部分完全无法到达机油盘31内。
[0027] 如在根据图1的横截面视图中可见,储油器33的出口35中断形成于壳体半体11内的链通道29,其中在分动器运行中,向上链轮23的方向运动的链条松边从出口35旁运动经过。储油器33的出口35在此直接与链25的外周侧对置。储油器33的出口35在分动器的安装位置中处在机油盘31的最低点的上方。
[0028] 在分动器运行期间,从分动器的上部区域流下的润滑油的最大的部分被收集在储油器33内,且从储油器33中通过出口35流出的润滑油的主要部分通过链25又向分动器的上部区域的方向被输送,使得润滑油的此部分在分动器内循环而不到达机油盘31内。其结果是机油盘内的油面低于储油器33内的油面。以此,将由于下链轮27的齿和由其所携带的链25的节在机油盘31内的持续浸入而导致的搅油损失最小化。相应地,在机油盘31内不出现由于所述的搅油损失导致的润滑油的明显的加热。在位于前方的储油器33内总是不存在搅油损失,因为无传动部件嵌接到储油器33内。此外,分动器具有高效率,因为由于在机油盘31内的油面很低,所以在机油盘31内的牵引转矩也降低到最小值。
[0029] 此外,对于分动器可实现带有最小高度的结构形式,因为在可与下链轮27和整个链传动装置21径向错移地布置的储油器33内提供了需要用于收集润滑油的体积,如从图1中显见。
[0030] 所示的分动器的另外的优点在于,尽管链25在储油器33的出口25处具有所解释的节流作用,但与分动器运行期间相比,在分动器静止时润滑油的更大的部分可从储油器33流出到机油盘31内。因此,在分动器静止时在机油盘31和储油器33内可形成相同高度的油面,或在机油盘31内的油面在分动器静止时至少高于在分动器运行中的情况。因此,在分动器的随后的启动时,由于在机油盘31内存在大量的润滑油实现了相对高的输送率,由此确保润滑油迅速度以所需的量到达不同的润滑位置(摩擦式离合器,必要时轴承)。此外,在分动器启动期间由于在机油盘31内的高的油面而产生了相对高的搅油损失。但这有助于润滑油迅速地加热且达到在运行温度下特定的粘度。换言之,开始时在机油盘31内高的油面有助于润滑油特别快地达到运行温度,且可满足一定的润滑和冷却功能。
[0031] 附图标号列表
[0032] 11 半壳体
[0033] 13 凸缘面
[0034] 15 输入轴
[0035] 17 第一输出轴
[0036] 19 第二输出轴
[0037] 21 链传动装置
[0038] 23 上链轮
[0039] 25 链
[0040] 27 下链轮
[0041] 29 链通道
[0042] 31 机油盘
[0043] 33 储油器
[0044] 35 出口
[0045] A 下链轮的旋转轴线
相关专利内容
标题 发布/更新时间 阅读量
分动器 2020-05-11 748
4轮驱动车用的分动器 2020-05-16 707
四轮驱动车辆用分动器 2020-05-17 220
一种转向分动器 2020-05-14 673
高机动分动器 2020-05-15 557
车辆用分动器 2020-05-15 709
分动器 2020-05-11 181
分动器 2020-05-11 185
分动器 2020-05-12 200
分动器 2020-05-16 456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