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电动车

阅读:295发布:2021-08-16

专利汇可以提供新型电动车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 电动车 ,由车主体和控制系统构成。车主体由车体和 电机 车轮 构成,控制系统由控制计算机、总线、电 力 电子 器件、 传感器 、 电池 系统及 软件 组成。电 机车 轮由 定子 、车轮、 轴承 构成,车轮围着定子。在径向充磁的圆环形 永磁体 每端固套一个轴向充磁的圆盘形永磁体,所述的三个永磁体围成的U形环槽 磁场 是一个单极性磁场;在三个永磁体外有导磁体、 轮毂 和轮胎,它们组成了车轮;定子由线圈及轴组成,线圈置于U形环槽磁场,线圈通电后,车轮就被驱转;行车速度、方向、 刹车 等操作,由司机操作发命令,通过计算机控制实现。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效率极高、节能环保。,下面是新型电动车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新型电动车,其特征是:由车主体和控制系统构成,车主体由车体和多个电机车轮构成,控制系统由控制计算机、总线、电电子器件、传感器电池系统及软件组成;电机车轮由定子、车轮、轴承构成,车轮就是转子,车轮围着定子;联接或联系所述定子与转子的轴承为通用的机械轴承或磁悬浮轴承;所述电枢线圈与围成U形环槽磁场永磁体组组数相等,可设计成若干组,但最少为两组;以上所述电枢线圈还可以用非磁性导电材料制作成整体的,去掉非磁性绝缘圆环;所述永磁体也可以用超导磁体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电动车,其特征是:本实用新型的电机车 轮,其车轮即转子这样构成:在径向充磁的圆环形永磁体(4)两端固结轴向 充磁的圆盘形永磁体(3)、 (6),永磁体(3)、 (4)、 (6)围成的U形环槽磁 场是一个单N或S极磁场,在径向充磁的圆环形永磁体8两端固结轴向充磁 的圆盘形永磁体(7)、 (10),永磁体(8)、 (7)、 (10)围成的U形环槽磁场 是一个单S或N极磁场,将两个U形环槽磁场的永磁体外表面用导磁圓盘(19 )、(22 )、 ( 25 )及导磁圓环(5 )、 ( 9 )等导磁件组合联结起来,所述两个U形 环槽磁场的永磁体与导磁体相贴的面是异极性的,因而导磁件中的磁力线相 接通,将导磁圓环(5)、 (9)和导磁圓盘(19)、 (22)、 (25)固套在非磁性 圓环(26)的内圓,在导磁圓盘(19)、 (25)的外端面放置非磁性垫圈(18)、(27),在非磁性圓环(26)的端面联接非磁性圓盘(17)、 (42),非磁性垫 圈(18)、 (27)的外端面与非磁性圓盘(n)、 (42)的内端面相贴,非磁性 圓环(26)实际上作为轮毂,轮胎(2)套在非磁性圆环U6)的外圓,制动 盘(40)和垫圏(30)与非磁性圆盘(42)联接;扇(14)与非磁性圆盘(17)联接;本实用新型的电机车轮,其定子这样构成:在非磁性绝缘圆环(20)、(23)上同方向绕带绝缘包皮的非磁性导线制成电枢线圈(21)、 (24),电枢线圈 (21)、 (24),用非磁性绝缘圓环(12)、 (13)、 (11)、 (39)、 (28)固定之, 它们的内圆与非磁性绝缘定轴(36)的外圓过盈配合,并固定之;轴承的内 圈(15)、 (38)过盈套在非磁性绝缘定轴(36)的外圓并联接之,轴承的外 圈(16)、 (29)过盈放入非磁性圓盘圆(17)、 (42)的内圓并联接之,非磁 性绝缘圓环(11)、 (12)、 (28)的外圓离开转子的最小内圓一间隙,电枢线 圈(n)、 (M)放入U形环槽磁场内,但每面都离开永磁体一间隙,将电枢 线圈(24)的输入端与电枢线圏(21)的输出端接在一起形成一线端,将电 枢线圏(24)的输出端与电枢线圈(21)的输入端接在一起形成另一线端, 这两个线端分别4妄电源的正才及、负才及;所述定子和转子组成一个电机车轮,本实用新型设置四个电机车轮,四 个电机车轮在车的底盘布置同传统的四轮驱动车一样;车体(1 )用弹簧(37 )与定轴(36 )联接;固定在车底盘或定轴(36)上的制动抓手(41)与制动盘(40)组成机 械摩擦制动机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新型电动车,其特征是:控制系统由控制 计算机、CAN总线或MIC总线及连接在总线上的电子测控器件组成,控制计算 机带有操作键盘鼠标,总线用C线D线表示,连接在总线上的电子测控器 件有显示器、定位导航系统、综合控制器、电池系统、车辆信息采集器及其 它控制器;驾驶模式按钮的自主模式端与综合控制器连接,手动模式端与操纵机构 连接,操纵机构包括方向盘离合器踏板、制动或刹车踏板、加速踏板及与 它们相配置的助力装置、传感器、电子放大器等,操纵机构的电子放大器与 综合控制器连接;综合控制器连接着四个调控器(35)和机械制动驱动器,调控器(35) 通过接线(35-1 )和(35-2 )与综合控制器连接,每个调控器(35 )从电池 系统(34)接电,机械制动驱动器为电子驱动器件,与它相连的驱动机构与 机械制动抓手(41)联系;与定子线圈(21 )、 ( 24 )、与整流调压器(33 )相连接的开关(32 )及与 调控器(35)连接的开关(31)均受综合控制器的控制;各整流调压器(33)均与电池系统(34)连接;每个电机车轮的定子线圈(21 )、 ( 24 )与相应的开关(31)及调控器(35 ) 连接,每个电机车轮的定子线圈(21)、 (24)还与相应的开关(32)及整流 调压器(33)连接,整流调压器(33)、电池系统(34)、调控器(35)依次 用导线连接;电池系统(34)中的蓄电池化学能的、太阳能的、燃料型的、储能飞 轮型或其它型的任一种,或者是多种电池的组合体; 各种传感器均与车信息采集器连接。
4.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电动车,其特征是:将轴向充磁圆盘形永 磁体(6 )、 ( 7 )及导磁圆盘(22 )用一个轴向充磁圓盘形永磁体(43 )代替, 将导磁圓环(5、 9)用导磁圓筒(44)代替。
5.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电动车,其特征是:将所述线圏(21 )、 ( 24 ) 用超导材料制作,在非磁性圓盘(42)的左端面制作齿圏成为齿盘(47),设 置发电机(45 ),设置齿轮(46 ),发电机(45 )与整流调压器(33 )连接。
6.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新型电动车,其特征是:将所述新型电动车前 面两个电机车轮用普通非动力车轮。

说明书全文

新型电动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技术,特别是一种新型电机车轮的电动车。 背景技术
传统的车辆,以汽油、柴油、天然气气、液化气、氩等为燃料的内 燃机作为发动机,通过机械变速传动机构驱动车轮,人操纵机械方向控制机 构、变速机构及制动机构驾驶车辆,因而效率低、能耗大、噪音大和尾气污
染环境。
现代电动汽车,减少了机械传动机构,主要通过占空间很小的导线实现,
减小了振动和噪音,车轮电机工作效率高,因而整车效率高;应用电电子 器件进行无级变速,操作简便,无机械变档过程中冲击和摩擦造成的动力间 断和能量损失;车轮电机在低速时,能有较高的转矩,因而车起步、加速或 爬坡性能优越;现代电动车制动时,通过车轮电机制动发电,并回收电能; 现代电动汽车易保养维修,可靠性高,寿命长。所以传统的车辆将逐渐被现 代电动车取代。
现代电动车有两种, 一种是用电池系统蓄存的电能驱动车轮电动机,它 没有机械变速传动机构,用电子变频技术调控车轮电动机的转速或转矩,因 而效率高,振动和噪音极小,且无污染,但是现有电池系统储能量与电池体 积或重量之比值小,车有效载重小,连续行驶里程受限;另一种是用内燃机 通过机械增速器带动发电机发电,进而用电子变频技术调控车轮电动机,并 通过机械减速器驱动车轮,这种车无前种车的缺点,同等条件下相比,这种 车比前种车功率大,但这种车仍有内燃机,有机械增速器和减速器,振动、 噪音、尾气污染都不小,效率不很高。
现代电动车大都采用功率密度高的永磁同步电机作为车轮电动机。永磁 电机有比传统的电机效率高、体积小等优点,但电枢心中产生涡流磁滞 效应,这里的涡流和磁滞效应必然产生铁损和有害的热量,既耗能又影响电
机的寿命。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新型电动车,克服现有电动车的缺陷,并利用现代 电力电子技术及软件对车的各种工况进行控制。 本实用新型按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本实用新型由车主体和控制系统构成。车主体由车体和电机车轮构成, 控制系统由控制计算机、总线、电力电子器件、传感器、电池系统及软件组成。
电机车轮由定子、车轮、轴承构成,车轮就是转子,车轮围着定子。在
径向充》兹的圓环形7JOf兹体每端固套一个轴向充f兹的圓盘形永》兹体,所述的三
永磁体围成的U形环槽磁场是一个单极性磁场;按前述方法再制作一个li 形环槽单极性磁场,但其极性与前一个相反,将两个U形环槽磁场的永磁体 外表面用圓盘形和圆环形导磁体组合联接起来,两个U形环槽磁场的永磁体 与导磁体相贴的面是异极性的,因而磁力线相接通;导磁圓环及导磁圓盘与 非磁性圆环的内圆或非磁性轴的外圓联结,在非磁性圓环或非磁性轴两端联 接带有中孔的非磁性圓盘,非磁性圓盘与非磁性圓环联接,而非磁性圆盘与 非磁性轴是通过轴承联接的,非磁性圓盘的中孔与轴承外圈的外圓联接,轴 承内圈的内圓与非磁性轴的外圓联接;非磁性圓环实际上是一个轮毂,在非 磁性圓环外圓套轮胎;以上所述的磁体组件,磁性及非磁性联接件,轮胎构
成本实用新型的车轮。
在非磁性绝缘圆环上绕带绝缘包皮的非磁性导线制成电枢线圈,电枢线 圈用非磁性绝缘圆环固定之,非磁性绝缘圓环与另 一非磁性绝缘圓环的内圓 或非磁性绝缘轴的外圓联结,就构成了本实用新型的定子。
将电枢线圈两端面的大部分及外圓或内圆插入到转子U形环槽磁场内, 并与永磁体围成的U形环槽的壁离开一间隙;固定电枢线圈的非磁性绝缘圓
环的端面与非磁性圆盘内端面联接或与轴承内圈的内端面相接,将轴承的外 圏与非石兹性圓盘的中孔过盈配合并联接;与转子外圓或内圆相对应的定子的 内圓或外圆之间有一间隙,与转子外端面或内端面相对应的定子的内端面或
外端面之间有一间隙;电枢线圈的输入端、输出端用带绝缘包皮的导线连接 引到电机的外面,并分别接电源的正极、负极,要求使左右电枢线圈横截面 中电流的流转方向相反。
联接或联系所述定子与转子的轴承为通用的机械轴承或磁悬浮轴承。 所述电枢线圈与围成U形环槽磁场的永磁体组组数相等,根据实际情况, 可"&计成若干组,j旦最少为两组。
本实用新型的电机车轮实质上是一个直流电机,其工作原理是:电磁学 揭露,磁场中的通电导体会受到作用力,作用力的大小由关系式F-BIL计算, 其中B表示磁感应强度,I表示导体中的电流强度,L表示与磁场的磁力线垂 直的导体在^f兹场中的总长度尺寸,对线绕电枢线圏,L等于电枢线圈数与 每圈平均周长之积;作用力的方向依左手定则判定,即伸开左手,使大拇指 与其余四指在同一手掌平面内垂直,让手心正对磁场的N极,四指指向与导
体中的电流方向一致,这时大拇指就指示出导体的受力方向。在本实用新型 中,如图l示,若给左电枢线圈通入的直流电在电枢线圏剖面的上部看是顺 时针方向的,而在下部看就是逆时针方向的,同时,给右电枢线圈通入的同 样大小的直流电在电枢线圈剖面的上部看是逆时针方向的,而在下部看就是 顺时针方向的,用左手定则容易判定出,两个电枢线圈上半部分在磁场中每 边受到的作用力方向都离开观看者而去,即垂直指向纸里,而两个电枢线圈 下半部分在磁场中每边受到的作用力方向都向着观看者而来,即垂直指向纸 夕卜,这样,两个电枢线圈同时产生相对转子的同向转矩,但电枢线圏被固定, 所以转子将相对电枢线圈转动。若同时改变两个电枢线圈中的电流方向,转 子转动方向就改变。所述的电机车轮, 一旦造就,B、 L就为相对的定值,
显然,只改变I的大小就可改变转子的转速,而改变I的大小是容易实现的 技术。
当所述转子运行时切断电源后,转子有惯性运动,那么电枢线圏中的感 生电流的磁场与转子永磁场相互作用,将阻碍转子转动动,因而只要减小电 枢线圏中的电流强度,不但减少了动力,而且同时产生制动力。所以本实用 新型的电机车轮能实现再生制动,即制动的同时发电。
以上所述电枢线圏还可以用非磁性导电材料制作成整体的,去掉非磁性 绝缘圆环。
所述永磁体也可以用超导磁体。
所述电枢线圈用超导线制作,本实用新型的电机车轮成为超导电机车轮。 本实用新型的控制系统控制电机车轮的启、停、转速及转矩而行车,且 通过控制系统控制电机车轮实现再生制动,回收再生制动能量。
本实用新型有益的效果是:
1、 本实用新型具有现有电动车的所有优点,且克服了它们的缺陷;
2、 本实用新型的电机车轮无换向器,无电刷,无片叠成的铁心,所 以结构简单,造价低,寿命长;
3、 涡流损耗和磁滞损耗,即铁损,只发生在电机车轮电机启停过程或 调速过程中,车以某一速度行驶时,处在恒定磁场中的电枢线圈中的电流是 恒稳的或波动极小,无铁损或铁损极小,所以节能、效率极高;
4、 所述超导电机车轮车极节电且不生热;
5、 本实用新型造价低,不产生有害气体,振动小,噪音小,发热极少或 不生热。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车主体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车主体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又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控制系统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一: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电机车轮,其车轮即转子这样构 成:在径向充磁的圆环形7lcf兹体4两端固结轴向充磁的圓盘形永磁体3、 6, 永磁体3、 4、 6围成的U形环槽》兹场是一个单N (或S )极磁场;在径向充》兹 的圆环形永磁体8两端固结轴向充磁的圓盘形永磁体7、 10,永磁体8、 7、 10围成的U形环槽》兹场是一个单S (或N )极磁场;将两个U形环槽》兹场的 永磁体外表面用导磁圓盘19、 22、 25及导磁圓环5、 9等导磁件组合联结起 来,所述两个U形环槽磁场的永磁体与导磁体相贴的面是异极性的,因而导 磁件中的磁力线相接通,如图中虚线示;将导磁圆环5、 9和导磁圆盘19、 22、 25固套在非磁性圓环26的内圓,在导磁圓盘19、 25的外端面放置非磁 性垫圈18、 27,在非磁性圓环26的端面联接非磁性圓盘17、 42,非磁性垫 圈18、 27的外端面与非磁性圓盘17、 42的内端面相贴;非磁性圓环26实际 上作为轮毂,轮胎2套在非磁性圆环26的外圆;制动(刹车)盘40和垫圈 30与非磁性圓盘42联接;扇14与非磁性圆盘17联接。
本实用新型的电机车轮,其定子这样构成:在非磁性绝缘圆环20、 23 上同方向绕带绝缘包皮的非磁性导线制成电枢线圏21、 24,电枢线圏21、 24, 用非磁性绝缘圓环12、 13、 11、 39、 28固定之,它们的内圓与非磁性绝缘定 轴36的外圓过盈配合,并固定之;轴承的内圈15、 38过盈套在非磁性绝缘 定轴36的外圆并联接之,轴承的外圈16、 29过盈放入非磁性圓盘圆17、 42 的内圓并联接之;非磁性绝缘圆环ll、 12、 28的外圆离开转子的最小内圆一 间隙,电枢线圈21、 24放入U形环槽磁场内,但每面都离开永磁体一间隙; 将电枢线圏24的输入端与电枢线圈21的输出端接在一起,将电枢线圏24 的输出端与电枢线圈21的输入端接在一起。
所述定子和转子组成一个电机车轮。本实用新型设置四个电机车轮,四 个电机车轮在车的底盘布置同传统的四轮驱动车一样。
车体1用弹簧37与定轴36联接。
固定在车底盘或定轴36上的制动抓手41与制动盘40组成机械摩擦制动 机构。
本实用新型的控制系统:
如图4所示。控制系统由控制计算机、CAN总线或MIC总线及连接在总 线上的电子测控器件组成。控制计算机带有操作键盘鼠标;总线用C线D 线表示,连接在总线上的电子测控器件有显示器、定位导航系统、综合控制 器、电池系统、车辆信息采集器及其它控制器(如空调控制器、冷却控制器、 安全系统控制器、无线电i殳备控制器等);
控制计算机装有4喿作系统和本实用新型的控制系统软件,控制系统软件 能监控所述电子测控器件,且实现总线通讯;
显示器能显示操作界面及其信息、定位导航界面及信息、综合控制信息、 电源系统界面及信息、车的工况信息、其它控制器控制界面及信息;
定位导航系统包括GPS及地理信息系统、摄像及视景识别系统;
驾驶模式按钮的自主模式端与综合控制器连接,手动模式端与操纵机构 连接;操纵机构包括方向盘离合器踏板、制动或刹车踏板、加速踏板(相 当于踏板)及与它们相配置的助力装置、传感器、电子放大器等,传感 器将方向盘及各踏板运动和位置信号传给电子放大器;操纵机构的电子放大 器与综合控制器连接;
综合控制器连接着四个调控器35 (相当于车轮控制器)和机械制动驱动 器。调控器35通过接线35-1和35-2与综合控制器连接,每个调控器35从 电池系统34接电,根据综合控制器的命令给相应的电机车轮的定子线圈21 和24通相应大小的电流或者断电;机械制动驱动器为电子驱动器件,与它相 连的驱动机构(如控制压缩气体或^a流体的电磁等)与机械制动抓手41 联系;
在图1中与定子线圈21、 24、与整流调压器33相连接的开关32及与调 控器35连接的开关31均受综合控制器的控制;
如图1、图4所示,各整流调压器33均与电池系统34连接,整流调压 器33具有充电保护功能,即电池系统34充满电时,整流调压器33停止充电;
如图1、图4所示,每个电机车轮的定子线圏21、 24与相应的开关31 及调控器35连接,每个电机车轮的定子线圏21、 24还与相应的开关32及整 流调压器33连接,整流调压器33、电池系统34、调控器35依次用导线连接;
综合控制器对电机车轮进行综合控制,实现车的行驶。控制内容为电机 车轮的转速、转动方向、转矩及制动(刹车)等,同时同量地改变四个电机 车轮的转速,使车的直行速度改变;同时不同量地分别控制左右侧的电机车 轮的转速,以控制车的行驶方向;改变电机车轮的转速或转矩,或同时改变 电机车轮的转速及转矩,均能改变电机车轮的输出功率,从而改变车的牵引 力,使车的加速度改变;停止电机车轮的能量供给后,先采取再生制动,即 利用电机车轮转动惯性(惯量)发电制动,当其转速P争低到适当程度后,再 采取机械摩擦制动使其转速迅速减小或减到零;紧急情况时,可同时实施再 生制动和机械摩擦制动或单独的机^^擦制动。对所述的控制内容的控制指 令,设计一套软件嵌入控制计算机控制系统软件中;
综合控制器受控于控制计算机和司机。综合控制器接受司机选择驾驶模 式命令,在司机选择手动驾驶模式时接收司机通过操纵机构(包括方向盘、
离合器踏板、制动或刹车踏板、加速踏板等)及相应的传感器发出的控制信 号,并在控制计算机管理下工作,在司机选择自主驾驶模式时,综合控制器 接收控制计算机的指令,在控制计算机监控下工作;
电池系统34向控制系统和车的其它所有电子测控器件、仪器、仪表及设 备稳定供电,相应的传感器反馈上述各用电单元供电参数给电池系统34,电 池系统34将其显示,并进行监控;电池系统34的显控装置还监控电池系统
34的蓄电池电流和电压值;电池系统34还具有过流、过压、欠压及短路保 护跳闸功能,自恢复供电功能,故障和蓄电池亏电报警功能等。电池系统34 的管理软件软件嵌入控制计算机控制系统软件中;电池系统34中的蓄电池是 化学能的、太阳能的、燃料型的、储能飞轮型或其它型的任一种,或者是多 种电池的组合体;
各种传感器(图中未画出)均与车信息采集器连接,车信息采集器采集各 种传感器反馈车的工况信息给控制计算机进行分析处理,控制计算机并根据 其结果给综合控制器和所有测控器件下达命令。
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
本实用新型的电机车轮的工作原理已在发明内容中阐述,车轮转动时, 风扇24通过定轴36的中孔将定子工作时产生的热抽出;通过调控器35 还可控制线圏21、 24中的电流的大小以改变转子的转矩。启动时,车轮的转 动方向由调控器35控制线圏21、 24中的电流方向确定。电机车轮运行时, 综合控制器使开关32打开,同时使开关31闭合;制动转子时,综合控制器 使开关31打开,同时使开关32闭合;车轮转动时,打开的线圈21、 24产生 感应电动势,若线圈21、 24是闭合的,线圏21、 24中就有感生电流,感生 电流的磁场将阻止转子转动,此时电机车轮处于制动发电(即所谓的再生制 动)状态,发出的电通过整流调压器33充给电池系统34。
要车减速或减速到停止过程中的制动,采取使线圏21、 24断电,再酌情 灵活使用再生制动和机械制动。 一般情况下,在高速时先采取再生制动,降 低速度后再采取机械制动,这由综合控制器控制调控器35和机械制动机构协 调配合实施。车下坡时,采取再生制动,能回收更多的能量。
本实用新型车的四个电机车轮同速度转动时,车就直驶。但由于各电机 车轮受到道路的摩擦力往往不同,造成各电机车轮的转速差,为了使车稳定 直驶,必须采集转速差信号,并进行补偿控制。
车行方向的控制,通过控制车的左右侧电机车轮,使它们的转速不等来
实现,而电机车轮的转速控制由综合控制器控制调控器35和机械制动机构协 调配合实施。
总之,车的直驶、制动(刹车)、转向等控制,通过设计一套软件,嵌入 到控制系统软件,由控制计算机控制实现。 电池系统34亏电时,从车外充电。
本实施例的车不限于四个电机车轮,根据实际情况,可配置多个电机车 轮,结构和工作原理同前述的四个电^L车轮车。
实施例二:如图2所示,将实施例一所述的轴向充磁圆盘形永》兹体6、 7 及导磁圓盘22用一个轴向充磁圆盘形永磁体43代替,;将导磁圓环5、 9用导 i兹圓筒44代替。
实施例三:如图3所示,在非磁性圆盘(42)的左端面制作齿圏成为齿 盘(47),设置发电机45,并用齿轮46传动,发电机45发出的电用导线输 给整流调压器33,从而构成一种超导电机车轮车。
实施例三:将实施例一所述新型电动车前面两个电机车轮用普通非动力 车轮代替,就成为后轮驱动的四轮车。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