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变速箱和齿轮 / 四轮驱动 / 四轮驱动坐耕机

四轮驱动坐耕机

阅读:988发布:2020-05-12

专利汇可以提供四轮驱动坐耕机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 发明 涉及农耕机,具体涉及一种 四轮驱动 坐耕机,包括车架,车架上设有动 力 装置、传动装置、行走装置、耕作装置、液压装置与驾驶台,驾驶台位于车架的中部,其中,行走装置包括一对前轮与一对后轮,两个前轮均设有离合装置,两个后轮均设有离合装置,车架底部安装有升降 支撑 柱,升降支撑柱近地端设有支撑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克服因坐式耕作机因 车身 太长而带来的 转弯半径 过大问题的坐式耕作机。,下面是四轮驱动坐耕机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四轮驱动坐耕机,包括车架,所述车架上设有动装置、传动装置、行走装置、耕作装置、液压装置与驾驶台,所述驾驶台位于车架的中部,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装置包括一对前轮与一对后轮,所述两个前轮均设有离合装置,所述两个后轮均设有离合装置,所述车架底部铰接有升降支撑柱,所述升降支撑柱近地端设有支撑盘。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四轮驱动坐耕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支撑柱为液压支撑柱,所述车架上设有为液压支撑柱提供动力的液压装置,所述驾驶台上设有控制液压装置的液压控制装置。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四轮驱动坐耕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支撑柱为剪叉式支撑臂,所述剪叉式支撑臂连接有一根液压臂,所述所述车架上设有为液压臂提供动力的液压装置,所述驾驶台上设有控制液压装置的液压控制装置。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四轮驱动坐耕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支撑柱为螺杆支撑臂,所述螺杆支撑臂包括安装在车架底部的螺纹筒,还包括与螺纹筒螺纹连接的螺杆。
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四轮驱动坐耕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支撑柱为千斤顶,所述千斤顶的底部安装于车架的底部。
6.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支撑柱安装于车架底部近后轮一侧。

说明书全文

四轮驱动坐耕机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农耕机,具体涉及一种四轮驱动坐耕机。

背景技术

[0002] 在地面坡度较大的丘陵地区或山区,以及在小田耕作中,大型的农用机械无法发挥其威,更多的是使用人力或者畜力,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针对这一现状,目前出现了手扶式微耕机。现有手扶式微耕机大多结构紧凑,体积较小,适用于丘陵、山地以及水田。但是,由于其耕作原理是依靠旋耕刀具直接耕土地,往往会产生较大的振动,操作者很容易疲劳,而且在使用时还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
[0003] 随着农用机械的发展进步,近年来出现了四轮驱动的坐式耕作机,这种四轮驱动的坐式耕作机能够在丘陵地带运行。操作者坐在机器上进行耕作,解决了传统的手扶式微耕机存在容易操作疲劳的问题,同时由于是四轮驱动,所以在农田这些较为恶劣的路况下也能正常耕作。
[0004] 农耕机耕田时的耕田路径,是从一侧田埂耕到另一侧的田埂,然后反向折回,由于耕作的需要的耕作机最好能小度的转弯,但现在的问题是坐式耕作机其机身相比手扶式微耕机机身更长,需要更大的转弯半径。较大的转弯半径会造成的问题是坐式耕作机很难耕作到转弯处的农田,即使是经过大量的调整后能够耕作的转弯附近的农田,但会消耗的很多额外的时间和能源成本。

发明内容

[0005]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克服因坐式耕作机因车身太长而带来的转弯半径过大问题的坐式耕作机。
[0006]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四轮驱动坐耕机,包括车架,车架上设有动力装置、传动装置、行走装置、耕作装置、液压装置与驾驶台,驾驶台位于车架的中部,其中,行走装置包括一对前轮与一对后轮,两个前轮均设有离合装置,两个后轮均设有离合装置,车架底部铰接有升降支撑柱,升降支撑柱近地端设有支撑盘。
[0007]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背景中说到现有四轮驱动的坐耕机由于其较长的车型,导致其在耕田中耕作时转弯半径较大,转弯半径较大后需要花较长的时间调整耕作机的行进方向,降低了耕作的效率,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前轮与后轮都装有离合装置,车架底部还装有升降支撑柱;二者带来的效果:在升降支撑柱伸出后,支撑盘触地增大设备与土壤接触面积,避免升降支撑柱陷入土壤之中,无法顶起四轮驱动坐耕机,而后控制前轮带有的转向装置配合离合器的分离与结合,就能实现四轮驱动坐耕机以升降支撑柱为圆心进行转向,实现四轮驱动坐耕机的小半径的转向,使驾驶者可以轻松的在原地转向,转向后无需花太多的时间调整方向,也能对转弯附近的农田进行耕作,提高了耕作的效率。
[0008] 使用效果:本发明开始耕作后,首先如常规的耕作方式,从一边田埂尽量沿直线耕作到对面的田埂附近,然后驾驶者控制安装在车架底盘上的升降支撑柱,升降支撑柱伸出先接触土地然后将整个车的中部顶起,不同的车型或者农田不同的地形可能会导致四轮驱动坐耕机的前轮或者后轮着地。着地的情况分为两种那么转弯的方式也分为两种,1、如果是前轮着地后轮翘起,先控制离合装置,将后轮与传动机构分离,然后通过控制方向盘驱动前轮转向,车辆则可以绕升降支撑柱为圆心进行转向,2、如果是后轮着地前轮翘起,控制离合装置,将前轮与传动机构分离,同时还需要将其中一个后轮与传动机构分离,单个后轮旋转带动车辆绕升降支撑柱为圆心进行转向。待到车辆转向后,驾驶者控制升降支撑柱收回,前后轮都着地,控制前后轮的全部的离合处于正常结合状态,驾驶者即可常规驾驶本发明进行耕作。而后每次驾驶到需要转向的位置循环上述的操作。
[0009] 进一步,升降支撑柱为液压支撑柱,车架上设有为液压支撑柱提供动力的液压装置,驾驶台上设有控制液压装置的液压控制装置;驾驶者不用离开驾驶台,直接在驾驶台操控液压装置,液压支撑柱伸长定住后就可以进行转向,操作简单迅捷。
[0010] 进一步,升降支撑柱为剪叉式支撑臂,剪叉式支撑臂连接有一根液压臂,车架上设有为液压臂提供动力的液压装置,驾驶台上设有控制液压装置的液压控制装置;直接通液压装置控制液压臂升高本发明速度太慢,通过剪叉式支撑臂加快本发明的升高速度。
[0011] 进一步,升降支撑柱为螺杆支撑臂,螺杆支撑臂包括安装在车架底部的螺纹筒,还包括与螺纹筒螺纹连接的螺杆;该种实现升降的结构胜在结构简单,成本低,缺点是人力操作,升降速度减慢、操作难度都加大。
[0012] 进一步,升降支撑柱为千斤顶,千斤顶的底部安装于车架的底部,千斤顶的伸出部分设有支撑盘;自身独立携带液压系统,无需对原本车架进行改装,直接安装上千斤顶就可以使用。
[0013] 进一步,升降支撑柱安装于车架底部近后轮一侧;通过实际操作和后证实,前轮着地更适宜本发明转向,而支撑柱靠近后轮的位置,前轮着地更容易着地。附图说明
[0014]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1为本发明结构四轮驱动坐耕机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结构四轮驱动坐耕机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结构四轮驱动坐耕机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结构四轮驱动坐耕机实施例4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实施2的剪叉式支撑臂的具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车架1、驾驶台2、前轮3、后轮4、液压装置5、液压管道51、液压支撑柱52、液压臂53、剪叉式支撑臂54、螺纹筒61、螺杆62、旋转把手621、千斤顶7、支撑盘8。

具体实施方式

[0015] 实施例1:结合附图1所示的四轮驱动坐耕机,包括车架1,车架1上设有动力装置、传动装置、行走装置、耕作装置、液压装置5与驾驶台2,驾驶台2位于车架1的中部,其中,行走装置包括一对前轮3与一对后轮4,一对前轮3与一对后轮4上均安装离合装置,车架1底部横向中轴线上铰接有液压支撑柱52,液压支撑柱52在车架1上的安装位置在靠近后轮4的一侧,这样设置的好处是使液压支撑柱52在顶起坐耕机时,使前轮3一侧着地,便于此后坐耕机转向,液压支撑柱52的近地端设有支撑盘8,车架1上设有为液压支撑柱52提供动力的液压装置5,驾驶台2上设有控制液压装置5的液压控制装置。液压装置5通过液压管道51连接液压支撑柱52,液压支撑柱安装于车架1底部。
[0016] 使用时,本发明开始耕作后,首先如常规的耕作方式,从一边田埂尽量沿直线耕作到对面的田埂附近,然后驾驶者控制安装在车架1底盘上的液压支撑柱52,液压支撑柱52伸出,支撑盘8触地,然后将整个四轮驱动坐耕机的中部顶起,不同的车型或者农田不同的地形可能会导致四轮驱动坐耕机的前轮3或者后轮4着地。着地的情况分为两种那么转弯的方式也分为两种,1、如果是前轮3着地后轮4翘起,先控制离合装置,将后轮4与传动机构分离,然后通过控制方向盘驱动前轮3转向,车辆则可以绕液压支撑柱52为圆心进行转向,2、如果是后轮4着地前轮3翘起,控制离合装置,将前轮3与传动机构分离,同时还需要将其中一个后轮4与传动机构分离,单个后轮4旋转带动车辆绕液压支撑柱52为圆心进行转向。待到车辆转向后,驾驶者控制液压支撑柱52收回,前轮3与后轮4都着地,控制前后轮4的全部的离合处于正常结合状态,驾驶者即可常规驾驶本发明进行耕作。而后每次驾驶到需要转向的位置循环上述的操作。
[0017] 实施例2:结合附图1所示的四轮驱动坐耕机,包括车架1,车架1上设有动力装置、传动装置、行走装置、耕作装置驾驶台2,驾驶台2位于车架1的中部,其中,行走装置包括一对前轮3与一对后轮4,前轮3与后轮4均设有离合装置,车架1底部安装有剪叉式支撑臂,剪叉式支撑臂由液压臂53推动,车架1上安有为液压臂53提供动力的液压装置5,驾驶台2上设有控制液压装置5的液压控制装置。剪叉式支撑臂54安装于车架1底部近后轮4一侧。驾驶台2上设有控制液压装置5的液压控制装置。液压装置5通过液压管道51连接液压臂53,剪叉式支撑臂54安装于车架1底部,位于车架1的几何中心轴线上并靠近后轮4一侧。
[0018] 实施例3:结合附图1所示的四轮驱动坐耕机,包括车架1,车架1上设有动力装置、传动装置、行走装置、耕作装置驾驶台2,驾驶台2位于车架1的中部,其中,行走装置包括一对前轮3与一对后轮4,前轮3与后轮4均设有离合装置,车架1底部焊接有螺杆支撑臂。螺杆支撑臂包括焊接在车架1底部的螺纹筒61,还包括与螺纹筒61螺纹连接的螺杆62,所述螺杆62上端有一段弯折好作为旋转把手621,螺杆62的底部设有支撑盘8。螺杆支撑臂54安装于车架1底部,位于车架1的几何中心轴线上并靠近后轮4一侧。
[0019] 实施例4:结合附图1所示的四轮驱动坐耕机,包括车架1,车架1上设有动力装置、传动装置、行走装置、耕作装置驾驶台2,驾驶台2位于车架1的中部,其中,行走装置包括一对前轮3与一对后轮4,前轮3与后轮4均设有离合装置,车架1底部焊接有千斤顶7。升降支撑柱焊接于车架1底部近后轮4一侧。升降支撑柱为千斤顶7,千斤顶7的底部安装于车架1的底部,千斤顶7的伸出部分焊接支撑盘71。
[0020] 实施例2、实施例3、实施例4与实施例1的使用方法,区别点在于,实施例2的剪叉式支撑臂54是由液压臂提供动力推动并伸长,同实施例1相同,驾驶者无需下驾驶台2,只需控制驾驶台2的液压控制系统即可。实施例3与实施例4的升降支撑柱分别为螺杆支撑臂与千斤顶7,二者需要驾驶者下驾驶台并人工升降相应的升降支撑柱。其余的转向操作均与实施例1的操作相同。
[0021]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发明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
相关专利内容
标题 发布/更新时间 阅读量
四轮驱动车 2020-05-11 679
四轮驱动车的控制装置 2020-05-14 202
四轮驱动车辆 2020-05-11 905
四轮驱动车的控制装置 2020-05-15 540
四轮驱动车 2020-05-11 132
四轮驱动系统 2020-05-12 388
四轮驱动车 2020-05-11 366
四轮驱动车及四轮驱动车的控制装置 2020-05-13 231
四轮驱动车辆 2020-05-11 711
四轮驱动车的控制装置 2020-05-14 990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