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变速箱和齿轮 / 前轮驱动 / 可个别离合操控及挠性互传的差动系统

可个别离合操控及挠性互传的差动系统

阅读:426发布:2021-06-29

专利汇可以提供可个别离合操控及挠性互传的差动系统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 发明 公开了一种可个别离合操控及挠性互传的差动系统,以回转 动能 驱动第一传动装置(T101),而于第一传动装置(T101)的输出端与负载轮组之间,个别设置输出端传动装置以驱动设置于共同负载体(L100)两侧的负载轮组,以及设置个别操控的输出端离合装置,供操控所 驱动轮 组及轮轴作闭合传动或切断传动,共同负载体(L100)侧向同轴线两侧负载轮组的轮轴之间,供设置 挠性传动 装置,于操控其中一侧的输出端离合装置作闭合传动,而另一侧的输出端离合装置作切断传动时,藉挠性传动装置由闭合传动侧对切断传动侧作具转速差的挠性传动。,下面是可个别离合操控及挠性互传的差动系统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可个别离合操控及挠性互传的差动系统,其特征在于,为直接以回转动源的
回转动能驱动第一传动装置(T101)、或先经输入端离合装置(CL101)再驱动第一传动装置(T101),而于第一传动装置(T101)的输出端与所驱动的两个以上负载轮组之间,个别设置输出端传动装置以驱动设置于共同负载体(L100)两侧的负载轮组,进而驱动所结合的共同负载体,以及设置个别操控的输出端离合装置,供操控输出端传动装置与所驱动轮组及轮轴作闭合传动或切断传动的操作,共同负载体(L100)侧向同轴线两侧负载轮组的轮轴之间,供设置具滑动耦合转矩的双端轴联结装置所构成的挠性传动装置,而于操控其中一侧个别操控的输出端离合装置作闭合传动,而相对同轴线另一侧的输出端离合装置作切断传动时,藉挠性传动装置由闭合传动侧对切断传动侧作具转速差的挠性传动,以使输出端离合装置的切断传动侧轮组转速低于闭合传动侧轮组,但仍具较低速的驱动动力。
2.如权利要求1所述可个别离合操控及挠性互传的差动系统,其特征在于,为于共同
负载体(L100)设有一个由回转动力源(P100)的回转动能所驱动的第一传动装置(T101),及由第一传动装置(T101)第一传动装置输出轴(1011)与负载端的左侧轮组(W100)之间设置输出端传动装置(T100),并于轮组(W100)所联结的左侧轮轴(S101)输入端设置输出端离合装置(CL100),以及于第一传动装置输出轴(1012)与右侧轮组(W200)之间,设置输出端传动装置(T200),并于轮组(W200)所联结的右侧轮轴(S102)输入端设置输出端离合装置(CL200),而挠性传动装置(FC100)的双端轴,分别联结于左侧轮轴(S101)及右侧轮轴(S102),其主要构成如下:
回转动力源(P100):为由回转输出动能的动力源所构成,如内燃引擎、外燃引擎、弹簧动力源、液压动力源、气压动力源、飞轮动力源或人力、或兽力、能动力源、及/或由配置相关操控装置及能源供应及/或储存装置的电力驱动的交流或直流、无刷或有刷、同步或异步、内转式或外转式的回转式达所构成;其输出端包括直接输出或经离合器再输出;
输入端离合装置(CL101):为供设置于回转动力源(P100)输出端与第一传动装置
(T101)输入端之间,可操控回转动力源(P100)对第一传动装置(T101)的回转动能作传动或中断传动操控,输入端离合装置(CL101)包括由人力或离心力所操控,或经由外部操作接口(MI100)的操控,而藉由电力及/或磁力及/或机力及/或气压力及/或液压力所驱动的可作传动链接或脱离功能的离合装置或结构,具有回转输入端及回转输出端;此项输入端离合装置(CL101)可依需要选择设置或不设置;
第一传动装置(T101):为由机械式的齿轮组、或链轮组、或皮带轮组或连杆组所构成固定速比或可变速比或无段变速的传动装置,供设置于回转动力源(P100)与输出端传动装置(T100)及输出端传动装置(T200)的输入端之间,包括具有单侧输出轴以供驱动所有轮组,或两侧具有输出轴第一传动装置输出轴(1011)及第一传动装置输出轴(1012),以供经输出端传动装置 (T100)及输出端传动装置 (T200)分别驱动设置于共同负载体(L100)两侧轮组;
外部操作接口(MI100):为由人力或机力或电能所操控的操作机构及/或机电装置
及/或固态电路所构成的线型模拟或数字式或混合式的外部操控装置,供操控回转动力源(P100)的运转状态,及/或操控挠性传动装置(FC100)及/或输出端传动装置 (T100)、输出端传动装置 (T200),及/或输出端离合装置(CL100)、输出端离合装置(CL200)以及输入端离合装置(CL101)的运作;
挠性传动装置(FC100)为藉由限滑差速器、或具有滑动阻尼耦合转矩的双端轴联结装置所构成,包括藉由流体黏滞效应、流力阻尼效应、机械摩擦效应、或电磁涡流效应、或发电反转矩效应所构成的呈双端轴结构的挠性传动装置,其两回转端分别联结于负载端的左侧轮组(W100)所联结的左侧轮轴(S101),与右侧轮组(W200)所联结的右侧轮轴(S102)之间,供于驱动运作中,因个别负载端左右两侧负载变动导致运作不稳定时,藉设置于左右两侧轮组间的挠性传动装置(FC100)滑动阻尼耦合转矩作互相传输动能运作;
输出端传动装置 (T100)、(T200):输出端传动装置 (T100)的输入端为接受来自第一传动装置输出轴(1011)的回转动能所驱动,输出端为供驱动负载端的左侧轮组(W100);输出端传动装置 (T200)的输入端为接受来自第一传动装置输出轴(1012)的回转动能所驱动,输出端为供驱动右侧轮组(W200),输出端传动装置 (T100)及输出端传动装置 (T200)为由机械式的齿轮组、或链轮组、或皮带轮组或连杆组所构成,为具有加速或减速或变换转向的固定速比传动装置或可由人工操作或自动或半自动变速比或带式无段变速装置或液流式无段变速装置的传动装置所构成;此项输出端传动装置(T100)、(T200)可依需要选择设置或不设置;
输出端离合装置(CL100)、(CL200):输出端离合装置(CL100)为供设置于轮组(W100)所联结的左侧轮轴(S101)的输入端,供操控对轮组(W100)输出回转动能;输出端离合装置(CL200)为供设置于轮组(W200)所联结的右侧轮轴(S102)的输入端,供操控对轮组(W200)输出回转动能,输出端离合装置(CL100)及输出端离合装置(CL200)包括由人力或离心力所操控,或经由外部操作接口(MI100)的操控,而藉由电力及/或磁力及/或机力及/或气压力及/或液压力所驱动的可作传动链接或脱离功能的离合装置或结构,并具有回转输入端及回转输出端;输出端离合装置进一步包括可藉由电力及/或磁力及/或机力及/或气压力及/或液压力所驱动操控由链接到脱离之间耦合转矩大小,如可藉激磁电流操控耦合转矩的电磁式湿式多板式离合装置,或借机力及/或气压力及/或液压力所驱动湿式多板式离合装置所构成;
输出端离合装置(CL100)、(CL200)的结构包括:
(一)藉由电力及/或磁力及/或机力及/或气压力及/或液压力所驱动,而可作传动
链接或脱离功能操控离合装置或结构;
(二)藉由电力及/或磁力及/或机力及/或气压力及/或液压力所驱动,而可作传动
连结到脱离间的连续耦合转矩大小线性操控;
(三)藉由电力及/或磁力及/或机力及/或气压力及/或液压力所驱动,而可作传动
连结或脱离,而于脱离后,具小于连结转矩限转矩耦合功能;
(四)藉由电力及/或磁力及/或机力及/或气压力及/或液压力所驱动,而可作传动
连结或脱离,而于脱离后,具小于连结转矩可随转差增加而增大线性阻尼功能;
(五)藉由电力及/或磁力及/或机力及/或气压力及/或液压力所驱动,而可作传动
连结或脱离,而于脱离后,具小于连结转矩可随转差增加而变小线性阻尼功能;
(六)(一)~(五)包括径向离合装置;
(七)(一)~(五)包括轴向离合装置;
共同负载体(L100)可依需要设置一个或一个以上非动力轮;
藉上述装置的运作,在共同负载体(L100)被回转动力源(P100)驱动运转,而负载端左侧的轮组(W100)及右侧的轮组(W200)作转弯差速运转时,藉由释放由内侧轮组与第一传动装置(T101)间的输出端离合装置,由外侧高转速侧轮组经挠性传动装置(FC100)对内侧低转速侧轮组作具转差的挠性传动,以使内侧轮组转速低于外侧轮组但仍具驱动动力。
3.如权利要求2所述可个别离合操控及挠性互传的差动系统,其特征在于,其中输
出端离合装置(CL100)为设置于第一传动装置输出轴(1011)的输出端;输出端离合装置(CL200)为设置于第一传动装置输出轴(1012)的输出端,其主要构成如下:
回转动力源(P100):为由回转输出动能的动力源所构成,如内燃引擎、外燃引擎、弹簧动力源、液压动力源、气压动力源、飞轮动力源或人力、或兽力、风能动力源、及/或由配置相关操控装置及能源供应及/或储存装置的电力驱动的交流或直流、无刷或有刷、同步或异步、内转式或外转式的回转式马达所构成;其输出端包括直接输出或经离合器再输出;
输入端离合装置(CL101):为供设置于回转动力源(P100)输出端与第一传动装置
(T101)输入端之间,可操控回转动力源(P100)对第一传动装置(T101)的回转动能作传动或中断传动操控,输入端离合装置(CL101)包括由人力或离心力所操控,或经由外部操作接口(MI100)的操控,而藉由电力及/或磁力及/或机力及/或气压力及/或液压力所驱动的可作传动链接或脱离功能的离合装置或结构,具有回转输入端及回转输出端;此项输入端离合装置(CL101)可依需要选择设置或不设置;
第一传动装置(T101):为由机械式的齿轮组、或链轮组、或皮带轮组或连杆组所构成固定速比或可变速比或无段变速的传动装置,供设置于回转动力源(P100)与输出端传动装置(T100)及输出端传动装置(T200)的输入端之间,包括具有单侧输出轴以供驱动所有轮组,或两侧具有输出轴第一传动装置输出轴(1011)及第一传动装置输出轴(1012),以供经输出端传动装置 (T100)及输出端传动装置 (T200)分别驱动设置于共同负载体(L100)两侧轮组;
外部操作接口(MI100):为由人力或机力或电能所操控的操作机构及/或机电装置
及/或固态电路所构成的线型模拟或数字式或混合式的外部操控装置,供操控回转动力源(P100)的运转状态,及/或操控挠性传动装置(FC100)及/或输出端传动装置 (T100)、输出端传动装置 (T200),及/或输出端离合装置C(L100)、输出端离合装置(CL200)以及输入端离合装置(CL101)运作;
挠性传动装置(FC100)为藉由限滑差速器、或具有滑动阻尼耦合转矩的双端轴联结装置所构成,包括藉由流体黏滞效应、流力阻尼效应、机械摩擦效应、或电磁涡流效应、或发电反转矩效应所构成的呈双端轴结构的挠性传动装置,其两回转端分别联结于负载端的左侧轮组(W100)所联结的左侧轮轴(S101),与右侧轮组(W200)所联结的右侧轮轴(S102)之间,供于驱动运作中,因个别负载端左右两侧负载变动导致运作不稳定时,藉设置于左右两侧轮组间的挠性传动装置(FC100)的滑动阻尼耦合转矩作互相传输动能运作;
输出端传动装置 (T100)、(T200):输出端传动装置 (T100)的输出端为供驱动负载端的左侧轮组(W100),输入端为接受来自第一传动装置输出轴(1011)的回转动能所驱动,输出端传动装置 (T200)的输出端为供驱动右侧轮组(W200),输入端为接受来自第一传动装置输出轴(1012)的回转动能所驱动,输出端传动装置 (T100)及输出端传动装置 (T200)为由机械式的齿轮组、或链轮组、或皮带轮组或连杆组所构成,为具有加速或减速或变换转向的固定速比传动装置或可由人工操作或自动或半自动变速比或带式无段变速装置或液流式无段变速装置传动装置所构成;此项输出端传动装置(T100)、(T200)可依需要选择设置或不设置;
输出端离合装置(CL100)、(CL200):输出端离合装置(CL100)为供设置于第一传动装置输出轴(1011)的输出端,供操控对轮组(W100)输出回转动能,输出端离合装置(CL200)为供设置于第一传动装置输出轴(1012)的输出端,供操控对轮组(W200)输出回转动能,输出端离合装置(CL100)及输出端离合装置(CL200)包括由人力或离心力所操控,或经由外部操作接口(MI100)的操控,而藉由电力及/或磁力及/或机力及/或气压力及/或液压力所驱动的可作传动链接或脱离功能的离合装置或结构,并具有回转输入端及回转输出端;输出端离合装置进一步包括可藉由电力及/或磁力及/或机力及/或气压力及/或液压力所
驱动操控由链接到脱离的间耦合转矩大小,如可藉激磁电流操控耦合转矩的电磁式湿式多板式离合装置,或借机力及/或气压力及/或液压力所驱动湿式多板式离合装置所构成;
输出端离合装置(CL100)、(CL200)的结构包括:
(一)藉由电力及/或磁力及/或机力及/或气压力及/或液压力所驱动,而可作传动
链接或脱离功能操控离合装置或结构;
(二)藉由电力及/或磁力及/或机力及/或气压力及/或液压力所驱动,而可作传动
连结到脱离间的连续耦合转矩大小线性操控;
(三)藉由电力及/或磁力及/或机力及/或气压力及/或液压力所驱动,而可作传动
连结或脱离,而于脱离后,具小于连结转矩限转矩耦合功能;
(四)藉由电力及/或磁力及/或机力及/或气压力及/或液压力所驱动,而可作传动
连结或脱离,而于脱离后,具小于连结转矩的可随转差增加而增大线性阻尼功能;
(五)藉由电力及/或磁力及/或机力及/或气压力及/或液压力所驱动,而可作传动
连结或脱离,而于脱离后,具小于连结转矩的可随转差增加而变小的线性阻尼功能;
(六)(一)~(五)包括径向离合装置;
(七)(一)~(五)包括轴向离合装置;
共同负载体(L100)可依需要设置一个以上非动力轮;
藉上述装置的运作,在共同负载体(L100)被回转动力源(P100)驱动运转,而负载端左侧的轮组(W100)及右侧的轮组(W200)作转弯差速运转时,藉由释放由内侧轮组与第一传动装置(T101)间的输出端离合装置,由外侧高转速侧轮组经挠性传动装置(FC100)对内侧低转速侧轮组作具转差的挠性传动,以使内侧轮组转速低于外侧轮组但仍具驱动动力。
4.如权利要求2所述可个别离合操控及挠性互传的差动系统,其特征在于,其中挠性
传动装置(FC100)为设置于左侧轮轴(S101)与右侧轮轴(S102)之间,或设置于输出端传动装置(T100)与输出端传动装置(T200)的输入端之间,或设置于输出端传动装置本身内部传动结构之间,其主要构成如下:
回转动力源(P100):为由回转输出动能的动力源所构成,如内燃引擎、外燃引擎、弹簧动力源、液压动力源、气压动力源、飞轮动力源或人力、或兽力、风能动力源、及/或由配置相关操控装置及能源供应及/或储存装置的电力驱动的交流或直流、无刷或有刷、同步或异步、内转式或外转式的回转式马达所构成;其输出端包括直接输出或经离合器再输出;
输入端离合装置(CL101):为供设置于回转动力源(P100)输出端与第一传动装置
(T101)输入端之间,可操控回转动力源(P100)对第一传动装置(T101)的回转动能作传动或中断传动操控,输入端离合装置(CL101)包括由人力或离心力所操控,或经由外部操作接口(MI100)的操控,而藉由电力及/或磁力及/或机力及/或气压力及/或液压力所驱动的可作传动链接或脱离功能的离合装置或结构,具有回转输入端及回转输出端;此项输入端离合装置(CL101)可依需要选择设置或不设置;
第一传动装置(T101):为由机械式齿轮组、或链轮组、或皮带轮组或连杆组所构成固定速比或可变速比或无段变速的传动装置,供设置于回转动力源(P100)与输出端传动装置(T100)及输出端传动装置(T200)的输入端之间,包括具有单侧输出轴以供驱动所有轮组,或两侧具有输出轴第一传动装置输出轴(1011)及第一传动装置输出轴(1012),以供经输出端传动装置 (T100)及输出端传动装置 (T200)分别驱动设置于共同负载体(L100)两侧轮组;
外部操作接口(MI100):为由人力或机力或电能所操控的操作机构及/或机电装置
及/或固态电路所构成的线型模拟或数字式或混合式的外部操控装置,供操控回转动力源(P100)的运转状态,及/或操控挠性传动装置(FC100)及/或输出端传动装置 (T100)、输出端传动装置 (T200),及/或输出端离合装置(CL100)、输出端离合装置(CL200)以及输入端离合装置(CL101)运作;
挠性传动装置(FC100)为藉由限滑差速器、或具有滑动阻尼耦合转矩的双端轴联结装置所构成,包括藉由流体黏滞效应、流力阻尼效应、机械摩擦效应、或电磁涡流效应、或发电反转矩效应所构成的呈双端轴结构的挠性传动装置,其两回转端分别联结于负载端的左侧轮组(W100)所联结的左侧轮轴(S101),与右侧轮组(W200)所联结的右侧轮轴(S102)之间,或输出端传动装置 (T100)与输出端传动装置 (T200)的传动轮系中,而于常态直行时呈同转速的传动组件之间,供于驱动运作中,因个别负载端左右两侧负载变动导致运作不稳定时,藉设置于左右两侧轮组间的挠性传动装置(FC100)的滑动阻尼耦合转矩作互相传输动能运作;
输出端传动装置 (T100)、(T200):输出端传动装置 (T100)的输出端为供驱动负载端的左侧轮组(W100),输入端为接受来自第一传动装置输出轴(1011)的回转动能所驱动,输出端传动装置 (T200)的输出端为供驱动右侧轮组(W200),输入端为接受来自第一传动装置输出轴(1012)的回转动能所驱动,输出端传动装置 (T100)及输出端传动装置 (T200)为由机械式的齿轮组、或链轮组、或皮带轮组或连杆组所构成,为具有加速或减速或变换转向的固定速比传动装置或可由人工操作或自动或半自动变速比或带式无段变速装置或液流式无段变速装置的传动装置所构成;此项输出端传动装置(T100)、(T200)可依需要选择设置或不设置;
输出端离合装置(CL100)、(CL200):输出端离合装置(CL100)为供设置于第一传动装置输出轴(1011)的输出端,供操控对轮组(W100)输出的回转动能,输出端离合装置(CL200)为供设置于第一传动装置输出轴(1012)的输出端,供操控对轮组(W200)输出的回转动能,输出端离合装置(CL100)及输出端离合装置(CL200)包括由人力或离心力所操控,或经由外部操作接口(MI100)的操控,而藉由电力及/或磁力及/或机力及/或气压力及/或液压力所驱动的可作传动链接或脱离功能的离合装置或结构,并具有回转输入端及回转输出端;输出端离合装置进一步包括可藉由电力及/或磁力及/或机力及/或气压力及/或液
压力所驱动操控由链接到脱离之间耦合转矩大小,如可藉激磁电流操控耦合转矩的电磁式湿式多板式离合装置,或借机力及/或气压力及/或液压力所驱动湿式多板式离合装置所构成;
输出端离合装置(CL100)、(CL200)的结构包括:
(一)藉由电力及/或磁力及/或机力及/或气压力及/或液压力所驱动,而可作传动
链接或脱离功能操控离合装置或结构;
(二)藉由电力及/或磁力及/或机力及/或气压力及/或液压力所驱动,而可作传动
连结到脱离间的连续耦合转矩大小的线性操控;
(三)藉由电力及/或磁力及/或机力及/或气压力及/或液压力所驱动,而可作传动
连结或脱离,而于脱离后,具小于连结转矩的限转矩耦合功能;
(四)藉由电力及/或磁力及/或机力及/或气压力及/或液压力所驱动,而可作传动
连结或脱离,而于脱离后,具小于连结转矩的可随转差增加而增大的线性阻尼功能;
(五)藉由电力及/或磁力及/或机力及/或气压力及/或液压力所驱动,而可作传动
连结或脱离,而于脱离后,具小于连结转矩的可随转差增加而变小的线性阻尼功能;
(六)(一)~(五)包括径向离合装置;
(七)(一)~(五)包括轴向离合装置;
共同负载体(L100)可依需要设置一个或一个以上非动力轮;
藉上述装置的运作,在共同负载体(L100)被回转动力源(P100)驱动运转,而负载端左侧的轮组(W100)及右侧的轮组(W200)作转弯差速运转时,藉由释放由内侧轮组与第一传动装置(T101)间的输出端离合装置,由外侧高转速侧轮组经挠性传动装置(FC100)对内侧低转速侧轮组作具转差的挠性传动,以使内侧轮组转速低于外侧轮组但仍具驱动动力。
5. 如权利要求2所述可个别离合操控及挠性互传的差动系统,其特征在于,其中第
一传动装置(T101)的第一传动装置输出轴(1011)与负载端的左侧后方轮组(W100)及左侧前方轮组(W300)之间,个别设置输出端传动装置(T100)、(T300),并于输出端传动装置(T100)输出端与轮组(W100)所联结的左侧轮轴(S101)的传动轮系之间,设置输出端离合装置(CL100),以及于输出端传动装置(T300)输出端与轮组(W300)所联结的左侧轮轴(S103)的传动轮系之间,设置输出端离合装置(CL300),以及于第一传动装置输出轴(1012)与右侧后方轮组(W200)与右侧前方的轮组(W400)之间,个别设置输出端传动装置(T200)、(T400),并于输出端传动装置(T200)输出端与轮组(W200)所联结的右侧轮轴(S102)的传动轮系之间,设置输出端离合装置(CL200),以及于输出端传动装置(T400)输出端与轮组(W400)所联结的右侧轮轴(S104)的传动轮系之间,设置输出端离合装置(CL400),而挠性传动装置(FC100)的双端轴,分别联结于左侧轮轴(S101)及右侧轮轴(S102)之间,挠性传动装置(FC200)的双端轴,分别联结于左侧轮轴(S103)及右侧轮轴(S104)之间,其主要构成如下:
回转动力源(P100):为由回转输出动能的动力源所构成,如内燃引擎、外燃引擎、弹簧动力源、液压动力源、气压动力源、飞轮动力源或人力、或兽力、风能动力源、及/或由配置相关操控装置及能源供应及/或储存装置的电力驱动的交流或直流、无刷或有刷、同步或异步、内转式或外转式的回转式马达所构成;其输出端包括直接输出或经离合器再输出;
输入端离合装置(CL101):为供设置于回转动力源(P100)输出端与第一传动装置
(T101)输入端之间,可操控回转动力源(P100)对第一传动装置(T101)的回转动能作传动或中断传动操控,输入端离合装置(CL101)包括由人力或离心力所操控,或经由外部操作接口(MI100)的操控,而藉由电力及/或磁力及/或机力及/或气压力及/或液压力所驱动的可作传动链接或脱离功能的离合装置或结构,具有回转输入端及回转输出端;此项输入端离合装置(CL101)可依需要选择设置或不设置;
第一传动装置 (T101):为由机械式的齿轮组、或链轮组、或皮带轮组或连杆组所构成固定速比或可变速比或无段变速的传动装置,供设置于回转动力源(P100)与输出端传动装置 (T100)、(T200)、(T300)、(T400)输入端的间,包括具有单侧输出轴以供驱动所有轮组,或两侧具有输出轴第一传动装置输出轴(1011)及第一传动装置输出轴(1012),以供经输出端传动装置 (T100)、(T200)、(T300)、(T400)分别驱动设置于共同负载体(L100)两侧轮组;
外部操作接口(MI100):为由人力或机力或电能所操控的操作机构及/或机电装置
及/或固态电路所构成的线型模拟或数字式或混合式的外部操控装置,供操控回转动力源(P100)的运转状态,及/或操控挠性传动装置(FC100)、(FC200)及/或输出端传动装置 (T100)、(T200)、(T300)、(T400),及/或输出端离合装置(CL100)、(CL200)、(CL300)、(CL400)以及输入端离合装置(CL101)运作;
挠性传动装置(FC100)、(FC200)为藉由限滑差速器、或具有滑动阻尼耦合转矩的双端轴联结装置所构成,包括藉由流体黏滞效应、流力阻尼效应、机械摩擦效应、或电磁涡流效应、或发电反转矩效应所构成的呈双端轴结构的挠性传动装置,其中挠性传动装置(FC100)两回转端分别联结于负载端的左侧后方的轮组(W100)所联结的左侧轮轴(S101),与右侧后方的轮组(W200)所联结的右侧轮轴(S102)之间,挠性传动装置(FC200)两回转端分别联结于负载端左侧前方的轮组(W300)所联结的左侧轮轴(S103),与右侧前方的轮组(W400)所联结的右侧轮轴(S104)之间,供于驱动运作中,因个别负载端左右两侧负载变动导致运作不稳定时,藉设置于左右两侧相对轮组间的挠性传动装置(FC100)及/或挠性传动装置(FC200)的滑动阻尼耦合转矩作互相传输动能运作;
输出端传动装置 (T100)、(T200)、(T300)、(T400):输出端传动装置 (T100)的输出端为供驱动负载端左侧后方轮组(W100),输入端为接受来自第一传动装置输出轴(1011)的回转动能所驱动,输出端传动装置 (T200)的输出端为供驱动右侧后方轮组(W200),输入端为接受来自第一传动装置输出轴(1012)的回转动能所驱动,输出端传动装置 (T300)的输出端为供驱动负载端左侧前方的轮组(W300),输入端为接受来自第一传动装置输出轴(1011)的回转动能所驱动,输出端传动装置(T400)的输出端为供驱动右侧前方的轮组(W400),输入端为接受来自第一传动装置输出轴(1012)的回转动能所驱动,输出端传动装置 (T100)、(T200)、(T300)、(T400)为由机械式的齿轮组、或链轮组、或皮带轮组或连杆组所构成,为具有加速或减速或变换转向的固定速比传动装置或可由人工操作或自动或半自动变速比或带式无段变速装置或液流式无段变速装置的传动装置所构成;此项输出端传动装置(T100)、(T200)及/或(T300)、(T400)可依需要选择设置或不设置;
输出端离合装置(CL100)、(CL200)、(CL300)、(CL400):输出端离合装置(CL100)为供设置于第一传动装置输出轴(1011)与轮组(W100)所联结的左侧轮轴(S101)的传动轮系之间,供操控对轮组(W100)输出的回转动能,输出端离合装置(CL200)为供设置于第一传动装置输出轴(1012)与轮组(W200)所联结的右侧轮轴(S102)的传动轮系之间,供操控对轮组(W200)输出回转动能,输出端离合装置(CL300)为供设置于第一传动装置输出轴(1011)与轮组(W300)所联结的左侧轮轴(S103)的传动轮系间,供操控对轮组(W300)输出的回转动能,输出端离合装置(CL400)为供设置第一传动装置输出轴(1012)与轮组(W400)所联结的右侧轮轴(S104)的传动轮系之间,供操控对轮组(W400)输出的回转动能,输出端离合装置(CL100)、(CL200)、(CL300)、(CL400)包括由人力或离心力所操控,或经由外部操作接口(MI100)的操控,而藉由电力及/或磁力及/或机力及/或气压力及/或液压力所驱动的可作传动链接或脱离功能的离合装置或结构,并具有回转输入端及回转输出端;输出端离合装置进一步包括可藉由电力及/或磁力及/或机力及/或气压力及/或液压力所驱动操控
由链接到脱离的间耦合转矩大小,例如可藉激磁电流操控耦合转矩的电磁式湿式多板式离合装置,或借机力及/或气压力及/或液压力所驱动的湿式多板式离合装置所构成;
输出端离合装置(CL100)、(CL200)、(CL300)、(CL400)的结构包括:
(一)藉由电力及/或磁力及/或机力及/或气压力及/或液压力所驱动,而可作传动
链接或脱离功能操控的离合装置或结构;
(二)藉由电力及/或磁力及/或机力及/或气压力及/或液压力所驱动,而可作传动
连结到脱离间的连续耦合转矩大小的线性操控;
(三)藉由电力及/或磁力及/或机力及/或气压力及/或液压力所驱动,而可作传动
连结或脱离,而于脱离后,具小于连结转矩的限转矩耦合功能;
(四)藉由电力及/或磁力及/或机力及/或气压力及/或液压力所驱动,而可作传动
连结或脱离,而于脱离后,具小于连结转矩的可随转差增加而增大的线性阻尼功能;
(五)藉由电力及/或磁力及/或机力及/或气压力及/或液压力所驱动,而可作传动
连结或脱离,而于脱离后,具小于连结转矩的可随转差增加而变小的线性阻尼功能;
(六)(一)~(五)包括径向离合装置;
(七)(一)~(五)包括轴向离合装置;
上述设置于共同负载体(L100)后方的输出端离合装置(CL100)、(CL200)为必须设置,而(CL300)、(CL400)可依需要选择设置或不设置;
共同负载体(L100)可依需要设置一个或一个以上非动力轮;
藉上述装置的运作,在共同负载体(L100)被回转动力源(P100)驱动运转,于负载端左侧后方的轮组(W100)及右侧后方的轮组(W200)作转弯差速运转时,藉由释放由内侧轮组与第一传动装置(T101)间的输出端离合装置,由外侧高转速侧轮组经挠性传动装置(FC100)对内侧低转速侧轮组作具转差的挠性传动,以使内侧轮组转速低于外侧轮组但仍具驱动动力;同样的于负载端左侧前方的轮组(W300)及右侧前方的轮组(W400)作转弯差速运转时,藉由释放由内侧轮组与第一传动装置(T101)间的输出端离合装置,由外侧高转速侧轮组经挠性传动装置(FC200)对内侧低转速侧轮组作具转差的挠性传动,以使内侧轮组转速低于外侧轮组但仍具驱动动力。
6. 如权利要求2所述可个别离合操控及挠性互传的差动系统,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可
设置转向信息检测装置(S100),以在转弯时,藉由转向信息检测装置(S100)的信息经控制装置(ECU100)操控输出端传动装置(T100)及输出端传动装置(T200)作相对速比切换,以提升转弯驱动性能;为于共同负载体(L100)设有一个由回转动力源(P100)的回转动能所驱动的第一传动装置(T101),及由第一传动装置(T101)第一传动装置输出轴(1011)与负载端的左侧轮组(W100)之间设置输出端传动装置(T100),并于轮组(W100)所联结的左侧轮轴(S101)输入端设置输出端离合装置(CL100),以及于第一传动装置输出轴(1012)与右侧轮组(W200)之间,设置输出端传动装置(T200),并于轮组(W200)所联结的右侧轮轴(S102)输入端设置输出端离合装置(CL200),而挠性传动装置(FC100)的双端轴,分别联结于左侧轮轴(S101)及右侧轮轴(S102),其主要构成如下:
回转动力源(P100):为由回转输出动能的动力源所构成,如内燃引擎、外燃引擎、弹簧动力源、液压动力源、气压动力源、飞轮动力源或人力、或兽力、风能动力源、及/或由配置相关操控装置及能源供应及/或储存装置的电力驱动的交流或直流、无刷或有刷、同步或异步、内转式或外转式的回转式马达所构成;其输出端包括直接输出或经离合器再输出;
输入端离合装置(CL101):为供设置于回转动力源(P100)输出端与第一传动装置
(T101)输入端之间,可操控回转动力源(P100)对第一传动装置(T101)的回转动能作传动或中断传动操控,输入端离合装置(CL101)包括由人力或离心力所操控,或经由外部操作接口(MI100)的操控,而藉由电力及/或磁力及/或机力及/或气压力及/或液压力所驱动的可作传动链接或脱离功能的离合装置或结构,具有回转输入端及回转输出端;此项输入端离合装置(CL101)可依需要选择设置或不设置;
第一传动装置(T101):为由机械式的齿轮组、或链轮组、或皮带轮组或连杆组所构成固定速比或可变速比或无段变速的传动装置,供设置于回转动力源(P100)与输出端传动装置(T100)及输出端传动装置(T200)的输入端之间,包括具有单侧输出轴以供驱动所有轮组,或两侧具有输出轴第一传动装置输出轴(1011)及第一传动装置输出轴(1012),以供经输出端传动装置 (T100)及输出端传动装置 (T200)分别驱动设置于共同负载体(L100)两侧轮组;
外部操作接口(MI100):为由人力或机力或电能所操控的操作机构及/或机电装置
及/或固态电路所构成的线型模拟或数字式或混合式的外部操控装置,供操控回转动力源(P100)的运转状态,及/或操控挠性传动装置(FC100)及/或输出端传动装置 (T100)、输出端传动装置 (T200),及/或输出端离合装置(CL100)、输出端离合装置(CL200)以及输入端离合装置(CL101)运作;
控制装置(ECU100):为由机电装置及/或电子电路组件及/或功率半导体及/或微处
理器及软件所构成,供连接电源(B100)及接受操作接口(MI100)的操控或转向信息检测装置(S100)的操控或系统操控运转状态的信号所操作,供操控回转动力源(P100)的运转状态,及/或操控可操控多段变速比装置(T100),及/或可操控多段变速比装置(T200)运作速比;
转向信息检测装置(S100):为指一个或一个以上的物理性检测装置,供检测与转向相关的检测信号包括以下一种或一种以上的信息,含:来自方向机转向度的信息、车身倾斜角的信息、车速的信息、上下坡度的信息、加速或减速的信息,而与操作接口(MI100)的信息共同输往控制装置(ECU100);
挠性传动装置(FC100)为藉由限滑差速器、或具有滑动阻尼耦合转矩的双端轴联结装置所构成,包括藉由流体黏滞效应、流力阻尼效应、机械摩擦效应、或电磁涡流效应、或发电反转矩效应所构成的呈双端轴结构的挠性传动装置,其两回转端分别联结于负载端的左侧轮组(W100)所联结的左侧轮轴(S101),与右侧轮组(W200)所联结的右侧轮轴(S102)之间,供于驱动运作中,因个别负载端左右两侧负载变动导致运作不稳定时,藉设置于左右两侧轮组间的挠性传动装置(FC100)的滑动阻尼耦合转矩作互相传输动能运作;
输出端传动装置 (T100)、(T200):输出端传动装置 (T100)的输入端为接受来自第一传动装置输出轴(1011)的回转动能所驱动,输出端为供驱动负载端的左侧轮组(W100);输出端传动装置 (T200)的输入端为接受来自第一传动装置输出轴(1012)的回转动能所驱动,输出端为供驱动右侧轮组(W200),输出端传动装置 (T100)及输出端传动装置 (T200)为由机械式的齿轮组、或链轮组、或皮带轮组或连杆组所构成,为具有加速或减速或变换转向的固定速比传动装置或可由人工操作或自动或半自动变速比或带式无段变速装置或液流式无段变速装置的传动装置所构成;此项输出端传动装置(T100)、(T200)可依需要选择设置或不设置;
输出端离合装置(CL100)、(CL200):输出端离合装置(CL100)为供设置于轮组(W100)所联结的左侧轮轴(S101)的输入端,供操控对轮组(W100)输出回转动能;输出端离合装置(CL200)为供设置于轮组(W200)所联结的右侧轮轴(S102)的输入端,供操控对轮组(W200)输出的回转动能,输出端离合装置C(L100)及输出端离合装置(CL200)包括由人力或离心力所操控,或经由外部操作接口(MI100)及控制装置(ECU100)的操控,而藉由电力及/或磁力及/或机力及/或气压力及/或液压力所驱动的可作传动链接或脱离功能的离合装置或结构,并具有回转输入端及回转输出端;输出端离合装置进一步包括可藉由电力及/或磁力及/或机力及/或气压力及/或液压力所驱动操控由链接到脱离的间耦合转矩大小,如可藉激磁电流操控耦合转矩的电磁式湿式多板式离合装置,或借机力及/或气压力及/或液压力所驱动的湿式多板式离合装置所构成;
输出端离合装置(CL100)、(CL200)的结构包括:
(一)藉由电力及/或磁力及/或机力及/或气压力及/或液压力所驱动,而可作传动
链接或脱离功能操控离合装置或结构;
(二)藉由电力及/或磁力及/或机力及/或气压力及/或液压力所驱动,而可作传动
连结到脱离间的连续耦合转矩大小的线性操控;
(三)藉由电力及/或磁力及/或机力及/或气压力及/或液压力所驱动,而可作传动
连结或脱离,而于脱离后,具小于连结转矩的限转矩耦合功能;
(四)藉由电力及/或磁力及/或机力及/或气压力及/或液压力所驱动,而可作传动
连结或脱离,而于脱离后,具小于连结转矩的可随转差增加而增大线性阻尼功能;
(五)藉由电力及/或磁力及/或机力及/或气压力及/或液压力所驱动,而可作传动
连结或脱离,而于脱离后,具小于连结转矩的可随转差增加而变小的线性阻尼功能;
(六)(一)~(五)包括径向离合装置;
(七)(一)~(五)包括轴向离合装置;
共同负载体(L100)可依需要设置一个或一个以上非动力轮;
藉上述装置的运作,在共同负载体(L100)被回转动力源(P100)驱动运转,而负载端左侧的轮组(W100)及右侧的轮组(W200)作转弯差速运转时,藉由释放由内侧轮组与第一传动装置(T101)间的输出端离合装置,由外侧高转速侧轮组经挠性传动装置(FC100)对内侧低转速侧轮组作具转差的挠性传动,以使内侧轮组转速低于外侧轮组但仍具驱动动力。
7.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个别离合操控及挠性互传的差动系统,其特征在于,进一步
在第一传动装置(T101)的输出端至个别负载端轮组之间,个别设置由固定速比的加速或减速或变换转向有段或无段传动装置所构成的输出端传动装置;上述输出端传动装置为由机械式的齿轮组、或链轮组、或皮带轮组或连杆组所构成,为具有加速或减速或变换转向的固定速比传动装置或可由人工操作或自动或半自动变速比或带式无段变速装置或液流式无段变速装置的传动装置所构成。
8.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可个别离合操控及挠性互传的差动系统,其特征在于,进一
步在个别的第一传动装置(T101)输出端至个别负载端轮组的个别传动轮系之间,所个别设置输出端离合装置,包括设置于以下一处以上,含:
(一)设置于第一传动装置(T101)输出端与个别的输出端传动装置的输入端之间;
(二)设置于输出端传动装置的输入端;
(三)设置于输出端传动装置的输出端;
(四)串联设置于个别的输出端传动装置的内部动力传输组件之间;
(五)设置于负载端轮组输入端;
上述输出端离合装置包括由人力或离心力所操控,或经由外部操作接口的操控,而藉
由电力及/或磁力及/或机力及/或气压力及/或液压力所驱动的可作传动链接或脱离功
能的离合装置或结构,并具有回转输入端及回转输出端。
9.权利要求1或2所述可个别离合操控及挠性互传的差动系统,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在
沿共同负载体(L100)驱动方向两侧呈横向同轴线的相对位置,所设置相同的传动运转组件之间,设置由限滑差速器、或具滑动耦合转矩的双端轴联结装置所构成的挠性传动装置,而于挠性传动装置的双端轴所联结的左侧轮轴及轮组与右侧轮轴及轮组之间作差动运转时,如藉挠性传动装置以在共同负载体(L100)转弯的差速运转时,藉由释放由内侧轮组与第一传动装置(T101)间的输出端离合装置,由外侧高转速侧轮组经挠性传动装置对内侧低转速侧轮组作具转差的挠性传动,以使内侧轮组转速低于外侧轮组但仍具驱动动力;挠性传动装置包括由具有滑动阻尼的耦合装置所构成的耦合转矩的双端轴联结装置如藉由流体黏滞效应、流力阻尼效应、机械摩擦效应、或电磁涡流效应、或发电反转矩效应所构成的呈双端轴结构的挠性传动装置,其两回转端分别联结于:供设置于以下传动运转组件的横向同轴线的相对位置的一处以上,含:
(一)设置于共同负载体(L100)左侧与右侧轮组所联结的轮轴之间;
(二)设置于共同负载体(L100)左侧与右侧输出端传动装置的相对输入端之间;
(三)设置于共同负载体(L100)左侧与右侧输出端离合装置的相对输出端之间;
(四)设置于共同负载体(L100)左侧与右侧输出端传动装置的传动轮系中,于常态直行时呈同转速的传动组件之间;
此项可个别离合操控及挠性互传的差动系统,沿共同负载体(L100)驱动方向两侧呈横向同轴线的相对位置,所设置的轮组或其驱动运转组件之间所设置的限滑差速器、或具滑动耦合转矩的双端轴联结装置所构成的挠性传动装置可选择全部设置、部份设置。
10.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可个别离合操控及挠性互传的差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
括类推供应用于前轮驱动、或后轮驱动、或四轮驱动、或多轮全轮驱动或两侧以履带驱动的车辆、或工程用、农用或特种载具。

说明书全文

可个别离合操控及挠性互传的差动系统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可个别离合操控及挠性互传的差动系统,为直接以回转动源的回转动能驱动第一传动装置T101、或先经输入端离合装置CL101再驱动第一传动装置T101,而于第一传动装置T101的输出端与所驱动的两个以上负载轮组之间,个别设置输出端传动装置以驱动设置于共同负载体L100两侧的负载轮组,进而驱动所结合的共同负载体,以及设置个别操控的输出端离合装置,供操控输出端传动装置与所驱动轮组及轮轴作闭合传动或切断传动的操作,共同负载体L100侧向同轴线两侧负载轮组的轮轴之间,供设置具滑动耦合转矩的双端轴联结装置所构成的挠性传动装置,而于操控其中一侧个别操控的输出端离合装置作闭合传动,而相对同轴线另一侧的输出端离合装置作切断传动时,藉挠性传动装置由闭合传动侧对切断传动侧作具转速差的挠性传动,以使输出端离合装置的切断传动侧轮组转速低于闭合传动侧轮组,但仍具较低速驱动动力。

背景技术

[0002] 传统由单动力对设置于共同负载体的两个以上个别负载间作差速驱动时,通常藉经由差动轮组以达成差速功能,此方式无法在两负载形成转矩差为其缺失,而采用藉离合器释放对内侧轮的驱动动力时,内侧轮则无驱动动力为其缺失。

发明内容

[0003]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个别离合操控及挠性互传的差动系统,为直接以回转动力源的回转动能驱动第一传动装置T101、或先经输入端离合装置CL101再驱动第一传动装置T101,而于第一传动装置T101的输出端与所驱动的两个以上负载轮组之间,个别设置输出端传动装置以驱动设置于共同负载体L100两侧的负载轮组,进而驱动所结合的共同负载体,以及设置个别操控的输出端离合装置,供操控输出端传动装置与所驱动轮组及轮轴作闭合传动或切断传动操作,共同负载体L100侧向同轴线两侧负载轮组的轮轴之间,供设置具滑动耦合转矩的双端轴联结装置所构成的挠性传动装置,而于操控其中一侧个别操控的输出端离合装置作闭合传动,而相对同轴线另一侧的输出端离合装置作切断传动时,藉挠性传动装置由闭合传动侧对切断传动侧作具转速差的挠性传动,以使输出端离合装置的切断传动侧轮组转速低于闭合传动侧轮组,但仍具较低速的驱动动力。
[0004]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可个别离合操控及挠性互传的差动系统,为直接以回转动力源的回转动能驱动第一传动装置T101、或先经输入端离合装置CL101再驱动第一传动装置T101,而于第一传动装置T101的输出端与所驱动的两个以上负载轮组之间,个别设置输出端传动装置以驱动设置于共同负载体L100两侧的负载轮组,进而驱动所结合的共同负载体,以及设置个别操控的输出端离合装置,供操控输出端传动装置与所驱动轮组及轮轴作闭合传动或切断传动的操作,共同负载体L100侧向同轴线两侧负载轮组的轮轴之间,供设置具滑动耦合转矩的双端轴联结装置所构成的挠性传动装置,而于操控其中一侧个别操控的输出端离合装置作闭合传动,而相对同轴线另一侧的输出端离合装置作切断传动时,藉挠性传动装置由闭合传动侧对切断传动侧作具转速差的挠性传动,以使输出端离合装置的切断传动侧轮组转速低于闭合传动侧轮组,但仍具较低速的驱动动力。
[0005] 其中,为于共同负载体L100设有一个由回转动力源P100的回转动能所驱动的第一传动装置T101,及由第一传动装置T101第一传动装置输出轴1011与负载端的左侧轮组W100之间设置输出端传动装置T100,并于轮组W100所联结的左侧轮轴S101输入端设置输出端离合装置CL100,以及于第一传动装置输出轴1012与右侧轮组W200之间,设置输出端传动装置T200,并于轮组W200所联结的右侧轮轴S102输入端设置输出端离合装置CL200,而挠性传动装置FC100的双端轴,分别联结于左侧轮轴S101及右侧轮轴S102,其主要构成如下:回转动力源P100:为由回转输出动能的动力源所构成,如内燃引擎、外燃引擎、弹簧动力源、液压动力源、气压动力源、飞轮动力源或人力、或兽力、能动力源、及/或由配置相关操控装置及能源供应及/或储存装置的电力驱动的交流或直流、无刷或有刷、同步或异步、内转式或外转式的回转式达所构成;其输出端包括直接输出或经离合器再输出;
输入端离合装置CL101:为供设置于回转动力源P100输出端与第一传动装置T101输入端之间,可操控回转动力源P100对第一传动装置T101的回转动能作传动或中断传动操控,输入端离合装置CL101包括由人力或离心力所操控,或经由外部操作接口MI100的操控,而藉由电力及/或磁力及/或机力及/或气压力及/或液压力所驱动的可作传动链接或脱离功能的离合装置或结构,具有回转输入端及回转输出端;此项输入端离合装置CL101可依需要选择设置或不设置;
第一传动装置T101:为由机械式的齿轮组、或链轮组、或皮带轮组或连杆组所构成固定速比或可变速比或无段变速的传动装置,供设置于回转动力源P100与输出端传动装置T100及输出端传动装置T200的输入端之间,包括具有单侧输出轴以供驱动所有轮组,或两侧具有输出轴第一传动装置输出轴1011及第一传动装置输出轴1012,以供经输出端传动装置 T100及输出端传动装置 T200分别驱动设置于共同负载体L100两侧轮组;
外部操作接口MI100:为由人力或机力或电能所操控的操作机构及/或机电装置及/或固态电路所构成的线型模拟或数字式或混合式的外部操控装置,供操控回转动力源P100的运转状态,及/或操控挠性传动装置FC100及/或输出端传动装置 T100、输出端传动装置 T200,及/或输出端离合装置CL100、输出端离合装置CL200以及输入端离合装置CL101的运作;
挠性传动装置FC100为藉由限滑差速器、或具有滑动阻尼耦合转矩的双端轴联结装置所构成,包括藉由流体黏滞效应、流力阻尼效应、机械摩擦效应、或电磁涡流效应、或发电反转矩效应所构成的呈双端轴结构的挠性传动装置,其两回转端分别联结于负载端的左侧轮组W100所联结的左侧轮轴S101,与右侧轮组W200所联结的右侧轮轴S102之间,供于驱动运作中,因个别负载端左右两侧负载变动导致运作不稳定时,藉设置于左右两侧轮组间的挠性传动装置FC100滑动阻尼耦合转矩作互相传输动能运作;
输出端传动装置 T100、T200:输出端传动装置 T100的输入端为接受来自第一传动装置输出轴1011的回转动能所驱动,输出端为供驱动负载端的左侧轮组W100;输出端传动装置 T200的输入端为接受来自第一传动装置输出轴1012的回转动能所驱动,输出端为供驱动右侧轮组W200,输出端传动装置 T100及输出端传动装置 T200为由机械式的齿轮组、或链轮组、或皮带轮组或连杆组所构成,为具有加速或减速或变换转向的固定速比传动装置或可由人工操作或自动或半自动变速比或带式无段变速装置或液流式无段变速装置的传动装置所构成;此项输出端传动装置T100、T200可依需要选择设置或不设置;
输出端离合装置CL100、CL200:输出端离合装置CL100为供设置于轮组W100所联结的左侧轮轴S101的输入端,供操控对轮组W100输出回转动能;输出端离合装置CL200为供设置于轮组W200所联结的右侧轮轴S102的输入端,供操控对轮组W200输出回转动能,输出端离合装置CL100及输出端离合装置CL200包括由人力或离心力所操控,或经由外部操作接口MI100的操控,而藉由电力及/或磁力及/或机力及/或气压力及/或液压力所驱动的可作传动链接或脱离功能的离合装置或结构,并具有回转输入端及回转输出端;输出端离合装置进一步包括可藉由电力及/或磁力及/或机力及/或气压力及/或液压力所驱动操控由链接到脱离之间耦合转矩大小,如可藉激磁电流操控耦合转矩的电磁式湿式多板式离合装置,或借机力及/或气压力及/或液压力所驱动湿式多板式离合装置所构成;
输出端离合装置CL100、CL200的结构包括:
(一)藉由电力及/或磁力及/或机力及/或气压力及/或液压力所驱动,而可作传动链接或脱离功能操控离合装置或结构;
(二)藉由电力及/或磁力及/或机力及/或气压力及/或液压力所驱动,而可作传动连结到脱离间的连续耦合转矩大小线性操控;
(三)藉由电力及/或磁力及/或机力及/或气压力及/或液压力所驱动,而可作传动连结或脱离,而于脱离后,具小于连结转矩限转矩耦合功能;
(四)藉由电力及/或磁力及/或机力及/或气压力及/或液压力所驱动,而可作传动连结或脱离,而于脱离后,具小于连结转矩可随转差增加而增大线性阻尼功能;
(五)藉由电力及/或磁力及/或机力及/或气压力及/或液压力所驱动,而可作传动连结或脱离,而于脱离后,具小于连结转矩可随转差增加而变小线性阻尼功能;
(六)(一)~(五)包括径向离合装置;
(七)(一)~(五)包括轴向离合装置;
共同负载体L100可依需要设置一个或一个以上非动力轮;
藉上述装置的运作,在共同负载体L100被回转动力源P100驱动运转,而负载端左侧的轮组W100及右侧的轮组W200作转弯差速运转时,藉由释放由内侧轮组与第一传动装置T101间的输出端离合装置,由外侧高转速侧轮组经挠性传动装置FC100对内侧低转速侧轮组作具转差的挠性传动,以使内侧轮组转速低于外侧轮组但仍具驱动动力。
[0006] 其中输出端离合装置CL100为设置于第一传动装置输出轴1011的输出端;输出端离合装置CL200为设置于第一传动装置输出轴1012的输出端,其主要构成如下:回转动力源P100:为由回转输出动能的动力源所构成,如内燃引擎、外燃引擎、弹簧动力源、液压动力源、气压动力源、飞轮动力源或人力、或兽力、风能动力源、及/或由配置相关操控装置及能源供应及/或储存装置的电力驱动的交流或直流、无刷或有刷、同步或异步、内转式或外转式的回转式马达所构成;其输出端包括直接输出或经离合器再输出;
输入端离合装置CL101:为供设置于回转动力源P100输出端与第一传动装置T101输入端之间,可操控回转动力源P100对第一传动装置T101的回转动能作传动或中断传动操控,输入端离合装置CL101包括由人力或离心力所操控,或经由外部操作接口MI100的操控,而藉由电力及/或磁力及/或机力及/或气压力及/或液压力所驱动的可作传动链接或脱离功能的离合装置或结构,具有回转输入端及回转输出端;此项输入端离合装置CL101可依需要选择设置或不设置;
第一传动装置T101:为由机械式的齿轮组、或链轮组、或皮带轮组或连杆组所构成固定速比或可变速比或无段变速的传动装置,供设置于回转动力源P100与输出端传动装置T100及输出端传动装置T200的输入端之间,包括具有单侧输出轴以供驱动所有轮组,或两侧具有输出轴第一传动装置输出轴1011及第一传动装置输出轴1012,以供经输出端传动装置 T100及输出端传动装置 T200分别驱动设置于共同负载体L100两侧轮组;
外部操作接口MI100:为由人力或机力或电能所操控的操作机构及/或机电装置及/或固态电路所构成的线型模拟或数字式或混合式的外部操控装置,供操控回转动力源P100的运转状态,及/或操控挠性传动装置FC100及/或输出端传动装置 T100、输出端传动装置 T200,及/或输出端离合装置CL100、输出端离合装置CL200以及输入端离合装置CL101运作;
挠性传动装置FC100为藉由限滑差速器、或具有滑动阻尼耦合转矩的双端轴联结装置所构成,包括藉由流体黏滞效应、流力阻尼效应、机械摩擦效应、或电磁涡流效应、或发电反转矩效应所构成的呈双端轴结构的挠性传动装置,其两回转端分别联结于负载端的左侧轮组W100所联结的左侧轮轴S101,与右侧轮组W200所联结的右侧轮轴S102之间,供于驱动运作中,因个别负载端左右两侧负载变动导致运作不稳定时,藉设置于左右两侧轮组间的挠性传动装置FC100的滑动阻尼耦合转矩作互相传输动能运作;
输出端传动装置 T100、T200:输出端传动装置 T100的输出端为供驱动负载端的左侧轮组W100,输入端为接受来自第一传动装置输出轴1011的回转动能所驱动,输出端传动装置 T200的输出端为供驱动右侧轮组W200,输入端为接受来自第一传动装置输出轴1012的回转动能所驱动,输出端传动装置 T100及输出端传动装置 T200为由机械式的齿轮组、或链轮组、或皮带轮组或连杆组所构成,为具有加速或减速或变换转向的固定速比传动装置或可由人工操作或自动或半自动变速比或带式无段变速装置或液流式无段变速装置传动装置所构成;此项输出端传动装置T100、T200可依需要选择设置或不设置;
输出端离合装置CL100、CL200:输出端离合装置CL100为供设置于第一传动装置输出轴1011的输出端,供操控对轮组W100输出回转动能,输出端离合装置CL200为供设置于第一传动装置输出轴1012的输出端,供操控对轮组W200输出回转动能,输出端离合装置CL100及输出端离合装置CL200包括由人力或离心力所操控,或经由外部操作接口MI100的操控,而藉由电力及/或磁力及/或机力及/或气压力及/或液压力所驱动的可作传动链接或脱离功能的离合装置或结构,并具有回转输入端及回转输出端;输出端离合装置进一步包括可藉由电力及/或磁力及/或机力及/或气压力及/或液压力所驱动操控由链接到脱离的间耦合转矩大小,如可藉激磁电流操控耦合转矩的电磁式湿式多板式离合装置,或借机力及/或气压力及/或液压力所驱动湿式多板式离合装置所构成;
输出端离合装置CL100、CL200的结构包括:
(一)藉由电力及/或磁力及/或机力及/或气压力及/或液压力所驱动,而可作传动链接或脱离功能操控离合装置或结构;
(二)藉由电力及/或磁力及/或机力及/或气压力及/或液压力所驱动,而可作传动连结到脱离间的连续耦合转矩大小线性操控;
(三)藉由电力及/或磁力及/或机力及/或气压力及/或液压力所驱动,而可作传动连结或脱离,而于脱离后,具小于连结转矩限转矩耦合功能;
(四)藉由电力及/或磁力及/或机力及/或气压力及/或液压力所驱动,而可作传动连结或脱离,而于脱离后,具小于连结转矩的可随转差增加而增大线性阻尼功能;
(五)藉由电力及/或磁力及/或机力及/或气压力及/或液压力所驱动,而可作传动连结或脱离,而于脱离后,具小于连结转矩的可随转差增加而变小的线性阻尼功能;
(六)(一)~(五)包括径向离合装置;
(七)(一)~(五)包括轴向离合装置;
共同负载体L100可依需要设置一个以上非动力轮;
藉上述装置的运作,在共同负载体L100被回转动力源P100驱动运转,而负载端左侧的轮组W100及右侧的轮组W200作转弯差速运转时,藉由释放由内侧轮组与第一传动装置T101间的输出端离合装置,由外侧高转速侧轮组经挠性传动装置FC100对内侧低转速侧轮组作具转差的挠性传动,以使内侧轮组转速低于外侧轮组但仍具驱动动力。
[0007] 其中挠性传动装置FC100为设置于左侧轮轴S101与右侧轮轴S102之间,或设置于输出端传动装置T100与输出端传动装置T200的输入端之间,或设置于输出端传动装置本身内部传动结构之间,其主要构成如下:回转动力源P100:为由回转输出动能的动力源所构成,如内燃引擎、外燃引擎、弹簧动力源、液压动力源、气压动力源、飞轮动力源或人力、或兽力、风能动力源、及/或由配置相关操控装置及能源供应及/或储存装置的电力驱动的交流或直流、无刷或有刷、同步或异步、内转式或外转式的回转式马达所构成;其输出端包括直接输出或经离合器再输出;
输入端离合装置CL101:为供设置于回转动力源P100输出端与第一传动装置T101输入端之间,可操控回转动力源P100对第一传动装置T101的回转动能作传动或中断传动操控,输入端离合装置CL101包括由人力或离心力所操控,或经由外部操作接口MI100的操控,而藉由电力及/或磁力及/或机力及/或气压力及/或液压力所驱动的可作传动链接或脱离功能的离合装置或结构,具有回转输入端及回转输出端;此项输入端离合装置CL101可依需要选择设置或不设置;
第一传动装置T101:为由机械式齿轮组、或链轮组、或皮带轮组或连杆组所构成固定速比或可变速比或无段变速的传动装置,供设置于回转动力源P100与输出端传动装置T100及输出端传动装置T200的输入端之间,包括具有单侧输出轴以供驱动所有轮组,或两侧具有输出轴第一传动装置输出轴1011及第一传动装置输出轴1012,以供经输出端传动装置 T100及输出端传动装置 T200分别驱动设置于共同负载体L100两侧轮组;
外部操作接口MI100:为由人力或机力或电能所操控的操作机构及/或机电装置及/或固态电路所构成的线型模拟或数字式或混合式的外部操控装置,供操控回转动力源P100的运转状态,及/或操控挠性传动装置FC100及/或输出端传动装置 T100、输出端传动装置 T200,及/或输出端离合装置CL100、输出端离合装置CL200以及输入端离合装置CL101运作;
挠性传动装置FC100为藉由限滑差速器、或具有滑动阻尼耦合转矩的双端轴联结装置所构成,包括藉由流体黏滞效应、流力阻尼效应、机械摩擦效应、或电磁涡流效应、或发电反转矩效应所构成的呈双端轴结构的挠性传动装置,其两回转端分别联结于负载端的左侧轮组W100所联结的左侧轮轴S101,与右侧轮组W200所联结的右侧轮轴S102之间,或输出端传动装置 T100与输出端传动装置 T200的传动轮系中,而于常态直行时呈同转速的传动组件之间,供于驱动运作中,因个别负载端左右两侧负载变动导致运作不稳定时,藉设置于左右两侧轮组间的挠性传动装置FC100的滑动阻尼耦合转矩作互相传输动能运作;
输出端传动装置 T100、T200:输出端传动装置 T100的输出端为供驱动负载端的左侧轮组W100,输入端为接受来自第一传动装置输出轴1011的回转动能所驱动,输出端传动装置 T200的输出端为供驱动右侧轮组W200,输入端为接受来自第一传动装置输出轴1012的回转动能所驱动,输出端传动装置 T100及输出端传动装置 T200为由机械式的齿轮组、或链轮组、或皮带轮组或连杆组所构成,为具有加速或减速或变换转向的固定速比传动装置或可由人工操作或自动或半自动变速比或带式无段变速装置或液流式无段变速装置的传动装置所构成;此项输出端传动装置T100、T200可依需要选择设置或不设置;
输出端离合装置CL100、CL200:输出端离合装置CL100为供设置于第一传动装置输出轴1011的输出端,供操控对轮组W100输出的回转动能,输出端离合装置CL200为供设置于第一传动装置输出轴1012的输出端,供操控对轮组W200输出的回转动能,输出端离合装置CL100及输出端离合装置CL200包括由人力或离心力所操控,或经由外部操作接口MI100的操控,而藉由电力及/或磁力及/或机力及/或气压力及/或液压力所驱动的可作传动链接或脱离功能的离合装置或结构,并具有回转输入端及回转输出端;输出端离合装置进一步包括可藉由电力及/或磁力及/或机力及/或气压力及/或液压力所驱动操控由链接到脱离之间耦合转矩大小,如可藉激磁电流操控耦合转矩的电磁式湿式多板式离合装置,或借机力及/或气压力及/或液压力所驱动湿式多板式离合装置所构成;
输出端离合装置CL100、CL200的结构包括:
(一)藉由电力及/或磁力及/或机力及/或气压力及/或液压力所驱动,而可作传动链接或脱离功能操控离合装置或结构;
(二)藉由电力及/或磁力及/或机力及/或气压力及/或液压力所驱动,而可作传动连结到脱离间的连续耦合转矩大小的线性操控;
(三)藉由电力及/或磁力及/或机力及/或气压力及/或液压力所驱动,而可作传动连结或脱离,而于脱离后,具小于连结转矩的限转矩耦合功能;
(四)藉由电力及/或磁力及/或机力及/或气压力及/或液压力所驱动,而可作传动连结或脱离,而于脱离后,具小于连结转矩的可随转差增加而增大的线性阻尼功能;
(五)藉由电力及/或磁力及/或机力及/或气压力及/或液压力所驱动,而可作传动连结或脱离,而于脱离后,具小于连结转矩的可随转差增加而变小的线性阻尼功能;
(六)(一)~(五)包括径向离合装置;
(七)(一)~(五)包括轴向离合装置;
共同负载体L100可依需要设置一个或一个以上非动力轮;
藉上述装置的运作,在共同负载体L100被回转动力源P100驱动运转,而负载端左侧的轮组W100及右侧的轮组W200作转弯差速运转时,藉由释放由内侧轮组与第一传动装置T101间的输出端离合装置,由外侧高转速侧轮组经挠性传动装置FC100对内侧低转速侧轮组作具转差的挠性传动,以使内侧轮组转速低于外侧轮组但仍具驱动动力。
[0008] 其中第一传动装置T101的第一传动装置输出轴1011与负载端的左侧后方轮组W100及左侧前方轮组W300之间,个别设置输出端传动装置T100、T300,并于输出端传动装置T100输出端与轮组W100所联结的左侧轮轴S101的传动轮系之间,设置输出端离合装置CL100,以及于输出端传动装置T300输出端与轮组W300所联结的左侧轮轴S103的传动轮系之间,设置输出端离合装置CL300,以及于第一传动装置输出轴1012与右侧后方轮组W200与右侧前方的轮组W400之间,个别设置输出端传动装置T200、T400,并于输出端传动装置T200输出端与轮组W200所联结的右侧轮轴S102的传动轮系之间,设置输出端离合装置CL200,以及于输出端传动装置T400输出端与轮组W400所联结的右侧轮轴S104的传动轮系之间,设置输出端离合装置CL400,而挠性传动装置FC100的双端轴,分别联结于左侧轮轴S101及右侧轮轴S102之间,挠性传动装置FC200的双端轴,分别联结于左侧轮轴S103及右侧轮轴S104之间,其主要构成如下:回转动力源P100:为由回转输出动能的动力源所构成,如内燃引擎、外燃引擎、弹簧动力源、液压动力源、气压动力源、飞轮动力源或人力、或兽力、风能动力源、及/或由配置相关操控装置及能源供应及/或储存装置的电力驱动的交流或直流、无刷或有刷、同步或异步、内转式或外转式的回转式马达所构成;其输出端包括直接输出或经离合器再输出;
输入端离合装置CL101:为供设置于回转动力源P100输出端与第一传动装置T101输入端之间,可操控回转动力源P100对第一传动装置T101的回转动能作传动或中断传动操控,输入端离合装置CL101包括由人力或离心力所操控,或经由外部操作接口MI100的操控,而藉由电力及/或磁力及/或机力及/或气压力及/或液压力所驱动的可作传动链接或脱离功能的离合装置或结构,具有回转输入端及回转输出端;此项输入端离合装置CL101可依需要选择设置或不设置;
第一传动装置 T101:为由机械式的齿轮组、或链轮组、或皮带轮组或连杆组所构成固定速比或可变速比或无段变速的传动装置,供设置于回转动力源P100与输出端传动装置 T100、T200、T300、T400输入端的间,包括具有单侧输出轴以供驱动所有轮组,或两侧具有输出轴第一传动装置输出轴1011及第一传动装置输出轴1012,以供经输出端传动装置 T100、T200、T300、T400分别驱动设置于共同负载体L100两侧轮组;
外部操作接口MI100:为由人力或机力或电能所操控的操作机构及/或机电装置及/或固态电路所构成的线型模拟或数字式或混合式的外部操控装置,供操控回转动力源P100的运转状态,及/或操控挠性传动装置FC100、FC200及/或输出端传动装置 T100、T200、T300、T400,及/或输出端离合装置CL100、CL200、CL300、CL400以及输入端离合装置CL101运作;
挠性传动装置FC100、FC200为藉由限滑差速器、或具有滑动阻尼耦合转矩的双端轴联结装置所构成,包括藉由流体黏滞效应、流力阻尼效应、机械摩擦效应、或电磁涡流效应、或发电反转矩效应所构成的呈双端轴结构的挠性传动装置,其中挠性传动装置FC100两回转端分别联结于负载端的左侧后方的轮组W100所联结的左侧轮轴S101,与右侧后方的轮组W200所联结的右侧轮轴S102之间,挠性传动装置FC200两回转端分别联结于负载端左侧前方的轮组W300所联结的左侧轮轴S103,与右侧前方的轮组W400所联结的右侧轮轴S104之间,供于驱动运作中,因个别负载端左右两侧负载变动导致运作不稳定时,藉设置于左右两侧相对轮组间的挠性传动装置FC100及/或挠性传动装置FC200的滑动阻尼耦合转矩作互相传输动能运作;
输出端传动装置 T100、T200、T300、T400:输出端传动装置 T100的输出端为供驱动负载端左侧后方轮组W100,输入端为接受来自第一传动装置输出轴1011的回转动能所驱动,输出端传动装置 T200的输出端为供驱动右侧后方轮组W200,输入端为接受来自第一传动装置输出轴1012的回转动能所驱动,输出端传动装置 T300的输出端为供驱动负载端左侧前方的轮组W300,输入端为接受来自第一传动装置输出轴1011的回转动能所驱动,输出端传动装置T400的输出端为供驱动右侧前方的轮组W400,输入端为接受来自第一传动装置输出轴1012的回转动能所驱动,输出端传动装置 T100、T200、T300、T400为由机械式的齿轮组、或链轮组、或皮带轮组或连杆组所构成,为具有加速或减速或变换转向的固定速比传动装置或可由人工操作或自动或半自动变速比或带式无段变速装置或液流式无段变速装置的传动装置所构成;此项输出端传动装置T100、T200及/或T300、T400可依需要选择设置或不设置;
输出端离合装置CL100、CL200、CL300、CL400:输出端离合装置CL100为供设置于第一传动装置输出轴1011与轮组W100所联结的左侧轮轴S101的传动轮系之间,供操控对轮组W100输出的回转动能,输出端离合装置CL200为供设置于第一传动装置输出轴1012与轮组W200所联结的右侧轮轴S102的传动轮系之间,供操控对轮组W200输出回转动能,输出端离合装置CL300为供设置于第一传动装置输出轴1011与轮组W300所联结的左侧轮轴S103的传动轮系间,供操控对轮组W300输出的回转动能,输出端离合装置CL400为供设置第一传动装置输出轴1012与轮组W400所联结的右侧轮轴S104的传动轮系之间,供操控对轮组W400输出的回转动能,输出端离合装置CL100、CL200、CL300、CL400包括由人力或离心力所操控,或经由外部操作接口MI100的操控,而藉由电力及/或磁力及/或机力及/或气压力及/或液压力所驱动的可作传动链接或脱离功能的离合装置或结构,并具有回转输入端及回转输出端;输出端离合装置进一步包括可藉由电力及/或磁力及/或机力及/或气压力及/或液压力所驱动操控由链接到脱离的间耦合转矩大小,例如可藉激磁电流操控耦合转矩的电磁式湿式多板式离合装置,或借机力及/或气压力及/或液压力所驱动的湿式多板式离合装置所构成;
输出端离合装置CL100、CL200、CL300、CL400的结构包括:
(一)藉由电力及/或磁力及/或机力及/或气压力及/或液压力所驱动,而可作传动链接或脱离功能操控的离合装置或结构;
(二)藉由电力及/或磁力及/或机力及/或气压力及/或液压力所驱动,而可作传动连结到脱离间的连续耦合转矩大小的线性操控;
(三)藉由电力及/或磁力及/或机力及/或气压力及/或液压力所驱动,而可作传动连结或脱离,而于脱离后,具小于连结转矩的限转矩耦合功能;
(四)藉由电力及/或磁力及/或机力及/或气压力及/或液压力所驱动,而可作传动连结或脱离,而于脱离后,具小于连结转矩的可随转差增加而增大的线性阻尼功能;
(五)藉由电力及/或磁力及/或机力及/或气压力及/或液压力所驱动,而可作传动连结或脱离,而于脱离后,具小于连结转矩的可随转差增加而变小的线性阻尼功能;
(六)(一)~(五)包括径向离合装置;
(七)(一)~(五)包括轴向离合装置;
上述设置于共同负载体L100后方的输出端离合装置CL100、CL200为必须设置,而CL300、CL400可依需要选择设置或不设置;
共同负载体L100可依需要设置一个或一个以上非动力轮;
藉上述装置的运作,在共同负载体L100被回转动力源P100驱动运转,于负载端左侧后方的轮组W100及右侧后方的轮组W200作转弯差速运转时,藉由释放由内侧轮组与第一传动装置T101间的输出端离合装置,由外侧高转速侧轮组经挠性传动装置FC100对内侧低转速侧轮组作具转差的挠性传动,以使内侧轮组转速低于外侧轮组但仍具驱动动力;同样的于负载端左侧前方的轮组W300及右侧前方的轮组W400作转弯差速运转时,藉由释放由内侧轮组与第一传动装置T101间的输出端离合装置,由外侧高转速侧轮组经挠性传动装置FC200对内侧低转速侧轮组作具转差的挠性传动,以使内侧轮组转速低于外侧轮组但仍具驱动动力。
[0009] 进一步可设置转向信息检测装置S100,以在转弯时,藉由转向信息检测装置S100的信息经控制装置ECU100操控输出端传动装置T100及输出端传动装置T200作相对速比切换,以提升转弯驱动性能;为于共同负载体L100设有一个由回转动力源P100的回转动能所驱动的第一传动装置T101,及由第一传动装置T101第一传动装置输出轴1011与负载端的左侧轮组W100之间设置输出端传动装置T100,并于轮组W100所联结的左侧轮轴S101输入端设置输出端离合装置CL100,以及于第一传动装置输出轴1012与右侧轮组W200之间,设置输出端传动装置T200,并于轮组W200所联结的右侧轮轴S102输入端设置输出端离合装置CL200,而挠性传动装置FC100的双端轴,分别联结于左侧轮轴S101及右侧轮轴S102,其主要构成如下:回转动力源P100:为由回转输出动能的动力源所构成,如内燃引擎、外燃引擎、弹簧动力源、液压动力源、气压动力源、飞轮动力源或人力、或兽力、风能动力源、及/或由配置相关操控装置及能源供应及/或储存装置的电力驱动的交流或直流、无刷或有刷、同步或异步、内转式或外转式的回转式马达所构成;其输出端包括直接输出或经离合器再输出;
输入端离合装置CL101:为供设置于回转动力源P100输出端与第一传动装置T101输入端之间,可操控回转动力源P100对第一传动装置T101的回转动能作传动或中断传动操控,输入端离合装置CL101包括由人力或离心力所操控,或经由外部操作接口MI100的操控,而藉由电力及/或磁力及/或机力及/或气压力及/或液压力所驱动的可作传动链接或脱离功能的离合装置或结构,具有回转输入端及回转输出端;此项输入端离合装置CL101可依需要选择设置或不设置;
第一传动装置T101:为由机械式的齿轮组、或链轮组、或皮带轮组或连杆组所构成固定速比或可变速比或无段变速的传动装置,供设置于回转动力源P100与输出端传动装置T100及输出端传动装置T200的输入端之间,包括具有单侧输出轴以供驱动所有轮组,或两侧具有输出轴第一传动装置输出轴1011及第一传动装置输出轴1012,以供经输出端传动装置 T100及输出端传动装置 T200分别驱动设置于共同负载体L100两侧轮组;
外部操作接口MI100:为由人力或机力或电能所操控的操作机构及/或机电装置及/或固态电路所构成的线型模拟或数字式或混合式的外部操控装置,供操控回转动力源P100的运转状态,及/或操控挠性传动装置FC100及/或输出端传动装置 T100、输出端传动装置 T200,及/或输出端离合装置CL100、输出端离合装置CL200以及输入端离合装置CL101运作;
控制装置ECU100:为由机电装置及/或电子电路组件及/或功率半导体及/或微处理器软件所构成,供连接电源B100及接受操作接口MI100的操控或转向信息检测装置S100的操控或系统操控运转状态的信号所操作,供操控回转动力源P100的运转状态,及/或操控可操控多段变速比装置T100,及/或可操控多段变速比装置T200运作速比;
转向信息检测装置S100:为指一个或一个以上的物理性检测装置,供检测与转向相关的检测信号包括以下一种或一种以上的信息,含:来自方向机转向度的信息、车身倾斜角的信息、车速的信息、上下坡度的信息、加速或减速的信息,而与操作接口MI100的信息共同输往控制装置ECU100;
挠性传动装置FC100为藉由限滑差速器、或具有滑动阻尼耦合转矩的双端轴联结装置所构成,包括藉由流体黏滞效应、流力阻尼效应、机械摩擦效应、或电磁涡流效应、或发电反转矩效应所构成的呈双端轴结构的挠性传动装置,其两回转端分别联结于负载端的左侧轮组W100所联结的左侧轮轴S101,与右侧轮组W200所联结的右侧轮轴S102之间,供于驱动运作中,因个别负载端左右两侧负载变动导致运作不稳定时,藉设置于左右两侧轮组间的挠性传动装置FC100的滑动阻尼耦合转矩作互相传输动能运作;
输出端传动装置 T100、T200:输出端传动装置 T100的输入端为接受来自第一传动装置输出轴1011的回转动能所驱动,输出端为供驱动负载端的左侧轮组W100;输出端传动装置 T200的输入端为接受来自第一传动装置输出轴1012的回转动能所驱动,输出端为供驱动右侧轮组W200,输出端传动装置 T100及输出端传动装置 T200为由机械式的齿轮组、或链轮组、或皮带轮组或连杆组所构成,为具有加速或减速或变换转向的固定速比传动装置或可由人工操作或自动或半自动变速比或带式无段变速装置或液流式无段变速装置的传动装置所构成;此项输出端传动装置T100、T200可依需要选择设置或不设置;
输出端离合装置CL100、CL200:输出端离合装置CL100为供设置于轮组W100所联结的左侧轮轴S101的输入端,供操控对轮组W100输出回转动能;输出端离合装置CL200为供设置于轮组W200所联结的右侧轮轴S102的输入端,供操控对轮组W200输出的回转动能,输出端离合装置CL100及输出端离合装置CL200包括由人力或离心力所操控,或经由外部操作接口MI100及控制装置ECU100的操控,而藉由电力及/或磁力及/或机力及/或气压力及/或液压力所驱动的可作传动链接或脱离功能的离合装置或结构,并具有回转输入端及回转输出端;输出端离合装置进一步包括可藉由电力及/或磁力及/或机力及/或气压力及/或液压力所驱动操控由链接到脱离的间耦合转矩大小,如可藉激磁电流操控耦合转矩的电磁式湿式多板式离合装置,或借机力及/或气压力及/或液压力所驱动的湿式多板式离合装置所构成;
输出端离合装置CL100、CL200的结构包括:
(一)藉由电力及/或磁力及/或机力及/或气压力及/或液压力所驱动,而可作传动链接或脱离功能操控离合装置或结构;
(二)藉由电力及/或磁力及/或机力及/或气压力及/或液压力所驱动,而可作传动连结到脱离间的连续耦合转矩大小的线性操控;
(三)藉由电力及/或磁力及/或机力及/或气压力及/或液压力所驱动,而可作传动连结或脱离,而于脱离后,具小于连结转矩的限转矩耦合功能;
(四)藉由电力及/或磁力及/或机力及/或气压力及/或液压力所驱动,而可作传动连结或脱离,而于脱离后,具小于连结转矩的可随转差增加而增大线性阻尼功能;
(五)藉由电力及/或磁力及/或机力及/或气压力及/或液压力所驱动,而可作传动连结或脱离,而于脱离后,具小于连结转矩的可随转差增加而变小的线性阻尼功能;
(六)(一)~(五)包括径向离合装置;
(七)(一)~(五)包括轴向离合装置;
共同负载体L100可依需要设置一个或一个以上非动力轮;
藉上述装置的运作,在共同负载体L100被回转动力源P100驱动运转,而负载端左侧的轮组W100及右侧的轮组W200作转弯差速运转时,藉由释放由内侧轮组与第一传动装置T101间的输出端离合装置,由外侧高转速侧轮组经挠性传动装置FC100对内侧低转速侧轮组作具转差的挠性传动,以使内侧轮组转速低于外侧轮组但仍具驱动动力。
[0010] 进一步在第一传动装置T101的输出端至个别负载端轮组之间,个别设置由固定速比的加速或减速或变换转向有段或无段传动装置所构成的输出端传动装置;上述输出端传动装置为由机械式的齿轮组、或链轮组、或皮带轮组或连杆组所构成,为具有加速或减速或变换转向的固定速比传动装置或可由人工操作或自动或半自动变速比或带式无段变速装置或液流式无段变速装置的传动装置所构成。
[0011] 进一步在个别的第一传动装置T101输出端至个别负载端轮组的个别传动轮系之间,所个别设置输出端离合装置,包括设置于以下一处以上,含:(一)设置于第一传动装置T101输出端与个别的输出端传动装置的输入端之间;
(二)设置于输出端传动装置的输入端;
(三)设置于输出端传动装置的输出端;
(四)串联设置于个别的输出端传动装置的内部动力传输组件之间;
(五)设置于负载端轮组输入端;
上述输出端离合装置包括由人力或离心力所操控,或经由外部操作接口的操控,而藉由电力及/或磁力及/或机力及/或气压力及/或液压力所驱动的可作传动链接或脱离功能的离合装置或结构,并具有回转输入端及回转输出端。
[0012] 进一步在沿共同负载体L100驱动方向两侧呈横向同轴线的相对位置,所设置相同的传动运转组件之间,设置由限滑差速器、或具滑动耦合转矩的双端轴联结装置所构成的挠性传动装置,而于挠性传动装置的双端轴所联结的左侧轮轴及轮组与右侧轮轴及轮组之间作差动运转时,如藉挠性传动装置以在共同负载体L100转弯的差速运转时,藉由释放由内侧轮组与第一传动装置T101间的输出端离合装置,由外侧高转速侧轮组经挠性传动装置对内侧低转速侧轮组作具转差的挠性传动,以使内侧轮组转速低于外侧轮组但仍具驱动动力;挠性传动装置包括由具有滑动阻尼的耦合装置所构成的耦合转矩的双端轴联结装置如藉由流体黏滞效应、流力阻尼效应、机械摩擦效应、或电磁涡流效应、或发电反转矩效应所构成的呈双端轴结构的挠性传动装置,其两回转端分别联结于:供设置于以下传动运转组件的横向同轴线的相对位置的一处以上,含:(一)设置于共同负载体L100左侧与右侧轮组所联结的轮轴之间;
(二)设置于共同负载体L100左侧与右侧输出端传动装置的相对输入端之间;
(三)设置于共同负载体L100左侧与右侧输出端离合装置的相对输出端之间;
(四)设置于共同负载体L100左侧与右侧输出端传动装置的传动轮系中,于常态直行时呈同转速的传动组件之间;
此项可个别离合操控及挠性互传的差动系统,沿共同负载体L100驱动方向两侧呈横向同轴线的相对位置,所设置的轮组或其驱动运转组件之间所设置的限滑差速器、或具滑动耦合转矩的双端轴联结装置所构成的挠性传动装置可选择全部设置、部份设置。
[0013] 包括类推供应用于前轮驱动、或后轮驱动、或四轮驱动、或多轮全轮驱动或两侧以履带驱动的车辆、或工程用、农用或特种载具。附图说明
[0014] 图1所示为本发明之基本系统结构示意图。
[0015] 图2所示为图1中输出端离合装置为设置于第一传动装置T101输出端之系统结构示意图。
[0016] 图3所示为图1系统结构中挠性传动装置之各种设置位置示意图。
[0017] 图4所示为图1实施例进一步呈四轮驱动系统结构示意图。
[0018] 图5所示为本发明藉由转向信息检测装置S100之信号经控制装置ECU100操控输出端传动装置T100及输出端传动装置T200作相对速比切换之实施例系统示意图。
[0019] 【主要组件符号说明】B100:电源
CL101:输入端离合装置
CL100、CL200、CL300、CL400:输出端离合装置
1011、1012:第一传动装置输出轴
S100:转向信息检测装置
S101、S103:左侧轮轴
S102、S104:右侧轮轴
ECU100:控制装置
L100:共同负载体
MI100:外部操作接口
P100:回转动力源
FC100、FC200:挠性传动装置
T101:第一传动装置
T100、T200、T300、T400:输出端传动装置
W100、W200、W300、W400:轮组。

具体实施方式

[0020] 下面结合附图及本发明的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差动系统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21] 传统由单动力对设置于共同负载体的两个以上个别负载间作差速驱动时,通常藉经由差动轮组以达成差速功能,此方式无法在两负载形成转矩差为其缺失,而采用藉离合器释放对内侧轮的驱动动力时,内侧轮则无驱动动力为其缺失。
[0022] 本发明可个别离合操控及挠性互传的差动系统,为直接以回转动力源的回转动能驱动第一传动装置T101、或先经输入端离合装置CL101再驱动第一传动装置T101,而于第一传动装置T101的输出端与所驱动的两个以上负载轮组之间,个别设置输出端传动装置以驱动设置于共同负载体L100两侧的负载轮组,进而驱动所结合的共同负载体,以及设置个别操控的输出端离合装置,供操控输出端传动装置与所驱动轮组及轮轴作闭合传动或切断传动操作,共同负载体L100侧向同轴线两侧负载轮组的轮轴之间,供设置具滑动耦合转矩的双端轴联结装置所构成的挠性传动装置,而于操控其中一侧个别操控的输出端离合装置作闭合传动,而相对同轴线另一侧的输出端离合装置作切断传动时,藉挠性传动装置由闭合传动侧对切断传动侧作具转速差的挠性传动,以使输出端离合装置的切断传动侧轮组转速低于闭合传动侧轮组,但仍具较低速的驱动动力。
[0023] 图1所示为本发明之基本系统结构示意图。如图1中所示,为本发明为于共同负载体L100设有一个由回转动力源P100的回转动能所驱动的第一传动装置T101,及由第一传动装置T101第一传动装置输出轴1011与负载端的左侧轮组W100之间设置输出端传动装置T100,并于轮组W100所联结的左侧轮轴S101输入端设置输出端离合装置CL100,以及于第一传动装置输出轴1012与右侧轮组W200之间,设置输出端传动装置T200,并于轮组W200所联结的右侧轮轴S102输入端设置输出端离合装置CL200,而挠性传动装置FC100的双端轴,分别联结于左侧轮轴S101及右侧轮轴S102,其主要构成如下:回转动力源P100:为由回转输出动能的动力源所构成,如内燃引擎、外燃引擎、弹簧动力源、液压动力源、气压动力源、飞轮动力源或人力、或兽力、风能动力源、及/或由配置相关操控装置及能源供应及/或储存装置的电力驱动的交流或直流、无刷或有刷、同步或异步、内转式或外转式的回转式马达所构成。其输出端包括直接输出或经离合器再输出。
[0024] 输入端离合装置CL101:为供设置于回转动力源P100输出端与第一传动装置T101输入端之间,可操控回转动力源P100对第一传动装置T101的回转动能作传动或中断传动的操控,输入端离合装置CL101包括由人力或离心力所操控,或经由外部操作接口MI100的操控,而藉由电力及/或磁力及/或机力及/或气压力及/或液压力所驱动的可作传动链接或脱离功能的离合装置或结构,具有回转输入端及回转输出端。此项输入端离合装置CL101可依需要选择设置或不设置。
[0025] 第一传动装置T101:为由机械式的齿轮组、或链轮组、或皮带轮组或连杆组所构成固定速比或可变速比或无段变速的传动装置,供设置于回转动力源P100与输出端传动装置T100及输出端传动装置T200的输入端之间,包括具有单侧输出轴以供驱动所有轮组,或两侧具有输出轴第一传动装置输出轴1011及第一传动装置输出轴1012,以供经输出端传动装置 T100及输出端传动装置 T200分别驱动设置于共同负载体L100两侧的轮组。
[0026] 外部操作接口MI100:为由人力或机力或电能所操控的操作机构及/或机电装置及/或固态电路所构成的线型模拟或数字式或混合式的外部操控装置,供操控回转动力源P100的运转状态,及/或操控挠性传动装置FC100及/或输出端传动装置 T100、输出端传动装置 T200,及/或输出端离合装置CL100、输出端离合装置CL200以及输入端离合装置CL101的运作。
[0027] 挠性传动装置FC100为藉由限滑差速器(Limited Slip Differential)、或具有滑动阻尼耦合转矩的双端轴联结装置所构成,包括藉由流体黏滞效应、流力阻尼效应、机械摩擦效应、或电磁涡流效应、或发电反转矩效应所构成的呈双端轴结构的挠性传动装置,其两回转端分别联结于负载端的左侧轮组W100所联结的左侧轮轴S101,与右侧轮组W200所联结的右侧轮轴S102之间,供于驱动运作中,因个别负载端左右两侧负载变动导致运作不稳定时,藉设置于左右两侧轮组间的挠性传动装置FC100的滑动阻尼耦合转矩作互相传输动能的运作。
[0028] 输出端传动装置 T100、T200:输出端传动装置 T100的输入端为接受来自第一传动装置输出轴1011的回转动能所驱动,输出端为供驱动负载端的左侧轮组W100;输出端传动装置 T200的输入端为接受来自第一传动装置输出轴1012的回转动能所驱动,输出端为供驱动右侧轮组W200,输出端传动装置 T100及输出端传动装置 T200为由机械式的齿轮组、或链轮组、或皮带轮组或连杆组所构成,为具有加速或减速或变换转向的固定速比传动装置或可由人工操作或自动或半自动变速比或带式无段变速装置或液流式无段变速装置(Torque Converter)的传动装置所构成。此项输出端传动装置T100、T200可依需要选择设置或不设置。
[0029] 输出端离合装置CL100、CL200:输出端离合装置CL100为供设置于轮组W100所联结的左侧轮轴S101的输入端,供操控对轮组W100输出的回转动能;输出端离合装置CL200为供设置于轮组W200所联结的右侧轮轴S102的输入端,供操控对轮组W200输出的回转动能,输出端离合装置CL100及输出端离合装置CL200包括由人力或离心力所操控,或经由外部操作接口MI100的操控,而藉由电力及/或磁力及/或机力及/或气压力及/或液压力所驱动的可作传动链接或脱离功能的离合装置或结构,并具有回转输入端及回转输出端。输出端离合装置进一步包括可藉由电力及/或磁力及/或机力及/或气压力及/或液压力所驱动操控由链接到脱离之间耦合转矩大小,例如可藉激磁电流操控耦合转矩的电磁式湿式多板式离合装置,或借机力及/或气压力及/或液压力所驱动的湿式多板式离合装置所构成。
[0030] 输出端离合装置CL100、CL200的结构包括:(一)藉由电力及/或磁力及/或机力及/或气压力及/或液压力所驱动,而可作传动链接或脱离功能操控的离合装置或结构。
[0031] (二)藉由电力及/或磁力及/或机力及/或气压力及/或液压力所驱动,而可作传动连结到脱离间的连续耦合转矩大小的线性操控。
[0032] (三)藉由电力及/或磁力及/或机力及/或气压力及/或液压力所驱动,而可作传动连结或脱离,而于脱离后,具小于连结转矩的限转矩耦合功能。
[0033] (四)藉由电力及/或磁力及/或机力及/或气压力及/或液压力所驱动,而可作传动连结或脱离,而于脱离后,具小于连结转矩的可随转差增加而增大的线性阻尼功能。
[0034] (五)藉由电力及/或磁力及/或机力及/或气压力及/或液压力所驱动,而可作传动连结或脱离,而于脱离后,具小于连结转矩的可随转差增加而变小的线性阻尼功能。
[0035] (六)(一)~(五)包括径向离合装置。
[0036] (七)(一)~(五)包括轴向离合装置。
[0037] 共同负载体L100可依需要设置一个或一个以上的非动力轮。
[0038] 藉上述装置的运作,在共同负载体L100被回转动力源P100驱动运转,而负载端左侧的轮组W100及右侧的轮组W200作转弯差速运转时,藉由释放由内侧轮组与第一传动装置T101间的输出端离合装置,由外侧高转速侧轮组经挠性传动装置FC100对内侧低转速侧轮组作具转差的挠性传动,以使内侧轮组转速低于外侧轮组但仍具驱动动力。
[0039] 图2所示为图1中输出端离合装置为设置于第一传动装置T101输出端之系统结构示意图。如图2中所示,为本发明图1实施例中,输出端离合装置CL100为设置于第一传动装置输出轴1011的输出端。输出端离合装置CL200为设置于第一传动装置输出轴1012的输出端,其主要构成如下:回转动力源P100:为由回转输出动能的动力源所构成,如内燃引擎、外燃引擎、弹簧动力源、液压动力源、气压动力源、飞轮动力源或人力、或兽力、风能动力源、及/或由配置相关操控装置及能源供应及/或储存装置的电力驱动的交流或直流、无刷或有刷、同步或异步、内转式或外转式的回转式马达所构成。其输出端包括直接输出或经离合器再输出。
[0040] 输入端离合装置CL101:为供设置于回转动力源P100输出端与第一传动装置T101输入端之间,可操控回转动力源P100对第一传动装置T101的回转动能作传动或中断传动的操控,输入端离合装置CL101包括由人力或离心力所操控,或经由外部操作接口MI100的操控,而藉由电力及/或磁力及/或机力及/或气压力及/或液压力所驱动的可作传动链接或脱离功能的离合装置或结构,具有回转输入端及回转输出端。此项输入端离合装置CL101可依需要选择设置或不设置。
[0041] 第一传动装置T101:为由机械式的齿轮组、或链轮组、或皮带轮组或连杆组所构成固定速比或可变速比或无段变速的传动装置,供设置于回转动力源P100与输出端传动装置T100及输出端传动装置T200的输入端之间,包括具有单侧输出轴以供驱动所有轮组,或两侧具有输出轴第一传动装置输出轴1011及第一传动装置输出轴1012,以供经输出端传动装置 T100及输出端传动装置 T200分别驱动设置于共同负载体L100两侧的轮组。
[0042] 外部操作接口MI100:为由人力或机力或电能所操控的操作机构及/或机电装置及/或固态电路所构成的线型模拟或数字式或混合式的外部操控装置,供操控回转动力源P100的运转状态,及/或操控挠性传动装置FC100及/或输出端传动装置 T100、输出端传动装置 T200,及/或输出端离合装置CL100、输出端离合装置CL200以及输入端离合装置CL101的运作。
[0043] 挠性传动装置FC100为藉由限滑差速器(Limited Slip Differential)、或具有滑动阻尼耦合转矩的双端轴联结装置所构成,包括藉由流体黏滞效应、流力阻尼效应、机械摩擦效应、或电磁涡流效应、或发电反转矩效应所构成的呈双端轴结构的挠性传动装置,其两回转端分别联结于负载端的左侧轮组W100所联结的左侧轮轴S101,与右侧轮组W200所联结的右侧轮轴S102之间,供于驱动运作中,因个别负载端左右两侧负载变动导致运作不稳定时,藉设置于左右两侧轮组间的挠性传动装置FC100的滑动阻尼耦合转矩作互相传输动能的运作。
[0044] 输出端传动装置 T100、T200:输出端传动装置 T100的输出端为供驱动负载端的左侧轮组W100,输入端为接受来自第一传动装置输出轴1011的回转动能所驱动,输出端传动装置 T200的输出端为供驱动右侧轮组W200,输入端为接受来自第一传动装置输出轴1012的回转动能所驱动,输出端传动装置 T100及输出端传动装置 T200为由机械式的齿轮组、或链轮组、或皮带轮组或连杆组所构成,为具有加速或减速或变换转向的固定速比传动装置或可由人工操作或自动或半自动变速比或带式无段变速装置或液流式无段变速装置(Torque Converter)的传动装置所构成。此项输出端传动装置T100、T200可依需要选择设置或不设置。
[0045] 输出端离合装置CL100、CL200:输出端离合装置CL100为供设置于第一传动装置输出轴1011的输出端,供操控对轮组W100输出的回转动能,输出端离合装置CL200为供设置于第一传动装置输出轴1012的输出端,供操控对轮组W200输出的回转动能,输出端离合装置CL100及输出端离合装置CL200包括由人力或离心力所操控,或经由外部操作接口MI100的操控,而藉由电力及/或磁力及/或机力及/或气压力及/或液压力所驱动的可作传动链接或脱离功能的离合装置或结构,并具有回转输入端及回转输出端。输出端离合装置进一步包括可藉由电力及/或磁力及/或机力及/或气压力及/或液压力所驱动操控由链接到脱离的间耦合转矩大小,例如可藉激磁电流操控耦合转矩的电磁式湿式多板式离合装置,或借机力及/或气压力及/或液压力所驱动的湿式多板式离合装置所构成。
[0046] 输出端离合装置CL100、CL200的结构包括:(一)藉由电力及/或磁力及/或机力及/或气压力及/或液压力所驱动,而可作传动链接或脱离功能操控的离合装置或结构。
[0047] (二)藉由电力及/或磁力及/或机力及/或气压力及/或液压力所驱动,而可作传动连结到脱离间的连续耦合转矩大小的线性操控。
[0048] (三)藉由电力及/或磁力及/或机力及/或气压力及/或液压力所驱动,而可作传动连结或脱离,而于脱离后,具小于连结转矩的限转矩耦合功能。
[0049] (四)藉由电力及/或磁力及/或机力及/或气压力及/或液压力所驱动,而可作传动连结或脱离,而于脱离后,具小于连结转矩的可随转差增加而增大的线性阻尼功能。
[0050] (五)藉由电力及/或磁力及/或机力及/或气压力及/或液压力所驱动,而可作传动连结或脱离,而于脱离后,具小于连结转矩的可随转差增加而变小的线性阻尼功能。
[0051] (六)(一)~(五)包括径向离合装置。
[0052] (七)(一)~(五)包括轴向离合装置。
[0053] 共同负载体L100可依需要设置一个或一个以上的非动力轮。
[0054] 藉上述装置的运作,在共同负载体L100被回转动力源P100驱动运转,而负载端左侧的轮组W100及右侧的轮组W200作转弯差速运转时,藉由释放由内侧轮组与第一传动装置T101间的输出端离合装置,由外侧高转速侧轮组经挠性传动装置FC100对内侧低转速侧轮组作具转差的挠性传动,以使内侧轮组转速低于外侧轮组但仍具驱动动力。
[0055] 图3所示为图1系统结构中挠性传动装置之各种设置位置示意图。如图3中所示,为本发明图1实施例中,挠性传动装置FC100为设置于左侧轮轴S101与右侧轮轴S102之间,或设置于输出端传动装置T100与输出端传动装置T200的输入端之间,或设置于输出端传动装置本身内部传动结构之间,其主要构成如下:回转动力源P100:为由回转输出动能的动力源所构成,如内燃引擎、外燃引擎、弹簧动力源、液压动力源、气压动力源、飞轮动力源或人力、或兽力、风能动力源、及/或由配置相关操控装置及能源供应及/或储存装置的电力驱动的交流或直流、无刷或有刷、同步或异步、内转式或外转式的回转式马达所构成。其输出端包括直接输出或经离合器再输出。
[0056] 输入端离合装置CL101:为供设置于回转动力源P100输出端与第一传动装置T101输入端之间,可操控回转动力源P100对第一传动装置T101的回转动能作传动或中断传动的操控,输入端离合装置CL101包括由人力或离心力所操控,或经由外部操作接口MI100的操控,而藉由电力及/或磁力及/或机力及/或气压力及/或液压力所驱动的可作传动链接或脱离功能的离合装置或结构,具有回转输入端及回转输出端。此项输入端离合装置CL101可依需要选择设置或不设置。
[0057] 第一传动装置T101:为由机械式的齿轮组、或链轮组、或皮带轮组或连杆组所构成固定速比或可变速比或无段变速的传动装置,供设置于回转动力源P100与输出端传动装置T100及输出端传动装置T200的输入端之间,包括具有单侧输出轴以供驱动所有轮组,或两侧具有输出轴第一传动装置输出轴1011及第一传动装置输出轴1012,以供经输出端传动装置 T100及输出端传动装置 T200分别驱动设置于共同负载体L100两侧的轮组。
[0058] 外部操作接口MI100:为由人力或机力或电能所操控的操作机构及/或机电装置及/或固态电路所构成的线型模拟或数字式或混合式的外部操控装置,供操控回转动力源P100的运转状态,及/或操控挠性传动装置FC100及/或输出端传动装置 T100、输出端传动装置 T200,及/或输出端离合装置CL100、输出端离合装置CL200以及输入端离合装置CL101的运作。
[0059] 挠性传动装置FC100为藉由限滑差速器(Limited Slip Differential)、或具有滑动阻尼耦合转矩的双端轴联结装置所构成,包括藉由流体黏滞效应、流力阻尼效应、机械摩擦效应、或电磁涡流效应、或发电反转矩效应所构成的呈双端轴结构的挠性传动装置,其两回转端分别联结于负载端的左侧轮组W100所联结的左侧轮轴S101,与右侧轮组W200所联结的右侧轮轴S102之间,或输出端传动装置 T100与输出端传动装置 T200的传动轮系中,而于常态直行时呈同转速的传动组件之间,供于驱动运作中,因个别负载端左右两侧负载变动导致运作不稳定时,藉设置于左右两侧轮组间的挠性传动装置FC100的滑动阻尼耦合转矩作互相传输动能的运作。
[0060] 输出端传动装置 T100、T200:输出端传动装置 T100的输出端为供驱动负载端的左侧轮组W100,输入端为接受来自第一传动装置输出轴1011的回转动能所驱动,输出端传动装置 T200的输出端为供驱动右侧轮组W200,输入端为接受来自第一传动装置输出轴1012的回转动能所驱动,输出端传动装置 T100及输出端传动装置 T200为由机械式的齿轮组、或链轮组、或皮带轮组或连杆组所构成,为具有加速或减速或变换转向的固定速比传动装置或可由人工操作或自动或半自动变速比或带式无段变速装置或液流式无段变速装置(Torque Converter)的传动装置所构成。此项输出端传动装置T100、T200可依需要选择设置或不设置。
[0061] 输出端离合装置CL100、CL200:输出端离合装置CL100为供设置于第一传动装置输出轴1011的输出端,供操控对轮组W100输出的回转动能,输出端离合装置CL200为供设置于第一传动装置输出轴1012的输出端,供操控对轮组W200输出的回转动能,输出端离合装置CL100及输出端离合装置CL200包括由人力或离心力所操控,或经由外部操作接口MI100的操控,而藉由电力及/或磁力及/或机力及/或气压力及/或液压力所驱动的可作传动链接或脱离功能的离合装置或结构,并具有回转输入端及回转输出端。输出端离合装置进一步包括可藉由电力及/或磁力及/或机力及/或气压力及/或液压力所驱动操控由链接到脱离之间耦合转矩大小,例如可藉激磁电流操控耦合转矩的电磁式湿式多板式离合装置,或借机力及/或气压力及/或液压力所驱动的湿式多板式离合装置所构成。
[0062] 输出端离合装置CL100、CL200的结构包括:(一)藉由电力及/或磁力及/或机力及/或气压力及/或液压力所驱动,而可作传动链接或脱离功能操控的离合装置或结构。
[0063] (二)藉由电力及/或磁力及/或机力及/或气压力及/或液压力所驱动,而可作传动连结到脱离间的连续耦合转矩大小的线性操控。
[0064] (三)藉由电力及/或磁力及/或机力及/或气压力及/或液压力所驱动,而可作传动连结或脱离,而于脱离后,具小于连结转矩的限转矩耦合功能。
[0065] (四)藉由电力及/或磁力及/或机力及/或气压力及/或液压力所驱动,而可作传动连结或脱离,而于脱离后,具小于连结转矩的可随转差增加而增大的线性阻尼功能。
[0066] (五)藉由电力及/或磁力及/或机力及/或气压力及/或液压力所驱动,而可作传动连结或脱离,而于脱离后,具小于连结转矩的可随转差增加而变小的线性阻尼功能。
[0067] (六)(一)~(五)包括径向离合装置。
[0068] (七)(一)~(五)包括轴向离合装置。
[0069] 共同负载体L100可依需要设置一个或一个以上的非动力轮。
[0070] 藉上述装置的运作,在共同负载体L100被回转动力源P100驱动运转,而负载端左侧的轮组W100及右侧的轮组W200作转弯差速运转时,藉由释放由内侧轮组与第一传动装置T101间的输出端离合装置,由外侧高转速侧轮组经挠性传动装置FC100对内侧低转速侧轮组作具转差的挠性传动,以使内侧轮组转速低于外侧轮组但仍具驱动动力。
[0071] 图4所示为图1实施例进一步呈四轮驱动系统结构示意图。如图4中所示,为本发明图1实施例中第一传动装置T101的第一传动装置输出轴1011与负载端的左侧后方轮组W100及左侧前方轮组W300之间,个别设置输出端传动装置T100、T300,并于输出端传动装置T100输出端与轮组W100所联结的左侧轮轴S101的传动轮系之间,设置输出端离合装置CL100,以及于输出端传动装置T300输出端与轮组W300所联结的左侧轮轴S103的传动轮系之间,设置输出端离合装置CL300,以及于第一传动装置输出轴1012与右侧后方轮组W200与右侧前方的轮组W400之间,个别设置输出端传动装置T200、T400,并于输出端传动装置T200输出端与轮组W200所联结的右侧轮轴S102的传动轮系的间,设置输出端离合装置CL200,以及于输出端传动装置T400输出端与轮组W400所联结的右侧轮轴S104的传动轮系之间,设置输出端离合装置CL400,而挠性传动装置FC100的双端轴,分别联结于左侧轮轴S101及右侧轮轴S102之间,挠性传动装置FC200的双端轴,分别联结于左侧轮轴S103及右侧轮轴S104之间,其主要构成如下:回转动力源P100:为由回转输出动能的动力源所构成,如内燃引擎、外燃引擎、弹簧动力源、液压动力源、气压动力源、飞轮动力源或人力、或兽力、风能动力源、及/或由配置相关操控装置及能源供应及/或储存装置的电力驱动的交流或直流、无刷或有刷、同步或异步、内转式或外转式的回转式马达所构成。其输出端包括直接输出或经离合器再输出。
[0072] 输入端离合装置CL101:为供设置于回转动力源P100输出端与第一传动装置T101输入端之间,可操控回转动力源P100对第一传动装置T101的回转动能作传动或中断传动的操控,输入端离合装置CL101包括由人力或离心力所操控,或经由外部操作接口MI100的操控,而藉由电力及/或磁力及/或机力及/或气压力及/或液压力所驱动的可作传动链接或脱离功能的离合装置或结构,具有回转输入端及回转输出端。此项输入端离合装置CL101可依需要选择设置或不设置。
[0073] 第一传动装置 T101:为由机械式的齿轮组、或链轮组、或皮带轮组或连杆组所构成固定速比或可变速比或无段变速的传动装置,供设置于回转动力源P100与输出端传动装置 T100、T200、T300、T400输入端之间,包括具有单侧输出轴以供驱动所有轮组,或两侧具有输出轴第一传动装置输出轴1011及第一传动装置输出轴1012,以供经输出端传动装置 T100、T200、T300、T400分别驱动设置于共同负载体L100两侧的轮组。
[0074] 外部操作接口MI100:为由人力或机力或电能所操控的操作机构及/或机电装置及/或固态电路所构成的线型模拟或数字式或混合式的外部操控装置,供操控回转动力源P100的运转状态,及/或操控挠性传动装置FC100、FC200及/或输出端传动装置 T100、T200、T300、T400,及/或输出端离合装置CL100、CL200、CL300、CL400以及输入端离合装置CL101的运作。
[0075] 挠性传动装置FC100、FC200为藉由限滑差速器(Limited Slip Differential)、或具有滑动阻尼耦合转矩的双端轴联结装置所构成,包括藉由流体黏滞效应、流力阻尼效应、机械摩擦效应、或电磁涡流效应、或发电反转矩效应所构成的呈双端轴结构的挠性传动装置,其中挠性传动装置FC100两回转端分别联结于负载端的左侧后方的轮组W100所联结的左侧轮轴S101,与右侧后方的轮组W200所联结的右侧轮轴S102之间,挠性传动装置FC200两回转端分别联结于负载端左侧前方的轮组W300所联结的左侧轮轴S103,与右侧前方的轮组W400所联结的右侧轮轴S104之间,供于驱动运作中,因个别负载端左右两侧负载变动导致运作不稳定时,藉设置于左右两侧相对轮组间的挠性传动装置FC100及/或挠性传动装置FC200的滑动阻尼耦合转矩作互相传输动能的运作。
[0076] 输出端传动装置 T100、T200、T300、T400:输出端传动装置 T100的输出端为供驱动负载端左侧后方轮组W100,输入端为接受来自第一传动装置输出轴1011的回转动能所驱动,输出端传动装置 T200的输出端为供驱动右侧后方轮组W200,输入端为接受来自第一传动装置输出轴1012的回转动能所驱动,输出端传动装置 T300的输出端为供驱动负载端左侧前方的轮组W300,输入端为接受来自第一传动装置输出轴1011的回转动能所驱动,输出端传动装置T400的输出端为供驱动右侧前方的轮组W400,输入端为接受来自第一传动装置输出轴1012的回转动能所驱动,输出端传动装置 T100、T200、T300、T400为由机械式的齿轮组、或链轮组、或皮带轮组或连杆组所构成,为具有加速或减速或变换转向的固定速比传动装置或可由人工操作或自动或半自动变速比或带式无段变速装置或液流式无段变速装置(Torque Converter)的传动装置所构成。此项输出端传动装置T100、T200及/或T300、T400可依需要选择设置或不设置。
[0077] 输出端离合装置CL100、CL200、CL300、CL400:输出端离合装置CL100为供设置于第一传动装置输出轴1011与轮组W100所联结的左侧轮轴S101的传动轮系之间,供操控对轮组W100输出的回转动能,输出端离合装置CL200为供设置于第一传动装置输出轴1012与轮组W200所联结的右侧轮轴S102的传动轮系之间,供操控对轮组W200输出的回转动能,输出端离合装置CL300为供设置于第一传动装置输出轴1011与轮组W300所联结的左侧轮轴S103的传动轮系之间,供操控对轮组W300输出的回转动能,输出端离合装置CL400为供设置第一传动装置输出轴1012与轮组W400所联结的右侧轮轴S104的传动轮系之间,供操控对轮组W400输出的回转动能,输出端离合装置CL100、CL200、CL300、CL400包括由人力或离心力所操控,或经由外部操作接口MI100的操控,而藉由电力及/或磁力及/或机力及/或气压力及/或液压力所驱动的可作传动链接或脱离功能的离合装置或结构,并具有回转输入端及回转输出端。输出端离合装置进一步包括可藉由电力及/或磁力及/或机力及/或气压力及/或液压力所驱动操控由链接到脱离之间耦合转矩大小,例如可藉激磁电流操控耦合转矩的电磁式湿式多板式离合装置,或借机力及/或气压力及/或液压力所驱动的湿式多板式离合装置所构成。
[0078] 输出端离合装置CL100、CL200、CL300、CL400的结构包括:(一)藉由电力及/或磁力及/或机力及/或气压力及/或液压力所驱动,而可作传动链接或脱离功能操控的离合装置或结构。
[0079] (二)藉由电力及/或磁力及/或机力及/或气压力及/或液压力所驱动,而可作传动连结到脱离间的连续耦合转矩大小的线性操控。
[0080] (三)藉由电力及/或磁力及/或机力及/或气压力及/或液压力所驱动,而可作传动连结或脱离,而于脱离后,具小于连结转矩的限转矩耦合功能。
[0081] (四)藉由电力及/或磁力及/或机力及/或气压力及/或液压力所驱动,而可作传动连结或脱离,而于脱离后,具小于连结转矩的可随转差增加而增大的线性阻尼功能。
[0082] (五)藉由电力及/或磁力及/或机力及/或气压力及/或液压力所驱动,而可作传动连结或脱离,而于脱离后,具小于连结转矩的可随转差增加而变小的线性阻尼功能。
[0083] (六)(一)~(五)包括径向离合装置。
[0084] (七)(一)~(五)包括轴向离合装置。
[0085] 上述设置于共同负载体L100后方的输出端离合装置CL100、CL200为必须设置,而CL300、CL400可依需要选择设置或不设置。
[0086] 共同负载体L100可依需要设置一个或一个以上的非动力轮。
[0087] 藉上述装置的运作,在共同负载体L100被回转动力源P100驱动运转,于负载端左侧后方的轮组W100及右侧后方的轮组W200作转弯差速运转时,藉由释放由内侧轮组与第一传动装置T101间的输出端离合装置,由外侧高转速侧轮组经挠性传动装置FC100对内侧低转速侧轮组作具转差的挠性传动,以使内侧轮组转速低于外侧轮组但仍具驱动动力。同样的于负载端左侧前方的轮组W300及右侧前方的轮组W400作转弯差速运转时,藉由释放由内侧轮组与第一传动装置T101间的输出端离合装置,由外侧高转速侧轮组经挠性传动装置FC200对内侧低转速侧轮组作具转差的挠性传动,以使内侧轮组转速低于外侧轮组但仍具驱动动力。
[0088] 此项可个别离合操控及挠性互传的差动系统,进一步可设置转向信息检测装置S100,以在转弯时,藉由转向信息检测装置S100的信息经控制装置ECU100操控输出端传动装置T100及输出端传动装置T200作相对速比切换,以提升转弯驱动的性能。
[0089] 图5所示为本发明藉由转向信息检测装置S100之信号经控制装置ECU100操控输出端传动装置T100及输出端传动装置T200作相对速比切换之实施例系统示意图。如图5中所示,为本发明为于共同负载体L100设有一个由回转动力源P100的回转动能所驱动的第一传动装置T101,及由第一传动装置T101第一传动装置输出轴1011与负载端的左侧轮组W100的间设置输出端传动装置T100,并于轮组W100所联结的左侧轮轴S101输入端设置输出端离合装置CL100,以及于第一传动装置输出轴1012与右侧轮组W200之间,设置输出端传动装置T200,并于轮组W200所联结的右侧轮轴S102输入端设置输出端离合装置CL200,而挠性传动装置FC100的双端轴,分别联结于左侧轮轴S101及右侧轮轴S102,其主要构成如下:
回转动力源P100:为由回转输出动能的动力源所构成,如内燃引擎、外燃引擎、弹簧动力源、液压动力源、气压动力源、飞轮动力源或人力、或兽力、风能动力源、及/或由配置相关操控装置及能源供应及/或储存装置的电力驱动的交流或直流、无刷或有刷、同步或异步、内转式或外转式的回转式马达所构成。其输出端包括直接输出或经离合器再输出。
[0090] 输入端离合装置CL101:为供设置于回转动力源P100输出端与第一传动装置T101输入端之间,可操控回转动力源P100对第一传动装置T101的回转动能作传动或中断传动的操控,输入端离合装置CL101包括由人力或离心力所操控,或经由外部操作接口MI100的操控,而藉由电力及/或磁力及/或机力及/或气压力及/或液压力所驱动的可作传动链接或脱离功能的离合装置或结构,具有回转输入端及回转输出端。此项输入端离合装置CL101可依需要选择设置或不设置。
[0091] 第一传动装置T101:为由机械式的齿轮组、或链轮组、或皮带轮组或连杆组所构成固定速比或可变速比或无段变速的传动装置,供设置于回转动力源P100与输出端传动装置T100及输出端传动装置T200的输入端之间,包括具有单侧输出轴以供驱动所有轮组,或两侧具有输出轴第一传动装置输出轴1011及第一传动装置输出轴1012,以供经输出端传动装置 T100及输出端传动装置 T200分别驱动设置于共同负载体L100两侧的轮组。
[0092] 外部操作接口MI100:为由人力或机力或电能所操控的操作机构及/或机电装置及/或固态电路所构成的线型模拟或数字式或混合式的外部操控装置,供操控回转动力源P100的运转状态,及/或操控挠性传动装置FC100及/或输出端传动装置 T100、输出端传动装置 T200,及/或输出端离合装置CL100、输出端离合装置CL200以及输入端离合装置CL101的运作。
[0093] 控制装置ECU100:为由机电装置及/或电子电路组件及/或功率半导体及/或微处理器及软件所构成,供连接电源B100及接受操作接口MI100的操控或转向信息检测装置S100的操控或系统操控运转状态的信号所操作,供操控回转动力源P100的运转状态,及/或操控可操控多段变速比装置T100,及/或可操控多段变速比装置T200的运作速比。
[0094] 转向信息检测装置S100:为指一个或一个以上的物理性检测装置,供检测与转向相关的检测信号包括以下一种或一种以上的信息,含:来自方向机转向角度的信息、车身倾斜角的信息、车速的信息、上下坡度的信息、加速或减速的信息,而与操作接口MI100的信息共同输往控制装置ECU100。
[0095] 挠性传动装置FC100为藉由限滑差速器(Limited Slip Differential)、或具有滑动阻尼耦合转矩的双端轴联结装置所构成,包括藉由流体黏滞效应、流力阻尼效应、机械摩擦效应、或电磁涡流效应、或发电反转矩效应所构成的呈双端轴结构的挠性传动装置,其两回转端分别联结于负载端的左侧轮组W100所联结的左侧轮轴S101,与右侧轮组W200所联结的右侧轮轴S102之间,供于驱动运作中,因个别负载端左右两侧负载变动导致运作不稳定时,藉设置于左右两侧轮组间的挠性传动装置FC100的滑动阻尼耦合转矩作互相传输动能的运作。
[0096] 输出端传动装置 T100、T200:输出端传动装置 T100的输入端为接受来自第一传动装置输出轴1011的回转动能所驱动,输出端为供驱动负载端的左侧轮组W100。输出端传动装置 T200的输入端为接受来自第一传动装置输出轴1012的回转动能所驱动,输出端为供驱动右侧轮组W200,输出端传动装置 T100及输出端传动装置 T200为由机械式的齿轮组、或链轮组、或皮带轮组或连杆组所构成,为具有加速或减速或变换转向的固定速比传动装置或可由人工操作或自动或半自动变速比或带式无段变速装置或液流式无段变速装置(Torque Converter)的传动装置所构成。此项输出端传动装置T100、T200可依需要选择设置或不设置。
[0097] 输出端离合装置CL100、CL200:输出端离合装置CL100为供设置于轮组W100所联结的左侧轮轴S101的输入端,供操控对轮组W100输出的回转动能;输出端离合装置CL200为供设置于轮组W200所联结的右侧轮轴S102的输入端,供操控对轮组W200输出的回转动能,输出端离合装置CL100及输出端离合装置CL200包括由人力或离心力所操控,或经由外部操作接口MI100及控制装置ECU100的操控,而藉由电力及/或磁力及/或机力及/或气压力及/或液压力所驱动的可作传动链接或脱离功能的离合装置或结构,并具有回转输入端及回转输出端;输出端离合装置进一步包括可藉由电力及/或磁力及/或机力及/或气压力及/或液压力所驱动操控由链接到脱离的间耦合转矩大小,例如可藉激磁电流操控耦合转矩的电磁式湿式多板式离合装置,或借机力及/或气压力及/或液压力所驱动的湿式多板式离合装置所构成。
[0098] 输出端离合装置CL100、CL200的结构包括:(一)藉由电力及/或磁力及/或机力及/或气压力及/或液压力所驱动,而可作传动链接或脱离功能操控的离合装置或结构。
[0099] (二)藉由电力及/或磁力及/或机力及/或气压力及/或液压力所驱动,而可作传动连结到脱离间的连续耦合转矩大小的线性操控。
[0100] (三)藉由电力及/或磁力及/或机力及/或气压力及/或液压力所驱动,而可作传动连结或脱离,而于脱离后,具小于连结转矩的限转矩耦合功能。
[0101] (四)藉由电力及/或磁力及/或机力及/或气压力及/或液压力所驱动,而可作传动连结或脱离,而于脱离后,具小于连结转矩的可随转差增加而增大的线性阻尼功能。
[0102] (五)藉由电力及/或磁力及/或机力及/或气压力及/或液压力所驱动,而可作传动连结或脱离,而于脱离后,具小于连结转矩的可随转差增加而变小的线性阻尼功能。
[0103] (六)(一)~(五)包括径向离合装置。
[0104] (七)(一)~(五)包括轴向离合装置。
[0105] 共同负载体L100可依需要设置一个或一个以上的非动力轮。
[0106] 藉上述装置的运作,在共同负载体L100被回转动力源P100驱动运转,而负载端左侧的轮组W100及右侧的轮组W200作转弯差速运转时,藉由释放由内侧轮组与第一传动装置T101间的输出端离合装置,由外侧高转速侧轮组经挠性传动装置FC100对内侧低转速侧轮组作具转差的挠性传动,以使内侧轮组转速低于外侧轮组但仍具驱动动力。
[0107] 前述图1~图5为此项可个别离合操控及挠性互传的差动系统实务的举例,于使用更多组的负载端轮组时,其构成系统可进一步类推。
[0108] 上述图1~图5实施例的驱动系统,可类推供应用于前轮驱动、或后轮驱动、或四轮驱动、或多轮全轮驱动或两侧以履带驱动的车辆、或工程用、农用或特种载具。
[0109] 此项可个别离合操控及挠性互传的差动系统,进一步在第一传动装置T101的输出端至个别负载端轮组之间,个别设置由固定速比的加速或减速或变换转向有段或无段传动装置所构成的输出端传动装置。上述输出端传动装置为由机械式的齿轮组、或链轮组、或皮带轮组或连杆组所构成,为具有加速或减速或变换转向的固定速比传动装置或可由人工操作或自动或半自动变速比或带式无段变速装置或液流式无段变速装置(Torque Converter)的传动装置所构成。
[0110] 此项可个别离合操控及挠性互传的差动系统,进一步在个别的第一传动装置T101输出端至个别负载端轮组的个别传动轮系之间,所个别设置输出端离合装置,包括设置于以下一处以上,含:(一)设置于第一传动装置T101输出端与个别的输出端传动装置的输入端之间。
[0111] (二)设置于输出端传动装置的输入端。
[0112] (三)设置于输出端传动装置的输出端。
[0113] (四)串联设置于个别的输出端传动装置的内部动力传输组件之间。
[0114] (五)设置于负载端轮组输入端。
[0115] 上述输出端离合装置包括由人力或离心力所操控,或经由外部操作接口的操控,而藉由电力及/或磁力及/或机力及/或气压力及/或液压力所驱动的可作传动链接或脱离功能的离合装置或结构,并具有回转输入端及回转输出端。
[0116] 此项可个别离合操控及挠性互传的差动系统,进一步在沿共同负载体L100驱动方向两侧呈横向同轴线的相对位置,所设置相同的传动运转组件之间,设置由限滑差速器(Limited Slip Differential)、或具滑动耦合转矩的双端轴联结装置所构成的挠性传动装置,而于挠性传动装置的双端轴所联结的左侧轮轴及轮组与右侧轮轴及轮组之间作差动运转时,例如藉挠性传动装置以在共同负载体L100转弯的差速运转时,藉由释放由内侧轮组与第一传动装置T101间的输出端离合装置,由外侧高转速侧轮组经挠性传动装置对内侧低转速侧轮组作具转差的挠性传动,以使内侧轮组转速低于外侧轮组但仍具驱动动力。挠性传动装置包括由具有滑动阻尼的耦合装置所构成的耦合转矩的双端轴联结装置如藉由流体黏滞效应、流力阻尼效应、机械摩擦效应、或电磁涡流效应、或发电反转矩效应所构成的呈双端轴结构的挠性传动装置,其两回转端分别联结于:供设置于以下传动运转组件的横向同轴线的相对位置的一处以上,含:
(一)设置于共同负载体L100左侧与右侧轮组所联结的轮轴之间。
[0117] (二)设置于共同负载体L100左侧与右侧输出端传动装置的相对输入端之间。
[0118] (三)设置于共同负载体L100左侧与右侧输出端离合装置的相对输出端之间。
[0119] (四)设置于共同负载体L100左侧与右侧输出端传动装置的传动轮系中,于常态直行时呈同转速的传动组件之间。
[0120] 此项可个别离合操控及挠性互传的差动系统,沿共同负载体L100驱动方向两侧呈横向同轴线的相对位置,所设置的轮组或其驱动运转组件之间所设置的限滑差速器(Limited Slip Differential)、或具滑动耦合转矩的双端轴联结装置所构成的挠性传动装置可选择全部设置、部份设置。
[0121]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