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变速箱和齿轮 / 变速杆 / 换档拨叉 / 用于换档变速器中换档拨叉到达中立位置的方法

用于换档变速器换档拨叉到达中立位置的方法

阅读:58发布:2020-05-13

专利汇可以提供用于换档变速器换档拨叉到达中立位置的方法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 发明 涉及用于 汽车 的换档 变速器 中一 换档拨叉 从该换档拨叉的一原始 位置 中出来到达一位于两个终端位置之间的中立位置的方法。本方法的特征在于,无需用于换档拨叉的位置确定的 传感器 或者在取消该传感器的情况下找到所述中立位置。,下面是用于换档变速器换档拨叉到达中立位置的方法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用于汽车的换档变速器中一换档拨叉(4)从该换档拨叉(4)的一 原始位置中出来到达一位于两个终端位置之间的中立位置(N)的方法,
其中,该换档拨叉(4)可在所述两个终端位置之间在两个方向(L, R)上运动,
其中,在分别一个终端位置中可置入一档(G1,G2),
其中,为了这些档(G1,G2)的置入,在一对应于该相应档的同步点 (Syn1,Syn2)中,所述换档变速器的一输入轴的转速(nE)可与一输出 轴的转速(nE)同步,和
其中,一止动(FR)作用在该换档拨叉(4)上,该止动力朝着中立 位置(N)压该换档拨叉(4)以及在远离该中立位置(N)的原始位置中 将该换档拨叉(4)压离该中立位置(N)以及优选在该中立位置(N)的 附近取得一最大值(FR,max),
该方法具有以下步骤:
S1对该换档拨叉(4)在所述方向(L,R)的一个上施加一操作力 (F1),其中,该操作力(F1)大于所述最大止动力(FR,max);
S2根据下述中断准则中的至少一个来结束步骤S1:
a)一确定的持续时间(Δt1)被超过;
b)在步骤S1中所述输入轴的转速(nE)与所述输出轴的转速(nA)的 比发生强变化;
c)输入轴与输出轴不再同步运转。
2.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从一已置入的档(G1) 开始并且在所述步骤S1前包括下一步骤:
S0分离汽车的一离合器,由此将所述变速器或所述已置入的档(G1) 对应的变速器分支与该汽车的驱动装置分开,其中,确定所述操作力(F1) 朝向中立位置起作用。
3.根据权利要求2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2中仅考虑所述中 断准则a)。
4.根据权利要求3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2后对所述换档拨 叉(4)在相同方向上在一持续时间(Δt2)上施加一在同一方向上的、小于 所述最大止动力(FR,max)的操作力(F2)。
5.根据权利要求3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2后对所述换档拨 叉(4)在相同方向上在一持续时间(Δt3)上施加一小于所述操作力(F1) 但大于所述最大止动力(FR,max)的操作力(F3),其中,其中,该持续时 间(Δt3)小于用于输入轴与输出轴的转速(nE,nA)的同步所需要的时间。
6.根据权利要求2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2中仅考虑所述中 断准则b)。
7.根据权利要求6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2后对所述换档拨 叉(4)在相反方向上在一个一定的持续时间(Δt4)上施加一小于所述最大 止动力(FR,max)的操作力(F4)。
8.根据权利要求7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2后对所述换档拨 叉(4)在相反方向上在一时间间隔(Δt5)上施加一小于所述操作力(F1) 但大于所述最大止动力(FR,max)的操作力(F5),其中,通过该操作力(F5) 的加载在一小于用于输入轴与输出轴的转速(nE,nA)的同步所需时间的 持续时间(Δt5)后结束。
9.根据权利要求2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2中仅考虑所述中 断准则c),并且在步骤S2后对所述换档拨叉(4)在相同方向上在一持续 时间(Δt6)上施加一操作力(F6),其中,该操作力(F6)小于所述最大止 动力(FR,max)。
10.根据权利要求9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用于所述操作力(F6) 的所述持续时间(Δt6)届满后进行至少一次方向反向,其中,在完成方向 反向后该操作力(F6)也仅作用一持续时间(Δt6)
11.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检验全部三个中断准则, 并且根据被满足的中断准则来导入不同的方法步骤。
12.根据权利要求1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1前进行下 一步骤:
S0’识别是否一个档(G1,G2)已被置入,其中,在识别成功时所 述操作力(F1)朝向中立位置(N)方向起作用,在识别未成功时,操作力 (F1)朝向更高的档起作用并且在这时使汽车的离合器分离,由此使所述 变速器或者所识别出的或所述更高的档对应的变速器分支与驱动装置分 开。
13.根据权利要求12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接着所述步骤S2进行下 列步骤:
S3在出现所述中断准则b)时关断所述操作力(F1),在出现所述中 断准则a)或c)时,对所述换档拨叉(4)在相同方向上施加一小于所述 操作力(F1)的操作力(F7),其中,通过该操作力(F7)的加载在一时间 间隔(Δt7)后被关断或者在所述输入轴的转速(nE)发生强变化时结束;
S4在所述输入轴的转速(nE)急剧变化时关断所述操作力(F7),在 转速比不变时重复所述步骤S1至S4。
14.根据权利要求1至13之一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限制所述换档拨 叉(4)的运动速度。
15.根据权利要求1至12之一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这些持续时间(Δt1 至Δt7)的值、所述转速变化、其它转速参数以及这些操作力(F1至F7)的 值根据温度与所述估计已被置入的档(G1,G2)来预给定。

说明书全文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汽车换档变速器换档拨叉到达一位于两个终端 位置之间的中立位置的方法。

背景技术

EP 1 300 614 A2公开了一种用于找到换档拨叉的中立位置的方法。在 此,换档拨叉可在两个终端位置之间在两个方向上运动。如果换档拨叉处 于其中一个终端位置时,则置入了一个档。为了置入一个档,换档拨叉从 中立位置出发经过相应档对应的同步点,由此使换档变速器输入轴的转速 与输出轴的转速同步。在越过该同步点之后,该相应档对应的一空套齿轮 与轴(输入轴或输出轴)实现形合的连接,该空套齿轮配合在该轴上。 档通过空套齿轮与相应轴之间的形锁合被置入。
在EP 1 300 614 A2中,在换档拨叉或换档拨叉轴-该换档拨叉轴为换档 拨叉的一部分-上作用一个止动,该止动力朝着中立位置压换档拨叉并将 该换档拨叉从中立位置压到一个远离该中立位置的一个位置中。当换档拨 叉已经位于中立位置附近,止动力朝着中立位置压换档拨叉时,EP 1 300 614 A2所述的方法则集中在找出中立位置。为了找出该大概的中立位置, EP 1 300 614 A2提出:求出换档拨叉的两个终端位置或者求出由换档拨叉 引导的滑动套筒的两个终端位置,通过终端位置之间距离的中值来求出通 常位于两个终端位置的中心的中立位置。对此需要至少一个用于换档拨叉 的位置或位置改变的传感器
如果取消了用于位置确定的传感器,EP 1 300 614 A2的方法不再能执 行。不再能够可靠地找出中立位置。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以 尽可能简单的机构可靠地找出中立位置的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按权利要求1的特征组合来解决。优选的实施方案 可由从属权利要求得知。
按权利要求1的方法包括两个步骤。首先在步骤S1中,沿两个可能的 方向中的一个以力F1加载换档拨叉,其中力F1大于最大止动力。在步骤 S2中,按下列中断准则中的至少一个来结束步骤S1或以力F1对换档拨叉 的加载:
a)超过了一确定的持续时间Δt1;
b)在步骤S1中,输入轴的转速相对于输出轴的转速发生了强变化;
c)输入轴与输出轴的运转不再同步。
按本发明的方法无需用于位置确定的传感器就可行。也就是说,可以 在取消换档变速器中的位置传感器的情况下也可靠地找到中立位置。
如上所述那样,视换档拨叉的位置而定,止动力作用在不同的方向上。 在中立位置附近设置一止动装置,通过该止动装置使换档拨叉被压向中立 位置。在此,该止动装置优选包括一止动曲面和一例如弹簧加载的滚珠或 滚轮形式的止动体,其中,止动曲面优选这样设计,使得止动力在中立位 置中在数值上取得最大。
在所述止动装置中,止动体被以一定的力压靠在止动曲面上。在此情 况下,所述止动力就是基于止动体与止动曲面的共同配合而沿换档拨叉的 运动方向作用在该换档拨叉上的力。
在一优选实施例中,本方法从一起始位置中启动,在该起始位置中, 换档变速器的一个档已被置入。在此情况下,在步骤S1之前有一个步骤 S0。在步骤S0中,汽车的一离合器分离,由此换档变速器或换档变速器的、 所置入的档对应的变速器分支与汽车的驱动装置分离。此外在步骤S0中还 确定,力F1朝着中立位置起作用;是否有一个档以及哪个档已被置入,可 通过输入轴与输出轴的转速来确定。如果转速比(在一确定的时间内)是 恒定的,则在知晓换档变速器中每个档的传动比的情况下能可靠地鉴别出 所置入的档。如果已知所置入的档,则也就可以清楚地确定换档拨叉必须 沿其运动的方向,以便换档拨叉从所置入的档移动至中立位置。
在一优选实施例中,在步骤S2中仅考虑中断准则a)。中断准则b)与 c)在此不被检验。按中断准则a),换档拨叉被加载以力F1的时间仅为持 续时间Δt1。持续时间Δt1在此优选这样确定,使得换档拨叉从所置入的档 开始被压入一区域中,在该区域中所述止动力已经朝着中立位置压该换档 拨叉。如果止动力大于要克服的摩擦力,则换档拨叉因此由于止动装置而 到达中立位置中。
在步骤S2后,可以对换档拨叉在同一方向上在一个持续时间Δt2上加 载一力F2,该力F2小于最大止动力。通过对力F2的限制确保:换档拨叉从 所置入的档出发不会越过中立位置运动。当止动力在中立位置中取得最大 值时,这是有效的,其中,止动力阻止了换档拨叉从中立位置中出来的运 动。
变换地,在步骤S2之后换档拨叉可以在相同的方向上在一持续时间Δt3 被加载以一个小于力F1但大于所述最大止动力的力F3。持续时间Δt3在此 受到限制。持续时间Δt3小于这样一个时间,该时间是使输入轴与输出轴同 步所需的时间,确切地说是用于与在该方法开始时所置入的档相对的档。 在该方法方案中,只要摩擦力不是太大,则由于力F3,起始于所置入的档 的换档拨叉越过中立位置而运动并且由于相对档处已开始的同步而停留在 该相对档的同步点上。由于持续时间Δt3的时间上的限制,确保了换档拨叉 不会越过该相对档的同步点,而是只要该同步点中的止动力指向中立位置, 则换档拨叉又被该止动力压回到中立位置。在此需指出的是,止动力在中 立位置的区域中及在同步点的区域中明显大于所出现的摩擦力,但也要注 意:摩擦力可能与变速器中的温度强烈地相关。
此外还可以在步骤S2中仅考虑中断准则b)。这基于下述认知,即: 当换档拨叉从所置入的档起,越过中立位置而到达相对档的同步点并且在 那里由于正在进行的同步而使输入轴加速制动时,输入轴的转速相对于 输出轴的转速发生强变化。相应地可以在步骤S2之后给换档拨叉在相反的 方向上在一定的持续时间Δt4上施加一个小于所述最大止动力的力F4。该 力F4在此指向中立位置。对最大止动力的限制确保力F4不会将换档拨叉压 过中立位置,因为止动力的最大值出现在中立位置中。
变换地,可以在步骤S2之后在相反的方向上在一个持续时间Δt5上给 换档拨叉施加一个小于力F1但大于最大作用的止动力的力F5。在此,力F5 在持续时间Δt5后被取消,该持续时间Δt5小于用于输入轴与输出轴的转速 同步所需的时间。通过力F5的时间上的限制,确保在成功的方向反向之后 换档拨叉不会太长时间地停留在在先已置出的档的同步点上。在此,在相 应设计的止动装置中,止动力还导致换档拨叉从原始置入的档的同步点滑 入中立位置中。
此外可以在步骤S2中提出仅考虑中断准则c),在该中断准则中检验输 入轴与输出轴是否同步运转。如果不再是同步运转,是因为输入轴与输出 轴之间缺少形锁合,使输入轴的转速下降,则在步骤S2之后在相同的方向 上给换档拨叉施加一个力F6,持续时间为Δt6,其中,该力F6小于最大止 动力。在此利用了这样的情况,即:输入轴与输出轴的非同步运转标志着 档不再是已置入的并因此相应地换档拨叉必定已经离开了该档对应的终端 位置。在此力F6足以使换档拨叉进一步朝着中立位置运动。
在持续时间Δt6届满后,可以使力F6反向,其中,在完成反向之后, 力F6也作用一个持续时间Δt6。这种反向可多次进行,其中,力F6和/或持 续时间Δt6可逐渐减小。在本实施例中换档拨叉在中立位置附近被来回压, 直到本方法结束以及换档拨叉可靠地位于中立位置中。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检验全部三个中断准则,并且根据条件被满足 的中断准则来导出其它的方法步骤。其中,可在步骤S1前进行一个步骤 S0’。在步骤S0’中首先确定是否有一个档已被置入,其中在成功地识别到 一个已被置入的档时,使力F1朝着中立位置起作用,在识别未成功时,使 力F1朝着更高的档起作用并且然后使汽车的离合器分离,由此变速器或者 所识别出的档或更高档对应的变速器分支与汽车的驱动装置分离。
此时,在步骤S0’、S1及S2之后可进行其它的步骤S3与S4。在步骤 S3中在出现中断准则b)时关断操作力F1,而在出现中断准则a)或c)时, 在同一方向上对换档拨叉施加一个小于力F1的力F7,其中,由力F7施加的 载荷在一个时间间隔Δt7后结束或者当输入轴的转速出现强变化时结束。在 步骤S4中,只要力F7没有由于输入轴转速的急剧变化而关断,只要转速 比保持不变,该方法就在换档拨叉的相反的运动方向上重复步骤S1至S4。 如果转速比不变,换档拨叉一定是朝着所置入的档被压,从而没有导致所 置入的档的脱出。在这种情况下,力F1、F7的所选择的方向是错误的并在 步骤S4中反向。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可以限制换档拨叉轴的移动速度。在用于换档 拨叉轴的是液压的执行机构时,这可以例如通过一个节流板来实现,该节 流板仅允许一确定的最大的容积流。如果是电动执行机构,可以设置最大 的电压或操作频率
上述这些持续时间的值、变速器中的轴的转速的变化、其它可能的转 速参数以及操作力的值可以根据温度与(估计)已置入的档来不同地预给 定。
附图说明
下面借助附图中所示的实施例来详细描述本发明。图中示出:
图1 一止动曲面与一止动体的示意图;
图2 止动力随换档拨叉位移的变化曲线;
图3 一个第一实施例的换档拨叉位移与操作力的时间上的变化曲线;
图4 一个第二实施例的换档拨叉位移、操作力与输入轴转速的时间上 的变化曲线;
图5 一个第三实施例的换档拨叉位移、操作力与输入轴及输出轴转速 的时间上的变化曲线;
图6 一个第四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7 一个第五实施例的换档拨叉位移、操作力与输入轴转速的时间上 的变化曲线;
图8 一个第六实施例的换档拨叉位移、操作力与输入轴转速的时间上 的变化曲线;
图9 一个第七实施例的换档拨叉位移、操作力与输入轴转速的时间上 的变化曲线;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一止动装置,其包括一滚珠形式的止动体2和一个止动曲面3。 该止动曲面3在此是一个作为汽车中换档变速器的一部分的换档拨叉4的 一部分。尤其是该止动曲面3可设置在一换档拨叉轴的外表面上,该换档 拨叉轴是换档拨叉4的一部分并且可在两个相反的方向L、R上相对于一 个在此未示出的变速器运动地设置。在图1中,方向L、R是线性的,但 也可以是圆弧形的,其结果是转动运动。
止动体2被一个用箭头5表示的力压在止动曲面3上。将止动体2压 在止动曲面3上的力可以例如是弹簧力。该止动曲面3相对于一中立位置 N对称。
现在如果使换档拨叉4及因此使止动曲面3朝方向L或方向R移动, 则在一定条件下通过被弹簧加载的止动体2产生一个止动力FR。在图2中 示出了止动力FR对于这样一个区域的关于换档拨叉位移s的变化曲线,该 区域是从中立位置直至换档拨叉的终端位置中的一个之间的区域。图1中 两个档G1,G2彼此相对。
一个滑动套筒随换档拨叉轴沿一轴运动,在该轴上配合有两个隔开距 离的空套齿轮。每个空套齿轮均有一个齿部,当空套齿轮与轴以相同转速 转动时,该齿部可以与随该轴一同转动的滑动套筒的一齿部形成啮合。轴 与空套齿轮的同步运转通过一同步单元来实现。在此每个空套齿轮可以对 应一个档。如果一个档被置入,则滑动套筒的齿部与相应空套齿轮的齿部 相啮合。
在止动曲面3的在图1中参照止动体2所示的中立位置中,止动力具 有最大值,该最大值用FR,max来表示。只要不在方向L,R上作用更大的力, 则该力FR,max使换档拨叉4保持在中立位置。在中立位置,止动体2靠触在 止动曲面3上的两个点6、7中(图1)。在其它情况下,止动体2与止动曲 面3之间是单点接触
如图2所示,止动力FR从中立位置N直至一换向点U是正的。这意 味着,换档拨叉4离开中立位置的运动与力FR相逆。正的止动力FR起相 反的作用,即,当换档拨叉4位于中立位置N与换向点U之间时,换档拨 叉4在朝着中立位置的方向上被压。
在越过换向点U后,止动力FR是负的。这意味着,自该换向点U起, 将换档拨叉压离中立位置。图2的换向点U在此相应于止动曲面3的局部 极点上的、图1中标明的换向点U。
换档拨叉轴4的运动受到两个终端位置的限制,在这两个位置中,档 G1、G2中的各一个被置入。如果换档拨叉4沿方向L移动到左边的终端 位置,则档G1被置入。相应地,在相反的方向R上在到达另一终端位置 时,相对的档G2被置入。
在朝着某个档G运动时,首先运动至一同步点Syn,在该同步点Syn 使待置入的档的空套齿轮的转速与轴的转速同步。在成功的同步后,滑动 套筒的齿部与该空套齿轮的齿部之间形成形锁合,这在图2中用Dock-In 表示。在这些齿部成功地啮合后,换档拨叉轴4继续运动,直至最后到达 终端位置,在该终端位置中档完全被置入。
下面从来自变速器输出轴的两个空套齿轮的配合及这两个空套齿轮分 别与变速器输入轴的固定齿轮的啮合说起。现在为了得到滑动套筒与所述 空套齿轮中的一个之间的形锁合,必须因此使输入轴与输出轴的转速同步。
借助图3-9来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如何使换档拨叉4能移动到所期 望的位置。换档拨叉4在此通过一在此未示出的执行机构来运动,该执行 机构施加一操作力F到换档拨叉4上。一个第一实施例的操作力F的时间 上的变化曲线示出在图3的下部分中。本方法的起始点是一个已置入的档 G1(见图3上部分)。现在为了从该已置入的档G1到达中立位置N,在一 确定的持续时间Δt1上施加一力F1到该换档拨叉上,该力将换档拨叉4压 向中立位置N。该力F1的施加导致换档拨叉经过档G1对应的同步点Syn1。 此后该换档拨叉被施加以一个与力F1在相同方向上起作用的力F2,但该力 F2小于最大止动力FR,max。现在有两个力作用在换档拨叉4上,即,按图2 的变化曲线的止动力FR以及操作力F2。摩擦力逆着这两个力起作用。操作 力F2与止动力FR的总和负责将换档拨叉引导至中立位置。在持续时间Δt2 届满后关断操作力F2。如果换档拨叉到达了中立位置,并且止动体2靠触 在止动曲面3上的点6、7中,现在止动力FR逆着换档拨叉4的沿着操作 力F2的方向上的进一步的运动,确切地说达到最大止动力FR,max。因为操 作力F2小于最大止动力FR,max,因此换档拨叉不会越过中立位置。图3的 上部分中还示出了换档拨叉轴4的其它的、原则上能达到的位置。这涉及 到与档G1相对的档G2以及档G2的同步点Syn2。但按图3的方法中未经 过这两个位置。
按图4的方法,同样从一已置入的档G1出发。示出了换档拨叉轴位移 s、操作力F以及输入轴转速的时间上的变化曲线。
现在为了将换档拨叉4压至中立位置,朝着中立位置N给该换档拨叉 施加一大于最大止动力FR,max的操作力F4。用于操作力F4的中断准则是超 过一用于输入轴转速nE的梯度的界限值。当从档G1出发到达了相对的档 G2的同步点Syn2时(见点9),出现转速nE(用参考标号8表示)的大大 的下降,其中,档G2相比于档G1是一个更高的档。如可由换档拨叉位移 s的时间上的变化曲线(图4的上部分)可得知的那样,换档拨叉经过中立 位置N并运动直至同步点Syn2,在该同步点Syn2由于同步的执行,导致 转速nE大大地下降。在相应的中断准则出现后,给换档拨叉在相反的方向 上施加一小于最大止动力FR,max的操作力F5。在一定的持续时间Δt5后该操 作力F5被关断。通过该操作力F5与止动力FR,换档拨叉被可靠地压入中 立位置N中。
图5的与图4类似的变化曲线明示了另一实施例。在此,起始点也是 一已置入的档G1。以一个力F1朝着中立位置N压换档拨叉4。由此滑动套 筒的齿部与空套齿轮的齿部的形锁合的联结分开,使得输入轴的转速nE由 于摩擦而稍稍下降。当输入轴与输出轴的转速比低于一界限值时,关断操 作力F1,给出一新的操作力F6。但该操作力F6小于最大止动力FR,max。该 操作力F6用于使换档拨叉继续朝着中立位置N运动。由于动力学效应,会 导致换档拨叉越过中立位置,这如在换档拨叉轴位移的时间上的变化曲线 中所示的那样。
在一持续时间Δt6届满后,操作力F6反向并且同样在一有限的持续时 间上起作用。这种力反向进行多次,以便可靠地到达中立位置N。
图6示出另一实施例的流程图。在开始50后接着一询问51:输入轴与 输出轴是否转动。如果转动,则由于知道各档的传动比,可以确定出当前 所置入的档。这在用52表示的步骤中进行。此外还确定换档拨叉的运动方 向。接着步骤52的是步骤53,在该步骤53中离合器分离,由此变速器或 该所置入的档的变速器分支与汽车的驱动装置分开。随后给换档拨叉轴施 加一大于最大止动力的力F1(对比步骤54)。在施加力F1时,连续进行三 个询问55至57。
在询问55中检验:输入轴转速的梯度是否超过一确定的界限值或者输 入轴转速是否接近一转速,该转速是输入轴在完成了与相对的档的同步后 将要取得的转速。如果确定出转速nE的一更高的梯度,则起始于所置入 的档的换档拨叉轴已越过中立位置并位于相对的档的同步点上。然后换档 力F1在步骤58中被关断并结束本方法(对比步骤59)。因为换档拨叉轴位 于相对档的同步点中,所以按图2的止动力变化曲线,换档拨叉轴4朝着 中立位置N被压。
如果在询问55中用于输入轴转速的梯度的所调节的界限值未被超过, 则接着在询问56中检验输入轴与输出轴是否还同步运转。如果不再同步运 转,则在步骤60中调节出一小于最大止动力FR,max的新的操作力F7。
当一预调节的持续时间Δt1届满(对比询问57),在该持续时间Δt1中 换档拨叉轴被加载以所述力F1,则也到达步骤60。在施加操作力F7期间, 用询问61与62来检验:输入轴的转速是否在一定程度上接近这样一个转 速,该转速在完成了相对档G2的同步时将会出现。如果是接近这样一个转 速,则换档拨叉已经经过中立位置到达了相对的同步点,在步骤58中关断 该操作力。
如果在询问62中持续时间Δt7届满,则在询问63中检验:在步骤52 的框中作为基础的、输入轴与输出轴的转速比是否变化。如果变化了,则 也关断该操作力(对比步骤58,59)。
如果在询问51中不能求出输入轴与输出轴的转速并因此不能确定所置 入的档,则确定出换档拨叉轴的朝着更高的档的运动方向(步骤64)。以在 步骤64中确定的运动方向,开始于步骤53直至结束59地执行该方法。在 此可能出现这种情况,即换档拨叉轴的所选择的运动方向是错误的。则通 过图6的方法会使换档拨叉轴朝着已置入的档被压,而不会到达中立位置。 询问63用于识别这种情况并且在步骤65中确保换档拨叉轴的运动方向反 向。因此才可以在执行了步骤53至结束59的各步骤后到达中立位置。
图7所示的实施例表示一种如何能在一静立的汽车中可靠地到达中立 位置的方法。为此,离合器在激活了车辆制动器时轻轻地闭合,以便在输 入轴上施加一小的力矩。随后在方向L、R中的一个上给换档拨叉轴施加 一力F1。如果在一定的时间后没有出现输入轴的转速变化,则使力F1的方 向反向。在这种情况下输入轴不能获得转速,因为通过所置入的档,与不 转动的输出轴产生了形缩合。因为现在操作力F1反向并朝着另一方向也就 是说现在朝着中立位置起作用,使迄今所置入的档脱出,其结果是,由于 一直还轻轻闭合的离合器,输入轴现在会越来越快地旋转。如果检测到输 入轴转速nE的变化,则将力F1减小到一个小于最大止动力FR,max的力F8。 如果在此到达了相对的同步点,则力F8反向,如这可由换档拨叉轴位移s 的时间上的变化曲线看到的那样。通过输入轴转速nE的下降来识别出到达 了同步点Syn2。最后可以在一定的时间后关断力F8,该一定的时间这样来 确定,使得到那时为止换档拨叉轴可靠地到达了中立位置。
与上述实施例不同地,图8的实施例从一种没有档已被置入情况出发。 在离合器分离后,在任一方向上给换档拨叉轴施加一大于最大止动力FR,max 的力F1。如果输入轴与输出轴的转速比迅速地向着相应档G1的同步转速 nSyn1靠近,则已经到达或越过了该档G1的同步点Syn1。如果在一定的时 间后输入轴一直还具有同步转速nSyn1,是因为换档拨叉朝着已置入的档被 压,则使力的方向反向。此时如果输入轴转速nE向着相对档的同步转速nSyn2 地出现大的变化,则已到达了该相对档的同步点Syn2。接着给换档拨叉轴 在相反的方向上施加一较小的、小于最大止动力FR,max的力F9。因此可靠 地到达中立位置。在该方法结束时,输入轴转速nE在离合器分离的情况下 由于摩擦继续下降。
图9示出一种如何能从中立位置N出发置入档G1的方法。首先离合 器分离,以便输入轴同驱动装置分开。然后速度控制地运动至同步点Syn1。 如果是液压的执行机构,则在此通过节流板借助一压力调节装置来调节出 一定的、相应于所期望的速度的容积流。如果输入轴速度快速地向着同步 转速nSyn1变化,则已到达了同步点Syn1。随后换档拨叉轴压力调节地被进 一步处理,其中,被控变量是输入轴转速nE与同步转速nSyn1的偏差。
如果达到了同步转速nSyn1,则给换档拨叉轴施加一操作力F10,这用于 到达档G1的终端位置。
在一等待时间届满后离合器闭合,以便传递转矩。随后给换档拨叉轴 在相反的方向上施加一操作力F11,如果档G1已完全被置入,则空套齿轮 的齿部的一侧凹部分阻止档G1脱出。但是如果还未达到档G1的终端位置, 则通过操作力F11中断了同步过程并且产生输入轴转速nE与同步转速nSyn1 的偏差,这如在图9的最下面的线图中通过虚线表示的那样。借助换档拨 叉位移s的时间上的变化曲线中的虚线可看出,换档拨叉在一定条件下通 过止动装置而滑入中立位置中。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