灭火气体喷射器

阅读:666发布:2020-05-12

专利汇可以提供灭火气体喷射器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 发明 的灭火 气体喷射器 包括:气瓶11,内部加压填充有灭火气体,且在其开口部附设有密封板13; 外壳 1、10,可收容上述气瓶11;破封构件45,具有可使上述密封板11破封的尖端部45a;破封夹具21,安装有上述破封构件45;瓶夹具15,可装卸地设置有气瓶11的喷出口部,并在内部具有可移动地收容上述破封构件45的通孔17。而将上述破封夹具21与瓶夹具15设置为可进行相对接近移动,将上述通孔17与设置于外部的喷射孔3设置为可连通。在上述通孔17与喷射孔3的连通路31~33,设置有可截断该通路31~33的控制 阀 38。面向上述外壳1、10表面配置有可在密封板破封时点亮的 灯具 48。在上述灭火气体喷射器设置有告知器53,该告知器53可通过来自灾害警报机的火灾发生 信号 或 地震 发生信号而报警。,下面是灭火气体喷射器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灭火气体喷射器,其具备:气瓶,内部加压填充有灭火气 体,且在其开口部附设有密封板;外壳,可收容该气瓶;破封构件, 具有可破封上述密封板的尖端部;破封夹具,安装有该破封构件;以 及瓶夹具,可装卸地设置有气瓶的喷出口部,且具有在内部可移动地 收容上述破封构件的通孔;将上述破封夹具与瓶夹具设置为可进行相 对接近移动,将上述通孔与设置于外部的喷射孔设置为可连通;其特 征在于,在上述通孔与喷射孔的连通路设置有可截断该通路的控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灭火气体喷射器,其特征在于,可在常 态下使上述控制阀关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灭火气体喷射器,其特征在于,在所希 望之时可将上述控制阀打开。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灭火气体喷射器,其特征在于,在上述 破封夹具的内部形成有上述连通路,且在该连通路的中间部配置有上 述控制阀。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灭火气体喷射器,其特征在于,在 上述外壳的内侧配置有外部壳体,将操作杆可转动地连结于该外部壳 体的上部,将上述操作杆配置于上述外壳的表面,另一方面,在上述 外部壳体的内部固定有上述破封夹具,将可与上述控制阀卡合的推杆 可上下移动地设置于上述破封夹具的上部,且将上述操作杆配置为可 与该推杆卡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灭火气体喷射器,其特征在于,在上述 外部壳体的内部上下配置有上述破封夹具与瓶夹具,将上述瓶夹具设 置为可进行接近离开上述破封夹具的动作。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灭火气体喷射器,其特征在于,在形成 于上述破封夹具内部的连通路的下端部配置有管状破封构件,当密封 板破封后,可将从气瓶喷出的灭火气体蓄积于上述通孔。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灭火气体喷射器,其特征在于,当上述 密封板破封后,将上述瓶夹具设置为可向上方移动,并将上述破封构 件设置为可从密封板离开。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灭火气体喷射器,其特征在于,面向上 述外壳表面而配置有灯具,将该灯具设置为可在上述密封板破封时点 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灭火气体喷射器,其特征在于,将下 侧外壳可滑动地安装于上述外壳的下部,将气瓶的底部设置为可收容 于该下侧外壳,在该下侧外壳的向上动作操作时,可通过该下侧外壳 的向上动作位移或瓶夹具的向上动作位移而点亮上述灯具。
11、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灭火气体喷射器,其特征在于, 也可在上述破封后使上述灯具继续点亮。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灭火气体喷射器,其特征在于,将对 向配置有一对卡合臂的安装夹具设置为可安装于壁面,将上述一对卡 合臂可装卸地安装于上述外壳的下端部。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灭火气体喷射器,其特征在于,在上 述灭火气体喷射器的表面或内部设置有告知器,该告知器可通过来自 灾害警报机的火灾发生信号地震发生信号而使警报及/或警报灯动 作。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灭火气体喷射器,其特征在于,将上 述告知器设置为可装卸于上述灭火气体喷射器的表面。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灭火气体喷射器,其特征在于,可从 灭火气体喷射器卸下上述告知器,并将其安置于受灾者上。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灭火气体喷射器,其特征在于,上述 灭火气体喷射器包含可用单手操作且搬运的型号,及大型、重量较大 的用双手操作且设置于固定位置的型号。
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灭火气体喷射器,其特征在于,在上 述灭火气体喷射器的内部设置有可收容灭火用粉末或灭火用药液或药 剂、灭火用的任一者的容器,设为可将上述灭火气体导入到该容器 中,且设为可从上述喷射孔喷射上述灭火用粉末或灭火用药液或药剂、 灭火用水的任一者。

说明书全文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灭火气体喷射器,其适合应用于例如家庭或事务 所或车载用的简易灭火器,可使已装填的小型气瓶容易破封,利用 暂时阻止喷出的灭火气体的流出,防止灭火气体的浪费,实现灭火气 体的有效利用及灭火的效果,同时在灭火时朝向火源切实且可靠地喷 射灭火气体,实现切实有效的灭火及可靠的初期灭火,并且在产生火 灾时告知灭火器的所在处,促使灭火器的迅速使用及初期灭火。

背景技术

例如,通常设置于家庭或事务所中的普通灭火器为大型且重量较 大,在灭火操作时需腕,通常有不便于使用的问题。
因此,以前也提出有小型且重量较小的各种简易灭火器用以解决 上述问题,若对其构造加以大致区分,则根据气瓶的密封板的破封方 式可分为:转动筒体或盖的灭火器;下压操作的灭火器;敲击筒体 的顶部或底部的灭火器。
其中,作为转动筒体或盖的灭火器,具备:管体,收容气瓶;上 方盖体,螺固于该管体的上端部;瓶嵌合体,可螺入气瓶的喷出口螺 纹;以及喷嘴体,安装有撞针;而将瓶嵌合体的中央筒部插入管体上 端部的开口部,将喷嘴体插入上述中央筒部的内侧,将该喷嘴体的上 部插入上方盖体的开口部,在灭火时使上方盖体或管体绕轴转动,且 使撞针向气瓶侧移动而破封密封板,而将冷却气体从喷嘴体的喷口喷 出(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此外,作为下压操作块的灭火器,其在可收容气瓶的外壳上部设 置有操作面与安全区块的跨接部,将具有撞针的轴本体可上下滑动地 安装于上述外壳的内部,利用止动器卡住该轴本体的止动槽,在灭火 时利用跨接部使安全区块后退,进一步按压操作面而使止动器向内部 移动,解除止动槽与开口孔边缘的卡合,并利用弹簧的弹性下压轴本 体,使撞针向气瓶侧移动而破封密封板,将喷出气体导向轴本体的内 部,并将该喷出气体从喷射孔喷射出去(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
此外,作为敲击筒体顶部或底部的灭火器,其将气瓶收容于覆盖 有盖的管体内部,在该管体的下端安装有盘状喷嘴,并且在管体上端 部安装有推进器导向体,安装有撞针的推进器可滑动地安装于该导向 体上,常态下将安全板插入推进器以阻止其移动,另一方面将瓶接收 装置安装于推进器导向体的内部,将气瓶的喷出口螺纹螺固于该接收 装置上,在灭火时拔出安装于推进器上的安全板,用手敲击推进器的 外部且向该推进器的内侧挤压,使撞针向气瓶侧移动而破封密封板, 将喷出气体从管体内部导向轴本体内部,且使其从喷射孔喷射出去(例 如,参照专利文献3)。
然而,上述简易灭火器中,转动筒体或盖的灭火器存在如下问题: 撞针相对于转动量的位移较小,为使密封板充分破封,必须增加筒体 或盖的转动量,这样一来破封时耗费时间,无法迅速地灭火。
此外,下压操作块的灭火器存在如下问题:需进行使安全块后退 的操作及按压操作面的操作,灭火时的操作变得复杂。
此外,敲击筒体的顶部或底部的灭火器,灭火时的操作比较简单, 可迅速地灭火,但由于安全板露出于外部,故而若恶作剧或误拔出该 板,则有密封板被破封的可能。
而且,上述灭火器存在如下问题:虽然均将喷口朝向火源后进行 破封,但因灭火时操作集中于破封,故而难以可靠地将喷口朝向火源, 其结果为最初的喷出气体被浪费,或无法有效地用于灭火,错失初期 灭火的机会,另一方面,由于利用残留气体进行实质上的灭火,故而 无法获得与气体的填充量相应的灭火作用,无法有效利用气体。
在发生火灾时实际使用灭火器的情况下,慌慌张张、惊慌失措, 不知道或忘记灭火器的所在处,有错失初期灭火时期的可能。
在夜间或停电时灭火的情况下,此种问题尤其明显。
作为解决该种问题的灭火器,有在灭火器上设置有电源部、开关 及警报发送部,在上述开关打开(ON)时发出警报的灭火器(例如,参照 专利文献4)。
然而,上述灭火器存在如下问题:在安全栓上设置有开关,拔出 安全栓使开关打开(ON),以知晓灭火器的所在处为前提,故而对获知 灭火器的所在处并无帮助,此外,当不知道灭火器的所在处时无法使 用灭火器,而且发送警报时需要人手,故而耗费时间无法实现迅速使 用等。

发明内容

(发明所欲解决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解决上述问题的灭火气体喷射器,其 适用于例如家庭或事务所或车载用的简易灭火器,可使已装填的小型 气瓶容易破封,利用阀暂时阻止喷出的灭火气体的流出,防止灭火气 体的浪费,实现灭火气体的有效利用及灭火的效果,并且在灭火时朝 向火源切实且可靠地喷射灭火气体,实现切实有效的灭火及可靠的初 期灭火,并且在产生火灾时告知灭火器的所在处,促进灭火器的迅速 使用及初期灭火。
(解决问题的手段)
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明是一种灭火气体喷射器,其具备:气瓶, 内部加压填充有灭火气体,且在其开口部附设有密封板;外壳,可收 容该气瓶;破封构件,具有可破封上述密封板的尖端部;破封夹具, 安装有该破封构件;以及瓶夹具,可装卸地设置有气瓶的喷出口部, 且在内部具有可移动地收容上述破封构件的通孔。将上述破封夹具与 瓶夹具设置为可进行相对接近移动,且将上述通孔与设置于外部的喷 射孔设置为可连通;在该灭火气体喷射器中,在上述通孔与喷射孔的 连通路设置有可截断该通路的控制阀,阻止破封后从气瓶喷出的灭火 气体的放出,防止灭火气体的浪费,并且可朝向火源准确地喷射灭火 气体,实现灭火气体的有效利用及初期灭火的效果。
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明中,可在常态下关闭上述控制阀,且阻止 破封后从气瓶喷出的灭火气体的放出,防止灭火气体的浪费。权利要 求3所述的发明中,可在所希望之时将上述控制阀打开,且可将破封 后从气瓶喷出的灭火气体朝向火源准确地喷射,可实现灭火气体的有 效利用及初期灭火的效果。
权利要求4所述的发明中,在上述破封夹具的内部形成有上述连 通路,在该连通路的中间部配置上述控制阀,通过该控制阀的开闭动 作,而可切实地控制移动上述连通路的灭火气体的导通及截断。
权利要求5所述的发明中,在上述外壳的内侧配置有外部壳体, 将操作杆可转动地连结于该外部壳体的上部,且将上述操作杆配置于 上述外壳的表面上,另一方面在上述外部壳体的内部固定上述破封夹 具,将可与上述控制阀卡合的推杆可上下移动地设置于上述破封夹具 的上部,将上述操作杆配置为可与该推杆卡合,而可通过具体的控制 构造而切实地实现控制阀的开闭动作。
权利要求6所述的发明中,在上述外部壳体内部上下配置有上述 破封夹具与瓶夹具,将上述瓶夹具设置为可进行接近离开上述破封夹 具的动作,可实现破封时瓶夹具的向上动作、及可实现破封构件对密 封板的破封,并且可实现破封后的灭火气体的蓄积。
权利要求7所述的发明中,在形成于上述破封夹具内部的连通路 的下端部配置管状破封构件,当密封板破封后,可将从气瓶喷出的灭 火气体蓄积于上述通孔,且可在控制阀打开时,将蓄积于通孔内的灭 火气体从喷孔喷射出去。
权利要求8所述的发明中,当上述密封板破封后,将上述瓶夹具 设置为可向上方移动,并将上述破封构件设置为可从密封板离开,而 可促进从气瓶喷出灭火气体,并且实现通孔容积的增加,增加灭火气 体的蓄积量。
权利要求9所述的发明中,面向上述外壳表面配置有灯具,将该 灯具设置为可在上述密封板破封时点亮,而可容易地且切实地进行停 电或夜间时的灭火。
权利要求10所述的发明中,在上述外壳的下部可滑动地安装有下 侧外壳,且将气瓶的底部设置为可收容于该下侧外壳,在进行该下侧 外壳的向上动作操作时,可利用该下侧外壳的向上动作位移或瓶夹具 的向上动作位移,来使上述灯具点亮,而可具体地实现上述灯具的点 亮。
权利要求11所述的发明中,也可在上述破封后使上述灯具继续点 亮,而容易地且切实地进行灭火作业,并且可用作灭火后的避难灯加 以利用。
权利要求12所述的发明中,将对向配置有一对卡合臂的安装夹具 设置为可安装于壁面上,将上述一对卡合臂可卡合地安装于上述外壳 的下端部,将灭火气体喷射器安装于固定位置,并且在灭火气体喷射 器的不使用时制止气瓶的向上动作,预防气瓶的破封事故。
此外,在灭火气体喷射器的使用时,通过从卡合臂拔出而促使气 瓶向上动作及破封,并且解除繁杂的灭火气体喷射器的卸下操作及安 全环的拔出操作,实现容易且迅速的操作及迅速的灭火。
权利要求13所述的发明中,在上述灭火气体喷射器的表面或内部 设置有告知器,该告知器可通过来自灾害警报机的火灾产生信号或地 震产生信号,使警报及/或警报灯动作,告知灭火气体喷射器的所在处, 可进行迅速的使用及初期灭火。
权利要求14所述的发明中,使上述告知器可装卸于上述灭火气体 喷射器的表面,实现安装于灭火气体喷射器上的告知器的使用、及将 其卸下用于其它用途。
权利要求15所述的发明中,可从灭火气体喷射器卸下上述告知器, 并将其安置在受灾者上,可告知受灾者的所在处,而可便于展开救助 活动或确认受灾者是否安全。
权利要求16所述的发明中,上述灭火气体喷射器,包括可单手操 作且搬运的型号,及大型的重量较大的用双手操作且设置于固定位置 上的型号,可广泛地应用于小型及大型的各种灭火气体喷射器。
权利要求17所述的发明中,在上述灭火气体喷射器的内部设置有 可收容灭火用粉末或灭火用药液或药剂、灭火用的任一者的容器, 将上述灭火气体以可导入的方式设置于该容器中,可从上述喷射孔喷 射上述灭火用粉末或灭火用药液或药剂、灭火用水的任一者,且可通 过灭火气体而喷射灭火用粉末或灭火用药液或药剂、灭火用水,可应 用于各种火灾的灭火。
(发明效果)
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明中,在通孔与喷射孔的连通路中设置有可 截断该通路的控制阀,故可阻止破封后从气瓶喷出的灭火气体的放出, 防止灭火气体的浪费,同时可将灭火气体朝向火源准确地喷射,实现 灭火气体的有效利用及初期灭火的效果。
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明中,可在常态下将上述控制阀关闭,故而 可阻止破封后从气瓶喷出的灭火气体的放出,而可防止灭火气体的浪 费。
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明中,可在所希望之时将上述控制阀打开, 故可将破封后从气瓶喷出的灭火气体朝向火源准确地喷射,实现灭火 气体的有效利用及初期灭火的效果。
权利要求4所述的发明中,在上述破封夹具的内部形成有上述连 通路,且在该连通路的中间部配置有上述控制阀,故可通过该控制阀 的开闭动作,而切实地控制移动上述连通路的灭火气体的导通及截断。
权利要求5所述的发明中,在上述外壳的内侧配置有外部壳体, 将操作杆可转动地连结于该外部壳体的上部,且将上述操作杆配置于 上述外壳的表面,另一方面,在上述外部壳体的内部固定有上述破封 夹具,且将可与上述控制阀卡合的推杆以可上下移动的方式设置于上 述破封夹具的上部,且将上述操作杆以可卡合的方式配置于该推杆上, 故可通过具体的控制构造而切实地实现控制阀的开闭动作。
权利要求6所述的发明中,在上述外部壳体的内部上下配置有上 述破封夹具及瓶夹具,将上述瓶夹具设置为可进行接近离开上述破封 夹具的动作,故可实现破封时瓶夹具向上动作、及破封构件对密封板 的破封,并且实现破封后的灭火气体的蓄积。
权利要求7所述的发明中,在形成于上述破封夹具内部的连通路 的下端部配置有管状破封构件,在密封板破封后,可将从气瓶喷出的 灭火气体蓄积于上述通孔,故可在控制阀打开时,将蓄积于通孔中的 灭火气体从喷孔喷射出去。
权利要求8所述的发明中,将上述瓶夹具设置为在上述密封板破 封后,可向上方移动,且可将上述破封构件设置为在上述密封板破封 后从密封板离开,故而可促使从气瓶喷出灭火气体,并且实现通孔容 积的增加,从而增加灭火气体的蓄积量。
权利要求9所述的发明中,面向上述外壳的表面配置有灯具,且 将该灯具设置为可在上述密封板破封时点亮,故可容易且切实地进行 停电或夜间时的灭火。
权利要求10所述的发明中,在上述外壳的下部可滑动地安装有下 侧外壳,将气瓶的底部设置为可收容于该下侧外壳,在该下侧外壳向 上动作操作时,可通过该下侧外壳的向上动作位移或瓶夹具的向上动 作位移而使上述灯具点亮,故可具体地实现上述灯具的点亮。
权利要求11所述的发明中,也可在上述破封后使上述灯具继续点 亮,故可容易且切实地进行灭火作业,并且实现用作灭火后的避难灯, 且可实现避难的安全性。
权利要求12所述的发明中,将对向配置有一对卡合臂的安装夹具 设置为可安装于壁面,且将上述一对卡合臂以可卡合的方式安装于上 述外壳的下端部,故可将灭火气体喷射器安装于固定位置上,同时在 不使用灭火气体喷射器时制止气瓶向上动作,预防气瓶的破封事故。
而且,使用灭火气体喷射器时,可通过从卡合臂拔出而促进气瓶 的向上动作及破封,并且解除繁杂的灭火气体喷射器的卸下操作及安 全环的拔出操作,可实现容易且迅速的操作及迅速的灭火。
权利要求13所述的发明中,在上述灭火气体喷射器的表面或内部 设置有告知器,该告知器可通过来自灾害警报机的火灾发生信号或地 震发生信号而使警报及/或警报灯动作,故可告知灭火气体喷射器的所 在处,可执行迅速的使用及初期灭火。
权利要求14所述的发明中,可使上述告知器装卸于上述灭火气体 喷射器的表面,故可使用安装于灭火气体喷射器上的告知器,及将该 告知器卸下用于其它用途。
权利要求15所述的发明中,可从灭火气体喷射器卸下上述告知器, 将其安放在受灾者上,故可告知受灾者的所在处,可便于展开救助活 动或确认是否安全。
权利要求16所述的发明中,上述灭火气体喷射器,包含可用单手 操作且搬运的型号,及大型的重量较大的用双手操作且设置于固定位 置上的型号,故可广泛地应用于小型及大型的各种灭火气体喷射器。
权利要求17所述的发明中,在上述灭火气体喷射器的内部设置有 可收容灭火用粉末或灭火用药液或药剂、灭火用水的任一者的容器, 将上述灭火气体设置为可导入该容器内,且可从上述喷射孔喷射上述 灭火用粉末或灭火用药液或药剂、灭火用水的任一者,故通过灭火气 体而喷射灭火用粉末或灭火用药液或药剂、灭火用水,具有应用于各 种火灾的灭火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应用本发明的小型轻量灭火气体喷射器的使用前的设 置状态的前视图,装填着填充有二作为灭火气体的气瓶。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图3是沿着图1的A-A线的剖视图。
图4是放大图3的要部而表示的剖视图,表示密封板破封前的状 况。
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使用状态的剖视图,表示按压外壳使破封夹 具一起动作,使灯具点亮并且使针管扎入密封板而破封的状况。
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使用状态的剖视图,表示密封板破封后不久, 利用喷出的灭火气体使外壳与破封夹具返回到原位置的状况。
图7是表示本发明的使用状态的剖视图,表示密封板破封后,对 操作杆进行按压操作以打开控制阀,将灭火气体从喷口喷出的状况。
图8是表示本发明第2实施形态所示的小型轻量灭火气体喷射器 的使用前的设置状态的侧面。
图9是图8的前视图。
图10是沿着图9的B-B线的放大剖视图,且表示破封前的状况。
图11是表示上述第2实施形态的灭火气体喷射器的使用状态的要 部的剖视图,表示按压下侧外壳使瓶夹具一起动作,破封后不久的状 况。
图12是表示图11的破封后不久,利用喷出的灭火气体使外壳与 破封夹具返回到原位置的状况。
图13是表示图12的状态后,操作上述灭火气体喷射器的操作杆, 打开控制阀,喷射灭火气体的状况的剖视图。
图14是表示对设置于第2实施形态的灭火气体喷射器的告知器, 输入来自灾害警报机的警报信号的状况的说明图。
图15是表示本发明第3实施形态的说明图,表示将告知器可装卸 地安装于小型轻量灭火气体喷射器与大型重量较大的灭火气体喷射 器,对这些告知器输入来自灾害警报机的火灾及地震的警报信号的状 况。
图16是表示应用于上述第3实施形态的可装卸的告知器的立体 图。
图17是表示将图16的告知器从灭火气体喷射器卸下,安置在受 灾者上且进行使用的状况的说明图。
图18是表示本发明第4实施形态的剖视图,表示利用安装夹具来 安装气体喷射器F2的安装状态。
图19是表示应用于第4实施形态的安装夹具的安装时的前视图。
图20是表示沿着图18的C-C线的剖视图。
符号说明
1             外壳(上侧外壳)
3             喷射孔
10            外壳(下侧外壳)
11            气瓶
13            密封板
15            瓶夹具
17            通孔
19            外部壳体
20            滑动孔
21            破封夹具
25            喷口
27            操作杆
31            连通路(贯通孔)
32            连通路(导孔)
33            连通路(阀安装孔)
38            控制阀
45            针管
48            灯具
53            告知器
54            灾害警报机(火灾警报机)
56            警报机(扬声器)
57            警报灯
65            受灾者
68            安装夹具
70            卡合臂
F1、F2、FR    灭火气体喷射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图式中的将本发明应用于使用有弹筒式气瓶的家庭用或 车载用的灭火气体喷射器、即小型轻量且可用单手搬运的简易灭火器 F1的实施形态进行说明,在图1至图6中,元件符号1为合成树脂制 的大致中空筒状的上侧外壳,其将一对分割外壳加以接合而构成,该 一对分割外壳将下述的喷出孔中心沿轴方向分割成二个部分而成形, 该上侧外壳的下端部开口,上端部闭塞,且其上端部形成为向后方倾 斜的大致锥形状,在该上端部中央形成有开口部2。
在上述开口部2安装有下述的操作杆,在前部的上部周面,面向 下述的喷口而形成有喷出孔3,且在该喷出孔3的正下方,面向下述的 LED等灯具形成有照明孔4。
图中,元件符号5、6、7为在上侧外壳1的上部内表面的上下位 置上离开且突出成形的卡止片,其中,卡止片6、7在上侧外壳1的上 部内表面上呈环状突出成形,且在其中央形成有环状导孔8、9。
合成树脂制的有底筒状的下侧外壳10可滑动接触地插入上述上侧 外壳1的下端部,该外壳10形成为较上侧外壳1短小,且将现有的气 瓶11的底部可装卸地嵌合于其内侧。
图中,元件符号12为形成于下侧外壳10的下部周面上的段部, 且以可卡合的方式形成于上侧外壳1的下端部。
上述气瓶11中,在内部填充有约4MPa的二氧化碳作为灭火气体, 利用密封板13气密地密封其上端的开口部,且在其喷出口部周面上形 成有螺纹部14,将瓶夹具15螺入并安装于该螺纹部14。图中,元件 符号13a为通过下述的破封构件而破封的破封口。
上述瓶夹具15通过压铸法而成形为圆筒状,在其下端部开口有 可螺入上述螺纹部14的螺纹孔16,在该螺纹孔16的上部形成有与该 螺纹孔16连通的导孔17,图中,元件符号18为配置于螺纹孔16与导 孔17的连通部上的O形环。
上述导孔17的内表面平滑地形成,下述的破封夹具的导轴可滑动 地插入该孔17中。
合成树脂或铝压铸法制的外部壳体19可滑动地嵌合于上述瓶夹具 15的外周面上,且将上述瓶夹具15的外周面配置为可滑动接触于上述 喷出孔3的内端面及导孔8、9。
上述外部壳体19成形为中空的大致方筒状,且在其内部形成有平 滑的滑动孔20,铝压铸法制的破封夹具21经由销或螺钉等固定具22 而固定于该滑动孔20上部的特定位置上。
在上述外部壳体19的前后周面上对向形成有纵长的长孔23,且突 设于瓶夹具15上的卡止销24可卡合地插入该长孔23中。
上述卡止销24的前端部可卡合地配置于卡止片6、7上,限制外 部壳体19的上下活动,同时可使外部壳体19与上侧外壳1一起动作。
图中,元件符号25为形成于外部壳体19的前表面上部的喷口, 且面向上述喷出孔3的内部而配置。
在上述外部壳体19的上端部,对向突设有一对托架26,操作杆 27的基端部经由销28可上下转动地连结于该托架26之间,且该操作 杆27的另一端部可卡合地配置于上述开口部2的开口缘。
图中,元件符号29为突设于操作杆27的下表面的卡合突起,且 可卡合地配置于下述推杆的正上方。元件符号30为在外部壳体19的 上端部中央开口的透孔。
上述破封夹具21形成为与上述瓶夹具15同直径的大致圆筒状, 在其上表面形成有形成灭火气体连通路的贯通孔31,在该贯通孔31 形成有形成相同的灭火气体连通路的小直径导孔32,该导孔32的另一 端面向喷口25而配置。
在上述破封夹具21的内部,在与贯通孔31同轴上形成有构成上 述连通路的阀安装孔33,在该安装孔33的上部形成有螺纹部34。
推杆35插入上述贯通孔31中,在该杆35的中间部突设有凸缘36, 且将该凸缘36可卡合地配置于上述透孔30的下侧口缘部。
在上述贯通孔31的底部与凸缘36之间插入有弹簧37,利用该弹 簧37的弹性将推杆35向上方弹压,常态下将推杆35的上端部可卡合 地配置于突起29上。
在上述阀安装孔33中收容有控制阀38,将该阀38的螺纹部39 螺入并安装于上述螺纹部34,且使其阀体与上述安装孔33气密地卡 合。
在实施形态中,控制阀38使用小型且低价的市售的汽车用内胎的 气阀。
上述控制阀38具备:贯通内部的阀杆40、以及可与该阀杆40一 起动作的内阀41,利用设置于内部的阀弹簧(省略图标)的弹性将所述 部件向上方弹压,可将上述内阀41推压至阀体而关闭阀体。
另一方面,利用上述推杆35下压阀杆40,使内阀41与此一起动 作且向阀体下方下压,而可使内阀41打开。
而且,在内阀41打开时,使控制阀38的内部与贯通孔31导通, 在密封板13破封后,将喷出的灭火气体导向控制阀38内部,且可将 该灭火气体从贯通孔31向导孔32送出。
在上述瓶夹具15与破封夹具21之间插入有弹簧42,实施形态中 插入有笋形弹簧,利用该弹簧42的弹性,将破封夹具21向上方弹压。
在上述破封夹具2的下端向下突设有导轴43,在该导轴43的内部 延设有上述阀安装孔33。
上述阀安装孔33的下端部从导轴43的中间部缩径并于轴端开口, 在该缩径部44上安装有作为破封构件的针管45。
上述针管45斜切管的前端部而形成,且可将其尖端部45a插入 密封板13中心的薄壁部而容易且平滑地破封。因此,将针管45的轴 心配置为从密封板13中心偏移稍许。
图中,元件符号46为安装于内侧推杆35上的O形环,元件符号 47为安装于导轴43前端颈部的O形环。
另一方面,在上述照明孔4的内侧设置有LED等灯具48,其导线 49与作为电源的电池50连接,板弹簧状的连接端子51、52夹持绝缘 薄膜(省略图示)可导通地配置于该电池50上。
其中,可动侧连接端子51配置于上侧外壳1的内表面,固定侧连 接端子52的一端安装于下侧外壳10上。
上述连接端子51、52常态下通过绝缘薄膜而截断导通,在使上侧 外壳1向下动作的气瓶11破封时,通过绝缘薄膜与电池50接触,而 由电池50持续对灯具48供电,使该灯具48可点亮。
图中,元件符号53为安装于上侧外壳1的前表面的告知器,其具 备:接收器(省略图示),可接收来自灾害警报机即火灾警报机54的信 号;扩音器,可收集来自火灾警报机54的警报音;带通滤波器或低通 滤波器,可除去上述警报以外的噪声;放大器,其可放大输入信号; 比较器,可将上述输入信号与火灾警报机54警报音的基准值加以比较 且运算;振荡器及扬声器,可产生与火灾警报机54的警报不同音调的 告知音;以及电池等电源。
再者,告知器53中除上述扩音器之外,也可设置有可利用上述电 源且通过来自火灾警报机54的信号而点亮的LED等灯(省略图示)。
此外,图中,元件符号55为安装于下侧外壳10的大致半周面上 的大致半圆环状的具有弹性的安全环,其一端突设有把持部55a,常态 下安装于下侧外壳10的周面上,可防止在不使用灭火气体喷射器F1 时,由于恶作剧或误操作而按压下侧外壳10,导致气瓶11破封的事故。
再者,在实施形态中,将告知器53配置于接近电池50的位置上, 与灯具48共享电源,此外,采用告知音作为告知信号,也可代替告知 音,或与告知音一起使用告知灯,使该告知灯点亮或忽亮忽灭。
此外,在上述实施形态中,分开设置上侧外壳1与外部壳体19, 但由于这些部件如上所述一起动作,故也可将这些部件构成为一体, 此外,虽将操作杆27安装于外部壳体19上,也可将操作杆27安装于 上侧外壳1上。
以如此方式构成的灭火气体喷射器F1包括:上下侧外壳1、10, 收纳气瓶11;瓶夹具15,螺入气瓶11的喷出口的螺纹部14;破封夹 具21,突设有针管45;外部壳体19,将瓶夹具15与破封夹具21收容 于内部;操作杆27;控制阀38,装入破封夹具21的内部;以及告知 器58。
因此,在制作上述灭火气体喷射器F1时,以如下方式进行制作, 即,将上述上下侧外壳1、10与外部壳体19、操作杆27采用树脂成形, 且将瓶夹具15与破封夹具21以铝压铸法成形,控制阀38使用市售产 品,告知器58为将市售的电子机器组装于特定电路中而制成。
其次,在组装这些部件时,在外部壳体19内部上下收容破封夹具 21与瓶夹具15,且在这些部件之间插入弹簧42。
而且,将破封夹具21的导轴43插入瓶夹具15的导孔17中,且 将卡止销24、24从长孔23的外侧打入瓶夹具15的周面。
此外,将上述销24、24的前端部固定于长孔23、23中,且将破 封夹具21与瓶夹具15装入外部壳体19的内部。
进行上述装入时,预先将控制阀38与推杆35装入破封夹具21的 内部,且将针管45预先安装于下端的导轴43上。
首先,在装入控制阀38时,将控制阀38插入破封夹具21的阀安 装孔33中,且将该阀38的螺纹部39螺入并安装于阀安装孔33的螺 纹部34中。
其次,在控制阀38的正上方隔着弹簧37而配置有推杆35,将该 推杆35的上端部插入外部壳体19的透孔30中,且使其上端部向外侧 突出。
此外,在将针管45安装于导轴43上时,以如下方式配置,即, 将针管45压入阀安装孔33的缩径部44,使该针管45的尖端部45a从 导轴43突出,且从导轴43中心偏移。
在装入上述破封夹具21、瓶夹具15的前后,将操作杆27配置于 外部壳体19的一对托架26之间,在该操作杆27的基部插入销28,以 该销28为中心可转动地连结操作杆27。
另一方面,在上侧外壳1的分割成二个部分的分割外壳的卡止片6 上安装有电池50,且在照明孔4中插入灯具48。
此外,在照明孔4的正下方的上侧外壳1的周面上安装有告知器 53,利用导线49来连接灯具48及电池50,同时利用导线(省略图标) 来连接告知器53及共享的电池50。
其次,将连接端子51安装于上侧外壳1的内表面上,且将连接端 子52安装于下侧外壳10的外表面上,使这些部件夹持绝缘薄膜且可 导通地接触。
在此前后,将上述分割成二个部分的分割外壳对向配置于外部壳 体19的外侧,且用螺钉或黏接剂来接合该分割外壳而使其形成为大致 圆筒状,在该分割外壳的上端部的开口部2之间配置有操作杆27,在 下端部插入有下侧外壳10。
而且,若在从上侧外壳1的下端露出的下侧外壳10的周面上嵌入 安全环55,且将该环55的上下端部可卡合地配置于上侧外壳1的下端 部与下侧外壳10的凸缘部,则结束一系列的制作。
以如此方式安装的灭火气体喷射器F1,在装填气瓶11之前,将下 侧外壳10轻轻地按压并保持于上侧外壳1的下端部,整体形成圆筒状。
而且,在上侧外壳1的前表面的上部,喷出孔3与照明孔4位于 上下接近的位置上,喷口25位于喷出孔3的内部,在照明孔4中安装 有灯具48,且在该灯具48的正下方露出有告知器53。
在该种状况下,在外部壳体19的内部,瓶夹具15通过弹簧42而 向下方弹压,且从破封夹具21离开,并在卡止销24与长孔23的下端 部卡合的位置上静止。
此外,控制阀38以与阀体气密地卡合的方式安装于阀安装孔33 中,通过内置的弹簧(省略图示)而将阀杆40向上方弹压,且将一起动 作的内阀41挤压至阀体下端部,维持内阀41的关闭状态。
此外,控制阀38的正上方的推杆35,通过弹簧37的弹性而被向 上方弹压,且使该推杆35的上端部向外部壳体19的外侧突出,而与 操作杆27下表面的突起29卡合,上压该操作杆27。
另一方面,上述卡止销24的前端部与最下方位置的固定片7卡合, 且上侧外壳1离开下侧外壳10。
因此,维持接触端子51、52的非导通状态,电池50不对灯具48 供电,故该灯具48熄灭。
再者,在未发生火灾的常态时,火灾警报机54不动作,故告知器 53停止动作,不产生告知音。
其次,为了使用而配备并设置上述灭火气体喷射器F1时,首先, 从上侧外壳1拔出下侧外壳10,从上侧外壳1的下方插入未使用的气 瓶11,且将该气瓶11的喷出口周边的螺纹部14螺入瓶夹具15上的螺 纹孔16,来装填气瓶11。
之后,将下侧外壳10插入上侧外壳1的下端部,使气瓶11的底 部与该上侧外壳1的内部嵌合,而将该气瓶11以直立状态设置于特定 位置上。
此时,较理想的是使用适当的附件以防止气瓶11倒下。该状况如 图1及图3所示。
以如此方式装填有气瓶11的灭火气体喷射器F1,与上述的组装后 的状况实质上相同,针管45的尖端部45a位于离开密封板13的上方 的位置上,此外,破封夹具21离开瓶夹具15,且该破封夹具21的导 孔32及外部壳体19的喷口25与喷出孔3连通。
若在此种设置状况下发生火灾,则火灾警报机54自动地侦测到火 灾,或通过人的操作,而使火灾警报机54动作且发出警报。当将上述 警报输入告知器53后,告知器53内部的接收机或扩音器(省略图示) 检测到输入信号,并将此输入信号加以放大,除去上述警报以外的噪 声,同时当将上述输入信号辨别为火灾警报机54的警报时,从发送器 发出与上述警报不同音调的告知信号。
因此,通过上述告知信号而知悉灭火气体喷射器F1的所在处,促 使迅速地使用灭火气体喷射器F1,且可迅速地进行初期灭火。
如此,当已知悉灭火气体喷射器的地点时,保持该灭火气体喷射 器F1,将安全环55的把持部55a向侧方拉伸,将其从下侧外壳12的 周面上卸下,可按压下侧外壳12。
在该种状况下保持灭火气体喷射器F1且上压下侧外壳12,或将喷 射器F1设置于地面上,抵抗弹簧42的弹性而下压上侧外壳1的顶部。
如此一来,上侧外壳1抵抗弹簧42的弹性而向下侧外壳12侧移 动,或下侧外壳12向上侧外壳1侧按压,接触端子51与该外壳1一 体地进行相对移动,该端子51在超过绝缘薄膜(省略图标)的插入位置 处,与另一个接触端子52接触,于是这些部件电性导通。
由此,电池50对灯具48通电,于是该灯具48点亮。
因此,可在夜间等时容易地确认火源,可切实地进行灭火作业, 并且可在灭火后用作退避时的引导灯。
然后,上述灯具48持续点亮至电池50的电压被消耗到特定值以 下为止。该状况如图5所示。
另一方面,如上所述,若上压下侧外壳12,或下压上侧外壳1的 顶部,则气瓶11相对性地向上动作,瓶夹具15与此一起动作使弹簧 42压缩,此外,突设于瓶夹具15上的卡止销24沿着长孔23向上动作。
如此,气瓶11的喷出口部接近移动至破封构件45的尖端部45a, 尖端部45a插入密封板13而使该密封板13破封。
此时,上述尖端部45a刺入密封板13的薄壁的中心部而使该密封 板13破封,故而可合理且容易地进行破封。
而且,当瓶夹具15在外部壳体19内向上移动长孔23长度的程度, 卡止销24与长孔23的上端部卡合时,瓶夹具15停止向上动作,同时 停止针管45的刺入动作。该状况如图5所示。
此时,破封夹具21被固定于外部壳体19上,故维持喷出孔3、喷 口25及导孔32的连通状态。
如此一来,若密封板13被破封,则气瓶11的灭火气体由针管45 引导而喷出,且移动至导轴43内部的阀安装孔33。
此时,阀安装孔33通过控制阀38而气密地密封,此外,内阀41 维持关闭状态,故移动至上述阀安装孔33的灭火气体,不会向贯通孔 31侧流出而产生滞留,且其压力作用于控制阀38与破封夹具21的下 部。
因此,通过上述灭火气体的压力而上压破封夹具21,且外部壳体 19与此一起动作,破封夹具21从瓶夹具15离开,针管45从密封板 13的破封部拔出。
此时,长孔23沿着卡止销24移动,促使外部壳体19进行垂直移 动,当长孔23的下端部抵接于卡止销24时停止移动。
该状况如图6所示,与破封夹具21一体的导轴43,移动至通孔 17的上部,通孔17的空间增加并且在密封板13上开口有破封口13a, 该破封口13a与通孔17连通,气瓶11的灭火气体蓄积于该通孔17中。
在此情况下,阀安装孔33也通过控制阀38而气密地密封,且内 阀41维持关闭状态,故移动至上述阀安装孔33的灭火气体不会向贯 通孔31侧流出而是滞留于上述阀安装孔33中。
如此,本发明中,使破封后喷出的灭火气体暂时滞留于通孔17中, 阻止其流出,故可防止像以往那样将灭火气体不固定方向地直接向外 部喷出的浪费状态。
此外,上述灭火气体的滞留空间较图5的破封时有所增大,但与 气瓶11的填充容积相比微小,故喷出气体的压力不会降低,在其滞留 过程中维持灭火气体的液化状态。
另一方面,伴随外部壳体19的向上动作,安装于该壳体19上的 操作杆27一起动作,与该杆27的基部卡合的外侧外壳1与外部壳体 19一起动作,且离开下侧外壳10。
因此,接触端子52接近移动至接触端子51,且维持所述的导通状 态,故电池50对灯具48供电,灯具48持续点亮。
此时,外部壳体19与破封夹具21一体地向上移动长孔23长度的 程度,上侧外壳1也通过操作杆27,与外部壳体19一起动作,故喷口 25、喷出孔3及导孔32维持连通状态。
在该种状况下,将喷出孔3朝向火源而用单手保持灭火气体喷射 器F1,抵抗弹簧37的弹性而下压操作杆27的前端部。
如此一来,操作杆27以销28为中心向下侧转动,该杆27下表面 的突起29下压推杆35的上端部,该推杆35的下端部与阀杆40的上 端部卡合,抵抗弹簧37的弹性下压阀杆40。
由此,内阀41与阀杆40一起动作,且从阀体下端离开并打开。
其结果为,控制阀38的内部导通,且阀安装孔33的下部与贯通 孔31经由该控制阀38连通。
而且,上述灭火气体在控制阀38的内部移动,从贯通孔31导入 导孔32中,且从喷口25向喷出孔3移动而向火源喷射。
此时,上述经喷射的二氧化碳的一部分,从喷口25喷出后绝热膨 胀从而化,使此干冰化的二氧化碳与气体状的二氧化碳混合后向 火源喷射。
由此,火源周边的温度下降并且截断对火源周边供给氧,故进行 可灭火作用显著的迅速的灭火。
如此,本发明中,使破封后喷出的灭火气体暂时滞留,且将喷口 25准确地朝向火源后喷出灭火气体,故可将灭火气体不浪费地、准确 且高效地喷向火源,可适当且迅速地灭火。
另一方面,若在灭火气体喷出时解除操作杆27的按压操作,则操 作杆27通过弹簧37的弹性而向上方退回,解除推杆35对阀杆40的 按压。
由此,阀杆40通过内置于控制阀38中的弹簧的弹性而向上方退 回,内阀41与此一起动作,密着于阀体的下端部而关闭。
因此,控制阀38内部的导通被截断,且阀安装孔33下部与贯通 孔31的连通被截断,停止从喷口25喷出气体,从破封部喷出的灭火 气体,滞留于通孔17、导轴43内部的阀安装孔33及针管45内。
上述滞留气体,通过重新进行操作杆27的按压操作,而从喷口25 喷出,故可不浪费地且有效地使用灭火气体。
此外,消耗灭火气体后,若从上侧外壳1拔出下侧外壳10,保持 并转动露出的气瓶11的下部,且将气瓶11的喷出口的螺纹部14从瓶 夹具15的螺纹孔16中卸下,则可回收空状态的气瓶11。
然后,准备新的气瓶11,若将该气瓶11的喷出口的螺纹部14螺 入上述螺纹孔16,并装填气瓶11,且将下侧外壳10插入上侧外壳1 的下端部,则可使用新的气瓶11。
如此,本发明的灭火气体喷射器,可实现重复使用,并可达到有 效利用。
此外,作为本发明的应用形态,也可为如下所述:在喷口26与导 孔32之间或适当处配置填充有粉末灭火药剂的粉末容器,将从气瓶11 喷出的灭火气体导入该粉末容器中,且将该容器内的粉末灭火药剂从 喷口26喷出。
此外,在上述容器中收容有纯水或灭火药液,若通过上述灭火气 体而将所述物质雾状或泡沫状地喷射出去,则可应用于对化学品或药 剂火灾或电类火灾的灭火。
图8至图20表示本发明的其它实施形态,对与上述实施形态的构 成相对应的部分赋予相同符号。
其中,图8至图14表示本发明的第2实施形态,该实施形态应用 于小型轻量且可用单手搬运的其它灭火气体喷射器F2。
该实施形态的灭火气体喷射器F2,在上侧外壳1、1的正面的凸出 部上形成有凹部1a、1a,容易用单手握持的同时,在其上部喷出孔3 的正上方设置有灯具48,提高灯具48的照明显示。
上述灯具48的点亮通过上述下侧外壳10的挤压操作所导致瓶夹 具15的向上动作位移而关闭电源电路,来代替通过上述下侧外壳10 的挤压位移而关闭电源电路,而达到配线的简洁化及点亮的准确性。
此外,在喷出孔3的正下方设置有告知器53,在该告知器53中设 置有扬声器56、LED等警报灯57、可接收灾害警报机54所具有的发 送器58的信号的接收器(省略图示),通过该接收器来进行接收,可使 扬声器56及/或警报灯57动作。
上述发送器58具备可使警报或声音指示、电波或电信号、及警报 灯忽亮忽灭动作的发送器58,该发送器58中可输入可感测火灾发生的 热传感器或烟传感器等火灾检测传感器59的信号、及可检测与特定震 度相当的振动的振动传感器60的信号。
上述发送器58,在上述传感器的信号输入时动作,使灾害警报机 54所具备的扬声器61或声音指示录音机、振荡器或警报灯62动作, 而可利用听觉及视觉两者来警告发生火灾或发生地震。
其中,声音指示例如有“失火。请沉着避难。”、“紧急出口在前方。”、 “地震。请沉着避难。”、“地震。请确认火源。”,告知灾害发生,且指 示确保避难通路。
该种灭火气体喷射器,在火灾产生时,火灾检测传感器59检测出 火灾的发生,将该信号输入发送器58中,从扬声器61输出警报及声 音指示,例如播放“失火。请沉着避难。”、“紧急出口在前方。”等,并 且使警报灯62忽亮忽灭以告知的发生。
另一方面,将火灾发生的告知信号从上述发送器58输入于灭火气 体喷射器的告知器53,从该告知器53的扬声器56鸣动警报,且使警 报灯57忽亮忽灭,以告知上述喷射器所在处。
因此,使用者可容易且迅速地发现灭火气体喷射器F2,进行与上 述相同的操作,将二氧化碳从喷口26朝向火源准确且有效地喷射来灭 火。
此外,当一定震度的地震发生时,振动传感器60检测出地震的发 生,并将该信号输入于发送器58中,从扬声器61输出警报及声音指 示,例如播放“地震。请沉着避难。”、“地震。请确认火源。”等,同时 使警报灯62忽亮忽灭以告知产生地震。
然后,将地震发生的告知信号从上述发送器58输入于灭火气体喷 射器F2的告知器53,从该告知器53的扬声器56鸣动警报,使警报灯 57忽亮忽灭,来告知上述喷射器的所在处。因此,可迅速地应对之后 火灾的发生。
此外,在灭火后或地震后,扬声器61鸣动且使警报灯57忽亮忽 灭,故可通过保持并移动使用后的灭火气体喷射器F2,而安全地避难, 同时可告知且易于发现受灾者的所在处,而可迅速且容易地进行救助 或支持。
再者,在所述实施形态中,虽将告知器53安装于灭火气体喷射器 F1、F2的周面上,但也可设置为内置形态,由此可保护告知器53,及 提高灭火气体喷射器F1、F2的外观。
图15至图17表示本发明的第3实施形态,该实施形态利用细绳 或带子63将告知器53可装卸地安装于灭火气体喷射器F1、F2上,来 代替将告知器53一体地安装于灭火气体喷射器F1、F2上。
如此一来,可实现灭火气体喷射器F1、F2构成的简洁化,容易相 对于现有的灭火气体喷射器F1、F2进行后续安装,促进告知器53的利 用及交换,并且可将该告知器53安装于现有的大型重量较大的灭火气 体喷射器FR的主体部64,可增进告知器53的利用。
此外,若受灾后或避难时从灭火气体喷射器F1、F2、FR上卸下上 述告知器53,将其安放在受灾者65的手腕上、腕部等身体上,则可容 易发现受灾者65的所在处,可容易地救助受灾者65及确认受灾者65 是否安全。
图中,元件符号65为可上下转动地安装于上述灭火气体喷射器FR 的上部的可动杆,元件符号66为固定杆,元件符号67为软管喷嘴。
此外,告知器53的装卸手段,除如上所述之外,也可使用针或徽 章、钩、按压式扣件、按钮等。
图18至图20表示本发明的第4实施形态,该实施形态中,代替 上述安全环55,而使保持气体喷射器F2的安装夹具68具有与上述安 全环55相同的功能,防止气瓶11的误破封。
上述安装夹具68具备:纵长矩形的合成树脂制的保持板69、以及 一对卡合臂70、70,通过螺钉71将该卡合臂70、70安装于保持板69 的下端部,并赋予所述部件适当的弹性。
上述安装夹具68中,利用螺钉72或双面黏接胶带而将保持板69 安装于建筑物车库或车体等的壁面73的希望位置上,将气体喷射器 F2的下侧外壳10插入其卡合臂70、70,利用这些卡合臂70、70的弹 性来夹持相应部分,且保持气体喷射器F2,并且阻止下侧外壳10向上 动作,以预防不使用气体喷射器F2时气瓶11破封。
而且,使用气体喷射器F2时,当抵抗卡合臂70、70的压接力,而 将气体喷射器F2拔出至面前,使下侧外壳10可向上动作时,若上压下 侧外壳10,则可破封气瓶11。
因此,从如下繁杂的操作中解放出来,即从安装夹具68上拔出气 体喷射器F2后,再拔出安全环,故同时进行完所述操作,可迅速地使 用气体喷射器F2进行迅速的灭火。
如此,该实施形态若将安装夹具68安装于气体喷射器F2,则可防 止气瓶11的误破封事故。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如此,本发明的灭火气体喷射器,可使已装填的小型气瓶容易破 封,通过阀而暂时地阻止喷出的灭火气体的流出,防止灭火气体的浪 费,达到该灭火气体的有效利用及灭火的效果,并且灭火时朝向火源 可切实且可靠地喷射灭火气体,实现切实有效的灭火及可靠的初期灭 火,同时在火灾发生时告知灭火器的所在处,促进迅速地使用灭火器 及初期灭火,故较佳地适用于例如家庭或事务所或车载用的简易灭火 器。
专利文献1:特开平9-103512号公报
专利文献2:特开2000-189534号公报
专利文献3:专利第2890097号公报
专利文献4:特开2004-351047号公报
相关专利内容
标题 发布/更新时间 阅读量
双阀针气体喷射器 2020-05-13 723
气体喷射器及其喷射器管 2020-05-12 910
低温气体喷射器 2020-05-12 391
气体燃料喷射器 2020-05-12 778
气体喷射器护套 2020-05-11 247
气体喷射器 2020-05-11 884
气体燃料喷射器的操作 2020-05-13 203
喷射器,尤其是用于气体燃料的吹入喷射器 2020-05-13 179
气体燃料喷射器 2020-05-12 213
气体燃料喷射器 2020-05-11 1011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