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引擎 / 环槽区 / 叶片泵

叶片

阅读:1021发布:2021-01-15

专利汇可以提供叶片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 发明 提供一种 叶片 泵 ,包括:多个叶片,其以能够相对于狭缝滑动的方式插入到呈放射状形成在 转子 的外周的多个狭缝中且其顶端部能够与 凸轮 环的凸轮面滑动 接触 ;多个背压室,其划分形成在叶片的基端部与狭缝之间,能够朝向凸轮面对叶片进行推压;多个背压槽,其能够伴随着转子的旋转与背压室相连通;多个连通槽,其用于将在转子的周向上相邻的背压槽彼此连通起来。与位于形成在比上述转子的旋转中心靠上方的 位置 的用于将 工作 流体 吸入到上述泵室内的吸入区域的背压槽相连通的连通槽的通路截面积形成为,大于与位于形成在比上述转子的旋转中心靠下方的位置的其它吸入区域的其它背压槽相连通的连通槽的通路截面积。,下面是叶片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用作流体压供给源的叶片,其中,
叶片泵包括:
凸轮环,其在内周上形成有凸轮面;
转子,其设于上述凸轮环的内周,且对该转子进行驱动使该转子相对于上述凸轮环进行旋转;
多个狭缝,其呈放射状形成在上述转子的外周;
多个叶片,其以能够在上述狭缝中滑动的方式插入到上述狭缝中且其顶端部能够与上述凸轮面滑动接触
多个泵室,其由上述叶片在上述凸轮面与上述转子之间划分而成;
多个背压室,其划分形成在上述叶片的基端部与上述狭缝之间,能够朝向上述凸轮面对上述叶片施
多个背压槽,其能够伴随着上述转子的旋转与上述背压室相连通;
多个连通槽,其用于将在上述转子的周向上相邻的上述背压槽彼此连通起来;
与位于形成在比上述转子的旋转中心靠上方的位置的用于将工作流体吸入到上述泵室内的吸入区域的背压槽相连通的连通槽的通路截面积形成为,大于与位于形成在比上述转子的旋转中心靠下方的位置的其它吸入区域的其它背压槽相连通的连通槽的通路截面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叶片泵,其中,
与位于形成在比上述转子的旋转中心靠上方的位置的吸入区域的背压槽的两端相连通的一对连通槽的通路截面积形成为,大于与位于形成在比上述转子的旋转中心靠下方的位置的其它吸入区域的其它背压槽的两端相连通的一对连通槽的通路截面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叶片泵,其中,
在与位于形成在比上述转子的旋转中心靠上方的位置的吸入区域的背压槽的两端相连通的一对连通槽之中,位于上述转子的旋转方向的前侧的连通槽的通路截面积形成为大于位于上述转子的旋转方向的后侧的连通槽的通路截面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叶片泵,其中,
以上述转子的旋转中心轴线为中心相对的连通槽形成为相同的通路截面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叶片泵,其中,
该叶片泵包括:
侧板和泵盖,它们以夹着上述转子和上述叶片的方式设置;
高压室,其划分形成在上述侧板的背后,用于引导泵排出压;
高压室连通孔,其形成在上述侧板上并与上述高压室相连通;
形成于上述侧板的背压槽经由上述高压室连通孔与上述高压室相连通,形成于上述泵盖的背压槽经由上述背压室、形成于上述侧板的背压槽和上述高压室连通孔与上述高压室相连通,
与形成于上述泵盖且位于形成在比上述转子的旋转中心靠上方的吸入区域的背压槽相连通的连通槽的通路截面积形成为,大于与形成于上述泵盖且位于形成在比上述转子的旋转中心靠下方的位置的吸入区域的背压槽相连通的连通槽的通路截面积。

说明书全文

叶片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作流体压供给源的叶片泵

背景技术

[0002] 叶片泵在形成于转子的呈放射状的狭缝中容纳有多个叶片。利用对叶片的基端部进行按压的背压室的压与伴随着转子的旋转而作用的离心力向使各个叶片从狭缝突出的方向对各个叶片施力,使叶片的顶端部与凸轮环的内周的凸轮面滑动接触。由此,伴随着转子的旋转,与凸轮面滑动接触的叶片进行往复运动而使泵室扩大或缩小,向泵室供给工作油或自泵室排出工作油。
[0003] JP11-230057A提出了一种叶片泵,其在以夹持转子和各叶片的方式设置的前后的加压板上,形成有与背压室相连通的背压槽和将各背压槽之间连通起来的连通槽。在该叶片泵中,在前后的加压板处连通槽形成为不同的形状。采用该叶片泵,能够提高泵室的密封性能。
[0004] 然而,在上述以往的叶片泵中,在停止状态持续的情况下,突出到转子的上部的叶片有可能因重力而落入到狭缝中。因此,在叶片泵起动时,当需花费时间使落入到狭缝中的叶片从狭缝突出时,有可能延迟泵排出压的升高。

发明内容

[0005]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使叶片泵的泵排出压迅速升高。
[0006]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叶片泵包括:凸轮环,其在内周上形成有凸轮面;转子,其设于上述凸轮环的内周,且对该转子进行驱动使该转子相对于上述凸轮环进行旋转;多个狭缝,其呈放射状形成在上述转子的外周;多个叶片,其以能够在上述狭缝中滑动的方式插入到上述狭缝中且其顶端部能够与上述凸轮面滑动接触;多个泵室,其由上述叶片在上述凸轮面与上述转子之间划分而成;多个背压室,其划分形成在上述叶片的基端部与上述狭缝之间,能够朝向上述凸轮面对上述叶片施力;多个背压槽,其能够伴随着上述转子的旋转与上述背压室相连通;多个连通槽,其用于将在上述转子的周向上相邻的上述背压槽彼此连通起来。与位于形成在比上述转子的旋转中心靠上方的位置的用于将工作流体吸入到上述泵室内的吸入区域的背压槽相连通的连通槽的通路截面积形成为,大于与位于形成在比上述转子的旋转中心靠下方的位置的其它吸入区域的其它背压槽相连通的连通槽的通路截面积。
[0007] 关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本发明的优点,以下参照添加的附图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0008] 图1是表示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叶片泵的泵盖取下后的状态的主视图。
[0009] 图2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叶片泵的侧板的主视图。
[0010] 图3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叶片泵的泵盖的主视图。
[0011] 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叶片泵停止时的凸轮环内的状态的主视图。
[0012] 图5是表示改变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叶片泵的姿势而搭载有该叶片泵的情况下的凸轮环内的状态的主视图。
[0013] 图6是表示改变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叶片泵的姿势而搭载有该叶片泵的情况下的凸轮环内的状态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4]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叶片泵1。
[0015] 首先,参照图1,说明叶片泵1的结构。
[0016] 叶片泵1用于车辆所搭载的液压设备。叶片泵1例如用作动力转向装置、变速器等液压供给源。
[0017] 叶片泵1使用工作油作为工作流体。也可以代替工作油例如使用溶性替代液等工作液作为工作流体。
[0018] 叶片泵1包括:泵体10,其形成有可容纳转子2、凸轮环4及侧板30等的泵容纳凹部10a;泵盖50,其紧固在泵体10上而对泵容纳凹部10a进行密封。
[0019] 叶片泵1从未图示的发动机驱动轴9的端部传递动力,对与驱动轴9相连结的转子2进行驱动而使转子2旋转。在图1至图3中,转子2沿箭头所示方向旋转。利用泵体10与泵盖50以使该驱动轴9自由旋转的方式支承驱动轴9。
[0020] 在泵体10的泵容纳凹部10a的底部与侧板30之间划分出未图示的高压室。利用导入到该高压室的泵排出压将侧板30按压在凸轮环4的后侧的端面上。
[0021] 叶片泵1包括:多个叶片3,其以相对于转子2在径向上自由往复运动的方式设置;凸轮环4,其容纳转子2和叶片3并供叶片3的顶端部随着转子2的旋转而在凸轮环4上滑动。
[0022] 转子2设于凸轮环4的内周。在转子2上,在转子2的外周面上具有开口部的多个狭缝5以预定间隔形成为放射状。叶片3形成为矩形板状。将叶片3以能够滑动的方式插入到狭缝5,使叶片3的顶端部能够与凸轮面4a滑动接触。
[0023] 利用转子2的外周面、凸轮环的凸轮面4a及相邻的叶片3,在凸轮环4的内部划分出多个泵室7。
[0024] 凸轮环4是在其内周具有形成为大致长圆形状的凸轮面4a的环状构件。凸轮面4a形成为伴随着转子2的旋转一圈,追从凸轮面4a的各叶片3进行两次往复运动。
[0025] 如图2~图4所示,叶片泵1包括供叶片3进行第一次往复运动的第一区域与供叶片3进行第二次往复运动的第二区域。
[0026] 第一区域具有:第一吸入区域,其通过使伴随着转子2的旋转而在凸轮面4a上滑动的各叶片3之间所划分出的泵室7的容积扩大,从而将工作油吸入到泵室7内;第一排出区域,其通过使泵室7的容积收缩而排出泵室7内的工作油。
[0027] 同样,第二区域具有:第二吸入区域,其通过使伴随着转子2的旋转而在凸轮面4a上滑动的各叶片3之间所划分出的泵室7的容积扩大,从而将工作油吸入到泵室7内;第二排出区域,其通过使泵室7的容积收缩而排出泵室7内的工作油。
[0028] 如此,叶片泵1具有两个吸入区域与两个排出区域。并不限于此,也可以将该叶片泵1设为具有三个以上的吸入区域与三个以上的排出区域的结构。
[0029] 在泵盖50的与转子2滑动接触的前侧的端面上,在第一吸入区域中开口有第一吸入口51,在第一排出区域中开口有第一排出口52,在第二吸入区域中开口有第二吸入口53,在第二排出区域中开口有第二排出口54。
[0030] 第一吸入口51与第二吸入口53经由吸入通路25与未图示的油箱相连通。来自油箱的工作油被导入到第一吸入口51与第二吸入口53中。
[0031] 如图2所示,在侧板30的与转子2滑动接触的后侧的端面上,在第一吸入区域中开口有第一吸入口31,在第一排出区域中开口有第一排出口32,在第二吸入区域中开口有第二吸入口33,在第二排出区域中开口有第二排出口34。
[0032] 第一排出口32与第二排出口34经由未图示的泵排出通路与液压设备相连通。由此,向液压设备供给从第一排出口32与第二排出口34排出的加压工作油。
[0033] 在各个狭缝5的里侧与叶片3的基端部之间划分出背压室6,该背压室6能够朝向凸轮面4a对叶片3施力。利用按压叶片3的基端部的背压室6的压力与随着转子2的旋转进行作用的离心力,向使叶片3从狭缝5突出的方向对该叶片3施力。由此,叶片3的顶端部与凸轮环4的凸轮面4a滑动接触。
[0034] 如图2所示,在侧板30的与转子2滑动接触的端面上,呈圆弧状排列形成有第一吸入侧背压槽35、第一排出侧背压槽36、第二吸入侧背压槽37及第二排出侧背压槽38。能够使第一吸入侧背压槽35、第一排出侧背压槽36、第二吸入侧背压槽37及第二排出侧背压槽38伴随着转子2的旋转而与背压室6相连通。
[0035] 另外,侧板30的与转子2滑动接触的端面上,呈圆弧状排列形成有使第一吸入侧背压槽35与第一排出侧背压槽36相连通的第一连通槽41、使第一排出侧背压槽36与第二吸入侧背压槽37相连通的第二连通槽42、使第二吸入侧背压槽37与第二排出侧背压槽38相连通的第三连通槽43,以及使第二排出侧背压槽38与第一吸入侧背压槽35相连通的第四连通槽44。
[0036] 第一吸入侧背压槽35开口于第一吸入区域。第一排出侧背压槽36开口于第一排出区域。第二吸入侧背压槽37开口于第二吸入区域。第二排出侧背压槽38开口于第二排出区域。
[0037] 第一吸入侧背压槽35经由高压室连通孔15与高压室相连通。第二吸入侧背压槽37经由高压室连通孔17与高压室相连通。由此,来自高压室的泵排出压被导入到第一吸入侧背压槽35与第二吸入侧背压槽37中。该泵排出压被导入到与第一吸入侧背压槽35和第二吸入侧背压槽37相对的各背压室6中。因此,位于第一吸入区域与第二吸入区域的各叶片3的基端部受到被导入到各背压室6中的泵排出压的推压。
[0038] 并且,经由第一连通槽41、第二连通槽42、第三连通槽43以及第四连通槽44,将该泵排出压导入到第一排出侧背压槽36与第二排出侧背压槽38中。并且,该泵排出压被导入到与第一排出侧背压槽36和第二排出侧背压槽38相对的各背压室6中。因此,位于第一排出区域与第二排出区域的各叶片3的基端部也受到被导入到各背压室6中的泵排出压的推压。
[0039] 第一连通槽41、第二连通槽42、第三连通槽43以及第四连通槽44的通路长度形成为彼此大致相等。
[0040] 如图3所示,在泵盖50的与转子2滑动接触的端面上,呈圆弧状排列形成有第一吸入侧背压槽55、第一排出侧背压槽56、第二吸入侧背压槽57以及第二排出侧背压槽58。能够使第一吸入侧背压槽55、第一排出侧背压槽56、第二吸入侧背压槽57及第二排出侧背压槽58伴随着转子2的旋转与背压室6相连通。
[0041] 另外,在泵盖50的与转子2滑动接触的端面上,呈圆弧状排列形成有使第一吸入侧背压槽55与第一排出侧背压槽56相连通的第一连通槽61、使第一排出侧背压槽56与第二吸入侧背压槽57相连通的第二连通槽62、使第二吸入侧背压槽57与第二排出侧背压槽58相连通的第三连通槽63、使第二排出侧背压槽58与第一吸入侧背压槽55相连通的第四连通槽64。
[0042] 第一吸入侧背压槽55开口于第一吸入区域。第一排出侧背压槽56开口于第一排出区域。第二吸入侧背压槽57开口于第二吸入区域。第二排出侧背压槽58开口于第二排出区域。
[0043] 第一连通槽61、第二连通槽62、第三连通槽63以及第四连通槽64的通路长度形成为彼此大致相等。
[0044] 在液压泵1工作时,各叶片3追从凸轮面4a而进行往复运动。伴随各叶片3的往复运动,使各背压室6的容积进行扩大和缩小。利用该背压室6的扩大和缩小所引起的泵动作,使工作油经由第一连通槽41、61、第二连通槽42、62、第三连通槽43、63及第四连通槽44、64在各背压室6与第一吸入侧背压槽35、55、第一排出侧背压槽36、56、第二吸入侧背压槽37、57以及第二排出侧背压槽38、58之间循环流动。
[0045] 以形成有第一吸入侧背压槽35、55的第一吸入区域相对于形成有第二吸入侧背压槽37、57的第二吸入区域位于图1~图4中箭头所示的上方那样的朝向来搭载图1~图4所示的叶片泵1。
[0046] 在此,在叶片泵1的停止状态持续的情况下,介于叶片泵1内的工作油的一部分经由吸入通路25向下流入油箱。在叶片泵1内,仅贮存有未向下流入油箱而残留的工作油。在图4中,水平延伸的油面线L表示在叶片泵1停止时的、贮存在叶片泵1内的工作油的油面位置。
[0047] 如图4所示,在叶片泵1停止时,位于第一吸入区域的全部叶片3由于重力而落入到各狭缝5内,位于第一排出区域的叶片3的一部分也由于重力而落入到各狭缝5内。
[0048] 因此,接下来使叶片泵1起动时,当将时间花费在使落入到各狭缝5内的各叶片3从各狭缝5突出的动作时,有可能使泵排出压的升高延迟。
[0049] 与此相对,在本发明中,如后述那样对泵盖50上的第一连通槽61、第二连通槽62、第三连通槽63以及第四连通槽64的通路阻力的大小关系进行设定。由此,在第一排出区域或第二排出区域处各叶片3追从凸轮面4a被压入到狭缝5中而使各背压室6的容积缩小,从而利用挤出工作油的泵动作来加快第一吸入侧背压槽55的压力上升。因此,能够使落入各狭缝5内的各叶片3迅速地突出。
[0050] 能够根据第一连通槽61、第二连通槽62、第三连通槽63以及第四连通槽64与转子2的前侧端面之间的通路截面积的大小对上述槽中的通路阻力进行调节。能够根据上述槽的开口宽度与深度中的至少一者对该通路截面积进行调节。
[0051] 另外,也可以根据第一连通槽61、第二连通槽62、第三连通槽63以及第四连通槽64与转子2的前侧端面之间划分出的通路长度的长短对第一连通槽61、第二连通槽62、第三连通槽63以及第四连通槽64的通路阻力进行调节。
[0052] 另一方面,将侧板30上的第一连通槽41、第二连通槽42、第三连通槽43以及第四连通槽44的通路阻力设定为大致相等。并不限于此,也可以与后述的泵盖50上的第一连通槽61、第二连通槽62、第三连通槽63以及第四连通槽64的通路阻力的大小关系相同地设定上述侧板30上的各连通槽的通路阻力。在该情况下,也可以在第一排出区域或第二排出区域中将各叶片3压入到狭缝5内而使各背压室6的容积缩小,从而利用挤出工作油的泵动作来加快第一吸入侧背压槽55的压力上升。因此,能够使落入到各狭缝5内的各叶片3迅速地突出。
[0053] 在本发明中,将与位于第一吸入区域的第一吸入侧背压槽55的两端相连通的第一连通槽61与第四连通槽64中的至少一者的通路截面积设定为大于比水平线H靠下方的、不与第一吸入侧背压槽55相连通的第二连通槽62与第三连通槽63中的至少一者的通路截面积,该第一吸入区域位于比穿过转子2的旋转中心的水平线H靠上方的位置,在该第一吸入区域内,在叶片泵1停止时,有可能由于重力使叶片3落入到狭缝5内。
[0054] 另外,也可以将第一连通槽61与第四连通槽64的通路截面积设定为大于第二连通槽62与第三连通槽63的通路截面积。该情况下,将第一连通槽61与第四连通槽64的通路截面积设定为彼此大致相等。另外,将第二连通槽62与第三连通槽63的通路截面积设定为彼此大致相等。
[0055] 由此,在叶片泵1起动时,在第一排出区域、第二排出区域中,促使通过使各叶片3追从凸轮面4a而将各叶片3压入到狭缝5内来进行加压的、来自第一排出侧背压槽56或第二排出侧背压槽58的工作油经由通路截面积较大的第一连通槽61或第四连通槽64而流入到第一吸入侧背压槽55中。
[0056] 因此,第一吸入区域55中的工作油的压力迅速上升,并且与第一吸入侧背压槽55相对的各背压室6的工作油压力上升。由此,利用各背压室6中的工作油的压力使落入到各狭缝5内的各叶片3从各狭缝5迅速地突出。因而,迅速进行使各叶片3的顶端部与凸轮面4a滑动接触而划分出泵室7的动作。
[0057] 即,在叶片泵1起动时,在第一排出区域、第二排出区域中,利用将叶片3推入到狭缝5中而使各背压室6的容积缩小的泵动作来加快第一吸入侧背压槽55的压力上升,并在第一吸入区域中使落入到各狭缝5内的各叶片3迅速突出。因而,能够缩短泵排出压上升所花费的时间。
[0058] 接下来,参照图5和图6,说明改变叶片泵1的姿势而搭载有该叶片泵1的情况。图5和图6表示改变叶片泵1的姿势而搭载有该叶片泵1的情况下的、叶片泵1停止时的凸轮环4内的状态。
[0059] 图5所示的叶片泵1是以使第一吸入区域与第一排出区域的交界部分位于图5中箭头所示的上方那样的朝向来搭载的。
[0060] 如图5所示,在叶片泵1停止时,位于第一吸入区域与第一排出区域的全部叶片3由于重力而落入到各狭缝5内。
[0061] 该情况下,在叶片泵1起动时,虽然不能获得第一排出区域中的叶片3的背后的泵动作,但是利用第二排出区域中的叶片3的背后的泵动作来加快第一吸入侧背压槽55的压力上升。因此,能够在第一吸入区域中使落入到各狭缝5内的各叶片3迅速突出并缩短使泵排出压上升所花费的时间。
[0062] 图6所示的叶片泵1是以使第一吸入区域与第二排出区域的交界部分位于图6中箭头所示的上方那样的朝向来搭载的。
[0063] 如图6所示,在叶片泵1停止时,位于第一吸入区域与第二排出区域的全部叶片3由于重力而落入到各狭缝5的里侧。
[0064] 该情况下,在叶片泵1起动时,虽然不能获得第二排出区域中的叶片3的背后的泵动作,但是利用第一排出区域中的叶片3的背后的泵动作来加快第一吸入侧背压槽55的压力上升。因此,能够在第一吸入区域中使落入到各狭缝5内的各叶片3从各狭缝5迅速突出并缩短使泵排出压上升所花费的时间。
[0065] 采用以上实施方式实现以下所示的效果。
[0066] 使与背压槽55相连通的连通槽61、64的通路截面积形成为大于与背压槽57相连通的连通槽62、63的通路截面积,其中,该背压槽55位于形成在比转子2的旋转中心靠上方的位置的吸入区域,该背压槽57位于形成在比转子2的旋转中心靠下方的位置的吸入区域。由此,利用起动时的、叶片3的背后的泵动作来促使在停止时由于重力而落入到各狭缝5内的叶片3从各狭缝5突出。因而,使泵排出压迅速地上升,改善叶片泵1的起动性。
[0067] 另外,与位于形成在比转子2的旋转中心靠上方的位置的吸入区域的背压槽55的两端相连通的一对连通槽61、64的通路截面积形成为,大于与位于形成在比转子2的旋转中心靠下方的位置的吸入区域的背压槽57相连通的一对连通槽62、63的通路截面积。由此,叶片泵1的姿势并不限于狭窄范围,能够减少搭载到车辆等情况下的限制。
[0068] 另外,与形成于泵盖50的、位于形成在比转子2的旋转中心靠上方的位置的吸入区域的背压槽55相连通的连通槽61的通路截面积形成为,大于与形成于泵盖50的、位于形成在比转子2的旋转中心靠下方的位置的吸入区域的背压槽57相连通的连通槽62的通路截面积。由此,由于形成于泵盖50的背压槽55、57没有如形成于侧板30的背压槽35、37那样经由较短的高压室连通孔15、17与高压室相连通,因此,可抑制背压槽55、57的压力向高压室逸出,该背压槽55、57的压力基于使各背压室6的容积扩大或缩小的叶片3的背后的泵动作来升高。
[0069] 因此,在叶片泵1起动时,利用叶片3的背后的泵动作来促使叶片3从狭缝5突出。因而,使泵排出压迅速上升,并改善起动性。
[0070] 作为其它实施方式,也可以使第四连通槽64的通路截面积形成为大于第一连通槽61、第二连通槽62以及第三连通槽63的通路截面积。
[0071] 该情况下,在图4~图6所示的各个搭载状态下,利用第二排出区域中的叶片3的背后的泵动作来加快第一吸入侧背压槽55的压力上升。因此,在第一吸入区域中,能够使落入到各狭缝5内的各叶片3迅速地突出并缩短使泵排出压上升所花费的时间。
[0072] 另外,在图6所示的搭载状态下,即使在第二排出区域的工作油由于重力而流出的停止状态时,也可以在叶片泵1起动时,伴随着转子2的大致90度旋转使工作油充满第二排出区域。因此,利用第二排出区域中的叶片3的背后的泵动作来加快第一吸入侧背压槽55的压力上升。
[0073]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与背压槽55的两端相连通的两个连通槽61、64之中的、位于转子2的旋转方向的前侧的连通槽64的通路截面积形成为大于位于转子2的旋转方向的后侧的连通槽61的通路截面积,该背压槽55位于形成在比转子2的旋转中心靠上方的位置的吸入区域。
[0074] 在此,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与转子2的前侧端面相对的第一连通槽61或第四连通槽64的通路阻力小于与转子2的前侧端面相对的第二连通槽62或第三连通槽63的通路阻力的情况下,从第一连通槽61、第二连通槽62、第三连通槽63以及第四连通槽64作用于转子2的工作油压力之间产生差值。利用该工作油的压力差,使第一排出侧背压槽56的压力与第二排出侧背压槽58的压力之间产生差值。利用压力差,向转子2作用使旋转中心轴线倾斜的力。
[0075] 与此相对,通过使第一连通槽61、第二连通槽62、第三连通槽63以及第四连通槽64的通路截面积以转子2的旋转中心轴线为中心对称地分布,从而能够取得转子2的背压平衡。
[0076] 具体来说,使第四连通槽64与第二连通槽62的通路截面积形成为大于第一连通槽61与第三连通槽63的通路截面积。以转子2的旋转中心轴线为中心相对的第二连通槽62与第四连通槽64形成为相同的通路截面积。同样,以转子2的旋转中心轴线为中心相对的第一连通槽61与第三连通槽63形成为相同的通路截面积。
[0077] 在以上述方式构成的情况下,在图4、图5所示的搭载状态下,通过使第四连通槽64的通路截面积大于第三连通槽63的通路截面积,从而使第四连通槽64的通路阻力小于第三连通槽63的通路阻力。因此,在叶片泵1起动时,在第二排出区域中,促使将各叶片3压入到狭缝5内来进行加压的来自第二排出侧背压槽58的工作油经由通路截面积较大的第四连通槽64而流入到第一吸入侧背压槽55中。
[0078] 即,在叶片泵1起动时,在第二排出区域处,利用将叶片3推入到狭缝5中而使背压室6的容积缩小的泵动作来加快第一吸入侧背压槽55的压力上升。因此,在第一吸入区域中能够使落入到各狭缝5内的各叶片3迅速地突出并缩短使泵排出压上升所花费的时间。
[0079] 并且,此时,位于与转子2的旋转中心轴线正交的相同直线上的第二连通槽62与第四连通槽64的转子侧开口面积形成为彼此相等,第一连通槽61与第三连通槽63相互的转子侧开口面积形成为彼此相等。由此,作用于转子2的第一连通槽61、第二连通槽62、第三连通槽63以及第四连通槽64的工作油所产生的压力彼此相等。
[0080] 因此,第一吸入侧背压槽55的压力与第二吸入侧背压槽57的压力相等,并且第一排出侧背压槽56的压力与第二排出侧背压槽58的压力相等。因而,由于能够使作用于转子2的前侧端面的工作油的压力达到平衡,从而抑制转子2的中心轴线发生倾斜。由此,能够防止以转子2的倾斜为起因在滑动部发生烧粘。
[0081] 以上,说明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但是上述实施方式只不过表示本发明的应用例的一部分,并不意味着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的具体结构。
[0082] 本申请基于在2010年10月22日向日本专利局申请的日本特愿2010-237920要求优先权,并将该申请的全部内容以参照的方式引入到本说明书中。
[0083] 本发明的实施例所包括的排他性或特征以下述方式被要求。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