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引擎 / 冷却液泵 / 液冷式散热装置

液冷式散热装置

阅读:304发布:2023-03-11

专利汇可以提供液冷式散热装置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 发明 公开一种液冷式 散热 装置,包括:吸热部、第一传输管、第二传输管与散热部,其中吸热部包括:吸热 块 、第一突扩管与第二突扩管。吸热块用以与外部发热元件 接触 ,吸热块内部有多个流通道,让 冷却液 在多个流通道内流动,以吸收外部发热元件所产生的热。第一突扩管与吸热块的一侧连接,第二突扩管与吸热块的另一侧连接。第一传输管与第一突扩管连接,第二传输管与第二突扩管连接,散热部分别与第一传输管与第二传输管连接,使得吸热部、散热部与第一传输管与第二传输管之间形成一回路,让冷却液得以在回路内流动。,下面是液冷式散热装置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液冷式散热装置,包括:
吸热部,该吸热部包括:
吸热,用以与一外部发热元件接触,该吸热块内部包括多个流通道,用以让一冷却液在该多个流通道内流动,以吸收该外部发热元件所产生的热;
第一突扩管,其与该吸热块的一侧连接,用以让该冷却液流入该多个流通道内;以及第二突扩管,其与该吸热块的另一侧连接,用以让该冷却液流出该多个流通道;
第一传输管,其与该第一突扩管连接;
第二传输管,其与该第二突扩管连接;以及
散热部,其分别与该第一传输管以及该第二传输管连接,使得该吸热部、该散热部与该第一传输管以及该第二传输管之间形成一回路,让该冷却液得以在该回路内流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冷式散热装置,其中该多个流通道的各个流通道的管径实质上小于3mm。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冷式散热装置,其中该多个流通道的各个流通道实质上为圆形管径。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冷式散热装置,其中该多个流通道的各个流通道实质上为方形管径或星形管径。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冷式散热装置,其中该第一突扩管或该第二突扩管实质上为三形。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冷式散热装置,其中该第一突扩管或该第二突扩管实质上为长条柱体,该第一传输管与该第一突扩管的一端连接,该第二传输管与该第二突扩管的一端连接。
7.如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液冷式散热装置,还包括一,该泵设于该第一传输管。
8.如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液冷式散热装置,其中该散热部还包括一扇以及一散热片
9.如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液冷式散热装置,其中该吸热部由一具高热传导(Thermal Conductivity)性质的材料所制成。
10.如权利要求第9项所述的液冷式散热装置,其中该吸热部由所制成。

说明书全文

液冷式散热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散热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液冷式散热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由于现在电子装置运转效能的提高,电子装置内发热元件的运转效能也越来越高,为保持电子装置的正常运作,以电子装置内CPU的散热装置为例,目前普遍使用的是液体式冷却系统,而此类的散热装置在与CPU直接接触的吸热上设有腔体供冷却液流动,让腔体内的冷却液与吸热铜块进行热交换,进而让与吸热铜块接触的CPU降温,但腔体占有一定体积,使得液体式冷却系统体积较大,并且与吸热铜块与冷却液的接触面积有限,无法充分发挥冷却液的效果。
[0003] 背景技术中已经揭露的一种液冷式散热装置,在腔体内设计了多个凹陷部,用以增加冷却液与吸热块的接触面积,来提高热交换效率。但此背景技术仍保有相当体积的腔体,并没减少液冷式散热装置的体积。
[0004]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的液冷式散热装置,既能省去腔体所占用的体积,也能增加冷却液与CPU的热交换面积,达到减少体积又增加热交换效率的目的。

发明内容

[0005] 本发明的一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内部有多个流通道的吸热块。
[0006] 本发明另一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高冷却液与外部发热元件间的热交换面积的液冷式散热装置。
[0007] 为达成上述的目的,本发明的液冷式散热装置,包括:吸热部、第一传输管、第二传输管与散热部,其中吸热部包括:吸热块、第一突扩管与第二突扩管。吸热块用以与外部发热元件接触,吸热块内部有多个流通道,用以让冷却液在多个流通道内流动,以吸收外部发热元件运转时发出的热量,第一突扩管与吸热块的一侧连接,用以让冷却液流入多个流通道内,第二突扩管与吸热块的另一侧连接,让冷却液流出多个流通道。第一传输管与第一突扩管连接,第二传输管与第二突扩管连接,散热部分别与第一传输管与第二传输管连接,使得吸热部、散热部与第一传输管与第二传输管之间形成一回路,让冷却液得以在回路内流动。附图说明
[0008] 图1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液冷式散热装置的分解示意图;
[0009] 图2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液冷式散热装置的吸热部的分解示意图;
[0010] 图3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液冷式散热装置的吸热部的分解示意图;
[0011] 图4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吸热块的示意图;
[0012] 图5为本发明的再一实施例的吸热块的示意图;
[0013] 图6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液冷式散热装置的分解示意图。
[0014]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0015] 液冷式散热装置1、1a 吸热部10、10a
[0016] 吸热块11 第一突扩管12、12a
[0017] 流通道111、111a、111b 第二突扩管13、13a
[0018] 进液接口121 吸热块接口122、132
[0019] 第一传输管20 散热部40
[0020] 出液接口131 散热片42
[0021] 第二传输管30 冷却液60
[0022] 扇41 外部发热元件90
[0023] 50

具体实施方式

[0024]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0025] 请先参考图1关于依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液冷式散热装置,其中图1为液冷式散热装置的分解示意图。
[0026]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液冷式散热装置1与外部发热元件90接触,以供散除该外部发热元件90所产生的热。液冷式散热装置1包括吸热部10、第一传输管20、第二传输管30以及散热部40,并且吸热部10、散热部40与第一传输管20以及第二传输管30之间形成一回路,以使冷却液60得以如图1的箭号所示的方向在该回路内流动。
[0027]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吸热块10为一铜块,但本发明不以此为限,吸热块10可为任何具高热传导(Thermal Conductivity)性质的材料。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第一传输管20以及第二传输管30所使用的材质为塑胶或铜,并且冷却液60为冷媒或氟介电流体(FC72),但本发明不以此为限。在本实施例中,散热部40具有风扇41以及散热片42,且散热片42相邻于风扇41,且散热片42分别与第一传输管20以及第二传输管30连接。风扇41以及散热片42可让冷却液60降温而回复过冷状态,而回复过冷状态的冷却液60将再经由第一传输管20进入吸热部10,由此可持续不断地冷却外部发热元件90。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与液冷式散热装置1接触的外部发热元件90为中央处理单元(CPU),但本发明不以此为限,液冷式散热装置1可与任何发热的元件,例如绘图处理芯片、南桥芯片或北桥芯片等发热芯片接触,以供散除其所产生的热。
[0028] 接着请一并参考图2关于依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液冷式散热装置的吸热部,其中图2为吸热部的分解示意图。
[0029] 如图1及图2所示,吸热部10包括吸热块11、第一突扩管12以及第二突扩管13。其中吸热块11用以与外部发热元件90接触,以吸收外部发热元件90所产生的热。吸热块
11内部包括多个流通道111,用以让冷却液60如图1及图2的箭号方向所示,在多个流通道111内流动,由此吸收外部发热元件90运转时发出的热。
[0030] 第一突扩管12具有进液接口121及吸热块接口122。第一突扩管12的一端通过进液接口121与第一传输管20连结,另一端通过吸热块接口122与吸热块11连结。进液接口121为单一管径,其与第一传输管20连接,可供冷却液60流入第一突扩管12,进而流入多个流通道111内。通过第一突扩管12的设计能让冷却液60由原本在单一管径(第一传输管20)内流动引导进入在吸热块11的多个管径(多个流通道111)内流动,以冷却外部发热元件90,并且为了配合吸热块11,吸热块接口122的管径大小实质上会与吸热块11连接的一端的尺寸相当。
[0031] 第二突扩管13具有出液接口131及吸热块接口132,第二突扩管13的一端通过吸热块接口132与吸热块11连结,另一端通过出液接口131与第二传输管30连结,出液接口131为单一管径,其与第二传输管30连接,可供已吸收外部发热元件90所产生的热的冷却液60流出第二突扩管13。通过第二突扩管13的设计使得冷却液60由原本在吸热块11的多个管径(多个流通道111)内流动,回到单一管径(第二传输管30)内,而为了配合吸热块11,吸热块接口132的管径大小实质上会与吸热块11连接的一端的尺寸相当。此时流出第二突扩管13的冷却液60,将流入第二传输管30,再进入散热部40。
[0032] 如图2所示,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多个流通道111为多个圆管,并且各个流通道的管径实质上小于3mm,但本发明不以此为限。本发明通过在与外部发热元件90直接接触的吸热块11内设置多个流通道111,可增加冷却液60与外部发热元件90的热交换面积,由此提高冷却效率。再者,在每个流通道111内流动的冷却液的质量流率(mass flow rate)比使用单一管径的质量流率小,因此可让在每个流通道111内流动的冷却液较快达到冷却液的沸点(较快产生由液相变气相的相变化),由此带走更多的热量,而提升吸热块11的热传效益,进而提高本发明的液冷式散热装置1冷却外部发热元件90的效率。此外,本发明的液冷式散热装置1可供冷却液60直接在吸热块11的流通道111内流动,可节省吸热部10的空间,使得液冷式散热装置1的吸热部10的体积较小。
[0033] 在此需注意的是,如图2所示,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第一突扩管12与第二突扩管13大致为三形形状,而冷却液60在吸热部10内的流动方向是为直线流动,但本发明不以此为限。第一突扩管12与第二突扩管13也可为其他形状,并且冷却液60在吸热部10内也可以其他方向流动。
[0034] 以下请参考图3关于依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液冷式散热装置的吸热部,其中图3为吸热部的分解示意图。如图3所示,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吸热部10a的第一突扩管12a与第二突扩管13a的形状为一长条柱体。进液接口121设置于第一突扩管12a的一端,且出液接口131设置于第二突扩管13a的一端。冷却液60在吸热部10a内的流动方向如图3的箭号所示,冷却液60先由上往下经由进液接口121进入第一突扩管12a后,再由左往右流入吸热块11的多个流通道111。已吸收外部发热元件90所产生的热的冷却液60再由左往右流出多个流通道111进入第二突扩管13a,最后冷却液60再由下往上经由出液接口131流入第二传输管30。
[0035] 此外,如图2及图3所示,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吸热块11的多个流通道111大致为圆形管径,但本发明不以此为限,多个流通道111也可为其他形状。外部发热元件90[0036] 以下请参考图4及图5关于依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吸热块,其中图4及图5为吸热块的示意图。
[0037] 如图4所示,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吸热块11a的多个流通道111a可以是方形管径;或者,如图5所示,在本发明的再一实施例中,吸热块11b的多个流通道111b可以是星形管径,但本发明不以上述实施例为限。
[0038] 此外,本发明的多个流通道111、111a、111b也可任意与第一突扩管12、12a或第二突扩管13、13a搭配。再者,为了进一步提高吸热块11的吸热效率,本发明也可以在多个流通道111、111a、111b内设置散热片或内螺旋纹。
[0039] 以下请参考图6关于依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液冷式散热装置,其中图6为液冷式散热装置的分解示意图。
[0040] 如图6所示,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液冷式散热装置1a包括吸热部10、第一传输管20、第二传输管30、散热部40以及泵50,泵50可用以加速推动冷却液60的散热循环,以供将散热部40散热后回到过冷状态的冷却液60泵入第一传输管20内,以使冷却液60再度进入吸热部10,而进行冷却外部发热元件90的散热循环。在本实施例中,泵50设于第一传输管20,惟本发明并不限于此。
[0041] 综上所述,本发明无论就目的、手段及功效,在均显示其迥异于现有技术的特征。但应注意的是,上述诸多实施例仅为了便于说明而举例而已,本发明所主张的权利范围自应以权利要求所述为准,而非仅限于上述实施例。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