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引擎 / 增压压力 / 增压式支柱压力检测仪

增压式支柱压检测仪

阅读:520发布:2020-05-11

专利汇可以提供增压式支柱压检测仪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一种用于矿山中检测 单体 液压支柱压 力 并可对其 增压 的增压式支柱压力检测仪,主要由芯杆(2), 锁 紧套(3),壳体(4),液筒(6),液筒盖(7), 柱塞 (17),连接头(21),手把(22),压力表(25)等组成。其特征是在壳体(4)上方筒盖(7)上 焊接 一顶杆(5)并装于液筒(6)内,在液筒(6)下部安装一由限位套(9), 阀 座(10), 钢 球(11), 弹簧 (12)等组成的吸液 单向阀 。该 发明 结构简单、体积小、重量轻、操作携带方便、性能可靠、寿命长,是一种新型的压力检测仪器。,下面是增压式支柱压检测仪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用于矿山中检测单体液压支柱压并对其增压的增压式支柱压力检测仪,主要由芯杆(2),紧套(3),壳体(4),液筒(6),液筒盖(7),柱塞(17),手把(22),连接头(21)等组成的,其特征是在壳体(4)上方筒盖(7)上焊接一顶杆(5),并装于液筒(6)内,液筒(6)下部有一吸液单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仪,其特征是在液筒(6)下部安装的吸液单向阀是由限位套(9),阀座(10),球(11),弹簧(12)组成的。

说明书全文

发明属于矿山中对单体液压支柱内液体压进行检测并可对其增压的仪器,是对现有仪器的改进。

目前使用的增压式支柱压力检测仪由壳体、柱塞、吸液、排液阀、放泄阀等组成。由于仪器的阀件较多,至使仪器的结构复杂、操作困难、密封件多、可靠性差,而壳体具有斜面的检测仪,由于密封圈要过斜面,使其易被损坏,寿命短。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设计一种结构简单、重量轻、体积小、操作方便、密封件少、性能可靠、寿命长的增压式支柱压力检测仪。

本发明主要由芯杆2、紧套3、壳体4、液筒6、液筒盖7、柱塞17、连接头21、手把22、压力表25等组成,其特征是在壳体4上方液筒盖7上焊接一顶杆5,安装于液筒6内,并在液筒内安装一由限位套9、阀座10、球11、弹簧12组成的吸液单向阀

本发明的优点是结构简单、体积小、寿命长、操作携带方便、密封件少、性能可靠,是一种新型的压力检测仪器。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附视图,图中1、13、24-密封垫,2-芯杆,3-锁紧套,4-壳体,5-顶杆,6-液筒,7-液筒盖,8-螺丝,9-限位套,10-阀座,11-钢球,12-弹簧,14-螺钉,15-0形密封圈,16-挡圈,17-柱塞,18-铆钉,19-连杆,20-销子,21-连接头,22-手把,23-开口销,25-压力表,26-挡圈。

现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结构和工作原理详细说明。测压前,首先进行排气,将液筒6内灌满液体,再把液筒盖7下旋,由于液筒盖7上焊接着顶杆5,使顶杆5下移可把钢球11顶开,使其压缩弹簧12,离开阀座10,钢球离开阀座10后,液体通过钢球与阀座之间的间隙向下流动,并经过壳体4与芯杆2之间的间隙以及芯杆前端的小孔流出,排气过程结束;排气结束后,反向稍微旋转液筒盖7,顶杆5上移,离开钢球11,钢球在弹簧12的作用下,压紧阀座10,液体停止流动。测压时,首先用锁紧套3将本发明与支柱上的三用阀相连并锁紧,然后向后搬动手把22使柱塞17外伸,这时柱塞的前腔形成负压,液体在其自重和大气压的作用下打开钢球进入壳体4内,随后向前搬动手把22,使柱塞17前移,这时液筒内由限位套9、阀座10、钢球11、弹簧12组成的吸液单向阀关闭,柱塞17推动其前腔的液体通过芯杆与壳体之间的间隙和芯杆前端的小孔流出,由于流出的液体受到支柱上三用阀中单向阀的阻挡,压力继续上升,直到液体将单向阀打开进入支柱内。这时支柱内的液体压力和本检测仪内的压力达到平衡。由于压力表25与柱塞前腔相通,所以压力表指示的压力即为支柱内液体的压力,如果继续不断的往复搬动手把,液体便会不断的进入支柱内,使支柱内的压力上升,记下压力表读数后,放松手把,壳体内的压力随之卸除,放松锁紧套,卸下检测仪,测压完毕。在液筒内的液体用完之前由于壳体内一直充满液体,因此,测压前不再进行排气,可直接进行下一支柱的压力检测。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