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引擎 / 点火顺序 / 一种点火顺序可变式汽车内燃机

一种点火顺序可变式汽车内燃机

阅读:1026发布:2020-05-11

专利汇可以提供一种点火顺序可变式汽车内燃机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 汽车 零件,更具体地说,它是一种 点火顺序 可变式汽车 内燃机 ,其主要技术在于:每排直列缸体设置3个工作 气缸 ,三排直列缸体共9个工作气缸,每排直列缸体的气 缸套 中心点之间的夹 角 为40度,每个 连杆 轴径带动3个连杆运转,一缸连杆轴径所带动的工作气缸是1-4-7,二缸连杆轴径所带动的工作气缸是2-5-8,三缸连杆轴径所带动的工作气缸是3-6-9,三个连杆轴径在 曲轴 旋转一周之内所达到 上止点 的顺序从前到后是:1-3-2,这个顺序所达到上止点的间隔角为120度, 凸轮 轴上从前到后为:1-2-3,每一个缸的凸轮升程在这个顺序里所达到最高点的间隔角也是120度,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且维持 发动机 能输出一定的动 力 ,并能保证车辆达到一定车速的情况下,进行点火顺序的变化。,下面是一种点火顺序可变式汽车内燃机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点火顺序可变式汽车内燃机,它包括第三排直列缸体(1)、第 一排直列缸体(2)、第二排直列缸体(3)、凸轮轴第一缸凸轮升程(4)、 凸轮轴第二缸凸轮升程(5)、凸轮轴第三缸凸轮升程(6)、凸轮轴总成(7)、 第一排直列缸体上的气缸排列顺序(8)、第二排直列缸体上的气缸排列顺 序(9)、第三排直列缸体上的气缸排列顺序(10)、曲轴总成(11)、一缸 连杆轴径(12)、三缸连杆轴径(13)、二缸连杆轴径(14),其特征在于: 第一排直列缸体上的气缸排列顺序(8)、第二排直列缸体上的气缸排列顺 序(9)、第三排直列缸体上的气缸排列顺序(10)、每排直列缸体设置3个 工作气缸,三排直列缸体共9个工作气缸,所述的缸体形状,发动机就是 它的缸体是W型是三排直列缸体的组合,第三排直列缸体(1)、第一排直 列缸体(2)、第二排直列缸体(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点火顺序可变式汽车内燃机,其特征在 于:每排直列缸体的气缸套中心点之间的夹为40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点火顺序可变式汽车内燃机,其特征在 于:一缸连杆轴径(12)、二缸连杆轴径(14)、三缸连杆轴径(13)、每个 连杆轴径带动3个连杆运转,一缸连杆轴径所带动的工作气缸是1-4-7,二 缸连杆轴径所带动的工作气缸是2-5-8,三缸连杆轴径所带动的工作气缸是 3-6-9,三个连杆轴径在曲轴旋转一周之内所达到上止点的顺序从前到后 是:1-3-2,这个顺序所达到上止点的间隔角为120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点火顺序可变式汽车内燃机,其特征在 于:所述的凸轮轴总成(7),曲轴旋转两周之内,单排直列缸体上气缸进 气或排气顺序在凸轮轴上从前到后为:1-2-3,每一个缸的凸轮升程在这个 顺序里所达到最高点的间隔角也是120度,每排直列缸体上的进气顺序、 排气顺序在凸轮轴上的设计都是相同。

说明书全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零件,更具体地说,它是一种点火顺序 可变式汽车内燃机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汽车发动机(包括化油器式和电喷式)均不能在发动 机所有气缸都做功,且维持发动机能输出一定的动,并能保证车辆 达到一定车速的情况下,进行点火顺序的变化。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克服现有汽车发动机(包括化油器式和电喷式) 均不能在发动机所有气缸都做功,且维持发动机能输出一定的动力, 并能保证车辆达到一定车速的情况下,进行点火顺序的变化。本实用新 型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易加工制造的一种点火顺序可变式汽车内燃机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点火顺序可变式汽车内燃机,在结构上是 一台具有9个工作气缸的四冲程往复式活塞发动机,此发动机区别于 其它发动机,主要不同设计之处是在于它的缸体形状设计、缸数设计、 缸体气缸套中心点夹设计、曲轴设计和凸轮轴设计等。
所述的缸体形状,发动机就是它的缸体是W型是三排直列缸体的 组合;
所述的缸数,是三排直列缸体的组合,每排直列缸体设置3个工 作气缸,三排直列缸体共9个工作气缸;
所述的缸体气缸套中心点夹角,是每排直列缸体的气缸套中心点 之间的夹角为40度;
所述的曲轴是三个连杆轴径,每个连杆轴径带动3个连杆运转, 也就是带动三个气缸工作,1缸连杆轴径所带动的工作气缸是1-4-7, 2缸连杆轴径所带动的工作气缸是2-5-8;3缸连杆轴径所带动的工作 气缸是3-6-9,三个连杆轴径在曲轴旋转一周之内所达到上止点的顺 序从前到后是:1-3-2,(以曲轴对应单排直列缸体计算),这个顺序所 达到上止点的间隔角为120度(以曲轴做圆周运动时的中心点为圆心 测量)。
所述的凸轮总成曲轴旋转两周之内,单排直列缸体上气缸进气或 排气顺序在凸轮轴总成上,从前到后为:1-2-3。(以单排直列缸体上 的凸轮轴计算)。每一个缸的凸轮升程在这个顺序里所达到最高点的间 隔角也是120度(以凸轮轴总成做圆周运动时的中心点为圆心测量)。 每排直列缸体上的进气顺序、排气顺序在凸轮轴上的设计都是相同。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可靠性高、使用寿命长;(2)结 构简单、易加工制造;(3)真正意义上的点顺序可变,有两个点火顺 序,并且在发动机所有气缸都做功的情况下进行相互的变化;(4)气 缸内部进行了散热,使爆燃与高温的机率大大减小。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在图中,第三排直列缸体1、第一排直列缸体2、第二排直列缸体 3、凸轮轴第一缸凸轮升程4、凸轮轴第二缸凸轮升程5、凸轮轴第三 缸凸轮升程6、凸轮轴总成7、第一排直列缸体上的气缸排列顺序(从 表面看)8、第二排直列缸体上的气缸排列顺序9、第三排直列缸体上 的气缸排列顺序10、曲轴总成11、一缸连杆轴径12、三缸连杆轴径 13、二缸连杆轴径14、大飞轮15。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点火顺序可变式汽车内燃机,在结构上是 一台具有9个工作气缸的四冲程往复式活塞发动机,此发动机区别于 其它发动机,主要不同设计之处是在于它的缸体形状设计、缸数设计、 缸体气缸套中心点夹角设计、曲轴设计和凸轮轴设计等。
所述的缸体形状,发动机就是它的缸体是W型,是三排直列缸体 的组合,第三排直列缸体1、第一排直列缸体2、第二排直列缸体3;
所述的缸数,每排直列缸体设置3个工作气缸,三排直列缸体共 9个工作气缸;
所述的缸体气缸套中心点夹角,是每排直列缸体的气缸套中心点 之间的夹角为40度;
所述的曲轴是三个连杆轴径,即一缸连杆轴径12、三缸连杆轴径 13、二缸连杆轴径14、每个连杆轴径带动3个连杆运转,也就是带动 三个气缸工作,一缸连杆轴径所带动的工作气缸是1-4-7,2缸连杆轴 径所带动的工作气缸是2-5-8,3缸连杆轴径所带动的工作气缸是 3-6-9,三个连杆轴径在曲轴旋转一周之内所达到上止点的顺序从前到 后是:1-3-2,(以曲轴对应单排直列缸体计算),这个顺序所达到上止 点的间隔角为120度(以曲轴做圆周运动时的中心点为圆心测量)。
所述的凸轮轴总成7,曲轴旋转两周之内,单排直列缸体上气缸 进气或排气顺序在凸轮轴上从前到后为:1-2-3。(以单排直列缸体上 的凸轮轴计算)。每一个缸的凸轮升程在这个顺序里所达到最高点的间 隔角也是120度(以凸轮轴做圆周运动时的中心点为圆心测量),每排 直列缸体上的进气顺序、排气顺序在凸轮轴上的设计都是相同。
真正意义上的点顺序可变,每一种活塞往复式四冲程内燃机工作 一个工作循环它的曲轴转角都是720度,用这个720度除以该发动机 的气缸数就是这台发动机的点火做功间隔角,而且它都有一个固定不 变的点火顺序(指多缸发动机)。这些都是一般发动机的常规,而这台 发动机它可以有两个点火顺序,并且在发动机所有气缸都做功的情况 下进行相互的变化,这是针对现有发动机而言所解决的技术问题。第 一种是:1-7-6-2-8-4-3-9-5,这种点火顺序里它的点火做功间隔角是 720度÷9=80度,在以720度为一个工作循环的基础上,各气缸均做 功一次,也就是每缸活塞在上止点与下止点之间往返两次,该气缸内 有一次做功(这种点火顺序里发动机功率输出情况可以达到发动机的 最高功率)。第二种是:1-6-8-3-5-7-2-4-9,这种点火顺序与第一种 相比不难看出它采用的是在第一种点火顺序的基础上进行跳越式点火 做功的方式,这使它的点火做功间隔角由80度转变为160度,正好增 加一倍,如果它再以各气缸均做功一次为发动机的一个工作循环的话, 这台发动机在这种点火顺序下的一个工作循环应为1440度(160度× 9=1440度点火做功间隔角×发动机缸数=发动机工作一个循环的曲 轴转角),要经过两个720度,也就是曲轴旋转四周为发动机的一个工 作循环,每缸活塞在上止点与下止点之间往返四次该气缸内才有一次 做功。在这种点火顺序里面最核心的气缸是第5缸,因为从一缸做功 开始到5缸开始做功(均从气缸内带有可燃混合气体时活塞在经过压 缩行程上止点为准开始计算),曲轴正好旋转640度,从5缸开始做功 后曲轴在旋转80度一缸正好经过了第一个720度,然而曲轴要再旋转 80度才能连接到7缸做功,这时5缸到7缸之间的点火做功间隔角才 刚好走完,此时曲轴已旋转800度。5缸做功之后曲轴所旋转的160 度也就是5缸连接7缸之间的做功间隔角正好是第一720度的最后80 度和第二个720度的最前80度之和,5缸是连接曲轴要经过的这两个 720度之间过渡的气缸,所以它是最核心的气缸。7缸开始做功时已经 进入第二个720度,在这个720度里面已被5缸到7缸的做功间隔角 占用了80度还剩640度,正好是7-2-4-9缸点火做功间隔角之总和, 等再一次到一缸做功时曲轴正好旋转1440度,在第二种点火顺序里面 也正好完成了发动机的1个工作循环(这种点火顺序里发动机的最高 功率输出情况是第一种点火顺序情况下发动机输出最高功率的二分之 一)。
点火顺序通常指的是点火做功的顺序,也就是该发动机各气缸内 的可燃混合气体压缩后被点燃做功的顺序,如果只有火花塞跳火而该 气缸内并没有被压缩的可燃混合气体,那么火花塞这次跳火就是无效 点火,做功自然不存在了。所以这台发动机的点火顺序变化实际就是 做功顺序的变化,在原火花塞跳火顺序不变的情况下,只要改变它的 燃油喷射顺序就可以做到了,这样一来它的点火做功间隔角就发生了 变化,增加一倍又减少一倍,功率也随之减少一倍或恢复原功率,这 些都是因为点火顺序的变化导致点火做功间隔角的变化而形成的。
有一些大排量发动机设计中可以做到这一点,但它们和本实用新 型发动机的不同之处是让该发动机一半的气缸共同停止做功来达到这 样的目的,也就是说它有一半的气缸在共同停止做功而另一半的气缸 正常做功来维持动力的输出,这样它的点火做功顺序就发生了变化, 点火做功间隔角及功率也都在随之变化(V12缸发动机就可以有这样 的设计)。它的缺点是:在某一段时间内有一直都在停止做功的气缸, 造成发动机内部机械磨损不均匀,而本实用新型发动机充分体现出这 种优点,它无论在哪一种点火顺序当中,发动机所有气缸都在做功。 第一种点火顺序当中,曲轴每旋转两周各气缸就有一次做功,这与其 它四冲程内燃机无异。第二种点火顺序当中,发动机的1个工作循环 是1440度,它要经过两个720度,单缸在经过第一个720度时有做功 冲程,在经过第二个720度时它只有进气、压缩和排气冲程,并没有 做功冲程。它实际就是把两个以720度为1个工作循环的过程并成了 一个以1440度为1个工作循环的过程,只是在后一个720度的工作循 环里面没有燃油喷射减少了做功冲程而其它冲程不变。也可以说它是 单缸工作了1个工作循环又休息了1个工作循环,而如此反复的循环, 这种点火顺序当中气缸做功的过程我们可以叫它断续做功。在这两种 点火顺序当中都不会给发动机造成内部机械磨损不均匀,因为发动机 始终没有共同停止做功的气缸。基于它这种缸数上所具备的机械工作 原理,所以W缸发动机是真正意义上的点火顺序可变。
风冷散热,在W9缸发动机的第二种点火顺序当中,发动机的1个 工作循环是1440度,单缸在进入第二个720度里面并没有做功冲程, 因为在进气冲程进入气缸内部的并不是可燃混合气体而是不含有燃油 成份的纯空气,由于进入气缸内空气的温度低于气缸内的温度,所以 在第二个720度的排气冲程里面被排出的气体会带走一部分气缸内部 的热量,它等于是发动机每一个气缸在停止做功的720度的工作循环 里面又给自己气缸内部进行了一次风冷散热,使爆燃与高温的机率大 大减小,而V12发动机它虽有减半功率输出的设计,但它无论在半缸 数做功还是在全缸数做功,它始终都是在以720度为1个工作循环而 如此反复的做功,它不会像本实用新型那样在点火做功间隔角相等的 情况下,让发动机在旋转1440度时各缸只做功一次,所以V12发动机 无法做到这一点。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