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车

阅读:940发布:2021-11-21

专利汇可以提供消防车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 消防车 ,其包括车体和设置在车体上的高压气 泵 、高压储气罐、干粉罐、电控箱以及通过电控箱控制的可控输料装置,高压气泵的气体输出端通过气体管道与高压储气罐连接,气体管道上设有止回 阀 和压 力 表,高压储气罐通过气体管道与干粉罐的多个气体入口连接,干粉罐包括气粉混合部和节流释放部,气粉混合部与节流释放部之间设有气体通道,气体通道内设有从气粉混合部通向节流释放部的电控的 单向阀 ,气粉混合部内设有气压检测部件,所述的多个气体入口分布在气粉混合部的壳体上,节流释放部内设有气压检测部件,节流释放部的气体出口与可控输料装置的进料口连接。本实用新型的消防车改进了干粉罐的结构,增强了干粉的雾化效果,同时,干粉在输送过程中能够多次节流、混合、 增压 、增速,能够有效防止干粉沉积在管道壁上,保证气流中干粉的浓度,气流携带干粉到达喷头时,通 过喷 头的膨化、节流、混合、增压、增速、导流、有序膨化导流等作用,使气流携带干粉以一定的冲击力到达着火点,阻断火焰的上升,达到快速灭火的效果。,下面是消防车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消防车,其特征在于:其包括车体和设置在车体上的高压气、高压储气罐、干粉罐、电控箱以及通过电控箱控制的可控输料装置,高压气泵的气体输出端通过气体管道与高压储气罐连接,气体管道上设有止回和压表,高压储气罐通过气体管道与干粉罐的多个气体入口连接,干粉罐包括气粉混合部和节流释放部,气粉混合部与节流释放部之间设有气体通道,气体通道内设有从气粉混合部通向节流释放部的电控的单向阀,气粉混合部内设有气压检测部件,所述的多个气体入口分布在气粉混合部的壳体上,节流释放部内设有气压检测部件,节流释放部的气体出口与可控输料装置的进料口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防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车体上还设有液体灭火组件,液体灭火组件包括储液箱,储液箱的进液口连接有抽液泵,储液箱内设有高压液体泵,高压液体泵的出液管与电控箱控制的选通阀的通液体接口连接,选通阀的通气接口与所述的节流释放部的气体出口通过气体管道连接,选通阀的出料口与可控输料装置的进料口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防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可控输料装置包括旋转座、可自动折叠输料管、台、喷头、摄像头和冲击锤,旋转座设置在车体上,可自动折叠输料管固定在旋转座上,云台设置在可自动折叠输料管的上部,喷头、摄像头和冲击锤设置在云台上,通过电控箱控制喷头、摄像头和冲击锤的方向和度,通过电控箱控制旋转座转动方向,通过电控箱控制可自动折叠输料管的伸缩,冲击锤为液压锤或气锤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消防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喷头包括连接部、膨化部、球面增压堵头以及导流部,连接部以其左侧部与膨化部的右侧部一体连接,膨化部以其左侧部与导流部的右侧部一体连接,膨化部内部从右向左腔体直径逐渐增加,球面增压堵头设置在膨化部与导流部的连接处,球面增压堵头的球面向着导流部一侧凸出,球面增压堵头上设有主气流通道,主气流通道以球面增压堵头的球面的中轴线为中心轴,在球面增压堵头上还分布有若干个辅助气流通道,导流部上与主气流通道相对的位置设有主导流通道,导流部上与各个辅助气流通道相对的位置设有辅助导流通道,在导流部的左侧设有从右向左直径逐渐扩大的外导流圈,在各个辅助导流通道的左端出口旁设有辅助导流部,辅助导流部向着主导流通道一侧凸出弯曲,辅助导流部的两端与外导流圈相连接,外导流圈和辅助导流部在各个辅助导流通道周围形成闭合的导流槽,各个辅助导流部在主导流通道的周围围成封闭的主导流槽。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消防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球面增压堵头的右侧面上位于主气流通道和辅助气流通道旁均设有向右的弧形凸起。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消防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辅助导流部靠近主导流通道一侧的内侧面从右向左向着外导流圈一侧弯曲,辅助导流部靠近辅助导流通道一侧的外侧面从右向左向着主导流通道一侧弯曲。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消防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可自动折叠输料管为多节管道通过电控箱控制的活动关节连接而成,管道为管,从旋转座至可自动折叠输料管的顶端管道的直径逐渐减小。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防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高压储气罐与干粉罐之间的气体管道上设有减压阀、干粉罐止回阀和电动闸阀。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防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抽液泵与储液箱之间的通管道上设有储液箱止回阀。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防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高压气泵与车体的动力输出装置连接。

说明书全文

消防车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消防设备领域,具体为一种具有干粉、灭火和泡沫灭火功能的消防车。

背景技术

[0002] 随着经济快速发展,火灾所造成的人员和经济损失也越来越大,在发生大的火灾时,会采用消防车进行灭火,现有的消防车有的是通过水灭火,有的是通过泡沫灭火,有的通过气体灭火。但是,目前还没有既能高空干粉灭火,又能低空灭火的消防车,目前仅有干粉灭火器。干粉灭火的优势在于,不会像水灭火那样对灭火对象造成冲击和浸泡损害,不会像泡沫灭火那样对灭火对象造成腐蚀损害,无二次损害和污染,能够对灭火对象形成一定的保护,灭火结束后去除干粉,火灾现场的物品还能正常使用,因此能够最大限度地降低火灾造成的损失。在一些存放重要的物资,例如粮食、食品、药品、烟草花、战备等物资的场所着火时,如果使用水或泡沫灭火,会导致这些物资灭火后带来的二次损害和污染严重,干粉灭火的优势更加明显。现有的干粉灭火器是在高压气罐内加入一定量的干粉,并充入一定压的气体,在使用时打开气,气罐中的高压气体携带气罐内的干粉喷出进行灭火,这种干粉灭火器的缺点是,喷射范围有限,干粉雾化效果差,喷出的气体中干粉浓度低,而且干粉浓度不均匀,因此,在救灾现场,仅能近距离使用,且使用效果较差。因此,需要设计干粉消防车,满足火灾现场的灭火需求。专利号为201320890833.0名称为一种大流量干粉消防车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大流量干粉消防车,在车体上设置了干粉罐和气源,气源通过带有阀的高压气管介入所述干粉罐中,气源采用高压非助燃气体罐或机,通过高压气体进入干粉罐内,携带干粉,然后通过干粉管道输送至一定的高度,通过喷头使高压气体携带干粉喷出。这种干粉消防车的缺点在于:干粉的雾化效果差,高压气体从干粉罐中通过,携带干粉输出,干粉与气体无法实现充分的混合;随着干粉罐内干粉量的减少,携带的干粉也会越来越少,效果越来越差;气体携带干粉通过高压管道上升一定高度后,干粉受重力影响,气体中携带的干粉量会不断地减少,大量干粉会沉积在输送管道内,无法喷射至火灾现场,因此,灭火效果会很差,无法快速灭火。而且这种干粉消防车虽然将干粉罐装在了汽车上,但是,其驱动采用的是非助燃气体罐或风机,需要单独设置驱动,占用一定的体积,未能充分利用汽车的驱动优势,因此,需要对其进行改进。而且,该专利文献中公开的大流量干粉消防车的喷头结构设计不合理,气流通过时,缺乏导流作用,气流喷射力弱,喷射距离短,无法对明火形成冲击阻断,无法快速灭火。发明内容
[0003]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背景技术中所指出现有的消防车存在的干粉无法充分雾化,保持一定的浓度喷射,干粉在输送至一定高度时,部分干粉会因重力影响沉积在输送管道壁上,使得干粉雾气中干粉浓度较低,灭火效果差的问题,提供一种能够解决前述问题的消防车。
[0004] 实现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5] 一种消防车,其包括车体和设置在车体上的高压气、高压储气罐、干粉罐、电控箱以及通过电控箱控制的可控输料装置,高压气泵的气体输出端通过气体管道与高压储气罐连接,气体管道上设有止回阀和压力表,高压储气罐通过气体管道与干粉罐的多个气体入口连接,干粉罐包括气粉混合部和节流释放部,气粉混合部与节流释放部之间设有气体通道,气体通道内设有从气粉混合部通向节流释放部的电控的单向阀,气粉混合部内设有气压检测部件,所述的多个气体入口分布在气粉混合部的壳体上,节流释放部内设有气压检测部件,节流释放部的气体出口与可控输料装置的进料口连接。
[0006] 为了使消防车同时具备干粉灭火、水灭火以及泡沫灭火的功能,所述的车体上还设有液体灭火组件,液体灭火组件包括储液箱,储液箱的进液口连接有抽液泵,储液箱内设有高压液体泵,高压液体泵的出液管与电控箱控制的选通阀的通液体接口连接,选通阀的通气接口与所述的节流释放部的气体出口通过气体管道连接,选通阀的出料口与可控输料装置的进料口连接。通过电控箱控制选通阀的通道,在实际应用中,先使用干粉灭火,当干粉罐内的干粉用完后,通过电控箱控制选通阀的通液体接口与出料口导通,通过高压液体泵将储液箱内的水或泡沫输送至可控输料装置,进行水灭火或泡沫灭火。使用水灭火或泡沫灭火的过程中,可以将管道内存留的干粉冲刷干净,以备下次使用。
[0007] 为了便于喷头快速对准着火位置,快速灭火,所述的可控输料装置包括旋转座、可自动折叠输料管、台、喷头、摄像头和冲击锤,旋转座设置在车体上,可自动折叠输料管固定在旋转座上,云台设置在可自动折叠输料管的上部,喷头、摄像头和冲击锤设置在云台上,通过电控箱控制喷头、摄像头和冲击锤的方向和度,通过电控箱控制旋转座转动方向,通过电控箱控制可自动折叠输料管的伸缩,冲击锤为液压锤或气锤中。在灭火时,因为某些建筑的窗户是封闭的,无法直接向室内的着火点喷射灭火介质,所以要先使用电控箱将可自动折叠输料管调整至建筑物的窗户处,然后控制冲击锤,将窗户打破,然后根据摄像头看到的景象,通过电控箱调整喷头,对着火点喷射,达到快速灭后的目的。冲击锤可以选用液压缸驱动的冲击锤或气缸驱动的冲击锤。
[0008] 上述方案中所述的喷头包括连接部、膨化部、球面增压堵头以及导流部,连接部以其左侧部与膨化部的右侧部一体连接,膨化部以其左侧部与导流部的右侧部一体连接,膨化部内部从右向左腔体直径逐渐增加,球面增压堵头设置在膨化部与导流部的连接处,球面增压堵头的球面向着导流部一侧凸出,球面增压堵头上设有主气流通道,主气流通道以球面增压堵头的球面的中轴线为中心轴,在球面增压堵头上还分布有若干个辅助气流通道,导流部上与主气流通道相对的位置设有主导流通道,导流部上与各个辅助气流通道相对的位置设有辅助导流通道,在导流部的左侧设有从右向左直径逐渐扩大的外导流圈,在各个辅助导流通道的左端出口旁设有辅助导流部,辅助导流部向着主导流通道一侧凸出弯曲,辅助导流部的两端与外导流圈相连接,外导流圈和辅助导流部在各个辅助导流通道周围形成闭合的导流槽,各个辅助导流部在主导流通道的周围围成封闭的主导流槽。携带干粉的气流到达喷头时,先到达膨化部有序地膨化混合,然后在球面增压堵头右侧节流增压,然后气流通过球面增压堵头上的主气流通道和辅助气流通道,再通过导流部的主导流通道和辅助导流通道进一步增压导流,形成一定压力的携带一定干粉量的气流柱,气流柱从主导流通道和辅助导流通道冲出后,再在外导流圈和辅助导流面的作用下进行导流,使其有序地逐步膨化,保持一定的压力射向目标位置,射程远,而且,气流到达着火点时,携带有一定浓度的干粉,同时又具有一定的冲击力,冲击在明火上能够快速阻断火焰链的上升,达到快速覆盖灭火的效果。
[0009] 为了使气流到达球面增压堵头时能够顺畅的进入主气流通道和辅助气流通道,所述的球面增压堵头的右侧面上位于主气流通道和辅助气流通道旁均设有向右的弧形凸起。通过这种设置能够消除气流对球面增压堵头的冲击反弹,气流到达球面增压堵头时,在弧形凸起的作用下会更加顺畅地进入弧形凸起之间的主气流通道和辅助气流通道内。
[0010] 上述方案中,所述的辅助导流部靠近主导流通道一侧的内侧面从右向左向着外导流圈一侧弯曲,通过这种设置,从右向左主导流槽的孔径逐渐扩大,辅助导流部靠近辅助导流通道一侧的外侧面从右向左向着主导流通道一侧弯曲,通过这种设置,从右向左辅助导流槽的孔径逐渐扩大。气流离开主导流通道和辅助导流通道后在主导流槽和辅助导流槽的作用下能够有序地膨化并进一步导流,使气流保持一定的方向和压力喷向明火的方向。
[0011] 上述的可自动折叠输料管为多节管道通过电控箱控制的活动关节连接而成,管道为管,从旋转座至可自动折叠输料管的顶端管道的直径逐渐减小。现有的管道通常是直管道,有的管道为了便于收放还采用了软管,气流携带干粉沿着管道前进过程中,随着行程的增加,气流的压力会逐渐降低,会有部分干粉附着在管道壁上,因此,气流到达喷头时,携带的干干粉量不足,气压较低,也无法达到灭火的效果,本实用新型采用了钢管,便于保持气流压力,同时,从下至上管道的直径按设计比例匹配缩小,能够补偿因为行程较远造成的流速的降低,使携带干粉的气流保持一定的流速前进,防止干粉沉积在管道壁上,同时,管道采用活动关节的管道,在关节部位,携带干粉的气流遇到节流阻力会对干粉形成再混合,防止干粉沉积在管道壁上,同时增加气流压力,加快气流速度。
[0012] 为了保证高压储气罐内保持一定的气压,防止气压过大,上述的高压储气罐与干粉罐之间的气体管道上设有减压阀、干粉罐止回阀和电动闸阀。设置干粉罐止回阀可以防止干粉罐内的气流通过管道进入到高压储气罐内,通过电控箱控制电动闸阀的开启和关闭,可以控制高压储气罐向干粉罐内充气。
[0013] 为了防止储液箱内的水回流至抽液泵,上述的抽液泵与储液箱之间的通水管道上设有储液箱止回阀。
[0014] 为了方便给高压气泵提供动力,上述的高压气泵与车体的动力输出装置连接。
[0015] 本实用新型的消防车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的消防车改进了干粉罐的结构,增强了干粉的雾化效果,同时,干粉在输送过程中能够多次节流、混合、增压、增速,能够有效防止干粉沉积在管道壁上,保证气流中干粉的浓度,气流携带干粉到达喷头时,通过喷头的膨化、节流、混合、增压、增速、导流、有序膨化导流等作用,使气流携带干粉以一定的冲击力到达着火点,阻断火焰链的上升,达到快速覆盖灭火的效果。本实用新型的消防车可以直接采用消防车本身的动力输出机构作为高压气泵的动力源,结构更加紧凑,便于快速展开灭火。本实用新型的消防车可以将干粉灭火与水灭火、泡沫灭火结合在一起,根据实际情况有选择地进行灭火。本实用新型的喷头能够很好地解决现有的喷头存在无法导流,气流离开喷头后会快速膨化,冲击力弱,无法切断火焰,灭火效果差的问题。附图说明
[0016]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消防车的结构示意图;
[0017]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消防车的喷头的侧视图;
[0018] 图3为图2中的消防车的喷头的A-A向剖视示意图;
[0019] 图中,1为车体,2为高压气泵,21为止回阀,22为压力表,3为高压储气罐,31为减压阀,32为干粉罐止回阀,321为气压检测部件,33为电动闸阀,4为干粉罐,41为气粉混合部,42为节流释放部,43为单向阀,44为气体入口,45为气体出口,5为电控箱,6为可控输料装置,61为旋转座,62为可自动折叠输料管,621为钢管,622为活动关节,7为云台,71为喷头,711为连接部,712为膨化部,713为球面增压堵头,713a为主气流通道,713b为辅助气流通道,713c为弧形凸起,714为导流部,714a为主导流通道,714b为辅助导流通道,714c为外导流圈,714d为辅助导流面,72为摄像头,73为冲击锤,8为水灭火组件,81为储液箱,811为储液箱止回阀,82为抽液泵,83为高压液体泵,84为选通阀。

具体实施方式

[0020] 参照图1至图3所示的一种消防车,其包括车体1和设置在车体1上的高压气泵2、高压储气罐3、干粉罐4、电控箱5以及通过电控箱5控制的可控输料装置6,高压气泵2的气体输出端通过气体管道与高压储气罐3连接,气体管道上设有止回阀21和压力表22,高压储气罐3通过气体管道与干粉罐4的多个气体入口44连接,干粉罐4包括气粉混合部
41和节流释放部42,气粉混合部41与节流释放部42之间设有气体通道,气体通道内设有从气粉混合部41通向节流释放部42的电控的单向阀43,气粉混合部41内设有气压检测部件321,所述的多个气体入口44分布在气粉混合部41的壳体上,节流释放部42内设有气压检测部件321,节流释放部42的气体出口45与可控输料装置6的进料口连接。上述的气压检测部件321可选用压力表22或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与电控箱5信号连接,当压力超过气粉混合部41或节流释放部42的上限压力时,开启安全阀,使内部气压降低。同时,设置气压检测部件321可以方便操作人员了解气粉混合部41和节流释放部42内的气压状况,在合适的气压下,开启干粉灭火系统。例如气粉混合部41内的气压上限设置为25公斤,节流释放部42内的气压上限设置为18公斤,当气粉混合部41内的压力达到16公斤时,即可开启气粉混合部41和节流释放部42之间的单向阀43,使气粉混合部41内的气体携带干粉进入到节流释放部42内,气体和干粉在节流释放部42内进行再次的混合,充分混合均匀。当节流释放部42内的气压达到13公斤时,即可将干粉输送至可控输料装置6,开始干粉灭火。当气粉混合部41和节流释放部42内的气压达到上限气压时,开启安全阀降压。
[0021] 为了使消防车同时具备干粉灭火、水灭火以及泡沫灭火的功能,所述的车体1上还设有液体灭火组件8,液体灭火组件8包括储液箱81,储液箱81的进液口连接有抽液泵82,储液箱81内设有高压液体泵83,高压液体泵83的出液管与电控箱5控制的选通阀84的通液体接口连接,选通阀84的通气接口与所述的节流释放部42的气体出口45通过气体管道连接,选通阀84的出料口与可控输料装置6的进料口连接。通过电控箱5控制选通阀
84的通道,在实际应用中,先使用干粉灭火,当干粉罐4内的干粉用完后,通过电控箱5控制选通阀84的通液体接口与出料口导通,通过高压液体泵83将储液箱81内的水或泡沫输送至可控输料装置6,进行水灭火或泡沫灭火。使用水灭火或泡沫灭火的过程中,可以将管道内存留的干粉冲刷干净,以备下次使用。
[0022] 为了便于喷头71快速对准着火位置,快速灭火,所述的可控输料装置6包括旋转座61、可自动折叠输料管62、云台7、喷头71、摄像头72和冲击锤73,旋转座61设置在车体1上,可自动折叠输料管62固定在旋转座61上,云台7设置在可自动折叠输料管62的上部,喷头71、摄像头72和冲击锤73设置在云台7上,通过电控箱5控制喷头71、摄像头72和冲击锤73的方向和角度,通过电控箱5控制旋转座61转动方向,通过电控箱5控制可自动折叠输料管62的伸缩,冲击锤73为液压锤或气锤中。在灭火时,因为某些建筑的窗户是封闭的,无法直接向室内的着火点喷射灭火介质,所以要先使用电控箱5将可自动折叠输料管62调整至建筑物的窗户处,然后控制冲击锤73,将窗户打破,然后根据摄像头72看到的景象,通过电控箱5调整喷头71,对着火点喷射,达到快速灭后的目的。冲击锤73可以选用液压缸驱动的冲击锤73或气缸驱动的冲击锤73。
[0023] 上述方案中所述的喷头71包括连接部711、膨化部712、球面增压堵头713以及导流部714,连接部711以其左侧部与膨化部712的右侧部一体连接,膨化部712以其左侧部与导流部714的右侧部一体连接,膨化部712内部从右向左腔体直径逐渐增加,球面增压堵头713设置在膨化部712与导流部714的连接处,球面增压堵头713的球面向着导流部714一侧凸出,球面增压堵头713上设有主气流通道713a,主气流通道713a以球面增压堵头713的球面的中轴线为中心轴,在球面增压堵头713上还分布有若干个辅助气流通道713b,导流部714上与主气流通道713a相对的位置设有主导流通道714a,导流部714上与各个辅助气流通道713b相对的位置设有辅助导流通道714b,在导流部714的左侧设有从右向左直径逐渐扩大的外导流圈714c,在各个辅助导流通道714b的左端出口旁设有辅助导流部
714,辅助导流部714向着主导流通道714a一侧凸出弯曲,辅助导流部714的两端与外导流圈714c相连接,外导流圈714c和辅助导流部714在各个辅助导流通道714b周围形成闭合的导流槽,各个辅助导流部714在主导流通道714a的周围围成封闭的主导流槽。携带干粉的气流到达喷头71时,先到达膨化部712有序地膨化混合,然后在球面增压堵头713右侧节流增压,然后气流通过球面增压堵头713上的主气流通道713a和辅助气流通道713b,再通过导流部714的主导流通道714a和辅助导流通道714b进一步增压导流,形成一定压力的携带一定干粉量的气流柱,气流柱从主导流通道714a和辅助导流通道714b冲出后,再在外导流圈714c和辅助导流面714d的作用下进行导流,使其有序地逐步膨化,保持一定的压力射向目标位置,射程远,而且,气流到达着火点时,携带有一定浓度的干粉,同时又具有一定的冲击力,冲击在明火上能够快速阻断火焰链的上升,达到快速覆盖灭火的效果。
[0024] 为了使气流到达球面增压堵头713时能够顺畅的进入主气流通道713a和辅助气流通道713b,所述的球面增压堵头713的右侧面上位于主气流通道713a和辅助气流通道713b旁均设有向右的弧形凸起713c。通过这种设置能够消除气流对球面增压堵头713的冲击反弹,气流到达球面增压堵头713时,在弧形凸起713c的作用下会更加顺畅地进入弧形凸起713c之间的主气流通道713a和辅助气流通道713b内。
[0025] 上述方案中,所述的辅助导流部714靠近主导流通道714a一侧的内侧面从右向左向着外导流圈714c一侧弯曲,通过这种设置,从右向左主导流槽的孔径逐渐扩大,辅助导流部714靠近辅助导流通道714b一侧的外侧面从右向左向着主导流通道714a一侧弯曲,通过这种设置,从右向左辅助导流槽的孔径逐渐扩大。气流离开主导流通道714a和辅助导流通道714b后在主导流槽和辅助导流槽的作用下能够有序地膨化并进一步导流,使气流保持一定的方向和压力喷向明火的方向。
[0026] 上述的可自动折叠输料管62为多节管道通过电控箱5控制的活动关节622连接而成,管道为钢管621,从旋转座61至可自动折叠输料管62的顶端管道的直径逐渐减小。现有的管道通常是直管道,有的管道为了便于收放还采用了软管,气流携带干粉沿着管道前进过程中,随着行程的增加,气流的压力会逐渐降低,会有部分干粉附着在管道壁上,因此,气流到达喷头71时,携带的干干粉量不足,气压较低,也无法达到灭火的效果,本实用新型采用了钢管621,便于保持气流压力,同时,从下至上管道的直径逐渐缩小,能够补偿因为行程较远造成的气压的降低,使携带干粉的气流保持一定的压力前进,防止干粉沉积在管道壁上,同时,管道采用活动关节622的管道,在关节部位,携带干粉的气流遇到节流阻力会对干粉形成再混合,防止干粉沉积在管道壁上,同时增加气流压力,加快气流速度。
[0027] 为了保证高压储气罐3内保持一定的气压,防止气压过大,上述的高压储气罐3与干粉罐4之间的气体管道上设有减压阀31、干粉罐4止回阀32和电动闸阀33。设置干粉罐4止回阀32可以防止干粉罐4内的气流通过管道进入到高压储气罐3内,通过电控箱5控制电动闸阀33的开启和关闭,可以控制高压储气罐3向干粉罐4内充气。
[0028] 为了防止储液箱81内的水回流至抽液泵82,上述的抽液泵82与储液箱81之间的通水管道上设有储液箱止回阀811。
[0029] 为了方便给高压气泵2提供动力,上述的高压气泵2与车体1的动力输出装置连接。
[0030] 本实用新型的消防车的干粉罐4分为气粉混合部41和节流释放部42,气粉混合部41和节流释放部42的设计可以是在同一个罐体内设置隔板而形成,也可以是使用两个独立的罐体,干粉储存在气粉混合部41内,气粉混合部41的壳体上分布有多个气体入口44,气体从不同的气体入口44同时进入到气粉混合部41内,对干粉形成冲击,使干粉逐渐雾化,当气粉混合罐内气体压力达到一定数值时,气粉混合罐与节流释放部42之间的单向阀43打开,气流携带干粉进入到节流释放部42内,当节流释放部42内的压力达到预定压力时,电控箱5收到信号提示,可以开始干粉灭火,通过电控箱5控制旋转座61转动,并控制可自动折叠输料管62伸展,使摄像头72和喷头71对准着火点,然后通过电控箱5选通阀84,使选通阀84的气体通道与选通阀84的出料口导通,气流携带干粉进入到可自动折叠输料管62内,逐渐输送至喷头71,气流携带干粉在可自动折叠输料管62内上升过程中,因为可自动折叠输料管62的管道内径逐渐减小,因此在关节部位会对气流进行节流,同时使气体与干粉再次混合,增加气体压力,提高气流的速度,使气流到达喷头71时,保持一定的压力,气流到达喷头71内,经过膨化部712时,逐渐膨化,到达球面增压堵头713时再次节流、增压、混合,气流携带干粉通过球面增压堵头713内的主气流通道713a和辅助气流通道713b,进入到导流部714内的主导流通道714a和辅助导流通道714b,气压进一步增强,而且气流携带干粉形成气流柱,气流柱离开导流通道后,发生膨化,外导流圈714c和辅助导流面714d对辅助导流通道714b内冲出的气流进行导流,多个辅助导流面714d对主导流通道714a内冲出的气流进行导流,使气流携带干粉有序地膨化,保持一定的冲击力射向着火点,快速阻断火焰向上蔓延,干粉以一定的冲击力喷射在着火点,达到快速覆盖灭火的效果。在灭火过程中,如果干粉罐4内的干粉使用完毕,电控箱5收到信号后,通过电控箱5控制高压储气罐3与干粉罐4之间的电动闸阀33关闭,选通阀84的气体通道与出料口闭合,水通道与出料口导通,控制高压液体泵83将储液箱81内的水泵出,通过可自动折叠输料管62输送至喷头71,可以使用水进行继续灭火。在使用水灭火的过程中,可以将可自动折叠输料管62内残留的干粉冲洗干净,以备下次使用。
[0031] 以上实施例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的说明,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有关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做出各种变换和变化而得到相对应的等同的技术方案,因此所有等同的技术方案均应该归入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
相关专利内容
标题 发布/更新时间 阅读量
一种动力输出装置 2020-05-12 557
一种动力输出装置 2020-05-12 267
一种动力输出装置 2020-05-12 803
一种动力输出装置 2020-05-12 237
一种动力输出装置 2020-05-12 385
一种动力输出装置 2020-05-12 390
一种动力输出装置 2020-05-13 20
动力输出装置 2020-05-11 105
电液控制动力输出装置 2020-05-13 27
一种动力输出装置 2020-05-13 1003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