涡轮增压

阅读:165发布:2020-05-12

专利汇可以提供涡轮增压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 发明 涉及一种 涡轮 增压 器 ,具有 涡轮机 ,涡轮机包括涡轮机壳体和涡轮机 转子 ,具有 压缩机 ,压缩机包括压缩机壳体和经由轴联接到涡轮机转子的压缩机转子, 轴承 壳体布置在涡轮机壳体和压缩机壳体之间,涡轮机壳体和压缩机壳体都连接到轴承壳体,具有至少一个轴承,轴经由其安装在轴承壳体中,相应轴承包括以旋转上固定的方式安装在轴承壳体中的轴承衬套,在轴承衬套和轴承壳体之间形成径向外部润滑间隙,且在轴承衬套和轴之间形成径向内部润滑间隙,径向内部润滑间隙可经由引入轴承衬套中的至少一条管线供应有 润滑油 ,用于径向内部润滑间隙的供油的引入轴承衬套中的该或各个管线分别通向轴承衬套的润滑油腔,其基于轴承衬套的轴向长度偏心布置。,下面是涡轮增压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涡轮增压器(1),
具有用于使第一介质膨胀的涡轮机(2),其中所述涡轮机(2)包括涡轮机壳体(4)和涡轮机转子(5),
具有压缩机(3),所述压缩机用于利用在所述第一介质膨胀期间在所述涡轮机(2)中提取的能量压缩第二介质,其中所述压缩机(3)包括压缩机壳体(6)和压缩机转子(7),所述压缩机转子经由轴(8)联接到所述涡轮机转子(5),
具有布置在所述涡轮机壳体(4)和所述压缩机壳体(6)之间的轴承壳体(9),其中所述涡轮机壳体(4)以及所述压缩机壳体(6)都连接到所述轴承壳体(9),
具有至少一个轴承(10),所述轴(8)经由所述轴承(10)安装在所述轴承壳体(9)中,其中相应的所述轴承(10)包括以旋转上固定的方式安装在所述轴承壳体(9)中的轴承衬套(11),其中在所述轴承衬套(11)和所述轴承壳体(9)之间形成了径向外部润滑间隙(13),并且在所述轴承衬套(11)和所述轴(8)之间形成了径向内部润滑间隙(14),其中所述径向内部润滑间隙(14)能够经由引入所述轴承衬套(11)中的至少一条管线(20)供应有润滑油,其特征在于
引入所述轴承衬套(11)中的所述或各个管线(20)在各个情况下通向所述轴承衬套(11)的润滑油腔(21),所述管线(20)用于所述径向内部润滑间隙(14)的供油,所述润滑油腔(21)基于所述轴承衬套(11)的轴向长度偏心地布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涡轮增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或各个润滑油腔(21)设置成相对于所述轴承衬套(11)的轴向倾斜。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涡轮增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或各个润滑油腔(21)设置成相对于所述轴(8)的旋转方向倾斜。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涡轮增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或各个润滑油腔(21)分别合并到润滑油槽(23)中,所述润滑油槽设置成相对于所述轴(8)的旋转方向倾斜。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涡轮增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或各个润滑油槽(23)设置成相对于所述轴承衬套(11)的轴向倾斜。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涡轮增压器,其特征在于,引入所述轴承衬套(11)中的所述或各个润滑油槽(23)从所述轴承衬套(11)的轴向端部发出,所述或各个润滑油槽(23)沿相反地定位的所述轴承衬套(11)的轴向端部的方向倾斜,所述轴承衬套(11)的供油经由所述或各个润滑油槽(23)实现。
7.根据权利要求4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涡轮增压器,其特征在于,引入所述轴承衬套(11)中的润滑油槽(23)从所述轴承衬套(11)的轴向端部发出,所述润滑油槽(23)沿相反地定位的所述轴承衬套(11)的轴向端部的方向偏离,所述轴承衬套(11)的供油经由所述润滑油槽(23)实现。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涡轮增压器,其特征在于,从供油主管线(15)发出的所述径向外部润滑间隙(13)和所述径向内部润滑间隙(14)能够彼此独立地供应有润滑油,其中所述径向外部润滑间隙(13)能够经由从所述供油主管线(15)分支的至少一条第一管线(16)供应有润滑油,并且其中所述径向内部润滑间隙(14)能够经由从所述供油主管线(15)分支的至少一条第二管线(17)供应有润滑油。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涡轮增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或各个第一管线(16)在径向外侧通向所述径向外部润滑间隙(13)。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涡轮增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或各个第二管线(17)在所述轴承衬套(11)的轴向侧上通向所述轴承壳体(9)的环形通道(18)。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涡轮增压器,其特征在于,引入轴承衬套(11)中的所述或各个管线(20)将从所述环形通道(18)发出的润滑油输送到所述径向内部润滑间隙(14)的区域中。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涡轮增压器,其特征在于,引入所述轴承衬套(11)中的所述或各个管线(20)设置成相对于所述轴向和/或相对于所述轴承衬套(11)的径向倾斜。

说明书全文

涡轮增压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涡轮增压器

背景技术

[0002] 从DE102013002605A1中已知涡轮增压器的基本结构。涡轮增压器包括涡轮机,第一介质在涡轮机中膨胀。此外,涡轮增压器包括压缩机,第二介质在其中压缩,即利用在第一介质膨胀期间在涡轮机中提取的能量。涡轮增压器的涡轮机包括涡轮机壳体和涡轮机转子。涡轮增压器的压缩机包括压缩机壳体和压缩机转子。在涡轮机的涡轮机壳体和压缩机的压缩机壳体之间定位轴承壳体,其中轴承壳体一方面连接到涡轮机壳体,而另一方面连接到压缩机壳体。在轴承壳体中安装有轴,涡轮机转子经由该轴联接到压缩机转子。
[0003] 从实践中已知,将涡轮机的涡轮机转子联接到压缩机的压缩机转子的轴经由至少一个轴承安装在轴承壳体中。为了安装轴,轴承壳体的相应轴承包括轴承衬套,该轴承衬套以旋转上固定的方式安装在轴承壳体中或可在轴承壳体中旋转。在此提出的本发明涉及一种涡轮增压器,其中,在轴承壳体的至少一个轴承的区域中,轴承的轴承衬套以旋转上固定的方式安装在轴承壳体中。在轴承壳体和轴承衬套之间,形成了径向外部润滑间隙;以及在轴承衬套和轴之间形成了径向内部润滑间隙。在轴承壳体和以旋转上固定的方式安装在轴承壳体中的轴承衬套之间形成的径向外部润滑间隙也称为挤压膜阻尼器。
[0004] 径向内部润滑间隙可经由引入轴承衬套中的至少一条管线供给有润滑油,在实践中已知的涡轮增压器中,从径向外部润滑间隙发出。

发明内容

[0005] 由此出发,本发明基于创造一种新型涡轮增压器的目的。该目的通过根据权利要求1的涡轮增压器解决。根据本发明,引入到轴承衬套中的所述或各个管线(用于径向内部润滑间隙的供油)通向轴承衬套的润滑油腔,基于轴承衬套的轴向长度,该润滑油腔偏心地布置,并且其优选地设置成相对于轴承衬套的轴向并且相对于轴的旋转方向倾斜。由于在根据本发明的涡轮增压器中,引入到轴承衬套中的相应管线(其用于径向内部间隙的供油)通向轴承衬套的润滑油腔,该润滑油腔是偏心的且优选设置成相对于轴承衬套的轴向并且相对于轴的旋转方向倾斜,润滑油可特别有利地在径向内部润滑间隙的方向上输送,即其中轴的旋转促进或支持润滑油在径向内部润滑间隙的方向上的输送。
[0006] 优选地,所述或各个润滑油腔在各个情况下合并到润滑油槽中,所述润滑油槽也相对于轴承衬套的轴向方向和轴的旋转方向设置成倾斜的,特别是以这样的方式,使得引入轴承衬套中的润滑油槽从轴承衬套的轴向端部发出,轴承衬套的供油经由所述槽实现,所述引入轴承衬套中的润滑油槽沿相反地定位的轴承衬套的轴向端部的方向偏离。通过润滑油槽的这种配置,利用轴旋转可特别有利地将润滑油输送到径向内部润滑槽中。
[0007] 根据本发明的有利的进一步发展,径向外部润滑间隙和径向内部润滑间隙可彼此独立地供应有从供油主管线发出的润滑油。优选地,径向外部润滑间隙可经由从供油主管线分支的至少一个第一管线供应有润滑油,其中径向内部润滑间隙可经由从供油主管线分支的第二管线供应有润滑油。然后内部润滑间隙供应有润滑油,该润滑油不从外部润滑间隙发出,而是从供油主管线发出。因此,通过径向内部润滑间隙的供油,径向外部润滑间隙的功能受到负面影响的险不存在。径向外部润滑间隙可在没有干涉的情况下发挥其作为挤压膜阻尼器的功能。
[0008] 根据本发明的有利的进一步发展,所述或各个第一管线在径向外侧通向径向外部润滑间隙,其中所述或各个第二管线在轴承衬套的轴向侧上通向轴承壳体的环形通道。引入轴承衬套中的所述或各个管线将从环形通道发出的润滑油输送到径向内部润滑间隙的区域中。优选地,引入轴承衬套中的所述或各个管线设置成相对于轴向和/或相对于轴承衬套的径向倾斜。这也用于支持润滑油输送到径向内部润滑间隙的区域中,而没有负面影响径向外部润滑间隙的挤压膜阻尼器功能的风险。附图说明
[0009] 从从属权利要求和以下描述中获得本发明的优选的进一步发展。借助于附图更详细地解释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但不限于此。附图示出:图1为根据现有技术的涡轮增压器的截面;
图2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涡轮增压器在轴承壳体的轴承的区域中的截面;和图3为图2的细节III。
[0010] 零件清单1 涡轮增压器
2 涡轮机
3 压缩机
4 涡轮机壳体
5 涡轮机转子
6 压缩机壳体
7 压缩机转子
8 轴
9 轴承壳体
10 轴承
11 轴承衬套
12 盖
13 润滑间隙
14 润滑间隙
15 供油主管线
16 管线
17 管线
18 环形间隙
19 轴向间隙
20 管线
21 润滑油腔
22 孔口
23 润滑油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11] 本发明涉及涡轮增压器。
[0012] 涡轮增压器1包括涡轮机2,涡轮机2用于使第一介质膨胀,特别是用于使内燃机的废气膨胀。此外,涡轮增压器1包括压缩机3,用于压缩第二介质,特别是使空气增压,即利用在第一介质膨胀期间在涡轮机2中提取的能量。涡轮机2包括涡轮机壳体4和涡轮机转子5。压缩机3包括压缩机壳体6和压缩机转子7。压缩机转子7经由轴8联接到涡轮机转子5,轴8安装在轴承壳体9中,其中轴承壳体9定位在涡轮机壳体4和压缩机壳体5之间并且轴承壳体9连接到涡轮机壳体4和压缩机壳体5。
[0013] 图2, 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涡轮增压器在轴承壳体9的轴承10的区域中的细节,其中图2中所示的轴承10用于将联接涡轮机转子5和压缩机转子7的涡轮增压器1的轴8安装在轴承壳体9中。优选地存在两个这样的轴承10,其中第一轴承10作用在面向涡轮机转子5的区段上,第二轴承10作用在轴8的面向压缩机转子7的区段上。
[0014] 图2, 3中的轴承10包括轴承衬套11,该轴承衬套11经由未示出的装置以旋转上固定的方式安装在轴承壳体9中或以旋转上固定的方式安装在轴承壳体9上。
[0015] 通过以这种旋转上固定的方式将轴承衬套11安装在轴承壳体9中,轴承衬套11体现为壳体固定的组件,其在轴8的旋转期间是静止的。
[0016] 轴承衬套11的轴向位置一方面由轴承壳体8固定,另一方面由盖12固定,其中轴承衬套11的轴向端部达到抵靠由轴承壳体9形成的止动件,并且相反定位的轴承衬套11的轴向端部与盖12相互作用。在轴承衬套11的轴向端部与轴承壳体9之间形成轴向间隙19,该轴向端部达到抵靠由轴承壳体9形成的止动件。
[0017] 在以旋转上固定的方式安装在轴承壳体9中或轴承壳体9上的轴承衬套11与轴承壳体9之间,形成了径向外部润滑间隙13;在轴承衬套11和轴8之间,形成了径向内部润滑间隙14。径向外部润滑间隙13尤其用作挤压膜阻尼器。
[0018] 径向外部润滑间隙13以及径向内部润滑间隙14两者可供应有从供油主管线15发出的润滑油,即,彼此依靠或优选彼此独立。在任何情况下,至少一条管线20引入到轴承衬套11中,径向内部润滑间隙14可经由该管线供应有润滑油,即在取决于外部润滑油间隙13的润滑油供应从外润滑油间隙13发出的情况下,以及在独立于外润滑油间隙13的润滑油供应从供油主管线15发出的情况下。
[0019] 根据在此提出的本发明,提出了:引入轴承衬套11中的所述或每根管线20通向引入轴承衬套11的径向内部表面的润滑油腔21中,所述管线用于径向内部润滑间隙14的供油,其中,基于轴承衬套11的轴向长度,相应的润滑油腔21偏心地布置并且优选地设置成相对于轴承衬套11的轴向A倾斜并因此也相对于轴8的旋转方向R设置成倾斜。
[0020] 优选地,多条管线20引入轴承衬套11中,管线用于内部润滑间隙14的润滑油供应,其中这些管线20中的每一个在各个情况下通向润滑油腔21中,基于轴承衬套11的轴向长度,所述润滑油腔21偏心地布置,并且优选地设置成相对于轴承衬套11的轴向A和轴8的旋转方向R倾斜。
[0021] 润滑油腔21合并到润滑油槽23中,该润滑油槽23在圆周方向上体现为比润滑油腔21更窄,其中每个润滑油槽23同样设置成相对于轴承衬套11的轴向和轴8的径向倾斜。这里,润滑油槽23设置成相对于轴承衬套11的轴向A和轴8的旋转方向R以这种方式倾斜,使得引入轴承衬套11中的润滑油槽23从轴承衬套11的轴向端部发出,轴承衬套11的供油经由所述槽实现,所述引入轴承衬套11中的润滑油槽23沿相反地定位的轴承衬套11的轴向端部的方向偏离,使得因此,从轴承衬套11的轴向端部发出的相应的润滑油槽23沿相反地定位的轴承衬套11的轴向端部的方向倾斜,轴承衬套11的供油经由所述槽实现。
[0022] 在图2, 3的示例性实施例中,轴承衬套11的供油经由轴承衬套11的轴向端部实现,该轴向端部与轴承壳体9的止动件相互作用。从该轴向端部发出润滑油槽23沿相反地定位的轴承衬套11的轴向端部的方向落下,该润滑油槽23沿该相反地定位的轴向端部的方向偏离,该轴向端部与盖12相互作用。
[0023] 润滑油槽23在轴承衬套11的轴向端部之间延伸。引入轴承衬套11中的相应管线20以孔口22通向润滑油腔21,以用于径向内部润滑间隙14的润滑油供应,该润滑油腔21在圆周方向上具有比润滑油槽23小的宽度,其中沿轴向观察的润滑油槽23从轴承衬套11的轴向端部沿轴承衬套11的另一轴向端部的方向几乎连续地延伸。特别地,各个润滑油槽23在这些轴向端部前以限定的距离终止,其中该距离由形成在轴向端部的区域中的轴承衬套11的径向内部表面上的的轴向深度限定。基于轴承衬套11的轴向长度,润滑油腔21偏心地布置在相应的润滑油槽23中。
[0024] 如图2所示,径向内部润滑间隙14和径向外部润滑间隙13可独立地供应有从供油主管线15发出的润滑油。因此,根据图2,至少一条第一管线16从供油主管线分支,从供油主管线15发出的油经由该第一管线可供应到径向外部润滑间隙13。此外,至少一条第二管线17从供油主管线15分支,经由该第二管线径向内部润滑间隙14可独立于径向外部润滑间隙
13供应有从供油主管线15发出的润滑油。
[0025] 在图2所示的示例性实施例中,用于向外部润滑间隙13供应油的所述或各个第一管线16在径向外侧通向径向外部润滑间隙13。用于径向内部润滑间隙14的供油的所述或各个第二管线17在轴承衬套11的轴向端部处或轴承衬套11的轴向侧上(即相反于盖12定位的轴承衬套11的侧上)通向轴承壳体19的环形通道18。
[0026] 该环形通道18沿圆周方向周向地引入轴承壳体9中,即在相反于盖12定位的轴承衬套11的侧上轴向地侧向地在轴承衬套11旁。
[0027] 根据图2,从环形通道18发出的润滑油可经由引入轴承衬套11中的所述或各个管线20供应到径向内部润滑间隙14,该管线从环形通道18发出,延伸进入径向内部润滑间隙14的区域,在该处该管线通向润滑油腔21的区域。这里,引入轴承衬套11中的所述或各个管线20设置成相对于轴承衬套11的轴向和/或相对于轴承衬套11的径向倾斜。
相关专利内容
标题 发布/更新时间 阅读量
涡轮增压器 2020-05-12 126
涡轮增压器 2020-05-12 827
涡轮增压器 2020-05-13 760
涡轮增压器 2020-05-13 837
涡轮增压器 2020-05-13 128
叶轮及涡轮增压器 2020-05-11 427
涡轮增压器及其壳体系统、密封板、插入壳体 2020-05-11 722
一种发动机涡轮增压器 2020-05-11 232
一种防漏油涡轮增压器 2020-05-11 6
一种车用涡轮增压器 2020-05-11 253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