涡轮增压

阅读:114发布:2020-05-13

专利汇可以提供涡轮增压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 发明 提供一种能防止扩散通路中的堆积物的附着的 涡轮 增压 器 。 涡轮 增压器 (1)具备 压气机 气缸 (2)与 轴承 箱(3)。压气机气缸(2)具有护罩面(221)与扩散面(222)。轴承箱(3)具有与扩散面(222)相向的相向面(311)。在扩散面(222)及相向面(311)中的至少任意一方设有附着防止部(4)。通过压缩空气通过扩散通路(15)时产生的喷射效果,把压缩空气从附着防止部(4)朝扩散通路(15)喷出。,下面是涡轮增压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涡轮增压器,其特征在于,具备:
压气机气缸,该压气机气缸在内侧具有配置了叶轮的空气流路;和
轴承箱,该轴承箱旋转自如地支撑转子轴,上述叶轮固定在该转子轴的一端,上述空气流路具有朝上述叶轮吸入空气的吸气口,和沿周向形成在上述叶轮的外周侧并把从上述叶轮排出的压缩空气朝外部引导的排出涡旋室,
上述压气机气缸具有与上述叶轮相向的护罩面,和从该护罩面朝上述排出涡旋室延伸的扩散面,
上述轴承箱具有与上述压气机气缸的上述扩散面相向并在与该扩散面之间形成扩散通路的相向面,
在上述压气机气缸的上述扩散面及上述轴承箱的上述相向面中的至少任意一方设有用来防止堆积物的附着的附着防止部,
该附着防止部具备表面形成部和空气罐部,该表面形成部具有朝上述扩散通路侧开口的多个微细的贯通孔,该空气罐部由该表面形成部从上述扩散通路侧覆盖,并且在比该扩散通路靠下游侧与上述空气流路连通而被供给上述压缩空气的一部分,借助上述压缩空气在上述扩散通路中通过时产生的喷射效果,把被供给到上述空气罐部的压缩空气经由上述贯通孔朝上述扩散通路喷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涡轮增压器,其特征在于,上述多个微细的贯通孔分别被形成为,使从上述空气罐部侧的开口部朝向上述扩散通路侧的开口部的孔的形成方向向上述扩散通路的下游侧倾斜。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涡轮增压器,其特征在于,上述贯通孔在上述扩散通路中沿假想曲线形成,该假想曲线,相对于与上述叶轮的外缘的以该外缘作为起点的切线所成的度跟反向角一致的假想直线,随着从上述起点朝向上述扩散通路的下游侧而朝与上述叶轮的旋转方向的相反方向离开地进行弯曲。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涡轮增压器,其特征在于,在比导出由上述排出涡旋室引导的上述压缩空气的排出口靠下游侧的空气流路上接续有旁路,并且经由该旁路把上述压缩空气朝上述空气罐部供给。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涡轮增压器,其特征在于,在上述旁路与上述空气流路的接续部中的上述旁路的吸入口,在比上述排出口靠下游侧的上述空气流路中,朝上述压缩空气的流动方向开口。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涡轮增压器,其特征在于,上述附着防止部设置在上述压气机气缸的上述扩散面及上述轴承箱的上述相向面双方。

说明书全文

涡轮增压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具备压气机气缸轴承箱的涡轮增压器

背景技术

[0002] 搭在在机动车等上的涡轮增压器,被构成为,把在压气机中吸入的空气进行压缩后朝内燃机排出(参照专利文献1)。
[0003] 即,涡轮增压器具备在内侧具有配置了叶轮的空气流路的压气机气缸,和对在一端固定了叶轮的转子轴旋转自如地进行支撑的轴承箱。空气流路具有朝叶轮吸入空气的吸气口,和流入从叶轮排出的压缩空气的排出涡旋室。
[0004] 而且,压气机气缸具有与叶轮相向的护罩面,和从该护罩面朝排出涡旋室延伸的扩散面。轴承箱在与压气机气缸的扩散面之间形成扩散通路。
[0005] 而且,涡轮增压器构成为,使从叶轮排出的压缩空气通过扩散通路流入排出涡旋室,进而从排出涡旋室朝内燃机侧排出。
[0006]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2-180841号公报

发明内容

[0007] 例如,在内燃机中,有具备使曲轴箱内产生的窜漏气体(主要是未燃烧气体)回流到吸气通路,对曲轴箱内、气缸头盖内进行净化的窜漏气体回流装置(以下称作PCV)的内燃机。在此情况下,窜漏气体中包含的油(油雾)有时会从PCV流出到涡轮增压器中的压气机的上游侧的吸气通路。
[0008] 此时,如果压气机的出口空气压高,则其出口空气温度也变高,所以,从PCV流出的油有时会因蒸发所造成的浓缩/高粘度化而堆积在压气机气缸的扩散面、与其相向的轴承箱的表面等形成堆积物。而且,可能会因堆积的堆积物造成扩散通路狭窄、招致涡轮增压器的性能降低,进而,可能会招致内燃机的输出功率降低。
[0009] 于是,以往,为了防止上述那样在扩散通路中堆积堆积物,对压气机的出口空气温度在某种程度上进行了抑制。为此,无法充分发挥涡轮增压器的性能,而且,无法充分提高内燃机的输出功率。
[0010] 本发明鉴于该背景而提出,要提供一种能够防止扩散通路中的堆积物的附着的涡轮增压器。
[0011] 用于解决课题的技术手段
[0012] 本发明的一个方式为,一种涡轮增压器,其特征在于,具备:
[0013] 压气机气缸,该压气机气缸在内侧具有配置了叶轮的空气流路;和[0014] 轴承箱,该轴承箱旋转自如地支撑转子轴,上述叶轮固定在该转子轴的一端,[0015] 上述空气流路具有朝上述叶轮吸入空气的吸气口,和沿周向形成在上述叶轮的外周侧并把从上述叶轮排出的压缩空气朝外部引导的排出涡旋室,
[0016] 上述压气机气缸具有与上述叶轮相向的护罩面,和从该护罩面朝上述排出涡旋室延伸的扩散面,
[0017] 上述轴承箱具有与上述压气机气缸的上述扩散面相向并在与该扩散面之间形成扩散通路的相向面,
[0018] 在上述压气机气缸的上述扩散面及上述轴承箱的上述相向面的至少任意一方设有用来防止堆积物的附着的附着防止部,
[0019] 该附着防止部具备表面形成部和空气罐部,该表面形成部具有朝上述扩散通路侧开口的多个微细的贯通孔,该空气罐部由该表面形成部从上述扩散通路侧覆盖,并且在比该扩散通路靠下游侧与上述空气流路连通而被供给上述压缩空气的一部分,[0020] 通过上述压缩空气在上述扩散通路中通过时产生的喷射效果,把被供给到上述空气罐部的压缩空气经由上述贯通孔朝上述扩散通路喷出。
[0021] 发明效果
[0022] 在上述涡轮增压器中,在压气机气缸的扩散面及轴承箱的相向面的至少任意一方,设有上述附着防止部。附着防止部具有:具有在扩散通路侧开口的多个微细的贯通孔的表面形成部,和在表面形成部的相对于扩散通路的相反侧被供给压缩空气的一部分的空气罐部。而且,由压缩空气通过扩散通路而在附着防止部产生喷射效果(卷入效果),空气罐部内的压缩空气经由表面形成部的多个微细的贯通孔朝扩散通路喷出。由此,由于可以确保飞到附着防止部来的堆积物与附着防止部中的扩散通路侧的表面的距离,因此可以对堆积物与附着防止部中的扩散通路侧的表面之间的分子间力加以抑制。为此,飞到附着防止部来的堆积物会被流经扩散通路的供给气体(压缩空气)吹散。结果,可以防止该堆积物附着到附着防止部中的扩散通路侧的表面。
[0023] 进而,在附着防止部中,作为经由贯通孔朝扩散通路喷出的气体,利用从叶轮排出的压缩空气的一部分。该压缩空气的压力比通过扩散通路的供给气体(压缩空气)稍低,但是,可以通过供给气体产生的喷射效果,尤其可以在不由加压加压或设置逆流防止的情况下防止扩散通路内的压缩空气经由贯通孔朝空气罐部侧逆流。
[0024] 另外,在压气机的出口温度比较低的情况下,液态的油雾有时会飞到扩散通路来,但是,液态的油雾会被从附着防止部朝扩散通路喷出的压缩空气排斥并被供给气体吹散。
[0025] 为此,可以防止油雾作为堆积物堆积在扩散通路。
[0026]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可以防止扩散通路中的堆积物的附着的涡轮增压器。附图说明
[0027] 图1是表示实施例1中的、涡轮增压器的截面说明图。
[0028] 图2是表示实施例1中的、涡轮增压器的截面放大说明图。
[0029] 图3是表示实施例1中的、扩散通路、排出涡旋室及叶轮的俯视说明图。
[0030] 图4是表示实施例1中的、附着防止部的截面放大说明图。
[0031] 图5是表示实施例1中的、形成扩散通路的相向面及叶轮的俯视说明图。
[0032] 图6是表示实施例1中的、产生喷射效果的状况的截面放大说明图。
[0033] 图7是表示实施例2中的、具有由多孔质体构成的表面形成部的附着防止部的截面放大说明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4] 上述附着防止部,最好在压气机气缸的扩散面及轴承箱的相向面中的至少一方,在周向整体呈环状设置。在此情况下,能够防止扩散通路中的堆积物的附着的防止效果在周向整体不均匀。
[0035] 而且,上述附着防止部,最好在压气机气缸的扩散面及轴承箱的相向面中的至少一方,形成在径向上的大于等于扩散通路全长的一半的长度区域。在此情况下,可以有效防止堆积物附着在扩散通路上。在此,扩散通路的全长是扩散面与相向面相互平行地配置的区域的径向的长度。另外,也可以在径向中的扩散通路的全长形成上述附着防止部。
[0036] 而且,上述表面形成部可以由多孔质体构成。在此情况下,可以容易地构成上述多个微细的贯通孔。而且,通过使用多孔质体可以廉价地形成表面形成部。
[0037] 另外,作为上述多孔质体,例如,可以使用多孔质的树脂、金属、陶瓷、玻璃纤维石墨(日文:力ーボングラファイト)等,而且,可以使用基于这些的物体(例如,把树脂薄膜卷起的物体、叠置树脂纸的物体、树脂丝编织成的物体等)等。
[0038] 而且,表面形成部也可以是多孔质以外的材料构成的。例如,可以通过通过把金属板、树脂板在其厚度方向穿孔而设置多个微细的贯通孔,由此来形成表面形成部。对金属板、树脂板的穿孔可以通过钻孔、激光、放电加工等来进行。
[0039] 在上述涡轮增压器中,上述多个微细的贯通孔分别从上述空气罐部侧的开口部朝上述扩散通路侧的开口部的孔的形成方向,能够以朝上述扩散通路的下游侧倾斜的方式来形成。在此情况下,各个贯通孔朝向扩散通路的下游侧形成,因此,贯通孔中的压缩空气的流动方向与扩散通路内的压缩空气的流动方向同样地从扩散通路的上游侧朝向下游侧。结果,空气罐部内的压缩空气能经由贯通孔朝扩散通路内顺畅地流动。而且,能提高压缩空气在扩散通路中流动所产生的、经由贯通孔的空气罐部的压缩空气的卷入效果。由此,可提高附着防止部中的堆积物的附着防止效果。
[0040] 上述多个微细的贯通孔可以分别从上述空气罐部侧的开口部朝向上述扩散通路侧的开口部呈直线状地形成,也可以从一方的开口部朝向另一方的开口部弯曲而呈曲线状地形成。而且,贯通孔也可以在从一方的开口部朝向另一方的开口部的中途分支。多个微细的贯通孔,可以全部为相同形状,其一部分贯通孔的形状与另外的贯通孔的形状不同也可以。
[0041] 在上述涡轮增压器中,可以为,上述贯通孔在上述扩散通路中沿假想曲线形成,该假想曲线,相对于与上述叶轮的外缘的以该外缘作为起点的切线所成的度跟反向角一致的假想直线,随着从上述起点朝向上述扩散通路的下游侧而朝上述叶轮的旋转方向的相反方向离开地进行弯曲。
[0042] 从压气机气缸内的叶轮排出的压缩空气,在扩散通路中,伴随向扩散通路的下游前进而朝着叶轮的反向角(日文:バックワード角)逐渐变小的方向流动。从叶轮排出的压缩空气沿上述假想曲线流动。因此,多个微细的贯通孔沿该压缩空气流动的方向排列。由此,空气罐部内的压缩空气经由贯通孔朝扩散通路顺畅地喷出,扩散通路内的压缩空气朝流动方向顺畅地流动。结果,可提高附着防止部中的堆积物的附着防止效果。
[0043] 另外,“反向角”,是指在叶轮的外缘(即,被叶轮压缩的空气的出口),叶轮具备的多个叶片(blade)中的各个外缘端部的形成方向与该外缘端部中的叶轮的切线方向所成的角度(锐角侧)。
[0044] 在上述涡轮增压器中,最好在比导出由上述排出涡旋室引导的上述压缩空气的排出口靠下游侧的空气流路上接续有旁路,经由该旁路把上述压缩空气朝上述空气罐部供给。从叶轮排出的压缩空气,在经过排出涡旋室内、及排出涡旋室之后,上一边呈涡状回旋一边朝下游侧流动。为此,只要在排出涡旋室或在其后紧跟着设置旁路,把压缩空气朝空气罐部供给,在空气流路内飞散的油雾、堆积物就能随着该呈涡状回旋的压缩空气的流动容易地流入该旁路。混入旁路的油雾或堆积物,有可能会引起附着防止部中的贯通孔堵塞、堆积在旁路的内壁上,而使附着防止部中的堆积物的附着防止效果降低。
[0045] 但是,呈涡状回旋的压缩空气,会随着经由排出涡旋室朝下游侧流动而被整流,因此,在比排出口靠下游侧,在某种程度上成为被整流化了的状态。于是,通过在比排出口靠下游侧的空气流路上接续旁路,把在某种程度上被整流化之后的的压缩空气供给到空气罐部,可以对油雾、堆积物流入旁路的情形加以抑制,防止附着防止部中的堆积物的附着防止效果降低。
[0046] 在上述涡轮增压器中,最好是,上述旁路与上述空气流路的接续部中的上述旁路的吸入口,朝比上述排出口靠下游侧的上述空气流路中的压缩空气的流动方向开口。在此情况下,可以防止沿压缩空气的流动方向飞散的油雾、堆积物流入旁路。
[0047] 而且,上述附着防止部可以设置在上述压气机气缸的上述扩散面及上述轴承箱的上述相向面双方。在此情况下,在压气机气缸的扩散面及轴承箱的相向面中的任意一方都可以具有有效防止堆积物的附着。
[0048] 实施例
[0049] (实施例1)
[0050] 对于上述涡轮增压器涉及的实施例,用图1~图6进行说明。
[0051] 本例的涡轮增压器1,如图1、图2所示,具备:在内侧具有配置了叶轮13的空气流路10的压气机气缸2,和对在一端固定了叶轮13的转子轴14旋转自如地进行支撑的轴承箱3。
[0052] 而且,空气流路10,具有朝叶轮13吸入空气的吸气口11,和在上述叶轮13的外周侧沿周向形成、把从叶轮13排出的压缩空气朝外部引导的排出涡旋室12。
[0053] 如同图所示,压气机气缸2具有与叶轮13相向的护罩面221,和从护罩面221朝排出涡旋室12延伸的扩散面222。
[0054] 轴承箱3具有与压气机气缸2的扩散面222相向并在与扩散面222之间形成扩散通路15的相向面311。
[0055] 在压气机气缸2的扩散面222及轴承箱3的相向面311双方,设有用来防止堆积物的附着的附着防止部4。如图4所示,附着防止部4具备表面形成部42与空气罐部41。表面形成部42具有朝扩散通路15侧开口的多个微细的贯通孔43。
[0056] 空气罐部41由表面形成部42从扩散通路15侧覆盖。而且,空气罐部41被构成为,如图3所示,在比扩散通路15靠下游侧(在本例中,比排出口16靠下游侧)与空气流路连通,被供给压缩空气的一部分。
[0057] 而且,如图6所示,通过压缩空气穿过扩散通路15时产生的喷射效果,把被供给到空气罐部41的压缩空气经由贯通孔43朝扩散通路15喷出。
[0058] 以下对本例的涡轮增压器1的结构进行详述。
[0059] 涡轮增压器1可以与具备PCV的内燃机接续使用。
[0060] 如图1所示,涡轮增压器1通过从机动车等的内燃机排出的排气使涡轮机旋转,利用其旋转力在压气机中对吸入空气进行压缩,把其压缩空气送入内燃机。因此,涡轮增压器1在轴向上具备构成压气机的外壳的压气机气缸2和在相反侧的涡轮室(图示省略)。
[0061] 在涡轮室的内侧,形成有配置了涡轮叶轮的排气流路。涡轮叶轮固定在转子轴14上。即,通过转子轴14将压气机的叶轮13与涡轮叶轮连结。由此,随着涡轮叶轮的旋转,压气机的叶轮13进行旋转。
[0062] 如同图所示,压气机气缸2具有形成吸气口11的筒状的吸气口形成部21、形成护罩面221及扩散面222的护罩部22,和形成排出涡旋室12的排出涡旋室形成部23。护罩面221与轴承箱3的相向面311相向地形成为圆环状。而且,护罩面221在与轴承箱3的相向面311之间形成扩散通路15。在扩散通路15中,被后述的叶轮13压缩的压缩空气,如图4中以箭头P表示那样从上游侧的叶轮13侧朝下游侧的排出涡旋室12侧流动。
[0063] 如图3中以箭头P1所示的那样,从叶轮13侧朝排出涡旋室12侧流动的压缩空气一边在排出涡旋室12内呈涡状回旋,一边如箭头P2所示那样流到下游侧的排出口16。然后,如箭头P3所示那样从排出口16被导出到外部(内燃机侧)。
[0064] 而且,如图2所示,在压气机气缸2的护罩部22的内周侧,配置有叶轮13。叶轮13具有通过轴端螺母141固定在转子轴14上的毂131,和从毂131的外周面突出而成并且沿周向排列配置的多个叶片132。多个叶片132与压气机气缸2的护罩面221相向地配置。
如图5所示,叶片132相对于沿叶轮13的外缘13a处的切线(出口切线)方向的假想直线L2倾斜,叶轮13的外缘13a处的叶片132与假想直线L2所成的角度(反向角)α约为60度。
[0065] 而且,如图1、图2所示,在压气机气缸2与涡轮室之间,配置有对转子轴14旋转自如地进行轴支的轴承箱3。
[0066] 在轴承箱3的轴向的一端侧设有大致圆盘状的法兰部33。
[0067] 在法兰部33中的压气机侧的面上,把与压气机气缸2的扩散面222相向的相向面311形成为圆环状。
[0068] 如图1、图2所示,在压气机气缸2与轴承箱3上,分别设有附着防止部4。各附着防止部4,分别在压气机气缸2的扩散面222及轴承箱3的相向面311上沿周向整体设置成环状。而且,附着防止部4在扩散面222及相向面311上形成在径向上大于等于扩散通路15的全长的一半的长度区域。
[0069] 如图2所示,附着防止部4具有空气罐部41和表面形成部42。空气罐部41,是通过把在压气机气缸2的扩散面222及轴承箱3的相向面311上形成为圆环状的槽部的扩散通路15侧用表面形成部42进行覆盖而形成的圆环状的空间。如图2所示,通过空气罐部41与旁路50接续。如图3所示,旁路50安装在压气机气缸出口法兰部24上,与位于比排出口16靠下游侧的空气流路接续。由此,空气罐部41经由旁路50在比扩散通路15靠下游侧(在本例中,比排出口16靠下游侧)与空气流路连通而被供给压缩空气的一部分。
[0070] 如图3所示,旁路50的吸入口51在该空气流路中的压缩空气的流动方向P3上开口,流入吸入口51的压缩空气的流动方向R为与方向P3相反的方向。
[0071] 如图3、图5所示,表面形成部42为圆环状(多纳圈状)的板状部件。表面形成部42的材质例如可以是等。
[0072] 在表面形成部42形成有朝扩散通路15侧开口的多个微细的贯通孔43。贯通孔43如图4所示,从空气罐部41与扩散通路15贯通。各贯通孔43的直径,例如可以为,约
0.5μm~约50μm。由此,可以对压缩空气通过贯通孔43时的压力损失进行适度抑制,并能有效防止经由贯通孔43的压缩空气逆流。在本例中,各贯通孔43的直径约为1.0μm。
[0073] 如图4所示,多个微细的贯通孔43,分别以使从空气罐部41侧的开口部朝向上述扩散通路15侧的开口部的孔的形成方向Q向扩散通路15的下游侧(排出涡旋室12侧)倾斜的方式形成。即,贯通孔43的形成方向Q与扩散通路15中的压缩空气的流动方向P所成的角度θ为不足90度。本例中的角度θ约为40度。另外,流动方向P为与扩散面222平行的方向。
[0074] 如图5所示,多个微细的贯通孔43在扩散通路15中沿假想曲线C形成。假想曲线C,以随着从起点(外缘13a)趋于扩散通路15的下游侧(排出涡旋室12侧)而相对于假想直线L1朝与叶轮13的旋转方向R相反的方向离开的方式弯曲,而该假想直线L1与以叶轮13的外缘13a作为起点在该外缘13a处的切线(假想直线L2)所成的角度跟反向角α一致。而且,在把图5中的假想曲线C以叶轮13的轴心13b为中心按规定角度间隔旋转后的各位置分别形成有贯通孔43。
[0075] 设置贯通孔43的密度不特别限定,可以在能取得所需的附着防止效果的范围内进行适当改变。例如,扩散通路15的表面中的、贯通孔43的开口部所占的面积的比例,可以为约20%~约50%。
[0076] 下面对本例的涡轮增压器1中的作用效果进行说明。
[0077] 在本例的涡轮增压器1中,扩散面222及相向面311设有附着防止部4。附着防止部4具有:具有在扩散通路15侧开口的多个微细的贯通孔43的表面形成部42,和在表面形成部42的与扩散通路15相反侧被供给压缩空气的一部分的空气罐部41。
[0078] 而且,如图6所示,扩散通路15的空气流路比叶轮13侧的空气流路及排出涡旋室12侧的空气流路狭窄。为此,通过使压缩空气从叶轮13侧通过扩散通路15,在附着防止部
4产生喷射效果。即,空气罐部41内的压缩空气经由表面形成部42的多个微细的贯通孔
43朝扩散通路15喷出。由此,可以确保飞到附着防止部4来的堆积物与附着防止部4中的扩散通路15侧的表面的距离,因此可以对堆积物与附着防止部4中的扩散通路15侧的表面之间的分子间力加以抑制。为此,飞到附着防止部4来的堆积物会被在扩散通路15中流动的供给气体(压缩空气)吹散。结果,可以防止该堆积物附着到附着防止部4中的扩散通路15侧的表面上。
[0079] 进而,在附着防止部4中,作为经由贯通孔43朝扩散通路15喷出的气体,利用了从叶轮13排出的压缩空气的一部分。该压缩空气的压力比扩散通路15的压缩空气低一些,但是通过供给气体产生的喷射效果,可以在不特别由加压泵进行加压或设置逆流防止阀的情况下防止扩散通路15内的压缩空气经由贯通孔42朝空气罐部41侧逆流。
[0080] 另外,在压气机2的出口温度比较低的情况下,液态的油雾有时会飞到扩散通路15来,但是,液态的油雾被从附着防止部4朝扩散通路15喷出的压缩空气排斥并被供给气体吹散。为此,可以防止油雾作为堆积物堆积在扩散通路15。
[0081] 如上所述,由涡轮增压器1可以防止堆积物附着在扩散通路15。
[0082] 在涡轮增压器1中,多个微细的贯通孔43各自从空气罐部41侧的开口部朝向扩散通路15侧的开口部的孔的形成方向Q,朝扩散通路15的下游侧(排出涡旋室12侧)倾斜。由此,各个贯通孔43朝扩散通路15的下游侧(排出涡旋室12侧)形成,因此贯通孔43中的压缩空气的流动方向与扩散通路15内的压缩空气的流动方向(从叶轮13侧朝排出涡旋室12侧)相同。结果,空气罐部41内的压缩空气能经由贯通孔43朝扩散通路15内顺畅地流动。而且,能够提高压缩空气沿着扩散通路15朝P方向流动所产生的通过贯通孔
43卷入空气罐部41的压缩空气的效果。由此,可提高附着防止部4中的堆积物的附着防止效果。
[0083] 在本例中,各贯通孔43的形成方向Q与压缩空气的流动方向P所成的角度θ约为40度。由此,与该角θ接近90度的场合相比,能充分发挥通过贯通孔43卷入空气罐部41的压缩空气的效果。而且,与该角θ接近0度的场合,即接近平行于扩散通路15的压缩空气的流动方向P的场合相比较,由于各贯通孔43的长度变短,所以,贯通孔43中的压力损失适度得到抑制。而且,不仅能确保贯通孔43的数量,而且容易形成贯通孔43的形成。
[0084] 在涡轮增压器1中,贯通孔43在扩散通路15中沿假想曲线C形成。而且,假想曲线C随着从起点(外缘13a)朝向扩散通路15的下游侧而相对于假想直线L1朝与叶轮13的旋转方向R相反的方向离开地弯曲,该假想直线L1与叶轮13的外缘13a处的以该外缘13a作为起点的切线(假想直线L2)所成的角度跟反向角α一致。如图5所示,在扩散通路15中,从叶轮13排出的压缩空气朝着叶轮13的反向角α伴随向扩散通路15的下游侧(排出涡旋室12侧)前进而逐渐变小的方向流动。即,从叶轮13排出的压缩空气沿假想曲线C流动。因此,多个微细的贯通孔43沿该压缩空气流动的方向P排列。由此,空气罐部41内的压缩空气经由贯通孔43朝扩散通路15内顺畅地喷出,扩散通路15内的压缩空气朝流动方向P顺畅地流动。结果,可提高附着防止部4中的堆积物的附着防止效果。
[0085] 而且,在涡轮增压器1中,在比用来导出由排出涡旋室12引导的压缩空气的排出口16靠下游侧的空气流路接续了旁路50,并通过旁路50把压缩空气供给到空气罐部41。由此,在接续了旁路50的部位,压缩空气在某种程度上被整流化,因此能抑制油雾、堆积物流入旁路50,可以防止附着防止部4中的堆积物的附着防止效果降低。
[0086] 而且,在涡轮增压器1中,旁路50的吸入口51朝比排出口16靠下游侧的空气流路中的压缩空气的流动方向P3开口。由此,可以防止沿压缩空气的流动方向P3飞散的油雾、堆积物流入旁路50。
[0087] 而且,附着防止部4设置在扩散面222及相向面311双方。由此,扩散面222及相向面311中的任意一方都可以有效防止堆积物的附着。
[0088] 而且,附着防止部4在扩散面222及相向面311上在周向整体呈环状设置。由此,可以防止扩散通路15中的堆积物的附着的防止效果在周向整体上不均匀。
[0089] 而且,附着防止部4在扩散面222及相向面311上形成在大于等于径向上的扩散通路15全长的一半的长度区域。由此,可以有效防止堆积物朝扩散通路15附着。
[0090] 在本例中,附着防止部4设置在扩散面222及相向面311双方,但是不限于此,也可以把附着防止部4仅仅设置在扩散面222及相向面311中的任意一方。在此情况下,除了把附着防止部4设置在双方所产生的作用效果之外,能起到上述作用效果。
[0091] 而且,在本例中,旁路50与比排出口16靠下游的空气流路接续,但是不限于此,只要与比扩散通路15靠下游侧的空气流路接续即可。例如,在将排出涡旋室12与内燃机接续的进气歧管上接续旁路,从进气歧管把压缩空气的一部分朝空气罐部41迂回也可以。
[0092] (实施例2)
[0093] 在实施例2的涡轮增压器1中,取代实施例1中的金属板构成的表面形成部42,如图7所示,具备多孔质体构成的表面形成部420。另外,对与实施例1的涡轮增压器1等同的构成要素等赋予相同的附图标记,省略其说明。
[0094] 表面形成部420,如图7所示,具有多个微细的贯通孔430。在表面形成部420,各贯通孔430的形成方向不规则。为此,各贯通孔430并非如实施例1的场合下的表面形成部42那样沿规定方向Q形成,也未沿假想曲线C形成。具备这样的贯通孔430的表面形成部420,也能够通过压缩空气在扩散通路15中沿P方向流动来产生喷射效果,在图7中如箭头S所示那样,从贯通孔430喷出空气罐部41内的压缩空气。由此,可以防止堆积物朝扩散通路15附着。进而,由于表面形成部420由多孔质树脂构成,所以,可以容易地构成贯通孔430,可以廉价地形成表面形成部420。
[0095] 另外,除了在实施例1中贯通孔43沿规定方向Q形成以及贯通孔43沿假想曲线C形成所产生的作用效果之外,在本例中,能取得与实施例1的场合相同的作用效果。
[0096] 附图标记说明
[0097] 1 涡轮增压器
[0098] 10 空气流路
[0099] 11 吸气口
[0100] 12 排出涡旋室
[0101] 13 叶轮
[0102] 14 转子轴
[0103] 2 压气机气缸
[0104] 221 护罩面
[0105] 222 扩散面
[0106] 3 轴承箱
[0107] 311 相向面
[0108] 4 附着防止部
[0109] 41 空气罐部
[0110] 42、420 表面形成部
[0111] 43、430 贯通孔
[0112] 50 旁路
相关专利内容
标题 发布/更新时间 阅读量
涡轮增压器 2020-05-12 924
涡轮增压器 2020-05-12 386
涡轮增压器 2020-05-12 531
涡轮增压器 2020-05-13 277
涡轮增压器 2020-05-13 839
两级涡轮增压器组件 2020-05-11 224
叶轮及涡轮增压器 2020-05-11 341
一种涡轮增压器 2020-05-11 768
球轴承式涡轮增压器 2020-05-12 274
一种涡轮增压器 2020-05-11 728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