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引擎 / 热机 / 内燃机 / 配气机构 / 换气阀 / 手动换气阀

手动换气

阅读:875发布:2020-05-13

专利汇可以提供手动换气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的手动换气 阀 ,该阀是由 阀体 、阀芯和控制 手柄 构成。阀体壁上沿轴向开有三个等距排列的进、出气流通道,内腔壁平行的环形槽内安放有O形 密封圈 ,阀芯位于阀体内,控制手柄与阀芯相连,并可使阀芯在阀体内与气流通道匹配进行规定的行程位移,其特征在于阀芯两端面中部沿轴向各开有一个 盲孔 ,在两盲孔底端各开有一径向孔与之相通,在阀体端盖一侧的阀芯上还开有一径向孔与同侧的盲孔相通,该径向孔与盲孔底端的径向孔的距离和每两个气流通道等距,且该侧盲孔的开放端安放有一密封堵头。本实用新型设计巧妙、加工简单方便、工效高、体积小、操纵灵活、 定位 强、货厢升降更安全可靠。,下面是手动换气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手动换气,该阀是由阀体(1)、阀芯(10)和控制手柄(15)构成,控 制手柄(15)穿过阀体(1)一侧的径向安装腔(2)与位于阀体内的阀芯(10)相连, 阀体(1)一侧壁上沿轴向并列开有三个等距排列的气流通道,中间一个为进气气流通 道(3),两侧为出气气流通道(4、5),内腔壁平行的环形槽(6)内安放有O形密封 圈(7),位于控制手柄(15)的另一侧阀体端盖(8)上开有出气孔(9),位于阀体(1) 内的阀芯(10)可在与之相连的控制手柄(15)的操纵下,在阀体(1)内与气流通道 匹配进行规定的行程位移,其特征在于阀芯(10)两端面中部沿轴向各开有一个盲孔 (11),在两盲孔(11)底端各开有一径向孔(12)与之相通,在阀体端盖(8)一侧 的阀芯(10)上还开有一径向孔(12)与同侧的盲孔(11)相通,该径向孔(12)与 盲孔(11)底端的径向孔(12)的距离和每两个气流通道等距,且该侧盲孔(11)的 开放端安放有一密封堵头(13)。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动换气阀,其特征在于阀体(1)由一段腔体构成, 两端各安装有一端盖(8),位于进、出气气流通道(3、4、5)的一侧端盖(8)上开 有出气孔(9);阀体(1)腔壁上开的进气气流通道(3)位于出气气流通道(4、5) 的另一侧,且位于出气气流通道(4)一侧阀芯上的两径向孔(12)延伸贯通至阀芯(10) 的另一侧,并与阀芯(10)轴向中部开的盲孔(11)形成一截面为“H”形的流道;位 于控制手柄(15)一侧的盲孔(11)为偏心盲孔,且以偏心盲孔底端上的径向孔(12) 为中点向两侧延伸的一段阀芯(10)外表面是一环形凹面(14)。

说明书全文

一、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控制自卸汽车、工程车货厢升降定位的手动技术领域,具体涉 及一种加工更为简单方便、操纵量小、灵活、定位强的手动换气阀

二、背景技术

据了解,市场上销售的通过控制储气罐的气源到取力器或者分配阀来控制自卸汽 车、工程车货厢升降定位的传统手动换气阀,其结构如图1所示。该阀是由阀体进、 出气气流通道和位于同侧阀芯上的一段环形凹面配合形成气流回路的。使用时通过操 纵手柄控制阀芯处于阀体内的不同位置,完成进气、断气功能,达到升降货厢的目的。 为了防止气体从环形凹面两端凸起的阀芯与阀体配合处泄漏,影响货厢举升和定位, 该阀在环形凹面两侧阀芯外表面上各开有一环形凹槽,槽中安放有一O型橡胶密封圈。 由于该密封圈本身就是不耐磨的易损件,加之工作时要随阀芯在阀体内腔中作相对运 动,必然会与阀体内腔壁上开的与进、出气气流通道相连的环形槽棱边发生频繁的摩 擦、擦挂,影响使用寿命,需经常拆换,十分麻烦。为了保证密封效果和延长密封圈 的使用寿命,对阀体内腔壁上开的环形槽棱边的尺寸和光洁度要求就很高,其中光洁 度就需达到Ra0.8以上。要保证这种光洁度,就需加大阀体内孔直径,以使加工相对 容易一些,但这样做又会使整个阀体的体积增大,不便在驾驶室内安装。要便于安装, 就要减小阀体体积,要减小阀体体积,其内腔直径也会随之缩小,而要在直径很小的 内腔中加工出与密封圈尺寸、光洁度匹配的环形槽来,对加工设备和刀具的要求就特 别高,这无疑会增加生产企业的投入成本。

为了解决传统手动换气阀存在的问题,专利号为200320114664.8的专利文件公开 了“一种三位五通双气控中位泄压式控制滑阀”,该阀一是将与阀体进、出气气流通道 配合形成气流回路的阀芯一段环形凹面改为了三个轴向键槽,并通过这三个键槽与阀 体进、出气气流通道匹配形成气流回路;二是将安放密封圈的环形槽开在阀体进、出 气气流通道两侧的内腔壁上,并将O形橡胶密封圈安放其内,见图2。这种改进虽然 解决了传统手动换气阀存在的问题,但又带来了新的问题:一、因键槽较长,加工难 度较大,且其槽周边必须倒钝,打磨光滑,使周边光洁度达到Ra0.8以上,这就要求 进行铣、锉、砂磨等工序,因而工作量大,不易保证光洁度和每个键槽尺寸的一致性;

二、该阀要实现三位三通的动作,阀芯会始终压缩着位于阀体内腔壁上的六根O形橡 胶密封圈,由于O形橡胶密封圈对阀芯的抱紧力大,要克服这种抱紧力使阀芯移动, 搬动控制手柄的用力就要大,掌握不好就容易造成阀芯定位差的现象。

三、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已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新的、加工更为简单方 便、操纵力量小、灵活、定位强的手动换气阀。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手动换气阀是由阀体、阀芯和控制手柄构成,控制手柄穿过阀 体一侧的径向安装腔与位于阀体内的阀芯相连,阀体一侧壁上沿轴向并列开有三个等 距排列的气流通道,中间一个为进气气流通道,两侧为出气气流通道,内腔壁平行的 环形槽内安放有O形密封圈,位于控制手柄的另一侧阀体端盖上开有出气孔,位于阀 体内的阀芯可在与之相连的控制手柄的操纵下,在阀体内与气流通道匹配进行规定的 行程位移,其特征在于阀芯两端面中部沿轴向各开有一个盲孔,在两盲孔底端各开有 一径向孔与之相通,在阀体端盖一侧的阀芯上还开有一径向孔与同侧的盲孔相通,该 径向孔与盲孔底端的径向孔的距离和每两个气流通道等距,且该侧盲孔的开放端安放 有一密封堵头。

为了进一步缩小手动换气阀的体积,更便于加工、安装和减少O形密封圈对阀芯 的抱紧力,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措施:

即将阀体设计由一段腔体构成,两端各安装有一端盖,位于进、出气气流通道的 一侧端盖上开有出气孔;阀体(1)腔壁上开的进气气流通道位于出气气流通道的另一 侧,且位于出气气流通道一侧阀芯上的两径向孔延伸贯通至阀芯的另一侧,并与阀芯 轴向中部开的盲孔形成一截面为“H”形的流道;位于控制手柄一侧的盲孔为偏心盲孔, 且以偏心盲孔底端上的径向孔为中点向两侧延伸的一段阀芯外表面是一环形凹面。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在阀体内腔壁上开环形槽并安放O形密封圈的结构,使 得O形密封圈与环形槽无相对运动,因而对阀体内腔壁上开的环形槽的加工光洁度要 求不高,加工容易,阀体内腔直径就可以相对缩小,从而使整个阀体的体积缩小,便 于在驾驶室内安装。

2、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在阀芯上钻孔与阀体进、出气气流通道匹配形成气流回 路,因而阀芯的外表面上只有三个很小的孔与阀体内腔壁上的O形密封圈接触,对三 个小孔的加工就可在钻孔后用球头铣直接打磨孔口的锐边,然后再用砂布简单处理一 下,即可使孔口周边光洁度达到Ra0.8以上,不仅加工简单方便,工效高,对加工设 备要求不高,而且对O形密封圈的磨损小,使用寿命延长。

3、由于本实用新型将进气气流通道设计在出气气流通道的另一侧的阀体上,缩小 了整个阀的体积,使O形密封圈的直径也随之缩小,从而减小了对阀芯的抱紧力,再 加上阀芯结构的改进,使之在工作过程中一般只会与阀体内腔壁上的五根或者四根O 形密封圈接触,抱紧力可进一步降低,这样搬动控制手柄的力量就可大为减小,使之 操纵灵活、定位强、货厢升降更安全可靠。

四、附图说明

图1为传统手动换气阀的纵向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专利号为200320114664.8公开的手动换气阀的纵向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结构形式的手动换气阀纵向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另一种结构形式的手动换气阀纵向剖视结构示意图。

五、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给出实施例,以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所揭示的手动换气阀是由阀体1、阀芯10和控制手柄15 构成。

阀体1由两段腔体连接构成,一段腔体的径向开有一控制手柄安装腔2,另一段腔 体一侧壁上沿轴向并列开有三个等距排列的气流通道,中间一个为进气气流通道3,两 侧为出气气流通道4、5,内腔壁平行开有六个环形槽6,槽内安放有O形橡胶密封圈 7,腔体端口安装有一端盖8,端盖上开有出气孔9。阀芯10位于阀体1内,阀芯10 两端面中部沿轴向各开有一个盲孔11,在两盲孔11底端各开有一径向孔12与之相通, 在阀体端盖8一侧的阀芯10上还开有一径向孔12与同侧的盲孔11相通,该径向孔12 与盲孔11底端的径向孔12的距离和每两个气流通道之间的距离等距,且该侧盲孔11 的开放端安放有一密封堵头13。控制手柄15穿过阀体1一侧腔体上开的径向安装腔2 与位于阀体1内的阀芯10一端相连,并与另一侧阀体1设置的定位弹簧16和定位 球17配合,使位于阀体1内的阀芯10可在其操纵下,在阀体1内与气流通道匹配进 行规定的行程位移。

当本实用新型未开始工作时,阀芯10处于中间位置,即图示状态;当需要提升翻 转货厢时,搬动控制手柄15使阀芯10向左移动至左边盲孔11上的两径向孔12与阀 体1上的进、出气气流通道3、4导通,这时气流就通过该回路进入与之相连的取力器, 驱动油工作,使货厢产生提升翻转动作;当需要货厢复位时,反向搬动控制手柄15 使阀芯10向右移动至左边盲孔11上的两径向孔12与阀体1上的进气气流通道3和另 一个出气气流通道5导通,这时气流就通过这一回路进入与之相连的控制阀,停止油 泵工作,并使液压油回流入油箱,货厢也就逐渐复位,同时原进入取力器的气流经端 盖8一侧的出气气流通道4回流,从阀体端盖8上的出气孔9排出、泄压;当货厢复 位后,再搬动控制手柄15使阀芯10向左移动至图示的中间位置,这时控制手柄15一 侧盲孔11底端上的径向孔12正好与阀体1右侧的出气气流通道5导通,这时原进入 控制阀的气流经该出气气流通道5、径向孔12、盲孔11回流,通过阀芯10上控制手 柄15安装孔的间隙排出、泄压。

实施例2

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所揭示的手动换气阀也是由阀体1、阀芯10和控制手柄15 构成。

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本实施例为了进一步缩小整个阀的体积,更便于加工、安装 和减少O形密封圈对阀芯的抱紧力,将阀体1设计由一段腔体构成,两端各安装有一 端盖8,位于出气气流通道4的一侧端盖8上开有出气孔9;阀体1腔壁上开的进气气 流通道3设计位于出气气流通道4、5的另一侧,且位于进、出气气流通道3、4、5一 侧阀芯10上的两径向孔12延伸贯通至阀芯10的另一侧,并与阀芯10轴向中部开的 盲孔11形成一截面为“H”形的流道;位于控制手柄15一侧的盲孔11为偏心盲孔, 且以偏心盲孔底端上的径向孔12为中点向两侧延伸的一段阀芯10外表面是一环形凹 面14。

由于本实施例的其它结构与工作原理与实施例1完全相同,故略去不述。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