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引擎 / 热机 / 内燃机 / 配气机构 / 换气阀 / 一种垃圾堆肥房

一种垃圾堆肥房

阅读:878发布:2023-01-19

专利汇可以提供一种垃圾堆肥房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垃圾堆肥房及其使用方法,垃圾堆肥房主要包括棚体、投料装置、输送装置、堆肥装置、取料装置和 控制器 ;棚体设置在地上,堆肥装置设置在地下;棚体主要包括围墙、棚顶、投料托板和取料托板,控制器主要包括投料控制器、取料控制器和磁卡。磁卡能够在所述投料控制器和取料控制器上读写数据。本实用新型实现了将生活垃圾和秸秆进行自动堆肥处理,控制器中的磁卡能够记录每个人投入的秸秆重量,并据此给予能够取出的堆肥重量,实现了多人同时堆肥的准确管理,可以将多人的秸秆和垃圾统一进行堆肥处理并实现 肥料 的合理分配,能够提升效率、节约资源。(ESM)同样的 发明 创造已同日 申请 发明 专利,下面是一种垃圾堆肥房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垃圾堆肥房,其特征在于,主要包括棚体、投料装置、输送装置、堆肥装置、取料装置和控制器;所述棚体设置在地上,在棚体上设置有换气扇,和控制屏,所述控制屏上设置有温度湿度显示区、每个堆肥仓堆肥时间区和发酵完成的肥料重量;所述堆肥装置设置在地下;所述棚体主要包括围墙、棚顶、投料托板和取料托板,所述控制器主要包括投料控制器、取料控制器和磁卡,所述投料控制器和所述投料装置设置在所述围墙的左侧上,所述取料控制器和所述取料装置设置在所述围墙的右侧上,所述磁卡能够在所述投料控制器和所述取料控制器上读写数据;
所述棚体左侧的围墙设置有秸秆投料口和垃圾投料口,所述棚体右侧的围墙设置有取料口,所述投料托板设置在左侧所述围墙内,所述投料托板上放置有两投料垫板,所述取料托板设置在右侧所述围墙内,所述取料托板上放置有取料垫板,所述投料垫板和所述投料托板之间以及所述取料垫板和所述取料托板之间均设置有重量传感器,所述重量传感器分别与所述投料控制器和取料控制器连接;
所述投料装置主要包括秸秆投料板、垃圾投料板、秸秆导引板、垃圾导引板、秸秆破碎机、搅拌槽和搅拌电机;所述秸秆投料板左端通过所述围墙上的投料口伸出至所述围墙外侧,所述秸秆投料板中部通过支撑气缸支撑在前方的所述投料垫板上,所述秸秆投料板的右侧铰接连接在前方的所述投料垫板上;所述垃圾投料板左端通过支撑气缸支撑在后方的所述投料垫板上,所述垃圾投料板的右侧铰接连接在后方的所述投料垫板上;所述秸秆导引板和所述垃圾导引板分别倾斜固定设置在两个所述投料托板上,所述秸秆导引板下端连接所述秸秆破碎机的入口,所述秸秆破碎机驱动连接有破碎电机,所述破碎电机与所述投料控制器连接;
所述搅拌槽设置在所述秸秆破碎机和所述垃圾导引板的下方,所述搅拌电机具有两个,分别通过固定架设置在所述搅拌槽的上方,所述搅拌电机的转轴连接有搅拌架,所述搅拌电机与所述投料控制器连接;所述固定架上设置有喷嘴,所述喷嘴连接有,所述水泵与所述投料控制器连接,所述搅拌槽的底部铰接连接有两个底面板,每个所述底面板下方支撑连接有两个闭合气缸,所述闭合气缸固定设置在所述搅拌槽的支架上;
所述输送装置主要包括第一传送带、第二传送带、输送皮带和提升机;所述第一传送带左侧设置在所述搅拌槽下方,所述第一传送带的右侧高于左侧,所述输送皮带设置在所述第一传送带右侧的下方,所述第二传送带左侧设置在所述输送皮带下方,所述第二传送带的右侧高于左侧,所述提升机下方设置有料仓且上方设置有出料口,所述料仓设置在所述第二传送带右侧下方且所述料仓下方设置有重量传感器,所述重量传感器与所述取料控制器连接,所述出料口设置在所述取料装置上方;所述输送皮带主要包括输送带、支撑架、转辊和皮带电机,所述转辊具有两个,设置在所述支撑架两端且前侧的所述转辊与所述皮带电机驱动连接,所述支撑架上设置有支撑辊,所述皮带具有两个,分别套设在所述支撑辊上;
所述堆肥装置包括若干堆肥仓,每个所述堆肥仓外侧均设置有磁,所述支撑架上靠近所述磁铁一侧设置有霍尔传感器,所述霍尔传感器与所述投料控制器;所述堆肥仓的底部设置有可打开进行落料的底板
所述取料装置主要包括取料板和取料气缸,所述取料板左侧位于所述提升机的出料口下方,所述取料气缸固定设置在所述取料垫板上且所述取料气缸的活塞杆顶在所述取料板下方,所述取料板中间位置与所述取料垫板铰接,所述取料板右侧通过所述取料口伸至所述围墙外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垃圾堆肥房,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输送带的前后两侧分别设置一个悬吊机构,所述悬吊机构包括机械抓手,在所述堆肥仓上设置有与所述机械抓手配合的把手,所述悬吊机构可将所述堆肥仓从所述输送带吊送至地面;
所述堆肥仓的底板右侧交接链接在堆肥仓上,所述底板的左侧设置有挂钩Ⅰ,在所述堆肥仓的左侧设置有与所述挂钩Ⅰ配合的卡爪,所述卡爪中部交接链接在所述堆肥仓上,卡爪的下端设置一个与所述挂钩Ⅰ配合的挂钩Ⅱ;在所述卡爪的下部与所述堆肥仓之间设置有一个拉簧;在所述支撑架上设置有与所述卡爪的上部对应的开气缸;在所述底板下方设置有关门气缸。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垃圾堆肥房,其特征在于,所述堆肥装置固定设置在两个所述输送带上,所述堆肥装置还包括滑盖、底板、设置在所述堆肥仓内壁上的加热板和温度传感器;所述滑盖可滑动的设置在所述堆肥仓上端且所述滑盖前后两端连接有滑动气缸,所述滑动气缸固定设置在所述堆肥仓上,所述底板有两块且分别铰接在所述堆肥仓底部,每个所述底板连接有开关气缸,所述开关气缸固定设置在所述堆肥仓底部的托盘上且所述开关气缸的活塞杆顶在所述底板底部;所述滑动气缸和所述开关气缸均连接有气源和电磁,所述电磁阀与所述控制器连接;所述加热板和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垃圾堆肥房,其特征在于,所述棚顶上间隔设置有太阳能电池板和黑色吸热板。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垃圾堆肥房,其特征在于,所述围墙上设置有检修门。

说明书全文

一种垃圾堆肥房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利用垃圾进行堆肥的垃圾堆肥房。

背景技术

[0002] 生活垃圾处理一直困扰着农村和城市,如何高效的利用生活垃圾变废为宝是人们一直以来研究的课题。垃圾处理的常用方法主要有收集以后进行焚烧和掩埋,但是垃圾焚烧会产生有害气体造成空气污染,垃圾掩埋则存在地下污染的险,同时以上处理方法也会造成大量可再生资源的浪费。因此将生活垃圾进行分类回收后重新利用成为垃圾处理的新趋势,将可降解垃圾分离后进行堆肥可有效的回收利用资源。
[0003] 农业领域中的秸秆还田是一项增加土地肥的有效措施,杜绝了秸秆焚烧造成的大气污染,秸秆还田能增加土壤有机质,改良土壤结构,使土壤疏松,孔隙度增加,容量减轻,促进生物活力和作物根系的发育。但是,秸秆依靠自然腐熟,不但效率低,腐熟周期长,而且腐熟后的秸秆肥效差。因此将秸秆进行堆肥后使用效果更好。
[0004] 现有堆肥设施难以对堆肥的投入和产出进行详细量化的记录,农民堆肥时往往各自单独进行,造成资源分散和浪费,因此需要设计一种堆肥设施,使堆肥过程的投入和产出能够量化记录,进而对多户农民的堆肥进行统一管理。。实用新型内容
[0005]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能够自动高效的对生活垃圾和秸秆进行堆肥的设备,并且可以对堆肥的投入和产出进行集中管理和分配。
[0006]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垃圾堆肥房,主要包括棚体、投料装置、输送装置、堆肥装置、取料装置和控制器;所述棚体设置在地上,在棚体上设置有换气扇,和控制屏,所述控制屏上设置有温度湿度显示区、每个堆肥仓堆肥时间区和发酵完成的肥料重量;所述堆肥装置设置在地下;所述棚体主要包括围墙、棚顶、投料托板和取料托板,所述控制器主要包括投料控制器、取料控制器和磁卡,所述投料控制器和所述投料装置设置在所述围墙的左侧上,所述取料控制器和所述取料装置设置在所述围墙的右侧上,所述磁卡能够在所述投料控制器和所述取料控制器上读写数据;
[0007] 所述棚体左侧的围墙设置有秸秆投料口和垃圾投料口,所述棚体右侧的围墙设置有取料口,所述投料托板设置在左侧所述围墙内,所述投料托板上放置有两投料垫板,所述取料托板设置在右侧所述围墙内,所述取料托板上放置有取料垫板,所述投料垫板和所述投料托板之间以及所述取料垫板和所述取料托板之间均设置有重量传感器,所述重量传感器分别与所述投料控制器和取料控制器连接;
[0008] 所述投料装置主要包括秸秆投料板、垃圾投料板、秸秆导引板、垃圾导引板、秸秆破碎机、搅拌槽和搅拌电机;所述秸秆投料板左端通过所述围墙上的投料口伸出至所述围墙外侧,所述秸秆投料板中部通过支撑气缸支撑在前方的所述投料垫板上,所述秸秆投料板的右侧铰接连接在前方的所述投料垫板上;所述垃圾投料板左端通过支撑气缸支撑在后方的所述投料垫板上,所述垃圾投料板的右侧铰接连接在后方的所述投料垫板上;所述秸秆导引板和所述垃圾导引板分别倾斜固定设置在两个所述投料托板上,所述秸秆导引板下端连接所述秸秆破碎机的入口,所述秸秆破碎机驱动连接有破碎电机,所述破碎电机与所述投料控制器连接;
[0009] 所述搅拌槽设置在所述秸秆破碎机和所述垃圾导引板的下方,所述搅拌电机具有两个,分别通过固定架设置在所述搅拌槽的上方,所述搅拌电机的转轴连接有搅拌架,所述搅拌电机与所述投料控制器连接;所述固定架上设置有喷嘴,所述喷嘴连接有水,所述水泵与所述投料控制器连接,所述搅拌槽的底部铰接连接有两个底面板,每个所述底面板下方支撑连接有两个闭合气缸,所述闭合气缸固定设置在所述搅拌槽的支架上;
[0010] 所述输送装置主要包括第一传送带、第二传送带、输送皮带和提升机;所述第一传送带左侧设置在所述搅拌槽下方,所述第一传送带的右侧高于左侧,所述输送皮带设置在所述第一传送带右侧的下方,所述第二传送带左侧设置在所述输送皮带下方,所述第二传送带的右侧高于左侧,所述提升机下方设置有料仓且上方设置有出料口,所述料仓设置在所述第二传送带右侧下方且所述料仓下方设置有重量传感器,所述重量传感器与所述取料控制器连接,所述出料口设置在所述取料装置上方;所述输送皮带主要包括输送带、支撑架、转辊和皮带电机,所述转辊具有两个,设置在所述支撑架两端且所述前侧转滚与所述皮带电机驱动连接,所述支撑架上设置有支撑辊,所述皮带具有两个,分别套设在所述支撑辊上;
[0011] 所述堆肥装置包括若干堆肥仓,每个所述堆肥仓外侧均设置有磁,所述支撑架上靠近所述磁铁一侧设置有霍尔传感器,所述霍尔传感器与所述投料控制器;所述堆肥仓的底部设置有可打开进行落料的底板
[0012] 所述取料装置主要包括取料板和取料气缸,所述取料板左侧位于所述提升机的出料口下方,所述取料气缸固定设置在所述取料垫板上且所述取料气缸的活塞杆顶在所述取料板下方,所述取料板中间位置与所述取料垫板铰接,所述取料板右侧通过所述取料口伸至所述围墙外侧。
[0013] 进一步的,在所述输送带的前后两侧分别设置一个悬吊机构,所述悬吊机构包括机械抓手,在所述堆肥仓上设置有与所述机械抓手配合的把手,所述悬吊机构可将所述堆肥仓从所述输送带吊送至地面;
[0014] 所述堆肥仓的底板右侧交接连接在堆肥仓上,所述底板的左侧设置有挂钩Ⅰ,在所述堆肥仓的左侧设置有与所述挂钩配合的卡爪,所述卡爪中部交接连接在所述堆肥仓上,卡爪的下端设置一个与所述挂钩Ⅰ配合的挂钩Ⅱ;在所述卡爪的下部与所述堆肥仓之间设置有一个拉簧;在所述支撑架上设置有与所述卡爪的上部对应的开气缸;在所述底板下方设置有关门气缸。
[0015] 进一步的,在所述机械抓手一侧设置有搅拌手。
[0016] 进一步的,所述堆肥装置固定设置在两个所述输送带上,所述堆肥装置还包括滑盖、底板、设置在所述堆肥仓内壁上的加热板和温度传感器;所述滑盖可滑动的设置在所述堆肥仓上端且所述滑盖前后两端连接有滑动气缸,所述滑动气缸固定设置在所述堆肥仓上,所述底板有两块且分别铰接在所述堆肥仓底部,每个所述底板连接有开关气缸,所述开关气缸固定设置在所述堆肥仓底部的托盘上且所述开关气缸的活塞杆顶在所述底板底部;所述滑动气缸和所述开关气缸均连接有气源和电磁,所述电磁阀与所述控制器连接;所述加热板和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0017] 进一步的,在所述秸秆投料口和垃圾投料口处设置有倾斜延伸到所述秸秆投料板和垃圾投料板上的辅助投料板,所述辅助投料板铰接连接在所述围墙上,且在辅助投料板的下方与所述围墙之间设置有投料气缸。
[0018] 进一步的,所述棚顶上间隔设置有太阳能电池板和黑色吸热板。
[0019] 进一步的,所述围墙上设置有检修门。
[0020]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0021] 本实用新型实现了将生活垃圾和秸秆进行自动堆肥处理,控制器中的磁卡能够记录每个人投入的秸秆重量,并据此给予能够取出的堆肥重量,实现了多人同时堆肥的准确管理,可以将多人的秸秆和垃圾统一进行堆肥处理并实现堆肥的合理分配,能够提升效率、节约资源。附图说明
[0022]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内部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3]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0024]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右视结构示意图;
[0025] 附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内部正视结构示意图;
[0026] 附图5为图4中局部A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7] 附图6为图4中局部A的放大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8] 附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后视结构示意图;
[0029] 附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出料口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
[0030] 附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搅拌槽立体结构示意图。
[0031] 附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搅拌槽仰视结构示意图;
[0032] 附图11为本实用新型的堆肥仓的第一实施例立体结构示意图;
[0033] 附图12为本实用新型的堆肥仓的第一实施例立体结构(底面)示意图;
[0034] 附图13为本实用新型安装辅助投料板的效果示意图;
[0035] 附图14为本实用新型的堆肥仓第二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0036] 附图15为本实用新型的棚顶结构示意图;
[0037] 附图16为本实用新型的机械抓手和搅拌手示意图。
[0038] 图中,棚体1、投料装置2、输送装置3、堆肥装置4、取料装置5、控制器6、围墙7、棚顶8、投料托板9、取料托板10、投料控制器11、取料控制器12、磁卡13、第一重量传感器14、第二重量传感器15、第三重量传感器16、投料卡槽17、投料按钮18、取料卡槽19、取料按钮20、秸秆投料口21、垃圾投料口22、辅助投料板21’、取料口23、第一投料垫板24、第二投料垫板25、取料垫板26、秸秆投料板27、垃圾投料板28、秸秆导引板29、垃圾导引板30、秸秆破碎机31、搅拌槽32、搅拌电机33、支撑气缸34、破碎电机35、固定架36、搅拌架37、喷嘴38、底面板39、闭合气缸40、第一传送带41、第二传送带42、输送皮带43、提升机44、料仓45、出料口46、输送带47支撑架48、转辊49、皮带电机50、支撑辊51、堆肥仓52、滑盖53、底板54、加热板55、温度传感器56、滑动气缸57、挡块58、开关气缸59、堆肥仓52’、凸起部521’、底板522’、挂钩Ⅰ
523’、卡爪524’、挂钩Ⅱ525’、拉簧526’、开门气缸527’、关门气缸528’、托盘60、磁铁61、霍尔传感器62、第一驱动电机63、第二驱动电机64、第四重量传感器65、取料板66、取料气缸
67、太阳能电池板68、控制屏69、密封垫圈70、第五重量传感器71、检修门72、投料气缸73、横梁74、纵梁75、机械抓手76、搅拌手77、凹槽78、太阳能电池板81、黑色吸热板82。

具体实施方式

[0039]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来详细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
[0040] 如附图1至附图16所示,本实用新型主要包括棚体1、投料装置2、输送装置3、堆肥装置4、取料装置5和控制器6。所述棚体1设置在地面上方,在地面下方挖一个方形坑,水泥浇筑,所述堆肥装置4设置在地面下方的方形坑内。所述棚体1主要包括围墙7、棚顶8、投料托板9和取料托板10。所述棚顶8上间隔设置有太阳能电池板81和黑色吸热板82,太阳能电池板81将太阳能转换为电能后存储在电池中,可补给本装置用电,当然,本装置主要供电来源还是需要接入电网取电,太阳能只作为辅助电能。黑色吸热板82用于吸热提高棚体内的温度便于发酵。在棚体1上设置有换气扇,棚体内设置有温湿度传感器和设置在棚体内壁上的电加热板,当棚体内温度过高时,自动打开换气扇通风换气,当温度过低时启动电加热板加热。所述棚体1上设置有控制屏69,所述控制屏69上设置有温度湿度显示区、每个堆肥仓堆肥时间区和发酵完成的肥料重量。
[0041] 所述控制器6主要包括投料控制器11、取料控制器12和磁卡13,投料控制器11和取料控制器12通信连接,可以进行信息相互传输,使投料控制器11和取料控制器12可以实现联合控制。或者,本实用新型中可以采用一个PLC控制器,然后在投料口和取料口处分别安装一个与PLC控制器连接的触控屏和读卡器即可。所述投料控制器11和所述投料装置2设置在所述左侧的围墙7上,所述取料控制器12和所述取料装置5设置在所述右侧的围墙7上,所述投料装置2底部分别设置有第一重量传感器14和第二重量传感器15(具体见下述),所述取料装置5底部设置有第三重量传感器16,所述第一重量传感器14、第二重量传感器15分别与所述投料控制器11连接。第三重量传感器16与所述取料控制器12连接。所述投料控制器11上设置有投料卡槽17和投料按钮18,所述取料控制器12上设置有取料卡槽19和取料按钮
20,所述磁卡13能够插入所述取料卡槽19和所述投料卡槽17内,所述投料控制器11和所述取料控制器12能够读写所述磁卡13内的信息数据。用户可以根据投入的物料量进行对应的取料量,还可以花钱购买发酵料。当然,本实用新型使用时需要安排一人看管,对投料人投入的物料进行检查,防止混入大量的不可发酵物。
[0042] 所述棚体1左侧的围墙7上设置有秸秆投料口21和垃圾投料口22,所述右侧墙壁设置有取料口23,所述投料托板9设置在所述左侧围墙7内侧,所述投料托板9上放置有第一投料垫板24和第二投料垫板25,所述第一重量传感器14和所述第二重量传感器15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投料垫板24和第二投料垫板25上方。所述取料托板10设置在所述右侧围墙7内侧,所述取料托板10上放置有取料垫板26,所述取料垫板26和所述取料托板10之间设置有第三重量传感器16,所述第三重量传感器16与所述取料控制器12连接。进步一的,为了便于投料,如图13所示,在所述秸秆投料口21和垃圾投料口22处设置有倾斜延伸到所述秸秆投料板27和垃圾投料板28上的辅助投料板21’,所述辅助投料板21’的中间通过转轴铰接连接在所述围墙的秸秆投料口21和垃圾投料口22上,且在辅助投料板21’的下方与所述围墙7之间设置有投料气缸73,围墙7上设置有投料气缸73的控制按钮,当料斗投入后,可以按下投料气缸73的控制按钮,投料气缸73推动辅助投料板21’翻转,将物料投落。辅助投料板21’可以设计为弧形槽状。
[0043] 所述投料装置2主要包括秸秆投料板27、垃圾投料板28、秸秆导引板29、垃圾导引板30、秸秆破碎机31、搅拌槽32和搅拌电机33。秸秆破碎机31采用现有的秸秆粉碎机构即可,即可以采用两个粉碎辊进行粉碎。所述秸秆投料板27左端通过所述围墙7上的秸秆投料口21伸出至所述围墙7外侧,所述秸秆投料板27中部端通过支撑气缸34支撑在所述第一投料垫板24上,所述秸秆投料板27的右侧铰接连接在所述第一投料垫板24上。所述垃圾投料板28左端通过所述围墙7上的垃圾投料口22伸出至所述围墙7外侧,所述垃圾投料板28中部通过支撑气缸34支撑在所述第二投料垫板25上,所述垃圾投料板28的右侧铰接连接在所述第二投料垫板25上。所述秸秆导引板29和所述垃圾导引板30倾斜固定设置在所述投料托板9上,所述秸秆导引板29下端连接所述秸秆破碎机31的入口,所述秸秆破碎机31驱动连接有破碎电机35,所述破碎电机35与所述投料控制器11连接,所述支撑气缸34连接有各自的气源和电磁阀,所述电磁阀与所述投料控制器11连接。
[0044] 在进行秸秆和垃圾投放时,首先将磁卡13插入所述投料卡槽17,将垃圾投放至所述垃圾投料板28,将秸秆投放至所述秸秆投料板27,所述第一重量传感器14和所述第二重量传感器15分别对秸秆和垃圾重量称重,所述投料控制器11秸秆重量数据写入到所述磁卡13中后控制所述支撑气缸34的活塞杆伸出,秸秆通过所述秸秆导引板29进入所述秸秆破碎机31,所述秸秆破碎机31对秸秆进行破碎,破碎后的秸秆通过所述秸秆破碎机31的出口落入所述搅拌槽32内,垃圾通过所述垃圾导引板30进入所述搅拌槽32内部。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中,秸秆破碎机31完全可以设置在秸秆投料口21的外部,秸秆先经过粉碎后再由秸秆投料口21投入。在垃圾投料口22的外部和内部也可以设置像秸秆破碎机一样的垃圾粉碎机,采用带有粉碎刀的粉碎对辊对垃圾进行粉碎。
[0045] 所述搅拌槽32设置在所述秸秆破碎机31和所述垃圾导引板30的下方,所述搅拌电机33具有两个,分别通过固定架36设置在所述搅拌槽32的上方,所述搅拌电机33的转轴连接有搅拌架37,搅拌架37可以是普通的搅拌爪,也可以是刀片结构,利于进一步粉碎物料。所述搅拌架37深入到所述搅拌槽32内对秸秆和垃圾进行搅拌,所述固定架36上设置有喷嘴
38,所述喷嘴38连接有水泵,所述水泵与所述投料控制器11连接,所述搅拌电机33与所述投料控制器11连接。所述搅拌槽32的底部铰接连接有两个底面板39,每个所述底面板39下方支撑连接有两个闭合气缸40,所述闭合气缸40固定设置在所述搅拌槽32的支架上。所述闭合气缸40连接有气源和电磁阀,所述电磁阀与所述投料控制器11连接。所述投料控制器11设置有计数和计时模块,在进行秸秆和垃圾投放时,所述投料控制器11记录投入秸秆和垃圾的重量,所述投料控制器11根据投入的秸秆和垃圾的重量控制所述水泵喷水(可在水中加入发酵所需的添加剂),每投入10Kg秸秆和垃圾,所述水泵运转1分钟,所述水泵喷水结束后,所述投料控制器11控制所述搅拌电机33运转10分钟,所述投料控制器11控制所述搅拌电机33停止运转,所述投料控制器11控制所述闭合气缸40的电磁阀,使所述闭合气缸40活塞杆收缩,所述搅拌槽32下方的两个所述底面板39打开,搅拌后的秸秆和垃圾落下至所述输送装置3。
[0046] 所述输送装置3主要包括第一传送带41、第二传送带42、输送皮带43和提升机44。所述第一传送带41左侧设置在所述搅拌槽32下方,所述第一传送带41的右侧高于左侧,所述输送皮带43设置在所述第一传送带41右侧的下方,所述第二传送带42左侧设置在所述输送皮带43下方,所述第二传送带42的右侧高于左侧,所述提升机44下方设置有料仓45且上方设置有出料口46,所述料仓45设置在所述第二传送带42右侧下方,所述出料口46设置在所述取料装置5上方。所述第一传送带41和第二传送带42分别通过皮带连接有第一驱动电机63和第二驱动电机64,所述第一驱动电机63和所述第二驱动电机64均与所述控制器6连接,所述提升机44设置有提升电机,所述提升电机与所述控制器6连接。所述输送皮带43主要包括输送带47、支撑架48、转辊49和皮带电机50,所述转辊49具有两个,设置在所述支撑架48两端且所述前侧转辊49与所述皮带电机50驱动连接,所述支撑架48上设置有支撑辊
51,所述输送带47具有两个,分别套设在所述支撑辊51上。
[0047]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两种堆肥方式,具体的,堆肥装置第一实施例如下:
[0048] 所述堆肥装置包括若干堆肥仓52’,每个所述堆肥仓52’外侧均设置有磁铁磁铁61,所述支撑架48上靠近所述磁铁磁铁61一侧设置有霍尔传感器62,所述霍尔传感器62与所述控制器连接。如图14所示,堆肥仓52’包括仓体,仓体的上方宽,底部窄,在仓体内部两侧为斜面,仓体底部设置凸起部521’,凸起部521’的底部设置有可打开进行落料的底板
522’,底板522’的一端铰接连接在仓体上,另一端通过卡扣与仓体连接。具体的,所述堆肥仓52’的底板522’右侧交接连接在堆肥仓52’上,所述底板522’的左侧设置有挂钩Ⅰ523’,在所述堆肥仓的左侧设置有与所述挂钩Ⅰ523’配合的卡爪524’,所述卡爪524’中部通过转轴铰接连接在所述堆肥仓52’上,卡爪524’的下端设置一个与所述挂钩Ⅰ523’配合的挂钩Ⅱ
525’。在所述卡爪524’的下部与所述堆肥仓52’之间设置有一个拉簧526’。在所述支撑架上设置有与所述卡爪524’的上部对应的开门气缸527’,开门气缸527’的活塞杆伸出后可以顶到卡爪524’的上部。在所述522’下方设置有关门气缸528’,可以在支撑架上向内延伸一个底座,如图14所示,关门气缸528’的缸体倾斜一定度固定在底座上,关门气缸528’的活塞杆前端设置一个滚轮,当底板522’打开后,关门气缸528’的活塞杆伸出可以顶着底板522’移动,将其关闭。如图1中虚线所示,在所述输送带47的前后两侧分别设置一个悬吊机构,所述悬吊机构包括横梁74、纵梁75和设置在横梁74上的机械抓手76。机械抓手76为气动或液压驱动。横梁74通过滚珠丝杠或传动链条机构可移动的设置在纵梁75上,机械抓手76通过滚珠丝杠可移动的设置在横梁74上。在所述堆肥仓上设置有与所述机械抓手76配合的把手,把手可以焊接在堆肥仓的外表面,优选的,如图14所示,在堆肥仓的外侧设置有内凹的凹槽78,机械抓手76可以插入凹槽内将堆肥仓夹持,所述悬吊机构可将所述堆肥仓从所述输送带吊送至地面以及将堆肥仓从地面吊送至输送带上。如图16所示,为了可以定期对堆肥仓内的物料进行搅拌,在所述机械抓手76一侧设置有搅拌手77,所述搅拌手77通过滚珠丝杠可移动的设置在横梁74上。搅拌手77设置有搅拌爪,搅拌爪为气动或通过电动、液压达驱动均可。在该实施例下,堆肥仓可以从输送带上取下堆放到地面上,等到发酵完成后可以由机械抓手运送到输送带上然后打开堆肥仓进行卸料。具有可以堆放肥料多的优点。
[0049] 作为堆肥装置的第二实施例,具体如下:
[0050] 所述堆肥装置4固定设置在两个所述输送带47上且所述堆肥装置4和所述输送带47之间设置有第五重量传感器71(第五重量传感器71也可以不设置,利用投料量进行控制也可)。所述堆肥装置4主要包括堆肥仓52、滑盖53、底板54、设置在所述堆肥仓52内壁上的加热板55和温度传感器56。所述滑盖53可滑动的设置在所述堆肥仓52上端且所述滑盖53前后两端连接有滑动气缸57,所述滑动气缸57固定设置在所述堆肥仓52上,所述滑盖53前后面设置有挡块58,所述滑动气缸57的活塞杆固定连接在所述挡块58上,所述滑动气缸57的活塞杆伸出时可打开所述滑盖53。所述底板54有两块且分别铰接在所述堆肥仓52底部,每个所述底板54连接有开关气缸59,所述开关气缸59固定设置在所述堆肥仓52底部的托盘60上且所述开关气缸59的活塞杆顶在所述底板54底部。所述滑动气缸57和所述开关气缸59均连接有气源和电磁阀,所述电磁阀与所述投料控制器11连接。所述加热板55和所述温度传感器56与所述投料控制器11连接。所述堆肥装置4具有多个且每个所述堆肥仓52外侧均设置有磁铁61,所述支撑架48上靠近所述磁铁61一侧设置有霍尔传感器62,所述霍尔传感器
62与所述投料控制器11连接。
[0051] 当所述控制器6(由于投料控制器11或取料控制器12相互通信连接,此处以及下述的控制器6采用投料控制器11或取料控制器12均可,均能实现各种控制目的)控制所述搅拌槽32的底面板39打开时,所述控制器6控制第一驱动电机63运转,控制器6控制所述滑动气缸57的活塞杆伸出,打开所述滑盖53。搅拌后的秸秆和垃圾通过第一传送带41传送至堆肥仓52中,所述堆肥仓52中的秸秆和垃圾重量通过所述第五重量传感器71测量,当所述堆肥仓52中的秸秆和垃圾重量达到100Kg时,所述控制器6控制所述搅拌槽32的底面板39关闭并控制所述第一驱动电机63关闭,所述控制器6控制所述滑动气缸57闭合所述滑盖53并控制所述加热板55将所述堆肥仓52内的温度加热并保持在50~60摄氏度之间,同时控制器6进行计时。所述控制器6控制所述皮带电机50转动,所述输送带47带动所述堆肥装置4移动,当所述霍尔传感器62再次检测到磁铁61信号时,所述控制器6停止所述皮带电机50,所述输送带47将空的堆肥装置4运送至所述第一传送带41右侧下端,继续对所述堆肥装置4进行投料堆肥。
[0052] 当所述控制器6计时达到10天时,所述控制器6控制皮带电机50将达到计时时间的堆肥装置4运动至所述第一传送带42左侧上方,控制器6控制所述开关气缸59的活塞杆收缩,所述堆肥装置4的所述底板54打开,所述堆肥装置4内的肥料落到所述第一传送带42上。所述控制器6控制所述第一传送带42带肥料输送至所述提升机44的所述料仓45内,所述料仓45下方设置有第四重量传感器65,所述第四重量传感器65与所述控制器6连接,将所述料仓45内的肥料重量测量数值传输至所述控制器6。需要说明的是,料仓45内的物料称量方式,还可以采用如下几种:1、料仓45与提升机44为一体结构,整个提升机的下方设置有电子秤(或地磅,附图4中即采用地磅65),提升机和料仓固定安装在电子秤的秤盘上;或者将料仓45与提升机44固定在一个底座上,底座底部设置支撑腿,在支撑腿上设置称重传感器。2、料仓45与提升机44分开,料仓45下方设置有一个可以输送到提升机内的输送绞龙,料仓的底部安装称重传感器。上述几种称重方式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其它未说明的一些通过上述结构简单变换而来的称量方式也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0053] 所述取料装置5主要包括取料板66和取料气缸67,所述取料板66左侧位于所述提升机44的出料口46下方,所述取料气缸67固定设置在所述取料垫板26上且所述取料气缸67的活塞杆顶在所述取料板66左侧下方,所述取料板66中间位置与所述取料垫板26铰接连接,所述取料板66右侧通过所述右侧围墙7上的取料口23伸至所述围墙7外侧。
[0054] 当需要取肥料时,将所述磁卡13插入所述取料控制器12上的取料卡槽19中,所述取料控制器12根据所述磁卡13中存储的投料重量数据设定所述磁卡13能够取出的肥料上限(例如该磁卡13总计投放200Kg秸秆,则该磁卡13能够取出200Kg或少于200Kg肥料),在所述取料控制器12上显示所述料仓45中的肥料重量和所述磁卡13能够取出的肥料重量。操作者在所述取料控制器12上设定取料重量后,按下取料按钮20,所述取料控制器12控制所述提升电机,将存放在所述料仓45中的肥料提升至所述取料板66上,所述取料控制器12通过所述第四重量传感器65控制所述提升机44取出的肥料重量,达到操作者设定值时,所述取料控制器12控制所述提升电机停止,并控制所述取料气缸67活塞杆伸出,所述取料板66倾斜,将肥料倒出围墙7外侧,所述取料控制器12将取出的肥料重量从所述磁卡13中扣除。
[0055] 为了提升所述堆肥装置4的密封性,所述滑盖53和所述堆肥仓52之间设置有密封垫圈70,所述密封垫圈70为弹性橡胶材料制成。
[0056] 为了方便对所述堆肥房内部的设备进行检修,在所述围墙7上设置有检修门72。
[0057] 本垃圾堆肥房的使用方法,
[0058] 向用户发放磁卡,磁卡记载用户的投入物料类别、投入物料重量、投入物料时间、取出肥料重量、取出肥料时间和剩余可取肥料量等信息。磁卡可以设置密码也可不设置密码。
[0059] 投料步骤:
[0060] a1:用户向投料控制器插入磁卡后,在投料控制器上选择投入物料类别,如垃圾或秸秆,其中秸秆又可细分玉米秸秆、花秸秆等等,以及干秸秆和青秸秆,选中后后开始投料,物料在投入前或投入后被粉碎。
[0061] a2:投料装置上的重量传感器称重后将对应的物料种类的重量信息录入磁卡,并且控制器根据投入物料的种类按照一定的比例折合成对应的可取肥料的重量,在磁卡内按种类保存原始物料的重量和可取肥料的重量。
[0062] a3:投入的物料经过粉碎后在搅拌槽内加入一定比例(控制器根据投入物料的种类和重量控制添比例)的水、发酵剂、除味剂等发酵药物搅拌均匀后输送到堆肥仓内进行发酵。控制器自动记录发酵时间,在发酵过程中,控制器可以控制搅拌爪对物料进行定期搅拌。
[0063] 该投料步骤还可进一步包括步骤a4:发酵好的肥料从所述堆肥仓输送到提升机的料仓内,料仓足够大,可以容纳堆肥房内所有堆肥仓盛放的肥料。提升机下方的称重机构可以称重,在所述控制屏上显示发酵完成的肥料重量。
[0064] 取料步骤:
[0065] b1:向取料控制器内插入磁卡,在取料控制器上可查看该用户剩余可取肥料量,在取料控制器上输入需要取料的重量。
[0066] b2:提升机将料仓内的肥料输送到取料板上,取料板具有称重功能,当输送的肥料达到所需量时,取料板倾斜将物料送出,用户在取料口处用容器接着肥料。
[0067] b3:取料控制器向磁卡写入本次取料量和时间,并重新计算该用户的剩余可取肥料量。
[0068] 上述虽然结合附图对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但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领域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劳动即可做出的各种修改变形仍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内。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