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进气凸轮轴结构

阅读:983发布:2020-05-11

专利汇可以提供一种进气凸轮轴结构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一种进气 凸轮 轴结构,在 凸轮轴 (1)的中心开设有贯通其前、后端面的 润滑油 孔(9),凸轮轴(1)的轴身上从前往后分布有四对凸轮,分别为第一进气凸轮(4)、第二进气凸轮(5)、第三进气凸轮(6)和第四进气凸轮(7),在所述凸轮轴(1)的后端部设有轴颈(3),该轴颈(3)形成为环形凸台,且环形凸台的直径大于凸轮轴(1)轴身的直径;在所述轴颈(3)的前端及中部各设有一圈凸棱(10),两凸棱(10)之间形成环形卡槽(11),在所述轴颈(3)的后端面沿轴线向前开设有 定位 销孔(12),该定位销孔(12)位于润滑油孔(9)的旁边。本 发明 在不改变缸盖结构的前提下能适应VVT机构安装,具有构思巧妙、结构简单、实施容易、改造成本低等特点。,下面是一种进气凸轮轴结构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进气凸轮轴结构,在凸轮轴(1)的中心开设有贯通其前、后端面 的润滑油孔(9),凸轮轴(1)的轴身上从前往后分布有四对凸轮,分别为第一 进气凸轮(4)、第二进气凸轮(5)、第三进气凸轮(6)和第四进气凸轮(7), 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凸轮轴(1)的后端部设有轴颈(3),该轴颈(3)形成为 环形凸台,且环形凸台的直径大于凸轮轴(1)轴身的直径;在所述轴颈(3) 的前端及中部各设有一圈凸棱(10),两凸棱(10)之间形成环形卡槽(11), 在所述轴颈(3)的后端面沿轴线向前开设有定位销孔(12),该定位销孔(12) 位于润滑油孔(9)的旁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进气凸轮轴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轴颈 (3)上开设有“L”形辅助油孔(13),该辅助油孔(13)的一端位于环形卡槽 (11)的槽底,辅助油孔(13)的另一端贯通至轴颈(3)的后端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进气凸轮轴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 凸轮轴(1)靠近其前端部的位置沿径向开设有安装销孔(14),该安装销孔(14) 的前侧设有环形浅槽(15),安装销孔(14)的后侧具有一圈环形小凸台(16)。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进气凸轮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各进气 凸轮(4、5、6、7)凸缘端的厚度大于基圆端的厚度。

说明书全文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汽车发动机构件,尤其涉及汽车发动机上的进气凸轮轴。

背景技术

目前,汽车发动机进气凸轮轴的结构如图5所示,在凸轮轴1的前端设置 限位凸台2和轴颈3,限位凸台2与轴颈3之问形成卡槽,在凸轮轴1的后端设 置有定位凸台8,轴颈3与该定位凸台8之间的轴身上从前往后分布有四对凸轮, 分别为第一进气凸轮4、第二进气凸轮5、第三进气凸轮6和第四进气凸轮7。 装配时,进气凸轮轴1通过其前端的卡槽及其后端定位凸台8内侧的轴身支撑 在缸盖上,轴颈3上安装的进气正时齿轮排气凸轮轴上的主动齿轮相啮合, 并且排气凸轮轴还通过皮带及皮带轮与曲轴连接,这样气缸内的可燃气体燃烧 做功推动活塞往复运动,活塞通过连杆带动曲轴旋转,曲轴在输出动的同时, 通过皮带带动排气凸轮轴转动,排气凸轮轴再通过齿轮带动进气凸轮轴旋转, 进、排气凸轮轴旋转的同时,各自轴身上的凸轮顶开气,进行进气或排气。
为了提高发动机在所有转速范围内的动力性、燃油经济性,降低尾气的排 放,各汽车生产厂家均在努力研究凸轮轴转配气正时的优化。“VVT”是发动 机可变气门正时系统的英文缩写,该系统可连续调节发动机正时。当发动机由 低速向高速转换时,电子计算机自动地将机油压向进气凸轮轴齿轮内的小涡轮, 在压力的作用下,小涡轮就能相对于齿轮壳旋转一定角度,从而使进气凸轮轴 在一定的范围内向前或向后旋转,以改变进气门开启的时刻,达到连续调节气 门正时的目的。有的厂家将VVT机构安装在进气凸轮轴的前侧,紧靠在进气正 时齿轮的旁边,由于缸盖前部的空间有限,这种安装方式虽然对进、排气凸轮 轴的改动较小,但是对缸盖结构的改动较大,改造成本相当高,而缸盖后部的 多余空间未得到有效利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在不改变缸盖结构的前提下适应 VVT机构安装的进气凸轮轴结构。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进气凸轮轴结构,在凸轮轴的中心开设有贯 通其前、后端面的润滑油孔,凸轮轴的轴身上从前往后分布有四对凸轮,分别 为第一进气凸轮、第二进气凸轮、第三进气凸轮和第四进气凸轮,在凸轮轴的 后端部设有轴颈,该轴颈形成为环形凸台,且环形凸台的直径大于凸轮轴轴身 的直径;在所述轴颈的前端及中部各设有一圈凸棱,两凸棱之间形成环形卡槽, 在所述轴颈的后端面沿轴线向前开设有定位销孔,该定位销孔位于润滑油孔的 旁边。
本发明将轴颈由传统结构中位于进气凸轮轴的前端改为设置在进气凸轮轴 的后端,进气凸轮轴通过其前端部以及后端轴颈上的环形卡槽支撑在缸盖上; 轴颈的后部套装进气正时齿轮,轴颈上的定位销孔用于安装VVT机构。排气凸 轮轴的轴颈以及安装其上的主动齿轮相应地调整到后端,缸盖后部的多余空间 正好可以容置VVT机构、主动齿轮和进气正时齿轮。由此可见,本发明在不改 变缸盖结构的前提下,只需调整进、排气凸轮轴的结构便能适应VVT机构安装, 改造成本较低,并且实施非常容易。
在上述轴颈上开设有“L”形辅助油孔,该辅助油孔的一端位于环形卡槽的 槽底,辅助油孔的另一端贯通至轴颈的后端面。辅助油孔用于将机油导向VVT 机构,使VVT机构润滑良好、性能可靠;辅助油孔采用“L”形,有利于加工。
在上述凸轮轴靠近其前端部的位置沿径向开设有安装销孔,该安装销孔的 前侧设有环形浅槽,安装销孔的后侧具有一圈环形小凸台。安装销孔通过定位 销固定凸轮轴位置目标轮,并对凸轮轴位置目标轮周向限位,以防止凸轮轴位 置目标轮脱落及相对于进气凸轮轴旋转;环形浅槽中安装卡圈,卡圈与小凸台 配合,对凸轮轴位置目标轮轴向限位,以防止凸轮轴位置目标轮脱落。凸轮轴 位置目标轮向传感器传递旋转位置信号,以便能够更精确地控制气门的开、闭 时间。
上述各进气凸轮均为台阶形,各进气凸轮凸缘端的厚度大于基圆端的厚度。 以上结构在保证进气凸轮凸缘端强度以及与气门间接触面积的同时,能有效节 省材料,降低材料成本,并减轻进气凸轮轴的重量和转动惯量,使进气凸轮轴 转动阻力更小,输出的有效功额更多。
有益效果:本发明在不改变缸盖结构的前提下能适应VVT机构安装,具有 构思巧妙、结构简单、实施容易、改造成本低等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剖视图。
图3为图1的右视图。
图4为进气凸轮轴前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背景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4所示,在凸轮轴1的中心开设有贯通其前、后端面的润滑油孔 9,凸轮轴1轴身的合适位置开有出油口,出油口与润滑油孔9相连通。在凸轮 轴1靠近其前端部的位置沿径向开设有三个安装销孔14,这三个安装销孔14在 圆周上均匀分布,用于通过定位销固定凸轮轴位置目标轮(图中未画出),并对 凸轮轴位置目标轮周向限位,以防止凸轮轴位置目标轮脱落及相对于进气凸轮 轴1旋转。在安装销孔14的前侧设有环形浅槽15,安装销孔14的后侧具有一 圈环形小凸台16,环形浅槽15中安装卡圈,卡圈与小凸台16配合,对凸轮轴 位置目标轮轴向限位,以防止凸轮轴位置目标轮脱落。
如图1、图3所示,在凸轮轴1的后端部设有轴颈3,该轴颈3形成为环形 凸台,且环形凸台的直径大于凸轮轴1轴身的直径。轴颈3的后部用于安装进 气正时齿轮(图中未画出),在轴颈3的前端及中部各一体形成有一圈凸棱10, 两凸棱10之间形成环形卡槽11,凸轮轴1通过其前端部以及该环形卡槽11支 撑在缸盖上,凸棱10起轴向限位的作用。在轴颈3的后端面沿轴线向前开设有 定位销孔12,该定位销孔12位于润滑油孔9的旁边,定位销孔12用于通过定 位销固定VVT机构。所述轴颈3上还开设有四个“L”形辅助油孔13,这四个辅 助油孔13在圆周上均匀分布,各辅助油孔13的一端位于环形卡槽11的槽底, 辅助油孔13的另一端贯通至轴颈3的后端面。辅助油孔13用于将机油导向VVT 机构,使VVT机构润滑良好、性能可靠
如图1、图2所示,凸轮轴1在小凸台16与轴颈3之间的轴身上从前往后 分布有四对凸轮,分别为第一进气凸轮4、第二进气凸轮5、第三进气凸轮6和 第四进气凸轮7,这四对进气凸轮凸缘的朝向各不相同,并且各进气凸轮4、5、 6、7均为台阶形,各进气凸轮凸缘端的厚度大于基圆端的厚度。这样在保证进 气凸轮凸缘端强度以及与气门间接触面积的同时,能有效节省材料,降低材料 成本,并减轻进气凸轮轴的重量和转动惯量,使进气凸轮轴转动阻力更小,输 出的有效功额更多。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