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引擎 / 内燃机 / 配气机构 / 气门推杆 / 一种铁丝拉丝器用放线装置

一种拉丝器用放线装置

阅读:583发布:2021-05-18

专利汇可以提供一种拉丝器用放线装置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 铁 丝 拉丝 器用放线装置,包括固定 基座 和安装在固定基座内部的 螺栓 ,所述固定基座上表面的中心底部 支撑 杆,所述底部支撑杆的顶部安装一 螺纹 调节机构,所述螺纹调节机构的顶部安装一顶部支撑杆,所述顶部支撑杆的顶部套接一轴套,所述轴套的侧面套接一第一横向 连接杆 ,所述第一横向连接杆的一端安装一空气压 力 控制机构,所述空气压力控制机构的一端面固定一第二横向连接杆。本实用新型在拉伸器中起到放线作用,利用空气作为介质,具有可控性,且原料便于取用,当 牵引力 度叫小时,不会能够发生相对旋转的情况,从而使得铁丝能够按照要求达到拉伸强度的标准,此外,该装置整体为机械式,制造成本低,维护成本也较低,经济实用。,下面是一种拉丝器用放线装置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拉丝器用放线装置,包括固定基座(1)和安装在固定基座(1)内部的螺栓(2),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基座(1)上表面的中心底部支撑杆(3),所述底部支撑杆(3)的顶部安装一螺纹调节机构(4),所述螺纹调节机构(4)的顶部安装一顶部支撑杆(5),所述顶部支撑杆(5)的顶部套接一轴套(6),所述轴套(6)的侧面套接一第一横向连接杆(7),所述第一横向连接杆(7)的一端安装一空气压控制机构(8),所述空气压力控制机构(8)的一端面固定一第二横向连接杆(9),所述第二横向连接杆(9)的一端固定一卷扬轮卡接柱(10),所述卷扬轮卡接柱(10)内部的中心设置有主中空结构(11),所述卷扬轮卡接柱(10)的一端设置有连通外界和主中空结构(11)的气芯(12),所述卷扬轮卡接柱(10)的外表面设置有多个呈环形阵列设置的副中空壳体(13),所述副中空壳体(13)的内部设置有副中空结构(14),所述卷扬轮卡接柱(10)的内部设置有连通副中空壳体(13)和主中空结构(11)的限位孔结构(15),每个所述副中空壳体(13)的内部均安装一活塞(16),所述活塞(16)一端面的中心设置有与其一体式结构的推杆(17),且所述推杆(17)贯穿所述副中空壳体(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铁丝拉丝器用放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调节机构(4)包括螺纹调节机构用螺纹套筒(41)、螺纹调节机构用螺纹区间(42)、螺纹调节机构用底部螺纹杆(43)、螺纹调节机构用顶部螺纹杆(44)、螺纹调节机构用限位孔(45)和螺纹调节机构用限位杆(4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铁丝拉丝器用放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调节机构用螺纹套筒(41)内部的中心设置有螺纹调节机构用螺纹区间(42),且所述螺纹调节机构用螺纹套筒(41)在位于所述螺纹调节机构用螺纹区间(42)的内壁设置有内螺纹结构,所述螺纹调节机构用底部螺纹杆(43)和螺纹调节机构用顶部螺纹杆(44)的杆体上均设置有外螺纹结构,且所述螺纹调节机构用底部螺纹杆(43)和螺纹调节机构用顶部螺纹杆(44)在对立的两端均通过螺纹结构连接在所述螺纹调节机构用螺纹套筒(41)内部的两端,所述螺纹调节机构用底部螺纹杆(43)和螺纹调节机构用顶部螺纹杆(44)在对立两端的内部均设置有所述螺纹调节机构用限位孔(45),两所述螺纹调节机构用限位孔(45)的内部插入一所述螺纹调节机构用限位杆(46),所述螺纹调节机构用底部螺纹杆(43)和螺纹调节机构用顶部螺纹杆(44)分别与底部支撑杆(3)和顶部支撑杆(5)的端部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铁丝拉丝器用放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调节机构用限位孔(45)和螺纹调节机构用限位杆(46)的横截面均为三形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铁丝拉丝器用放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调节机构用底部螺纹杆(43)杆体上外螺纹的螺纹结构和螺纹调节机构用顶部螺纹杆(44)杆体上外螺纹的螺纹结构相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铁丝拉丝器用放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压力控制机构(8)包括空气压力控制机构用中空壳体(81)、空气压力控制机构用连接板(82)、空气压力控制机构用第一旋转轴(83)、空气压力控制机构用中空结构(84)、空气压力控制机构用进气管道(85)、空气压力控制机构用气体芯(86)、空气压力控制机构用活塞(87)、空气压力控制机构用密封圈(88)、空气压力控制机构用摩擦板(89)和空气压力控制机构用第二旋转轴(810)。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铁丝拉丝器用放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压力控制机构用中空壳体(81)一端面通过螺栓固定一空气压力控制机构用连接板(82),所述空气压力控制机构用连接板(82)一端面的中心设置有与其一体式结构的空气压力控制机构用第一旋转轴(83),所述空气压力控制机构用第一旋转轴(83)的端部与第二横向连接杆(9)端部固定连接,所述空气压力控制机构用中空壳体(81)内部的中心设置有空气压力控制机构用中空结构(84),所述空气压力控制机构用中空壳体(81)的一侧的端部设置有与其一体式结构的空气压力控制机构用进气管道(85),所述空气压力控制机构用进气管道(85)的内部安装一空气压力控制机构用气体阀芯(86),所述空气压力控制机构用中空结构(84)的内部安装一空气压力控制机构用活塞(87),所述空气压力控制机构用活塞(87)的侧面套接有空气压力控制机构用密封圈(88),所述空气压力控制机构用活塞(87)一端面的中心安装一空气压力控制机构用第二旋转轴(810),所述空气压力控制机构用活塞(87)在位于所述空气压力控制机构用第二旋转轴(810)的端面固定一空气压力控制机构用摩擦板(89),所述空气压力控制机构用中空壳体(81)在与该空气压力控制机构用摩擦板(89)相对立的一端面同样固定一空气压力控制机构用摩擦板(89),所述空气压力控制机构用第二旋转轴(810)贯穿所述空气压力控制机构用中空壳体(81)。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铁丝拉丝器用放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压力控制机构用摩擦板(89)的表面经过粗糙打磨处理。

说明书全文

一种拉丝器用放线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铁丝生产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铁丝拉丝器用放线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在铁丝生产场所,不可缺少的一个设备便是拉丝器,其主要作用是将铁丝进行拉伸作用,使得其达到符合要求的标准,而一般的拉伸器中的放线装置需要多个电子元件进行搭配使用,在制造成本绳比较昂贵,在维护成本上也比较昂贵,并不经济实用。实用新型内容
[0003]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铁丝拉丝器用放线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0004]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铁丝拉丝器用放线装置,包括固定基座和安装在固定基座内部的螺栓,所述固定基座上表面的中心底部支撑杆,所述底部支撑杆的顶部安装一螺纹调节机构,所述螺纹调节机构的顶部安装一顶部支撑杆,所述顶部支撑杆的顶部套接一轴套,所述轴套的侧面套接一第一横向连接杆,所述第一横向连接杆的一端安装一空气压控制机构,所述空气压力控制机构的一端面固定一第二横向连接杆,所述第二横向连接杆的一端固定一卷扬轮卡接柱,所述卷扬轮卡接柱内部的中心设置有主中空结构,所述卷扬轮卡接柱的一端设置有连通外界和主中空结构的气芯,所述卷扬轮卡接柱的外表面设置有多个呈环形阵列设置的副中空壳体,所述副中空壳体的内部设置有副中空结构,所述卷扬轮卡接柱的内部设置有连通副中空壳体和主中空结构的限位孔结构,每个所述副中空壳体的内部均安装一活塞,所述活塞一端面的中心设置有与其一体式结构的推杆,且所述推杆贯穿所述副中空壳体。
[0005] 作为优选,所述螺纹调节机构包括螺纹调节机构用螺纹套筒、螺纹调节机构用螺纹区间、螺纹调节机构用底部螺纹杆、螺纹调节机构用顶部螺纹杆、螺纹调节机构用限位孔和螺纹调节机构用限位杆。
[0006] 作为优选,所述螺纹调节机构用螺纹套筒内部的中心设置有螺纹调节机构用螺纹区间,且所述螺纹调节机构用螺纹套筒在位于所述螺纹调节机构用螺纹区间的内壁设置有内螺纹结构,所述螺纹调节机构用底部螺纹杆和螺纹调节机构用顶部螺纹杆的杆体上均设置有外螺纹结构,且所述螺纹调节机构用底部螺纹杆和螺纹调节机构用顶部螺纹杆在对立的两端均通过螺纹结构连接在所述螺纹调节机构用螺纹套筒内部的两端,所述螺纹调节机构用底部螺纹杆和螺纹调节机构用顶部螺纹杆在对立两端的内部均设置有所述螺纹调节机构用限位孔,两所述螺纹调节机构用限位孔的内部插入一所述螺纹调节机构用限位杆,所述螺纹调节机构用底部螺纹杆和螺纹调节机构用顶部螺纹杆分别与底部支撑杆和顶部支撑杆的端部固定连接。
[0007] 作为优选,所述螺纹调节机构用限位孔和螺纹调节机构用限位杆的横截面均为三形结构。
[0008] 作为优选,所述螺纹调节机构用底部螺纹杆杆体上外螺纹的螺纹结构和螺纹调节机构用顶部螺纹杆杆体上外螺纹的螺纹结构相反。
[0009] 作为优选,所述空气压力控制机构包括空气压力控制机构用中空壳体、空气压力控制机构用连接板、空气压力控制机构用第一旋转轴、空气压力控制机构用中空结构、空气压力控制机构用进气管道、空气压力控制机构用气体芯、空气压力控制机构用活塞、空气压力控制机构用密封圈、空气压力控制机构用摩擦板和空气压力控制机构用第二旋转轴
[0010] 作为优选,所述空气压力控制机构用中空壳体一端面通过螺栓固定一空气压力控制机构用连接板,所述空气压力控制机构用连接板一端面的中心设置有与其一体式结构的空气压力控制机构用第一旋转轴,所述空气压力控制机构用第一旋转轴的端部与第二横向连接杆端部固定连接,所述空气压力控制机构用中空壳体内部的中心设置有空气压力控制机构用中空结构,所述空气压力控制机构用中空壳体的一侧的端部设置有与其一体式结构的空气压力控制机构用进气管道,所述空气压力控制机构用进气管道的内部安装一空气压力控制机构用气体阀芯,所述空气压力控制机构用中空结构的内部安装一空气压力控制机构用活塞,所述空气压力控制机构用活塞的侧面套接有空气压力控制机构用密封圈,所述空气压力控制机构用活塞一端面的中心安装一空气压力控制机构用第二旋转轴,所述空气压力控制机构用活塞在位于所述空气压力控制机构用第二旋转轴的端面固定一空气压力控制机构用摩擦板,所述空气压力控制机构用中空壳体在与该空气压力控制机构用摩擦板相对立的一端面同样固定一空气压力控制机构用摩擦板,所述空气压力控制机构用第二旋转轴贯穿所述空气压力控制机构用中空壳体。
[0011] 作为优选,所述空气压力控制机构用摩擦板的表面经过粗糙打磨处理。
[0012]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在拉伸器中起到放线作用,利用空气作为介质,具有可控性,且原料便于取用,当牵引力度叫小时,不会能够发生相对旋转的情况,从而使得铁丝能够按照要求达到拉伸强度的标准,此外,该装置整体为机械式,制造成本低,维护成本也较低,经济实用。附图说明
[0013]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铁丝拉丝器用放线装置的全剖结构示意图;
[0014]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铁丝拉丝器用放线装置中螺纹调节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5]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铁丝拉丝器用放线装置中空气压力控制机构的全剖结构示意图;
[0016] 图中:1,固定基座、2,螺栓、3,底部支撑杆、4,螺纹调节机构、41,螺纹调节机构用螺纹套筒、42,螺纹调节机构用螺纹区间、43,螺纹调节机构用底部螺纹杆、44,螺纹调节机构用顶部螺纹杆、45,螺纹调节机构用限位孔、46,螺纹调节机构用限位杆、5,顶部支撑杆、6,轴套、7,第一横向连接杆、8,空气压力控制机构、81,空气压力控制机构用中空壳体、82,空气压力控制机构用连接板、83,空气压力控制机构用第一旋转轴、84,空气压力控制机构用中空结构、85,空气压力控制机构用进气管道、86,空气压力控制机构用气体阀芯、87,空气压力控制机构用活塞、88,空气压力控制机构用密封圈、89,空气压力控制机构用摩擦板、
810,空气压力控制机构用第二旋转轴、9,第二横向连接杆、10,卷扬轮卡接柱、11,主中空结构、12,气门芯、13,副中空壳体、14,副中空结构、15,限位孔结构、16,活塞、17,推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17]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18]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包括固定基座1和安装在固定基座1内部的螺栓2,所述固定基座1上表面的中心底部支撑杆3,所述底部支撑杆3的顶部安装一螺纹调节机构4,所述螺纹调节机构4的顶部安装一顶部支撑杆5,所述顶部支撑杆5的顶部套接一轴套6,所述轴套6的侧面套接一第一横向连接杆7,所述第一横向连接杆7的一端安装一空气压力控制机构8,所述空气压力控制机构8的一端面固定一第二横向连接杆9,所述第二横向连接杆9的一端固定一卷扬轮卡接柱10,所述卷扬轮卡接柱10内部的中心设置有主中空结构11,所述卷扬轮卡接柱10的一端设置有连通外界和主中空结构11的气门芯12,所述卷扬轮卡接柱10的外表面设置有多个呈环形阵列设置的副中空壳体13,所述副中空壳体13的内部设置有副中空结构14,所述卷扬轮卡接柱10的内部设置有连通副中空壳体13和主中空结构11的限位孔结构15,每个所述副中空壳体13的内部均安装一活塞16,所述活塞16一端面的中心设置有与其一体式结构的推杆17,且所述推杆17贯穿所述副中空壳体13。
[0019] 请参阅图2,所述螺纹调节机构4包括螺纹调节机构用螺纹套筒41、螺纹调节机构用螺纹区间42、螺纹调节机构用底部螺纹杆43、螺纹调节机构用顶部螺纹杆44、螺纹调节机构用限位孔45和螺纹调节机构用限位杆46;所述螺纹调节机构用螺纹套筒41内部的中心设置有螺纹调节机构用螺纹区间42,且所述螺纹调节机构用螺纹套筒41在位于所述螺纹调节机构用螺纹区间42的内壁设置有内螺纹结构,所述螺纹调节机构用底部螺纹杆43和螺纹调节机构用顶部螺纹杆44的杆体上均设置有外螺纹结构,且所述螺纹调节机构用底部螺纹杆43和螺纹调节机构用顶部螺纹杆44在对立的两端均通过螺纹结构连接在所述螺纹调节机构用螺纹套筒41内部的两端,所述螺纹调节机构用底部螺纹杆43和螺纹调节机构用顶部螺纹杆44在对立两端的内部均设置有所述螺纹调节机构用限位孔45,两所述螺纹调节机构用限位孔45的内部插入一所述螺纹调节机构用限位杆46,所述螺纹调节机构用底部螺纹杆43和螺纹调节机构用顶部螺纹杆44分别与底部支撑杆3和顶部支撑杆5的端部固定连接;所述螺纹调节机构用限位孔45和螺纹调节机构用限位杆46的横截面均为三角形结构;所述螺纹调节机构用底部螺纹杆43杆体上外螺纹的螺纹结构和螺纹调节机构用顶部螺纹杆44杆体上外螺纹的螺纹结构相反,其主要作用是调节高度,其中所述螺纹调节机构用底部螺纹杆
43杆体上外螺纹的螺纹结构和螺纹调节机构用顶部螺纹杆44杆体上外螺纹的螺纹结构相反,能够使得螺纹调节机构用螺纹套筒41在旋转时,两个螺纹杆能够发生相对位移变化,从而调节高度,而所述螺纹调节机构用限位孔45和螺纹调节机构用限位杆46的横截面均为三角形结构能够有效防止两个螺纹杆发生相对旋转,影响工作。
[0020] 请参阅图3,所述空气压力控制机构8包括空气压力控制机构用中空壳体81、空气压力控制机构用连接板82、空气压力控制机构用第一旋转轴83、空气压力控制机构用中空结构84、空气压力控制机构用进气管道85、空气压力控制机构用气体阀芯86、空气压力控制机构用活塞87、空气压力控制机构用密封圈88、空气压力控制机构用摩擦板89和空气压力控制机构用第二旋转轴810;所述空气压力控制机构用中空壳体81一端面通过螺栓固定一空气压力控制机构用连接板82,所述空气压力控制机构用连接板82一端面的中心设置有与其一体式结构的空气压力控制机构用第一旋转轴83,所述空气压力控制机构用第一旋转轴83的端部与第二横向连接杆9端部固定连接,所述空气压力控制机构用中空壳体81内部的中心设置有空气压力控制机构用中空结构84,所述空气压力控制机构用中空壳体81的一侧的端部设置有与其一体式结构的空气压力控制机构用进气管道85,所述空气压力控制机构用进气管道85的内部安装一空气压力控制机构用气体阀芯86,所述空气压力控制机构用中空结构84的内部安装一空气压力控制机构用活塞87,所述空气压力控制机构用活塞87的侧面套接有空气压力控制机构用密封圈88,所述空气压力控制机构用活塞87一端面的中心安装一空气压力控制机构用第二旋转轴810,所述空气压力控制机构用活塞87在位于所述空气压力控制机构用第二旋转轴810的端面固定一空气压力控制机构用摩擦板89,所述空气压力控制机构用中空壳体81在与该空气压力控制机构用摩擦板89相对立的一端面同样固定一空气压力控制机构用摩擦板89,所述空气压力控制机构用第二旋转轴810贯穿所述空气压力控制机构用中空壳体81;所述空气压力控制机构用摩擦板89的表面经过粗糙打磨处理,其主要作用是,利用冲入的空气压力提供空气压力控制机构用摩擦板89之间摩擦力的作用,当人从而该装置中的空气压力所造成的摩擦力度应该与铁丝需要伸缩的强度相同,从而实现达标作用。
[0021] 具体使用方式:本实用新型工作中,将该装置通过螺栓2固定到地面,然后将一卷扬轮插入到卷扬轮卡接柱10的外部,通过气向气门芯12的内部注入空气使得多个推杆17紧紧的抵触在卷扬轮内侧,即可,然后将铁丝的一端缠绕在卷扬轮的侧面,此时,旋转卷扬轮,即可,当铁丝所造成的牵引力度大于此时位于空气压力控制机构8内部的空气压力时,卷扬轮便能够正常旋转,便表面铁丝达到要求,当拉动铁丝的力度较小时,无法使得卷扬轮旋转,表面拉伸强度未达到要求。
[0022]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相关专利内容
标题 发布/更新时间 阅读量
一种推杆式发动机的气门控制机构 2020-05-14 165
连体式气门推杆 2020-05-11 311
双金属气门推杆 2020-05-11 254
简易气门推杆送料装置 2020-05-17 329
连体式气门推杆 2020-05-15 690
CG125类发动机气门推杆 2020-05-17 955
气门推杆双头焊接设备 2020-05-17 206
气门推杆头 2020-05-13 194
一种气门推杆 2020-05-14 519
气门推杆 2020-05-12 661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