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引擎 / 内燃机 / 化油器式发动机 / 机动车用离合器空挡节油系统

机动车用离合器空挡节油系统

阅读:289发布:2021-02-03

专利汇可以提供机动车用离合器空挡节油系统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机动车用 离合器 空挡节油系统是由加设在 变速器 第一轴前 轴承 部位的衬套[4]及油封[6] 弹簧 [15]、卡环[11]等组成离合器空挡装置,不同类型的 机动车辆 采用不同的控制装置实现离合器放空挡,采用“ 汽车 自动空挡系统”提出的节油系统,就能减少换挡轰空油和最大限度地利用惯性熄火 滑行 ,以此能节约大量燃油。其中节油 阀 更具先进性。该系统构造简单,一般机械企业就能生产。,下面是机动车用离合器空挡节油系统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由主、被动盘部件构成的摩擦式离合器配上离合器空档装置和能保持离合器空档位置的控制装置及适应化油器汽油发动机使用的节油三大部分装置,有机组合成能用离合器放空档,最大限度地利用惯性熄火滑行以此节约燃油的系统装置-即机动车用离合器空档节油系统,其特征是:变速器第一轴[13]的前轴颈部位[18]配合有衬套[4],其间并有一密封用“O”型圈,衬套[4]的前凸缘上安装轴承[5],中部外周凸台上安装油封[6],后凸缘安装弹簧[15],衬套[4]和轴承[5]也可结合做成一个零件成为一种专用轴承,弹簧[15]的后端抵住盘毂的前凸缘,第一轴[13]的花键部位[14]有卡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合器空档节油系统,其特征是所述控制装置是:A、直接用踏板控制装置,在通用踏板〔20〕的左边延伸有空档滑行用踏板〔21〕;B、电磁吸杠杆式控制装置,在踏板〔22〕左边的驾驶室底板上安装有电信号开关〔24〕或在驾驶室内另安装手动控制的电信号开关(油压离合器必须这样),电信号开关〔24〕的外周安装有限位弹簧〔23〕,飞轮壳〔37〕内于轴承盖〔12〕上方安装有电磁吸力杠杆式控制装置;C、液、气压操纵的离合器还可采用在液、气压总和分泵之间串接能阻止液、气流回流通路的控制阀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离合器空档节油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的杠杆式控制装置是:电磁线圈组件〔29〕安装在飞轮壳〔37〕内于轴承盖〔12〕的上方,两杠杆〔30〕和〔41〕位于电磁线圈组件〔29〕的两旁,可绕螺栓〔28〕转动,有使杠杆转动的软磁芯〔27〕和楔形〔25〕,有使杠杆回位的弹簧〔26〕和弹簧〔42〕。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离合器空档节油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的控制阀是:有连接总、分泵的孔道〔43〕和〔52〕,阀壳〔45〕内有阀芯〔56〕,它的密封锥面有密封圈〔44〕,它的后端活塞〔46〕上设有多个小孔〔53〕,它的前支承部位中有小孔〔55〕,永久磁铁〔54〕与阀芯〔56〕结合在一起,阀壳〔45〕内后端有软磁铁芯〔49〕和线圈〔47〕,这二者和阀盖〔51〕结合在一起,阀盖〔51〕上有线圈〔47〕的与搭铁绝缘的电源接线柱〔48〕,阀壳〔45〕与阀盖〔51〕的螺纹连接间有密封圈〔50〕。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合器空档节油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的节油阀是:节油阀凭两孔眼〔58〕安装在化油器和进气歧管座之间,在与空气滤清器支路管相通的孔道〔62〕内设有空气阀〔61〕和补偿阀〔63〕,空气阀〔61〕上有空气量孔〔67〕空气阀的开闭由弹簧〔60〕控制,补偿阀〔63〕的开闭由弹簧〔64〕控制,螺栓〔65〕能调节弹簧〔60〕的预紧力,螺栓〔66〕能调节弹簧〔64〕的预紧力。

说明书全文

本实用新型离合器空档节油系统适用于各种机动车辆使用,它提供了一种机动车辆能用离合器放空档熄火滑行以此节约燃油的系统装置,它实质上是一种机动车辆能最大限度地利用行驶惯性节约燃油的新方法。

现代机动车辆是“严禁空档熄火滑行”的(短坡不便滑行,长陡坡无法熄火滑行——装有排气制动的柴油汽车例外)。车辆行驶时要想空档滑行,驾驶员必须操作离合器、变速器,待变速器挂空档后才能滑行,下完坡后,又要挂档,操作繁琐,无法直接单用离合器放空档滑行。发电机、打气真空单向都安装在发动机上,它们的工作状态随发动机的转数变化而变化,不能根据行车的需要工作。为使机动车辆能最大限度地利用行驶惯性熄火滑行节约燃油,又能保证车辆安全行驶和操作简便,申请人早已申请了“汽车自动空档节油系统”(申请号88105806.8)和“机动车用牙嵌离合器”(申请号    90211439.5)。前者纵有能冲破”严禁空档熄火滑行“禁烟之火,又具简化繁琐操作之特点,但要在能制造变速器的厂家才能生产,生产技术要求高,较难实施;后者虽有构造简单,容易制造的特点,但在机动车启步时是否有发抖现象,还需样机实车检验确定。另有如“车辆滑行器”(专利号88220935.3),在国家拨款250万元 投资后,已通过河北省新产品鉴定(见“中国专利报”1990年10月24日第一版),还有众多的中国专利,都只是一些能使车辆超越滑行的分别安装在车辆不同部位的各式超越离合装置。一句话,既使车辆有先进的超越离合装置,如若没有随时可以操纵的止装置,焉能在行驶中突现长陡坡时能迅速把发动机的运转阻力变成车辆的刹车力,若没有改变发电机,打气泵,真空单向阀的形式和安装位置,发动机焉能最大限度地熄火。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克服上述缺陷,提供一种构件容易制造,节油效果能与“汽车自动空档节油系统”媲美的系统装置——即本机动车用离合器空档节油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由下述部分装置配合实现:A、离合器空档装置,如图1所示,在变速器第一轴的前轴颈部位〔18〕与轴承〔5〕的内圈之间加装衬套〔4〕,衬套〔4〕外周设油封〔6〕,衬套〔4〕与离合器被动盘毂〔17〕之间设弹簧〔15〕,并有限制盘毂〔17〕后移量的卡环〔11〕,有了上述构件可使变速器第一轴能在发动机停止转动以后相对地长久运转,即实现了可以用离合器放空档滑行。B、控制装置,如图2、图3、图4、图5所示,它根据不同的机动车辆分别设计的适合其特点的控制装置,有了这些控制装置,驾驶员就可以有效地控制各种机动车辆是否放 空档滑行。C、节油装置,其主宗旨和“汽车自动空档节油系统”一样,必须做到只要车辆行驶,不管发动机是否熄火,发电机、打气泵、真空单向阀都要能可靠工作,图6所示的节油阀是对“汽车自动空档节油系统”提出的节油阀的进一步改正。由此可知有了该三个部分装置,根据不同的车辆分别配合使用,就可实现各种车辆的用离合器空档滑行熄火节约燃油的目的。

现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系统装置的构造特征,操作方法作示意说明。

图1是离合器空档装置示意图,该图可作为摘要附图。

图2是附加有空档滑行踏板〔21〕作控制装置的示意图。

图3是设计有电信号开关〔24〕的离合器踏板示意图。

图4是电磁吸力杠杆式控制装置示意图。

图5是关闭液流或气流回路的控制阀示意图。

图6是汽油发动机用的节油阀示意图。

A、离合器空档装置:如图1所示,该图示意的是离合器保持空档时的情形。当机动车辆具有惯性行驶(下坡或较好路面没有阻碍时的高速滑行)条件时,只要驾驶员操纵控制装置,使机动车离合器压盘后移,离合器被动盘部件(包括图1中的盘毂〔17〕、片    〔10〕、摩擦片〔7〕和连接铆钉〔16〕,或是没有另画附图的带扭转减振装置的被动盘部件)脱离了发动机的扭力输出,如图1所示的情形即实现了离合器空档。卡环〔11〕和弹簧〔15〕保证了 空档时被动盘部件的准确定位,做到前与飞轮〔1〕后与压盘(含有压盘在内的主动盘部件,分离轴承、分离轴承座、变速器第一轴承盖〔12〕与现在机动车的安装情况一样,故省略未画)有一稳定间隙,不使机动车辆空档滑行时,因车辆振动和下滑力的原因而造成摩擦片〔7〕的断续磨损。卡环〔11〕安装在变速器第一轴〔13〕的花键部位〔14〕上,限制盘毂〔17〕的最大后移量。弹簧〔15〕前端套在衬套〔4〕后端凸缘上,后端抵住盘毂〔17〕的前凸缘,稳定盘毂〔17〕的位置,衬套〔4〕的前端凸缘上安装轴承〔5〕。衬套〔4〕与轴承〔5〕的配合必须紧配合,在轴承〔5〕转动时不得滑转。衬套〔4〕中部外周的凸台上安装油封〔6〕,衬套〔4〕的前端内孔与变速器第一轴前轴颈部位〔18〕配合,该配合的松紧程度与现在通用的第一轴前轴颈与前轴承配合程度相同。并且应在配合间设一“O”型密封圈,以防配合间万一有小孔间隙而渗漏润滑油(因附图1的幅面太小,没有画该“O”型圈,特于以说明)。衬套〔4〕的后端内孔向后扩大成喇叭状,便于第一轴〔13〕的安装,也可将轴承〔5〕和衬套〔4〕结合一起做成一个零件,成为机动车辆专用轴承,这样在同样的轴承强度要求下,可减少轴承外径。并且因为机动车辆需要这样的轴承规格不多,批量大,从效益上讲,也可这样生产。〔3〕为发动机曲轴。〔2〕为飞轮〔1〕与曲轴〔3〕 的连接螺栓,〔8〕为保险片,〔9〕为螺母。由上述可知,具有该空档装置的离合器总成与现在通用的机动车离合器总成基本功能是相同的,只是在具体结构上具有了该装置的独特个性:即离合器有了该装置在发动机停止转动以后,变速器第一轴能相对发动机长时间运转,这就需要轴承〔5〕较现在通用的第一轴前轴承有效高的强度和可靠的润滑,也就说明轴承〔5〕部位必须有较大的贮油空间和防油泄漏的油封〔6〕。图1画的是轴承〔5〕和油封〔6〕安装在曲轴后端的内孔的情况,如曲轴后端满足不了上述独特个性的要求,则就把轴承〔5〕和油封〔6〕设计安装在飞轮〔1〕的轴中心孔内。这种情况正象现在通用的变速器第一轴前轴承有安装在曲轴后端内孔的,也有安装在飞轮中心内孔的,这种情况容易理解,故未另画附图,现也于以说明。

由于本实用新型离合器空档节油系统所采用的空档形式与现在通用的变速器空档形式不同,因此机动车辆采用该形式的空档滑行时,发动机必须绝对熄火,这是因为当分离轴承前移时,对发动机曲轴有一个向前的轴向力,若发动机不熄火空档滑行,发动机曲轴会因该轴向力的作用加速轴向磨损,容易产生超规定的轴向间隙,将对发动机产生破坏,因此踏板应设计成具有下述特点,没有用离合器空档滑行时,驾驶员的右脚离开油门踏板后,油门踏板能保持住发动机的正常怠速,当用离合器空档滑行时,驾驶员右脚分开离合器瞬间驾驶员右脚即反踩一下油门踏板,发动机上熄火,机动车辆即进入离合 器空档熄火滑行状态,或采用将油门踏板设计成没有怠速,只要驾驶员的右脚一松开油门踏板,发动机马上熄火。有关油门踏板的具体结构,无需硬性规定,本行业现有技术也完全可以解决,故省略了有关附图。由于本实用新型是采用熄火滑行,因此必须沿用“汽车自动空档节油系统”提出的节油措施,做到机动车空档滑行时能保证灯光,刹车的绝对可靠性。

B、控制装置根据不同的机动车的控制过程,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直接用离合器踏板做控制装置,可根据驾驶员踩离合器踏板所需施加力的大小分两种情况。1、所需施加力较小时,就可直接用现在通用的离合器踏板(或手动操纵装置如现在的手扶拖拉机)作为控制装置。当能利用机动车辆惯性滑行时,只要驾驶员踩住离合器踏板不放(或将手动操纵装置固定住位置如现在的手扶拖拉机),机动车辆就可空档滑行。2、若离合器传递的扭矩较大,分离离合器需驾驶员施加大的作用力,如图2所示,可在现在通用的离合器踏板    〔20〕左边延伸一空档滑行用踏板〔21〕作为控制装置。能利用机动车辆空档滑行时,驾驶员左脚则踩住空档滑行用踏板〔21〕不放,机动车辆就可空档滑行。空档滑行用踏板〔21〕的动力臂比通用离合器踏板〔20〕的长,这样就可以省力。由于动力臂的加长,分离离合器时踏板行程加大,这就要把空档滑行用踏板〔21〕的初始位置设计成比通用的离合器踏板〔20〕的向后。空档滑行用踏板〔21〕动力臂的加长量和初始位置的确定应综合权衡能使驾驶员操 作方便和轻快。直接用离合器踏板控制空档滑行,驾驶员必须用左脚踩住离合器踏板不放,这样必须把由驾驶员左脚控制的变光开关改为手动控制,〔19〕为驾驶室皮。

二、电磁吸力杠杆式控制装置:如图3和图4所示。踏板〔22〕的左边比通用离合器踏板加宽了一定面积。由于弹簧〔23〕的限位作用和驾驶员正常使用习惯,在启步、换档使用离合器时,踏板    〔22〕不能触动电信号开关〔24〕。能利用机动车辆惯性滑行时,驾驶员用比正常(即启步、换档)操作离合器大的作用力使踏板〔22〕下压电信心开关〔24〕——该开关特征与现在通用的大灯变光开关相似(有三个接线柱),只用(即只需)两个接线柱,一个接线柱与电源相通,另一个接线柱与电磁线圈组件〔29〕的电源接线柱相通,(该组件的另一接线柱与搭铁相连),即该开关一下压能接通并保持电路流通,再一下压能关断并保持关断电路,下压电信心开关〔24〕后,接通了电磁线圈组件〔29〕的电路。该组件的特征与汽车马达的电磁开关相似,只不过只由一组线圈组成。(马达电磁开关由吸拉线圈和保位线圈组成)。它安装在飞轮壳〔37〕上。它产生的电磁吸力使软磁铁芯〔27〕下移,与它相连的楔形〔25〕也下移,两杠杆〔30〕和〔41〕的上端向外张开下端向轴承盖〔12〕的轴线中心靠拢。这时,驾驶员的脚松开踏板〔22〕后,分离轴承座〔33〕不能再向后移,即起到了固定分离轴承座位置的作用,从而固定了离合器的空档位置。当车辆不能继续空档滑行时,只要驾驶员 再次踩下踏板〔22〕,下压电信心开关〔24〕,断开电磁线圈组件〔29〕的电路,在弹簧〔26〕和弹簧〔42〕的作用下,两杠杆〔30〕和〔41〕下端向外张开,消除了对空档位置的固定作用。驾驶员缓松踏板〔22〕后,机动车辆就实现了挂档运行。〔28〕为固定杠杆用螺栓,它与杠杆配合部位为光滑园柱状,使杠杆可绕它转动。它缩小直径后再穿过圆形平垫板〔40〕后,用螺纹固定在飞轮壳〔37〕上,铁丝〔39〕穿过该螺栓的六头起锁定作用。轴承座〔33〕垂直方向的凸台〔31〕和平方向的凸台〔34〕分别适用不同类型的离合器拨叉使用--即不同时存在。〔32〕为轴承座〔33〕供安装分离轴承的配合部位。螺栓〔36〕连接轴承盖〔12〕和变速器壳〔38〕用,保险片〔35〕起锁定作用。轴承座还应有一个与现在通用形式相同的回位弹簧,未画于以说明。现在液压控制的离合器不能适应上述电信号开关〔24〕的特征:因为当杠杆〔30〕和杠杆〔41〕固定住空档位置后,液压分泵(或叫工作泵)不能回位,而驾驶员的脚松开了离合器踏板,液压贮油筒里贮藏的油会去补充总泵由于分泵活塞不回位而产生的空腔,这样,需要结合离合器时再踩踏板无法触动电信心开关,因此,需另采用手动控制的电信号开关,设计安装在驾驶室内驾驶员手动控制方便的位置上。

三、液压或气压控制的离合器还可采用关闭液流或气流回路的方法控制离合器空档,该装置由图5所示的控制阀和安装在驾驶室内的手动控制的电信号开关(气压控制的也可采用图5所示的电信号开关) 组成:当机动车辆需要用离合器空档滑行时,驾驶员将踏板踩到位后,手动驾驶室内的电信号开关,接通线圈〔47〕的电路,软磁铁芯〔49〕和永久磁铁〔54〕间产生斥力,使阀芯〔56〕向左运动,关闭了液、气压回流通路。驾驶员就可松开踏板,该离合器仍能保持在空档位置,即实现了机动车辆的空档滑行。需要结合离合器时,驾驶员再踩一次踏板,平衡了两孔道〔43〕和〔52〕中的压力,然后手动驾驶室内的电信号开关,断开线圈〔47〕的电路或是反向接通该线圈的电路(到底是断开还是反向接通该线圈的电路,应由实验确定,只要能做到迅速使阀芯〔56〕向右运动就行,但从软磁铁芯也有微小磁滞性初步考虑应以反向接通该线圈电路为好),这样,在永久磁铁〔54〕和软铁芯〔49〕间的吸力作用下,阀芯〔56〕向右运动,接通了液、气压回流通路。驾驶员缓松踏板后,机动车辆就实现了挂档运行。控制阀串接在液、气压总泵和分泵间的管路中,图5示意的是正常启步、换档时的情形,孔道〔43〕连接液、气压总泵,孔道〔52〕连接液、气压分泵。〔44〕为阀芯〔56〕锥面密封用皮圈,也可以不设〔44〕,以阀芯〔56〕的锥面的高精度配合实现可靠密封,只要密封时,能有效地阻止液、气流回流的通路就行。〔45〕为控制阀壳体,其上还应有供安装用的孔眼,图上省略未画,予以说明。〔46〕为阀芯活塞,该活塞起阀芯〔56〕的右滑动支承作用。〔53〕为该活塞上的液、气流通孔。永久磁铁〔54〕与阀芯〔56〕结合在一起。软磁铁芯〔49〕和线圈〔47〕 固定在阀盖〔51〕内。〔48〕为线圈〔47〕的与搭铁绝缘的电源接线柱,该线圈的另一端搭铁。〔55〕为阀芯〔56〕左滑动支承部位中的液、气流通孔。〔50〕为阀盖用密封圈。

C、节油装置:本系统提出的节油阀适用于化油器汽油发动机使用,如图6所示,它是对“汽车自动空档节油系统”提出的节油阀的改革,二者安装情况相同,故省略了装配图系。它凭两个孔眼    〔58〕安装在化油器和进气歧管座之间,孔道〔57〕上通化油器孔,下通进气歧管座孔。孔道〔62〕用软管与空气滤清器支路管相连。当油门开度在不大于30%左右时,进气歧管内的真空度使空气补偿阀〔63〕克服弹簧〔64〕的弹力下降,打开了空气阀〔61〕上的小孔〔67〕,空气从孔道〔62〕,经小孔〔67〕进入孔道〔57〕,与化油器来的浓混合气混合,改变了混合气的成份,使之能更加燃烧完全,提高热效率。油门开度加大时,进气歧管内的真空度降低,补偿阀〔63〕在弹簧〔64〕的弹力作用下自行关闭,不影响发动机的负荷运行。小孔〔67〕实质上是一个空气量孔,其孔径必须通过实验确定。弹簧〔64〕下端安装在调整螺栓〔66〕顶面的座孔中,它的预紧力用该螺栓调整,能使补偿阀〔63〕在油门开度40%前关闭(因为一般化油器在油门开度50%时基本上能保持稀混合气,不需要再补偿空气)。当汽油机动车下长陡坡时,单靠刹车阻止机动车加速下滑有困难时,就只关闭油门,并不放离合器空档。空气阀〔61〕在很大的进气歧管内真空度的作用下,克服弹簧 〔60〕的弹力下降,更多的空气从孔道〔62〕经孔道〔57〕进入汽缸,发动机压缩空气的阻力变成了下长陡坡的刹车力,使汽车下长陡坡时能更安全可靠。弹簧〔60〕的下端安装在调整螺栓〔65〕顶面的座孔中,它的预紧力用该螺栓调整,做到只有在油门完全关闭后,空气阀〔61〕才打开,否则能迅速关闭。〔59〕为节油阀壳体,和“汽车自动空档节油系统”阐述的情况一样,柴油发动机也必须把灭火装置设计在油泵上,不允许单靠关闭空气灭火,要做到柴油机动车下长陡坡时,汽缸只进空气不进油。

综上所述,本离合器空档节油系统是一种适合一般机械企业就能生产的机动车部件。虽没有自动空档那样方便,但它不象“汽车自动空档节油系统”非要能生产变速箱的厂家才能生产,可知它容易实施。在特定条件下,将会更受人们欢迎。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