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马达 / 转子 / 电动机用转子及电动机

电动机转子及电动机

阅读:3发布:2021-06-13

专利汇可以提供电动机转子及电动机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一种能实现轻量化的 电动机 用 转子 及具有该电动机用转子的电动机。在电动机(1)的转子(3)中,在 转轴 (31)的外周面(31a)与 永磁体 (32)的内周面(32a)之间,安装有压入并固定于转轴(31)的外周的 树脂 制的套筒(33)。因此,即使不缩小永磁体(32)的外径尺寸,也能使永磁体(32)变薄套筒(33)的壁厚尺寸。另外,在转轴(31)与永磁体(32)之间形成有第一环状凹部(35),利用第一环状凹部(35)内的粘接剂(37),能将转轴(31)、套筒(33)及永磁体(32)彼此固定。即使在该情况下,由于粘接剂(37)位于第一环状凹部(35)内,因此,不易将粘接剂(37)从永磁体(32)的端部(321)挤出到 输出侧 。,下面是电动机转子及电动机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电动机转子,具有转轴及固定于该转轴的外周侧的筒状的永磁体,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转轴的外周面与所述永磁体的内周面之间,存在压入并固定于所述转轴的外周的筒状的套筒,
在轴线方向的一侧,将所述套筒从所述永磁体的端部朝轴线方向的另一侧缩回,在所述转轴与所述永磁体之间形成有第一环状凹部,
所述转轴与所述永磁体被所述第一环状凹部内的第一粘接剂固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机用转子,其特征在于,
所述套筒为树脂制的。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机用转子,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粘接剂在所述第一环状凹部内将所述转轴、所述套筒及所述永磁体彼此固定。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动机用转子,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环状凹部使所述永磁体的中央孔的内周面的一部分露出,所述第一粘接剂将所述转轴的外周面、所述套筒的所述轴线方向的一侧的端面及所述永磁体的所述中央孔的所述露出的内周面粘接固定。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动机用转子,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套筒的外周面,形成有从所述轴线方向的一侧的所述端面凹陷的外周侧台阶部,
利用所述外周侧台阶部和所述永磁体的所述中央孔的所述内周面形成有与所述第一环状凹部连通的外周侧凹部,所述第一粘接剂进入该外周侧凹部内。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动机用转子,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套筒的内周面,形成有从所述轴线方向的一侧的端面凹陷的内周侧台阶部,利用所述内周侧台阶部和所述转轴的外周面形成有与所述第一环状凹部连通的内周侧凹部,所述第一粘接剂进入该内周侧凹部内。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动机用转子,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套筒的外周面中,在相对于所述套筒的内周面与所述转轴的外周面接触的区域位于径向外侧的区域中,形成有从所述套筒的外周面朝径向内侧凹陷的周槽,所述套筒的外周面与所述永磁体的内周面被所述周槽内的第二粘接剂固定。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机用转子,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套筒的外周面,形成有从所述轴线方向的一侧的端面凹陷的外周侧台阶部,利用所述外周侧台阶部和所述永磁体的内周面形成有与所述第一环状凹部连通的外周侧凹部,所述第一粘接剂进入该外周侧凹部内。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机用转子,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套筒的内周面,形成有从所述轴线方向的一侧的端面凹陷的内周侧台阶部,利用所述内周侧台阶部和所述转轴的外周面形成有与所述第一环状凹部连通的内周侧凹部,所述第一粘接剂进入该内周侧凹部内。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动机用转子,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套筒的内周侧,形成有从所述轴线方向的另一侧的端面凹陷的内周侧台阶部,在所述套筒的内周面,从所述一侧的端面凹陷的内周侧台阶部与从所述另一侧的端面凹陷的内周侧台阶部之间的区域,形成为所述套筒的内周面与所述转轴的外周面接触的小径部。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机用转子,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套筒的外周面中,在相对于所述套筒的内周面与所述转轴的外周面接触的区域位于径向外侧的区域中,形成有从所述套筒的外周面朝径向内侧凹陷的周槽。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电动机用转子,其特征在于,
所述套筒的外周面与所述永磁体的内周面被所述周槽内的第二粘接剂固定。
13.一种电动机,是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动机用转子的电动机,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轴线方向的另一侧,将所述套筒从所述永磁体的端部朝轴线方向的一侧缩回,在所述转轴与所述永磁体之间形成有第二环状凹部,
将所述转轴支承成能旋转的轴承构件的一部分进入所述第二环状凹部内。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电动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环状凹部位于将所述转轴的旋转输出的输出侧
所述第二环状凹部位于与将所述转轴的旋转输出的一侧相反一侧的反输出侧。

说明书全文

电动机转子及电动机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动机用转子及电动机。

背景技术

[0002] 各种电动机中,例如,步进电动机,包括:具有卷绕有线圈线的绕线管及定子构件的定子;以及转子(电动机用转子)。转子在转轴的外周侧具有筒状的永磁体,以往,永磁体被压入并固定于转轴(参照专利文献1)。
[0003]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09-189236号公报
[0004] 在电动机中,希望能提高高速区域中的随动性,但为此需要降低转子的惯性。然而,在专利文献1中所记载的电动机用转子中,存在永磁体的重量较大,转子的惯性较大的问题。

发明内容

[0005] 本发明鉴于上述技术问题而作,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实现轻量化的电动机用转子及具有上述电动机用转子的电动机。
[0006]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一种具有转轴及固定于该转轴的外周侧的筒状的永磁体的电动机用转子,其特征是,在该电动机用转子中,在上述转轴的外周面与上述永磁体的内周面之间,安装有压入并固定于上述转轴的外周的筒状的套筒,在轴线方向的一侧,将上述套筒从上述永磁体的端部朝轴线方向的另一侧缩回,并在上述转轴与上述永磁体之间形成有第一环状凹部,上述转轴与上述永磁体被上述第一环状凹部内的第一粘接剂固定。
[0007] 在本发明所涉及的电动机用转子中,在上述转轴的外周面与上述永磁体的内周面之间,安装有压入并固定于上述转轴的外周的筒状的套筒。因此,即使不缩小永磁体的外径尺寸,也能使永磁体变薄套筒的壁厚尺寸,因此,能使永磁体轻量化。所以,能实现电动机用转子的轻量化。另外,在轴线方向的一侧,将套筒从永磁体的端部朝轴线方向的另一侧缩回,并在转轴与永磁体之间形成有第一环状凹部。因此,能将第一粘接剂供给到上述第一环状凹部内,并能利用第一粘接剂固定转轴与永磁体。即使在该情况下,由于第一粘接剂位于第一环状凹部内,因此,不易将第一粘接剂挤出到永磁体的端部的外侧。
[0008] 在本发明中,作为套筒,能使用金属制的零件,或树脂制的零件。在本发明中,作为优选,上述套筒为树脂制的。根据上述结构,能实现套筒的轻量化,因此,能实现电动机用转子的轻量化。
[0009] 在本发明中,作为优选,上述第一粘接剂在上述第一环状凹部内将上述转轴、上述套筒及上述永磁体彼此固定。具体而言,能采用以下结构:第一环状凹部使永磁体的中央孔的内周面的一部分露出,第一粘接剂将转轴的外周面、套筒的轴线方向的一侧的端面及永磁体的中央孔的露出的内周面,最好分别在整周上粘接固定。若采用这种结构,则能牢固地固定转轴、套筒及永磁体。
[0010] 在本发明中,作为优选,在上述套筒的外周面,形成有从上述轴线方向的一侧的端面凹陷的外周侧台阶部,利用上述外周侧台阶部和上述永磁体的内周面形成有与上述第一环状凹部连通的外周侧凹部,上述第一粘接剂进入该外周侧凹部内。若采用这种结构,只要使第一粘接剂进入外周侧凹部,就能更牢固地固定套筒与永磁体。另外,即使在第一粘接剂未进入外周侧凹部整体的情况下,由于外周侧凹部作为第一粘接剂的积存部起作用,因此,也能抑制第一粘接剂从第一环状凹部朝外部挤出的情况。
[0011] 在本发明中,作为优选,在上述套筒的内周面,形成有从上述轴线方向的一侧的端面凹陷的内周侧台阶部,利用上述内周侧台阶部和上述转轴的外周面形成有与上述第一环状凹部连通的内周侧凹部,上述第一粘接剂进入该内周侧凹部内。若采用这种结构,只要使第一粘接剂进入内周侧凹部,就能更牢固地固定套筒与转轴。另外,即使在第一粘接剂未进入内周侧凹部整体的情况下,由于内周侧凹部作为第一粘接剂的积存部起作用,因此,也能抑制第一粘接剂从第一环状凹部朝外部挤出的情况。
[0012] 在本发明中,作为优选,在上述套筒的内周面,形成有从上述轴线方向的另一侧的端面凹陷的内周侧台阶部,在上述套筒的内周面中,从上述一侧的端面凹陷的内周侧台阶部与从上述另一侧的端面凹陷的内周侧台阶部之间的区域,形成上述套筒的内周面与上述转轴的外周面接触的小径部。若采用这种结构,在将转轴压入套筒时,压入行程短,因此,能缓和压入时的应。所以,在将转轴压入套筒时,在套筒上不易产生破损、过度变形,因此,能较好地将永磁体安装于套筒的外侧。
[0013] 在本发明中,作为优选,在上述套筒的外周面中,在相对于上述套筒的内周面与上述转轴的外周面接触的区域位于径向外侧的区域中,形成有从上述套筒的外周面朝径向内侧凹陷的周槽。若采用这种结构,在将转轴压入套筒时,周槽发挥了缓和压入时的应力的效果。所以,在将转轴压入套筒时,在套筒上不易产生破损、过度变形,因此,能较好地将永磁体安装于套筒的外侧。
[0014] 在本发明中,作为优选,上述套筒的外周面与上述永磁体的内周面被上述周槽内的第二粘接剂固定。若采用这种结构,利用周槽内的第二粘接剂,能更牢固地固定套筒与永磁体。
[0015] 在具有应用本发明的电动机用转子的电动机中,作为优选,在上述轴线方向的另一侧,将上述套筒从上述永磁体的端部朝轴线方向的一侧缩回,并在上述转轴与上述永磁体之间形成有第二环状凹部,将上述转轴支承成能旋转的轴承构件的一部分进入上述第二环状凹部内。若采用这种结构,能缩短电动机的轴线方向的尺寸。
[0016] 在本发明中,上述第一环状凹部例如位于将上述转轴的旋转输出的输出侧,在该情况下,上述第二环状凹部位于与将所述转轴的旋转输出的一侧相反侧的反输出侧。
[0017] 在本发明所涉及的电动机用转子中,在上述转轴的外周面与上述永磁体的内周面之间,安装有压入并固定于上述转轴的外周的筒状的套筒。因此,关于永磁体的外径尺寸,能使永磁体变薄套筒的壁厚尺寸,从而能使永磁体轻量化。所以,能实现电动机用转子的轻量化。因此,在使用应用了本发明的转子的电动机中,转子的惯性较小,所以,存在高速区域中的随动性优异等优点。另外,在轴线方向的一侧,将套筒从永磁体的端部朝轴线方向的另一侧缩回,并在转轴与永磁体之间形成有第一环状凹部。因此,能将第一粘接剂供给到上述第一环状凹部内,并能利用第一粘接剂固定转轴与永磁体。附图说明
[0018] 图1是使用本发明的电动机的说明图。
[0019] 图2是图1所示的电动机所使用的转子(电动机用转子)的说明图。
[0020] 图3是表示图1所示的电动机的反输出侧的轴承结构的说明图。
[0021] (符号说明)
[0022] 1 电动机
[0023] 2 定子
[0024] 3 转子(电动机用转子)
[0025] 5 第一轴承
[0026] 7 第二轴承
[0027] 31 转轴
[0028] 32 永磁体
[0029] 33 套筒
[0030] 35 第一环状凹部
[0031] 36 第二环状凹部
[0032] 37 粘接剂(第一粘接剂)
[0033] 38 粘接剂(第二粘接剂)
[0034] 333 小径部
[0035] 334 周槽
[0036] 336、337 内周侧台阶部
[0037] 338 外周侧台阶部
[0038] 351 内周侧凹部
[0039] 352 外周侧凹部

具体实施方式

[0040] 以下,参照附图,作为使用本发明的电动机,对步进电动机进行说明。在以下的说明中,将“电动机用转子”称为“转子”。
[0041] (电动机的结构)
[0042] 图1是使用本发明的电动机的说明图,图1(a)是切开电动机的一部分来表示的侧视图,图1(b)是转子(电动机用转子)的剖视图,图1(c)是转子的主要部分的放大剖视图。
[0043] 图1所示的电动机1是步进电动机,包括:圆筒状的定子2;以及配置于定子2的内周侧的转子3(电动机用转子)。转子3包括:转轴31;以及同轴安装于转轴31的外周侧的圆筒状的永磁体32,在本实施方式中,在转轴31与永磁体32之间,安装有后述套筒33。
[0044] 在定子2的输出侧的端面上固定有第一端板4,在上述第一端板4中,保持有将转轴31支承成能绕轴线旋转的第一轴承5。第一轴承5是烧结含油轴承,包括:贯穿第一端板4的圆筒部51;以及在圆筒部51的反输出侧端部直径变大,并与第一端板4的反输出侧的面抵接的凸缘部52。上述凸缘部52从第一端板4朝反输出侧突出。在定子2的反输出侧的端面上固定有第二端板6,在上述第二端板6中,保持有将转轴31支承成能绕轴线旋转的第二轴承7。上述第二轴承7从第二端板6朝输出侧突出。
[0045] 定子2包括沿转轴31的轴线前后配置的第一定子组21及第二定子组22。第一定子组21具有卷绕有线圈线110的绕线管120,相对于绕线管120,在轴线方向L的两侧,具有圆环状的外定子心211及圆环状的内定子铁心212。外定子铁心211及内定子铁心212均由磁性金属构件形成,并形成磁路。外定子铁心211及内定子铁心212分别具有多个从内周缘竖立的极齿213。外定子铁心211的极齿213和内定子铁心212的极齿213在绕线管120的内周侧沿周向交错地排列,并与永磁体32的外周面对向。在外定子铁心211上,一体地形成有构成电动机壳体8的一部分的圆筒部218。
[0046] 第二定子组22与第一定子组21相同,也具有卷绕有线圈线140的绕线管150,相对于绕线管150,在轴线方向L的两侧,具有圆环状的外定子铁心221及圆环状的内定子铁心222。外定子铁心221及内定子铁心222均由磁性金属构件形成,并形成磁路。外定子铁心221及内定子铁心222分别具有多个从内周缘竖立的极齿223。外定子铁心221的极齿223和内定子铁心222的极齿223在绕线管150的内周侧沿周向交错地排列,并与永磁体32的外周面对向。在外定子铁心221上,一体地形成有构成电动机壳体8的一部分的圆筒部228。
[0047] (转子3的结构)
[0048] 图2是图1所示的电动机所使用的转子3的说明图,图2(a)、图2(b)、图2(c)及图2(d)分别是将永磁体从转子3卸下后的状态的侧视图、永磁体32的剖视图、从输出侧观察套筒33的主视图及套筒的剖视图。
[0049] 如图1及图2所示,在本实施方式的电动机1所使用的转子3中,转轴31是SUS等金属制的圆棒,永磁体32是Ne-Fe-B等稀土类磁石。永磁体32在输出侧的端部321及反输出侧的端部322的任一处,均形成内周缘朝中央孔320的周缘倾斜的锥面320a、320b,且外周缘形成R形状。在使用转轴31及永磁体32构成转子3时,在本实施方式中,将圆筒状的套筒33压入并固定于转轴31的外周面31a,并将永磁体32安装于套筒33的外周侧。
[0050] 作为套筒33,能使用金属制或树脂制的零件。在本实施方式中,套筒33是树脂制的,考虑到耐热性、粘接性等,使用材质由聚酸酯(polycarbonate)构成的树脂制的材料。作为套筒33也可使用液晶聚合物
[0051] 在此,套筒33的轴线方向L的尺寸(长度尺寸)比永磁体32的轴线方向L的尺寸(长度尺寸)短。因此,在轴线方向L的输出侧(一侧),将套筒33从永磁体32的端部321朝轴线方向L的反输出侧(另一侧)缩回,以使中央孔320的内周面32a的一部分露出,并在转轴31与永磁体32露出的内周面32a之间形成有第一环状凹部35。另外,在轴线方向L的反输出侧(另一侧),也将套筒33从永磁体32的端部322朝轴线方向L的输出侧(一侧)缩回,以使中央孔320的内周面32a的一部分露出,并在转轴31与永磁体32露出的内周面32a之间形成有第二环状凹部36。
[0052] 在套筒33的内周面33a上,在轴线方向L的输出侧,圆环状地形成有从端面331凹陷的内周侧台阶部336,并利用内周侧台阶部336和转轴31的外周面31a,在整周上环状地形成有与第一环状凹部35连通的内周侧凹部351。在此,内周侧台阶部336形成于相对于后述周槽334偏离轴线方向L的输出侧的位置。因此,内周侧台阶部336位于套筒33的外周面33b与永磁体32的内周面32a较周槽334在输出侧重叠部分的径向内侧。在本实施方式中,内周侧台阶部336的长度尺寸,与套筒33的外周面33b与永磁体32的内周面32a较周槽334在输出侧重叠的长度尺寸大致相同。具体而言,将内周侧台阶部336的长度尺寸设定为比套筒33的外周面33b与永磁体32的内周面32a较周槽334在输出侧重叠的长度尺寸稍长,但也可设定为相同或稍短。
[0053] 另外,在套筒33的内周面33a上,在轴线方向L的反输出侧,圆环状地形成有从端面332凹陷的内周侧台阶部337,并利用内周侧台阶部337和转轴31的外周面31a,在整周上环状地形成有与第二环状凹部36连通的内周侧凹部361。在此,内周侧台阶部337形成于相对于后述周槽334偏离轴线方向L的反输出侧的位置。因此,内周侧台阶部337位于套筒33的外周面33b与永磁体32的内周面32a较周槽334在反输出侧重叠部分的径向内侧。在本实施方式中,内周侧台阶部337的长度尺寸,与套筒33的外周面33b与永磁体32的内周面32a较周槽334在反输出侧重叠的长度尺寸大致相同。具体而言,将内周侧台阶部337的长度尺寸设定为比套筒33的外周面33b与永磁体32的内周面32a较周槽334在反输出侧重叠的长度尺寸稍长,但也可设定为相同或稍短。
[0054] 在套筒33的内周面33a中,由于内周侧台阶部336、337的形成,轴线方向L的两端侧变为大径部,轴线方向L的大致中央部分(内周侧台阶部336、337之间的区域)变为小径部333。因此,在将圆筒状的套筒33压入并固定于转轴31的外周面31a时,在套筒33的内周面33a中,与转轴31的外周面31a接触的仅有小径部333。因此,将转轴31压入套筒33时的压入行程较短。
[0055] 另外,在套筒33的外周面33b中,在相对于套筒33的内周面33a与转轴31的外周面31接触的区域(小径部333)位于径向外侧的区域中,形成有从套筒33的外周面33b朝径向内侧凹陷的周槽334。上述周槽334使套筒33的小径部333的壁厚变薄,起到使压入时的应力缓和的功能。在本实施方式中,周槽334的深度形成为与小径部333的壁厚大致相同的尺寸。考虑到将套筒33压入转轴31时的强度,将上述周槽334的深度尺寸、长度尺寸(小径部333的壁厚、长度尺寸)设定为合适的值。
[0056] 在套筒33的外周面33b,形成有从轴线方向L的输出侧的端面331凹陷的外周侧台阶部338,并利用外周侧台阶部338和永磁体32的内周面32a形成有与第一环状凹部35连通的外周侧凹部352。在此,外周侧台阶部338在位于套筒33的输出侧的端面331中,仅在大致300°的度范围中形成。因此,在套筒33的端面331中,在外周侧台阶部338的两端之间的大致60°的角度范围中存在较大的区域331a,上述区域能作为将套筒33树脂成形时的浇口位置来利用。然而,由于将套筒33在轴线方向L的输出侧(一侧)从永磁体32的端部321朝轴线方向L的反输出侧(另一侧)缩回,因此,即使在套筒33的端面331上浇口痕作为凸部残留,也不会出现上述凸部从永磁体32的端部321突出的情况。
[0057] (转轴31、永磁体32及套筒33的固定结构)
[0058] 参照图1及图2,说明转子3的制造方法,并说明转轴31、永磁体32及套筒33的固定结构。
[0059] 为了制造本实施方式的电动机1的转子3,首先,如图2(a)所示,压入并固定转轴31和套筒33。接着,将粘接剂38(第二粘接剂/参照图(c))涂布、填充到套筒33的周槽
334后,将图2(b)所示的永磁体32安装于套筒33的外侧。上述粘接剂38为厌气性的环树脂类粘接剂等。
[0060] 接着,将粘接剂37(第一粘接剂/参照图1(c))涂布、填充到形成于转轴31与永磁体32的端部321之间的第一环状凹部35。上述粘接剂37为厌气性、UV固化性的环氧树脂类粘接剂等。在本实施方式中,利用形成于套筒33的内周面33a的内周侧台阶部336形成有与第一环状凹部35连通的内周侧凹部351,粘接剂37进入内周侧凹部351的内部。另外,利用形成于套筒33的外周面33b的外周侧台阶部338形成有与第一环状凹部35连通的外周侧凹部352,粘接剂37进入外周侧凹部352的内部。
[0061] 然后,在使粘接剂37、38固化时,转轴31与永磁体32被第一环状凹部35内的粘接剂37固定。此时,粘接剂37在第一环状凹部35内与转轴31的外周面31a、套筒33的端面331及永磁体32的露出的内周面32a均接触,从而将转轴31、套筒33及永磁体32彼此固定。即,粘接剂37进行套筒33与永磁体32的固定、套筒33与转轴31的固定及转轴31与永磁体32的固定。在该情况下,即使在第一环状凹部35内多少较多地涂布、填充粘接剂37,以在整周上使转轴的外周面31a、套筒33的端面331及永磁体32的露出的内周面32a粘接固定,由于在第一环状凹部35中,内周侧凹部351及外周侧凹部352连通,内周侧凹部
351及外周侧凹部352作为粘接剂37的积存部起作用,因此,能使粘接剂37不从第一环状凹部35朝外部挤出。然而,即使粘接剂37在第一环状凹部35内无法完全遍布整周,而残留有一部分没有粘接剂37的部分,只要大致整体上遍布有粘接剂37,则实质上不会产生问题。
[0062] (反输出侧的轴承结构)
[0063] 图3是表示图1所示电动机的反输出侧的轴承结构的说明图,图3(a)、图3(b)、图3(c)及图3(d)是从反输出侧观察外定子铁心211的后视图、从输出侧的斜向观察第二轴承7的立体图、从反输出侧的斜向观察第二轴承7的立体图及按压第二轴承7的第二端板
6的主视图。
[0064] 如参照图1及图2所说明的那样,在本实施方式中,利用第一环状凹部35内的粘接剂37将转轴31、套筒33及永磁体32彼此固定。与此相对,关于在套筒33的反输出侧所形成的第二环状凹部36,不使用于转轴31、套筒33及永磁体32的粘接固定,如图1(a)所示,使第二轴承7的一部分(轴承部71的前端部)进入。在此,第二轴承7被第二端板6固定于外定子铁心211的反输出侧的端面。
[0065] 第二轴承7例如由树脂材料形成。在图3(a)、图3(b)、图3(c)中,第二轴承7包括:可沿径向支承转子3的转轴31的反输出侧端部的圆筒状的轴承部71;以及可与外定子铁心211嵌合的板状的凸缘部72。另外,在凸缘部72中,形成有与轴承部71的内侧连通的矩形的窗部分725。上述第二轴承7的轴承部71从反输出侧被压入并固定到定子2的内部(外定子铁心211的内侧)。此时,凸缘部72被压入配置于外定子铁心211。更具体而言,凸缘部72形成为圆盘状,并形成有进入在外定子铁心211的多个极齿213之间沿半径方向凹陷的凹部211a内的第一凸部723和与形成有极齿213的部分的端面抵接的第二凸部724。这样,确定了与第二轴承7的半径方向相对的位置及轴线方向L上的朝向输出侧的位置。第一凸部723的一部分的前端缘为圆弧状,上述圆弧部723a的缘部分在外定子铁心211上与半圆状凹部214的缘部分重叠。因此,能利用圆弧部723a和半圆状凹部214来进行外定子铁心211与第二轴承7的周向的对位。
[0066] 另外,图3(d)所示的第二端板6为SUS等薄的金属制的构件,具有按压第二轴承7并对转轴31施加压力的功能。更具体而言,第二端板6由安装于定子2的反输出侧的端面(外定子铁心211的端面)的大致圆环状的主体部60和对转轴31的反输出侧的轴端施力的施力部61构成,施力部61因形成于施力部61与主体部60之间的切除部分62而作为片簧起作用。主体部60具有成为外定子铁心211的固定部的接合用凹部601,并以将轴承部71的凸缘部72夹在主体部60与外定子铁心211之间的状态固定于定子2。
[0067] 在该状态下,施力部61经由第二轴承7的窗部分725与转轴31的反输出侧的轴端抵接,并对转轴31朝输出侧施力。另外,第二轴承7的一部分(轴承部71的前端部)处于进入第二环状凹部36的状态。
[0068] (本实施方式的主要效果)
[0069] 如以上说明所述,在本实施方式的电动机1的转子3中,在转轴31的外周面31a与永磁体32的内周面32a之间,安装有压入并固定于转轴31的外周的筒状的套筒33。因此,即使不缩小永磁体32的外径尺寸,也能使永磁体32变薄套筒33的壁厚尺寸,因此,能使永磁体32轻量化。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套筒33为树脂制的,重量轻。因此,能实现转子3的轻量化。所以,在使用本实施方式的转子3的电动机1中,转子3的惯性较小,因此,存在在高速区域中的随动性优异等优点。另外,套筒33为树脂制的,因此,即使温度上升,也不易产生使永磁体32脱落的应力。
[0070] 另外,在输出侧,将套筒33从永磁体32的端部321朝轴线方向L的反输出侧缩回,并在转轴31与永磁体32之间形成有第一环状凹部35。因此,能在套筒33与永磁体32的内周面32a之间确保与粘接剂37的粘接面,所以,能将粘接剂37(第一粘接剂)供给到第一环状凹部35内,从而能利用粘接剂37固定转轴31与永磁体32。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粘接剂37在第一环状凹部35内将转轴31、套筒33及永磁体32彼此固定,因此,能牢固地固定转轴31、套筒33及永磁体32。即使在该情况下,由于将套筒33从永磁体32的端部321朝轴线方向L的反输出侧缩回而使永磁体32的内周面32a的一部分露出,存在该露出的内周面32a,粘接剂37位于第一环状凹部35内,因此,不易将粘接剂37从永磁体32的端部321挤出到输出侧。因此,不易出现粘接剂37的挤出部分与第一轴承5的凸缘部52接触等不良情况。
[0071] 另外,利用形成于套筒33的外周面33b的外周侧台阶部338和永磁体32的内周面32a形成有与第一环状凹部35连通的外周侧凹部352。因此,只要使粘接剂37进入外周侧凹部352,就能更牢固地固定套筒33与永磁体32。另外,即使在粘接剂37未进入外周侧凹部352整体的情况下,由于外周侧凹部352作为粘接剂37的积存部起作用,因此,能抑制粘接剂37从第一环状凹部35朝外部挤出的情况。
[0072] 另外,利用形成于套筒33的内周面33a的内周侧台阶部336和转轴31的外周面31a形成有与第一环状凹部35连通的内周侧凹部351。因此,只要使粘接剂37进入内周侧凹部351,就能更牢固地固定套筒33与转轴31。另外,即使在粘接剂37未进入内周侧凹部
351整体的情况下,由于内周侧凹部351作为粘接剂37的积存部起作用,因此,能抑制粘接剂37从第一环状凹部35朝外部挤出的情况。
[0073] 此外,在套筒33的内表面33a中,内周侧台阶部336、337之间的区域变为小径部,因此,将转轴31压入套筒33时的压入行程较短。另外,在套筒33的外周面33b中,在相对于套筒33的内周面33a与转轴31的外周面31a接触的区域(小径部333)位于径向外侧的区域中,形成有从套筒33的外周面33b朝径向内侧凹陷的周槽334,在将转轴31压入套筒33时,上述周槽334发挥了缓和压入时的应力的效果。因此,在将转轴31压入套筒33时,在套筒33上不易产生破损、过度变形,因此,能较好地将永磁体32安装于套筒33的外侧。
[0074]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利用周槽334内的粘接剂38(第二粘接剂)固定套筒33与永磁体32,因此,能更牢固地固定套筒33与永磁体32。
[0075] 除此之外,第二轴承7的一部分进入形成于套筒33的反输出侧的第二环状凹部36,因此,能缩短电动机1的轴线方向L的尺寸。
[0076] (其他实施方式)
[0077]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将第一环状凹部35用于转轴31、套筒33及永磁体32的粘接固定,但也可将第二环状凹部36用于转轴31、套筒33及永磁体32的粘接固定。另外,也可将第一环状凹部35及第二环状凹部36两者用于转轴31、套筒33及永磁体32的粘接固定。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将内周侧台阶部(内周侧台阶部336、337)设于输出侧及反输出侧两方,但在仅利用一侧的环状凹部进行转轴31、套筒33及永磁体32的粘接固定的情况下,也可采用在另一侧不设置内周侧台阶部的结构。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将环状凹部(第一环状凹部35及第二环状凹部36)设于输出侧及反输出侧两方,但在仅利用一侧的环状凹部进行转轴31、套筒33及永磁体32的粘接固定的情况下,也可采用在另一侧不设置环状凹部的结构。
[0078] 较为理想的是,在套筒33的外周面33b与永磁体32的内周面32a之间设有极小的间隙,在该情况下,也可采用粘接剂38进入套筒33的外周面33b与永磁体32的内周面32a之间的结构、或粘接剂38未进入套筒33的外周面33b与永磁体32的内周面32a之间的结构均可。
[0079]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将本发明应用于步进电动机1,但也可将本发明应用于其他电动机。
相关专利内容
标题 发布/更新时间 阅读量
绝缘前转子引出线成型工艺 2022-10-30 4
磁钢内嵌的永磁转子 2021-01-12 3
自平衡式电机转子 2021-01-26 0
马达转子结构 2020-07-18 3
风能设备转子叶片 2021-03-30 3
旋转电机的转子 2020-08-10 0
一种永磁同步电机转子 2021-04-06 5
转子和马达 2020-06-14 5
盘式转子铸造方法 2021-08-25 2
一种外转子电机 2022-08-15 0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