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D车头灯

阅读:331发布:2020-05-12

专利汇可以提供LED车头灯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实用新型的一种LED 车头灯 ,包括 基板 、 散热 器,所述基板上设置有 LED灯 珠,所述基板固定在吸热面上;在LED灯珠的发光面上设有导光柱,所述导光柱包括一入光面以及出光面,在导光柱与入光面相对的另一端上设有反射头,所述出光面设于导光柱与反射头相对应一端的外周壁上,所述入光面与LED灯珠的发光面相对,在装配面上设有后壳,所述后壳与装配面相对的一端端面上设有内凹的第一容纳腔,所述第一容纳腔内设有散热 风 扇,散热风扇的出风面或吸风面面向装配面,在后壳上设有与第一容纳腔连通的进出风口。与 现有技术 相比,通过导光柱来完成 光源 的导光,改变光的方向和光分布,从而实现360°均匀分布发光;寿命品质散热更安全可靠。,下面是LED车头灯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LED车头灯,包括基板(5)、散热器(7),所述基板(5)上设置有LED灯珠(4),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器(7)为柱状,散热器(7)的其中一端端面构成吸热面(71),散热器(7)的外周壁以及另一端端面分别构成散热面(72)、装配面(73),所述基板(5)固定在吸热面(71)上;在LED灯珠(4)的发光面上设有导光柱(1),所述导光柱(1)包括一入光面(11)以及出光面(1115),在导光柱(1)与入光面(11)相对的另一端上设有反射头(111),所述出光面(1115)设于导光柱(1)与反射头(111)相对应一端的外周壁上,所述反射头(111)用于将入光面(11)所入射的光反射并由出光面(1115)射出,所述入光面(11)与LED灯珠(4)的发光面相对,所述导光柱(1)与散热器(7)设置在同一轴线上,在装配面(73)上设有后壳(12),所述后壳(12)与装配面(73)相对的一端端面上设有内凹的第一容纳腔(121),所述第一容纳腔(121)内设有散热扇(10),散热风扇(10)的出风面或吸风面面向装配面(73),在后壳(12)上设有与第一容纳腔(121)连通的进出风口(122),所述散热器(7)将吸热面(71)吸收的热量传导至散热面(72)并通过散热风扇(10)加强导流通道(75)的空气流动带走热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LED车头灯,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面(72)上设有散热鳍片(74),所述散热鳍片(74)沿散热器(7)周向阵列排布,相邻两个散热鳍片(74)之间形成导流通道(75),每个导流通道(75)与至少一个进出风口(122)相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LED车头灯,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鳍片(74)包括主鳍片(741),所述主鳍片(741)沿散热器(7)的周向阵列排布且与散热面(72)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LED车头灯,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鳍片(74)还包括第一副鳍片(742),所述第一副鳍片(742)对称设置在主鳍片(741)位于导流通道(75)的两侧表面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LED车头灯,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鳍片(74)还包括第二副鳍片(743),所述第二副鳍片(743)设于主鳍片(741)远离散热面(72)的一侧侧边上。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LED车头灯,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器(7)与导光柱(1)之间通过导光柱固定环(2)连接固定,所述导光柱固定环(2)具有一内孔(21),所述导光柱(1)经内孔(21)伸出至导光柱固定环(2)外,在内孔(21)的孔壁上设有内螺纹,所述散热器(7)位于吸热面(71)的一端的散热面(72)上设有外螺纹,导光柱固定环(2)通过内孔中的内螺纹与散热器(7)上的外螺纹螺纹连接进行固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LED车头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柱固定环(2)与散热器(7)之间设有环状的卡座(3),所述卡座(3)套设在导光柱固定环(2)与散热器(7)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LED车头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座(3)与散热器(7)之间设置有胶圈(6)。
9.根据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LED车头灯,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风扇(10)与散热器(7)之间设有连接板(8),所述连接板(8)分别与散热风扇(10)的导线以及基板(5)的导线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LED车头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头(111)的下部的截面形状为锥形反射面结构(1111),反射头(111)的上部为刻面结构(1112),所述锥形反射面结构(1111)用于对射入导光柱(1)中的光进行反射,刻面结构(1112)用于散热;所述导光柱(1)与入光面(11)相对的另一端设有与锥形反射面结构(1111)相适配的凹槽(1113),所述锥形反射面结构(1111)置于凹槽(1113)中。

说明书全文

LED车头灯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照明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LED车头灯。

背景技术

[0002] LED(发光二极管)汽车头灯已逐渐被作为汽车常用的配件之一,由于LED具有功耗低,越来越受到车主的青睐。目前市场上的LED车头灯的结构为LED灯珠排布在散热器侧面或导热管侧面,由侧面直接发光,而此种结构存在以下问题:1、灯光效果很难与传统卤素灯一样实现360°均匀分布发光;2、发光体的面积很大,无法控制在合理的规格范围内;3、热传导距离长、热传导体的截面积小,造成车灯改装后的光型不理想,不合法规要求以及导热与散热的性能严重不足。实用新型内容
[0003]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LED车头灯,实现与传统卤素灯一样的发光位置和发光分布,无暗区盲区、无死更高效且LED热源与散热器零距离贴合散热性更好,光效利用率高,结构简单体积小装车通过率高。
[0004]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LED车头灯,包括基板、散热器,所述基板上设置有LED灯珠,所述散热器为柱状,散热器的其中一端端面构成吸热面,散热器的外周壁以及另一端端面分别构成散热面、装配面,所述基板固定在吸热面上;在LED灯珠的发光面上设有导光柱,所述导光柱包括一入光面以及出光面,在导光柱与入光面相对的另一端上设有反射头,所述出光面设于导光柱与反射头相对应一端的外周壁上,所述反射头用于将入光面所入射的光反射并由出光面射出,所述入光面与LED灯珠的发光面相对,所述导光柱与散热器设置在同一轴线上,在装配面上设有后壳,所述后壳与装配面相对的一端端面上设有内凹的第一容纳腔,所述第一容纳腔内设有散热扇,散热风扇的出风面或吸风面面向装配面,在后壳上设有与第一容纳腔连通的进出风口,所述散热器将吸热面吸收的热量传导至散热面并通过散热风扇加强导流通道的空气流动带走热量。
[0005] 进一步地,所述散热面上设有散热鳍片,所述散热鳍片沿散热器周向阵列排布,相邻两个散热鳍片之间形成导流通道,每个导流通道与至少一个进出风口相对。
[0006] 进一步地,所述散热鳍片包括主鳍片,所述主鳍片沿散热器的周向阵列排布且与散热面连接。
[0007] 进一步地,所述散热鳍片还包括第一副鳍片,所述第一副鳍片对称设置在主鳍片位于导流通道的两侧表面上。
[0008] 进一步地,所述散热鳍片还包括第二副鳍片,所述第二副鳍片设于主鳍片远离散热面的一侧侧边上。
[0009] 进一步地,所述散热器与导光柱之间通过导光柱固定环连接固定,所述导光柱固定环具有一内孔,所述导光柱经内孔伸出至导光柱固定环外,在内孔的孔壁上设有内螺纹,所述散热器位于吸热面的一端的散热面上设有外螺纹,导光柱固定环通过内孔中的内螺纹与散热器上的外螺纹螺纹连接进行固定。
[0010] 进一步地,所述导光柱固定环与散热器之间设有环状的卡座,所述卡座套设在导光柱固定环与散热器之间。
[0011] 进一步地,所述卡座与散热器之间设置有胶圈。
[0012] 进一步地,所述散热风扇与散热器之间设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分别与散热风扇的导线以及基板的导线连接。
[0013] 进一步地,所述反射头的下部的截面形状为锥形反射面结构,反射头的上部为刻面结构,所述锥形反射面结构用于对射入导光柱中的光进行反射,刻面结构用于散热;所述导光柱与入光面相对的另一端设有与锥形反射面结构相适配的凹槽,所述锥形反射面结构置于凹槽中。
[0014]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将传统的LED灯珠排布在散热器侧面或导热管侧面,由侧面直接发光改为将LED灯珠以及基板直接设置在散热器的其中一端端面上,通过导光柱来完成光源的导光,改变光的方向和光分布,从而实现与传统卤素灯一样的发光位置与360°均匀分布发光;其次,将LED灯珠以及基板直接设置在散热器的其中一端的端面上从而又改善了LED车头灯的导热距离和导热体的截面积与散热之设计瓶颈,使车头灯改装后的光型更符合法规要求标准,寿命品质散热更安全可靠;再者,结构简单、体积小,装车后通过率高。
附图说明
[0015]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0016]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7]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散热器与后壳以及散热风扇的装配示意图。
[0018] 图4是本实用新型散热器的结构示意图。
[0019] 图5是本实用新型散热器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1]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LED车头灯包括基板5、散热器7,所述基板5上设置有LED灯珠4;所述散热器7为柱状,散热器7包括两端面,其中一端端面构成吸热面71,另一端端面以及散热器7的外周壁分别构成装配面73、散热面72;基板5固定在吸热面71上;在LED灯珠4的发光面上设有导光柱1,所述导光柱1包括一入光面11以及出光面1115,所述入光面11与LED灯珠4的发光面相对,导光柱1上与入光面11相对的另一端设置有反射头
111,所述出光面1115设置在导光柱1与反射头111相对的一侧外周壁;所述反射头111用于将入光面11所入射的光线反射并由出光面1115射出;所述导光柱1与散热器7设置在同一轴线上,在装配面73上设有后壳12,所述后壳12与装配面73相对的一端端面上设有内凹的第一容纳腔121,所述第一容纳腔121内设有散热风扇10,第一容纳腔121的截面形状与散热风扇10的外部形状相适配;所述散热风扇10的出风面或吸风面面向装配面73,这样能够更好的将散热器7的热量排走,在后壳12上设有与第一容纳腔121连通的进出风口122,所述散热器7将吸热面71吸收的热量传导至散热面72并通过散热风扇10进行加强排热散热,在散热风扇10与散热器7之间设有连接板8,所述连接板8分别与散热风扇10以及基板5经导线连接,所述连接板8与装配面73相对,此处的连接板8为提供各导线电路连接焊接电路板
[0022] 在本实用新型中,出光面1115设置为导光柱1与反射头相对应一端的外周壁一周,从而使光线被反射头111反射后从出光面1115沿出光面1115的圆周方向射出,这里被射出的光线可以为与导光柱1轴线垂直或不垂直。
[0023] 在上述结构中,将现有的侧发光的形式改为了在散热器7的正面进行发光,由导光柱1的出光面1115以及反射头111将光线转换为由导光柱的圆周方向辐射发出避免了传统发光结构发光不均匀有暗区的问题,同时能够缩短导热距离,加大导热体的截面积,提高散热的效果。
[0024] 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反射头111的下部的截面形状为锥形反射面结构1111,反射头111的上部为刻面结构1112,所述锥形反射面结构1111用于对射入导光柱1中的光进行反射,刻面结构1112用于散热;所述导光柱1与入光面11相对的另一端设有与锥形反射面结构1111相适配的凹槽1113,所述锥形反射面结构1111置于凹槽1113中,从而使锥形反射面结构1111与出光面1115相对应;所述反射头111与导光柱1采用二次注塑的方式形成一体。所述刻面结构1112中的刻面可以理解为小面型、翻面型,指外轮廓由若干组小平面围成的多面体型,也可以称翻面;泛指刻面宝石表面形状、大小、位置不同的各个抛光平面,本实用新型将反射头111的上部设置为刻面结构,更利于散热。
[0025] 如图3、图4和图5所示,在散热面72上设有散热鳍片74,散热鳍片74与第一容纳腔121相对应的一端上、位于装配面73处形成有第二容纳腔9(图2所示),第一容纳腔121构成了散热风扇10的容纳空间;第二容纳腔9构成了连接板8的容纳空间。所述散热鳍片74沿散热器7的周向阵列排布,在相邻两个散热鳍片74之间形成导流通道75,每个导流通道75与至少一个进出风口122相对,这样更够更好的将热量导出并缩短散热的时间,散热风扇10通过螺丝紧固定于散热鳍片74上。
[0026] 如图2所示,散热鳍片74设置在散热面72一周且均匀分布。
[0027] 如图3、图4和5所示,散热鳍片74主要包括主鳍片741,所述主鳍片741沿散热器7的周向阵列排布且与散热面72连接。
[0028] 如图3、图4和图5所示,散热鳍片74还可包括第一副鳍片742,所述第一副鳍片742对称设置在主鳍片741位于导流通道75的两侧表面上,第一副鳍片742设置有两片,分别与主鳍片741的两侧表面垂直设置并且沿主鳍片741的长度方向设置,其中,靠近散热面72的第一副鳍片742的宽度小于远离散热面72的第一副鳍片742的宽度。通过增加用于散热的分支,进一步提高了散热的效果。
[0029] 当然,本实用新型中散热鳍片74还包括第二副鳍片743(图5所示),所述第二副鳍片743设于主鳍片741远离散热面72的一侧侧边上,第二副鳍片743与第一副鳍片742平行设置且沿主鳍片741的长度方向设置,值得注意的是,第二副鳍片743的宽度大于第一副鳍片742的宽度,相邻两个第二副鳍片743之间互不接触
[0030] 如图2所示,后壳12横截面的外部尺寸以及形状与散热鳍片74的横截面的外部尺寸以及形状相适配。
[0031]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进出风口122分布在后壳12与散热风扇10正对的端面123上,从而使进出风口122与散热风扇10之间形成一个直线通道,相邻两个进出风口122之间的分割部124为细长的条形结构,所述进出风口122沿端面123呈发射状设置,每个分割部124的一端均指向端面123的中心,这样的设置能够增加进风量。
[0032] 如图1和图2所示,在散热器7与导光柱1之间还设置有用于将导光柱1与散热器7连接在一起的导光柱固定环2,所述导光柱固定环2具有一内孔21,导光柱固定环2套在散热器7上,导光柱1经内孔21伸出至导光柱固定环2外,所述导光柱1位于入光面11的一端外圆周上设有一周抵靠部1114,在内孔21的孔壁上设有内螺纹,所述散热器7位于吸热面71的一端的外圆周上设有外螺纹,导光柱固定环2通过内孔中的内螺纹与散热器7上的外螺纹螺纹连接进行固定。
[0033] 如图2所示,所述内孔21包括供导光柱1伸出的伸出孔211以及用于与散热器7连接的连接孔212,连接孔212的孔径大于伸出孔211的孔径,使伸出孔211与连接孔212之间形成阶梯面213,连接孔212的孔壁上设置有内螺纹,当导光柱固定环2与散热器7螺纹连接后,阶梯面213与导光柱1的抵靠部1114的边缘相抵靠,从而对导光柱1与导光柱固定环2同时进行固定。
[0034] 如图1和图2所示,在导光柱固定环2与散热器7之间设有环状的卡座3,所述卡座3套设在导光柱固定环2与散热器7之间;卡座3的后端抵靠在主鳍片741上。
[0035] 如图2所示,在卡座3与散热器7之间设置有硅胶圈6,用于增大固定摩擦,当然,硅胶圈6还可以在导光柱固定环2与散热面72的接缝处也设置硅胶圈6。
[0036] 如图2所示,在后壳12与散热器7相对的一端边缘设置有凸边126,凸边126与第二副鳍片743所形成的装配空间相适配,在凸边126上设有卡孔127,在第二副鳍片743与卡孔127位置相对应处设有卡扣744,后壳12与散热器7通过卡扣744和卡孔127卡接,实现固定。
[0037] 如图3所示,在凸边126上设有若干卡槽125,卡槽125卡在主鳍片741上,进一步实现与散热器7的稳固连接。
[0038] 如图4和图5所示,在其中一个主鳍片741上可以不设置第二副鳍片743,从而用于走电缆
[0039] 本实用新型通过将传统的LED灯珠排布在散热器侧面或导热管侧面,由侧面直接发光改为将LED灯珠以及基板直接设置在散热器的其中一端端面上,又通过导光柱来完成光源的导光,改变光的方向和光分布,从而实现与传统卤素灯一样的发光位置与360°均匀分布发光,无暗区盲区、无死角更高效。其次,将LED灯珠及基板直接设置在散热器的其中一端的端面;LED热源与散热器零距离贴合散热性更好.从而又改善了LED车头灯的导热、散热之设计瓶颈。使车头灯改装后的光型更符合法规要求标准,寿命品质散热更安全可靠;再者,结构简单体积小装车通过率高,极易推广。
相关专利内容
标题 发布/更新时间 阅读量
车头灯装置和车辆 2020-05-18 61
机车头灯自动寻迹系统 2020-05-19 419
发光二极管车头灯 2020-05-17 776
发光二极管车头灯 2020-05-19 946
车头灯及车辆 2020-05-12 541
车头灯、车辆驾驶辅助装置及车辆 2020-05-22 905
机车头灯 2020-05-13 640
机车头灯 2020-05-14 145
分体化LED车头灯 2020-05-22 563
车头灯 2020-05-13 619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