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脚踏车和非动力车辆 / 自行车前叉 / 自行车省力型转向结构

自行车型转向结构

阅读:146发布:2023-02-16

专利汇可以提供自行车型转向结构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一种 自行车 省 力 型转向结构,其具有一H型管,H型管的横管内端接一直 插管 ,直插管插入于前轮所接的 转向轴 管上端处,H型管的直管为贯通状,直管内借上、下 轴承 枢接 一内管,内管内的上半插接一握把竖杆,内管内的下端接一 定位 块 ,握把竖杆与定位块间以一螺杆相接,内管的下端突伸出直管,并以一定位片接一 连杆 ,连杆另一端与一转向片相接,转向片与穿出于车体前立管的转向轴管相接,转向轴管下端接前轮,以握把 横杆 带动握把竖杆经连杆让转向轴管转动,其比值为握把横杆转动二度,转向轴管转动一度,以形成省力的传动机构。,下面是自行车型转向结构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自行车型转向结构,其特征是包括:
一车体,其具有前立管。
转向轴管,其穿过前立管,其下端为前轮叉架,其于前立管上端处 接设一转向片;
一H型管,其由一横管、一直管与一直插管组成,横管内端接直插管, 横管外端接直管,直插管插入转向轴管上端处,直管为贯通状;
一内管,其为套于H型管直管内,其与直管间由上、下轴承枢接,其 内于中下方处接有一定位,定位块上端形成一斜面,定位块有一螺孔, 内管的下端部沿横向突伸出直管,并接有一定位片;
一握把,其由握把竖杆与握把横杆所组成,握把竖杆插入于内管的上 半,握把竖杆具有一贯穿孔,握把竖杆与定位块间以一螺杆相接,握把竖 杆的下端为一斜面,定位块的上端亦为斜面;及一连杆,其一端接子定位片,其另一端接于转向片。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省力型转向结构,其特征是直插管的 下端为一斜面,且转向轴管内有一固定块,固定块顶面为一斜面,且固定 块具有一螺孔,直插管的顶面与固定块间以一固定螺杆相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省力型转向结构,其特征是定位片与 连杆接点至直管轴心的距离为转向片与连杆接点至前立管轴心的距离为 两倍。

说明书全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行车型转向结构,特别是指一种将转向机 构前移,以形成更省力的机械结构,且使转向的度更精确。

背景技术

公知的自行车,其结构如图1与图2所示,仅为前车轴的转向部份, 具有一车体11,车体11为侧视如三角状的框架,车体11的前端为一前立 管12,有一转向轴管13穿过前立管12,转向轴管13下端为前轮叉架, 转向轴管13上端接有一握把14,由握把14带动转向轴管13转动,通常 握把14有一竖管部插入转向轴管13中,在转向轴管13内有一定位(俗 称乌司,图略),竖管部下端具有一斜面,定位块的顶面亦为一斜面,使 定位块以斜面与竖管部的斜面相接,且竖管部上端以一螺栓贯穿至定位 块,定位块为与转向轴管的内径相同;故,当握把转动时(如图2虚线所 示),便以斜面顶推定位块,让定位块带动转向轴管,一般设定转向轴管 由朝前的中心线两侧各四十五度转角为较佳的状态,有时限于路况,甚至 会有转至近九十度的状况,但是需于骑乘中很用力转,且非常难控制,特 别是登山越野的状况下,其原因是,转向轴管为直接转动中心,握把为直 接控制,当然使用中更费力,为了解决转向的费力问题,以确保有合于使 用要求的机构,研制出更符合实际需求的物品,设计人乃进行研发,以解 决转向机构的传动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行车省力型转向结构,运用 间接传动的方式,使握把前移,但是基于缩小车体长度的前题下,而不是 使人更前向趴进行操控,为相当于原位置处,但因握把不再直接与转向轴 管相接,便能以较小的力量传动,是因大部份的地面反作用力已被车体消 除了,人体不再是直接受力,另外,握把的转动处与车体转动处为相同的 机构,其间借由增设的H型管与连杆连接,H型管与转向轴管同步转动, 并构成省力的机构,而握把借连杆产生比例式传动方式,以形成精确转动 角度的放大控制,从而提升操控性。
为达成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转向结构为:
一车体,其具有前立管。
一转向轴管,其穿过前立管,其下端为前轮叉架,其于前立管上端处 接设一转向片;
一H型管,其由一横管、一直管与一直插管组成,横管内端接直插管, 横管外端接直管,直插管插入转向轴管上端处,直管为贯通状;
一内管,其为套于H型管直管内,其与直管间由上、下轴承枢接,其 内于中下方处接有一定位块,定位块上端形成一斜面,定位块有一螺孔, 内管的下端部沿横向突伸出直管,并接有一定位片;
一握把,其由握把竖杆与握把横杆所组成,握把竖杆插入于内管的上 半,握把竖杆具有一贯穿孔,握把竖杆与定位块间以一螺杆相接,握把竖 杆的下端为一斜面;及
一连杆,其一端接子定位片,其另一端接于转向片,当以握把横杆带 动握把竖杆,经定位块、内管、连杆、转向片让转向轴管转动。
其中直插管的下端为一斜面,且转向轴管内有一固定块,固定块顶面 为一斜面,且固定块具有一螺孔,直插管的顶面与固定块间以一固定螺杆 相接。
其中定位片与连杆接点至直管轴心的距离为转向片与连杆接点至前 立管轴心的距离为两倍,其比值使握把横杆转动二度、转向轴管转动一度。
为更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为达成预定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 效,兹举一较佳可行的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相信本实用新型 的目的、特征与优点,当可由此得到深入且具体的了解。

附图说明

图1为公知的自行车转向结构的立体图;
图2为公知自行车转向结构的俯视动作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自行车转向结构的立体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自行车转向结构的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自行车转向结构的侧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自行车转向结构未动作的俯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自行车转向结构以转动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3至图5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自行车省力型转向结构,自行 车设有一车体21,车体21前端有一前立管22,前立管22中穿过一转向 轴管23,转向轴管23接有一转向片24。
另具有一H型管31,H型管31的横管32内端接一直插管33,横管 32外端接一直管34,直插管33插入于前轮所接的转向轴管23上端处,H 型管31的直管34为贯通状,直管34内借上、下轴承35、36枢接一内管 37。
内管37内的上半插接握把41的一握把竖杆42,内管37内的下端接 一定位块38,握把竖杆42与定位块38间以一螺杆44相接,是于握把竖 杆42中设有一贯穿孔45让螺杆44穿过,且握把竖杆42的下端为一斜面, 定位块38的上端亦为一斜面,并使两斜面相接,让螺杆44穿至定位块38 的螺孔39处。
内管37的下端部沿横向突伸出直管34,并接一定位片30,其接有一 连杆51的一端,连杆51另一端与转向片24相接,转向轴管23下端为前 轮叉架,前轮叉架枢接有前轮,握把竖杆42接有一握把横杆43,当以握 把横杆43带动握把竖杆42,经定位块38、内管37、连杆51、转向片24 让转向轴管23转动,如图6至图7所示的状态。
其中直插管33的下端为一斜面,且转向轴管23内有一固定块25,固 定块25顶面为一斜面,且固定块25具有一螺孔26,直插管33的顶面与 固定块间25以一固定螺杆27相接。
请参阅图6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直行时的状态,外观看起来与公知的 类似,但手部的受力低,能轻松地维持前行的状态,这是本实用新型与公 知转向结构的最大不同,而另一不同点是,当要转弯时,如图7所示,只 要轻轻地转动握把41,而转动的角度由横管32显示,便让H型管31随转 向轴管23同步转动,若定位片与连杆接点至直管轴心的距离为转向片与 连杆接点至前立管轴心的距离为两倍,其比值使握把横杆转动二度、转向 轴管转动一度,这是较佳使用状况,使握把转九十度仍只能偏转四十五度, 近似汽车方向盘转动一圈仅转动不到一半的方式相同。
综上所述的结构,本实用新型运用间接式的H型管与连杆组成不同以 往的直接操控式龙头结构,具有省力性与精确性,让操作者具有更好的转 向性,更能持久乘骑,且手部的转向力不易与脚部的前进推力相互抵消, 更可轻松地骑乘与弯转,又能克服各种地形的限制,所以能提供很好的使 用性,为一完全与公知技术不同的机构。
以上所述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与附图,并非用来限 制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的所有范围应以下述的权利要求范围为准,凡 专利范围的精神与其类似变化的实施例与近似结构,皆应包含于本实用新 型之中。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