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零件和配件 / 隔热罩 / 干熄炉内温度场测量控制装置

干熄炉内温度场测量控制装置

阅读:506发布:2023-01-13

专利汇可以提供干熄炉内温度场测量控制装置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干熄炉内 温度 场测量控制装置,包括红外热像仪、多个 风 量调节装置及控制系统,红外热像仪设置于干熄炉炉顶,外设 隔热 罩 和透明视窗;干熄炉上气室风道入口连通上锥斗及下锥斗之间的环形风道,下气室风道入口通过多个 水 平风道连通中央风帽,上气室风道入口、下气室风道入口、环形风道及水平风道处均设有风量调节装置;红外热像仪和各风量调节装置均与控制系统连接。本实用新型能够实时在线测量干熄炉内所有区域温度变化情况,并将 信号 及时传递到控制系统转换为温度场图像,测量结果直观准确,方便控制人员精确调节炉内循环冷却风量,保证循环冷却惰性气体和 焦炭 进行有效均匀换热,达到使焦炭均匀冷却的目的。,下面是干熄炉内温度场测量控制装置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干熄炉内温度场测量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红外热像仪、多个量调节装置及控制系统,所述红外热像仪设置于干熄炉炉顶,外设隔热罩和透明视窗,透明视窗外设氮气吹扫装置;干熄炉上气室风道入口连通上锥斗及下锥斗之间的环形风道,下气室风道入口通过多个平风道连通中央风帽,上气室风道入口、下气室风道入口、环形风道及水平风道处均设有风量调节装置;红外热像仪和各风量调节装置均与控制系统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熄炉内温度场测量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气室风道入口、下气室风道入口处及水平风道处设置的风量调节装置为电动翻板;环形风道处设置的风量调节装置为多个沿周向均匀布置的电动风量调节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熄炉内温度场测量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系统为计算机。

说明书全文

干熄炉内温度场测量控制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干熄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干熄炉内温度场测量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国内运行的干熄焦生产线所采用的测温装置多为热电偶,安装于干熄炉的几个特殊部位,虽然采用多点测温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干熄炉各部的温度变化,但热电偶所测量的只是某一局部炉体的温度,对于炉体内的温度场变化不能及时反馈,也没有进一步实现对炉体内各部温度的精确调控,因此干熄炉内焦炭的冷却仍然存在不均匀的现象。
[0003] 及时掌握干熄炉内各点的温度场变化,有利于及时调整进入干熄炉的冷循环气体在干熄炉各点的均匀分布,有利于实现炉内焦炭的均匀冷却,从而改善干熄炉的冷却性能,提高干熄炉的冷却效率,减小焦炭在干熄炉内的干熄时间。这样,可减小干熄炉冷却室的容积以及降低吨焦气料比,从而大大降低整套干熄焦装置的建设投资及运行成本。干熄炉的精确控温对于大型化干熄焦装置而言效果将更加明显。发明内容
[0004]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干熄炉内温度场测量控制装置,能够实时在线测量干熄炉内所有区域温度变化情况,并将信号及时传递到控制系统转换为温度场图像,测量结果直观准确,方便控制人员精确调节炉内循环冷却量,保证循环冷却惰性气体和焦炭进行有效均匀换热,达到使焦炭均匀冷却的目的。
[0005]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6] 干熄炉内温度场测量控制装置,包括红外热像仪、多个风量调节装置及控制系统,所述红外热像仪设置于干熄炉炉顶,外设隔热罩和透明视窗,透明视窗外设氮气吹扫装置;干熄炉上气室风道入口连通上锥斗及下锥斗之间的环形风道,下气室风道入口通过多个平风道连通中央风帽,上气室风道入口、下气室风道入口、环形风道及水平风道处均设有风量调节装置;红外热像仪和各风量调节装置均与控制系统连接。
[0007] 所述上气室风道入口、下气室风道入口处及水平风道处设置的风量调节装置为电动翻板;环形风道处设置的风量调节装置为多个沿周向均匀布置的电动风量调节板。
[0008] 所述控制系统为计算机。
[0009]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0010] 1)干熄炉顶部设红外热像仪,能够实时在线测量干熄炉内所有区域温度变化情况,并将信号及时传递到控制系统转换为温度场图像,测量结果直观准确;
[0011] 2)方便控制人员精确调节炉内循环冷却风量,保证循环冷却惰性气体和焦炭进行有效均匀换热,达到使焦炭均匀冷却的目的;
[0012] 3)适用所有大中小型的干熄焦装置使用,具有调节灵活、控制精确、检修方便、结构布置合理、投资省、效果显著、无循环冷却气体泄露和不产生污染等优点。附图说明
[0013]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4]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干熄炉的主视图。
[0015] 图3是图2的俯视图。
[0016] 图中:1.干熄炉 2.焦炭 3.红外热像仪 4.风量调节装置 5.控制系统 6.上锥斗 7.下锥斗 8.环形风道 9.电动风量调节板 10.干熄炉壳体 11.上气室 12.下气室 13.水平风道 14.中央风帽

具体实施方式

[0017]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0018] 见图1,本实用新型所述干熄炉内温度场测量控制装置,包括红外热像仪3、多个风量调节装置4及控制系统5,所述红外热像仪3设置于干熄炉1炉顶,外设隔热罩和透明视窗,透明视窗外设氮气吹扫装置;干熄炉上气室11风道入口连通上锥斗6及下锥斗7之间的环形风道8,下气室12风道入口通过多个水平风道13连通中央风帽14,上气室11风道入口、下气室12风道入口、环形风道8及水平风道13处均设有风量调节装置4;红外热像仪3和各风量调节装置4均与控制系统5连接。
[0019] 所述上气室11风道入口、下气室12风道入口处及水平风道13处设置的风量调节装置5为电动翻板阀;环形风道8处设置的风量调节装置5为多个沿周向均匀布置的电动风量调节板9。
[0020] 所述控制系统5为计算机。
[0021] 应用本实用新型所述装置的干熄炉内温度场测量控制方法为,由红外热像仪3采集的干熄炉1内温度场信号转换为图像显示在控制系统5显示屏上,控制人员根据炉体内各部温度,控制各个风量调节装置4对干熄炉1各部进风量进行调节,使进入干熄炉1的冷循环气体在炉内均匀分布,并实现炉内焦炭2的均匀冷却。
[0022] 以下实施例在以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下述实施例中所用方法如无特别说明均为常规方法。
[0023] 【实施例】如图2-图3所示,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干熄炉的一种供气装置的具体结构。该装置由上锥斗6、下锥斗7、干熄炉壳体10、环形风道8、十字形水平风道13和中央风帽14组成,上锥斗6、下锥斗7套插在一起,套插檐形成的环状缝隙构成环形风道8;上锥斗6、下锥斗
7与干熄炉壳体10组成的气体分配室被分成完全隔绝的上下两层气室即上气室11和下气室
12,上气室11连通环形风道8,以周边风环的形式向锥斗中部由外向内供风,下气室12连通十字形水平风道13,通过十字形水平风道13垂直向上给中央风帽14供风,形成一种由周边风环由外向内供风及中央风帽14从炉体上部由内向外供风相结合的供风形式;在环形风道
8内设有多个电动风量调节板9,在上气室11风道入口、下气室12风道入口处及水平风道13处均设置有电动翻板阀。
[0024] 隔热罩可采用板制作,其上对应红外热像仪镜头处设透明视窗。
[0025] 热成像技术是通过非接触探测红外能量(热量),并将其转换为电信号,进而在显示器上生成热图像和温度值,并可以对温度值进行计算的一种检测方法。干熄炉工作时,采用红外热成像原理,由红外热像仪3采集干熄炉1内温度场信号转换为图像显示在控制系统5显示屏上,控制人员根据风道设置形式将炉体划分为多个区域,通过各区域内热图像颜色及深浅变化,参考所测得的温度值随时掌握炉内焦炭2的冷却情况,通过控制各个部位风量调节装置4对干熄炉1各部进风量进行调节,使进入干熄炉1的冷循环气体在炉内均匀分布,并实现炉内焦炭2的均匀冷却。
[0026]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相关专利内容
标题 发布/更新时间 阅读量
一种隔热罩 2020-05-11 739
一种隔热罩焊接装置 2020-05-13 37
一种隔热罩 2020-05-11 674
隔热罩和千分尺 2020-05-11 678
扩充卡隔热罩 2020-05-12 442
隔热罩 2020-05-11 401
汽车隔热罩 2020-05-11 620
有机隔热面罩 2020-05-12 827
隔热罩组件及方法 2020-05-13 517
隔热风琴防护罩 2020-05-11 20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