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商用车 / 多用途车 / 半自动研削装置

半自动研削装置

阅读:489发布:2021-11-08

专利汇可以提供半自动研削装置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半自动研削装置,其包括 砂轮 电机 等,砂轮电机位于床体的左端面下侧,作业台Y向行程 磁性 开关 位于床体的前端面,电控箱位于床体的上端面左侧,作业台进给油位于 车床 的上端面右侧,上作业台升降油缸和产品座台液压油缸都位于床体的内部,两个滑 块 分别位于一个 导轨 上,两个导轨都位于床体的上端面且都位于作业台进给油的后方,两个导轨之间设有产品座台 液压 马 达 ,上作业台Z向升降导柱位于两个导轨之间且贯穿床体的上端面,滑块的上方设有下作业台,产品座台液压马达位于床体和下作业台之间。本实用新型能够把轴套类的产品冒口残余部分或分型面毛刺进行研削,生产效率高,生产成本低,同时生产安全性高。,下面是半自动研削装置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半自动研削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砂轮电机、电控箱、压紧气缸、砂轮、产品座台、产品转数磁性开关、产品压紧、防护罩、滑块、导轨、作业台Y向行程磁性开关、作业台进给油、上作业台、下作业台、上作业台Z向升降导柱、床体、上作业台升降油缸、产品座台液压油缸、产品座台液压达、支柱,砂轮电机位于床体的左端面下侧,作业台Y向行程磁性开关位于床体的前端面,电控箱位于床体的上端面左侧,作业台进给油位于车床的上端面右侧,上作业台升降油缸和产品座台液压油缸都位于床体的内部,两个滑块分别位于一个导轨上,两个导轨都位于床体的上端面且都位于作业台进给油的后方,两个导轨之间设有产品座台液压马达,上作业台Z向升降导柱位于两个导轨之间且贯穿床体的上端面,滑块的上方设有下作业台,产品座台液压马达位于床体和下作业台之间,上作业台Z向升降导柱穿过下作业台且上端和上作业台连接,上作业台的上端面前端设有产品转数磁性开关,上作业台上端面左侧固定有砂轮,上作业台上端中间设有产品座台,支柱位于上作业台的上端且位于砂轮的后方,支柱的上端与防护罩连接,压紧气缸位于防护罩的上方且穿过防护罩的上端面,压紧气缸的下端与产品压紧块连接,产品压紧块位于防护罩的内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自动研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产品座台上设有一套定位装置可调节的多用途工装夹具。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自动研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床体的底端上固定有支脚。

说明书全文

半自动研削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研削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半自动研削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铸件浇完后,浇冒口一般是用分离钳来去除,但是浇冒口切除后还会有一小截残余留在铸件上,有时同一个铸件上下模的分型位置上还会出现毛刺(飞边),这时就需要使用人工研削来进行修整。我公司产品普遍较大,有的直径达500毫米,如果全部用人工在台式砂轮机上进行研磨、修整,即会产生一部分的产品外观不良(出现研削不足或研削过头),产品质量得不到保。另一方面工作效率低,生产成本高,而且人工作业体消耗较大,也存在安全隐患。
[0003] 根据产品特点(圆柱形或圆台形),浇冒口的位置基本就在外圆面上,同时圆柱或圆台的直径小于500mm,高度小于400mm,如果设计一种研磨砂轮和产品产生相对运动的装置,就能够把冒口残余磨掉的同时也把高于外圆面的分型飞边、毛刺也可一并清理,做到一举两得。实用新型内容
[0004]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半自动研削装置,其能够把轴套类的产品冒口残余部分或分型面毛刺进行研削,生产效率高,生产成本低,同时生产安全性高。
[0005]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一种半自动研削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砂轮电机、电控箱、压紧气缸、砂轮、产品座台、产品转数磁性开关、产品压紧、防护罩、滑块、导轨、作业台Y向行程磁性开关、作业台进给油、上作业台、下作业台、上作业台Z向升降导柱、床体、上作业台升降油缸、产品座台液压油缸、产品座台液压达、支柱,砂轮电机位于床体的左端面下侧,作业台Y向行程磁性开关位于床体的前端面,电控箱位于床体的上端面左侧,作业台进给油位于车床的上端面右侧,上作业台升降油缸和产品座台液压油缸都位于床体的内部,两个滑块分别位于一个导轨上,两个导轨都位于床体的上端面且都位于作业台进给油的后方,两个导轨之间设有产品座台液压马达,上作业台Z向升降导柱位于两个导轨之间且贯穿床体的上端面,滑块的上方设有下作业台,产品座台液压马达位于床体和下作业台之间,上作业台Z向升降导柱穿过下作业台且上端和上作业台连接,上作业台的上端面前端设有产品转数磁性开关,上作业台上端面左侧固定有砂轮,上作业台上端中间设有产品座台,支柱位于上作业台的上端且位于砂轮的后方,支柱的上端与防护罩连接,压紧气缸位于防护罩的上方且穿过防护罩的上端面,压紧气缸的下端与产品压紧块连接,产品压紧块位于防护罩的内部。
[0006] 优选地,所述产品座台上设有一套定位装置可调节的多用途工装夹具。
[0007] 优选地,所述床体的底端上固定有支脚。
[0008]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能够把轴套类的产品冒口残余部分或分型面毛刺进行研削,生产效率是原来手工研削的三倍,生产成本低,同时生产安全性高。附图说明
[0009]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10]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1] 下面结合附图给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0012]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半自动研削装置包括砂轮电机1、电控箱2、压紧气缸3、砂轮4、产品座台5、产品转数磁性开关6、产品压紧块7、防护罩8、滑块91、导轨92、作业台Y向行程磁性开关10、作业台进给油11、上作业台12、下作业台13、上作业台Z向升降导柱14、床体15、上作业台升降油缸16、产品座台液压油缸17、产品座台液压马达18、支柱19,砂轮电机1位于床体15的左端面下侧,作业台Y向行程磁性开关10位于床体15的前端面,电控箱2位于床体15的上端面左侧,作业台进给油11位于车床15的上端面右侧,上作业台升降油缸16和产品座台液压油缸17都位于床体15的内部,两个滑块91分别位于一个导轨92上,两个导轨92都位于床体15的上端面且都位于作业台进给油11的后方,两个导轨92之间设有产品座台液压马达18,上作业台Z向升降导柱14位于两个导轨92之间且贯穿床体15的上端面,滑块
91的上方设有下作业台13,产品座台液压马达18位于床体15和下作业台13之间,上作业台Z向升降导柱14穿过下作业台13且上端和上作业台12连接,上作业台12的上端面前端设有产品转数磁性开关6,上作业台12上端面左侧固定有砂轮4,上作业台12上端中间设有产品座台5,支柱19位于上作业台12的上端且位于砂轮4的后方,支柱19的上端与防护罩8连接,压紧气缸3位于防护罩8的上方且穿过防护罩8的上端面,压紧气缸3的下端与产品压紧块7连接,产品压紧块7位于防护罩8的内部。
[0013]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砂轮电机驱动砂轮运行,砂轮端面的有效部位与产品座台上产品需要研削的部位进行相对运动产生研削,产品研削面平整且外圆轮廓保留完好,员工只需要进行产品的装卸即可。电控箱用于控制装置正常运转。压紧气缸用于驱动上作业台、下作业台的Y向移动以及上作业台的Z向移动。产品座台用于放置所需研削的产品。产品转数磁性开关用于控制产品座台的旋转。产品压紧块用于压紧固定所需研削的产品。
防护罩起到防护的作用,防止研削碎片飞出,提高了研削装置的安全性。导轨和滑块都有利于下作业台的移动。作业台Y向行程磁性开关用于控制上作业台和下作业台的Y向移动。作业台进给油用于添加油,有利于滑动。上作业台可以上下移动(Z向),上作业台和下作业台都可以前后移动(Y向),以适合大小不一产品的研削需求。上作业台Z向升降导柱用于帮助上作业台Z向的移动。床体起到支撑的作用。上作业台升降油缸用于为上作业台的运动提供能源。座台液压油缸为产品座台的旋转提供能源。液压马达驱动产品座台的旋转,调节所需研削的部位。产品座台液压马达用于驱动产品座台的旋转。支柱用于连接及支撑防护罩。
[0014] 所述产品座台上设有一套定位装置可调节的多用途工装夹具,这样有利于定位和固定所需研削的产品,精确度更高。所述产品座台移动进行研削,研削量控制在3mm/圈之内,这样精确度高。
[0015] 床体15的底端上固定有支脚100,这样增加稳定性且防止床体被腐蚀
[0016]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相关专利内容
标题 发布/更新时间 阅读量
多用途车辆 2020-05-13 741
多用途车 2020-05-11 457
多用途车辆 2020-05-14 491
多用途车 2020-05-11 781
多用途车 2020-05-11 187
多用途车 2020-05-11 319
多用途车 2020-05-12 39
多用途车 2020-05-12 908
多用途车 2020-05-12 264
多用途车 2020-05-11 291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