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商用车 / 卡车 / 平板车 / 平板车机械抽拉式折叠踏梯机构

平板车机械抽拉式折叠踏梯机构

阅读:1012发布:2020-06-16

专利汇可以提供平板车机械抽拉式折叠踏梯机构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提供一种 平板车 机械抽拉式折叠踏梯机构,具有平板车车架,车架侧部固定安装 箱体 ,箱体用于收纳可从其前端开口处抽拉而出的折叠踏梯,且折叠踏梯的一端通过纯机械式的 滚动摩擦 结构与箱体实现可抽拉的相对运动;箱体的前端开口处下端面还设有能够将展开使用的折叠踏梯稳固于车辆侧面的限位 支架 ;箱体的底端与车架之间还设有斜置的用于稳固箱体安装的 支撑 结构。本实用新型有效利用车辆侧面空间,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快捷,稳固可靠,在不影响车辆外观及离地高度等情况下能为工作人员提供随时上车的便利条件。,下面是平板车机械抽拉式折叠踏梯机构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平板车机械抽拉式折叠踏梯机构,具有平板车车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1)侧部固定安装箱体(2),所述箱体(2)用于收纳可从其前端开口处抽拉而出的折叠踏梯(3),且折叠踏梯(3)的一端通过纯机械式的滚动摩擦结构(4)与箱体(2)实现可抽拉的相对运动;
所述箱体(2)的前端开口处下端面还固定安装能够将展开使用的折叠踏梯(3)稳固于车辆侧面的限位支架(5);所述箱体(2)的底端与车架(1)之间还固定安装斜置的用于稳固箱体(2)安装的支撑结构(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板车机械抽拉式折叠踏梯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2)为内侧带导轨(7)的方形箱体,其高度与折叠踏梯(3)完全折叠收合后平放置其内时的总高度相适配,其长度与折叠踏梯(3)完全折叠收合后水平放置其内的最长端尺寸相适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板车机械抽拉式折叠踏梯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叠踏梯(3)用矩管制成,其包括一端与箱体(2)通过滚动摩擦结构(4)实现抽拉运动的第一踏梯(301),以及与第一踏梯(301)通过铰链(9)首尾相连的第二踏梯(30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板车机械抽拉式折叠踏梯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叠踏梯(3)的每个可折叠单元之间设有可将各折叠单元连为一体的紧拉钩(30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板车机械抽拉式折叠踏梯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滚动摩擦结构(4)包括安装于箱体(2)内侧对称设置的导轨(7),且导轨(7)的轨道内分别设有可沿其轨道转动并线性位移的滚动轴承(8),所述滚动轴承(8)的轴承外圈与导轨(7)滚动触接,滚动轴承(8)的轴承内圈与折叠踏梯(3)的外侧相连来实现折叠踏梯(3)在箱体(2)内的抽拉运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板车机械抽拉式折叠踏梯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支架(5)用横置于箱体(2)前端开口处下端面的单根金属件制成,并通过其侧面对折叠踏梯(3)底部的支撑来稳固展开后的折叠踏梯(3),以使折叠踏梯(3)与水平面的夹取值为20°-
45°范围内的固定值。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板车机械抽拉式折叠踏梯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结构(6)用斜置的金属件制成,其两端分别与箱体(2)以及车架(1)相连并围成三角形结构来稳固箱体(2)的安装。
8.根据权利要求2或5所述的平板车机械抽拉式折叠踏梯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7)通过沿其轨道安装呈直线设置的限位条(701)来保证折叠踏梯(3)沿导轨(7)作直线抽拉运动。

说明书全文

平板车机械抽拉式折叠踏梯机构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具体涉及一种平板车机械抽拉式折叠踏梯机构。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市面上具有平台运输功能的平台车辆,多数没有配备方便工作人员登上车架平台进行操作的踏梯机构,多是采用与车体分离的移动式踏梯临时实现登车。针对这种现状,公开号为CN203601098U平板车配备并安装了折叠登车踏梯,但是,其踏梯机构的展开和使用是依赖液压系统来实现的,除了导致踏梯机构的整体经济成本上升的不利因素外,受液压驱系统安装空间以及位置的限制,折叠踏梯机构的整体结构亦趋于复杂化,而且其安装位置也受到限制。还有一些平台车通过直接焊接的方式安装了踏梯,但是这种方式除了需要占据较大的平台车外部空间外,外置的踏梯受意外撞击而发生损毁的险也会随之升高;而且以牺牲车体平台的离地高度来实现安装的方式,通用性也较差,现针对上述问题提出如下技术方案。实用新型内容
[0003]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平板车机械抽拉式折叠踏梯机构,通过用箱体收纳可抽拉出箱体外并展开的折叠式踏梯解决大多数平板车未配备登车踏梯的技术问题;通过将踏梯一端用纯机械的滚动摩擦结构与箱体相连的设计来解决踏梯在箱体内能够以最小的摩擦阻简单自由地将其抽拉而出的技术问题;通过在箱体相应位置处安装限位支架以及支撑结构来解决在节省经济成本的基础上确保装置整体结构更加稳固的技术问题。
[0004]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平板车机械抽拉式折叠踏梯机构,具有平板车车架,所述车架侧部固定安装箱体,所述箱体用于收纳可从其前端开口处抽拉而出的折叠踏梯,且折叠踏梯的一端通过纯机械式的滚动摩擦结构与箱体实现可抽拉的相对运动;所述箱体的前端开口处下端面还设有能够将展开使用的折叠踏梯稳固于车辆侧面的限位支架;所述箱体的底端与车架之间还设有斜置的用于稳固箱体安装的支撑结构。
[0005] 所述箱体为内侧带导轨的方形箱体,其高度与折叠踏梯完全折叠收合后平放置其内时的总高度相适配,其长度与折叠踏梯完全折叠收合后水平放置其内的最长端尺寸相适配。
[0006] 所述折叠踏梯用矩管制成,其包括一端与箱体通过滚动摩擦结构实现相对运动的第一踏梯,以及与第一踏梯通过铰链首尾相连的第二踏梯。
[0007] 所述折叠踏梯的每个可折叠单元之间设有可将各折叠单元连为一体的紧拉钩。
[0008] 所述滚动摩擦结构包括安装于箱体内侧对称设置的导轨,且导轨的轨道内分别设有可沿其轨道转动并线性位移的滚动轴承,通过滚动轴承轴承外圈与导轨滚动触接,滚动轴承的轴承内圈与折叠踏梯的外侧相连来实现折叠踏梯在箱体内的抽拉运动。
[0009] 所述限位支架用横置于箱体前端开口处下端面的单根金属件制成,并通过其侧面对折叠踏梯底部的支撑来稳固展开后的折叠踏梯,并使折叠踏梯与水平面的夹取值为20°-45°范围内的固定值。
[0010] 所述支撑结构用斜置的金属件制成,其两端分别与箱体以及车架相连并围成三角形结构来稳固箱体的安装。
[0011] 所述导轨通过沿其轨道安装呈直线设置的限位条来保证折叠踏梯沿导轨作直线抽拉运动。
[0012]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
[0013] 1、较市面上大多数未随车安装踏梯机构的平台车而言,解决了工作人员随时随地可通过踏梯爬上车台进行操作的技术问题,尤其方便在雨天气情况下或年龄较大的工作人员上下平台车的操作;
[0014] 2、较现有技术下带液压系统的折叠踏梯而言,本方案采用纯机械式安装结构,安装以及使用均更为简单,在保证折叠、收纳、抽拉功能的前提下,更为节约成本;
[0015] 3、踏梯收纳在车体车架侧面的箱体内,箱体本身也能对踏梯形成一定的防护作用,箱体具体的安装位置选择性更广,因此安装所适用车型的通用性更广,而且箱体底端设有支撑结构,前端设有限位支架,支撑结构能够保证箱体安装的稳固性,限位支架能够稳固踏梯的使用坡度,装置整体的结构精简且牢固;
[0016] 4、踏梯端部通过滚动摩擦结构实现沿箱体的抽拉运动,较滑动摩擦以及刚性连接更加灵巧轻便;
[0017] 5、本方案具有节省空间,登车方便,安装通用性更好,结构更为简单,使用、收纳便捷,节约成本,易于实现的优势。附图说明
[0018]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0019] 图2为图1的右侧结构示意图;
[0020] 图3为将图1的折叠踏梯折叠收合后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0021] 图4为将图1的折叠踏梯收纳于箱体后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 下面结合附图1-4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
[0023] 平板车机械抽拉式折叠踏梯机构,具有平板车车架1,为了给平板车车体随车安装可供工作人员随时登上车体平台进行操作的踏梯机构,先于所述车架1侧部固定安装箱体2,箱体2可采用结构简单且较为常见的方形结构,在此不做限制,主要是通过箱体2来起到对踏梯的收纳和保护双重作用,再者,借助箱体2来间接实现踏梯机构的安装,这样,箱体2的安装位置也更为宽泛,即只要在车架1的侧部任意选择一个位置安装皆可,安装所适用车型的通用性更广。
[0024] 进一步地,所述箱体2用于收纳可从其前端开口处抽拉而出的折叠踏梯3,且折叠踏梯3的一端通过滚动摩擦结构4与箱体2实现可抽拉的相对运动。现有技术下,有一些折叠踏梯3是通过滑动摩擦结构与箱体2实现连接的,如滑和滑道,滑槽和挂钩。而本方案采用纯机械的滚动摩擦结构4与箱体2 相连,较滑动摩擦结构而言具有进一步地减小摩擦阻力的作用,因此使得折叠踏梯3从箱体2仓内抽拉而出的操作更加轻巧灵便。此外,采用滚动摩擦结构4以及折叠踏梯3的结构,一方面折叠踏梯3较直接在车体上焊接固连踏梯的结构更为节省车体空间,另一方面,折叠踏梯3与箱体2之间通过滚动摩擦结构4相关联经抽拉动作来使用的安装结构,较采用液压系统展开可折叠的踏梯机构而言结构更为精简,操作更为便捷,在具备相同使用功能前提下,更为节省经济成本。
[0025] 此外,在上述技术特征的基础上,为了确保装置中折叠踏梯3在登踏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所述箱体2的前端开口处下端面还设有能够将展开使用的折叠踏梯3稳固于车辆侧面的限位支架5,通过限位支架5的限位和支撑作用来使展开的折叠踏梯3不发生相对位移或相对转动。而且,本方案中,箱体2由于安装在车架1外侧,其内的折叠踏梯3抽拉出箱体2外后才能使用,此时,箱体2的前端成为折叠踏梯3的主要受力点,因此,折叠踏梯3需要极为稳固的支撑才能确保登梯安全,为了使箱体2具有足够坚固的强度来支撑折叠踏梯3的登踏使用,所述箱体2的底端与车架1之间还设有斜置的用于稳固箱体2安装的支撑结构6。优选地,所述支撑结构6可用斜置的单根或多根金属件制成,如图所示可采用角制成,其首尾分别与箱体2开口处下侧面以及车架1下端安装处相连并围成三角形结构来稳固箱体2的安装。
[0026] 上述实施例中,优选地,所述箱体2为内侧带导轨7的方形箱体(如图1、图2、图4所示),其高度与折叠踏梯3完全折叠收合后水平放置其内时的总高度相适配,其长度与折叠踏梯3完全折叠收合后水平放置其内的最长端尺寸相适配。这样,是为了使箱体2本身结构更为紧凑,不占据较大的空间,并使其具有收纳的功能的同时,还能为折叠踏梯3在其内任意抽拉动作的实现提供安装结构支持。
[0027] 为使装置的整体结构坚固、简单、且稳定,并具体地实现折叠踏梯3的可折叠功能,所述折叠踏梯3用矩管制成,优选采用矩管,轻巧的同时矩管的矩形平面更利于踏梯机构上各零部件的安装。此外,所述折叠踏梯3包括一端与箱体2通过滚动摩擦结构4实现相对运动的第一踏梯301,以及与第一踏梯301通过铰链9首尾相连的第二踏梯302。当两个单元的第一踏梯301和第二踏梯302折叠后,所述折叠踏梯3的每个可折叠单元之间设有可将各折叠单元连为一体的锁紧拉钩303。具体地,所述锁紧拉钩303可由钩体和环扣组成。
[0028] 为了用最为简单的构件实现折叠踏梯3的抽拉运动,所述滚动摩擦结构4 包括安装于箱体2内侧对称设置的导轨7,且导轨7的轨道内分别设有可沿其轨道转动并线性位移的滚动轴承8,通过滚动轴承8的轴承外圈与导轨7滚动触接,滚动轴承8的轴承内圈通过轴安装在折叠踏梯3的端部外侧来实现折叠踏梯3在箱体2内的抽拉运动。
[0029] 同理地,为了用最为简单的构件实现对展开后的折叠踏梯3的固定,所述限位支架5用横置于箱体2前端开口处下端面的单根金属件制成,并通过其侧面对折叠踏梯3底部的支撑来稳固展开后的折叠踏梯3,以使折叠踏梯3 与水平面的夹角取值为20°-45°范围内的固定值。如图1所示实施例,为限位支架5对与水平面夹角为60°的折叠踏梯3的限位支撑稳固安装的结构示意图。
[0030] 为了使折叠踏梯3沿箱体2内的导轨7通过滚动摩擦向外抽拉时始终沿直线运动,所述导轨7通过沿其轨道外侧安装呈直线设置的限位条701来实现。具体地,如图2所示,所述限位条701可用U型的橡胶或塑料件卡装于导轨7的边沿来实现导向和限位作用。
[0031] 使用原理:针对平板车等需要上车操作的车辆,通过在车辆侧面安装箱体2,箱体2内适配折叠踏梯3,折叠踏梯3一端外侧安装滚动轴承8,通过滚动轴承8沿箱体2内的导轨7作直线运动来实现轻松地在箱体2内抽拉折叠踏梯3,折叠踏梯3通过铰链9连接两个折叠单元,并在箱体2前端下侧设置可稳固展开后的折叠踏梯3的限位支架5,在箱体2内的导轨7外侧卡装限位条701来确保滚动轴承8始终沿直线滚动。解决工作人员随时随地轻松上下平台的技术问题。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还具有有效利用车辆侧面空间,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快捷,稳固可靠,在不影响车辆外观及离地高度等情况下为工作人员提供上车便利条件的特点。
[0032] 上述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实施范围,故凡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述内容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包括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相关专利内容
标题 发布/更新时间 阅读量
一种摆摊平板车 2020-05-11 302
一种矿用平板车 2020-05-11 400
一种多功能平板车 2020-05-13 60
异形平板车碰头 2020-05-11 695
透析液运送平板车 2020-05-13 417
百货运输的小型平板车 2020-05-13 679
多功能平板车 2020-05-12 432
一种多功能轻便平板车 2020-05-14 6
双向推拉平板车 2020-05-12 146
平板车及其底架 2020-05-12 772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