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大篷车和拖车 / 牵引杆 / 高度可调的拉伸牵引杆

高度可调的拉伸牵引杆

阅读:340发布:2020-05-11

专利汇可以提供高度可调的拉伸牵引杆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 发明 涉及一种高度可调的拉伸 牵引杆 (1),具有牵引梁(5)并且具有两个彼此以能旋转的方式相连接的牵引杆臂(7、8)。在所述牵引梁(5)与所述牵引杆臂(7、8)之间布置了转接器(6),该转接器在单个的支承部位(9)上以能够旋转的方式与所述下方的牵引杆臂(7)相连接,其中所述支承部位(9)在所述转接器(6)上以一定的距离布置在所述牵引梁(5)的前面的梁端(16)的上方和前面。,下面是高度可调的拉伸牵引杆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高度可调的拉伸牵引杆,具有牵引梁(5)和多个、尤其是两个彼此以能旋转的方式相连接的牵引杆臂(7、8),其中,在所述牵引梁(5)与所述牵引杆臂(7、8)之间布置了转接器(6),并且其中所述转接器(6)在一个单个的支承部位(9)上以能够旋转的方式与下方的牵引杆臂(7)相连接,所述支承部位(9)在所述转接器(6)上以一定的距离布置在所述牵引梁(5)的上方并且以一定的轴向的距离布置在所述牵引梁(5)的前面的梁端(16)之前。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伸牵引杆,其特征在于,所述拉伸牵引杆(1)具有牵引器件(13)、用于所述牵引杆臂(7、8)的调节机构并且必要时具有制动机构(14)。
3.按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拉伸牵引杆,其特征在于,所述拉伸牵引杆(1)具有布置在所述转接器(6)上的支撑轮(15)和/或驻车制动杆(42)。
4.按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拉伸牵引杆,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器(6)具有准备好的、用于支撑轮(15)或者其它车辆部件的加装区域(25)。
5.按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拉伸牵引杆,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器(6)具有用于驻车制动杆(42)的支承容纳部(28)。
6.按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拉伸牵引杆,其特征在于,所述加装区域(25)和用于驻车制动杆(42)的支承容纳部(28)布置在所述转接器(6)的彼此对置的侧面上。
7.按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拉伸牵引杆,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器(6)至少部分地构造为壳体状并且具有被侧壁(21、22)限定的内部的空腔(23)。
8.按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拉伸牵引杆,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壁(21、22)在下方的转接器区域中在侧面彼此保持距离,并且在所述上方的转接器区域中在所述下方的牵引杆臂(7)的支承部位(9)上彼此靠近。
9.按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拉伸牵引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腔(23)在所述上方的以及正面侧的转接器区域中被横向壁(24)限定。
10.按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拉伸牵引杆,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器(6)在所述下方的牵引杆臂(7)的支承部位(9)上具有碗形的支承容纳部(27)。
11.按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拉伸牵引杆,其特征在于,所述加装区域(25)和用于驻车制动杆(42)的支承容纳部(28)布置在相应的侧壁(21、22)上。
12.按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拉伸牵引杆,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器(6)具有用于与所述牵引梁(5)相连接的支撑件(19)以及从所述支撑件(19)斜向上伸出的支臂(20),所述支臂在所述上方的端部上具有用于所述下方的牵引杆臂(7)的支承部位(9)的支承容纳部(26)。
13.按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拉伸牵引杆,其特征在于,所述支臂(20)具有部分壳体状的构造,所述构造具有内部的空腔(23)和保持距离的侧壁(21、22)。
14.按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拉伸牵引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杆臂(7、8)通过一个单个的支承部位(10)彼此相连接。
15.按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拉伸牵引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杆臂(7、8)构造为单臂。
16.按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拉伸牵引杆,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器(6)的支臂(20)和所述下方的牵引杆臂(7)基本上具有相同的长度。
17.按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拉伸牵引杆,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部位(9、10)构造为旋转支座。
18.按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拉伸牵引杆,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机构(12)具有布置在所述支承部位(9、10)上的固定机构(35)。
19.按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拉伸牵引杆,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动机构(14)具有布置在所述上方的牵引杆臂(8)上的带有制动拉索(41)的惯性制动器(40),所述制动拉索(41)通过所述转接器(6)中的空腔(23)被引导到空心的牵引梁(5)中。
20.按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拉伸牵引杆,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方的牵引杆臂(8)具有用于容纳所述惯性制动器(40)的管本体(32)以及用于在侧面布置在所述管本体(32)上的制动拉索(41)的支撑件(34)。
21.按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拉伸牵引杆,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器(6)、尤其侧壁(22)在所述支承容纳部(28)的区域中具有用于使所述驻车制动杆(42)穿到所述空腔(23)中并且到达所述制动拉索(41)的空隙(29)。
22.按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拉伸牵引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梁(5)构造为管状,并且在所述前面的梁端(16)上具有用于必要时以能够调节的方式固定所述转接器(6)、尤其是其支撑件(19)的装配机构(17)。
23.车辆、尤其是挂车,具有底盘(3)和能够调节的拉伸牵引杆(1),其特征在于,构造按权利要求1到22中至少一项所述的拉伸牵引杆(1)。

说明书全文

高度可调的拉伸牵引杆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独立权利要求的前序部分中的特征的、用于挂车的、高度可调的拉伸牵引杆(Zugdeichsel)。

背景技术

[0002] 一种这样的高度可调的牵引杆从EP 0 326 570 B1中得到公开。它具有在前面的端部上斜向上弯曲的牵引梁(Zugholm)和两个以能旋转的方式彼此相连接的牵引杆臂,其中下方的双臂的牵引杆臂以能旋转的方式在所述牵引梁上得到支承。此外,所述牵引杆具有被固定在所述牵引梁上的支撑轮以及带有处于上方的牵引杆臂上的惯性制动器以及驻车制动杆的制动机构,所述驻车制动杆布置在所述牵引梁与所述下方的牵引杆臂之间的旋转支座(Schwenklager)上并且得到支承。
[0003] 此外,从实践中已知具有两个以能旋转的方式彼此相连接的牵引杆臂的高度可调的牵引杆,对于所述牵引杆来说所述下方的牵引杆臂构造为具有四个支承部位的并联控制杆(Parallellenker)并且在牵引梁上得到支承。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的任务是,说明一种得到改进的、高度可调的拉伸牵引杆。
[0005] 本发明用独立权利要求中的特征来解决该任务。
[0006] 被要求保护的、高度可调的拉伸牵引杆拥有更简单的并且成本更低廉的结构的优点。此外,所述转接器能够实现更紧凑的结构,该结构具有缩短的牵引杆长度和缩短的相对于车辆的在所述牵引梁上得到支撑的车身的间距。
[0007] 此外,被要求保护的拉伸牵引杆拥有多个、优选两个牵引杆臂的较大的调节范围。通过所述转接器,与其相连接的第一牵引杆臂可以具有更短的结构长度,这有利于调节运动学特性。所述上方的或者前面的牵引杆臂可以在降低的位置中相对于所述牵引梁对齐地定向。这对于布置在所述牵引杆臂上的牵引器件(Zugmittel)与处于较低处的车辆接合器(Fahrzeugkupplung)的连接来说是有利的。被要求保护的拉伸牵引杆另一方面还可以按需要进一步向下运动并且运动到更低的、在所述牵引梁下方的耦合位置中。所述上方的牵引杆臂由于所述调节运动学特性而在所述牵引器件的所有高度位置中可以保持平的定向。
同样,在所述牵引器件的所有高度位置中可以将所述牵引梁置于水平的定向中。
[0008] 此外,被要求保护的拉伸牵引杆拥有以下优点:它在不同的位置中对离地间隙没有不好的影响。在此有利的是,所述转接器的支臂和所述下方的牵引杆臂基本上具有相同的长度。此外,所述拉伸牵引杆在所述上方的和所述下方的牵引器件位置中基本上具有相同的长度。在中间位置中,所述牵引杆长度也没有根本地变化。这对于牵引杆稳定性和车辆的行驶性能来说是有利的。
[0009] 被要求保护的拉伸牵引杆能够将支撑轮和/或驻车制动杆加装在所述转接器上,这对于所述拉伸牵引杆的总长的缩短来说同样是有利的。此外,产生更好的并且成本更低廉的加装可行性。其它的优点是被要求保护的高度可调的拉伸牵引杆的得到改进的刚度以及得到改进的经济性。
[0010] 所述牵引杆臂可以有利地构造为单臂并且分别通过各个支承部位、优选旋转支座彼此间相连接以及与所述转接器相连接。这对于所述拉伸牵引杆来说产生多种多样的独特的调节可行性。调节机构的固定机构可以作用在所述支承部位上。
[0011] 此外,所述牵引杆臂的设计可以得到简化并且带来成本优点。其它的优点在于可以容易地将惯性制动器集成在所述上方的并且优选管状的牵引杆臂中并且制动拉索的敷设得到了改进和简化,所述驻车制动杆也可以作用在所述制动拉索上。
[0012] 所述转接器的、被要求保护的壳体状的构造一方面拥有用于其刚度以及用于制造开销和成本的优点。另一方面可以将支撑轮或者其它的车辆部件和驻车制动杆在没有相互的不好的影响的情况下加装在所述转接器的不同的侧面上。这些部件的以往必要的轴向偏差连同所述牵引杆长度的相应的扩大是可有可无的。此外,通过这种转接器构造,可以更加容易地敷设和引导所述制动拉索,其中所述驻车制动杆可以在所述壳体状的转接器的空腔的内部并且由此在得到保护的部位上作用在所述制动拉索上。
[0013] 本发明的其它有利的设计方案在从属权利要求中得到了说明。附图说明
[0014] 本发明在附图中举例地并且示范性示出。详细地:图1示出了具有高度可调的牵引杆以及支撑轮的车辆的侧视图;
图2示出了图1的拉伸牵引杆的另一扩大的并且中断的侧视图;
图3和4示出了图1和2的拉伸牵引杆的处于其它高度调节中的侧视图;
图5示出了所述拉伸牵引杆的按照图2的箭头V的俯视图;
图6示出了所述拉伸牵引杆的按照图2的箭头VI的正视图;并且
图7和8以俯视图和侧视图示出了图1到6的拉伸牵引杆的变型方案。

具体实施方式

[0015]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车辆2、尤其是挂车的高度可调的拉伸牵引杆1。此外,本发明涉及一种装备有这样的拉伸牵引杆1的车辆、尤其是挂车2。
[0016] 图1以侧视图示出了所述拉伸牵引杆1的第一种变型方案以及挂车2的部分。所述挂车2具有底盘3,该底盘则具有一个或者多个轴和车轮并且具有车身4。此外,可以设置支撑轮15。这些部件在图1中用虚线示出。
[0017] 所述高度可调的牵引杆1具有牵引梁5、转接器6以及多个彼此以能旋转的方式相连接的牵引杆臂7、8。优选存在两个具有连接及支承部位10的牵引杆臂7、8。但是,所述牵引杆臂的数目也可以更大。此外,拉伸牵引杆1具有正面侧的、用于与牵引车(未示出)相连接的牵引器件13。所述牵引器件13可以布置在所述上方的或者前面的牵引杆臂8上。
[0018] 所述牵引梁5在后面的端部上与所述底盘3能够连接或者相连接。所述牵引梁5优选构造为空心体,其中该牵引梁比如可以具有管的形状或者相反的带有指向下方的开口的U形轮廓的形状。它在图1到6的实施例中实施为笔直的单梁(Einzelholm),比如实施为所谓的管式牵引杆。作为替代方案,它可以拥有其它的造型。
[0019] 图7和8示出了所述拉伸牵引杆1的第二种变型方案,该拉伸牵引杆在这里构造为刚性的V型牵引杆。它具有两个斜着朝向彼此渐窄(zulaufend)的牵引杆梁45,所述牵引杆梁在两侧连接到所述中心的牵引梁5上并且在这里用梁接头46刚性地或者必要时以可调的方式来固定。所述牵引杆梁45可以是所述底盘3的纵梁的前面的端部。所述牵引梁5在这些实施例中拥有比在图1到6的第一种变型方案中和在那里示出的管式牵引杆(Rohrdeichsel)更短的长度。在其它方面,所述牵引梁5的造型在所有实施例中可以是相同的造型。
[0020] 在另一种未示出的实施方式中,牵引梁5可以直接被加装在比如构造为矩形框架的底盘3上。此外,所述拉伸牵引杆1的其它的设计变型方案是可行的。
[0021] 如图1到4在比较中所描绘的那样,所述拉伸牵引杆1可以用其牵引器件13来调节到不同的高度,用于耦合到不同高度的车辆接合器 (Fahrzeugkupplung)上。这通过所述牵引杆臂7、8的、相对于彼此以及相对于所述牵引梁5或者相对于转接器6的扭转和调节来进行。借助于调节机构12,可以定不同的牵引杆位置。
[0022] 此外,所述拉伸牵引杆1可以具有制动机构14,该制动机构与所述车辆2、尤其挂车的未示出的车轮制动器相连接。所述制动机构14可以具有常用制动器(Betriebsbremse),该常用制动器具有布置在上方的牵引杆臂8上的并且与所述牵引器件13相连接的惯性制动器(Auflaufbremse)40,所述惯性制动器则与制动拉索41相连接,沿着所述牵引杆臂7、8将所述制动拉索敷设直到所述牵引梁5并且在那里将其继续引导。作为补充方案或者替代方案,所述制动机构14可以具有拥有驻车制动杆42的驻车制动器,所述驻车制动杆42借助于杆支承件(Hebellager)43以能旋转的方式在所述转接器6上得到支承并且所述驻车制动杆42同样可以作用在所述制动拉索41上。
[0023] 所述牵引器件13具有一个合适的并且必要时能够改变或者能够更换的牵引头(Zugkopf)38,该牵引头布置在拉杆39的前面的端部上,所述拉杆本身与所述上方的牵引杆臂8相连接并且在存在制动机构14时与所述惯性制动器40或者其组成部分相连接。所述牵引头38比如按照所示出的实施例可以构造为具有接合器盘(Kupplungsschale)和接合器机构(Kupplungsmechanik)的球头接合器。作为替代方案,可以构造为牵引环或者以其它合适的方式来构成。所述牵引头38在缺少惯性制动器40的情况下可以直接固定地或者必要时以能够更换的方式固定在所述上方的牵引杆臂8上。
[0024] 所述转接器6布置在所述牵引梁5与所述牵引杆臂7、8之间。在此,所述转接器在所述牵引梁5的前面的梁端16上刚性地与所述牵引梁5相连接。在这个固定部位11上可以布置装配机构17,该装配机构必要时能够相对于所述牵引梁5对所述转接器6进行调节或者也能够更换所述转接器6。比如可以借助于多个螺栓连同直通孔固定在所述梁端16和所述转接器6上。所述孔可以实施为具有调节可行性的孔调节器(Bohrungsregister)。
[0025] 此外,在靠近所述前面的梁端16和所述装配机构17处,可以在所述牵引梁5上布置加装附件(Anbaubeschlag)18,在图1中所勾画的车身4可以被支撑并且固定在所述牵引梁5上。所述车身4可以以其前缘伸展远远超过所述牵引梁5并且伸展到将近在所述前面的梁端16之前。
[0026] 如图1所描绘的那样,所述支撑轮15(或者其它车辆部件)以及所述驻车制动杆42可以布置在所述转接器6上。可以布置在对置的侧面并且大致布置在相同的轴向高度上,从而可以沿着纵向方向节省位置空间并且可以缩短牵引杆长度。所述支撑轮15(或者其它车辆部件)以及所述驻车制动杆42相对于前面的梁端16具有轴向的间距并且相对于被往前拉的车身正面4拥有足够的自由空间。
[0027] 所述转接器6在支承部位9上以能旋转的方式与所述下方的牵引杆臂7相连接。这优选是一个单个的支承部位。所述支承部位9可以构造为具有单个的横置的支承轴的旋转支座。所述转接器6如此构成,使得所述支承部位9以一定的距离布置在所述牵引梁5及固定部位11的上方。所述高度偏差可能相当地大,并且比如可以为15cm或者更大。此外,所提到的支承部位9在所示出的实施方式中以轴向的距离布置在所述前面的梁端16之前或者布置在所述转接器6的固定部位11之前。由于所述转接器6,高度偏差可以比在前面所提到的弯曲的牵引梁中更大并且轴向偏差可以比在前面所提到的弯曲的牵引梁中更小。
[0028] 在所述支承部位9与所述固定部位11之间的轴向的间隙中,在所述转接器6上布置了用于所述支撑轮15或者其它的车辆部件的、侧面的、准备好的加装区域(Anbaubereich)25。这个加装区域25优选平坦地构成并且基本上垂直地定向。这个加装区域可以具有一个或者多个装配器件26,所述支撑轮15的装配附件(Montagebeschlag)44可以以合适的方式被固定在所述装配器件26上。所述装配器件26比如可以构造为直通孔,其中这些直通孔可以布置在具有用于所述装配附件44的调节可行性的孔调节器中。所述支撑轮15由此可以安装在不同的高度位置中并且必要时也可以安装在不同的轴向位置中。
[0029] 所述转接器6在与所述加装区域25对置的侧面上具有用于所述驻车制动杆42并且用于其杆支承件43的支承容纳部28。此外,所述转接器6在这个区域中可具有空隙29,该空隙能够使所述驻车制动杆42的部件穿过并且获取制动拉索41。
[0030] 所述转接器6从侧面看具有弯曲的或者折弯的形状,其中它从所述固定部位11斜向上延伸。所述转接器6的弯曲比如可以在100°与150°之间,优选在120°与130°之间。这对于所述支承部位9的、前面提到的高度偏差及轴向偏差来说是有利的。
[0031] 所述转接器6在所述下方的或者后面的区域上拥有支撑件19,该支撑件被设置用于与所述牵引梁5及所述装配机构17相连接。所述支撑件19可以与所述牵引梁5的在前面的梁端16上的造型相匹配。至少在所述前面的梁端16上构造了一个空腔,所述经过调整的支撑件19可以被插入到这个空腔中并且形状配合地在那里得到引导。所述支撑件13为此可以具有相应合适的轮廓清晰的造型。梁端16和支撑件19的横截面形状可以为圆形、椭圆形或者棱柱形。
[0032] 此外,所述转接器6具有支臂20,该支臂从所述支撑件19开始向前并且斜向上伸出。所述支臂20在上方的端部上支承着用于形成所述下方的牵引杆臂7的支承部位9的、优选碗形的支承容纳部26。此外,在所述支臂20上布置了所述加装区域25和所述用于驻车制动杆42的支承容纳部28。
[0033] 如图5和6所描绘的那样,所述转接器6具有至少部分壳体状的构造,该构造具有被所述侧壁21、22限定的内部的空腔23。这种壳体状的构造一方面可以在所述支撑件19的区域中存在。另一方面它也可以在所述支臂20的区域中存在。所述转接器6优选由金属构成,尤其是由金属片构成,并且可以实施为成本低廉的金属片弯曲件,或者作为替代方案以其它的方式、比如作为焊接结构实施。
[0034] 所述转接器6可以在所述支臂20的区域中具有移入的(eingezogen)并且在一侧或者两侧向上变细的横截面形状。所述侧壁21、22在所述下方的转接器区域或者支臂区域中在侧面彼此保持距离,并且在所述上方的转接器区域或者支臂区域中在所提到的、用于下方的牵引杆臂7的支承部位9上彼此靠近,并且可以在那里彼此相碰。
[0035] 在所述下方的转接器区域中,所述侧壁21、22在侧面限定那里的空腔23。此外,所述空腔23可以在所述上方的以及正面侧的转接器区域中至少部分地被横向壁24限定。所述横向壁24必要时可以通过一个或者两个侧壁21、22的相应的弯曲的造型来形成,或者通过额外的移入的斜撑或者类似部件来形成。所述横向壁24与所述侧壁21、22相连接,并且将所述壳体状的转接器6加固。所述加装区域25和所述支承容纳部28布置在相应的侧壁21、22上。在这个区域中,所述侧壁21、22在侧面彼此保持距离。
[0036] 在所示出的实施例中,所述支臂20的侧壁21在所述加装区域25中拥有基本上平坦的形状和垂直的定向。所述另一侧壁22在前面的区域中被去掉棱角,其中该侧壁一方面形成斜的横向壁24并且另一方面在所述支承部位9的区域中靠近并且紧贴所述侧壁21。
[0037] 所述转接器6在用于下方的牵引杆臂7的支承部位9上具有碗形的支承容纳部27。这个支承容纳部可以通过一个或者两个侧壁21、22的变形或者通过其它方式、比如通过对于支承件(Lagerteil)的焊接来形成。
[0038] 所述牵引杆臂7、8彼此间通过支承部位10以能旋转的方式相连接。这个支承部位同样是单个的支承部位。它也构造为具有水平的支承轴的旋转支座。所述牵引杆臂7、8在所示出的实施例中构造为单臂。所述单个的支承部位9、10为所述牵引杆臂7、8提供彼此独立的旋转及调节可行性。
[0039] 所述转接器6的支臂20和所述下方的牵引杆臂7可以大致具有相同的长度。通过所述斜向上指向的支臂20和所述下方的支承部位9的相应的高度偏差,所述下方的牵引杆臂7可以具有比在现有技术中更短的长度。通过所述转接器6、尤其是其支臂20以及所述支承部位9的突起的位置,产生有利的用于所述下方的牵引杆臂7和与其相连接的上方的牵引杆臂8的调节可行性。在此图1到4示出了所述拉伸牵引杆1的不同的折弯位置以及所述牵引杆臂7、8的相应的相互的旋转位置。
[0040] 所述下方的或者第一牵引杆臂7具有通过成型(Profilierung)来加固的臂体(Armkorpus)30,该臂体也可以构造为空心体并且该臂体具有笔直的长形的形状。在两个体端上在侧面布置了支承容纳部31,所述支承容纳部用于形成所述支承部位9、10并且所述支承容纳部指向不同的方向。所述支承部位31可以具有碗的形状。
[0041] 所述上方的或者第二牵引杆臂8在后面的端部上也具有用于形成所述支承部位10的支承容纳部33,所述支承容纳部优选拥有碗的形状。所述支承容纳部27、31、33的所提到的碗的形状用于对所连接的部件6、7、8进行相互支撑和引导,并且相对于相应的支承轴同心地定向。
[0042] 所述牵引杆臂8可以构造为空心体、尤其是构造为管本体32,并且在所述空心的内部空间中容纳着所述惯性制动器40、尤其是其管筒(Kartusche)连同减震器和弹簧。此外,所述牵引杆臂8可以具有在侧面伸出的支撑件34、比如所焊接的支撑翼,该支撑翼可以容纳并且支撑且向上遮盖所述制动拉索41的上方的端部。此外,在所示出的实施例中,在所述支撑件34上以能旋转的方式支承着所述惯性制动器40的处于外面的部件、比如偏转杠杆(Umlenkhebel),并且与所述制动拉索41相连接。所述支撑附件(Stützbeschlag)34也遮盖所述管本体32中的用于使所述偏转杠杆穿过(Durchgriff)到达所述惯性制动器40的其它部件的侧面开口(Mantelöffnung)。
[0043] 开头所提到的调节机构12具有布置在所述支承部位9、10上的固定机构35,所述固定机构能够单个锁定在每个支承部位9、10上的旋转位置。所述固定机构35可以以任意合适的方式来构成。在所示出的实施例中,所述固定机构实施为张紧机构,所述张紧机构具有相应的处于所述支承容纳部27、31、33上的装备有齿或者其它凸起的张紧齿圈(Spannkranz)36以及张紧杆(Spannhebel)37,该张紧杆作用在相应的在所述支承部位9、10上插入(durchstecken)的支承螺栓上并且在形状配合的锁止啮合(Sperreingriff)中将所述张紧齿圈36张紧。在所述下方的支承部位9上,所述张紧杆37布置在所述驻车制动杆42的侧面上。对于所述上方的支承部位10来说,所述张紧杆37的布置是相反的。
[0044] 图7和8的拉伸牵引杆的第二种变型方案与第一种变型方案的区别首先在于所述牵引杆形状、尤其是V形牵引杆。所述拉伸牵引杆1的转接器6、牵引杆臂7、8及其它组件的构造在其它方面可以与在图1到6中的第一种变型方案中相同。
[0045] 以不同的方式改动所示出的和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可行的。尤其所述实施例的特征彼此间可以任意地交换并且组合。可以取消制动机构14、尤其是常用制动器。所述转接器6的以及所述牵引杆臂7、8的设计构造可以变化。所述转接器6可以紧固地(massiv)构造在所述支撑件19和/或支臂20的区域中。它尤其可以实施为金属的铸件。所述牵引杆臂7、8可以实施为双臂,所述双臂优选相应地拥有共同的单个的支承部位9、10以及支承轴。在此也优选保留所述具有布置在每个支承部位9、10上的固定机构35的调节机构12。所述双臂就此而言有别于开头所提到的并联控制杆,所述并联控制杆分别具有不同的自身的支承部位。
[0046] 所述拉伸牵引杆的高度可调性带来以下优点:一方面可以在不取决于牵引器件的或者车辆侧的牵引接合器的高度位置的情况下保证所述上方的牵引杆臂的水平位置。如果存在着惯性制动器,必须在所述上方的牵引杆臂的区域中将所述惯性制动器的惯性机构置于水平的位置中(相对于水平线比如+/-3°),这一点尤其重要。另一方面,能够在不取决于牵引器件的高度位置的情况下始终使所述牵引梁和在其上方得到支撑的挂车车身水平地定向,用于就这样保证对于载荷的平坦的水平的支撑。
[0047] 附图标记列表:1 拉伸牵引杆
2 车辆,挂车
3 底盘
4 车身
5 牵引梁,牵引管
6 转接器
7 下方的牵引杆臂
8 上方的牵引杆臂
9 支承部位,下旋转支座
10 支承部位,上旋转支座
11 固定部位
12 调节机构
13 牵引器件
14 制动机构
15 支撑轮
16 前面的梁端
17 装配机构
18 加装附件
19 支撑件
20 支臂
21 侧壁
22 侧壁
23 空腔
24 横向壁,加固
25 加装区域
26 装配器件,孔,调节器
27 用于牵引杆臂的支承容纳部
28 用于驻车制动杆的支承容纳部
29 用于驻车制动杆的空隙
30 臂体
31 支承容纳部
32 管本体
33 支承容纳部
34 支撑件,支撑翼
35 固定机构,张紧机构
36 张紧齿圈
37 张紧杆
38 牵引头,球头接合器,牵引环
39 拉杆
40 惯性制动器
41 制动拉索
42 驻车制动杆
43 杆支承件
44 装配附件
45 牵引杆梁,纵梁
46 梁接头。
相关专利内容
标题 发布/更新时间 阅读量
牵引杆连接装置 2020-05-11 368
具有部段地开放的牵引杆横截面的牵引杆 2020-05-13 492
一种快接式牵引杆 2020-05-12 185
组装式汽车牵引杆 2020-05-12 364
高度可调的拉伸牵引杆 2020-05-11 340
用于铁路货车的牵引杆 2020-05-11 925
飞机牵引杆装置 2020-05-11 44
宽摆幅牵引杆支撑组件 2020-05-13 469
无牵引杆飞机拖车 2020-05-12 617
SPMT牵引杆 2020-05-11 107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