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合器

阅读:640发布:2023-01-25

专利汇可以提供离合器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在起步装置(1)的 锁 止 离合器 (8)中,与动 力 输入侧 的离合器毂(81)嵌合的第一摩擦接合板(83)以及与动力 输出侧 的离合器鼓(82)嵌合的第二摩擦接合板(84),采用单面粘贴式摩擦板,在锁止 活塞 (80)与凸缘构件(85)之间划分形成有接合侧油室(86),在锁止活塞(80)与前盖(3)之间划分形成有用于向第一以及第二摩擦接合板(83、84)供给工作油的供给油路(88),在凸缘构件(85)的锁止活塞(80)的相反侧,划分形成有在第一以及第二摩擦接合板(83、84)通过了的工作油的返回油路(89),该返回油路(89)与供给油路(88)连通。,下面是离合器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离合器,能够使输入构件与输出构件连接,以使动从输入构件传递至输出构件,并且能够解除所述输入构件与所述输出构件的连接,其特征在于,具有:
环状构件,安装在所述输入构件上,
离合器毂,设置在所述输入构件或所述环状构件上,
第一摩擦接合板,与所述离合器毂嵌合,
离合器鼓,与所述输出构件连接,并且以包围所述离合器毂的方式配置在该离合器毂的径向外侧,
第二摩擦接合板,与所述离合器鼓嵌合,以及
活塞,配置在所述输入构件与所述环状构件之间,并且在轴向上移动来按压所述第一摩擦接合板以及第二摩擦接合板;
所述第一摩擦接合板以及第二摩擦接合板是单面粘贴式摩擦板,该单面粘贴式摩擦板具有环状板、粘贴在所述环状板的一个面上的摩擦件和以比所述摩擦件的表面凹陷的方式形成在所述环状板的所述一个面的板油路,
在所述活塞与所述环状构件之间以及所述活塞与所述输入构件之间的其中一方,划分形成有被供给工作油的接合侧油室,在另一方划分形成有供给油路,该供给油路用于经由形成于所述离合器毂的开口向所述第一摩擦接合板以及第二摩擦接合板供给冷却油,沿着所述环状构件的所述活塞的相反侧的背面划分形成有在所述第一摩擦接合板以及第二摩擦接合板通过了的所述冷却油的返回油路,所述返回油路与所述供给油路相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返回油路经由划分形成在所述活塞的内周面的内侧的连通路与所述供给油路连通。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离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摩擦接合板以及第二摩擦接合板以所述摩擦件位于所述活塞侧的方式与所述离合器毂或所述离合器鼓嵌合。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离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摩擦接合板以及第二摩擦接合板以所述摩擦件位于所述输入构件侧的方式与所述离合器毂或所述离合器鼓嵌合。
5.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离合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摩擦接合板与所述离合器鼓花键嵌合,
所述第二摩擦接合板的花键的齿高高于所述离合器鼓的花键的齿高。
6.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离合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输入构件包括筒状的中心件,该中心件安装有所述环状构件,并且支撑所述活塞,所述输出构件被插入所述中心件内,并且在所述中心件与所述输出构件之间配置有推力垫圈
所述返回油路经由形成于所述推力垫圈的油槽、划分形成在所述中心件的内周面与所述输出构件之间的连通路和形成于所述中心件的油路与所述供给油路连通。
7.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离合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输入构件与原动机连接,所述输出构件经由减震机构与所述离合器鼓连接,并且与变速器输入轴连接,
该离合器构成为选择性地执行将所述输入构件与所述输出构件连接的止动作以及解除锁止的解除动作的锁止离合器
8.一种离合器,能够使输入构件与输出构件连接,以使动力从输入构件传递至输出构件,并且能够解除所述输入构件与所述输出构件的连接,其特征在于,具有:
离合器毂,与所述输入构件一体旋转,
第一摩擦接合板,与所述离合器毂嵌合,
离合器鼓,与所述输出构件连接,并且以包围所述离合器毂的方式配置在该离合器毂的径向外侧,
第二摩擦接合板,与所述离合器鼓嵌合,
接合侧油室,被供给工作油,以及
活塞,随着向所述接合侧油室的工作油的供给在所述输入构件以及所述输出构件的轴向上移动来按压所述第一摩擦接合板以及第二摩擦接合板;
所述第一摩擦接合板以及第二摩擦接合板是单面粘贴式摩擦板,该单面粘贴式摩擦板具有环状板、粘贴在所述环状板的一个面上的摩擦件和以比所述摩擦件的表面凹陷的方式形成在所述环状板的所述一个面上的板油路,
在所述离合器毂的径向内侧以在所述轴向上与所述接合侧油室相邻的方式划分形成有第一空间,该第一空间用于经由形成于所述离合器毂的开口向所述第一摩擦接合板以及第二摩擦接合板供给冷却油。
在所述第一摩擦接合板以及第二摩擦接合板通过了的所述冷却油所流入的第二空间,在所述活塞的径向内侧与所述第一空间相连通。

说明书全文

离合器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离合器,该离合器能够使输入构件与输出构件连接,以使动从输入构件传递至输出构件,并且能够解除所述输入构件与所述输出构件的连接。

背景技术

[0002] 以往,已知具有如下离合器:该离合器能够使与发动机曲轴连接的作为输入构件的前盖和与输出轴连接的作为输出构件的安装部连接,并且能够解除两者的连接(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该离合器包括:凸缘构件,与形成在前盖上的圆筒状的连接部连接;多个离合器板(匹配板),与固定在凸缘构件上的离合器毂嵌合;多个离合器片,和经由减震机构与安装部连接的离合器鼓嵌合;活塞构件,配置在前盖与凸缘构件之间并且在轴向上移动来按压离合器板以及离合器片;复位弹簧,配置在前盖与活塞构件之间。该离合器的离合器片是在两面粘贴有片状的湿式摩擦件的双面粘贴式摩擦板,来自油压控制装置的润滑冷却用的工作油经由形成于安装部的流入孔以及形成于凸缘构件的连通孔,被供给至离合器板以及离合器片。并且,在离合器板以及离合器片通过了的工作油在减震机构的周围等经过后,经由与安装部的流入孔、凸缘构件的连通孔不连通的油路向油压控制装置排出。
[0003] 现有技术文献
[0004] 专利文献
[0005]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1-117516号公报

发明内容

[0006] 在上述那样的多板式的离合器中,通过执行使输入构件与输出构件的转速差(实际打滑速度)与目标打滑速度一致的打滑控制,能够提高经由离合器的动力的传递效率,降低发动机(原动机)的耗油量。然而,在上述以往的离合器中,在执行打滑控制时,为了抑制摩擦件发热,需要从油压控制装置向该离合器板以及离合器片供给大量的工作油。另一方面,若使摩擦件的表面积增加,虽然能够使润滑冷却用的工作油的供给量降低,但是会导致离合器的成本升高、大型化。
[0007] 因此,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既能够使对离合器润滑冷却用的冷却油的供给量降低,又能够使执行打滑控制时的摩擦件的放热性提高。
[0008] 本发明的离合器,能够使输入构件与输出构件连接,以使动力从输入构件传递至输出构件,并且能够解除所述输入构件与所述输出构件的连接,其特征在于,具有:环状构件,安装在所述输入构件上,离合器毂,设置在所述输入构件或所述环状构件上,第一摩擦接合板,与所述离合器毂嵌合,离合器鼓,与所述输出构件连接,并且以包围所述离合器毂的方式配置在该离合器毂的径向外侧,第二摩擦接合板,与所述离合器鼓嵌合,以及活塞,配置在所述输入构件与所述环状构件之间,并且在轴向上移动来按压所述第一摩擦接合板以及第二摩擦接合板,所述第一摩擦接合板以及第二摩擦接合板是单面粘贴式摩擦板,该单面粘贴式摩擦板具有环状板、粘贴在所述环状板的一个面上的摩擦件和以比所述摩擦件的表面凹陷的方式形成在所述环状板的所述一个面的板油路,在所述活塞与所述环状构件之间以及所述活塞与所述输入构件之间的其中一方,划分形成有被供给工作油的接合侧油室,在另一方划分形成有供给油路,该供给油路用于经由形成于所述离合器毂的开口向所述第一摩擦接合板以及第二摩擦接合板供给冷却油,沿着所述环状构件的所述活塞的相反侧的背面划分形成有在所述第一摩擦接合板以及第二摩擦接合板通过了的所述冷却油的返回油路,所述返回油路与所述供给油路相连通。
[0009] 在该离合器中,作为与输入构件侧的离合器毂嵌合的第一摩擦接合板以及与输出构件侧的离合器鼓嵌合的第二摩擦接合板,采用单面粘贴式摩擦板,该单面粘贴式摩擦板具有环状板、粘贴在该环状板的一个面上的摩擦件和以比摩擦件的表面凹陷的方式形成在环状板的一个面上的板油路。另外,在活塞与环状构件之间以及活塞与输入构件之间的其中一方,划分形成有被供给工作油的接合侧油室,在另一方划分形成有供给油路,该供给油路用于经由形成于离合器毂的开口向第一以及第二摩擦接合板供给冷却油。并且,在该离合器中,沿着环状构件的活塞的相反侧的背面划分形成有在第一以及第二摩擦接合板通过了的所述冷却油的返回油路,所述返回油路与所述供给油路相连通。
[0010] 在这样构成的离合器中,在输入构件的转速比输出构件的转速高的状态下,在通过打滑控制使两者的转速差(实际打滑速度)与目标打滑速度一致时,与输入构件侧的离合器毂嵌合的第一摩擦接合板的转速比与输出构件侧的离合器鼓嵌合的第二摩擦接合板的转速高。因此,在第一摩擦接合板的板油路内从离合器毂侧向离合器鼓侧流通的冷却油的流速升高时,因作用于冷却油的离心力(离心油压)的影响,使得第一摩擦接合板的板油路内的离合器毂侧(内侧)的区域中的冷却油的压力降低。其结果,在第一以及第二摩擦接合板的离合器毂侧(内周侧),第二摩擦接合板的板油路内的冷却油流入第一摩擦接合板的板油路内。随之,在第一以及第二摩擦接合板的离合器鼓侧(外周侧),从第一摩擦接合板的板油路流出的冷却油的一部分经由离合器鼓与第二摩擦接合板的间隙流入第二摩擦接合板的板油路内。
[0011] 由此,在该离合器中,在输入构件的转速比输出构件的转速高的状态下,在执行打滑控制时,在第二摩擦接合板的板油路内能够使冷却油从离合器鼓侧向离合器毂侧流通,能够使冷却油在位于第二摩擦接合板的环状板的两侧的板油路内循环。而且,因冷却油在第一以及第二摩擦接合板的周围循环,并且在第一以及第二摩擦接合板通过了的冷却油的一部分流入返回油路侧,所以流入返回油路的冷却油从该返回油路再次流入供给油路。因此,在该离合器中,也能够使冷却油在供给油路-第一以及第二摩擦接合板-返回油路-供给油路这一路径中循环。其结果,能够在不用增加第一以及第二摩擦接合板(供给油路)润滑冷却用的冷却油的供给量的情况下,使在第一以及第二摩擦接合板(摩擦件)的周围流通(循环)而与摩擦件热交换的冷却油的量增加,并且能够使从第一以及第二摩擦接合板的摩擦件获得热而升温的冷却油在返回油路降温后,再次流入供给油路。因此,在该离合器中,既能够使对第一以及第二摩擦接合板润滑冷却用的冷却油的供给量降低,又能够使执行打滑控制时的第一以及第二摩擦接合板的摩擦件的放热性提高。
[0012] 另外,所述返回油路也可以经由划分形成在所述活塞的内周面的内侧的连通路与所述供给油路连通。由此,由于能够充分地确保返回油路的长度,因此,能够使在第一以及第二摩擦接合板通过了的冷却油在该返回油路中经过的期间良好地降温。
[0013] 而且,所述第一以及第二摩擦接合板也可以以所述摩擦件位于所述活塞侧的方式与所述离合器毂或所述离合器鼓嵌合。由此,能够使未粘贴摩擦件的分离板(环状板)以最接近活塞侧的方式与离合器毂等嵌合。其结果,由于能够容易地更换分离板,因此,通过变更该分离板的厚度,能够容易地调整活塞的行程。
[0014] 另外,所述第一以及第二摩擦接合板也可以以所述摩擦件位于所述输入构件侧的方式与所述离合器毂或所述离合器鼓嵌合。由此,在第一以及第二摩擦接合板的离合器鼓侧(外周侧)从第一摩擦接合板的板油路流出的冷却油的一部分,流入位于具有更大的表面积且与外部空气接触的输入构件侧的第二摩擦接合板的板油路内。其结果,能够抑制在第二摩擦接合板的板油路内从离合器鼓侧向离合器毂侧流通的冷却油升温。
[0015] 而且,所述第二摩擦接合板也可以与所述离合器鼓花键嵌合,所述第二摩擦接合板的花键的齿高高于所述离合器鼓的花键的齿高。由此,能够充分地确保离合器鼓与第二摩擦接合板之间的间隙,从而能够使从第一摩擦接合板的板油路流出的冷却油顺利地流入第二摩擦接合板的板油路内。
[0016] 另外,所述输入构件也可以包括筒状的中心件,该中心件安装有所述环状构件,并且支撑所述活塞,所述输出构件也可以被插入所述中心件内,并且在所述中心件与所述输出构件之间配置有推力垫圈,所述返回油路也可以经由形成于所述推力垫圈的油槽、划分形成在所述中心件的内周面与所述输出构件之间的连通路、形成于所述中心件的油路与所述供给油路。由此,能够在中心件和输出构件周围的狭小的空间内,形成使供给油路与返回油路连通的油路。
[0017] 并且,所述输入构件也可以与原动机连接,所述输出构件也可以经由减震机构与所述离合器鼓连接,并且与变速器输入轴连接,所述离合器也可以构成为选择性地执行将所述输入构件与所述输出构件连接的止动作以及解除锁止的解除动作的锁止离合器
[0018] 本发明的其它的离合器,能够使输入构件与输出构件连接,以使动力从输入构件传递至输出构件,并且能够解除所述输入构件与所述输出构件的连接,其特征在于,具有:离合器毂,与所述输入构件一体旋转,第一摩擦接合板,与所述离合器毂嵌合,离合器鼓,与所述输出构件连接,并且以包围所述离合器毂的方式配置在该离合器毂的径向外侧,第二摩擦接合板,与所述离合器鼓嵌合,接合侧油室,被供给工作油,以及活塞,随着向所述接合侧油室的工作油的供给在所述输入构件以及所述输出构件的轴向上移动来按压所述第一摩擦接合板以及第二摩擦接合板;所述第一摩擦接合板以及第二摩擦接合板是单面粘帖式摩擦板,该单面粘帖式摩擦板具有环状板、粘帖在所述环状板的一个面上的摩擦件和以比所述摩擦件的表面凹陷的方式形成在所述环状板的所述一个面上的板油路,在所述离合器毂的径向内侧以在所述轴向上与所述接合侧油室相邻的方式划分形成有第一空间,该第一空间用于经由形成于所述离合器毂的开口向所述第一摩擦接合板以及第二摩擦接合板供给冷却油。
[0019] 在所述第一摩擦接合板以及第二摩擦接合板通过了的所述冷却油所流入的第二空间,在所述活塞的径向内侧与所述第一空间相连通。
[0020] 在该离合器中,在输入构件的转速比输出构件的转速高的状态下执行打滑控制时,在第二摩擦接合板的板油路内使冷却油从离合器鼓侧向离合器毂侧流通,从而能够使冷却油在位于第二摩擦接合板的环状板的两侧的板油路内循环。而且,因冷却油在第一以及第二摩擦接合板的周围循环,并且在第一以及第二摩擦接合板通过了的冷却油的一部分流入第二空间侧,所以流入第二空间的冷却油从该第二空间再次流入第一空间。因此,在该离合器中,能够使冷却油在第一空间-第一以及第二摩擦接合板-第二空间-第一空间这一路径中循环。其结果,能够在不增加第一以及第二摩擦接合板(第一空间)润滑冷却用的冷却油的供给量的情况下,使在第一以及第二摩擦接合板(摩擦件)的周围流通(循环)而与摩擦件热交换的冷却油的量增加,并且能够使从第一以及第二摩擦接合板的摩擦件获得热而升温的冷却油在第二空间降温后,再次流入第一空间。因此,在该离合器中,既能够使对第一以及第二摩擦接合板润滑冷却用的冷却油的供给量降低,又能够使执行打滑控制时的第一以及第二摩擦接合板的摩擦件的放热性提高。附图说明
[0021] 图1是表示具有本发明的离合器的起步装置的剖视图。
[0022]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离合器中的第一以及第二摩擦接合板的配置状态的示意图。
[0023] 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离合器的离合器鼓以及第二摩擦接合板的放大图。
[0024] 图4是用于说明图1的起步装置的前盖以及轮壳体内的工作油的流通状态的说明图。
[0025] 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离合器中的第一以及第二摩擦接合板周围的工作油的流通状态的示意图。
[0026] 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离合器中的第一以及第二摩擦接合板的其它配置状态的示意图。
[0027] 图7是表示图6所示配置的第一以及第二摩擦接合板周围的工作油的流通状态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8] 下面,一边参照附图一边对用于实施本发明的方式进行说明。
[0029] 图1是表示具有本发明的离合器的起步装置1的剖视图。图1所示的起步装置1安装在具有未图示的作为原动机的发动机(内燃机)的车辆上。起步装置1包括:作为输入构件的前盖3,与发动机的曲轴连接;泵轮(输入侧流体传动部件)4,固定在前盖3上;涡轮(输出侧流体传动部件)5,能够与泵轮4同轴旋转;作为输出构件的涡轮毂7,固定在未图示的自动变速器(AT)或无级变速器(CVT)即变速器的输入轴IS上;多板油压式锁止离合器8,本发明的离合器;减震机构10,与涡轮毂7连接。
[0030] 前盖3包括中心件30、通过焊接固定在该中心件30上的盖主体33。中心件30具有位于未图示的发动机侧(图1中的右侧)的大径圆筒部(筒状部)301、在大径圆筒部301的内侧以比该大径圆筒部301更向减震机构10侧突出的方式形成的圆筒状的小径圆筒部302。在本实施方式中,中心件30的小径圆筒部302形成为,从径向观察比大径圆筒部301的靠减震机构10侧的端部更接近该减震机构10,由此,在中心件30上形成有环状的凹部303,该凹部303被大径圆筒部301包围,且在轴向上向发动机侧(图1中的右侧)凹陷。
[0031] 在中心件30的凹部303内以等间隔的方式形成有分别在轴向上向发动机侧(图1中的右侧)凹陷的多个(例如6个)旋转限制凹部(省略图示)。另外,涡轮毂7以能够自由旋转的方式插入中心件30的小径圆筒部302的内部,推力垫圈70在轴向上配置在小径圆筒部302的端面与涡轮毂7之间。而且,前盖3的盖主体33具有从中心件30沿着径向延伸的侧壁部34和从该侧壁部34的外周沿着起步装置1的轴向延伸的外筒部35。与安装在未图示的发动机的曲轴上的驱动板(省略图示)连接的安装36,通过焊接被固定在盖主体33的侧壁部34的外周部。
[0032] 泵轮4具有紧密地固定在前盖3的外筒部35的泵轮壳体40和配置在泵轮壳体40的内表面的多个泵轮叶片41。涡轮5具有涡轮壳体50和配置在涡轮壳体50的内表面的多个涡轮叶片51。如图1所示,涡轮壳体50与涡轮毂7嵌合,并且经由铆钉被固定在该涡轮毂7上。泵轮4与涡轮5相互相对,在泵轮4与涡轮5之间配置有导轮6,该导轮6与泵轮4以及涡轮5同轴,对从涡轮5向泵轮4的工作油(工作流体)的液流进行整流。
[0033] 导轮6具有多个导轮叶片60,导轮6的旋转方向被单向离合器61设定为只在一个方向上旋转。上述的泵轮4、涡轮5以及导轮6形成使工作油循环的环面(环状流路),作为具有扭矩放大功能的液力变矩器(流体传动装置)发挥作用。但是,在起步装置1中,也可以省略导轮6和单向离合器61,使泵轮4以及涡轮5作为液力耦合器发挥作用。
[0034] 如图1所示,减震机构10包括:作为输入部件的驱动构件11;第一中间构件12,经由多个第一外周弹簧(第一弹性体)SP11与驱动构件11连接(接合);第二中间构件14,经由多个第二外周弹簧(第一弹性体)SP12与第一中间构件12连接(接合),并且与第一中间构件12一起构成中间部件;从动构件(输出部件)15,经由多个内周弹簧(第二弹性体)SP2与第二中间构件14连接(接合)。
[0035] 在减震机构10中,第一以及第二外周弹簧SP11、SP12是由以在未施加负载时具有笔直地延伸的轴心的方式卷绕成螺旋状的金属材料构件的螺旋弹簧,并且,分别通过驱动构件11与第一以及第二中间构件12、14的相对旋转被压缩。另外,各内周弹簧SP2是由以在未施加负载时具有圆弧状地延伸的轴心的方式卷绕的金属材料构成的弧形弹簧,并且,通过第二中间构件14与从动构件15的相对旋转被压缩。但是,内周弹簧SP2也可以是由单一的线圈组成的弧形弹簧或螺旋弹簧。
[0036] 驱动构件11具有分别与对应的第一外周弹簧SP11的一端抵接的多个弹簧抵接部11a和多个弹簧支撑部11b。驱动构件11经由锁止离合器8与作为输入构件的前盖3连接,并且配置在由前盖3和泵轮4的泵轮壳体40划分形成的流体传动室9内的外周侧区域。第一中间构件12构成为环状构件,第一中间构件12能够与驱动构件11的多个弹簧支撑部11b一起以使第一以及第二外周弹簧SP11、SP12在同一圆周上相互相邻(交替地)的方式,将上述第一以及第二外周弹簧SP11、SP12支撑为能够自由滑动。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中间构件12被锁止离合器8的构成构件支撑为能够围绕起步装置1的轴自由旋转,并且配置在流体传动室
9内的外周侧区域。另外,第一中间构件12具有多对弹簧抵接部12a,每对弹簧抵接部12a分别配置在对应的第一外周弹簧SP11的另一端和与该第一外周弹簧SP11相邻的第二外周弹簧SP12的一端之间,并且与该第一外周弹簧SP11以及该第二外周弹簧SP12相抵接。
[0037] 第二中间构件14包括:环状的第一板构件141;环状的第二板构件142,以与第一板构件141一起将内周弹簧SP2以及从动构件15夹入的方式经由铆钉连接(固定)于该第一板构件141。第二中间构件14的第一板构件141在外周部具有分别与对应的第二外周弹簧SP12的另一端抵接的多个弹簧抵接部(第二抵接部)141a,并且在内周部具有用于支撑内周弹簧SP2的多个弹簧支撑部(省略图示)。另外,第二中间构件14的第二板构件142具有分别与第一板构件141的弹簧支撑部相对且支撑内周弹簧SP2的多个弹簧支撑部(省略图示)。并且,在第一以及第二板构件141以及142上形成有分别与对应的内周弹簧SP2的一端抵接的多个弹簧抵接部(省略图示)。
[0038] 由此,多个第一外周弹簧SP11以分别位于驱动构件11的弹簧抵接部11a与第一中间构件12的弹簧抵接部12a之间的方式,配置在减震机构10的外周部,多个第二外周弹簧SP12以分别位于第一中间构件12的弹簧抵接部12a与第二中间构件14即第一板构件141的弹簧抵接部141a之间的方式,配置在减震机构10的外周部。另外,多个内周弹簧SP2在起步装置1的径向上分别与第一以及第二外周弹簧SP11、SP12分离配置,并且位于第一以及第二外周弹簧SP11、SP12的内侧。
[0039] 从动构件15配置在第二中间构件14的第一板构件141与第二板构件142之间,并且与涡轮壳体50一起经由铆钉被固定在涡轮毂7上。另外,从动构件15具有分别与对应的内周弹簧SP2的另一端抵接的多个弹簧抵接部15a。而且,从动构件15具有向轴向突出且将第二中间构件14的第二板构件142的内周支撑为能够自由旋转的多个板支撑部15c。由此,第二中间构件14被从动构件15支撑为能够自由旋转且围绕起步装置1的轴配置。
[0040] 锁止离合器8能够选择性地执行将泵轮4与涡轮5即前盖3与固定在涡轮毂7上的变速器的输入轴IS机械地(经由减震机构10)连接的锁止动作以及解除该锁止的解除动作。另外,通过执行控制锁止离合器8的打滑控制以使发动机即前盖3与输入轴IS即涡轮毂7的转速差(实际打滑速度)和目标打滑速度一致,能够提高经由锁止离合器8的动力的传递效率,降低发动机(原动机)的耗油量。如图1所示,锁止离合器8以位于前盖3的内部,更详细地说位于前盖3的侧壁部34与减震机构10之间的方式,配置在由前盖3与泵轮4的泵轮壳体40划分形成的流体传动室9内。
[0041] 如图所示,锁止离合器8包括:锁止活塞80,被前盖3的中心件30支撑为能够在轴向上移动;环状的离合器毂81,固定在前盖3上;离合器鼓82,经由减震机构10与变速器的输入轴IS连接;多个第一摩擦接合板83,与离合器毂81的外周花键嵌合;多个第二摩擦接合板84,与离合器鼓82的内周花键嵌合;以及环状的凸缘构件(环状构件)85,安装在前盖3的中心件30上。凸缘构件85配置为,以锁止活塞80为基准位于前盖3的侧壁部34的相反侧,即比锁止活塞80更靠涡轮毂7以及减震机构10侧。
[0042] 锁止活塞80具有:内周部80a,与中心件30的大径圆筒部301嵌合并且与前盖3(盖主体33的侧壁部34等)的内表面相对;筒状部80b,从内周部80a的外周部沿着轴向向减震机构10侧延伸;以及按压部80c,从筒状部80b向外侧且向前盖3延伸。如图1所示,锁止活塞80的内周部80a经由O形圈等密封构件与中心件30的大径圆筒部301的外周面滑动连接。另外,锁止活塞80的筒状部80b与固定在前盖3(盖主体33)上的离合器毂81的内周部花键嵌合,使得相对于该离合器毂81不能旋转。由此,锁止活塞80的一部分配置在离合器毂81的内侧,并且被前盖3的大径圆筒部301支撑为,在轴向上移动来向前盖3的侧壁部34按压第一以及第二摩擦接合板83、84。而且,锁止活塞80的按压部80c与嵌合于离合器毂81的多个第一摩擦接合板83中的最接近减震机构10侧的1个第一摩擦接合板的大致中央部(外周与内周的中央部)相对。
[0043] 离合器毂81以与锁止活塞80相对的方式,通过焊接被固定在盖主体33的侧壁部34的内表面上。如图1所示,离合器鼓82具有:圆筒状的环状部(轴向延伸部)82a,沿着轴向向前盖3的相反侧延伸;多个紧固连接部82b,分别从该环状部82a的端部向径向内侧延伸并且经由铆钉被固定在驱动构件11上。由此,离合器鼓82被减震机构10支撑,并且在离合器毂81的外周侧以包围该离合器毂81的方式配置在前盖3内的外周侧的区域。另外,如图1所示,在离合器鼓82的环状部82a嵌合有第一中间构件12,该第一中间构件12在径向上被环状部82a的外周面支撑且配置在流体传动室9内的外周侧区域。而且,在环状部82a内以能够自由旋转的方式嵌合有第二中间构件14的第二板构件142,由此,离合器鼓82在径向上被第二板构件142的外周面支撑。
[0044] 如图2所示,第一摩擦接合板83是所谓的单面粘贴式摩擦板,该单面粘贴式摩擦板具有环状板831、粘贴在该环状板831的一个面上的摩擦件832和以比摩擦件832的表面凹陷的方式形成在环状板831的一个面上的板油路(油槽)833。另外,如图2所示,第二摩擦接合板84是所谓的单面粘贴式摩擦板,该第二摩擦接合板84具有环状板841、粘贴在该环状板841的一个面上的摩擦件842和以比摩擦件842的表面凹陷的方式形成在环状板841的一个面上的板油路843。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3所示,摩擦件832、842分别被分割为多个扇形体
832s、842s。通过将扇形体832s、842s等间隔地粘贴在环状板831、841的一个面上,在相互相邻的扇形体832s或842s之间在径向上延伸并且在环状板831、841的内周侧以及外周侧具有油的出入口的多个板油路833、843形成在第一以及第二摩擦接合板83、84上。但是,板油路
833、843只要比摩擦件832、842的表面凹陷即可,也可以通过使例如1片摩擦件局部地凹陷而构成。
[0045] 第一以及第二摩擦接合板83、84以交替地排列并且摩擦件832、842位于锁止活塞80侧的方式,与离合器毂81或离合器鼓82嵌合。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3所示,形成在第二摩擦接合板84的环状板841的外周的花键841s的齿高高于形成在离合器鼓82的内周侧的花键
82s的齿高(齿槽的深度)。由此,在离合器鼓82的花键82s的齿底面与第二摩擦接合板84的花键841s的齿顶面之间以及离合器鼓82的花键82s的齿顶面与第二摩擦接合板84的花键
841s的齿底面之间,形成有使工作油流通的足够大的间隙G。
[0046] 另外,如图1以及如图2所示,未粘贴摩擦件的分离板83s以最接近锁止活塞80侧(图1以及图2中的左侧)的方式与离合器毂81嵌合。这样,通过将分离板83s配置在锁止活塞80侧,在组装锁止离合器8时,能够容易地更换分离板83s,通过变更该分离板83s的厚度,能够容易地调整锁止活塞80的行程。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盖主体33的侧壁部34具有环状的抵接部34a(参照图1),该环状的抵接部34a通过冲压成形为在轴向上向锁止活塞80突出,并且与最接近前盖3侧的第一摩擦接合板83的背面(未粘贴摩擦件832的平坦面)抵接。这样,通过在前盖3(侧壁部34)上形成与第一摩擦接合板83抵接的抵接部34a,能够省略所谓的背板(端板),从而能够减少部件件数。
[0047] 凸缘构件85通过对板材冲压成形而形成,具有:内周部85a,与中心件30的小径圆筒部302嵌合;圆筒状的外周部85b,经由O形圈等的密封构件与锁止活塞80的筒状部80b的内周面滑动连接,来引导锁止活塞80的轴向移动;以及活塞移动限制部85c,具有从该外周部85b的锁止活塞80侧的外缘向径向内侧(与轴向垂直的方向)延伸的环状面。另外,在凸缘构件85的内周部85a上形成有在轴向上突出的旋转限制凸部(省略图示),该旋转限制凸部与形成在中心件30的凹部303内的多个旋转限制凹部的所对应的任一个卡合。
[0048] 凸缘构件85的内周部85a以使旋转限制凸部与中心件30的对应的旋转限制凹部嵌合并且轴向的顶端面与凹部303的底面相抵接的方式插入该凹部303内。即,凸缘构件85的内周部85a以位于凹部303内且从径向观察与大径圆筒部301重叠的方式和小径圆筒部302嵌合,并且,以在凹部303内与中心件30一体旋转的方式和中心件30嵌合。并且,内周部85a的顶端面与凹部303的底面中的未形成旋转限制凹部的部分相抵接。由此,凸缘构件85的向前盖3、锁止活塞80侧(图1中的右侧)的移动被凹部303的底面限制,使得凸缘构件85不能向前盖3侧即锁止活塞80侧移动。并且,在中心件30的小径圆筒部302上安装有挡环310,通过该挡环310限制凸缘构件85沿着轴向向远离前盖3的方向移动。由此,凸缘构件85以与前盖3一体旋转的方式被固定在中心件30上。
[0049] 如上所述,固定在前盖3的中心件30上的凸缘构件85,通过外周部85b引导锁止活塞80的轴向移动,并且在现对于该锁止活塞80的前盖3(侧壁部34)的相反侧以及第一以及第二摩擦接合板83、84的内侧,与该锁止活塞80一起划分形成接合侧油室86。从与被发动机驱动的未图示的油泵连接的油压控制装置(省略图示)向接合侧油室86供给用于使锁止离合器8接合(变为完全接合状态或打滑状态)的工作油(锁止压)。接合侧油室86经由形成于变速器的输入轴IS的未图示的油路、以在轴向上朝向接合侧油室86开口的方式倾斜地形成在中心件30上的油路30a以及的油路305,与油压控制装置连接,该油路305划分形成在凹部303的底面与凸缘构件85的内周部85a的顶端面之间以及大径圆筒部301的内周面与内周部
85a的外周面之间。
[0050] 另外,为了避免与发动机侧的构件发生干涉,中心件30与盖主体33的接合部附近以远离发动机的方式凹陷,在中心件30与盖主体33的接合部附近和锁止活塞80的内周部80a之间以包围大径圆筒部301的方式配置有多个复位弹簧87。并且,前盖3与锁止活塞80在离合器毂81即第一以及第二摩擦接合板83、84的内侧划分形成工作油(冷却油)的供给油路(第一空间)88。从未图示的油压控制装置经由形成于变速器的输入轴IS的未图示的油路和形成于中心件30的油路30b向供给油路88供给要向前盖3的内部即流体传动室9供给的工作油(例如对伴随着主压的生成的排泄压进行调压所得的循环压)。
[0051] 而且,如图1所示,在离合器毂81上形成有使供给油路88与第一以及第二摩擦接合板83、84侧(离合器毂81的外侧)连通的开口81o,在离合器鼓82上形成有使第一以及第二摩擦接合板83、84侧(离合器鼓82的内侧)与流体传动室9侧(离合器鼓82的外侧)连通的开口82o。并且,在本实施方式的起步装置1中,在凸缘构件85与减震机构10之间,在离合器鼓82的内侧划分形成沿着凸缘构件85的锁止活塞80的相反侧的背面(图1中的左侧的面)延伸的返回油路89。返回油路89在锁止活塞80(内周部80a)的内周面和凸缘构件85(内周部85a)的内周面的内侧与上述的供给油路88连通。在本实施方式中,连通供给油路88与返回油路89的油路包括划分形成在中心件30的内周面与涡轮毂7的外周面之间的连通路90和形成在推力垫圈70上且沿着径向延伸的多个油槽70a。由此,能够在中心件30、涡轮毂7周围的狭小的空间,形成使供给油路88与返回油路89连通的油路。
[0052] 接着,一边参照图4以及图5,一边对上述构成的起步装置1的前盖3以及泵轮壳体40内的工作油的流通状态进行说明。
[0053] 如图4所示,从油压控制装置经由形成于中心件30的油路30b被供给至供给油路88的工作油(冷却油),流过离合器毂81的开口81o、第一以及第二摩擦接合板83、84的板油路833、843和离合器鼓82的开口82o,流入流体传动室9内的减震机构10的周围和由泵轮4、涡轮5以及导轮6划分形成的环面。并且,在前盖3与泵轮壳体40内在环面和减震机构10的周围流通的工作油经由形成在单向离合器61的两侧的间隙和形成在泵轮壳体40的套筒部与未图示的导轮轴之间的油路等,返回至油压控制装置。另外,从离合器鼓82的开口82o向外侧流出的工作油(冷却油)的一部分经由减震机构10的间隙(例如,内周弹簧SP2的间隙)等流入返回油路89。而且,在第一以及第二摩擦接合板83、84的板油路833、843流通的工作油(冷却油)的一部分经由锁止活塞80与离合器鼓82之间的间隙流入返回油路89。由此,在环面、减震机构10和锁止离合器8的周围等填满工作油。
[0054] 在此,在前盖3(发动机)的转速比涡轮毂7(输入轴IS)的转速高的状态下,通过锁止离合器8的打滑控制使两者的转速差(实际打滑速度)与目标打滑速度一致时,与前盖3(发动机)侧的离合器毂81嵌合的第一摩擦接合板83的转速高于与涡轮毂(输入轴20)侧的离合器鼓82嵌合的第二摩擦接合板84的转速。因此,当在第一摩擦接合板83的板油路833内从离合器毂81侧向离合器鼓82侧流通的工作油的流速变高时,因作用于工作油的离心力(离心油压)的影响,使得第一摩擦接合板83的板油路833内的离合器毂81侧(内侧)的区域中的工作油的压力降低。其结果,如图5所示,在第一以及第二摩擦接合板83、84的离合器毂81侧(内周侧),第二摩擦接合板84的板油路843内的工作油流入比该第二摩擦接合板84更靠前盖3侧的第一摩擦接合板83的板油路833内。随之,在第一以及第二摩擦接合板83、84的离合器鼓82侧(外周侧),从第一摩擦接合板83的板油路833流出的工作油的一部分经由离合器鼓82与第二摩擦接合板84的间隙G,流入比该第一摩擦接合板83更靠锁止活塞80侧的第二摩擦接合板84的板油路843内。
[0055] 由此,在包括锁止离合器8的起步装置1中,在前盖3的转速比涡轮毂7的转速高的状态下,在执行打滑控制时,在第二摩擦接合板84的板油路843内使工作油从离合器鼓82侧向离合器毂81侧流通,从而能够使工作油在位于第二摩擦接合板84的环状板841的两侧的板油路833、843内循环。由此,能够使在第一以及第二摩擦接合板83、84(摩擦件832、842)的周围流通(循环)而与摩擦件832、842进行热更换的工作油的量增加。另外,在各第一摩擦接合板83的板油路833内从离合器毂81侧向离合器鼓82侧流通的工作油的流速升高,并且各第一摩擦接合板83的板油路833内的离合器毂81侧(内侧)的区域中的工作油的压力降低,能够促进从供给油路88向离合器毂81的径向外侧(第一以及第二摩擦接合板83、84侧)吸入工作油(冷却油)。由此,能够使从供给油路88被吸入离合器毂81的径向外侧(第一以及第二摩擦接合板83、84侧)的工作油(冷却油)的量增加。
[0056] 另一方面,如上所述,通过了第一以及第二摩擦接合板83、84的工作油的一部分在第一以及第二摩擦接合板83、84的周围不循环而向返回油路89侧流出。并且,如上所述,在起步装置1中,由于返回油路89经由中心件30与涡轮毂7之间的连通路90以及推力垫圈70的油槽70a与供给油路88连通,因此,流入返回油路89的工作油从该返回油路89再次流入供给油路88。即,在起步装置1中,也能够使工作油在供给油路88-第一以及第二摩擦接合板83、84-返回油路89-供给油路88这一路径中循环。因此,如上上述,即使从供给油路88被吸入离合器毂81的径向外侧(第一以及第二摩擦接合板83、84侧)的工作油(冷却油)的量增加,由此造成的不足也通过从返回油路89流入供给油路88的工作油补充。
[0057] 其结果,在起步装置1中,能够在不增加对第一以及第二摩擦接合板83、84进行润滑冷却用的工作油的供给量,即不增加从油压控制装置经由中心件30的油路30b等向供给油路88供给的工作油(冷却油)的供给量的情况下,使在第一以及第二摩擦接合板83、84(摩擦件832、842)的周围流通(循环)而与摩擦件832、842热更换的工作油的量增加。而且,能够使从第一以及第二摩擦接合板83、84的摩擦件832、842获得热量而升温的工作油在返回油路89内降温后,再次流入供给油路88。另外,在起步装置1中,返回油路89经由划分形成在锁止活塞80和凸缘构件85的内周面的内侧的连通路90和推力垫圈70的油槽70a与供给油路88连通。由此,由于能够充分地确保返回油路89的(径向上的)长度,因此,能够将在第一以及第二摩擦接合板83、84通过了的工作油在该返回油路89流通期间良好地冷却。
[0058] 而且,在起步装置1中,通过促进从供给油路88向第一以及第二摩擦接合板83、84侧吸入工作油(冷却油),使得在供给油路88内向径向外侧的工作油的流速升高,该供给油路88内的压力降低。由此,由于容易使锁止活塞80向前盖3侧移动,因此,在锁止离合器8接合(完全接合或打滑接合)时,能够使锁止活塞80快速地完成行程(与分离板83s抵接)。其结果,能够使锁止离合器8的控制响应性进一步提高。
[0059] 另外,在起步装置1中,能够使打滑控制时的传递扭矩的大小与前盖3(第一摩擦接合板83)与涡轮毂7(第二摩擦接合板84)的转速差的大小之间的特性(所谓的T-V特性)进一步提高。即,在该转速差(实际打滑速度)变大时,如上所述,由于在供给油路88内向径向外侧流动的工作油(冷却油)的流速升高,所以该供给油路88内的压力进一步降低。由此,锁止活塞80的按压第一以及第二摩擦接合板83、84的力变大,从前盖3被传递至涡轮毂7的扭矩进一步变大。与此相对,在上述转速差(实际打滑速度)变小时,伴随着供给油路88内的工作油的压力降低,锁止活塞80的按压第一以及第二摩擦接合板83、84的力变小,从前盖3被传递至涡轮毂7的扭矩变小。其结果,由于锁止活塞80的按压第一以及第二摩擦接合板83、84的力根据前盖3与涡轮毂7的转速差的变化而自动且适当地变化,因此,在起步装置1中,能够使打滑控制中的控制性(控制的容易度)进一步提高,并且能够减轻打滑控制时的基于该转速差的锁止压(接合油压)的反馈控制的负担。
[0060] 而且,通过采用单面粘贴式摩擦板来作为第一以及第二摩擦接合板83、84,并且使返回油路89与供给油路88连通而使第一以及第二摩擦接合板83、84的冷却性提高,与采用双面粘贴式摩擦板的情况相比,能够使摩擦件832、842进一步变薄(例如为双面粘贴式摩擦板的摩擦件的35~55%左右)。即,如上所述,通过使在第一以及第二摩擦接合板83、84(摩擦件832、842)的周围流通(循环)的工作油的量增加,能够允许因将摩擦件832、842变薄所引起的板油路833、843的流路截面积的减少。由此,能够使锁止离合器8的轴长进一步短缩化,进而能够使起步装置1的轴长进一步短缩化,能够进一步提高空间效率。
[0061] 此外,通过采用单面粘贴式摩擦板来作为第一以及第二摩擦接合板83、84,并且使返回油路89与供给油路88连通来提高第一以及第二摩擦接合板83、84的冷却性,与采用双面粘贴式摩擦板的情况相比,能够使环状板831、841进一步变薄(例如为双面粘贴式摩擦板的环状板的15~30%左右)。即,如上所述,通过使在第一以及第二摩擦接合板83、84(摩擦件832、842)的周围流通(循环)的工作油的量增加,能够允许环状板831、841作为热质量的功能的降低。由此,能够使锁止离合器8进而使起步装置1的轴长更进一步短缩,能够进一步提高空间效率。
[0062] 如上所述,在包含于起步装置1的锁止离合器8中,作为与前盖3侧的离合器毂81嵌合的第一摩擦接合板83以及与涡轮毂7侧的离合器鼓82嵌合的第二摩擦接合板84,采用单面粘贴式摩擦板,具有:环状板831、842、粘贴在该环状板831、841的一个面上的摩擦件832、842和以比摩擦件832、842的表面凹陷的方式形成在环状板831、841的一个面上的板油路
833、843。另外,在锁止活塞80与凸缘构件85之间,划分形成有被供给工作油的接合侧油室
86,并且在锁止活塞80与前盖3的轴向之间,划分形成用于经由离合器毂81向第一以及第二摩擦接合板83、84供给工作油(冷却油)的供给油路88。并且,在起步装置1(锁止离合器8)中,沿着凸缘构件85的锁止活塞80的相反侧的背面,划分形成有通过了第一以及第二摩擦接合板83、84的工作油的返回油路89,该返回油路89与供给油路88相连通。由此,既能够使对第一以及第二摩擦接合板83、84(供给油路88)润滑冷却用的工作油的供给量降低,又能够使执行打滑控制时的第一以及第二摩擦接合板83、84的摩擦件832、842的放热性提高。
[0063] 另外,如上述实施方式所述,若经由划分形成在锁止活塞80和凸缘构件85的内周面的内侧的连通路90和油槽70a使返回油路89与供给油路88连通,则能够充分地确保返回油路89的长度,从而能够使通过了第一以及第二摩擦接合板83、84的工作油在在返回油路89流通期间良好地冷却。
[0064] 而且,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第一以及第二摩擦接合板83、84以摩擦件832、842位于锁止活塞80侧的方式与离合器毂81或离合器鼓82嵌合。由此,能够使未粘贴摩擦件832、842的分离板83s以最接近锁止活塞80侧的方式与离合器毂81嵌合。其结果,由于能够容易地更换分离板83s,因此,通过变更该分离板83s的厚度,能够容易地调整锁止活塞80的行程。
[0065] 另外,如上述实施方式所述,若使第二摩擦接合板84的花键841s的齿高高于离合器鼓82的花键82s的齿高,则能够充分地确保离合器鼓82与第二摩擦接合板84的间隙G,从而能够使从第一摩擦接合板83的板油路833流出的工作油顺利地流入第二摩擦接合板84的板油路843内。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返回油路89经由划分形成在中心件30的内周面与涡轮毂7之间的连通路90和形成在配置于中心件30与涡轮毂7之间的推力垫圈70上的油槽70a,与供给油路88相连通。由此,在中心件和涡轮毂7周围的狭小的空间内,能够形成使供给油路88与返回油路89连通的油路。
[0066] 此外,在起步装置1的锁止离合器8中,如图6所示,第一以及第二摩擦接合板83、84也可以以摩擦件832、842位于前盖3侧(图1以及图2中的右侧)的方式与离合器毂81或离合器鼓82嵌合。由此,如图7所示,在第一以及第二摩擦接合板83、84的离合器鼓82侧即外周侧,从第一摩擦接合板83的板油路833流出的工作油的一部分流入位于具有更大的表面积且与外部空气接触的前盖3侧的第二摩擦接合板84的板油路843内。其结果,能够抑制在第二摩擦接合板84的板油路843内从离合器鼓82侧向离合器毂81侧流通的工作油升温。
[0067] 另外,上述锁止离合器8包括:固定在前盖3上的离合器毂81;锁止活塞80,向前盖3移动来按压第一以及第二摩擦接合板83、84;复位弹簧87,配置在前盖3与锁止活塞80之间,且以使锁止活塞80远离前盖3的方式对锁止活塞80施力;接合侧油室86,由凸缘构件85与锁止活塞80划分形成;以及供给油路88,划分形成在锁止活塞80与前盖3之间,但本发明的离合器并不限定于这样的结构。即,本发明的离合器也可以包括:固定在环状的凸缘构件(环状构件)上的离合器毂;活塞,向凸缘构件移动来按压第一以及第二摩擦接合板;复位弹簧,在轴向上配置在活塞与凸缘构件之间,且以使该活塞远离凸缘构件的方式对该活塞施力;接合侧油室,划分形成在作为输入构件的前盖与活塞之间;以及供给油路,划分形成在凸缘构件与活塞之间。
[0068] 而且,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说明书了本发明应用于锁止离合器8的情况,其中该锁止离合器8选择性地执行将与发动机连接的前盖3和经由减震机构10与离合器鼓82连接并且与变速器的输入轴IS连接的涡轮毂7连接的锁止动作以及解除该锁止的解除动作,但本发明的应用对象并不限定于此。即,只要是配置在充满工作油的空间内的离合器都能够应用本发明,可以应用于任何形式的离合器。
[0069] 并且,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方式的任何限定,在本发明的扩展范围内可以做出各种变更。而且,用于实施上述发明的方式仅为发明内容部分中记载的发明的一个具体方式,并不是限定发明内容部分中记载的发明的要素。
[0070]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0071] 本发明能够用于离合器的制造领域等中。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