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制动系统 / 刹车 / 摩擦制动 / 鼓式制动器 / 制动鼓 / 踏板坐式电动三轮车

踏板坐式电动三轮车

阅读:108发布:2022-02-11

专利汇可以提供踏板坐式电动三轮车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踏板 坐式电动三轮车,包括由四梁龙骨和平架总成组成的车架,车架后侧顶部设有后车厢,车架后侧底部通过板簧减震机构连接有后桥总成,后桥总成左右两端分别设有一个后 车轮 ,车架上设有用于 制动 后车轮的 刹车 系统;平架总成与后车厢之间设有自卸装置,并设置了靠背和乘客座椅两用的结构,并在前车轮进行了改进了锂 电池 驱动的自行走结构。本实用新型结实耐用、载重量大、载重量分布更加均匀;制动效果好、操控手刹舒适安全、自卸节省了人 力 、增强了靠背的功能作用;前固定后活动的板簧减震结构,提高了安全性和舒适性;具有节能、环保、减排,持续长途行驶的功能。,下面是踏板坐式电动三轮车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踏板坐式电动三轮车,包括车架,车架前端设有前叉减震总成,前叉减震总成上端设有车把,前叉减震总成下端设有前车轮,车架后侧顶部设有后车厢,车架后侧底部通过板簧减震机构连接有后桥总成,后桥总成左右两端分别设有一个后车轮,车架上在后车厢前侧设有驾驶座椅和位于驾驶座椅下方的动装置,车架上由前到后设有用于制动后车轮的刹车系统;后车厢包括龙架,龙门架后侧下部平设有底板,底板左侧边沿铰接有左厢体,底板右侧边沿铰接有右厢体,左厢体和右厢体后侧上部铰接有后厢门,左厢体前侧与龙门架左侧之间通过左扣连接,右厢体前侧与龙门架右侧之间通过右锁扣连接,后厢门左侧和右侧分别与左厢体后侧和右厢体后侧通过后锁扣连接,其特征在于:车架包括均沿前后方向设置的左副龙骨、左主龙骨、右主龙骨和右副龙骨,左副龙骨、左主龙骨、右主龙骨和右副龙骨由左到右依次设置,左副龙骨、左主龙骨、右主龙骨和右副龙骨前部均向上折弯,左主龙骨上部右侧和右主龙骨上部左侧之间水平设有第一横梁,第一横梁上表面垂直设有中心梁,中心梁上端后高前低倾斜设有车把套管,左主龙骨前上端向右折弯与第一横梁左侧连接,右主龙骨前上端向左折弯与第一横梁右侧连接,左副龙骨前上端与左主龙骨前上部左侧之间设有左前保险杠,右副龙骨前上端与右主龙骨前上部左侧之间设有右前保险杠;
左主龙骨和右主龙骨后端水平设有第二横梁,第二横梁左端与左副龙骨右侧连接,第二横梁右端与右副龙骨左侧连接;左副龙骨后端和右副龙骨后端均向上折弯并连接有平架总成;
龙门架上设有上水平梁和下水平梁,龙门架上设有位于下水平梁下部的挡板,下水平梁、挡板、左厢体、右厢体和后厢门的上边沿齐平,龙门架上设有位于上水平梁上方的固定靠背,下水平梁上通过两个第一合页铰接有翻转框架,翻转框架前侧设有翻转靠背,龙门架上设有用于限定翻转框架在垂直状态下继续向前翻转的限位,翻转靠背上边沿与上水平梁下侧边沿接触,翻转框架后侧与上水平梁之间通过插销连接;
左厢体前部上侧和右厢体前部上侧均设有一个支撑结构,两个支撑结构的构造相同且左右对称设置;左厢体上的支撑结构包括第二合页、翻转板和翻转支座,翻转板左侧面与左厢体右侧面接触,翻转板上侧通过第二合页转动连接在左厢体上,第二合页设在左厢体顶部右侧,翻转板右侧面与翻转支座左侧固定连接,翻转支座顶部设有减震垫,减震垫上表面的高度大于等于第二合页顶部的高度;
后车厢后侧底部铰接在平架总成上,平架总成上设有用于支撑后车厢底部的胶垫,平架总成中部设有后车厢下方的液压顶升系统,后车厢底部设有连杆驱动结构,连杆驱动结构前端和后端分别与平架总成和后厢门联动设置;
刹车系统包括沿左右水平方向设在左副龙骨和右副龙骨中部下侧的制动分配轴、设在右主龙骨前部下侧的前制动板、设在驾驶座椅右侧的手刹杆以及后端与两个后车轮制动鼓上的后制动连接臂连接的两根后拉杆,手刹杆底部与驾驶座椅上表面高度一致,制动分配轴中部和两端的底部分别垂直固定设有一个中脚刹连接臂,三个中脚刹连接臂均平行设置,两根后拉杆前端分别对应与制动分配轴两端的一个中脚刹连接臂连接,前制动板上通过制动轴铰接有弯形的脚踏杆,脚踏杆上端向上伸出车架并朝向驾驶座椅,制动轴上垂直固定设有前脚刹连接臂,前脚刹连接臂与制动分配轴上中部的一个中脚刹连接臂之间设有前拉杆,其中一个中脚刹连接臂与车架后侧的后制动板之间设有复位弹簧,其中一个中脚刹连接臂通过断电弹簧连接有断电开关,断电开关设在后制动板上;手刹杆的动力输出端与制动分配轴右端的中脚刹连接臂通过制动拉线连接;
板簧减震机构包括前吊、后吊耳、摆板、中部通过U型螺栓与后桥总成连接的板簧,U型螺栓上部套设有与板簧顶部压接的压接板,板簧之间通过连接螺栓连接,压接板中部设有用于穿过连接螺栓的通孔;前吊耳和后吊耳均固定设在平架总成底部,板簧前端和后端分别设有前卷耳和后卷耳;前吊耳通过前转动注油润滑结构与前卷耳连接,摆板设有两个,两个摆板沿前后方向对应设置,两个摆板上端均铰接在后吊耳的前侧和后侧,两个摆杆下端之间通过后转动注油润滑结构与后卷耳连接;前转动注油润滑结构和后转动注油润滑结构的构造相同;
动力装置包括设在传动轴电池组和直流电机,蓄电池组和直流电机均安装在车架上,直流电机的主轴与传动轴前端传动连接,传动轴的后端与后桥总成的动力输入端传动连接;车架上在蓄电池组和直流电机的外侧设有均匀开设有透气孔的防护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踏板坐式电动三轮车,其特征在于:前吊耳包括左吊板和右吊板,左吊板上部右侧固定在平架总成上,右吊板上部左侧固定在平架总成上,左吊板和右吊板左右对应开设有穿孔;前转动注油润滑结构包括销轴螺栓和套在销轴螺栓外的套,钢套插设在前卷耳内,销轴螺栓、钢套和前卷耳均位于左吊板和右吊板之间,销轴螺栓两端穿过穿孔并通过销轴螺母与左吊板或右吊板紧固连接,销轴螺栓的头部设有黄油嘴,销轴螺栓的头部沿轴线方向开设有轴向注油孔,钢套和销轴螺栓的中部沿径向方向对应开设有径向注油孔,径向注油孔内端与轴向注油孔连通,径向注油孔与前卷耳内壁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踏板坐式电动三轮车,其特征在于:液压顶升系统包括均设在车架上的操纵手柄、换向、液压油箱、油和顶升液压缸,操纵手柄设在三轮车的驾驶座椅侧部,操纵手柄下端与换向阀的操控端连接,顶升液压缸上部左侧和右侧通过支撑轴转动连接在车架中部,换向阀、液压油箱、油泵和顶升液压缸之间通过高压油管连接,支撑轴为空心结构,支撑轴一端封堵,支撑轴另一端通过油管接头与高压油管连接,顶升液压缸内部与支撑轴内部连通,支撑轴上设有位于顶升液压缸两侧的限位盘,顶升液压缸的活塞杆上端与后车厢底部铰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踏板坐式电动三轮车,其特征在于:连杆驱动结构包括前横杆、后框架、连接板、压杆、连杆、推拉杆和挡杆,前横杆水平设在后车厢底部,连接板设在前横杆后侧,压杆后端与连杆下端固定连接形成L型结构,压杆与连杆的连接处转动连接在连接板上,后框架设有后车厢的后端底部,挡杆下端转动连接在后框架上,挡杆上端连接有锁钩,锁钩与挡杆之间形成朝向前方的钝,上部与挡杆下部,挡杆下部前侧设有铰接座,推拉杆前端与连杆上端铰接,推杆后端与铰接座铰接;压杆后端螺纹连接有调节螺栓,调节螺栓的头部朝下设置,调节螺栓上螺纹连接有与压杆下表面顶压配合的调节螺母;在后车厢水平放置在平架总成上时,调节螺栓的头部与平架总成上表面顶压配合,挡杆的上部前侧与后厢门后侧下部顶压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踏板坐式电动三轮车,其特征在于:后拉杆与两端的中脚刹连接臂之间、前拉杆后端与中间的中脚刹连接臂之间均设有弹簧复位结构,制动拉线与右端的中脚刹连接臂之间设有拉线张紧调节结构;脚踏杆上端通过螺栓螺母式高度调节结构连接有脚刹踏板。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踏板坐式电动三轮车,其特征在于:左厢体和右厢体顶部均设有加高框,每个加高框内设有对应与左厢体、右厢体顶部连接的支撑杆;底板左侧和右侧均设有一块护板,每块护板的前侧设有脚蹬孔。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踏板坐式电动三轮车,其特征在于:前车轮包括左轮毂支架、右轮毂支架、轮毂和套设在轮毂外的轮胎,左轮毂支架和右轮毂支架的构造相同且左右对称设置;左轮毂支架和右轮毂支架均由三根支臂组成,三根支臂的内端固定连接,相邻两个支臂之间的夹角为120°,三根支臂的外端侧部分别设有一个支撑导向轮,左轮毂支架上的三个支撑导向轮的中心线位于同一个圆柱表面上,左轮毂支架上的三个支撑导向轮和右轮毂支架上的三个支撑导向轮左右一一相对设置;左轮毂支架右侧和右轮毂支架左侧分别固定设有一个圆盘形的挡尘罩,挡尘罩位于同侧的三个支撑导向轮之间;
左侧的三个支撑导向轮均伸入并滚动连接在左侧的圆形轨道上,右侧的三个支撑导向轮均伸入并滚动连接在右侧的圆形轨道上;左轮毂支架和右轮毂支架之间设有位于轮毂内的安装架,安装架上设有可充电锂电池和用于驱动轮毂转动的前轮动力驱动机构;三根支臂的内端外侧设有固定块,固定块上设有与圆形轨道同中心线的安装孔,安装孔内穿设有与前叉减震总成下端连接的中心轴
前轮动力驱动机构包括位于可充电锂电池下方的驱动电机,驱动电机的主轴上传动连接有齿轮,轮毂的内壁设有内齿圈,齿轮与内齿圈啮合

说明书全文

踏板坐式电动三轮车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三轮车,具体涉及一种踏板坐式电动三轮车。

背景技术

[0002] 近些年以来,电动三轮车载人或载货成为人们常用的交通工具之一。但市场上现有的三轮车存在以下缺陷或不足:
[0003] 1、一般都是采用两条龙骨,强度低,承重能较差,受力不均匀;龙骨采用分段焊接,焊点较多,既影响美观,又容易断裂,防侧翻性能差;两根龙骨,对前保险杠的安装强度也具有较大影响,安全性不高;
[0004] 2、电动三轮车后轮的刹车系统较为复杂,制造成本较高,而且很多三轮车没有手刹装置,具有手刹装置的电动三轮车,手刹杆设置在脚踏板处,在使用手刹时,驾驶者需要弯腰进行操作,这样就造成较大的安全隐患;
[0005] 3、由于三轮车需要载货,装货和卸货均需要人工操作,耗费较多的时间和体力。特别是对于例如沙子、石子、粮食、土等物料,若没有自卸装置,会非常麻烦。目前很多电动三轮车的后车厢一般都是固定设在车架上,不能自卸;
[0006] 4、驾驶座椅后侧的靠背是固定设置的,需要载人时,后车厢没有设置座椅,乘坐在后车厢的人就搬个板凳坐上或者直接坐在后车厢的侧帮上,这样在紧急刹车时候乘坐人员会非常危险。也有在后车厢上固定设置座椅的,这样在装拉货物时,座椅不能拆卸,装载货物量较少,而且装卸货物时候比较麻烦;
[0007] 5、电动三轮车的车架与后车轮主轴之间通常采用板簧作为承载和减震部件。板簧是两端翘起的圆弧形结构,板簧两端翘起部分和车架相连接,利用板簧自身的弹力,达到承重及缓冲减震的作用。目前,板簧两端的卷均通过一个摆杆与车架底部的吊耳连接,这种连接结构在车轮经过颠簸的路面时,板簧会前后摆动,承载力较小,受到的不同方向的冲击力,会导致摆杆的损坏,导致车祸发生,安全性较差。另外,板簧两端卷耳内部的衬套受到冲击也经常损坏;
[0008] 6、现有一般的电动三轮车一般都是骑式,驾驶者骑在驾驶座上,时间久了会非常累。
[0009] 上述这么多的缺陷,亟需进行改进,以适合市场的需求并满足客户需要。实用新型内容
[0010]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结实耐用、载重量大、制动性能强、可自卸货物、驾驶舒适度高、驾驶座靠背可当乘客座椅、承载力大、减震零部件不易损坏、安全可靠性强的踏板坐式电动三轮车。
[0011]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踏板坐式电动三轮车,包括车架,车架前端设有前叉减震总成,前叉减震总成上端设有车把,前叉减震总成下端设有前车轮,车架后侧顶部设有后车厢,车架后侧底部通过板簧减震机构连接有后桥总成,后桥总成左右两端分别设有一个后车轮,车架上在后车厢前侧设有驾驶座椅和位于驾驶座椅下方的动力装置,车架上由前到后设有用于制动后车轮的刹车系统;后车厢包括龙架,龙门架后侧下部平设有底板,底板左侧边沿铰接有左厢体,底板右侧边沿铰接有右厢体,左厢体和右厢体后侧上部铰接有后厢门,左厢体前侧与龙门架左侧之间通过左扣连接,右厢体前侧与龙门架右侧之间通过右锁扣连接,后厢门左侧和右侧分别与左厢体后侧和右厢体后侧通过后锁扣连接,车架包括均沿前后方向设置的左副龙骨、左主龙骨、右主龙骨和右副龙骨,左副龙骨、左主龙骨、右主龙骨和右副龙骨由左到右依次设置,左副龙骨、左主龙骨、右主龙骨和右副龙骨前部均向上折弯,左主龙骨上部右侧和右主龙骨上部左侧之间水平设有第一横梁,第一横梁上表面垂直设有中心梁,中心梁上端后高前低倾斜设有车把套管,左主龙骨前上端向右折弯与第一横梁左侧连接,右主龙骨前上端向左折弯与第一横梁右侧连接,左副龙骨前上端与左主龙骨前上部左侧之间设有左前保险杠,右副龙骨前上端与右主龙骨前上部左侧之间设有右前保险杠;左主龙骨和右主龙骨后端水平设有第二横梁,第二横梁左端与左副龙骨右侧连接,第二横梁右端与右副龙骨左侧连接;左副龙骨后端和右副龙骨后端均向上折弯并连接有平架总成;
[0012] 龙门架上设有上水平梁和下水平梁,龙门架上设有位于下水平梁下部的挡板,下水平梁、挡板、左厢体、右厢体和后厢门的上边沿齐平,龙门架上设有位于上水平梁上方的固定靠背,下水平梁上通过两个第一合页铰接有翻转框架,翻转框架前侧设有翻转靠背,龙门架上设有用于限定翻转框架在垂直状态下继续向前翻转的限位,翻转靠背上边沿与上水平梁下侧边沿接触,翻转框架后侧与上水平梁之间通过插销连接;
[0013] 左厢体前部上侧和右厢体前部上侧均设有一个支撑结构,两个支撑结构的构造相同且左右对称设置;左厢体上的支撑结构包括第二合页、翻转板和翻转支座,翻转板左侧面与左厢体右侧面接触,翻转板上侧通过第二合页转动连接在左厢体上,第二合页设在左厢体顶部右侧,翻转板右侧面与翻转支座左侧固定连接,翻转支座顶部设有减震垫,减震垫上表面的高度大于等于第二合页顶部的高度;
[0014] 后车厢后侧底部铰接在平架总成上,平架总成上设有用于支撑后车厢底部的胶垫,平架总成中部设有后车厢下方的液压顶升系统,后车厢底部设有连杆驱动结构,连杆驱动结构前端和后端分别与平架总成和后厢门联动设置;
[0015] 刹车系统包括沿左右水平方向设在左副龙骨和右副龙骨中部下侧的制动分配轴、设在右主龙骨前部下侧的前制动板、设在驾驶座椅右侧的手刹杆以及后端与两个后车轮制动鼓上的后制动连接臂连接的两根后拉杆,手刹杆底部与驾驶座椅上表面高度一致,制动分配轴中部和两端的底部分别垂直固定设有一个中脚刹连接臂,三个中脚刹连接臂均平行设置,两根后拉杆前端分别对应与制动分配轴两端的一个中脚刹连接臂连接,前制动板上通过制动轴铰接有弯形的脚踏杆,脚踏杆上端向上伸出车架并朝向驾驶座椅,制动轴上垂直固定设有前脚刹连接臂,前脚刹连接臂与制动分配轴上中部的一个中脚刹连接臂之间设有前拉杆,其中一个中脚刹连接臂与车架后侧的后制动板之间设有复位弹簧,其中一个中脚刹连接臂通过断电弹簧连接有断电开关,断电开关设在后制动板上;手刹杆的动力输出端与制动分配轴右端的中脚刹连接臂通过制动拉线连接;
[0016] 板簧减震机构包括前吊耳、后吊耳、摆板、中部通过U型螺栓与后桥总成连接的板簧,U型螺栓上部套设有与板簧顶部压接的压接板,板簧之间通过连接螺栓连接,压接板中部设有用于穿过连接螺栓的通孔;前吊耳和后吊耳均固定设在平架总成底部,板簧前端和后端分别设有前卷耳和后卷耳;前吊耳通过前转动注油润滑结构与前卷耳连接,摆板设有两个,两个摆板沿前后方向对应设置,两个摆板上端均铰接在后吊耳的前侧和后侧,两个摆杆下端之间通过后转动注油润滑结构与后卷耳连接;前转动注油润滑结构和后转动注油润滑结构的构造相同;
[0017] 动力装置包括设在传动轴电池组和直流电机,蓄电池组和直流电机均安装在车架上,直流电机的主轴与传动轴前端传动连接,传动轴的后端与后桥总成的动力输入端传动连接;车架上在蓄电池组和直流电机的外侧设有均匀开设有透气孔的防护板。
[0018] 前吊耳包括左吊板和右吊板,左吊板上部右侧固定在平架总成上,右吊板上部左侧固定在平架总成上,左吊板和右吊板左右对应开设有穿孔;前转动注油润滑结构包括销轴螺栓和套在销轴螺栓外的套,钢套插设在前卷耳内,销轴螺栓、钢套和前卷耳均位于左吊板和右吊板之间,销轴螺栓两端穿过穿孔并通过销轴螺母与左吊板或右吊板紧固连接,销轴螺栓的头部设有黄油嘴,销轴螺栓的头部沿轴线方向开设有轴向注油孔,钢套和销轴螺栓的中部沿径向方向对应开设有径向注油孔,径向注油孔内端与轴向注油孔连通,径向注油孔与前卷耳内壁连通。
[0019] 液压顶升系统包括均设在车架上的操纵手柄、换向、液压油箱、油和顶升液压缸,操纵手柄设在三轮车的驾驶座椅侧部,操纵手柄下端与换向阀的操控端连接,顶升液压缸上部左侧和右侧通过支撑轴转动连接在车架中部,换向阀、液压油箱、油泵和顶升液压缸之间通过高压油管连接,支撑轴为空心结构,支撑轴一端封堵,支撑轴另一端通过油管接头与高压油管连接,顶升液压缸内部与支撑轴内部连通,支撑轴上设有位于顶升液压缸两侧的限位盘,顶升液压缸的活塞杆上端与后车厢底部铰接。
[0020] 连杆驱动结构包括前横杆、后框架、连接板、压杆、连杆、推拉杆和挡杆,前横杆水平设在后车厢底部,连接板设在前横杆后侧,压杆后端与连杆下端固定连接形成L型结构,压杆与连杆的连接处转动连接在连接板上,后框架设有后车厢的后端底部,挡杆下端转动连接在后框架上,挡杆上端连接有锁钩,锁钩与挡杆之间形成朝向前方的钝,上部与挡杆下部,挡杆下部前侧设有铰接座,推拉杆前端与连杆上端铰接,推杆后端与铰接座铰接;压杆后端螺纹连接有调节螺栓,调节螺栓的头部朝下设置,调节螺栓上螺纹连接有与压杆下表面顶压配合的调节螺母;在后车厢水平放置在平架总成上时,调节螺栓的头部与平架总成上表面顶压配合,挡杆的上部前侧与后厢门后侧下部顶压配合。
[0021] 后拉杆与两端的中脚刹连接臂之间、前拉杆后端与中间的中脚刹连接臂之间均设有弹簧复位结构,制动拉线与右端的中脚刹连接臂之间设有拉线张紧调节结构;脚踏杆上端通过螺栓螺母式高度调节结构连接有脚刹踏板。
[0022] 左厢体和右厢体顶部均设有加高框,每个加高框内设有对应与左厢体、右厢体顶部连接的支撑杆;底板左侧和右侧均设有一块护板,每块护板的前侧设有脚蹬孔。
[0023] 前车轮包括左轮毂支架、右轮毂支架、轮毂和套设在轮毂外的轮胎,左轮毂支架和右轮毂支架的构造相同且左右对称设置;左轮毂支架和右轮毂支架均由三根支臂组成,三根支臂的内端固定连接,相邻两个支臂之间的夹角为120°,三根支臂的外端侧部分别设有一个支撑导向轮,左轮毂支架上的三个支撑导向轮的中心线位于同一个圆柱表面上,左轮毂支架上的三个支撑导向轮和右轮毂支架上的三个支撑导向轮左右一一相对设置;左轮毂支架右侧和右轮毂支架左侧分别固定设有一个圆盘形的挡尘罩,挡尘罩位于同侧的三个支撑导向轮之间;
[0024] 左侧的三个支撑导向轮均伸入并滚动连接在左侧的圆形轨道上,右侧的三个支撑导向轮均伸入并滚动连接在右侧的圆形轨道上;左轮毂支架和右轮毂支架之间设有位于轮毂内的安装架,安装架上设有可充电锂电池和用于驱动轮毂转动的前轮动力驱动机构;三根支臂的内端外侧设有固定块,固定块上设有与圆形轨道同中心线的安装孔,安装孔内穿设有与前叉减震总成下端连接的中心轴
[0025] 前轮动力驱动机构包括位于可充电锂电池下方的驱动电机,驱动电机的主轴上传动连接有齿轮,轮毂的内壁设有内齿圈,齿轮与内齿圈啮合
[0026]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有益效果如下:
[0027] 1、由于本实用新型的蓄电池组均设置在左副龙骨、左主龙骨、右主龙骨和右副龙骨上,从而起到良好的支撑作用。左副龙骨、左主龙骨、右主龙骨、右副龙骨以及平架总成的设置结构,不仅增加了整个三轮车宽度,而且增加了整个三轮车的长度,这样可提高三轮车的载重量,受力更加均匀,并且增强了安全性能。左副龙骨、左主龙骨、右主龙骨、右副龙骨形成的四梁龙骨结构低于平架总成的结构,降低三轮车的重心,并为三轮车的其他构件提供安装依靠。
[0028] 2、由于前吊耳与板簧前端的前卷耳之间没有前后方向的位移,后吊耳与板簧后端的后卷耳之间通过摆板连接,即板簧在受到压力时向后移动,这种板簧减震机构,在提高减震效果的同时,确定了板簧受到压力时向后移动的方向,这样就避免了零部件之间的冲击,降低了减震部件损坏的隐患,当然,也增加了载重量,最终提高了三轮车行驶的安全性和舒适性;
[0029] 对于前转动注油润滑结构和后转动注油润滑结构,可以使用黄油枪通过黄油嘴向前卷耳和后卷耳的内壁注入黄油,充分提高与钢套之间的润滑性能,延长钢套的使用寿命。
[0030] 3、需要进行卸货时,驾驶员坐在驾驶座椅上,手持操纵手柄,驱动换向阀,油泵将液压油箱内的液压油通过高压油管向顶升液压缸内供油,液压缸的活塞杆伸长,将后车厢向上顶起,后车厢以后侧底部为支点,后侧向前部向上抬起,随着后车厢的抬起,压杆上的调节螺栓离开车架上表面,后车厢内的货物推压后厢门,后厢门下部推压锁钩,锁钩和挡杆以挡杆下端为支点向下转动,挡杆通过铰接座和推拉杆带动连杆向后转动,由于压板上的调节螺栓离开了车架,压杆就向下转动。锁钩脱离后厢门,后厢门被货物丁凯,货物就从后车厢底板向后通过后厢门自动滑落下去。自动卸完货物之后,再驱动换向阀,油泵将顶升液压缸内的液压油抽出,活塞杆向下收缩,后车厢向下降,后厢门所在的平面保持垂直状态,当调节螺栓下端的头部接触到车架上表面时,压杆向上转动,与压杆一体的连杆向前转动,连杆向前拉推拉杆,推拉杆通过铰接座向前拉挡杆和锁钩,当后车厢落到车架上的胶垫上时,锁钩也正好将后厢门与后车厢的两侧帮后端面顶压接触。最后关闭油泵即可。支撑轴为空心结构,支撑轴与液压缸内部连通,兼做了高压接头的作用。支撑轴上设置的限位盘起到定位支撑轴不左右移动的作用,确保升降定位的准确性。当后车厢支撑在胶垫上时,锁钩与后厢门之间具有间隙,可以先拧松调节螺母,再拧动调节螺栓,时调节螺栓的头部与压杆之间的距离增大,这样就可以使锁钩压紧后厢门,避免后厢门在行进过程中产生碰撞响声。
[0031] 4、脚刹制动时,脚踩脚刹踏板,通过脚踏杆带动制动轴转动,与制动轴一体的前脚刹连接臂前转动,前脚刹连接臂通过前拉杆带动中间的中脚刹连接臂向前转动,中间的中脚刹连接臂带动制动分配轴转动,制动分配轴两端的中脚刹连接臂向前转动,克服复位弹簧的拉力,并通过断电弹簧拉动断电开关使三轮车的驱动电机断电,同时带动两根后拉杆拉动制动鼓上的后制动连接臂,对两个后车轮进行制动。松开脚刹踏板时,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上述各个部件均复位。另外,由于手刹杆设置在驾驶座椅右侧,这样在使用手刹时不用弯腰,方便舒适,并增强了驾驶的安全性能。当脚刹突然损坏就可以用手刹进行刹车,或者再驻车时,操作手刹杆。向上拉动手刹杆,拉动制动拉线,制动拉线通过右端的中脚刹连接臂带动制动分配轴转动,这样就可以通过两根后拉杆带动后脚刹连接臂对制动鼓进行制动刹车。
[0032] 5、翻转框架和翻转靠背处于垂直状态时,限位块放置向前翻转损坏第一合页,插销用于限定翻转框架和翻转靠背在垂直状态向后翻转,驾驶者可以坐在驾驶座椅并靠在翻转靠背上。当后车厢内乘坐有乘客时,打开插销,将翻转框架和翻转靠背向后翻转到水平状态,翻转框架支撑在左侧和右侧的减震垫上,靠背就可以当做座椅供至少两个乘客乘坐,这样避免了乘客在后车厢内无法坐的不便,并提高了行驶的安全性,此时的驾驶者就靠在固定靠背上。当后车厢装运货物时,将翻转靠背抬起插销插上,同时把两个支撑结构向上翻转180°到左厢体顶部和右厢体顶部。加高框的设置,可以增加装货物的量;脚蹬孔用于人们由三轮车的侧部向上上后车厢时候脚踩的作用。
[0033] 6、当蓄电池组欠压没电时,可以启动驱动电机,驱动电机带动齿轮旋转,齿轮驱动齿圈旋转,齿圈带动轮毂和轮胎转动,这样就可以前车轮为驱动轮向前行进。本实用新型的轮毂采用左轮毂支架和右轮毂支架上设置的支撑导向轮进行支撑,同侧的三个支撑导向轮形成正三角形的三个顶点,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充分减轻重量并降低生产成本。
[0034]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结实耐用、充分提高了三轮车的承重能力,并且将载重量分布更加均匀;制动效果好、操控手刹舒适安全;自动化程度大大提高、采用液压顶升的方式,后车厢的升降可联动后厢门的开闭,提高了运输货物装卸的效率,节省了人力;有乘客时候翻转到水平状态作为乘客座椅,没有乘客时候翻转到垂直状态作为驾驶者的靠背,充分增强了靠背的功能作用;前固定后活动的板簧减震结构,延长了相关部件的使用寿命,提高了安全性和舒适性;特地设计的前车轮备用的自动行走功能,以备蓄电池故障或欠压的情况,驱动结构也十分独特,功能更加多样。附图说明
[0035]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36] 图2是图1中车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37] 图3是图1中去掉后车厢后的俯视图;
[0038] 图4是图1中A处的放大图;
[0039]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液压顶升系统和连杆驱动结构的放大示意图;
[0040] 图6是图5中液压顶升系统的俯视图;
[0041] 图7是图5中B处的放大图;
[0042] 图8是图1中后车厢的放大图;
[0043] 图9是图8的右视图;
[0044] 图10是图9中C处的放大图;
[0045] 图11是图1中板簧减震机构的放大图;
[0046] 图12是图11中D-D剖视图;
[0047] 图13是前车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48] 如图1-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踏板坐式电动三轮车,包括车架11,车架11前端设有前叉减震总成12,前叉减震总成12上端设有车把13,前叉减震总成12下端设有前车轮14,车架11后侧顶部设有后车厢15,车架11后侧底部通过板簧减震机构16连接有后桥总成17,后桥总成17左右两端分别设有一个后车轮18,车架11上在后车厢15前侧设有驾驶座椅19和位于驾驶座椅19下方的动力装置20,车架11上由前到后设有用于制动后车轮18的刹车系统;后车厢15包括龙门架21,龙门架21后侧下部水平设有底板,底板左侧边沿铰接有左厢体131,底板右侧边沿铰接有右厢体46,左厢体131和右厢体46后侧上部铰接有后厢门47,左厢体131前侧与龙门架21左侧之间通过左锁扣连接,右厢体46前侧与龙门架21右侧之间通过右锁扣连接,后厢门47左侧和右侧分别与左厢体131后侧和右厢体46后侧通过后锁扣连接,车架11包括均沿前后方向设置的左副龙骨1、左主龙骨2、右主龙骨3和右副龙骨4,左副龙骨
1、左主龙骨2、右主龙骨3和右副龙骨4由左到右依次设置,左副龙骨1、左主龙骨2、右主龙骨
3和右副龙骨4前部均向上折弯,左主龙骨2上部右侧和右主龙骨3上部左侧之间水平设有第一横梁5,第一横梁5上表面垂直设有中心梁6,中心梁6上端后高前低倾斜设有车把13套管
7,左主龙骨2前上端向右折弯与第一横梁5左侧连接,右主龙骨3前上端向左折弯与第一横梁5右侧连接,左副龙骨1前上端与左主龙骨2前上部左侧之间设有左前保险杠8,右副龙骨4前上端与右主龙骨3前上部左侧之间设有右前保险杠9。左主龙骨2和右主龙骨3后端水平设有第二横梁10,第二横梁10左端与左副龙骨1右侧连接,第二横梁10右端与右副龙骨4左侧连接;左副龙骨1后端和右副龙骨4后端均向上折弯并连接有平架总成22。
[0049] 龙门架21上设有上水平梁23和下水平梁24,龙门架21上设有位于下水平梁24下部的挡板130,下水平梁24、挡板130、左厢体131、右厢体46和后厢门47的上边沿齐平,龙门架21上设有位于上水平梁23上方的固定靠背48,下水平梁24上通过两个第一合页49铰接有翻转框架50,翻转框架50前侧设有翻转靠背51,龙门架21上设有用于限定翻转框架50在垂直状态下继续向前翻转的限位块52,翻转靠背51上边沿与上水平梁23下侧边沿接触,翻转框架50后侧与上水平梁23之间通过插销53连接。
[0050] 左厢体131前部上侧和右厢体46前部上侧均设有一个支撑结构54,两个支撑结构54的构造相同且左右对称设置;左厢体131上的支撑结构54包括第二合页55、翻转板56和翻转支座57,翻转板56左侧面与左厢体131右侧面接触,翻转板56上侧通过第二合页55转动连接在左厢体131上,第二合页55设在左厢体131顶部右侧,翻转板56右侧面与翻转支座57左侧固定连接,翻转支座57顶部设有减震垫58,减震垫58上表面的高度大于等于第二合页55顶部的高度。
[0051] 左厢体131和右厢体46顶部均设有加高框99,每个加高框99内设有对应与左厢体131、右厢体46顶部连接的支撑杆100;底板左侧和右侧均设有一块护板101,每块护板101的前侧设有脚蹬孔102。
[0052] 后车厢15后侧底部铰接在平架总成22上,平架总成22上设有用于支撑后车厢15底部的胶垫45,平架总成22中部设有后车厢15下方的液压顶升系统,后车厢15底部设有连杆驱动结构,连杆驱动结构前端和后端分别与平架总成22和后厢门47联动设置。
[0053] 液压顶升系统包括均设在车架1前侧上的操纵手柄25、换向阀26、液压油箱27、油泵28和顶升液压缸29,操纵手柄25设在三轮车的驾驶座椅侧部,操纵手柄25下端与换向阀26的操控端连接,顶升液压缸29上部左侧和右侧通过支撑轴31转动连接在平架总成22中部,换向阀26、液压油箱27、油泵28和顶升液压缸29之间通过高压油管30连接,支撑轴31为空心结构,支撑轴31一端封堵,支撑轴31另一端通过油管接头32与高压油管30连接,顶升液压缸29内部与支撑轴31内部连通,支撑轴31上设有位于顶升液压缸29两侧的限位盘33,顶升液压缸29的活塞杆上端与后车厢15底部铰接。
[0054] 连杆驱动结构包括前横杆34、后框架35、连接板36、压杆37、连杆38、推拉杆39和挡杆40,前横杆34水平设在后车厢15底部,连接板36设在前横杆34后侧,压杆37后端与连杆38下端固定连接形成L型结构,压杆37与连杆38的连接处转动连接在连接板36上,后框架35设有后车厢15的后端底部,挡杆40下端转动连接在后框架35上,挡杆40上端连接有锁钩44,锁钩44与挡杆40之间形成朝向前方的钝角,上部与挡杆40下部,挡杆40下部前侧设有铰接座41,推拉杆39前端与连杆38上端铰接,推杆后端与铰接座41铰接;压杆37后端螺纹连接有调节螺栓42,调节螺栓42的头部朝下设置,调节螺栓42上螺纹连接有与压杆37下表面顶压配合的调节螺母43;在后车厢15水平放置在平架总成22上时,调节螺栓42的头部与平架总成
22上表面顶压配合,挡杆40的上部前侧与后厢门47后侧下部顶压配合。
[0055] 刹车系统包括沿左右水平方向设在左副龙骨1和右副龙骨4中部下侧的制动分配轴63、设在右主龙骨3前部下侧的前制动板59、设在驾驶座椅19右侧的手刹杆60以及后端与两个后车轮18的制动鼓上的后制动连接臂61连接的两根后拉杆62,手刹杆60底部与驾驶座椅19上表面高度一致,制动分配轴63中部和两端的底部分别垂直固定设有一个中脚刹连接臂64,三个中脚刹连接臂64均平行设置,两根后拉杆62前端分别对应与制动分配轴63两端的一个中脚刹连接臂64连接,前制动板59上通过制动轴65铰接有弯形的脚踏杆66,脚踏杆66上端向上伸出车架11并朝向驾驶座椅19,制动轴65上垂直固定设有前脚刹连接臂67,前脚刹连接臂67与制动分配轴63上中部的一个中脚刹连接臂64之间设有前拉杆68,其中一个中脚刹连接臂64与车架11后侧的后制动板69之间设有复位弹簧70,其中一个中脚刹连接臂
64通过断电弹簧71连接有断电开关72,断电开关72设在后制动板69上;手刹杆60的动力输出端与制动分配轴63右端的中脚刹连接臂64通过制动拉线73连接。
[0056] 后拉杆62与两端的中脚刹连接臂64之间、前拉杆68后端与中间的中脚刹连接臂64之间均设有弹簧复位结构94,制动拉线73与右端的中脚刹连接臂64之间设有拉线张紧调节结构96;脚踏杆66上端通过螺栓螺母式高度调节结构97连接有脚刹踏板98。
[0057] 板簧减震机构16包括前吊耳74、后吊耳75、摆板76、中部通过U型螺栓77与后桥总成17连接的板簧78,U型螺栓77上部套设有与板簧78顶部压接的压接板79,板簧78之间通过连接螺栓80连接,压接板79中部设有用于穿过连接螺栓80的通孔;前吊耳74和后吊耳75均固定设在平架总成22底部,板簧78前端和后端分别设有前卷耳81和后卷耳82;前吊耳74通过前转动注油润滑结构83与前卷耳81连接,摆板76设有两个,两个摆板76沿前后方向对应设置,两个摆板76上端均铰接在后吊耳75的前侧和后侧,两个摆杆下端之间通过后转动注油润滑结构84与后卷耳82连接;前转动注油润滑结构83和后转动注油润滑结构84的构造相同。
[0058] 前吊耳74包括左吊板87和右吊板88,左吊板87上部右侧固定在平架总成22上,右吊板88上部左侧固定在平架总成22上,左吊板87和右吊板88左右对应开设有穿孔;前转动注油润滑结构83包括销轴螺栓89和套在销轴螺栓89外的钢套90,钢套90插设在前卷耳81内,销轴螺栓89、钢套90和前卷耳81均位于左吊板87和右吊板88之间,销轴螺栓89两端穿过穿孔并通过销轴螺母132与左吊板87或右吊板88紧固连接,销轴螺栓89的头部设有黄油嘴91,销轴螺栓89的头部沿轴线方向开设有轴向注油孔92,钢套90和销轴螺栓89的中部沿径向方向对应开设有径向注油孔93,径向注油孔93内端与轴向注油孔92连通,径向注油孔93与前卷耳81内壁连通。
[0059] 动力装置20包括设在传动轴117、蓄电池组和直流电机,直流电机和蓄电池组左右并排均安装在车架11上,蓄电池组为直流电机供电,直流电机的主轴与传动轴117前端传动连接,传动轴117的后端与后桥总成17的动力输入端传动连接。车架11上在蓄电池组和直流电机的外侧设有均匀开设有透气孔的防护板116。
[0060] 弹簧复位结构94用于辅助复位弹簧来复位前拉杆62和后拉杆68。拉线张紧调节结构96用于调节制动拉线73,以确保手刹的良好性能。螺栓螺母式高度调节结构97用于调节脚刹踏板98的高度,方便不同人进行操作。
[0061] 前车轮14包括左轮毂支架、右轮毂支架、轮毂105和套设在轮毂105外的轮胎,左轮毂支架和右轮毂支架的构造相同且左右对称设置;左轮毂支架和右轮毂支架均由三根支臂103组成,三根支臂103的内端固定连接,相邻两个支臂103之间的夹角为120°,三根支臂103的外端侧部分别设有一个支撑导向轮104,左轮毂支架上的三个支撑导向轮104的中心线位于同一个圆柱表面上,左轮毂支架上的三个支撑导向轮104和右轮毂支架上的三个支撑导向轮104左右一一相对设置;左轮毂支架右侧和右轮毂支架左侧分别固定设有一个圆盘形的挡尘罩,挡尘罩位于同侧的三个支撑导向轮104之间。
[0062] 左侧的三个支撑导向轮104均伸入并滚动连接在左侧的圆形轨道106上,右侧的三个支撑导向轮104均伸入并滚动连接在右侧的圆形轨道106上;左轮毂支架和右轮毂支架之间设有位于轮毂105内的安装架107,安装架107上设有可充电锂电池108和用于驱动轮毂105转动的前轮动力驱动机构。三根支臂103的内端外侧设有固定块134,固定块134上设有与圆形轨道106同中心线的安装孔135,安装孔135内穿设有与前叉减震总成12下端连接的中心轴。
[0063] 前轮动力驱动机构包括位于可充电锂电池108下方的驱动电机109,驱动电机109的主轴上传动连接有齿轮110,轮毂105的内壁设有内齿圈111,齿轮110与内齿圈111啮合。
[0064] 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有益效果如下:
[0065] 1、由于本实用新型的蓄电池组均设置在左副龙骨1、左主龙骨2、右主龙骨3和右副龙骨4上,从而起到良好的支撑作用。左副龙骨1、左主龙骨2、右主龙骨3和右副龙骨4以及平架总成22的设置结构,不仅增加了整个三轮车宽度,而且增加了整个三轮车的长度,这样可提高三轮车的载重量,受力更加均匀,并且增强了安全性能。左副龙骨1、左主龙骨2、右主龙骨3和右副龙骨4形成的四梁龙骨结构低于平架总成22的结构,降低三轮车的重心,并为三轮车的其他构件提供安装依靠。
[0066] 2、由于前吊耳74与板簧78前端的前卷耳81之间没有前后方向的位移,后吊耳75与板簧78后端的后卷耳82之间通过摆板76连接,即板簧78在受到压力时向后移动,这种板簧78减震机构16,在提高减震效果的同时,确定了板簧78受到压力时向后移动的方向,这样就避免了零部件之间的冲击,降低了减震部件损坏的隐患,当然,也增加了载重量,最终提高了三轮车行驶的安全性和舒适性;
[0067] 对于前转动注油润滑结构83和后转动注油润滑结构84,可以使用黄油枪通过黄油嘴91向前卷耳81和后卷耳82的内壁注入黄油,充分提高与钢套90之间的润滑性能,延长钢套90的使用寿命。
[0068] 3、需要进行卸货时,驾驶员坐在驾驶座椅上,手持操纵手柄25,驱动换向阀26,油泵28将液压油箱27内的液压油通过高压油管30向顶升液压缸29内供油,液压缸的活塞杆伸长,将后车厢15向上顶起,后车厢15以后侧底部为支点,后侧向前部向上抬起,随着后车厢15的抬起,压杆37上的调节螺栓42离开平架总成22上表面,后车厢15内的货物推压后厢门
47,后厢门47下部推压锁钩44,锁钩44和挡杆40以挡杆40下端为支点向下转动,挡杆40通过铰接座41和推拉杆39带动连杆38向后转动,由于压板上的调节螺栓42离开了平架总成22,压杆37就向下转动。锁钩44脱离后厢门47,后厢门47被货物丁凯,货物就从后车厢15底板向后通过后厢门47自动滑落下去。自动卸完货物之后,再驱动换向阀26,油泵28将顶升液压缸
29内的液压油抽出,活塞杆向下收缩,后车厢15向下降,后厢门47所在的平面保持垂直状态,当调节螺栓42下端的头部接触到平架总成22上表面时,压杆37向上转动,与压杆37一体的连杆38向前转动,连杆38向前拉推拉杆39,推拉杆39通过铰接座41向前拉挡杆40和锁钩
44,当后车厢15落到平架总成22上的胶垫45上时,锁钩44也正好将后厢门47与后车厢15的两侧帮后端面顶压接触。最后关闭油泵28即可。
[0069] 4、脚刹制动时,脚踩脚刹踏板98,通过脚踏杆66带动制动轴65转动,与制动轴65一体的前脚刹连接臂67前转动,前脚刹连接臂67通过前拉杆68带动中间的中脚刹连接臂64向前转动,中间的中脚刹连接臂64带动制动分配轴63转动,制动分配轴63两端的中脚刹连接臂64向前转动,克服复位弹簧70的拉力,并通过断电弹簧71拉动断电开关72使三轮车的驱动电机109断电,同时带动两根后拉杆62拉动制动鼓上的后制动连接臂61,对两个后车轮18进行制动。松开脚刹踏板98时,在复位弹簧70的作用下,上述各个部件均复位。另外,由于手刹杆60设置在驾驶座椅19右侧,这样在使用手刹时不用弯腰,方便舒适,并增强了驾驶的安全性能。当脚刹突然损坏就可以用手刹进行刹车,或者再驻车时,操作手刹杆60。向上拉动手刹杆60,拉动制动拉线73,制动拉线73通过右端的中脚刹连接臂64带动制动分配轴63转动,这样就可以通过两根后拉杆62带动后脚刹连接臂对制动鼓进行制动刹车。
[0070] 5、翻转框架50和翻转靠背51处于垂直状态时,限位块52放置向前翻转损坏第一合页49,插销53用于限定翻转框架50和翻转靠背51在垂直状态向后翻转,驾驶者可以坐在驾驶座椅19并靠在翻转靠背51上。当后车厢15内乘坐有乘客时,打开插销53,将翻转框架50和翻转靠背51向后翻转到水平状态,翻转框架50支撑在左侧和右侧的减震垫58上,靠背就可以当做座椅供至少两个乘客乘坐,这样避免了乘客在后车厢15内无法坐的不便,并提高了行驶的安全性,此时的驾驶者就靠在固定靠背48上。当后车厢15装运货物时,将翻转靠背51抬起插销53插上,同时把两个支撑结构54向上翻转180°到左厢体131顶部和右厢体46顶部。加高框99的设置,可以增加装货物的量;脚蹬孔102用于人们由三轮车的侧部向上上后车厢
15时候脚踩的作用。
[0071] 8、当蓄电池组欠压没电时,可以启动驱动电机109,驱动电机109带动齿轮110旋转,齿轮110驱动齿圈旋转,齿圈带动轮毂105和轮胎转动,这样就可以前车轮14为驱动轮向前行进。本实用新型的轮毂105采用左轮毂支架和右轮毂支架上设置的支撑导向轮104进行支撑,同侧的三个支撑导向轮104形成正三角形的三个顶点,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充分减轻重量并降低生产成本。
[0072]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而非限制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尽管参照上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依然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任何修改或局部替换,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相关专利内容
标题 发布/更新时间 阅读量
制动鼓加工方法 2020-05-12 619
螺旋散热制动鼓 2020-05-12 550
制动鼓 2020-05-11 922
车轮用制动鼓 2020-05-12 459
制动鼓提升装置及制动鼓传输线 2020-05-13 634
制动鼓加工方法 2020-05-13 680
一种制动鼓 2020-05-11 292
预裂式制动鼓 2020-05-12 164
环槽钢箍制动鼓 2020-05-12 875
制动鼓 2020-05-13 540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