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身体成分 / 发动机罩 / 发动机前罩装置

发动机前罩装置

阅读:112发布:2020-05-13

专利汇可以提供发动机前罩装置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 发明 涉及一种 发动机 前罩装置,其中,一个 汽车 的发动机前罩(1)通过至少一个多联杆 铰链 机构(4)与汽车的 框架 铰接,该发动机前罩(1)此外还可以通过至少一个罩 锁 定器(3)锁住。一种成本低并且在技术上可以实现的行人保护措施的实现方案是,所述至少一个多联杆铰链机构(4)在碰撞了行人的负荷下具有至少一个长度可变化地构成的臂杆(6;5′)。,下面是发动机前罩装置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发动机前罩装置,其中,汽车的一个发动机前罩(1)通过 至少一个多联杆铰链机构(4)铰接在汽车的框架上,该发动机前罩 (1)此外还可以通过至少一个罩定器(3)被锁定,其特征为,所 述至少一个多联杆铰链机构(4)在碰撞了行人的负荷下具有至少一 个长度可变化地构成的臂杆(6;5′)。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前罩装置,其特征为,该多联 杆铰链机构(4)的另一个臂杆也长度可变化地构成。
3.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发动机前罩装置,其特征为,所 述至少一个长度可变化地构成的臂杆(6;5′)包括一个集成的蓄 能器(13),其中,由于碰撞能,所述至少一个臂杆(6;5′)的长 度变化由于蓄能器(13)的张紧而发生。
4.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动机前罩装置,其特征为,蓄能器 (13)包括一个弹簧(14,15),该弹簧可以可逆延伸地构成。
5.按照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发动机前罩装置,其特征为,蓄 能器(13)包括一个可变形的组成部件,它通过该组成部件的塑性 变形将碰撞能转换成变形能。
6.按照权利要求1至5之一所述的发动机前罩装置,其特征为, 发动机前罩(1)两侧分别安置一个多联杆铰链机构(4;4′;4″)。
7.按照权利要求1至6之一所述的发动机前罩装置,其特征为, 随着所述至少一个臂杆(5′;6)的长度变化,发动机前罩(1)同 时在朝向汽车挡玻璃的方向(x)上进行移动运动。
8.按照权利要求1至7之一所述的发动机前罩装置,其特征为, 多联杆铰链机构(4)的臂杆(5,6)的被罩锁定器在发动机前罩(1) 上的回转活节(10,12)在行人碰撞到发动机前罩(1)上时围绕臂 杆(5,6)的罩锁定器安置在汽车车身上的回转活节(9,11)进行 一个确定的运动。
9.按照权利要求1至7之一所述的发动机前罩装置,其特征为, 多联杆铰链机构(4)的臂杆(5,6)的被罩锁定器在发动机前罩(1) 上的回转活节(10,12)在行人碰撞到发动机前罩(1)上时围绕臂 杆(5,6)的罩锁定器安置在汽车车身上的回转活节(9,11)进行 一个确定的运动,并且,在发生碰撞时,臂杆(5)中的一个以其在 车身上的回转活节(9)将一个朝着臂杆(5)的静止位置方向被预 张紧的蓄能器单元(16)克服其预紧张紧,以通过相应改变长度 可变化地构成的臂杆(6)相对于车身的位置至少部分抵消其长度变 化。
10.按照权利要求9所述的发动机前罩装置,其特征为,如果 在碰撞到发动机前罩(1)时多联杆铰链机构(4)的安置在发动机 前罩(1)上的铰链机构构件(8)由于长度可变化地构成的臂杆(6) 的长度变化从其起始位置移动出来,蓄能器单元(16)绝大部分安 置在对应配置的臂杆(5)的轴向延长段上。
11.按照权利要求1至10之一所述的发动机前罩装置,其特征 为,罩锁定器(3)在其闭锁状态下允许发动机前罩(1)平移动 (x)。
12.按照权利要求11所述的发动机前罩装置,其特征为,罩锁 定器(3)总体可以移动。
13.按照权利要求11所述的发动机前罩装置,其特征为,罩锁 定器(3)具有一个位移空间与其被闭锁的关闭位置相连接,它为发 动机前罩(1)或一个与发动机前罩(1)连接的固定构件基本上水 平向后移动定义一个导向器。
14.按照权利要求11至13之一所述的发动机前罩装置,其特 征为,一个蓄能器元件将罩锁定器逆着水平移动(x)预张紧,在碰 撞时,该蓄能器元件可在吸收一部分碰撞能的情况下被张紧。
15.按照权利要求1至14之一所述的发动机前罩装置,其特征 为,在碰撞到行人时,所述至少一个长度可变化地构成的臂杆(6; 5′)的两个回转点(10,12;9,11)的距离增大。
16.按照权利要求1至15之一所述的发动机前罩装置,其特征 为,多联杆铰链机构(4,4′,4″)这样安置在汽车框架上,使得 在罩锁定器(3)松开时,在多联杆铰链机构(4,4′,4″)的所 述至少一个臂杆(6;5′)的长度不变化的情况下,发动机前罩(1) 可以打开。
17.按照权利要求1至16之一所述的发动机前罩装置,其特征 为,多联杆铰链机构作为四联杆铰链机构(4,4′,4″)构成。
18.按照权利要求1至16之一所述的发动机前罩装置,其特征 为,多联杆铰链机构(4,4′,4″)作为七联杆铰链机构构成。
19.按照权利要求1至16之一所述的发动机前罩装置,其特征 为,多联杆铰链机构(4,4′,4″)作为双联杆铰链机构构成。
20.按照权利要求1至19之一所述的发动机前罩装置,其特征 为,所述至少一个长度可变化地构成的臂杆可伸缩地构成。
21.按照权利要求1至20之一所述的发动机前罩装置,其特征 为,多联杆铰链机构(4)在汽车准备好行驶的状态下安置在一个可 退让的抬起位置中。
22.四联杆铰链机构,其中,至少一个臂杆(6;5′)的两个 铰接部的距离是可变化的,其特征为,为了由于超负荷而改变所述 距离,至少一个臂杆(6;5′)为了进行伸长或缩短而构成。

说明书全文

发明涉及一种按照权利要求1前序部分所述类型的发动机前 罩装置,在这种装置中,汽车发动机前罩通过一个铰链机构铰接在 汽车的框架上,此外,这种发动机前罩可以通过至少一个罩定器 闭锁。

从实践中知道了无数的用于轿车乘客的安全装置,如气囊和类 似装置。相反,迄今为止,几乎还没有建议或者实际应用的保护被 轿车前部撞到的行人的措施。在60km/h以下行驶速度发生的碰撞 行人事故被证明是特别有问题的,因为行人从前面被撞倒时,经常 是头部撞到轿车发动机罩上并且死于此伤。造成重伤的原因是,虽 然大多数由薄板构成的发动机前罩或者发动机罩似乎是容易弯曲 的,但是会碰撞到安置在发动机罩下面的、实际上不能变形或者很 难变形的部件,如发动机缸体、减震支柱罩、空气过滤器、气盖 或者汽车的纵梁和横梁。如果能减够轻特别是对行人头部的碰撞, 是值得追求的。与此相反,在60km/h以上的行驶速度下,行人被车 碰撞之后被抛到车上。

DE-C-29 22 893建议,发动机罩和汽车挡泥板在于这两个部 件之间形成的接合部范围内以沿着该两个部件延伸的、吸收能量的 U形型材支承在车身部件上,这些车身部件在相撞情况下将碰撞能 转换成变形能量。这种装置的缺点一方面是,为了使型材弯曲,必 须已经将很高的作用到型材上。另外,这些此外没有其它作用的 U形型材的购置费用巨大,而且安装费事。

DE-A-27 37 876介绍了一种碰撞保护装置,它借助于一个预 先张紧的摆动活门将网状的接受元件从静止位置移动到接受位置, 在静止位置中该网基本上靠置在发动机前罩上,接受位置基本上在 汽车挡玻璃的前面伸展。该装置与其说用于保护行人避免太强烈 地碰撞到发动机前罩上,不如说更多地保护了挡风玻璃。此外,启 动摆动运动、集成安装在前保险杠中的传感器的每次接触都会促使 该网被松开,由此出现许多情况,其中,该网会挡住驾驶员的整个 视线。

DE-A-28 41 315介绍了一种安全装置,在这种安全装置中, 响应安置在汽车前部范围内、用于感测与行人相撞的传感器的信号, 发动机前罩通过一个活塞-汽缸单元从静止位置移动到相对于它抬 起的碰撞位置中,在这里,通过一个蓄能器实现这种移动。在抬起 时,发动机前罩围绕一个安置在汽车正面平回转轴线摆动。

DE-A-197 10 417介绍了一种用于抬起发动机前罩的装置, 在这种装置中,通过同一个空气弹簧来启动围绕一个安置在汽车正 面的水平回转轴线的摆动,该空气弹簧还支持铰接在另一端上的发 动机前罩的抬起。

DE-A-197 21 565介绍了一种装在汽车上的用于抬起发动机 前罩的安全装置,在这种装置中,通过一个与罩锁定器集成在一起 的机构根据速度实现发动机前罩的抬起。为此,或是通过一个由于 碰撞而被触发的传感器触发通常由于安全原因从驾驶室触发的对被 压力弹簧加载的锁钩的解锁,或是特别在速度较高时通过驱动加载 使集成在罩锁定器的锁销中的活塞-汽缸单元膨胀。这种装置的缺 点首先在于,为了使驾驶员能够舒适地闭锁发动机前罩,用于闭锁 发动机前罩所必需的力不允许超过一定的极限值。因为发生撞人事 故时的撞击力是相当大的,所以发动机前罩会被快速压下去并且发 生公知的人员损伤,特别是在头部区域。用于膨胀活塞-汽缸单元 的驱动加载的设置也是有问题的,因为其特别是在较少被保护的装 置中的耐久性是有限的,并且更换也有问题。此外,还存在着压力 弹簧和活塞-汽缸单元被同时触发的危险,由此,发动机前罩被打 开得这样大,以致行车风使发动机前罩靠置在挡风玻璃上,挡住驾 驶员的视线。

DE-A-27 11 338介绍了用于减缓碰撞行人的装置,在这种装 置中,在通风区域内安置了一个气袋,通过一个传感器信号触发对 它的充气。在这里,气袋可以这样安置,它同时抬起发动机前罩的 一部分,为此,它克服一个弹簧力,该弹簧力将两个通过一个回转 点相互连接的臂杆张紧在一个弯成度的位置中,其中一个臂杆可 旋转地安置在发动机前罩上,另一个可旋转地安置在汽车的一个固 定部件上。此外还建议,条状的弹性成型体以密封件的方式安置在 发动机前罩和侧围板之间,以便在碰撞时提供进一步的保护。

DE-A-27 11 339介绍了一种铰接在前面的发动机前罩,其 中,铰链机构这样柔性地构成,它允许发动机前罩由于碰撞行人而 水平移动,在这里,向后移动了的发动机前罩在后侧面与一个刚性 锁定元件的一端连接,锁定元件的另一端在发动机前罩向后移动时 在一个导向弯道中这样向上和向后移动,使发动机前罩进行一个向 上的运动。这种抬起只有在实际上发生发动机前罩水平移动的先决 条件下才能进行,而在例如碰撞到小孩时不能保证发动机前罩总是 抬起。

EP-A-0 509 690介绍了一种发动机前罩,该发动机前罩在其 前面这样与汽车结构铰接,使得发动机前罩由于碰撞向后移动,在 这里,安置在后侧面的闭锁装置或摆动装置由于发动机前罩的向后 移动而使发动机前罩向上摆动运动,从而在碰撞到行人时发动机前 罩的变形量加大。该摆动运动例如通过一个四联杆铰链机构进行, 此外,如果应该允许接触发动机和其它零部件,该四联杆铰链机构 也用于发动机前罩的摆动。在这里,只有随着费力地移动发动机前 罩才能抬起发动机前罩,而弱的碰撞不会使发动机前罩向后移动因 而也就不会使其向上移动。

DE-A-197 12 961介绍了一种发动机前罩在汽车上的安置, 在这种安置中,一个铰链机构安装在一个铰链机构支架上,该铰链 机构支架在碰撞到行人时向上摆动,以抬起发动机前罩。这种安置 的问题是,发动机前罩的罩锁定器固定一个摆动轴线,该摆动轴线 不允许铰链机构支架无选择地移动,所以,所述铰链机构支架例如 被锁闭。

总的来说,还没有给出一种解决方案,它给出一种费用低廉并 且在使用之后可以简单地重新制造的装置,该装置在结构上如此成 熟,使得能够在批量生产的车辆上使用。

本发明的任务是,提供一种按照权利要求1前序部分所述类型 的发动机前罩装置,该装置可提供费用低廉并且在技术上可以实现 的行人保护。

按照本发明,对于开头所述类型的发动机前罩装置,本发明任 务通过权利要求1特征部分的特征解决,其方案是,至少一个多联 杆铰链机构在碰撞行人的负荷下具有至少一个以可变化的长度构成 的臂杆。

多联杆铰链机构的这种具有至少一个以可变化长度构成的臂杆 的构造是本发明总的构思的一种体现,即,在超负荷情况下允许所 述至少一个臂杆的两个铰接处的距离变化,从而,为了实现与该多 联杆铰链机构本来的摆动曲线不同的另一个摆动曲线,将该多联杆 铰链机构解除约束。

本发明发动机前罩装置有利地具有三个终端位置,除了已知的 关闭位置—发动机前罩在该位置中被锁住并且在汽车行驶期间处于 该位置以及同样已知的打开位置—在该位置时通往发动机室的通道 向操作人员开放,还有一个第三终端位置,它可以被称做超负荷位 置,下面还要详细说明,以便满足在碰撞行人情况下发动机前罩向 后位移的要求。

多联杆铰链机构可以有利地作为四联杆铰链机构构成,但也可 以作为七联杆铰链机构构成或者只具有一个臂杆而作为双联杆铰链 机构构成。

在初始位置中发动机前罩通过罩锁定器锁住,该罩锁定器优选 安置在前罩的前部区域内,其中,由两个臂杆和两个在安置于臂杆 端部区域内的回转点上与臂杆铰接的、通过已知的固定装置 (Anschlagmittel)与发动机前罩或者与汽车车身连接的铰链机构构件 组成的四联杆铰链机构确定了发动机前罩的摆动行程,它可以使发 动机前罩在打开位置和关闭位置之间自由地往返摆动,以选择式地 打开通往发动机室的通道。优选借助一个弹簧、例如一个空气弹簧 的支持达到打开位置,在该位置中,发动机前罩通过一个在车身和 发动机前罩之间的杆被固定住,以便可以为操作人员提供一个无危 险的通道。或者可以,在达到该四联杆铰链机构或这些四联杆铰链 机构的死点位置时-因为通常在展开呈四边形构成的发动机前罩的 两个后角落上分别安置一个铰链机构,不用使用外部辅助装置而将 发动机前罩固定住。

在车辆、特别是汽车行驶期间,发动机前罩位于其关闭位置, 并且通过罩锁定器被锁住,这样,一系列硬构件如发动机缸体、减 振支柱罩和其它件安装在发动机室内,发动机室由于保护罩型式的、 与至少在碰撞到行人头部时会造成伤害的构件有足够间距的发动机 前罩,选择式地具有在前罩下侧面用可压缩的泡沫、在可能情况下 用吸收碰撞能和/或者声能的泡沫包覆的或者自由的间距。

本发明发动机前罩装置可以使前罩至少从发动机前罩关闭位置 开始朝向超负荷位置方向移动,在超负荷位置中,发动机前罩和发 动机室危险部件之间的距离减小,在这里,按照本发明,在超负荷 情况下,四联杆铰链机构以及发动机前罩装置可能有的其它部件为 了朝向超负荷位置方向移动或者进入超负荷位置而将行人碰撞能量 的这样一部分转换成移动能或者变形能,使得在汽车速度为60Km/h 以下时发生的碰撞对行人来说很大可能性地不会导致死亡后果。

在碰撞行人的负荷下,由于四联杆铰链机构的至少一个臂杆变 形,发动机前罩朝着超负荷位置方向移动,其中,由于发动机前罩 逐渐退让而将碰撞能转换,通过此,该移动行程减缓了碰撞,从而 降低碰撞的严重性。不言而喻,这里也应考虑发动机前罩本身的变 形能,在这里,由于夹紧在罩锁定器和两个四联杆铰链机构内,这 一点通常只能是有限的。

为了能使发动机前罩朝着超负荷方向移动,四联杆铰链机构的 至少一个臂杆其长度可变化地构成,其中,只要长度变化随着能量 转换而出现,其型式不固定于一种确定的技术方案上。不仅可以考 虑通过设置弹簧或者类似构件型式的蓄能器进行可逆的长度变化, 也可考虑进行不可逆的长度变化,通过臂杆的可破裂的外壳、可压 缩的泡沫、金属合金,它们在臂杆横截面相应收缩时至少分段地允 许长度变化,或者通过作为夹紧配合构成的、两件式插装在一起的 臂杆,在这种臂杆中,压配合的扩张提供了所需要的变形能。四联 杆铰链机构的两个臂杆中的一个是否为了该目的而伸长或者两个臂 杆中的另一个是否为此缩短、例如墩粗,也是不重要的。

符合目的的是,四联杆铰链机构的两个臂杆以可变化的长度构 成,其中,这里也不仅可以考虑将两个也许尺寸不同的可延伸的臂 杆组合,还可将一个可延伸的和一个可压缩的臂杆组合。除了在采 用两个长度可变化地构成的臂杆时碰撞能被分配到两个臂杆上、从 而可以更好地确定发动机前罩装置的尺寸该优点之外,通过此还可 以更好地承受发动机前罩上的不对称碰撞,并且,用于转换碰撞能 所需要的发动机前罩移动行程可以相应略短地设置,因此可以减小 从发动机前罩到发动机室的硬部件之间要保持的距离并且较小地影 响汽车的空气阻力系数。此外,还可以这样规定围绕中间活节的移 动运动,使得在朝着超负荷位置的方向摆动时围绕罩锁定器的摆动 运动定义一个转动运动,这样,不用必须规定发动机前罩水平移动。

所述至少一个长度可变化地构成的臂杆包括一个集成的蓄能 器,该蓄能器被碰撞能张紧,因此使臂杆的长度产生一个可逆的变 化。这种扩展构造特别有利,因为虽然很可能由于其它超负荷、例 如由于小孩在发动机前罩上跳上跳下或者类似事情引起意外的长度 变化,导致朝着发动机前罩超负荷位置方向的摆动运动,但是,紧 接这该意外负荷,发动机前罩又摆回到关闭位置中。通过此,可以 在超负荷或者碰撞之后又使汽车很快重新进入准备行驶状态,此外, 四联杆铰链机构在行人第一次碰撞到发动机前罩上之后特性不改变 而被继续使用。符合目的的是,蓄能器这样安置在臂杆中,使得在 关闭位置上它这样大程度地支持发动机前罩的固定力,从而在前面 相撞时不会减少对乘客的保护。

符合目的的是,蓄能器是一个弹簧,它可以作为拉力弹簧或者 压力弹簧构成,都是一样的,因此可以沿着将其张紧的力的方向进 行长度变化。因此,可以借助于一个弹簧有利地在结构上规定臂杆 缩短或伸长。弹簧例如可以是一个螺旋弹簧或者类似弹簧。在预定 臂杆伸长的情况下,臂杆可以这样构造,该优选作为机械式螺旋弹 簧构成的弹簧分别在两个相互止挡的部分臂杆中安置在所属的、分 别朝向对应的另一个部分臂杆的槽里,在这里,其间的接合处几乎 是看不到的,并且只有在超负荷情况下才延伸。

蓄能器此外还可以包括一个可变形的组成部件,蓄能器通过臂 杆的该可变形组成部件的不可逆塑性变形将碰撞能转换成变形能。 在这里,由于臂杆的长度变化,碰撞能通过可变形组成部件的塑性 变形而降低,其中,由此引起的臂杆长度变化或者由此引起的臂杆 长度变化的一部分只有通过重新塑性变形、例如借助于适当的工具 才可反回来,所以,对于该组成部件而言,在碰撞之后,发动机前 罩持久地保持在朝向其碰撞位置的方向上偏移。

一个优选的可变形组成部件是一个用可塑性变形的泡沫或者塑 料制造的臂杆外壳,在这里,整个臂杆也可以用这种材料制成。也 可以选择,至少一个长度可变化地构成的臂杆作为被分成两个短臂 杆部分的臂杆构成,它们借助一个塑料外部注塑件确定一个在超过 正常负荷时断裂的预定断裂部位并且将四活节铰链机构系统解除约 束。该变型方案的优点特别是,四联杆铰链机构通过更换断裂的臂 杆可重新制成,对此,作为替换方案,可以更换整个四联杆铰链机 构并且通过再生利用替换损坏的臂杆。该系统特别是具有这样的优 点,在与另一辆汽车发生前面相撞或者与固定不动的障碍物前面相 撞的情况下,发动机前罩还一直通过另一个刚性臂杆被保持住,通 过此大大减轻了发动机前罩被挤压穿过前风挡玻璃并从而进入乘客 厢的危险。

不言而喻,对于拉应力负荷和压应力负荷一样地都可以考虑设 置可塑性变形的塑料外部注塑件。代替上述采用塑料外壳的解决方 法,还可以选择考虑具有可剪切连接结构的臂杆部分、可克服弹性 或塑性阻尼变形的可伸缩臂杆和其它可实现长度变化地构成的臂 杆。

对于一个可伸缩的臂杆,容纳另一个臂杆部分的臂杆部分作为 空心缸被填充一种或多种液体或者膏状介质,其中,通过使被容纳 的臂杆部分进入缸内,这些介质被挤压穿过缸内的一个节流出口, 这样,通过有目的地选择介质成分和节流口,不仅可以这样设计可 伸缩臂杆的阻力,使得必须首先超过一个最小负荷,而且也可以这 样设计,使得可供使用的移动行程被最佳化。为此,该缸也可以包 括一个机械式的或空气弹簧。

不言而喻,前面所述的被称作一个以可变化的长度构成的臂杆, 它不应被局限于可轴向伸长的臂杆,而是也可指一个同时改变其曲 率的臂杆。在四联杆铰链机构的实践中,其臂杆通常具有一个曲率, 这样,可变化的长度包括在臂杆的两个回转活节之间具有可变化的 相互距离的臂杆。

不言而喻,长度可变化地构成的臂杆的蓄能器不仅可以包括一 个可逆的组成部件,而且也可以同时包括一个不可逆的组成部件, 通过此,可以考虑四联杆铰链机构相对于将发生的碰撞和相对于发 生在根据汽车车型具有不同大小的发动机前罩上的碰撞与四联杆铰 链机构固定在发动机前罩上的铰链机构部分的距离的协调一致和配 置。此外,通过主要是弹簧的不同配置,对于在通常情况下在不同 车型中可同样型式地塑性变形的组成部件,可以预先规定标准化。

不言而喻,其移动运动完全可逆的一种发动机前罩装置是特别 有利的,因为特别是这样的装置可以在为了对性能和可靠性进行技 术监督而进行的汽车例行检查中以简单的方式检查。因此符合目的 地规定,对于使用在碰撞时发生不可逆变形的组成部件的情况下, 这样配置这些部件,使得它们可以通过目视检查被检查出是否已经 损坏。

为了保证从发动机前罩关闭位置起始相对于汽车车身移动到打 开位置或者超负荷位置,四联杆铰链机构固定到车身上的铰链机构 部分罩锁定器地安装在汽车车身上,这样可以发生围绕臂杆在车身 上的回转点的摆动运动。

按照本发明的一个有利构造可以是,在发生碰撞时,四联杆铰 链机构的臂杆中的一个将一个朝着臂杆功能位置被预张紧的蓄能器 单元克服其预紧力压缩,以至少部分地抵消所述至少一个臂杆的变 形。在发动机前罩从关闭位置移动到打开位置和返回时,被蓄能器 单元预张紧的臂杆回转点保持不变,并且只有在碰撞到行人的情况 下才朝着被预张紧的蓄能器单元移动,将蓄能器单元压紧,部分地 降低碰撞能量,由此,优选刚性构成的臂杆和与其对应配置的蓄能 器单元一起抵消由于所述至少一个臂杆引起的发动机前罩水平移 动,这样,在前面相撞的情况下也能有利地阻止发动机前罩进入挡 风玻璃并从而进入汽车乘客厢内。

符合目的的是,罩锁定器在其关闭状态中这样构成,使它允许 发动机前罩水平移动,以便能够通过由于所述至少一个臂杆在超负 荷情况下继续向后移动的、对发动机前罩作用的、至少一个臂杆的 回转点通过发动机前罩相应的移动使前罩向后。为了该目的,罩锁 定器可以这样构成:在实现解锁的结构方面它以通常的方式构成, 但在关闭和锁定状态时准备出一个水平的位移空间,该位移空间可 以符合目的地克服一个阻尼使发动机前罩向后移动,该阻尼同样可 以可逆或者不可逆地变形。这样,该位移空间例如可以形成用于一 个压力弹簧的容纳部,该弹簧例如将一个作为弓形件构成的发动机 前罩固定构件(Halteteil)朝向一个可以实现解锁的位置方向预紧, 并且在碰撞到行人的情况下它被张紧,该固定构件在罩锁定器里保 持闭锁。通过此,一部分碰撞能被吸收。在缓冲对小孩头部的碰撞 时,这种措施特别有利,这种碰撞主要发生在发动机前罩的前部区 域内。此外还可以将位移空间用一个塑料泡沫件包覆,该塑料泡沫 件在碰撞压力下被弄碎,并可在碰撞之后用备件替换,通过此,在 第一次碰撞之后,发动机前罩装置又被赋予用于下一次碰撞的功能。

从下面的说明以及从属权利要求中得知本发明的其它优点和特 征。

下面借助于一个本发明发动机前罩装置的优选实施例参考附图 详细介绍本发明。

图1示出一个具有本发明发动机前罩装置的一个优选实施例 的汽车的局部示意性侧视图。

图2示出图1所示发动机前罩装置的一个四联杆铰链机构的 第一实施形式在发动机前罩关闭时的一个示意性侧视图。

图3示出图2所示四联杆铰链机构在发动机前罩打开时的一 个示意性侧视图。

图4示出图2和图3所示四联杆铰链机构在发动机前罩超负 荷时的一个示意性侧视图。

图5示出图1所示发动机前罩装置的一个四联杆铰链机构的 另一个实施形式在发动机前罩关闭时的一个示意性侧视图。

图6示出图1所示发动机前罩装置的一个四联杆铰链机构的 另一个实施形式在发动机前罩关闭和打开时的一个示意性侧视图。

图7示出图6所示四联杆铰链机构在发动机前罩超负荷时的 一个示意性侧视图。

图8示出图1所示发动机前罩装置的一个四联杆铰链机构的 另一个实施形式在发动机前罩关闭和打开时的一个示意性侧视图。

图9示出图8所示四联杆铰链机构在发动机前罩超负荷时的 一个示意性侧视图。

图1用侧视图示出一个汽车的前部,其发动机室可用一个发动 机前罩1封闭。前罩1借助于一个安置在发动机前罩1的前部区域 2内的罩锁定器3被锁住或解锁,并且在其朝向驾驶室一侧分别在 边缘侧借助于两个铰链机构4中的一个与车身的框架铰接。铰链机 构4在这里作为四联杆铰链机构构成,它由一个较长的臂杆5和一 个较短的臂杆6组成,它们的活节可摆动地铰接在罩锁定器在框架 上的件7上或安装在发动机前罩1上的件8上。通过围绕连架件7 上的活节摆动,发动机前罩1可以从图1示出的关闭位置摆动到其 打开位置并再摆动回来。

图2示出铰链机构4的一个第一优选实施形式,其中,长臂杆 5的回转活节用9和10标明,短臂杆6的回转活节用11和12标明。 人们看到,所有四个活节9至12都罩锁定器安装在连架件7或者连 罩件8中。

长臂杆5作为刚性臂杆构成,而短臂杆6在中部区域6a内装备 有一个作为双弹簧构成的集成蓄能器13,具有回转活节11、12的 结构(Gewerbe)的终端件6b或者6c连接在中部区域6a上,蓄能 器13允许短臂杆6的长度这样变化,使回转活节11和12的轴线距 离可变化。为此,借助强拉力弹簧构成的蓄能器13被施加负荷克服 其预紧力,其中,施加的负荷必须值得一提地超过安置在连罩件8 上的发动机前罩1的自重。除了压力弹簧14之外,在短臂杆6的一 段6a中还集成有一个拉力弹簧15,这样,在没有负荷状态下反映 出的短臂杆6的长度保持预先调定的回转活节11、12的轴线距离。 如在图3中可更详细看到的,图2所示四联杆铰链机构4在处于图 3的打开位置中时,发动机前罩1自重的一部分作用在短臂杆6上, 为了避免发动机前罩1发生摆动一翻转运动,短臂杆6在该负荷下 只应稍微退让。在图2至4中,示意性示出压力弹簧14和拉力弹簧 15,在该示意图中,它们只用于说明四联杆铰链机构4不同的卸荷 或者载荷状态。特别是在图3中看到,不仅在用符号S标明的关闭 位置中、而且在用符号○标明的打开位置中,短臂杆6的长度基本 保持不变。

图4详细示出由于行人碰撞到发动机前罩1上的超负荷情况和 由此引起的四联杆铰链机构4总体、特别是短臂杆6的变形。在图 4中用虚线示出关闭位置S,而用实线示出由于用箭头A示意性示 出的行人碰撞引起的超负荷位置H。此外,在图4中,示意性示出 罩锁定器3,如在示意图中所看到的那样,这种罩锁定器可移动地 安置在车身上,以便发动机前罩1能够随着发动机前罩1围绕在罩 锁定器中构成的、用3a标明的轴线的摆动而水平移动。人们看到, 发动机前罩1在罩锁定器于其上的连罩件8的区域内进行一个移动 行程v,该移动行程用绘在回转活节10的轴线上的箭头说明。行程 v由一个水平分量x和一个垂直分量z组成,这在图4中同样绘出。 这样,人们看到,在碰撞到行人时,发动机前罩下降一个总量z, 并且相应地减小了其到发动机室中可能是硬的、从而有伤害危险的 部件的距离,同时,发动机前罩1和罩锁定器3从行驶方向看向后 移动了总量x。如果短臂杆6与长臂杆5一样刚性地构成,不能通 过该四联杆铰链机构4进行移动运动,因为四个活节9至12只定义 一个摆动行程,即作为发动机前罩1的打开运动的基础那个行程, 从而移动运动被静态过约束。由于短臂杆6长度可变化地构成,四 活节机构4的静态过约束被消除,行人碰撞到发动机前罩1上的碰 撞能转换成相应的变形能(以及转换成另外的、由于其它原理减缓 碰撞的能)。在图4中用d6标明短臂杆6的长度变化。人们看到, 短臂杆6的一个小的伸长对于相当重要的垂直移动已经足够,这种 伸长沿着一条连续的延伸曲线d在z上伸展,这样就能将碰撞能实 际转换成蓄能器13的变形能。此外人们看到,通过短臂杆6的伸长, 两个臂杆5和6略微改变了其相互间的角度位置,否则的话,该角 度位置静态约束四活节机构4。

在上面的示例中,发动机前罩1的向后移动量大约达发动机前 罩1长度或者罩锁定器3与回转活节10之间有效距离的0.61%。与 此相比,短臂杆6的伸长量只达到大约0.13%,因此不足行程量x 的四分之一。高度变化z取决于发动机前罩上的测量点,在连罩件 8的区域内大约是长度x的两倍,也就是大约1.2%。

只要没有明确说明,在说明下面的实施例时,用相同的参考标 号标明与图1至4中相同的部件,这样就可参阅上述说明,以避免 重复。

图5示出用于图1所示发动机前罩装置的四联杆铰链机构4′ 的另一个实施形式。该发动机前罩装置用虚线标明了发动机前罩1 的关闭位置S,用H标明了发动机前罩1的超负荷位置。

与图2至4不同,在该实施形式中,不是短臂杆6′、而是长 臂杆5′长度可变化地构成,在这里,在所示出的实施形式中,水 平方向的长度变化x大约是发动机前罩1在罩锁定器3和回转活节 10之间的长度的0.76%,而长臂杆5′的伸长量与发动机前罩整个 长度的比大约是0.14%。图5示出的铰链机构4的实施形式的优点 特别是,在(没有示出的)打开位置中,发动机前罩1自重的绝大 部分通过安置在其上的连罩件8被短臂杆6′承受,但短臂杆6′刚 性地并且长度不可变化地构成,这样,作为拉力弹簧设置的蓄能器 13可以更好地与碰撞情况协调,而压力弹簧15也许可以比较弱地 配置,或者可以省掉。具有部分5′a、5′b和5′c的臂杆5′的结 构相当于图2至4的长度可变化的臂杆6的结构。

图6和7示出用于如图1所示的发动机前罩装置的四联杆铰链 机构的另一个实施形式4″,在这里,长臂杆5′和短臂杆6两个分 别具有一个蓄能器13地构成,蓄能器13不是必须一样地构造。四 联杆铰链机构4″的这种特别有利的构造具有的优点特别是,罩锁 定器3只定义一个围绕罩锁定器轴线3a的回转轴线,并且,通过长 臂杆5′的长度变化d5和短臂杆6的长度变化d6的差,抵消在前 面实施例中所要求的发动机前罩1以及罩锁定器3的水平移动。这 样,发动机前罩1围绕罩锁定器3的轴线3a摆动,并且,只有发动 机前罩1的高度从图7用虚线示出的关闭位置变化到用实线示出的 超负荷位置H。人们看到,长臂杆5′的长度变化小于短臂杆6的 长度变化,在这里,这两个臂杆5′和6的长度缩短。据此,在两 个臂杆5′和6中的蓄能器13作为压力弹簧构成,由此,在发动机 前罩1从在图6中用虚线示出的关闭位置S摆动到图6中用实线示 出的打开位置中时,发动机前罩1的自重有利地被同一个压力弹簧 承受。

图8和9示出用于图1发动机前罩装置的四联杆铰链机构4的 另一个有利实施形式,它表明了具有四联杆铰链机构4的图1至4 所示发动机前罩装置的另一个扩展构造,其中,也可以考虑将该扩 展构造用于四联杆铰链机构4′和4″。在这样构造的发动机前罩装 置中,长臂杆5或者短臂杆6的回转点9和11中的一个不是刚性地 安置在连架件7内,而是在一个相对于连架件7克服作为压力弹簧 构成的蓄能器16的预紧力基本上在为弹簧16对应配置的长臂杆5 的伸展段的延长段上可压缩。通过此,回转活节9的位置是可变化 的,因此,罩锁定器3不需要如在图4中进行水平移动x,而是发 动机前罩1只进行围绕罩锁定器3的轴线3a的摆动运动。

在图8和9示出的实施形式中,蓄能器单元16大约安置在长臂 杆5的轴向延长段上,并且在一个安置在导向器17里的滑18上 支承其为连架件7对应配置的回转活节9。集成在连架件7内的导 向器17在由于行人碰撞A的负荷造成的负荷情况H下基本上与长 臂杆5的伸展段对正。与图6和7的实施形式可比较的是,短臂杆 6借助于蓄能器13进行压缩,该蓄能器优选作为压力弹簧构成,由 于回转活节9的移动,其总量大于蓄能器单元16的压缩量。这种实 施形式的特别优点在于,在图8中用○标明的发动机前罩打开位置 中,臂杆5相对于用于蓄能器单元16的容纳件17的轴线这样旋转, 排除了它的退让。

上面借助于各种不同的实施例详细介绍了本发明,这些实施例 全部都示出可逆的、作为弹簧构成的蓄能器,这些是特别有利的。 不言而喻,也可以按与弹簧相同的方式设置可塑性变形的材料组成 部件,它们使长度可变化地构成的臂杆5′和/或者6不可逆地长 度变化,这在安装和制造方面来说,意味着较少的机械费用。

相关专利内容
标题 发布/更新时间 阅读量
发动机罩锁装置 2020-05-11 805
汽车发动机罩 2020-05-12 881
发动机正时链罩 2020-05-12 624
发动机罩装置 2020-05-12 719
车辆发动机罩 2020-05-12 907
一种发动机罩栓 2020-05-12 212
一种发动机缸罩 2020-05-12 990
发动机前罩装置 2020-05-13 112
发动机前罩装置 2020-05-13 902
发动机罩 2020-05-11 744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