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包装材料及设备 / 捆扎 / 捆扎方法和捆扎具

扎方法和捆扎具

阅读:808发布:2020-05-14

专利汇可以提供扎方法和捆扎具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 发明 为一种使用具有2个以上结合孔或结合槽的 捆 扎 具将物品交叉状捆扎的捆扎方法,在使彼此在相互的结合孔或结合槽连接后,通过可使各捆扎具分别捆扎且同时紧固,可使各捆扎具无上下关系地很难松弛,例如即使捆扎具松弛也很难脱落,可容易地进行再次的紧固。并且, 钢 索等线状的物体的捆扎也容易,在使用3个以上的捆扎具时,也可捆扎球体,通过将条式的上 锁 装置作为捆扎具使用,也可对书籍或文件等容易地进行上锁。,下面是扎方法和捆扎具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扎方法,使用2个捆扎具捆扎物品,其特征在于,
所述捆扎具具备长条形状的固定部件、使所述固定部件贯穿并且 在任意的位置进行固定的固定机构部、与其他捆扎具结合用的结合孔 或结合槽;
所述2个捆扎具的各结合孔或结合槽,不与各所述捆扎具的固定部 件的长度方向平行,
所述捆扎方法包含:
使一个捆扎具的固定部件贯穿另一个捆扎具的结合孔或结合槽的 步骤;
使所述另一个捆扎具的固定部件贯穿所述一个捆扎具的结合孔或 结合槽的步骤;
将所述物品配置在所述一个捆扎具与所述另一个捆扎具之间的步 骤;
使所述一个捆扎具的固定部件贯穿所述一个捆扎具的固定机构部 的步骤;
使所述另一个捆扎具的固定部件贯穿所述另一个捆扎具的固定机 构部的步骤;
通过所述一个捆扎具的固定部件和所述另一个捆扎具的固定部 件,朝相互不同的方向紧固所述物品的步骤;
使所述一个捆扎具的固定部件不能从所述一个捆扎具的固定机构 部插拔地进行固定的步骤;
使所述另一个捆扎具的固定部件不能从所述另一个捆扎具的固定 机构部插拔地进行固定的步骤。
2、一种捆扎方法,使用3个捆扎具捆扎物品,其特征在于,
所述捆扎具具备长条形状的固定部件、使所述固定部件贯穿并且 在任意的位置进行固定的固定机构部、用于与其他捆扎具结合的2个以 上的结合孔或结合槽,
所述3个捆扎具各自的各结合孔或结合槽,不与各所述捆扎具的固 定部件的长度方向平行,并可与其他捆扎具结合,
所述捆扎方法包含:
每2个地使用所述3个捆扎具各自的结合孔或结合槽,并使所述3 个捆扎具的每个在结合孔或结合槽以外不交叉,使第1捆扎具的固定部 件贯穿第2捆扎具的靠近固定机构部侧的相反侧的结合孔或结合槽的 步骤;
使所述第1捆扎具的固定部件贯穿第3捆扎具的靠近固定机构部侧 的结合孔或结合槽的步骤;
使所述第2捆扎具的固定部件贯穿所述第3捆扎具的靠近固定机构 部侧的相反侧的结合孔或结合槽的步骤;
使所述第2捆扎具的固定部件贯穿所述第1捆扎具的靠近固定机构 部侧的结合孔或结合槽的步骤;
使所述第3捆扎具的固定部件贯穿所述第1捆扎具的靠近固定机构 部侧的相反侧的结合孔或结合槽的步骤;
使所述第3捆扎具的固定部件贯穿所述第2捆扎具的靠近固定机构 部侧的结合孔或结合槽的步骤;
将所述物品配置在所述第1捆扎具、所述第2捆扎具、和所述第3 捆扎具之间的步骤;
使所述第1捆扎具的固定部件贯穿所述第1捆扎具的固定机构部的 步骤;
使所述第2捆扎具的固定部件贯穿所述第2捆扎具的固定机构部的 步骤;
使所述第3捆扎具的固定部件贯穿所述第3捆扎具的固定机构部的 步骤;
通过所述第1捆扎具的固定部件、所述第2捆扎具的固定部件、和 所述第3捆扎具的固定部件,朝相互不同的方向紧固所述物品的步骤;
使所述第1捆扎具的固定部件不能从所述第1捆扎具的固定机构部 插拔地进行固定的步骤;
使所述第2捆扎具的固定部件不能从所述第2捆扎具的固定机构部 插拔地进行固定的步骤;
使所述第3捆扎具的固定部件不能从所述第3捆扎具的固定机构部 插拔地进行固定的步骤。
3、一种捆扎具,用于捆扎物品,其特征在于,具备:
长条形状的固定部件;
固定机构部,使所述固定部件贯穿且在任意的位置进行固定;
用于与其他捆扎具结合的结合孔或结合槽,
所述结合孔或所述结合槽,不平行于所述固定部件的长度方向。
4、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捆扎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捆扎具具有上功能,
所述固定机构部为上锁部,
所述上锁部具有使所述捆扎具的所述固定部件贯穿的贯穿孔或贯 穿槽,通过使贯穿所述贯穿孔或所述贯穿槽的所述固定部件不能从所 述上锁部插拔地进行固定,来对所述固定部件进行上锁。
5、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捆扎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捆扎具为捆扎条,
所述固定部件为所述捆扎条的条部,在所述条部上在长度方向上 形成有用于被所述固定机构部固定的凹凸部,
所述固定机构部具有使所述凹凸部只可在一个方向贯穿的、在孔 的内部具有凸部的贯穿孔,并通过所述贯穿孔固定所述条部。
6、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捆扎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捆扎具为捆扎带
所述固定部件为所述捆扎带的带部。
7、按照权利要求6所述的捆扎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定机构部通过挟持所述带部将所述带部固定。
8、按照权利要求6所述的捆扎具,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带部上在长度方向上形成有用于被所述固定机构部固定的 多个孔,
所述固定机构部具有可插入孔的部位,通过将所述部位插入所述 孔将所述带部固定。
9、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捆扎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捆扎具为捆扎链,
所述固定部件为所述捆扎链的链部,
所述链部是将多个环状部件连结而形成,
所述固定机构部具有贯穿一个所述环状部件的贯穿部,通过使贯 穿部贯穿所述环状部件,将所述链部固定。
10、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捆扎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定部件在与所述捆扎具的捆扎对象的物品接触的面上,具 有凹凸或吸盘中的至少一种。
11、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捆扎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定部件为将多个板状部件可弯折地连结成带状的部件。
12、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捆扎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定机构部为扣,所述扣具有用于可拆装地安装所述固定部 件的安装部、用于将所述固定部件固定的固定部、用于与其他捆扎具 结合的结合孔或结合槽。

说明书全文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扎物品的捆扎方法和在该捆扎方法中使用的捆 扎具。

背景技术

以往,关于捆扎具,例如公开了一种用于提高捆扎具的强度的技 术(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日本实开平6-61999号公报
但是,在使用以往的捆扎具时,一个捆扎具只能将物品朝一个方 向捆扎。因此,在为了牢固地捆扎某种物品而使用2个捆扎具并进行交 叉状捆扎的情况下,在用一个捆扎具进行了捆扎后,用另一个捆扎具 进行捆扎。
此时,至少要使后捆扎物品的捆扎具在移动上不受来自最初捆扎 物品的捆扎具的限制。由此,例如在后捆扎的捆扎具处于稍松弛的状 态的情况下,使得后捆扎的捆扎具容易从物品脱离。即,不能获得足 够的捆扎效果。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简单且有效的捆扎方法和在该 捆扎方法中使用的捆扎具。
解决技术问题的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捆扎方法为,使用2个捆扎具捆扎物 品的捆扎方法,上述捆扎具具有长条形状的固定部件、使上述固定部 件贯穿并且在任意位置进行固定的固定机构部、和用于与另一个捆扎 具结合的结合孔或结合槽,上述的2个捆扎具各自的结合孔或结合槽不 与各上述捆扎具的固定部件的长度方向平行,上述捆扎方法包含:使 一个捆扎具的固定部件贯穿另一个捆扎具的结合孔或结合槽的步骤; 使上述另一个捆扎具的固定部件贯穿上述一个捆扎具的结合孔或结合 槽的步骤;将上述物品配置在上述一个捆扎具与上述另一个捆扎具之 间的步骤;使上述一个捆扎具的固定部件贯穿上述一个捆扎具的固定 机构部的步骤;使上述另一个捆扎具的固定部件贯穿上述另一个捆扎 具的固定机构部的步骤;通过上述一个捆扎具的固定部件和上述另一 个捆扎具的固定部件,朝相互不同的方向紧固上述物品的步骤;使上 述一个捆扎具的固定部件不能从上述一个捆扎具的固定机构部插拔地 进行固定的步骤;和使上述另一个捆扎具的固定部件不能从上述另一 个捆扎具的固定机构部插拔地进行固定的步骤。
另外,作为在该捆扎方法的实施中使用的捆扎具,为用于捆扎物 品的捆扎具,其特征为,具有长条形状的固定部件、使上述固定部件 贯穿且在任意位置进行固定的固定机构部、和用于与其他捆扎具结合 的结合孔或结合槽,上述结合孔或上述结合槽不与上述固定部件的长 度方向平行。
该捆扎具也可以为,上述捆扎具具有上功能,上述固定机构部 为上锁部,上述上锁部具有使上述捆扎具的上述固定部件贯穿的贯穿 孔或贯穿槽,通过使贯穿上述贯穿孔或上述贯穿槽的上述固定部件, 不能从上述上锁部插拔地进行固定来进行上锁。
另外,上述捆扎具也可以为捆扎条(band),上述固定部件为上述捆 扎条的条部,在上述条部上在长度方向上形成有用于被固定在上述固 定机构部的凹凸部,上述固定机构部具有使上述凹凸部只可在一个方 向贯穿的、在孔的内部具有凸部的贯穿孔,并通过上述贯穿孔将上述 条部固定。
由此,例如使用图6B(a)和图6B(b)所示的条,可将物品交叉状捆扎。
另外,上述捆扎具也可以为捆扎带(belt),上述固定部件也可以为 上述捆扎带的带部,上述固定机构部通过挟持上述带将上述带部固定。 由此,例如,能够实现图6B(d)或图6B(e)所示构造的捆扎带。
此外,也可以在上述带部上在长度方向上形成有用于被固定在上 述固定机构部上的多个孔,上述固定机构部具有可插入孔的部位,通 过将上述部位插入上述孔将上述带部固定。由此,例如可实现图6B(c) 所示构造的捆扎带。
另外,上述捆扎具也可以为捆扎链,上述固定部件也可以为上述 捆扎链的链部,上述链部是将多个环状部件连结地形成,上述固定机 构部具有贯穿一个上述环状部件的贯穿部,通过使贯穿部贯穿上述环 状部件将上述链部固定。由此,例如可实现图6C(b)所示构造的捆扎链。
此外,上述固定部件也可在与上述捆扎具的捆扎对象的物品接触 的面上,具有凹凸或吸盘中的至少任意一种。由此,例如可实现图6C(c) 所示构造的捆扎条,和图6C(e)所示构造的固定部件。
另外,上述固定部件也可以为将多个板状部件可弯曲地连结成带 状的部件。由此,例如可实现图6C(d)所示构造的固定部件。
此外,上述固定机构部也可以为扣,上述扣可以具有用于可拆装 地安装上述固定部件的安装部、用于固定上述固定部件的固定部、用 于与其他捆扎具结合的结合孔或结合槽。由此,例如可实现图6B(f)~ 图6B(h)所示构造的扣。
发明效果
通过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简单且有效的捆扎方法和在该捆扎方 法中使用的捆扎具。
附图说明
图1为示出可用作捆扎具的上锁装置的转盘锁1的概略的立体图
图2为示出图1的转盘锁1的正面、正面斜上、和俯视概略图
图3为示出图1的转盘锁1的侧面的概略图
图4为示出构成图1的转盘锁1的各部件的概略的立体图
图5为示出金属制的条的一例的图
图6A为示出使用了设有使其他转盘锁的条主体贯穿的孔或槽的锁 主体的转盘锁、和使用2个该转盘锁交叉状地对物品进行上锁的方法的 图
图6B为示出用于交叉状地对物品进行捆扎的捆扎具及其构成部件 的一例的图
图6C为示出用于交叉状地对物品进行捆扎的捆扎具及其构成部件 的另一例的图
图6D为使用3个图6B(e)所示的捆扎带将物品捆扎时的概略图、和 使用4个捆扎物品的概略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图1~图6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另外,作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首先,对可用作本发明的捆扎具 的上锁装置的例子进行说明,并用后述的图6A等说明本发明的捆扎方 法和捆扎具。
首先,使用图1~图3,对可用作捆扎具的上锁装置的转盘锁1的概 略和概要进行说明。
图1为示出转盘锁1的概略的立体图。图1所示的转盘锁1为,用条 将物品紧固并进行上锁的条式锁。条式锁为用条紧固物品并且通过锁 紧该条来进行上锁的上锁装置。
如图1所示,转盘锁1包括:作为转盘锁1的构成的中心的锁主体 100;条400;锁紧用转盘环200,是将条400进行锁紧以使其不能从锁 主体100插拔的环;轴300,将锁紧用转盘环200可回转地安装在锁主体 100上、且为锁紧用转盘环200的回转轴
在图1所示的例中,锁紧用转盘环200为3个,在各锁紧用转盘环200 的半径方向外侧的表面上等间隔地设有0~9的10个号码。通过使该3个 锁紧用转盘环200回转、并使其形成用于开锁的3位号码,由此可使条 400成为可从锁主体100插拔的状态。
另外,条400以及后述的其他条为本发明的上锁装置的固定部件的 一例。
如上所述,可用作捆扎具的上锁装置的转盘锁1为条式锁,锁紧条 的部位为转盘锁。图1所示的转盘锁1的装配前的各部件的概略如后述 的图4所示。
图2为示出图1所示的转盘锁1的正面、正面斜上、和俯视概略图。 图2(a)为转盘锁1的正面概略图,图2(b)为从转盘锁1的正面斜上看的概 略图,图2(c)为转盘锁1的上面的概略图。
图3为示出图1所示转盘锁1的侧面的概略的图。图3(a)为转盘锁1 的左侧面的概略图,图3(b)为转盘锁1的右侧面的概略图。
图4为示出构成转盘锁1的锁主体100、轴300、锁紧用转盘环200 以及条400的立体图。
如图4所示,锁主体100具有:作为用于将条400安装到锁主体100 上的孔的条安装孔101;作为用于将轴300安装到锁主体100上的孔的锁 主体侧轴孔102a、锁主体侧轴孔102b、锁主体侧轴孔102c和锁主体侧 轴孔102d;作为用于将锁紧用转盘环200安装到锁主体100上的空间的 转盘安装部105。
另外,转盘安装部105在锁主体100的左右方向等间隔地设有3个。 因而,配置在转盘安装部105上的3个锁紧用转盘环200等间隔地设置。
在锁主体侧轴孔102a~102d中,分别设有作为用于使条通过的槽 的锁主体侧条槽104,在锁主体侧轴孔102a中设有,在插入轴300时用 于定位轴300的周向位置的导引用切口部103。另外,4个锁主体侧条槽 104,在从锁主体侧轴孔102a朝锁主体侧轴孔102d看过去时,排列为直 线状。
如图4所示,锁紧用转盘环200整体为筒状构造,具有作为用于轴 300通过的孔的环侧轴孔201、和用于显示号码的号码显示部203。另外, 在环侧轴孔201上设有作为用于使条通过的切口部的环侧条槽202。
另外,在轴300通过环侧轴孔201的情况下,锁紧用转盘环200可以 将轴300作为回转轴并在轴300的周向回转。
如图4所示,轴300整体为在轴向设有槽的圆筒形状,具有在被安 装到锁主体100上时用于定位周向位置的导引件301、和作为用于使条 通过的槽的轴侧条槽302。另外,以下,将图4所示的轴300的轴向的前 侧、即导引件301存在的轴的端部称作轴后部,将轴后部的相反侧的端 部称作轴头部。
条400具有:为了通过锁紧用转盘环200将条400锁紧在锁主体100 上,以一定间隔设置的多个凸部401;止档件403,用于在将条400从锁 主体100的条安装孔101插入时,使条400不能在条安装孔101的出口方 向拔出。
另外,也可以在条400中使邻接的凸部401之间存在凹部,条400 具有以一定间隔设置的多个凹部。
并且,以下将条400的、与止档件403相反侧的端部称作条头部。 条400可从条头部插入锁主体100的条安装孔101,并从锁主体100的右 侧面将条头部拉出。另外,由于条400的止档件403比处于锁主体100右 侧面上的条安装孔101的出口大,因此不能贯穿锁主体100,即条400通 过止档件403被固定在条安装孔101的内部,并相对条头部方向被固定。
条400在图示状态下图示为U字形,但并不是固定在U字形。条400 由可弯曲的塑料或橡胶等原材料制成,具有柔软性。
轴300的轴头部从锁主体侧轴孔102a插入,轴头部通过一个一个地 设置在锁主体100的3个转盘安装部105的每个上的3个锁紧用转盘环 200、锁主体侧轴孔102b和锁主体侧轴孔102c,插入锁主体侧轴孔102d 中。
另外,在将轴300插入锁主体100时,通过将轴300的导引件301和 锁主体侧轴孔102a的导引用切口部103接合,轴300周向的位置相对于 锁主体100固定。该被固定的位置为,轴300的轴侧条槽302来到排列成 直线状的4个锁主体侧条槽104正下的位置。
在该状态下,使3个锁紧用转盘环200的环侧条槽202的每个回转, 以便使其与处于锁主体100上的4个锁主体侧条槽104成为直线。即,当 回转到环侧条槽202来到轴300的轴侧条槽302正上的位置时,通过1个 轴侧条槽302、4个锁主体侧条槽104、和3个环侧条槽202,形成可使条 400的条主体通过的条通过孔。
并且,由于作为可用作捆扎具的上锁装置的转盘锁1,条400的对 物品进行上锁的部分的长度为可调节,因此能够与物品的大小、形状 无关地进行上锁。
并且,锁主体100也可以是图4等所示形状以外的形状,例如,可 以是使锁主体100的与物品接触的面为平面的形状,或者使锁主体100 弯曲的形状。
上述的条400是由具有柔软性的塑料等原材料制成的,但构成条的 原材料并不限于塑料,可以是例如金属制成的条。
图5为示出作为可在转盘锁1中使用的金属制的条的一例的条460 的图。如图5所示,条460为如手表带那样的、使多个板连结的形状, 并与条400同样地具有头部461。另外,邻接的部件460a和部件460b为 通过销462可弯折地结合的形状。
另外,也可以在转盘锁上设置使其他转盘锁的条主体贯穿的孔, 并通过2个转盘锁对物品进行上锁。
图6A(a)为使用了设置了使其他转盘锁的条主体贯穿的孔的锁主 体的转盘锁的一例。
如图6A(a)所示,锁主体960具有结合孔961。结合孔961为用于通 过使其他转盘锁的条主体贯穿来与其他转盘锁结合的孔。
图6A(b)为示出使用2个图6A(a)所示的转盘锁来对物品进行上锁的 方法的图。转盘锁B的条主体贯穿转盘锁A的结合孔,转盘锁A的条主 体贯穿转盘锁B的结合孔。如该图6A(b)那样的物品捆扎方式也可使用 捆扎条等。即,在二个捆扎条等上设置自身的条部分可通过的孔、和 其他的捆扎条等的条部分可通过的另外的结合孔,可进行如图6A(b)那 样的捆扎。即可以认为,通过存在可将自身的条或绳状物固定的孔、 和使其他的条或绳状物通过的结合孔的二个道具,对物体进行如图 6A(b)那样的紧固的方法,是对特别是紧固部位容易内陷的物体、例如 报纸或杂志等进行了捆扎后很难松弛的方法。
并且,也可以使自身的条部分贯穿的孔以外的结合孔,具有条部 分只可在一方向通过(移动)的功能。在该状态下,由于当如图6A(b)那 样进行难以松弛地牢固捆扎时,即使在结合孔部分也只在一个方向移 动,因此在捆扎对象物硬、条部分不陷入的情况下,考虑到对象物的 凹凸形状,即使在结合孔部分对方的条部分移动,如果利用凸状部分 来阻止移动地进行捆扎,则可以认为是具有利用价值的方法。
正如图6A(b)所示,通过2个转盘锁的条,可将物品从前后、左右、 上下紧固地进行上锁。例如,能够对个人的日记或书籍、不想让看到 的文件等进行上锁。
另外,在图6A(a)和图6A(b)中,结合孔是相对锁主体的轴向垂直贯 穿地设置在锁主体上。可是,结合孔也可以相对锁主体的轴向平行以 外的度贯穿地设置在锁主体上。根据上锁对象物的大小或形状等进 行确定即可。
另外,为了与其他的上锁装置结合,也可不具有结合孔而具有结 合槽。
图6A(c1)为示出具有结合槽的锁主体的一例的图,图6A(c2)为示出 具有结合槽的锁主体另一例的图。
图6A(c1)所示的锁主体960为,在图6A(a)所示的锁主体960上设有 从外面到达结合孔961的槽961a的形状。即,通过结合孔961和槽961a, 形成用于与其他上锁装置结合的结合槽。另外,图6A(c2)所示的锁主体 960也同样,通过结合孔961和槽961b,形成用于与其他上锁装置结合 的结合槽。
图6A(c1)所示的锁主体960为,从锁主体的后面将其他上锁装置的 条等固定部件插入结合槽。另外,图6A(c2)所示的锁主体960为,从锁 主体的侧面将其他上锁装置的条等固定部件插入结合槽。
即,具有图6A(c1)或图6A(c2)的锁主体的上锁装置,即使在其他的 上锁装置对物品进行上锁的状态下,也能够将其他上锁装置的条等固 定部件通过结合槽。即,由于不必预先使2台上锁装置交叉状地结合, 在用一个上锁装置预先进行了假定上锁的基础上,使具有结合槽的上 锁装置与其结合地进行上锁,并能够对各上锁装置适当地进行重新紧 固并进行上锁,因此,可改变交叉状地进行上锁的顺序。
另外,如图6A(b)所示的交叉状地对物品进行上锁的方法,例如通 过适用于使用2个用于对物品进行捆扎的捆扎具对物品进行交叉状捆 扎的方法,能够简单且有效地实施捆扎。另外,通过将交叉状地对物 品进行上锁的上锁装置的构造应用于捆扎具,能够制作用于简单且有 效捆扎的捆扎具。
此外,捆扎具由长条形状的固定部件、和用于将固定部件固定的 固定机构部构成。
图6B为示出用于对物品进行交叉状捆扎的捆扎具、及其构成部件 的例的图。
图6B(a)为示出用于对物品进行交叉状捆扎的捆扎条463的构造的 概要的图,图6B(b)为捆扎条463的下视图。所谓捆扎条是作为固定部件 使用条的部件。
正如图6B(a)和图6B(b)所示,捆扎条463具有用于与其他捆扎具结 合的结合孔463c、多个凸部463a、和与凸部463a啮合的爪463b。爪463b 存在于用于使条部贯穿的孔的内面上。内面具有该爪463b的孔所存在 的部分为捆扎条463的固定机构部。
在捆扎条463被插入内面有爪463b的孔、凸部463a与爪463b啮合的 情况下,条部不能从内面有啮合部463b的孔中拔出。
图6B(c)为示出用于对物品进行交叉状捆扎的捆扎带464的构造的 概要的图。所谓捆扎带,为作为固定部件使用带的部件。正如图6B(c) 所示,捆扎带464具有用于与其他捆扎具结合的结合孔464c、多个孔 464a、作为通过插入孔464a来对包含孔464a的带部进行固定的部位的固 定部464b。即,为除了与衣服上使用的带同样的构造外、还具有结合 孔464c的构造。另外,具有固定部464b的扣部分为捆扎带464的固定机 构部。
图6B(d)为示出用于对物品进行交叉状捆扎的捆扎带465的构造的 概要的图。正如图6B(d)所示,捆扎带465具有用于与其他捆扎具结合的 结合孔465b、和通过挟持带部进行固定的固定部465a。捆扎带465也为 除了与衣服上使用的带同样的构造外、还具有结合孔465d的构造。另 外,具有固定部465a的扣部分为捆扎带465的固定机构部。
图6B(e)为示出在图6B(d)所示的捆扎带465上设有多个结合孔时的 构造的概要的图。实际上,带部分还可以更长。图6B(e)所示的捆扎带 465具有2个结合孔465c。另外,图6B(d)所示的捆扎带等捆扎具的结合 孔的方向为,大致垂直于捆扎具的长度方向、并且与包含捆扎时捆扎 具形成的环的平面相垂直的方向,与此相对,结合孔465c的方向为, 大致垂直于捆扎具的长度方向、且与包含捆扎时捆扎具形成的环的平 面相平行的方向。在此,在捆扎具中,带部、上述的条部、以及捆扎 条等,为了捆扎物品具有足够的柔软性。因此,结合孔465c即使形成 在这样的方向上,也可与其他捆扎具一同对物品进行交叉状捆扎。总 之,结合孔或结合槽的方向与捆扎具的固定部件的长度方向不平行即 可。
并且,在捆扎带中,作为固定部件的带部、和作为固定机构部的、 具有固定部的扣也可不为一体,扣可以可拆装地安装在带部上。
图6B(f)~图6B(h)分别为交叉状地对物品进行固定的捆扎带用的 扣的一例。
图6B(f)和图6B(g)各自所示的扣为与图6B(d)和图6B(e)所示的捆扎 带465的扣同类型的扣,为挟持带部并通过固定部465a进行固定的扣。 另外,都具有安装在带部上的安装部465d。图6B(f)的扣通过安装部465d 的后端嵌入带部而安装在带部上。并且,图6B(g)的扣通过安装部465d 的前端嵌入带部而安装在带部上。
另外,图6B(f)所示的扣具有的不是结合孔、而是结合槽465e。通 过具有结合槽465e这一情况,正如结合图6A(c1)和图6A(c2)所说明的那 样,可在通过其他的捆扎具捆扎了物品后,使其与其他的捆扎具结合, 并对该物品进行交叉状捆扎。
图6B(h)所示的扣为与图6B(c)所示的捆扎带464的扣同类型的扣, 能够通过将固定部464h插入带部的孔将带部固定。并且,具有用于安 装在带部上的安装部464d、和在与图6B(f)的结合孔465c相同方向上形 成的贯穿孔464e。图6B(h)的扣可通过安装部464d的后端嵌入带部而安 装在带部上。
如此,在用于对物品进行交叉状捆扎的捆扎带上,扣也可以可拆 装地安装在带部上。由此,例如,在条或带损伤时能够更换。扣损伤 的情况下也同样。
另外,用于与其他捆扎具结合的结合孔或结合槽,也可不存在于 扣等固定机构部、而在带或条部上。总之,捆扎具具有用于与其他捆 扎具结合的孔或槽即可。
用于对物品进行交叉状捆扎的捆扎具及其部件,也可以是图 6B(a)~图6B(h)所示的以外的构造。
图6C为示出用于对物品进行交叉状捆扎的捆扎具及其部件的其他 例的图。
图6C(a)为示出利用链捆扎物品的捆扎链的固定具一例的图。捆扎 链是作为固定部件使用链的部件,固定具为捆扎链的固定机构部。
正如图6C(a)所示,固定具466具有用于与其他捆扎具结合的一个 结合孔466b、用于将链固定的2个固定部466a。
2个固定部466a中的一个用于在捆扎前安装链,另一个用于在进行 捆扎时固定链。
正如图所示,固定部466a具有关闭的孔,在孔周围的部分存在滑 动式开闭部。通常,开闭部靠弹簧关闭。在安装链时和固定时,将 开闭部开启,使固定部466a的周部贯穿构成链的多个环状部件中的一 个。另外,开闭部靠弹簧力关闭。
图6C(b)为示出捆扎链的构造的概要的图。图6C(c)所示的捆扎链由 固定具467和链468构成。
固定具467与图6C(a)所示的固定具466形状不同,但具有相同的功 能。即,具有一个结合孔467b、和用于将链固定的2个固定部467a。
链468是将多个环状部件连结形成。并且,一端安装在固定具467 的一个固定部467a上。在使用该捆扎链捆扎物品时,向固定具467的安 装中所使用的环状部件以外的任意的环状部件,被固定在另一个固定 部467a上。
作为环状部件的原材料使用金属、塑料、橡胶等对于物品捆扎来 说具有足够强度的材料。另外,由于由多个环状部件连结形成,因此 不需要每个环状部件的柔软性。
上述的图6A(a)、图6B(c)、图6B(d)、图6B(f)、图6B(h)、图6C(a)、 图6C(b)等的结合孔,也可以具有466a那样的开闭功能。
使用2个这些捆扎条、捆扎带和捆扎链等捆扎具,对物品进行交叉 状捆扎时,例如,按照以下的顺序实施。另外,设2个捆扎具分别为捆 扎具A、捆扎具B。
(1)使捆扎具A的固定部件贯穿捆扎具B的结合孔或结合槽。(2)使捆 扎具B的固定部件贯穿捆扎具A的结合孔或结合槽。(3)将物品配置在捆 扎具A与捆扎具B之间。(4)使捆扎具A的固定部件贯穿捆扎具A的固定 机构部。(5)使捆扎具B的固定部件贯穿捆扎具B的固定机构部。(6)通过 捆扎具A的固定部件和捆扎具B的固定部件,朝相互不同的方向紧固物 品。(7)使捆扎具A的固定部件不能从捆扎具A的固定机构部插拔地进行 固定。(8)使捆扎具B的固定部件不能从捆扎具B的固定机构部插拔地进 行固定。
通过以上的顺序,可使用2个捆扎具对物品进行交叉状捆扎。
另外,上述顺序为一例,其次序也可不按上述顺序。例如,如上 所述,在使捆扎具为结合槽时,在其他的捆扎具捆扎了物品后,可与 该捆扎具结合地捆扎该物品。
并且,固定机构部也可不是如捆扎条或捆扎带那样,将固定部件 简单地固定,而是具有可开锁地进行上锁的功能的上锁部。例如,图 6A(a)所示的转盘锁可作为捆扎具使用。
并且,也可使用种类不同的2个捆扎具进行捆扎,也可用捆扎条和 捆扎链对物品进行交叉状捆扎。
另外,在实施用2个上锁装置将物品交叉状地紧固并进行上锁的上 锁方法、或者用2个捆扎具将物品交叉状地捆扎的捆扎方法时,贯穿贯 穿孔或贯穿槽的固定部件可相对于贯穿孔或贯穿槽,在其贯穿方向和 相反方向移动。因此,当施加过度的力时,各固定部件通过各捆扎具 的固定机构部做成的封闭环状部保持大小不变,在物品上回转或滑动, 并且,在各结合孔或结合槽保持隔着物品相对的状态不变地在物品上 滑动时,可能产生相对于物品的错位、并从物品上脱离。即,当捆扎 具相对物品回转或滑动时,可能从物品上脱落。因此,为了更确实地 进行上锁或捆扎,也考虑使固定部件的与物品接触的面上具备凹凸或 吸盘。另外,也考虑使固定部件更紧密地接触物品。通过如此,捆扎 具难以相对于物品回转或滑动。
图6C(c)为示出在图6B(a)所示的捆扎条463与捆扎对象的物品接触 的面上具有凸部463d的情况的图。在捆扎了物品时,该凸部463d通过 陷入物品、或者通过与物品的角部分接合,很难在与物品之间发生错 位。另外,即使在贯穿的贯穿孔或贯穿槽中也很难滑动。
图6C(d)为示出可用作捆扎带的固定部件的、履带状带的图。图 6C(d)所示的带469与图5所示的固定部件相同、将板状部件可弯曲地结 合成带状,并且,具有用于被固定在作为固定机构部的扣上的多个孔 469a。另外,也可安装图6B(f)~图6B(h)之一的扣,并可用作固定带。
另外,因各板状部件不必具有柔软性,因此例如也可由金属制成。 即使在由金属制成的情况下,因可弯折,因此通过牢固地捆扎可确保 足够的对物品的紧贴度。
图6C(e)为示出可用作捆扎带的固定部件的、与物品接触的面上具 有吸盘472b的带的图。图6C(e)所示的条472所具备的吸盘472b,在捆扎 物品时通过吸附在物品上,很难在其与物品间产生错位。并且,因吸 盘472自身具有作为凸部的功能,因此即使是具有吸盘不可能吸附的表 面的物品,也具有很难在其与物品之间、以及在贯穿孔或贯穿槽中产 生错位的效果。
另外,与图6C(d)所示的带469同样,具有用于被固定的多个孔 472a,也可安装图6B(f)~图6B(h)之一的扣,并可作为固定带使用。
图6C(c)~图6C(e)所示的条和带的凹凸或吸盘等构造当然可适用 于上锁装置的固定部件。
另外,条或带也可为上述以外的形状。总之,具有对捆扎物品来 说足够的尺寸、柔软性和强度即可。
正如上所述,使用2个上锁装置或捆扎具就可将物品交叉状上锁或 捆扎。用于该交叉状上锁或捆扎的上锁装置或捆扎具,不必添加用于 交叉状上锁或捆扎的特别的其他部件,通过用于与其他上锁装置或捆 扎具结合的结合孔或结合槽来实现。
另外,结合孔或结合槽与上述的转盘锁相同,也可具有固定功能。 例如,图6B(a)的结合孔463c也可具有爪463b。此时,调整结合孔463c 的大小,使其与固定机构部形状相同即可。由此,与上述的上锁装置 同样,由于在结合孔部分也只能朝一个方向移动,因此,在束缚对象 物硬而条或带部分不能陷入的情况下,考虑对象物的凹凸形状,即使 在结合孔部分对方的条部分移动,如果利用凸状部分来阻止移动地进 行捆扎,则可以认为其为有利用价值的方法。
此外,在图6B(e)的捆扎带465中,因结合孔465c有2个,因此可与 其他的2个捆扎具一同,对物品的周围从3个方向进行紧固并且进行捆 扎。即,捆扎具也可具有2个以上的多个结合孔或结合槽。
图6D(a)为使用了3个捆扎具捆扎的情况的概略图。具体地说明, 如图6D(a)那样,为使用3个捆扎具来捆扎物品的捆扎方法,上述捆扎具 具有长条形状的固定部件、使上述固定部件贯穿并且在任意的位置进 行固定的固定机构部、和用于与其他捆扎具结合的2个以上的结合孔或 结合槽,上述3个捆扎具各自的各结合孔或结合槽不与各上述捆扎具的 固定部件的长度方向平行,并可与其他捆扎具结合,上述捆扎方法也 可使用包含如下步骤的捆扎方法捆扎物品,所述步骤为:每2个地使用 上述3个捆扎具各自的结合孔或结合槽,并使上述3个捆扎具的每个在 结合孔或结合槽以外不交叉,使第1捆扎具的固定部件贯穿第2捆扎具 的靠近固定机构部侧的相反侧的结合孔或结合槽的步骤;使上述第1捆 扎具的固定部件贯穿第3捆扎具的靠近固定机构部侧的结合孔或结合 槽的步骤;使上述第2捆扎具的固定部件贯穿上述第3捆扎具的靠近固 定机构部侧的相反侧的结合孔或结合槽的步骤;使上述第2捆扎具的固 定部件贯穿上述第1捆扎具的靠近固定机构部侧的结合孔或结合槽的 步骤;使上述第3捆扎具的固定部件贯穿上述第1捆扎具的靠近固定机 构部侧的相反侧的结合孔或结合槽的步骤;使上述第3捆扎具的固定部 件贯穿上述第2捆扎具的靠近固定机构部侧的结合孔或结合槽的步骤; 将上述物品配置在上述第1捆扎具、上述第2捆扎具和上述第3捆扎具之 间的步骤;使上述第1捆扎具的固定部件贯穿上述第1捆扎具的固定机 构部的步骤;使上述第2捆扎具的固定部件贯穿上述第2捆扎具的固定 机构部的步骤;使上述第3捆扎具的固定部件贯穿上述第3捆扎具的固 定机构部的步骤;通过上述第1捆扎具的固定部件、上述第2捆扎具的 固定部件、和上述第3捆扎具的固定部件,将上述物品朝相互不同的方 向紧固的步骤;使上述第1捆扎具的固定部件不能从上述第1捆扎具的 固定机构部插拔地固定的步骤;使上述第2捆扎具的固定部件不能从上 述第2捆扎具的固定机构部插拔地固定的步骤;使上述第3捆扎具的固 定部件不能从上述第3捆扎具的固定机构部插拔地固定的步骤。另外, 上述顺序为一例,其次序也可不按上述顺序。此外,固定机构部也可 具有上锁功能。另外,在使用3个捆扎具时,如果调节结合孔或结合槽 的位置,则球形物品的捆扎也变得容易。
图6D(b)为使用了4个捆扎具捆扎的情况的概略图。具体地说明, 如图6D(b)那样,为使用4个捆扎具捆扎物品的捆扎方法,上述捆扎具 具有长条形状的固定部件、使上述固定部件贯穿并且在任意的位置进 行固定的固定机构部、用于与其他捆扎具结合的2个以上的结合孔或结 合槽,上述4个捆扎具各自的各结合孔或结合槽不与各上述捆扎具的固 定部件的长度方向平行,并可与其他捆扎具结合,上述捆扎方法也可 使用包含如下步骤的捆扎方法捆扎物品,所述步骤为:使上述4个捆扎 具的每个在结合孔或结合槽以外不交叉,并使第1捆扎具的固定部件贯 穿第3捆扎具的结合孔或结合槽的步骤;使上述第1捆扎具的固定部件 贯穿第4捆扎具的结合孔或结合槽的步骤;使上述第2捆扎具的固定部 件贯穿上述第3捆扎具的结合孔或结合槽的步骤;使上述第2捆扎具的 固定部件贯穿上述第4捆扎具的结合孔或结合槽的步骤;使上述第3捆 扎具的固定部件贯穿上述第1捆扎具的结合孔或结合槽的步骤;使上述 第3捆扎具的固定部件贯穿上述第2捆扎具的结合孔或结合槽的步骤; 使上述第4捆扎具的固定部件贯穿上述第1捆扎具的结合孔或结合槽的 步骤;使上述第4捆扎具的固定部件贯穿上述第2捆扎具的结合孔或结 合槽的步骤;将上述物品配置在上述第1捆扎具、上述第2捆扎具、上 述第3捆扎具和上述第4捆扎具之间的步骤;使上述第1捆扎具的固定部 件贯穿上述第1捆扎具的固定机构部的步骤;使上述第2捆扎具的固定 部件贯穿上述第2捆扎具的固定机构部的步骤;使上述第3捆扎具的固 定部件贯穿上述第3捆扎具的固定机构部的步骤;使上述第4捆扎具的 固定部件贯穿上述第4捆扎具的固定机构部的步骤;通过上述第1捆扎 具的固定部件、上述第2捆扎具的固定部件、上述第3捆扎具的固定部 件和上述第4捆扎具的固定部件,将上述物品紧固的步骤;使上述第1 捆扎具的固定部件不能从上述第1捆扎具的固定机构部插拔地固定的 步骤;使上述第2捆扎具的固定部件不能从上述第2捆扎具的固定机构 部插拔地固定的步骤;使上述第3捆扎具的固定部件不能从上述第3捆 扎具的固定机构部插拔地固定的步骤;使上述第4捆扎具的固定部件不 能从上述第4捆扎具的固定机构部插拔地固定的步骤。另外,上述顺序 为一例,其次序可不按上述顺序。另外,在物品具有隆起部分时,在 上述捆扎方法中,当以4个结合孔或结合槽为顶点,使隆起部分位于以 4个不同的捆扎具为边而形成的四角形中地进行捆扎时,由于捆扎具的 滑动被物品的隆起部分阻止,因此捆扎不会从物品上脱落。并且,在 物品上无隆起部分的情况下,当使用在中央附近有隆起部分的板状辅 助部件时,能够确实地捆扎书籍等,在固定机构部具有上锁功能时, 可确实地对书籍进行上锁。另外,在使用4个捆扎具的情况下,如果调 节结合孔或结合槽的位置,则也可容易地捆扎球形物品。
另外,作为成为转盘锁的上锁对象的物品,列举了伞或文件等, 但上锁对象可以是其他的物品。
例如,图6A(a)所示的、用于使用2个转盘锁对书籍等进行上锁的、 转盘锁构造上的特征和上锁方法,不仅可适用于本发明实施方式的转 盘锁,也可适用于条式的气缸式锁、卡式锁等具有其他构成的上锁装 置。
另外,转盘锁1具有3个转盘环并有3位开锁号码,但转盘环的个数 也可以为2个或4个以上。例如,在图1所示的转盘锁1中,锁定用转盘 环200将条400的条主体锁定的构造,在各锁定用转盘环200中是独立 的,可制作具有4个以上的锁定用转盘环200的转盘锁1。
由此,例如可增加作为开锁号码的号码组合的数量,可提高防盗 效果。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可提供一种简单且有效的捆扎方法和该捆扎方法中使用的 捆扎具,作为用于对书籍等物品从前后、左右、上下紧固地进行捆扎 的捆扎方法和捆扎具是有用的,对于钢索类或线类等线状物品的分支 部分等的捆扎、或钢索类或线类等线状物体相对其他物体的固定也有 用。
相关专利内容
标题 发布/更新时间 阅读量
捆扎机 2020-05-12 475
捆扎装置 2020-05-12 402
捆扎机 2020-05-11 994
捆扎机 2020-05-11 603
捆扎装置 2020-05-11 932
捆扎装置 2020-05-11 549
捆扎带 2020-05-12 981
捆扎机 2020-05-12 694
捆扎机 2020-05-13 859
捆扎装置 2020-05-13 706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