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钢铁加工 / 矿石溶出 / 一种利用地质聚合反应制备耐酸矿石团聚体的方法

一种利用地质聚合反应制备耐酸矿石团聚体的方法

阅读:72发布:2020-05-12

专利汇可以提供一种利用地质聚合反应制备耐酸矿石团聚体的方法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 发明 公开了一种利用地质聚合反应制备耐酸 矿石 团聚体的方法。本发明用细粒级矿石或细粒级含量高的粗细粒矿石为原料,其中细粒级矿石小于-200目,粗细粒混合矿石-200目含量大于5%。原料与偏 高岭土 充分混匀后,再添加一定比例的 碱 激发剂溶液,利用转鼓生成团聚体。然后在常温下或相对高的 温度 下 固化 一定的时间,制备成团聚体。本发明的矿石团聚体的粒度远大于原料且耐酸性强,有利于矿石团聚体在酸性条件下的渗透 浸出 。本发明首次使用地质聚合反应团聚矿石,使部分由于细粒级含量高而难以利用的矿石得到了充分的利用,碱激发剂和高岭土来源丰富且用量小,使得成本偏低,工艺流程简单高效,且经济实用,具有良好的工业前景和社会效益。,下面是一种利用地质聚合反应制备耐酸矿石团聚体的方法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利用地质聚合反应制备耐酸矿石团聚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以细粒级矿石或含细粒级较多的粗细粒混合矿石为原料,添加偏高岭土激发剂溶液,将矿石、偏高岭土与碱激发剂溶液在转鼓中混合,混合得到的团聚体在空气中固化,得到粒度大且耐酸性好的团聚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地质聚合反应制备耐酸矿石团聚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含细粒级较多的粗细粒混合矿石包括细粒级含量高或破碎后细粒级含量高的矿石中的一种或者多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利用地质聚合反应制备耐酸矿石团聚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细粒级含量高是指小于200目的含量高于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利用地质聚合反应制备耐酸矿石团聚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偏高岭土由洗高岭土煅烧后制得;偏高岭土制作具体步骤为:将水洗高岭土通过升温到800℃,保温6h,然后随炉空冷至室温,得到偏高岭土。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利用地质聚合反应制备耐酸矿石团聚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偏高岭土的添加量为矿石质量的1-5%。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利用地质聚合反应制备耐酸矿石团聚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碱激发剂溶液包括NaOH、KOH、Na2CO3、K2CO3 、Na2SiO3 和K2SiO3中的一种或者多种配制成的水溶液,溶液中溶质的终浓度为0.2-0.6g/mL。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利用地质聚合反应制备耐酸矿石团聚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入的碱激发剂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矿石质量的4-5%。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利用地质聚合反应制备耐酸矿石团聚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转鼓为一圆桶状且内装提升板,与水平方向夹为10°左右。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利用地质聚合反应制备耐酸矿石团聚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团聚体固化是在低于30℃或0 60℃的温度下进行,固化时间为1 9天。
~ ~
10.一种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制得的矿石团聚体,其特征在于:矿石团聚体较原矿粒度更大且有好的耐酸性。

说明书全文

一种利用地质聚合反应制备耐酸矿石团聚体的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矿石团聚体制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地质聚合反应制备耐酸矿石团聚体的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我国矿产资源丰富,矿物加工业高速发展。在一些情况下,矿石含有较高的细粒级,或破碎后细粒级含量较高。矿石细粒级含量高在一些情况下是不利的,如堆浸中细粒级含量高会影响矿堆的渗透性,导致浸出过程无法进行。因此,制备具有良好性质的矿石团聚体对于矿石的进一步处理有着一定的意义。在现有的制备矿石团聚体的技术中。主要是将液体和胶凝剂与矿石混合,或只添加液体,在转鼓,皮带,盘式制粒机等设备中制备矿石团聚体。
[0003] 矿石团聚体应具有良好的性质,如粒度大,稳定性好。矿石团聚体在酸性条件下保持稳定性是一个挑战。目前,由于耐酸性胶凝剂的缺乏,制备耐酸性的团聚体有一定的困难。这限制了矿石团聚体在酸性环境下的应用,如矿石在酸性环境下堆浸,难以形成稳定且渗透性好的矿堆。
[0004] 利用地质聚合反应制备的矿石团聚体,具有粒度大,抗压强度高,酸性条件下稳定性好的特点。为矿石团聚体在酸性条件下的应用提供了新的途径。从而实现对矿石的进一步利用。

发明内容

[0005]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简便、高效、经济的以地质聚合反应制备耐酸矿石团聚体的方法,其原料来源丰富,工艺流程简单、高效,有效的提高了矿石团聚体的性质,且经济实用、绿色环保。本发明采用细粒级矿石或细粒级含量高的粗细粒混合矿石与偏高岭土激发剂溶液在转鼓中混合后形成团聚体,在一定温度固化的技术路线。本发明中,矿石团聚体的粗粒级和耐酸性是通过对转鼓旋转速度、转鼓倾和矿石在转鼓中的停留时间的控制以及对碱激发剂用量、种类和配比,添加量,偏高岭土添加量,固化时间,固化温度的控制实现的。耐酸团聚体的形成主要是因为发生了地质聚合反应,生成了地质聚合物凝胶。图5显示了不同偏高岭土添加量下形成的矿石团聚体的红外光谱图。大约1000处的波段是酸盐衍生物的Si–O–Si键 (1123/cm),残留偏高岭土的 Si–O–Al键 (1078/cm), 地质聚合物凝胶的不对称伸缩键Si–O–T (980/cm) (T 是四面体的Si 或 Al) 以及水化硅酸凝胶的 Si–O 键伸缩振动(970/cm)的重叠.当偏高岭土的添加量增多,Si–O–T键的强度增强,表明偏高岭土刺激地质聚合物凝胶的形成。而且,峰变得更宽,体现形成了更多的硅酸盐衍生物和水化硅酸钙凝胶。
[0006]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利用地质聚合反应团聚矿石的方法,其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一,以不同粉碎方式得到的细粒级矿石,或细粒级含量高的粗细粒混合矿石为原矿。
[0007] 步骤二,原矿与偏高岭土以一定比例被运输到倾斜和旋转的转鼓中并充分混匀,碱激发剂溶液被分布于转鼓前2/3长度的喷嘴或穿孔管在一定时间内添加到矿石中。
[0008] 步骤三,通过对转鼓旋转速度、转鼓倾角和矿石在转鼓中的停留时间的控制以及对碱激发剂用量、种类和配比,水添加量,偏高岭土添加量的控制,得到粒度更大团聚体。
[0009] 步骤四:团聚体在常温或更高温度下固化一定的时间,得到粒度大,抗压强度高,耐酸性好的团聚体。
[0010]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一中,所述细粒级矿石小于-200目,所述粗细粒混合矿石-200目含量大于5%。
[0011]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二中,所述一定时间内为矿石停留时间的1/3。
[0012]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三中,所述转鼓转速为临界转速的30% 50%,转鼓倾角为10°左~右,矿石在转鼓中的停留时间为1 3min,所述碱激发剂溶液包括NaOH、KOH、Na2CO3、K2CO3 、~
Na2SiO3 和K2SiO3中的一种或者多种配制成的水溶液,溶液中溶质的终浓度为0.2-0.6g/mL,加入的碱激发剂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矿石质量的4-5%,偏高岭土的添加量为矿石质量的1-5%。
[0013]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四中,所述常温为30℃以下,所述更高温度为40 60℃,所述固~化时间为1 9天。
~
[0014] 本发明的显著优点在于:(1)本发明使用的团聚设备构造简单、价格低廉,且使用的碱激发剂,偏高岭土用量小,价格便宜,降低了矿石团聚体的生产成本;
(2)本发明使部分不太好利用的细粒级矿石或细粒级含量高的粗细粒矿石得到利用。
如细粒级含量高,堆浸时渗透性差而难以堆浸的低品位矿石,从而实现资源的充分利用;
(3)制备过程无需在高温下进行,常温即可得到粒度大,耐酸性好的团聚体;
(4)制备工艺简单,易于操作,便于推广。
附图说明
[0015] 图1 为实施例1制得的矿石团聚体与原矿的形貌对比图,其中A为原矿; B为矿石团聚体。
[0016] 图2 为实施例1制得的矿石团聚体与原矿的筛下累积产率分布曲线。
[0017] 图3为实施例3制得的矿石团聚体在pH为1的情况下浸泡24h后的细粒级迁移率图。
[0018] 图4为实施例3制得的不同偏高岭土添加量情况下矿石团聚体的筛下累积产率分布曲线。
[0019] 图5为不同偏高岭土添加量下形成的矿石团聚体的红外光谱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 为了使本发明所述的内容更加便于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所述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说明,但是本发明不仅限于此。
[0021] 实施例1以300g细粒级含量高的粗细粒混合矿石(低于200目的含量高于5%的矿石)为原矿,与
9g 偏高岭土充分混匀后,倒入到高密度聚乙烯材质的塑料直筒瓶制作的转鼓中。11.25g Na2SiO3与3.75g NaOH溶于30mL水中形成碱激发剂溶液,碱激发剂溶液均匀喷洒到矿石中。
转鼓旋转3min后,倒出形成的团聚体,在温度30℃以下的条件下固化3d,得到最终的团聚体。从图2中可以看出矿石团聚体的粒度明显大于原矿;从图3可以看出原矿-200目含量大于10%,-1.6mm的含量大于50%,属于细粒级含量高的矿石。形成团聚体后,d10由0.07mm变为
9.52mm,d50由1.52mm变为16.61mm,矿石团聚体粒度较原矿显著增大。
[0022] 实施例2以300g细粒级(低于200目)矿石为原矿,与12g 偏高岭土充分混匀后,倒入到高密度聚乙烯材质的塑料直筒瓶制作的转鼓中。12g Na2SiO3与3g NaOH溶于75mL水中形成碱激发剂溶液,碱激发剂溶液均匀喷洒到矿石中。转鼓旋转3min后,倒出形成的团聚体,在温度30℃以下的条件下固化5d,得到最终的团聚体。
[0023] 实施例3以6份300g细粒级含量高的粗细粒混合矿石(低于200目的含量高于5%的矿石)为原矿,与0,3,6,9,12,15g 偏高岭土充分混匀后,依次倒入到高密度聚乙烯材质的塑料直筒瓶制作的转鼓中。12g Na2SiO3与3g NaOH溶于27mL水中形成碱激发剂溶液,碱激发剂溶液均匀喷洒到矿石中。转鼓旋转3min后,倒出形成的团聚体,在温度30℃以下的条件下固化3d,得到最终的团聚体。获得的团聚体在pH为1的情况下浸泡24h后的细粒级迁移率见图4。在无偏高岭土添加时,矿石团聚体耐酸性差,细粒级迁移率高于45%;在添加了1wt.%的偏高岭土时,矿石团聚体耐酸性显著改善,细粒级迁移率降至12.46%;添加2wt.%的偏高岭土时,由于碱激发剂溶液中水量不变,矿石团聚体的粒度显著降低(图5),使细粒级迁移率增高;偏高岭土添加量多于3%时,矿石团聚体中形成更多的地质聚合物,矿石团聚体耐酸性强。
[0024] 其中,细粒级迁移率指:矿石团聚体在pH为1的情况下浸泡24h后脱落的小于1.6mm的矿石的质量百分数与原矿中小于1.6mm矿石的质量百分数减去矿石团聚体中小于1.6mm矿石的质量百分数之比。
[0025] 不同偏高岭土添加量下形成的矿石团聚体的红外光谱图见图5,大约1000处的波段是硅酸盐衍生物的Si–O–Si键 (1123/cm),残留偏高岭土的 Si–O–Al键 (1078/cm), 地质聚合物凝胶的不对称伸缩键Si–O–T (980/cm) (T 是四面体的Si 或 Al) 以及水化硅酸钙凝胶的 Si–O 键伸缩振动(970/cm)的重叠.当偏高岭土的添加量增多,Si–O–T键的强度增强,表明偏高岭土刺激地质聚合物凝胶的形成。而且,峰变得更宽,体现形成了更多的硅酸盐衍生物和水化硅酸钙凝胶。
[0026] 实施例4以300g细粒级含量高的粗细粒混合矿石(低于200目的含量高于5%的矿石)为原矿,与
6g 偏高岭土充分混匀后,倒入到高密度聚乙烯材质的塑料直筒瓶制作的转鼓中。15g Na2SiO3溶于30mL水中形成碱激发剂溶液,碱激发剂溶液均匀喷洒到矿石中。转鼓旋转3min后,倒出形成的团聚体,在温度40 60℃的条件下固化2d,得到最终的团聚体。
~
[0027] 实施例5以300g细粒级(低于200目)矿石为原矿,与15g偏高岭土充分混匀后,倒入到高密度聚乙烯材质的塑料直筒瓶制作的转鼓中。11.25g Na2SiO3与3.75g NaOH溶于75mL水中形成碱激发剂溶液,碱激发剂溶液均匀喷洒到矿石中。转鼓旋转3min后,倒出形成的团聚体,在温度40 60℃的条件下固化2d,得到最终的团聚体。
~
[0028]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发明申请专利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发明的涵盖范围。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