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炉窑 / 冶金焦炭 / 隧道窑还原磨选法制备酸溶性富钛料和铁粉新工艺

隧道窑还原磨选法制备酸溶性富料和粉新工艺

阅读:942发布:2020-12-07

专利汇可以提供隧道窑还原磨选法制备酸溶性富料和粉新工艺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 发明 涉及矿产资源综合利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从 钛 精矿中制备酸溶性富钛料和 铁 粉的 隧道窑 还原磨选的方法与工艺。本发明是在电炉法生产酸溶性富钛料 基础 上,应用 发明人 已在 钒 钛 磁铁 矿实施的隧道窑还原磨选产业化方法 专利 技术,系统解决了适用于各种类型、品位钛精矿制备酸溶性富钛料和铁粉的生产工艺技术问题,为工业规模生产富钛料提供了一种高效、节能、环保、适用性强的新工艺、新途径。,下面是隧道窑还原磨选法制备酸溶性富料和粉新工艺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隧道窑还原磨选法制备酸溶性富料和粉新工艺,其特征在于:应用自主研发的隧道窑还原磨选法于不同类型与品位的钛精矿的处理,通过分段升温烧成制度、不同催化剂的选择与集成匹配,确保还原温度在950~1200℃下顺畅进行,实现富钛料品位、收率、酸解率与铁粉品位、收率达到行标所要求的技术经济指标分别是:
隧道窑还原磨选法从不同类型品位钛精矿中制备富钛料与铁粉的技术经济指标本发明不仅保留了电炉法所具有的钛含量高、工艺简单、三废处理少、副产品直接利用高等优点,而且能够大幅降低能耗,副产品性价比提升、不受资源条件制约,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的生产富钛料,为扩大我国富钛料生产开辟了的一种新的产业化方法与工艺;达到了以下功能目标:一是为国内外拥有大量微细粒嵌布、难选的低品位钛精矿(精矿含TiO2<40%、TFe>30%)资源(包括原生矿、半化矿、海滨砂矿和选厂中矿等),而又缺电或电价昂贵的地区和国家提供一个高效、经济地综合利用钛精矿的新产业化方法;二是针对不同钛精矿的特点,采用不同烧成温度制度与不同催化剂选择与集成匹配,将钛精矿的烧成温度由原来的1280℃降至950℃~1200℃,在确保获得酸解率高的富钛料和高品位铁粉条件下,确保了生产工艺过程的顺畅,为国内外所有类型钛精矿制备富钛料提供了一种新工艺;
三是将自主研发隧道窑三大专利技术:高密度自动压机压合金罐装料及装卸料机械化成功应用于钛精矿的处理,为高效、经济、环保制备富钛料提供了快速实现产业化的新捷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隧道窑还原磨选法制备酸溶性富钛料和铁粉新工艺,其特征在于
为实现本发明所要达到的技术经济指标和功能目标,实施的工艺流程包括自动化机械化配料、混料、压块或制粒、码垛、装罐、隧道窑两段升温还原、机械卸料、磨矿、磁选分离步骤与装置,确保流程运行顺畅。
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隧道窑还原磨选法制备酸溶性富钛料和铁粉新工艺,其特征在于配料:按重量配比将矿100份,与催化剂5~20份和固体还原剂10~30份混匀;其中,所述矿物为原生矿,或半风化原生矿或海滨砂矿,其中所述催化剂为氯化钠酸钠、另外为市面有售的新增催化剂L,三种催化剂的选择与用量根据矿石类型、当场资源与用户要求合理匹配确定,具有降温、助熔、晶粒长大,增强铁钛分离的功能效果;其中所述固体还原剂为无烟、碎焦、石油焦褐煤焦炭等中至少一种,或结合当地资源,就近任选其一。
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隧道窑还原磨选法制备酸溶性富钛料和铁粉新工艺,其特征在于装料、还原:将混匀后的配料混合物压块或制粒或粉料装罐,机械手推入隧道窑中,分段升温还原烧成,温度控制在950~1200℃并保温5~60h,得到还原料;其中所述分段烧成制度是指先在950~1000℃保温一段时间,再将温度升至1150~1200℃,保温一段时间,控温时间根据不同类型精矿试验选定;其中装料可以采用常规容器,如碳化罐等;
1100℃以下,考虑到容器的传热性能和耐高温性能,优先选用耐热金属罐;其中所述金属罐的材质可以采用常规的耐热合金,如:耐热不锈等。
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隧道窑还原磨选法制备酸溶性富钛料和铁粉新工艺,其特征在于磨选分离:将从隧道窑机械卸载的还原料破碎、磨细、磁选分离,得到富钛料和铁粉产品;其中所述磨细、磁选采用磨机长径比大,介质为4~15毫米小球开路湿式磨选流程;其中磁选所得的富钛料,视钛精矿的类型、品位、工艺参数以及用户要求而定, TiO2品位67~77%,收率90~99%,酸解率92~98%,是硫酸法钛白的优质原料;所得铁粉的TFe品位86~94%,收率84~96%,可以直接作为化工行业的还原剂使用或压块后用于电炉炼钢的原料,或精还原后供制粉末冶金零件等,实现用途的多样性,比电炉法冶炼生铁性价比高。

说明书全文

隧道窑还原磨选法制备酸溶性富料和粉新工艺

[0001] 技术领域
[0002] 本发明涉及矿产资源综合利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从钛精矿中制备酸溶性富钛料和铁粉的隧道窑还原磨选的方法与工艺。

背景技术

[0003] 我国钛白工业的原料来源一是钛精矿,二是经过物理化学生产过程而形成的钛矿富集物,简称富钛料。近年来随着我国钛白工业快速发展,对富钛料的需求与日俱增,由于富钛料具有含钛量高,工艺比较简单、工艺过程三废处理量少,资源和能源利用率高,且有助于提高产品品质等优点,越来越受钛白生产厂家青睐,呈现供不应求、依赖进口、供需矛盾突出的态势。据预测,今后几年我国富钛料仍需大量进口。
[0004] 目前,我国从钛精矿制备富钛料的主要生产方法是电炉法,虽然它有一系列优点,但能耗高,生产1吨高钛渣,大约需要3000 kWh的电能,在能源比较短缺的地区和国家,很难选用。因此,为增加富钛料国内市场的供应量,开辟生产富钛料的新方法新工艺,是一项极待解决的技术攻关课题。为了综合利用攀枝花高化镁钛铁矿,早在1978年原冶金部长沙矿冶研究所梁经冬及其团队完成了“隧道窑还原磨选法从攀枝花钛精矿制取人造金红石电焊条和铁粉扩大试验”,获湖南省科学大会奖;1983年成功地进行了日处理5.8吨钛精矿的“隧道窑还原磨选法从攀枝花钛精矿制取酸溶性富钛料和优质铁粉半工业试验”,富钛料的特点是酸解率高达97%以上和制备金红石钛白时易转型,是硫酸法钛白的优良原料;精还原铁粉含TFe 98.68%、Mfe 97.93%、Ti02 0.82%、S 0.015%、C 0.05%、P 0.01%,并固溶有多种微量有益元素。经试制多个品种粉末冶金零件二万余件,其性能及台架试验和装车使用结果都很好,显示出强度高、耐磨、塑性好等特点。1986年由冶金部主持通过专家鉴定,被评为国际先进平项目。上述情况曾先后发表于《矿冶工程》期刊(1981年第1期)《攀枝花资源综合利用科研报告选编》(第四卷上册提钛工艺技术,1986年3月)、专著《浮选理论与选冶实践》中第12章(冶金工业出版社,1995,11)。影响该工艺产业化的主要问题:一是还原温度偏高(1280℃),而目前工业上广泛应用的罐的常规使用温度是≦1200℃;二是装卸料靠人工,劳动强度大和卫生条件差。因此,本发明是针对上述问题而开发的,一是扩大钛精矿的利用面,除攀枝花钛精矿外,还对国内外其他类型与品位的钛精矿进行了系统开发;二是为满足企业在国内外投资建厂从海滨砂钛矿中生产富钛料的需要(当地缺电,不能采用电炉法),提供不同品位砂钛矿的处理工艺流程、参数与装备;三是移植自主研发用于处理铁精矿的隧道窑自动化生产技术解决钛精矿应用隧道窑时存在的四大难题(单窑产能低、自动化程度低、劳动强度大与卫生条件差),据专利检索,除采用回转窑还原、原料超细度、低温还原等难以实现产业化的专利技术外,攀枝花学院杨绍利等在专利号为
200810306298专利中公开了攀枝花钛精矿造球隧道窑1100~1150℃还原磨选生产富钛料的方法,但没有论及工艺过程与参数控制,而且也仅限于一种原生矿的处理方法。 [0005] 梁经冬等人长期从事我国钛铁矿产资源的综合利用工作,为解决铁、钛、钒分离的方法、工艺与工业化设备等关键技术问题,先后申报和授权了[91706655.1]、[200810143675.6]、[2009101600587.1]、[200920168575.9]、[2011100344307X]、[20110367255.8]、[201210257024.6]等多项专利,其中“一种新的综合利用钒钛铁精矿的产业化方法”与“隧道窑直接还原铁的自动化生产线”等专利已经建厂实施。本发明正是在已有自主研发专利基础上,针对不同类型、品位钛精矿制备酸溶性富钛料而开发的一种能够实现产业化的新工艺。
[0006] 发明内容本发明是在电炉法生产酸溶性渣富钛料基础上,应用发明人已在钒钛磁铁矿实施的隧道窑还原磨选产业化方法专利技术,系统解决了适用于各种类型、品位钛精矿制备酸溶性富钛料和铁粉的生产工艺技术问题,为工业规模生产富钛料提供了一种高效、节能、环保、适用性强的新工艺、新途径。
[0007]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应用自主研发的隧道窑还原磨选法,通过不同烧成温度制度、不同催化剂的选择与集成匹配,确保还原温度在950~1200℃下顺畅进行,实现富钛料品位、收率、酸溶度与铁粉品位、收率达到行标所要求的技术经济指标,如表1所示:,表1、隧道窑还原磨选法从不同类型品位钛精矿中制备富钛料与铁粉的技术经济指标注:在不同工艺参数条件下,富钛料酸解率为92-98%,均达到行规要求指标本发明不仅保留了电炉法所具有的钛含量高、工艺简单、三废处理少、副产品直接利用率高等优点,而且能够大幅降低能耗,副产品性价比提升、不受资源条件制约,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地生产富钛料,为扩大我国富钛料生产开辟了的一种新的产业化方法与工艺。达到了以下功能目标:一是为国内外拥有大量微细粒嵌布、难选的低品位钛精矿(精矿含TiO2<40%、TFe>30%)资源(包括原生矿、半化矿、海滨砂矿和选厂中矿等),而又缺电或电价昂贵的地区和国家提供了一种高效、经济地综合利用钛精矿的新产业化方法;二是针对不同钛精矿的特点,采用不同烧成制度和不同催化剂、还原剂类型及其添加量的集成匹配,将钛精矿的烧成温度由原来的1280℃降至950℃~1200℃,在确保获得酸解率高的富钛料和高品位铁粉条件下,实现了生产工艺过程顺畅,为国内所有类型钛精矿制备富钛料提供了一种新工艺;三是将自主研发的三大专利技术:高密度合金罐装料及装卸料机械化成功应用于钛精矿的处理,为高效、经济、环保制备富钛料提供了快速实现产业化的新捷径。
[0008] 为实现本发明所要达到的技术经济指标和功能目标,实施的工艺流程包括自动化机械化配料、混料、压块或制粒、码垛、装罐、隧道窑两段升温还原、机械卸料、磨矿、磁选分离步骤与装置,确保流程运行顺畅。
[0009] ⑴配料:按重量配比将矿100份,与催化剂5~20份和固体还原剂10~30份混匀;其中,所述矿物为原生矿,或半风化原生矿或海滨砂矿,其中所述催化剂为氯化钠、碳酸钠、另外为市面有售的新增催化剂L,视矿物类型、单独或混合使用;新增催化剂L的功能作用;一是铁钛分离效果好,富钛料品位高,酸溶性好,二是适宜于不同类型与品位钛精矿处理;三是添加量较少,只5~10%,价格适宜;四是环境污染小;氯化钠可在较低还原温度(1050℃左右)下,获得较好的铁、钛分离指标,但富钛料酸溶性比电炉低,需在弱酸浸出条件下,方能获得90%以上的酸解率;碳酸钠用于海滨砂矿,可将还原温度降至950℃,不仅铁钛分离指标高,富钛料的酸解率也高达98%以上,但添加量较大,达20%,三种催化剂的选择与用量根据矿石类型、当场资源与用户要求合理匹配确定,具有降温、助熔、晶粒长大,增强铁钛分离的功能效果;其中所述固体还原剂为无烟、碎焦、石油焦褐煤焦炭等中至少一种,或结合当地资源就近任选其一。
[0010] ⑵装料、还原:将混匀后的配料混合物压块或制粒(或粉料)装罐,机械手推入隧道窑中,分段升温还原烧成,温度控制在950~1200℃并保温5~60h,得到还原料;其中所述分段烧成制度是指先在950~1000℃保温一段时间,使氧化铁充分还原为金属铁,再将温度升至1150~1200℃,保温一段时间,使金属铁晶粒长大,以利铁钛分离,与此同时,钛矿物也发生有利于酸溶的相变,控温时间根据不同类型精矿试验选定;其中装料可以采用常规容器,如碳化硅罐等,1100℃以下,考虑到容器的传热性能和耐高温性能,优先选用耐热金属罐;其中所述金属罐的材质可以采用常规的耐热合金,如:耐热不锈等。 [0011] ⑶磨选分离:将从隧道窑机械卸载的还原料破碎、磨细、磁选分离,得到富钛料和铁粉产品;其中所述磨细、磁选采用磨机长径比大,介质为4~15毫米小球的开路湿式磨选流程;其中磁选所得的富钛料,视钛精矿的类型、品位、工艺参数以及用户要求而定, TiO2品位67~77%,收率90~99%,酸解率92~98%,是硫酸法钛白的优质原料;所得铁粉的TFe品位86~94%,收率84~96%,可以直接作为化工行业的还原剂使用或压块后用于电炉炼钢的原料,或精还原后供制粉末冶金零件等,实现用途的多样性,比电炉法冶炼生铁性价比高。附图说明
[0012] 图1 为本发明隧道窑还原磨选法制备酸溶性富钛料和铁粉产业化工艺流程。它是在自主研发专利[200810143675.6]的产业化工艺流程基础上的进行了改进与发展:: 第一、将处理对象由铁精矿改换为不同类型与品位的钛精矿,因此,针对钛精矿的特点与用户对产品的要求,革新了工艺流程、参数与装备;第二、鉴于铁在钛精矿中难还原性,新增催化剂L,实现了不同类型钛精矿都能在较低温度下还原,增强铁、钛分离效果,达到较好的技术经济指标;
第三、将隧道窑的还原烧成制度,由一段烧成改为两段烧成,即节约能源,又确保还原烧成指标的实现。

具体实施方式

[0013] 结合不同类型与品位的钛精矿,应用本发明的产业化工艺流程,进行了以下案例的实施:,实施例1 从原生矿中制备酸溶性富钛料和铁粉
将原生矿100份(TiO2 46.31% ,TFe 33.75%)、与催化剂L 10份、还原剂16份混匀, 用全自动压机压块或造球机制粒,用机械手装入合金罐,并于隧道窑中两段升温还原(一段
1000℃、二段1200℃),并保温5~60 h,得到还原料;还原料破碎、磨细到-200目65%,磁选得到粗精矿和尾矿,粗精矿再磨细到-200目70%,磁选得到精矿和中矿,尾矿与中矿混合为富钛料。所得富钛料和铁粉的分离结果如表1所示:
表1、实施例1原生矿还原—磨选分离结果
实施例2 从半风化原生矿1中制备酸溶性富钛料和铁粉
将半风化原生矿100份(TiO2 46.44%,TFe 35.51%),与催化剂L 5份、还原剂16份混匀, 用全自动压机压块或造球机制粒,用机械手装入合金罐,并于隧道窑中两段升温还原(一段1000℃、二段1200℃)并保温5~60 h,得到还原料;还原料破碎、磨细到-200目
65%,磁选得到粗精矿和尾矿,粗精矿再磨细到-200目70%,磁选得到精矿和中矿,尾矿与中矿混合为富钛料。所得富钛料和铁粉的分离结果如表2所示:
表2、实施例2半风化原生矿1还原—磨选分离结果
实施例3 从半风化原生矿2中制备酸溶性富钛料和铁粉
将半风化原生矿100份(TiO2 46.44%,TFe 35.51%),与催化剂L 10份、还原剂16份混匀, 用全自动压机压块或造球机制粒,用机械手装入合金罐,并于隧道窑中两段升温还原(一段1000℃、二段1200℃),并保温5~60 h,得到还原料;还原料破碎、磨细到-200目
65%,磁选得到粗精矿和尾矿,粗精矿再磨细到-200目70%,磁选得到精矿和中矿,尾矿与中矿混合为富钛料。所得富钛料和铁粉的分离结果示于表3:
表3、实施例3半风化原生矿2还原—磨选分离结果
实施例4 从半风化低品位原生矿3中制备酸溶性富钛料和铁粉
将半风化低品位原生矿100份(TiO2 34.22%,TFe 39.95%),与催化剂L 10份、还原剂
16份混匀, 用全自动压机压块或造球机制粒,用机械手装入合金罐,并于隧道窑中两段升温还原(一段1000℃、二段1200℃)并保温5~60 h,得到还原料;还原料破碎、磨细到-200目65%,磁选得到粗精矿和尾矿,粗精矿再磨细到-200目70%,磁选得到精矿和中矿,尾矿与中矿混合为富钛料。所得富钛料和铁粉的分离结果示于表4:
表4、实施例4半风化低品位原生矿3还原—磨选分离结果
实施例5 从高品位海滨砂矿中制备酸溶性富钛料和铁粉
将高品位海滨砂矿100份(TiO2 60.61%,TFe 21.62%,),与催化剂25份(其中碳酸钠
20份、催化剂L 5份)和固体还原剂18份混匀, 用全自动压机压块或造球机制粒,用机械手装入合金罐,并于隧道窑中两段升温还原(一段950℃、二段1200℃)并保温5-60 h,得到还原料;还原料破碎、磨细到-200目95%,磁选得到粗精矿和尾矿,粗精矿再磨细到-200目
98%,磁选得到精矿和中矿,尾矿与中矿混合为富钛料。所得富钛料和铁粉的分离结果示于表5:
表5、实施例5高品位海滨砂矿还原—磨选分离结果
实施例6 从中品位海滨砂矿中制备酸溶性富钛料和铁粉
将高品位海滨砂矿100份(TiO2 53.94%,TFe 25.28%,),与催化剂L 8份和固体还原剂18份混匀, 用全自动压机压块或造球机制粒,用机械手装入合金罐,并于隧道窑中两段升温(一段1000℃、二段1200℃)还原,并保温5~60 h,得到还原料;还原料破碎、磨细到-200目95%,磁选得到粗精矿和尾矿,粗精矿再磨细到-200目98%,磁选得到精矿和中矿,尾矿与中矿混合为富钛料。所得富钛料和铁粉的分离结果示于表6:
表6、实施例6中品位海滨砂矿还原—磨选分离结果
实施例7 从低品位海滨砂矿中制备酸溶性富钛料和铁粉
将低品位海滨砂矿100份(TiO2 41.61%,TFe 42.68%,),与氯化钠 15份和固体还原剂18份混匀,用全自动压机压块或造球机制粒,用机械手装入合金罐,并于隧道窑中两段升温还原(一段1000℃、二段1200℃),并保温5~60 h,得到还原料;还原料破碎、磨细到-200目95%,磁选得到粗精矿和尾矿,粗精矿再磨细到-200目98%,磁选得到精矿和中矿,尾矿与中矿混合为富钛料。所得富钛料和铁粉的分离结果示于表7:
表7、实施例7低品位海滨砂矿还原—磨选分离结果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