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合金类 / 合金 / / 双相钢 / 一种双曲线冷却塔内超高落地式上人脚手架及其搭设方法

一种双曲线冷却塔内超高落地式上人脚手架及其搭设方法

阅读:991发布:2023-01-06

专利汇可以提供一种双曲线冷却塔内超高落地式上人脚手架及其搭设方法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一种双曲线 冷却塔 内超高落地式上人 脚手架 及其搭设方法,括双曲线冷却塔和T形的脚手架主体,冷却塔包括 底板 和筒壁,脚手架主体通过 钢 管搭设,脚手架主体偏心设置在冷却塔内部,脚手架主体包括 支撑 在底板上且连接在一起的上人通道、放大脚和过人通道,放大脚位于上人通道相对的两侧,过人通道位于上人通道靠近筒壁的另一侧,放大脚通过缆 风 绳与筒壁连接,过人通道的端部通过连墙杆与筒壁连接,本 发明 对脚手架进行“T”字型布局,在上人通道两侧搭设放大脚,上人通道和放大脚的下方采用双立杆支撑,增大了上人通道脚手架的横向 刚度 ,提高了上人通道的 稳定性 。,下面是一种双曲线冷却塔内超高落地式上人脚手架及其搭设方法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双曲线冷却塔内超高落地式上人脚手架,包括双曲线冷却塔和T形的脚手架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塔包括底板和筒壁,所述脚手架主体通过管搭设,所述脚手架主体偏心设置在冷却塔内部,所述脚手架主体包括支撑在底板上且连接在一起的上人通道、放大脚和过人通道,所述放大脚位于上人通道相对的两侧,所述过人通道位于上人通道靠近筒壁的另一侧,所述放大脚通过缆绳与筒壁连接,所述过人通道的端部通过连墙杆与筒壁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曲线冷却塔内超高落地式上人脚手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筒壁的内表面设有上下间隔布置的预埋钢板,所述预埋钢板的内侧设有钢筋锚爪。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曲线冷却塔内超高落地式上人脚手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缆风绳的一端与预埋钢板连接、另一端与放大脚上的钢管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曲线冷却塔内超高落地式上人脚手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墙杆的一端与预埋钢板连接、另一端与过人通道端部的钢管通过扣件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曲线冷却塔内超高落地式上人脚手架,其特征在于:与所述缆风绳连接的预埋钢板表面焊接有异形圆钢,所述异形圆钢的两端与预埋钢板焊接、中部为向外凸起的连接环,所述缆风绳为钢丝绳,所述钢丝绳的一端穿过连接环后连接在放大脚的钢管上,所述钢丝绳在靠近放大脚的位置设置花篮螺栓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曲线冷却塔内超高落地式上人脚手架,其特征在于:与所述连墙杆连接的预埋钢板表面焊接有套筒,所述连墙杆的端部焊接有折圆钢,所述折角圆钢的一端插入套筒、另一端与连接杆焊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双曲线冷却塔内超高落地式上人脚手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筒壁的内部设有上下贯穿的避雷圆钢,至少一个与所述连墙杆连接的预埋钢板的钢筋锚爪与避雷圆钢焊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双曲线冷却塔内超高落地式上人脚手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人通道设有循环设置的上人梯和转向平台,上人梯和转向平台之间为梯井。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双曲线冷却塔内超高落地式上人脚手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脚手架主体的钢管包括通过扣件连接的立杆、横杆、竖向剪刀撑和横向剪刀撑,所述放大脚和所述上人通道的下方为双立杆、上方为单立杆,所述过人通道的整体均为单立杆,所述双立杆包括两根通过扣件绑在一起的竖向钢管,所述单立杆为一根竖向的钢管。
10.一种如权利要求9所述双曲线冷却塔内超高落地式上人脚手架的搭设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脚手架平面布置:上人通道、放大脚和过人通道的立杆呈T形布置站立在冷却塔底板上,横杆放在立杆内侧,横杆用直角扣件与立杆扣紧,横杆与横杆之间采用对接扣件连接,在底部设置纵横向扫地杆;
步骤二、脚手架立面布置:过人通道的长度随着冷却塔的筒壁半径变化向内收缩或向外延长,脚手架外围设置连续竖向剪刀撑,内部设置间隔布置的横向剪刀撑,在脚手架外围设置安全网;
步骤三、连墙杆施工:随着脚手架高度升高,每隔一定距离设置一层连墙杆,筒壁上对应埋设预埋钢板,连墙杆上焊接的折角圆钢插入预埋钢板上的套筒;
步骤四、安装缆风绳:用钢丝绳作为缆风绳,缆风绳间隔布置,缆风绳的一端连接在放大脚的拐角处、另一端穿过预埋钢板上的异形圆钢,缆风绳用倒链拉紧,并在靠近脚手架部位增加花篮螺栓。

说明书全文

一种双曲线冷却塔内超高落地式上人脚手架及其搭设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双曲线冷却塔内超高落地式上人脚手架及其搭设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双曲线冷却塔由于其良好的节性、经济性和耐久性而被广泛应用于火电厂、大型盐化工厂等类似厂矿企业,它由现浇筋砼蓄水池、筒身(包括人字柱、环梁、筒壁、刚性环)、塔芯、淋水装置以及附属配套装置组成。其中,冷却塔现浇钢筋砼筒壁垂直运输量大、形状复杂多变(随高程的变化而连续地变直径、变坡度、变截面)、塔高壁薄,施工为高空作业,需要特殊施工工艺和机具,施工难度大。目前倒模法是我国3000㎡以下的中小型钢筋砼双曲线冷却塔最成熟的施工方法。在导模法施工时,由于模板在逐层翻高,人员如何从冷却塔底部安全到达上部工作面是施工必须解决的难题。大型冷却塔可采用曲线电梯解决人员垂直运输问题,但投入成本较大,进出场准备时间长,需要配备专人操作。对于80m以下的中小型冷却塔如何使用现场材料经济有效地解决施工人员上下工作面是一个亟待解决的命题。

发明内容

[0003]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双曲线冷却塔内超高落地式上人脚手架及其搭设方法。
[0004]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双曲线冷却塔内超高落地式上人脚手架,包括双曲线冷却塔和T形的脚手架主体,所述冷却塔包括底板和筒壁,所述脚手架主体通过钢管搭设,所述脚手架主体偏心设置在冷却塔内部,所述脚手架主体包括支撑在底板上且连接在一起的上人通道、放大脚和过人通道,所述放大脚位于上人通道相对的两侧,所述过人通道位于上人通道靠近筒壁的另一侧,所述放大脚通过缆绳与筒壁连接,所述过人通道的端部通过连墙杆与筒壁连接。
[0005] 优选的,所述筒壁的内表面设有上下间隔布置的预埋钢板,所述预埋钢板的内侧设有钢筋锚爪。
[0006] 优选的,所述缆风绳的一端与预埋钢板连接、另一端与放大脚上的钢管连接。
[0007] 优选的,所述连墙杆的一端与预埋钢板连接、另一端与过人通道端部的钢管通过扣件连接。
[0008] 优选的,与所述缆风绳连接的预埋钢板表面焊接有异形圆钢,所述异形圆钢的两端与预埋钢板焊接、中部为向外凸起的连接环,所述缆风绳为钢丝绳,所述钢丝绳的一端穿过连接环后连接在放大脚的钢管上,所述钢丝绳在靠近放大脚的位置设置花篮螺栓
[0009] 优选的,与所述连墙杆连接的预埋钢板表面焊接有套筒,所述连墙杆的端部焊接有折圆钢,所述折角圆钢的一端插入套筒、另一端与连接杆焊接。
[0010] 优选的,所述筒壁的内部设有上下贯穿的避雷圆钢,至少一个与所述连墙杆连接的预埋钢板的钢筋锚爪与避雷圆钢焊接。
[0011] 优选的,所述上人通道设有循环设置的上人梯和转向平台,上人梯和转向平台之间为梯井。
[0012] 优选的,所述脚手架主体的钢管包括通过扣件连接的立杆、横杆、竖向剪刀撑和横向剪刀撑,所述放大脚和所述上人通道的下方为双立杆、上方为单立杆,所述过人通道的整体均为单立杆,所述双立杆包括两根通过扣件绑在一起的竖向钢管,所述单立杆为一根竖向的钢管。
[0013] 一种上述双曲线冷却塔内超高落地式上人脚手架的搭设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脚手架平面布置:上人通道、放大脚和过人通道的立杆呈T形布置站立在冷却塔底板上,横杆放在立杆内侧,横杆用直角扣件与立杆扣紧,横杆与横杆之间采用对接扣件连接,在底部设置纵横向扫地杆;
步骤二、脚手架立面布置:过人通道的长度随着冷却塔的筒壁半径变化向内收缩或向外延长,脚手架外围设置连续竖向剪刀撑,内部设置间隔布置的横向剪刀撑,在脚手架外围设置安全网;
步骤三、连墙杆施工:随着脚手架高度升高,每隔一定距离设置一层连墙杆,筒壁上对应埋设预埋钢板,连墙杆上焊接的折角圆钢插入预埋钢板上的套筒;
步骤四、安装缆风绳:用钢丝绳作为缆风绳,缆风绳间隔布置,缆风绳的一端连接在放大脚的拐角处、另一端穿过预埋钢板上的异形圆钢,缆风绳用倒链拉紧,并在靠近脚手架部位增加花篮螺栓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对脚手架进行 “T”字型布局,在上人通道两侧搭设放大脚,上人通道和放大脚的下方采用双立杆支撑,增大了上人通道脚手架的横向刚度,提高了上人通道的稳定性
[0014] 本发明的脚手架中放大脚通过缆风绳与冷却塔筒壁连接、过人通道通过连墙杆与冷却塔筒壁连接,进一步增大了上人通道的横纵向刚度,保证上人通道脚手架随着塔筒主体施工升高而升高时,通道上部不会随着风荷载和动荷载而产生摆动。
[0015] 本发明中连墙杆连接的预埋钢板与筒壁内的避雷圆钢连接,由此形成脚手架体避雷体系。
[0016] 本发明中的缆风绳和连墙杆安装拆卸方便快捷、结构简单可靠、安全系数高,能够重复利用。附图说明
[0017] 图1为上人脚手架的平面布置示意图;图2为上人脚手架的立面布置示意图;
图3为缆风绳与冷却塔壁连接的连接节点立面示意图;
图4为缆风绳与冷却塔壁连接的连接节点平面示意图;
图5为过人通道与冷却塔壁连接的连接节点立面示意图;
图6为避雷结构的连接节点立面示意图;
图中:1.底板、2.筒壁、3.上人通道、3-1.上人梯、3-2.转向平台、3-3.梯井、4.放大脚、
5.过人通道、6.连墙杆、7.立杆、8.横杆、9.缆风绳、10.花篮螺栓、11.竖向剪刀撑、12.横向剪刀撑、13.预埋钢板、14.异形圆钢、15.套筒、16.折角圆钢、17.扣件、18.避雷圆钢。

具体实施方式

[0018] 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图1-6:一种双曲线冷却塔内超高落地式上人脚手架,如图1-6,包括双曲线冷却塔和T形的脚手架主体,冷却塔包括底板1和筒壁2,筒壁2的内表面设有上下间隔布置的预埋钢板13,预埋钢板13的内侧设有钢筋锚爪,脚手架主体通过钢管搭设,脚手架主体偏心设置在冷却塔内部,脚手架主体包括支撑在底板1上且连接在一起的上人通道3、放大脚4和过人通道5,放大脚4位于上人通道3相对的两侧,过人通道5位于上人通道3靠近筒壁2的另一侧,上人通道
3设有循环设置的上人梯3-1和转向平台3-2,上人梯3-1和转向平台3-2之间为梯井3-3,脚手架主体的钢管包括通过扣件17连接的立杆7、横杆8、竖向剪刀撑11和横向剪刀撑12,放大脚4和上人通道3的下方为双立杆7、上方为单立杆7,过人通道5的整体均为单立杆7,双立杆
7包括两根通过扣件17捆绑在一起的竖向钢管,单立杆7为一根竖向的钢管,放大脚4通过缆风绳9与筒壁2连接,过人通道5的端部通过连墙杆6与筒壁2连接,缆风绳9的一端与预埋钢板13连接、另一端与放大脚4上的钢管连接,连墙杆6的一端与预埋钢板13连接、另一端与过人通道5端部的钢管通过扣件17连接,与缆风绳9连接的预埋钢板13表面焊接有异形圆钢
14,异形圆钢14的两端与预埋钢板13焊接、中部为向外凸起的连接环,缆风绳9为钢丝绳,钢丝绳的一端穿过连接环后连接在放大脚4的钢管上,钢丝绳在靠近放大脚4的位置设置花篮螺栓10,与连墙杆6连接的预埋钢板13表面焊接有套筒15,连墙杆6的端部焊接有折角圆钢
16,折角圆钢16的一端插入套筒15、另一端与连接杆焊接,筒壁2的内部设有上下贯穿的避雷圆钢18,至少一个与连墙杆6连接的预埋钢板13的钢筋锚爪与避雷圆钢18焊接。
[0019] 本发明中上人脚手架的搭设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脚手架平面布置:上人通道3、放大脚4和过人通道5的立杆7呈T形布置站立在冷却塔底板1上,上人通道3和放大脚4平面尺寸为9200mm×6000mm,其中上人通道3部位宽度为4000mm,两侧放大脚4的宽度为2600mm,过人通道5宽度4000mm,横杆8放在立杆7内侧,横杆8用直角扣件17与立杆7扣紧,立杆7的横距1.3m、纵距1.2m、步距1.6m,横杆8与横杆8之间采用对接扣件17连接,对接接头交错布置,不应设置在同步、同跨内,相邻接头水平间距不小于500mm。
[0020] 步骤二、脚手架立面布置:脚手架搭设高度72m,上部35.2m采用单立杆7,下部36.8m采用双立杆7,架体下部搭设纵横向扫地杆,过人通道5的宽度为4000mm,过人通道5的长度随着冷却塔的筒壁2半径变化向内收缩或向外延长,脚手架外围设置连续竖向剪刀撑
11,内部设置间隔布置的横向剪刀撑12,在脚手架外围还设置安全网;竖向剪刀撑11在外侧立面整个长度和高度上连续设置,用旋转扣件17固定在与之相交的横杆8伸出端或立杆7上,旋转扣件17中心线至主节点的距离不大于150mm,竖向剪刀撑11斜杆接长宜采用搭接,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m,应采用不少于2个旋转扣件17固定,端部扣件17盖板的边缘至杆端距离不应小于100mm,每道竖向剪刀撑11宽度不应小于4跨,且不应小于6m,斜杆与水平线夹角在45°—60°之间;横向剪刀撑12间隔布置,横向剪刀撑12与立杆7相连,特别是四角立杆7要用扣件17连为整体,每道横向剪刀撑12宽度不得小于4跨,且不得小于6m,斜杆与水平线夹角在45°~60°之间。
[0021] 步骤三、连墙杆6施工:随着脚手架高度升高,每隔3.9m设置一层连墙杆6,筒壁2上对应埋设预埋钢板13(150×150×10mm预埋钢板13上焊接Ф28套筒15),预埋钢板13每层6个,竖向间距为3.9m,连墙杆6上焊接的折角圆钢16插入预埋钢板13上的套筒15。
[0022] 步骤四、安装缆风绳9:用直径16钢丝绳作为缆风绳9,缆风绳9的一端连接在放大脚4的拐角处、另一端穿过预埋钢板13上的异形圆钢14,缆风绳9用倒链拉紧,并在靠近脚手架部位增加花篮螺栓10,缆风绳9在脚手架的下部30米设置两道、上部每隔10米设置一道。
[0023] 本发明的脚手架拆除时的步骤如下:1)拆架程序应遵守由上而下,先搭后拆的原则,一般的拆除顺序为安全网→→剪刀撑→横杆8→立杆7。
[0024] 2)不准分立面拆架或在上下两步同时进行拆架,做到一步一清、一杆一清;拆立杆7时,要先抱住立杆7再拆开最后两个扣;拆除横杆8、和剪刀撑时,应先拆中间扣件17,然后托住中间,再解端头扣;所有连墙杆6等必须随脚手架拆除同步下降,严禁先将连墙杆6整层或数层拆除后再拆脚手架,分段拆除高差不应大于2步,如高差大于2步,应增设连墙杆6加固。
[0025] 3)拆除后架体的稳定性不被破坏,如连墙杆6被拆除前,应加设临时支撑防止变形,拆除各标准节时,应防止失稳。
[0026] 4)当脚手架拆至下部最后一根长钢管的高度(约6m)时,应先在适当位置搭临时抛撑加固,后拆连墙件。
[0027] 5)连墙杆6拆除时,脚手架与筒壁2连墙杆6端部焊有折角圆钢16与筒壁2预留钢板上套筒15相连,可直接将连墙杆6与脚手架相连处扣件17解开后,将连墙杆6向上提出。
[0028] 6)缆风绳9拆除时,由于使用双钢丝绳,可在放大脚4处解开钢丝绳,然后将钢丝绳从异形圆钢14的连接环中抽出。
相关专利内容
标题 发布/更新时间 阅读量
双相不锈钢钢材和双相不锈钢钢管 2020-05-12 49
双相不锈钢 2020-05-11 965
一种双相不锈钢 2020-05-12 859
双相不锈钢 2020-05-11 96
优质双相不锈钢 2020-05-13 498
双相不锈钢 2020-05-11 767
双相不锈钢复合钢板 2020-05-13 172
新型双相不锈钢 2020-05-12 289
一种耐磨双相不锈钢 2020-05-13 938
双相不锈钢 2020-05-12 747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