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合金类 / 合金 / / 双相钢 / 一种中厚板双机架轧制负荷分配方法

一种中厚板双机架轧制负荷分配方法

阅读:491发布:2020-09-01

专利汇可以提供一种中厚板双机架轧制负荷分配方法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一种中厚板双 机架 轧制 负荷分配方法,属于中厚板轧制技术领域。以两座 轧机 轧制时间相同为目标,提高轧制节奏,通过分析 钢 板不同道次的轧制时间与道次时间以及转钢等影响因素,确定不同规格钢板粗轧和精轧的最佳道次数分配。进一步确定钢板待温厚度的确定原则:50mm以上规格钢板待温厚度与钢板厚度关系为1.92倍的关系,50mm及以下钢板待温厚度规格与钢板厚度为2.11倍的关系, 波动 幅度在均在±20m以内。本 发明 适用于多种规格钢板的生产安排,将轧制规程与钢板待温厚度分布联系起来考虑,便于轧钢生产直接应用。,下面是一种中厚板双机架轧制负荷分配方法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 一种中厚板双机架轧制负荷分配方法,以两座轧机轧制时间相同为目标,提高轧制节奏,其特征在于:在中厚板双机架之间进行平衡的负荷分配,通过分析板的轧制时间与道次时间以及转钢影响因素,确定不同规格钢板粗轧和精轧的道次数分配如下: 钢板规格 道次分配, IOmm以下 精乳=粗乳-2, 10〜小于20mm 精轧=粗轧-2或精轧=粗轧, 20〜小于35mm 精乳=粗乳, 35〜50mm 精轧=粗轧+2或精轧=粗轧, 50mm以上 精乳=粗乳+2。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中厚板双机架轧制负荷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要进一步确定钢板待温厚度:50mm以上规格钢板待温厚度与钢板厚度关系为I. 92倍的关系,50mm及以下钢板待温厚度规格与钢板厚度为2. 11倍的关系,波动幅度均在±10mm以内。

说明书全文

一种中厚板双机架轧制负荷分配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中厚板轧制技术领域,特别式提供了一种中厚板双机架轧制负荷分配方法,适用于提高双机架生产线轧制多种厚度规格板的节奏。

背景技术

[0002] 中厚板轧机的布置一般有两种形式:一种为单机架形式,另一种为双机架形式。由于双机架在产率、灵活性方面的优势,成为中厚板轧线的主要发展方向。对于双机组,每台轧机如何充分发挥轧制能,总轧制负荷如何在两台轧机之间进行合理分配、两台轧机的轧制节奏时间如何保持动态平衡,直接关系到物流顺畅,发挥最大生产能力的问题。
[0003] 中厚板双机架制约产量的主要问题是轧制某些品种道次偏多,经常出现两台轧机相互等待的现象,即两台轧机轧制节奏不平衡。在轧钢生产中,优化轧制规程及轧制节奏控 制可以实现优质、高产、低能耗,从而达到增产节能增效的目的。目前对双机架轧制节奏的理论模型研究较多,如文献“双机架中厚板轧机轧制节奏平衡的调整策略”(2010年冶金自动化年会,P97),文献“中厚板双机架串行生产线参数摄动的周期估计”(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11年第6期,P675)等,没有对生产现场具有直接指导、易于应用的技术。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中厚板双机架轧制负荷分配方法,易于在实际生产中应用,使双机架之间的负荷均衡,从而提高轧制节奏,并且适用于生产多种厚度规格的钢板。
[0005]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0006] 对双机架轧制形式来说,两座轧机轧制时间相同是提高轧制节奏的最终目标,因此采用等时间模式进行中厚板双机架负荷的分配,即两座轧机所用时间尽可能相同。
[0007] 中厚板的两阶段轧制在粗轧阶段通常需要两次转钢,完成转钢道次所用的时间大于正常轧制道次所用时间。随着轧制钢板长度的增加,其余道次时间也随之增加,但两者之间并不是线性。
[0008] 通过分析钢板不同道次的轧制时间与道次时间以及转钢等影响因素,确定两座轧机在不同道次情况下所用的时间,找出两座轧机时间尽可能相同的道次分布规律。
[0009] 不同规格钢板粗轧和精轧的最佳道次数分配如下:
[0010]钢板规格 道次分配,IOmm以下 精乳=粗乳-2,
10〜小于20mm 精乳=粗轧-2或精轧=粗轧,
20〜小于35mm 精乳=租车L,
35〜50mm 精轧=粗轧+2或精轧=粗轧,
50mm以上 精轧=粗轧+ 2。
[0011] 按照上面提到的双机架道次分布原则,采用不同的中间坯进行试轧,得到不同厚度规格的钢板满足上述道次分布原则待温厚度。统计道次分布原则满足上面表中条件的待温厚度,进一步确定待温厚度与钢板规格的关系。·[0012] 经过统计,如图4所示,50mm以上规格钢板待温厚度与钢板厚度关系为I. 92倍的关系;如图5所示,50mm及以下钢板待温厚度规格与钢板厚度为2. 11倍的关系,波动幅度均在± IOm以内。
[0013] 技术效果
[0014]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0015] I)双机架轧制时间可以实现最大程度的平衡分布。
[0016] 2)考虑了钢板规格的影响,适用于规格范围较宽的生产安排。
[0017] 3)将轧制规程与钢板待温厚度分布联系起来考虑,便于轧钢生产直接应用。附图说明
[0018] 图I是30mm规格、待温厚度60mm规格双机架轧制时间分布。
[0019] 图2是30mm规格、待温厚度48mm规格双机架轧制时间分布。
[0020] 图3是30mm规格、待温厚度90mm规格双机架轧制时间分布。
[0021] 图4是50mm以上规格待温厚度与钢板厚度关系。
[0022] 图5是50mm以下规格待温厚度与钢板厚度关系。

具体实施方式

[0023] 以轧制30mm钢板为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0024] 两座轧机轧制时间相同是提高轧制节奏的最终目标,因此采用等时间模式进行中厚板双机架负荷的分配,即两座轧机所用时间尽可能相同。
[0025] 30mm的两阶段轧制在粗轧阶段通常需要两次转钢,按照发明内容中确定最佳的道次分布为精轧机轧制道次数与粗轧机轧制道次数相等。
[0026] 30mm钢板厚度在50mm以下,最佳待温厚度根据图5可以确定:
[0027] 30mm X 2. 11=63. 3mm,上下浮动 10mnin
[0028] 以60mm为待温厚度,得到图I所示的道次分布,粗轧机轧制时间与精轧机轧制时间基本相等,均为90s左右,该钢板乳制时间90s。
[0029] 为了对实施效果进行比较,取待温厚度48mm和90mm作为比较对象。
[0030] I)待温厚度48_时,实际粗轧道次数为9道次,精轧道次为7道次,粗轧道次=精轧道次+2。如图2所示,粗轧阶段用了 110s,精轧阶段用了 80s。尽管精轧时间较短,但整个轧制节奏由粗轧决定,钢板轧制时间110s。
[0031] 2)待温厚度90mm时,实际粗轧道次数为9道次,精轧道次为11道次,粗轧道次=精轧道次-2。如图3所示,粗轧阶段用了 90s,精轧阶段用了 130s。整个轧制节奏由精轧决定,钢板轧制时间130s。
相关专利内容
标题 发布/更新时间 阅读量
双相钢及其制造方法 2020-05-13 744
双相不锈钢 2020-05-11 833
一种双相不锈钢 2020-05-12 974
双相不锈钢 2020-05-11 280
低镍双相不锈钢 2020-05-13 68
一种双相不锈钢 2020-05-12 1001
双相不锈钢 2020-05-11 862
双相钢合金 2020-05-11 69
双相不锈钢 2020-05-12 432
双相不锈钢 2020-05-11 602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