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生物学 / 坏死 / 一种高山萝卜苗期抗黑腐病鉴定方法

一种高山萝卜苗期抗黑腐病鉴定方法

阅读:4发布:2022-06-25

专利汇可以提供一种高山萝卜苗期抗黑腐病鉴定方法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一种高山萝卜苗期抗黑腐病鉴定方法,包括以下具体步骤:S1、供试材料的选取:将十字花科蔬菜上黑腐病病原菌作为供试病原菌、备用;再将无菌 土壤 、 发酵 的 有机肥 、过 磷酸 钙 、草木灰按照配比混合作为供试土壤、装于穴盘备用;S2、接种:6月10日至7月31日在高山萝卜主产区将萝卜种 播种 于步骤S1备用的穴盘后置入 苗床 ,再进行病虫害管理、摩擦接种;S3、根据步骤S2的生长情况进行病情指数分级,并制定抗病性评价标准。其优点是:在萝卜生长周期,采用摩擦接种方法,克服了现有剪叶法和 喷雾法 接种时可能因菌液分布不均匀而导致结果不准确的影响,减少了因接种不均匀而需要反复接种的次数;直接有效、实用性强。,下面是一种高山萝卜苗期抗黑腐病鉴定方法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高山萝卜苗期抗黑腐病鉴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具体步骤:
S1、供试材料的选取:将十字花科蔬菜上黑腐病病原菌为供试病原菌、备用;再将无菌土壤发酵有机肥、过磷酸、草木灰按照配比混合作为供试土壤、装于穴盘备用,最后选取至少一种种质资源进行后续鉴定试验;
S2、接种:6月10日至7月31日在高山萝卜主产区将步骤S1准备的萝卜种播种于步骤S1备用的穴盘后置入苗床,再进行病虫害管理、摩擦接种;
S3、根据步骤S2的生长情况进行病情指数分级,并制定抗病性评价标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高山萝卜苗期抗黑腐病鉴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无菌土壤:发酵的有机肥:过磷酸钙:草木灰的质量配比为500:15:7:15;通过增加有机肥恢复土壤生态环境,加入过磷酸钙调整土壤中酸性并补充钙元素,而使用草木灰抑制出苗时土壤中病害的侵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高山萝卜苗期抗黑腐病鉴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穴盘播种为:将步骤S1穴盘中的供试土壤先用浇透,再在每穴的中心点打深度为1.3~
1.5cm的洞穴,将萝卜种播于洞穴中,用步骤S1中备用的供试土壤覆盖种子上,且覆盖深度不大于0.5cm,最后将覆土后的穴盘置于苗床上培养,且苗床内的培养温度为20℃~3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高山萝卜苗期抗黑腐病鉴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摩擦接种为:将先采用步骤S1备用的供试病原菌稀释至浓度为1×107cfu/mL的病菌液、备用;
当萝卜生长于5~6片叶时采用砂纸粘取备用的病菌液涂于叶片,且每株涂三片,接种后保湿
48h,且于接种后4~7天调查发病情况。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高山萝卜苗期抗黑腐病鉴定方法,其特征在于:病菌液涂于叶片时,以叶片中心点为接种点向四周涂抹,且涂抹面积占全叶2/3,每蘸一次菌液,在相同部位同一方向,摩擦两次。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一种高山萝卜苗期抗黑腐病鉴定方法,其特征在于:选取每个单株上先长出的3片真叶上涂抹。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高山萝卜苗期抗黑腐病鉴定方法,其特征在于:保湿方法为:
在苗床搭建覆盖有地膜的拱棚,且地膜四周用土压实,上午10点至下午4点在拱棚上盖上遮阳网,苗床内保持90%空气相对湿度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一种高山萝卜苗期抗黑腐病鉴定方法,其特征在于:遮盖遮阳网时间为7月20日至8月20日的晴天。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高山萝卜苗期抗黑腐病鉴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病情指数调查按照发病病斑大小划分为6个级别:
0级:无症状;
1级:在接种点周围有直径≤1mm坏死或者萎黄症状;
3级:在接种点周围有直径≤5mm的病斑;
5级:在接种点周围有直径5mm≤10mm的病斑;
7级:在接种点周围有多个直径大于10mm的病斑;
9级:叶片摩擦后的部位均萎蔫或者死亡。

说明书全文

一种高山萝卜苗期抗黑腐病鉴定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农业作物抗病研究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高山萝卜苗期抗黑腐病鉴定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萝卜是十字花科萝卜属的1~2年生草本双子叶植物,是我国第二大蔬菜,在我国已有2700多年的栽培历史,品种资源近2000份,其品种资源类型十分丰富,各生态区域均有适合本区域消费习惯和不同季节生长的传统地方品种。我国萝卜年播种面积已逾1830万亩,全国各省、市、县区都有种植,萝卜产品周年供应全国并远销日本、中国香港、中国台湾和东南亚等地区。
[0003] 高山地区是目前萝卜周年生产的重点生产区域,湖北省高山萝卜种植近180万亩,占到全国萝卜生产总面积的十分之一。然而黑腐病是高山萝卜生产中重要的病害之一,严重影响到高山萝卜生产的品质和产量,目前常用剪叶法和喷雾法等方法对高山萝卜进行抗黑腐病抗病性鉴定,以利于获得抗黑腐病的种质资源和选育新的抗病品种;但使用上述接种方法时,具有因菌液分布不均匀,导致需要反复接种的问题,拉长了鉴定周期,误差大、实用性差。因此,如何有效地解决高山萝卜抗黑腐病品种的选育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0004] 为了克服上述技术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方法简单、直接有效、鉴定周期短的一种高山萝卜苗期抗黑腐病鉴定方法。
[0005] 一种高山萝卜苗期抗黑腐病鉴定方法,包括以下具体步骤:
[0006] S1、供试材料的选取:将十字花科蔬菜上黑腐病病原菌作为供试病原菌、备用;再将无菌土壤发酵有机肥、过磷酸、草木灰按照配比混合作为供试土壤、装于穴盘备用,最后选取至少一种种质资源进行后续鉴定试验;
[0007] S2、接种:6月10日至7月31日在高山萝卜主产区将步骤S1准备的萝卜种播种于步骤S1备用的穴盘后置入苗床,再进行病虫害管理、摩擦接种;
[0008] S3、根据步骤S2的发病情况进行病情指数分级,并制定抗病性评价标准。
[0009] 一种高山萝卜苗期抗黑腐病鉴定方法,其优点是:在萝卜生长周期,采用摩擦接种方法,克服了现有剪叶法和喷雾法接种时可能因菌液分布不均匀而导致结果不准确的影响,减少了因接种不均匀而需要反复接种的次数;另外该接种方法较其它方法能够更短时间内发生症状,避免因反复接种使得鉴定周期拉长,幼苗错过最佳的接种时间,苗龄越来越大后植株抗性越来越强,而不易分辨材料的抗性差异,减少工作量、直接有效、实用性强。

具体实施方式

[0010] 一种高山萝卜苗期抗黑腐病鉴定方法,包括以下具体步骤:
[0011] S1、供试材料的选取:将十字花科蔬菜上黑腐病病原菌为供试病原菌、备用;再将无菌土壤、发酵的有机肥、过磷酸钙、草木灰按照配比混合作为供试土壤、装于穴盘备用,最后选取至少一种种质资源进行后续鉴定试验;
[0012] S2、接种:6月10日至7月31日在高山萝卜主产区将步骤S1准备的萝卜种播种于步骤S1备用的穴盘后置入苗床,再进行病虫害管理、摩擦接种;
[0013] S3、根据步骤S2的发病情况进行病情指数分级,并制定抗病性评价标准。
[0014] 优选地,步骤S1中,病原菌选取地址为高山萝卜主产区;
[0015] 优选地,步骤S1中,无菌土壤:发酵的有机肥:过磷酸钙:草木灰的质量配比为500:15:7:15;通过增加有机肥恢复土壤生态环境,加入过磷酸钙调整土壤中酸性并补充钙元素,而使用草木灰抑制出苗时土壤中病害的侵染。
[0016] 优选地,步骤S2中穴盘播种为:将步骤S1穴盘中的供试土壤先用浇透,再在每穴的中心点打深度为1.3~1.5cm的洞穴,将萝卜种播于洞穴中,用步骤S1中备用的供试土壤覆盖种子上,且覆盖深度不大于0.5cm,最后将覆土后的穴盘置于苗床上培养,且苗床内的培养温度为20℃~30℃;
[0017] 进一步地,步骤S2中病虫害管理为:对播种后的萝卜按照当地大田管理方法进行栽培管理,隔天浇水一次;
[0018] 优选地,步骤S2中摩擦接种为:先采用步骤S1备用的供试病原菌稀释至浓度为1×107cfu/mL的病菌液、备用;当萝卜生长于5~6片叶时采用砂纸粘取备用的病菌液涂于叶片,且每株涂三片,接种后保湿48h,且于接种后4~7天调查发病情况;
[0019] 进一步地,病菌液涂于叶片时,以叶片中心点为接种点向四周涂抹,且涂抹面积占全叶2/3,每蘸一次菌液,在相同部位同一方向,摩擦两次。在表皮部分摩擦即可,不必磨至皮层将叶子揉烂,否则不易判断是病菌侵染还是受伤症状。
[0020] 进一步地,选取每个单株上先长出的3片真叶上涂抹。
[0021] 进一步地,保湿方法为:搭建覆盖有地膜的拱棚,且地膜四周用土压实,上午10点至下午4点在拱棚上盖上遮阳网,防止拱棚内温度过高烧苗,苗床内保持90%空气相对湿度
[0022] 进一步地,遮盖遮阳网时间为7月20日至8月20日的晴天,,防止保湿及田间管理生长期间拱棚内温度过高烧苗。
[0023] 优选地,步骤S3中,病情指数调查按照发病病斑大小划分为6个级别:
[0024] 0级:无症状;
[0025] 1级:在接种点周围有直径≤1mm坏死或者萎黄症状;
[0026] 3级:在接种点周围有直径≤5mm的病斑;
[0027] 5级:在接种点周围有直径5mm≤10mm的病斑;
[0028] 7级:在接种点周围有多个直径大于10mm的病斑;
[0029] 9级:叶片摩擦后的部位均萎蔫或者死亡。
[0030] 为了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以下结合具体实例进行详细说明:
[0031] 实施例
[0032] 一种高山萝卜苗期抗黑腐病鉴定方法,包括以下具体步骤:
[0033] S1、供试材料的选取
[0034] 病原菌:以湖北省高山萝卜主产区采集的十字花科蔬菜上黑腐病病原菌为供试病原菌,备用;
[0035] 供试土壤:将无菌土壤过筛后,取无菌土壤500份、发酵的有机肥15份、过磷酸钙7份、草木灰15份充分混匀后装入50个72孔穴盘中备用;
[0036] 准备100个萝卜种质资源进行后续鉴定试验;
[0037] S2、接种:
[0038] ①、6月10日在高山萝卜主产区将100个萝卜种质资源播种于步骤S1备用的穴盘,且每个穴盘播种两个萝卜种质资源,再用水将穴盘内供试土壤浇透,在每穴的中心点打深度为1.3cm的洞穴,将萝卜种播于洞穴中,用步骤S1中备用的供试土壤覆盖于种子上,且覆盖
0.4cm,最后将覆土后的穴盘置于苗床上培养,且苗床内的培养温度为25℃。
[0039] ②、对播种后的萝卜按照当地大田管理方法进行栽培管理,隔天浇水一次;
[0040] ③、采用步骤S1备用的供试病原菌稀释至浓度为1×107cfu/mL的病菌液、备用;当萝卜生长于5片叶时,采用砂纸粘取备用的病菌液涂于每个单株先长出的3片真叶上,且以叶片中心点为接种点向四周涂抹,涂抹面积占全叶2/3,每蘸一次菌液,在相同部位同一方向,摩擦两次即可;每株涂三片,接种后保湿48h,且于接种后第5天调查发病情况。
[0041] S3、根据步骤S2的发病情况进行病情指数分级,并制定抗病性评价标准,具体如下:
[0042] 病情指数调查按照发病病斑大小划分为6个级别:
[0043] 0级:无症状;
[0044] 1级:在接种点周围有直径≤1mm坏死或者萎黄症状;
[0045] 3级:在接种点周围有直径≤5mm的病斑;
[0046] 5级:在接种点周围有直径5mm≤10mm的病斑;
[0047] 7级:在接种点周围有多个直径大于10mm的病斑;
[0048] 9级:叶片摩擦后的部位均萎蔫或者死亡。
[0049] 根据上述实验及所获得的病情级别,制定抗病性评价标准如下:
[0050] 抗病性评价标准
[0051]黑腐病病情指数(DI) 抗病级别
DI≤10 高抗(HR)
10<DI≤20 抗病(R)
20<DI≤40 耐病(MR)
40<DI≤60 感病(S)
60<DI≤100 高感(HS)
[0052] 实施例二
[0053] 与实施例一不同之处在于:
[0054] 步骤S1中,供试土壤:将无菌土壤过筛后,取无菌土壤1000份、发酵的有机肥30份、过磷酸钙14份、草木灰30份;
[0055] 步骤S2中,种植时间为6月15日,每穴的洞穴深度为1.5cm,且覆盖深度为0.3cm,苗床内的培养温度为28℃;接种后第7天调查发病情况。
[0056] 实施例三
[0057] 与实施例一不同之处在于:
[0058] 步骤S1中,供试土壤:将无菌土壤过筛后,取无菌土壤250份、发酵的有机肥7.5份、过磷酸钙3.5份、草木灰7.5份;
[0059] 步骤S2中,种植时间为7月1日,每穴的洞穴深度为1.4cm,且覆盖深度为0.5cm,苗床内的培养温度为30℃;接种后第6天调查发病情况。
[0060]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