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医疗设备 / 透析器 / 一种纳米微晶纤维素基导电薄膜制备方法

一种纳米微晶纤维素基导电薄膜制备方法

阅读:836发布:2022-12-28

专利汇可以提供一种纳米微晶纤维素基导电薄膜制备方法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 发明 涉及一种纳米微晶 纤维 素基导电 薄膜 制备方法。本发明量取一定量的还原 氧 化 石墨 烯/二氧化 钛 乙醇 分散液置于烧杯中,加入 纳米纤维 素悬浊液,随后置于超声清洗仪中超声分散均匀。取混纤微孔过滤膜夹在砂芯玻璃 过滤器 中,倒入还原氧化 石墨烯 /二氧化钛/纳米微晶 纤维素 混合溶胶,进行 真空 抽滤成膜,将得到的薄膜连同混纤微孔过滤膜一起转移到聚四氟乙烯基片上,滴加丙 酮 溶液溶解滤膜,对留下的薄膜进行干燥,最后得到纳米微晶纤维素基导电薄膜。本发明以纳米微晶纤维素为导电薄膜基质、以还原氧化石墨烯为导电填料,通过真空过滤法制备复合导电薄膜,充分发挥石墨烯和纳米微晶纤维素的协同效应,赋予纳米微晶纤维素薄膜特殊的 导电性 能。,下面是一种纳米微晶纤维素基导电薄膜制备方法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纳米微晶纤维素基导电薄膜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制备还原石墨烯/二氧化纳米复合材料
步骤(2),制备纳米微晶纤维素溶胶;
步骤(3),准确量取一定量的还原氧化石墨烯/二氧化钛无乙醇分散液置于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纳米微晶纤维素悬浊液,随后置于超声清洗仪中超声分散均匀;取混纤微孔过滤膜夹在砂芯玻璃过滤器中,倒入还原氧化石墨烯/二氧化钛/纳米微晶纤维素混合体系,进行真空抽滤成膜,将得到的薄膜连同混纤微孔过滤膜一起转移到聚四氟乙烯基片上,滴加丙溶液溶解滤膜,对留下的薄膜进行干燥,最后得到纳米微晶纤维素基导电薄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的还原氧化石墨烯/二氧化钛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过程具体如下:取0.09 g氧化石墨置于锥形瓶中,加入200 mL无水乙醇,置于超声清洗仪中超声1.5 h,加入0.01 g 纳米二氧化钛,继续超声0.5 h,得到氧化石墨烯/二氧化钛无水乙醇分散液;随后,将该分散液移至暗箱中搅拌1h,并用紫外汞灯照射
1.5 h,进行光催化还原,得到还原氧化石墨烯/二氧化钛无水乙醇分散液;最后,将其置于
20-40 ºC的环境中干燥48 h,便得到还原氧化石墨烯/二氧化钛纳米复合材料。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纳米微晶纤维素的制备过程具体如下:准确称取5 g 微晶纤维素置于三口烧瓶中,加入50 mL质量分数为65%的现配硫酸溶液,在水浴温度为50 ºC条件下搅拌反应2 h;反应结束后取出三口烧瓶置于超声清洗仪中超声处理30 min,控制超声功率为100 W;超声结束后取出三口烧瓶,加入500 mL蒸馏水稀释,将稀释后的悬浊液用高速离心机离心分离,控制转速为10000 rpm,时间为10 min;离心结束后,倒掉上清液,加入适量蒸馏水,重复上述离心操作,直至上层液变浑浊,开始收集上层纳米微晶纤维素悬浊液样品;再次加入适量蒸馏水,重复离心操作并收集上层液,直至上层液再次变清,停止离心;将收集到的纳米微晶纤维素悬浊液样品用减压蒸馏浓缩,然后用透析袋透析48 h,期间每隔3 h换一次蒸馏水,最终得到纳米微晶纤维素溶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还原氧化石墨烯/二氧化钛纳米复合材料的加入量为0-0.007 g。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纳米微晶纤维素的加入量为0.093-
0.1 g。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的超声时间为10 min,超声功率为
100 W。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混纤微孔过滤膜的孔径为0.22 μm,以砂芯玻璃过滤器为过滤装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导电薄膜的干燥温度为15-40 ºC,干燥时间为6 h。

说明书全文

一种纳米微晶纤维素基导电薄膜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复合薄膜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纳米微晶纤维素基导电薄膜制备方法。技术背景
[0002] 纳米微晶纤维素,是纤维素经过处理(如酸解、生物酶水解),将纤维素中的无定形区及低结晶度的结晶区破除,提取得到的一种纤维素结晶体。纳米微晶纤维素具有优异的学性能、巨大的比表面积(~70)、高结晶度(>70%)、高杨氏模量、高强度(7500MPa)、超精细结构和高透明性,良好的生物可降解性生物相容性以及稳定的化学性能。另外,因纳米微晶纤维素表面富含大量羟基、具有高亲水性,易于分散在水相体系中,具有很好的成膜性能,可以制备成纤维素纳米纸。以纳米微晶纤维素为原料制备的纳米纸具有优异的透光性、像玻璃一样的低热膨胀率,高强度、高气阻隔性、出众的柔软性和折射率。
[0003] 石墨烯是由单层原子紧密堆积而成的二维蜂巢状晶格结构,具有优异的电学、光学、热学和力学等性能,在超级电容器、太阳能电池、显示器、生物检测、燃料电池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纳米微晶纤维素基导电薄膜制备方法。其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0005] 步骤(1),制备还原氧化石墨烯/二氧化纳米复合材料
[0006] 步骤(2),制备纳米微晶纤维素溶胶。
[0007] 步骤(3),准确量取一定量的还原氧化石墨烯/二氧化钛乙醇分散液置于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纳米微晶纤维素悬浊液,随后置于超声清洗仪中超声分散均匀。取混纤微孔过滤膜夹在砂芯玻璃过滤器中,倒入还原氧化石墨烯/二氧化钛/纳米微晶纤维素混合溶胶,进行真空抽滤成膜,将得到的薄膜连同混纤微孔过滤膜一起转移到聚四氟乙烯基片上,滴加4-5滴丙溶液溶解滤膜,对留下的薄膜进行干燥,最后得到还原氧化石墨烯/二氧化钛/纳米微晶纤维素复合导电薄膜。
[0008] 上述方法中,步骤(1)中所述的还原氧化石墨烯/二氧化钛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过程具体如下:取0.09g氧化石墨置于锥形瓶中,加入200mL无水乙醇,置于超声清洗仪中超声1.5h,加入0.01g纳米二氧化钛(锐钛),继续超声0.5h,得到氧化石墨烯/二氧化钛无水乙醇分散液。随后,将该分散液移至暗箱中搅拌1h,并用紫外汞灯照射1.5h,进行光催化还原,得到还原氧化石墨烯/二氧化钛无水乙醇分散液。最后,将其置于20-40℃的环境中干燥48h,便得到还原氧化石墨烯/二氧化钛纳米复合材料。
[0009] 上述方法中,步骤(2)中NCC的制备过程具体如下:准确称取5g微晶纤维素置于三口烧瓶中,加入50mL质量分数为65%的现配硫酸溶液,在水浴温度为50℃条件下搅拌反应2h。反应结束后取出三口烧瓶置于超声清洗仪中超声处理30min,控制超声功率为100W。超声结束后取出三口烧瓶,加入500mL蒸馏水稀释,将稀释后的悬浊液用高速离心机离心分离,控制转速为10000rpm,时间为10min。离心结束后,倒掉上清液,加入适量蒸馏水,重复上述离心操作,直至上层液变浑浊,开始收集上层纳米微晶纤维素悬浊液样品。再次加入适量蒸馏水,重复离心操作并收集上层液,直至上层液再次变清,停止离心。将收集到的纳米微晶纤维素悬浊液样品用减压蒸馏浓缩,然后用透析袋透析48h,期间每隔3h换一次蒸馏水,最终得到纳米微晶纤维素溶胶。
[0010] 上述方法中,步骤(3)中还原氧化石墨烯/二氧化钛纳米复合材料的加入量为0-0.007g。
[0011] 上述方法中,步骤(3)中纳米微晶纤维素的加入量为0.093-0.1g。
[0012] 上述方法中,步骤(3)中的超声时间为10min,超声功率为100W。
[0013] 上述方法中,步骤(3)中混纤微孔过滤膜的孔径为0.22μm,以砂芯玻璃过滤器为过滤装置。
[0014] 上述方法中,步骤(3)中复合导电薄膜的干燥温度为15-40℃,干燥时间为6h。
[0015]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0016] (1)以纳米微晶纤维素作为导电薄膜基质,可赋予薄膜优良的光学性能、力学性能及热稳定性
[0017] (2)还原氧化石墨烯/二氧化钛纳米复合材料与纳米微晶纤维素具有很好的协同作用,还原氧化石墨烯/二氧化钛纳米复合材料不仅赋予薄膜的很好的导电性能,还有助于进一步提高其机械性能。
[0018] (3)纳米纤维素来自于天然纤维素,具有良好的生物可降解性能;而石墨烯亦来源于天然的碳基材料,环境友好,符合当今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需求。附图说明
[0019] 图1还原氧化石墨烯/二氧化钛纳米复合材料加入量对复合导电薄膜应力-应变曲线的影响图;
[0020] 图2还原氧化石墨烯/二氧化钛纳米复合材料加入量对复合导电薄膜弹性模量的影响图;
[0021] 图3还原氧化石墨烯/二氧化钛纳米复合材料加入量对复合导电薄膜拉伸强度的影响图;
[0022] 图4纳米微晶纤维素基复合薄膜SEM照片。

具体实施方式

[0023] 实施例1
[0024] 准确称取5g微晶纤维素置于三口烧瓶中,加入50mL质量分数为65%的现配硫酸溶液,在水浴温度为50℃条件下搅拌2h。反应结束后,置于声波清洗仪中超声处理30min,控制超声功率为100W。超声结束后,加入500mL蒸馏水稀释,将稀释后的悬浊液用高速离心机离心分离,控制转速为10000rpm,时间为10min,离心结束后,将上清液倒掉,加入适量蒸馏水,重复上述离心操作,直至上层液变浑浊,开始收集上层纳米微晶纤维素悬浊液样品,再次加入适量蒸馏水,重复离心操作并收集上层液,直至上层液再次变清,停止离心。将收集到的纳米微晶纤维素悬浊液样品用减压蒸馏浓缩,然后用透析袋透析48h,期间每隔3h换一次蒸馏水,最终得到纳米微晶纤维素悬浊液样品。
[0025] 准确称取0.09g氧化石墨置于锥形瓶中,加入200mL的无水乙醇,置于超声清洗仪中超声1.5h,控制超声功率为100W,进行超声剥离得到氧化石墨烯,加入0.01g的纳米二氧化钛,继续超声30min,得到氧化石墨烯/二氧化钛无水乙醇分散液。随后,将该分散液移至黑暗中避光搅拌1h,然后接通回流冷凝水,打开高压汞灯,用紫外光照射1.5h。将氧化石墨烯还原成还原氧化石墨烯,最终得到还原氧化石墨烯/二氧化钛的无水乙醇分散液。
[0026] 准确量取含有0g的还原氧化石墨烯/二氧化钛乙醇分散液置于小烧杯中,加入含有0.1g的NCC悬浊液,随后置于超声清洗仪中超声10min,使其分散均匀,控制超声功率为100W。取孔径为0.22μm的混纤微孔过滤膜夹在砂芯玻璃过滤器中,倒入复合溶胶,进行真空抽滤成膜,将得到的薄膜连同混纤微孔过滤膜一起转移到聚四氟乙烯基片上,滴加4-5滴丙酮溶液溶解滤膜,留下复合薄膜,将得到的复合薄膜在室温下干6h,最后得到复合薄膜样品。复合薄膜的力学性能分别见图1~图3,SEM照片如图4左侧所示。
[0027] 实施例2
[0028] 准确称取5g微晶纤维素置于三口烧瓶中,加入50mL质量分数为65%的现配硫酸溶液,在水浴温度为50℃条件下搅拌2h。反应结束后,置于超声波清洗仪中超声处理30min,控制超声功率为100W。超声结束后,加入500mL蒸馏水稀释,将稀释后的悬浊液用高速离心机离心分离,控制转速为10000rpm,时间为10min,离心结束后,将上清液倒掉,加入适量蒸馏水,重复上述离心操作,直至上层液变浑浊,开始收集上层纳米微晶纤维素悬浊液样品,再次加入适量蒸馏水,重复离心操作并收集上层液,直至上层液再次变清,停止离心。将收集到的纳米微晶纤维素悬浊液样品用减压蒸馏浓缩,然后用透析袋透析48h,期间每隔3h换一次蒸馏水,最终得到纳米微晶纤维素悬浊液样品。
[0029] 准确称取0.09g氧化石墨置于锥形瓶中,加入200mL的无水乙醇,置于超声清洗仪中超声1.5h,控制超声功率为100W,进行超声剥离得到氧化石墨烯,加入0.01g的纳米二氧化钛,继续超声30min,得到氧化石墨烯/二氧化钛无水乙醇分散液。随后,将该分散液移至黑暗中避光搅拌1h,然后接通回流冷凝水,打开高压汞灯,用紫外光照射1.5h。将氧化石墨烯还原成还原氧化石墨烯,最终得到还原氧化石墨烯/二氧化钛无水乙醇分散液。
[0030] 准确量取含有0.001g的还原氧化石墨烯/二氧化钛无水乙醇分散液置于小烧杯中,加入含有0.099g的纳米微晶纤维素悬浊液,随后置于超声清洗仪中超声10min,使其分散均匀,控制超声功率为100W。取孔径为0.22μm的混纤微孔过滤膜夹在砂芯玻璃过滤器中,倒入还原氧化石墨烯/二氧化钛/纳米微晶纤维素混合溶胶,进行真空抽滤成膜,将得到的薄膜连同混纤微孔过滤膜一起转移到聚四氟乙烯基片上,滴加4-5滴丙酮溶液溶解滤膜,留下复合导电薄膜,将得到的复合导电薄膜在室温下风干6h,最后得到还原氧化石墨烯/二氧化钛/纳米微晶纤维素复合导电薄膜样品。复合薄膜的力学性能分别见图1~图3,SEM照片如图4右侧所示。
[0031] 实施例3
[0032] 准确称取5g微晶纤维素置于三口烧瓶中,加入50mL质量分数为65%的现配硫酸溶液,在水浴温度为50℃条件下搅拌2h。反应结束后,置于超声波清洗仪中超声处理30min,控制超声功率为100W。超声结束后,加入500mL蒸馏水稀释,将稀释后的悬浊液用高速离心机离心分离,控制转速为10000rpm,时间为10min,离心结束后,将上清液倒掉,加入适量蒸馏水,重复上述离心操作,直至上层液变浑浊,开始收集上层纳米微晶纤维素悬浊液样品,再次加入适量蒸馏水,重复离心操作并收集上层液,直至上层液再次变清,停止离心。将收集到的纳米微晶纤维素悬浊液样品用减压蒸馏浓缩,然后用透析袋透析48h,期间每隔3h换一次蒸馏水,最终得到纳米微晶纤维素悬浊液样品。
[0033] 准确称取0.09g氧化石墨置于锥形瓶中,加入200mL的无水乙醇,置于超声清洗仪中超声1.5h,控制超声功率为100W,进行超声剥离得到氧化石墨烯,加入0.01g的纳米二氧化钛,继续超声30min,得到氧化石墨烯/二氧化钛无水乙醇分散液。随后,将该分散液移至黑暗中避光搅拌1h,然后接通回流冷凝水,打开高压汞灯,用紫外光照射1.5h。将氧化石墨烯还原成还原氧化石墨烯,最终得到还原氧化石墨烯/二氧化钛的无水乙醇分散液。
[0034] 准确量取含有0.003g的还原氧化石墨烯/二氧化钛乙醇分散液置于小烧杯中,加入含有0.097g的NCC悬浊液,随后置于超声清洗仪中超声10min,使其分散均匀,控制超声功率为100W。取孔径为0.22μm的混纤微孔过滤膜夹在砂芯玻璃过滤器中,倒入复合溶胶,进行真空抽滤成膜,将得到的薄膜连同混纤微孔过滤膜一起转移到聚四氟乙烯基片上,滴加4-5滴丙酮溶液溶解滤膜,留下复合薄膜,将得到的复合薄膜在室温下风干6h,最后得到复合薄膜样品。复合薄膜的力学性能分别见图1~图3。
[0035] 实施例4
[0036] 准确称取5g微晶纤维素置于三口烧瓶中,加入50mL质量分数为65%的现配硫酸溶液,在水浴温度为50℃条件下搅拌2h。反应结束后,置于超声波清洗仪中超声处理30min,控制超声功率为100W。超声结束后,加入500mL蒸馏水稀释,将稀释后的悬浊液用高速离心机离心分离,控制转速为10000rpm,时间为10min,离心结束后,将上清液倒掉,加入适量蒸馏水,重复上述离心操作,直至上层液变浑浊,开始收集上层纳米微晶纤维素悬浊液样品,再次加入适量蒸馏水,重复离心操作并收集上层液,直至上层液再次变清,停止离心。将收集到的纳米微晶纤维素悬浊液样品用减压蒸馏浓缩,然后用透析袋透析48h,期间每隔3h换一次蒸馏水,最终得到纳米微晶纤维素悬浊液样品。
[0037] 准确称取0.09g氧化石墨置于锥形瓶中,加入200mL的无水乙醇,置于超声清洗仪中超声1.5h,控制超声功率为100W,进行超声剥离得到氧化石墨烯,加入0.01g的纳米二氧化钛,继续超声30min,得到氧化石墨烯/二氧化钛无水乙醇分散液。随后,将该分散液移至黑暗中避光搅拌1h,然后接通回流冷凝水,打开高压汞灯,用紫外光照射1.5h。将氧化石墨烯还原成还原氧化石墨烯,最终得到还原氧化石墨烯/二氧化钛的无水乙醇分散液。
[0038] 准确量取含有0.005g的还原氧化石墨烯/二氧化钛乙醇分散液置于小烧杯中,加入含有0.095g的NCC悬浊液,随后置于超声清洗仪中超声10min,使其分散均匀,控制超声功率为100W。取孔径为0.22μm的混纤微孔过滤膜夹在砂芯玻璃过滤器中,倒入复合溶胶,进行真空抽滤成膜,将得到的薄膜连同混纤微孔过滤膜一起转移到聚四氟乙烯基片上,滴加4-5滴丙酮溶液溶解滤膜,留下复合薄膜,将得到的复合薄膜在室温下风干6h,最后得到复合薄膜样品。复合薄膜的力学性能分别见图1~图3。
[0039] 实施例5
[0040] 准确称取5g微晶纤维素置于三口烧瓶中,加入50mL质量分数为65%的现配硫酸溶液,在水浴温度为50℃条件下搅拌2h。反应结束后,置于超声波清洗仪中超声处理30min,控制超声功率为100W。超声结束后,加入500mL蒸馏水稀释,将稀释后的悬浊液用高速离心机离心分离,控制转速为10000rpm,时间为10min,离心结束后,将上清液倒掉,加入适量蒸馏水,重复上述离心操作,直至上层液变浑浊,开始收集上层纳米微晶纤维素悬浊液样品,再次加入适量蒸馏水,重复离心操作并收集上层液,直至上层液再次变清,停止离心。将收集到的纳米微晶纤维素悬浊液样品用减压蒸馏浓缩,然后用透析袋透析48h,期间每隔3h换一次蒸馏水,最终得到纳米微晶纤维素悬浊液样品。
[0041] 准确称取0.09g氧化石墨置于锥形瓶中,加入200mL的无水乙醇,置于超声清洗仪中超声1.5h,控制超声功率为100W,进行超声剥离得到GO,加入0.01g的纳米二氧化钛,继续超声30min,得到氧化石墨烯/二氧化钛无水乙醇分散液。随后,将该分散液移至黑暗中避光搅拌1h,然后接通回流冷凝水,打开高压汞灯,用紫外光照射1.5h。将氧化石墨烯还原成还原氧化石墨烯,最终得到还原氧化石墨烯/二氧化钛无水乙醇分散液。
[0042] 准确量取含有0.007g的还原氧化石墨烯/二氧化钛乙醇分散液置于小烧杯中,加入含有0.093g的纳米微晶纤维素悬浊液,随后置于超声清洗仪中超声10min,使其分散均匀,控制超声功率为100W。取孔径为0.22μm的混纤微孔过滤膜夹在砂芯玻璃过滤器中,倒入还原氧化石墨烯/二氧化钛/纳米微晶纤维素混合溶胶,进行真空抽滤成膜,将得到的薄膜连同混纤微孔过滤膜一起转移到聚四氟乙烯基片上,滴加4-5滴丙酮溶液溶解滤膜,留下复合导电薄膜,将得到的复合导电薄膜在室温下风干6h,最后得到还原氧化石墨烯/二氧化钛/纳米微晶纤维素复合导电薄膜样品。复合薄膜的力学性能分别见图1~图3。
[0043] 综上,本发明以微晶纤维素为原料,通过一定配比浓度的硫酸水解,去除其纤维素大分子链的非结晶区,随后进行高速离心提取,并进一步浓缩透析,最终制备得到NCC溶胶作为薄膜基材。采用改进Hummers法对石墨粉末进行氧化处理,并用超声清洗仪进行超声剥离得到氧化石墨烯,加入光催化剂纳米二氧化钛,借助紫外灯照射进行光催化还原,得到所需要的还原氧化石墨烯/二氧化钛纳米复合材料作为导电填料。最后,以纳米微晶纤维素作为复合薄膜的基质,加入导电填料还原氧化石墨烯/二氧化钛纳米复合材料,超声分散均匀后,通过真空抽滤法制备导电薄膜。本发明充分发挥纳米微晶纤维素与还原氧化石墨烯的协同效应,制备环境友好型高性能导电薄膜,为纳米微晶纤维素基复合材料的研究与开发提供了一个新方向,对高性能透明导电薄膜的研究与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相关专利内容
标题 发布/更新时间 阅读量
腹膜透析机器 2020-05-12 821
一种透析液容器 2020-05-12 952
微透析传感器 2020-05-13 862
一种血液透析器 2020-05-13 268
透析器称重装置 2020-05-12 419
新型纤维透析器 2020-05-12 20
血液透析容器盖 2020-05-12 822
血液透析过滤器和血液透析过滤装置 2020-05-13 392
腹膜透析机器 2020-05-11 623
血液透析容器 2020-05-11 200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