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2]在
血浆中循环的凝血因子VIII(FVIII)浓度非常低,并且与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 以非共价键结合。在
止血过程中,FVIII与VWF分离,并且通过提高有
钙和磷脂或者细胞膜 存在时的活化速率而作为辅因子用于被活化的因子IX(FIXa)-介导因子X(FX)的活化。 [003]FVIII合成时是作为一个分子量约为270-330kD的单链的前体,具有 A1-A2-B-A3-C1-C2的结构域结构。当其从血浆纯化后,FVIII包含一条重链(A1-A2-B)和 一条轻链(A3-C1-C2)。轻链的分子量为80kD,然而因为B结构域内的蛋白质
水解,重链的 分子量范围为90-220kD。
[004]FVIII也可以作为重组蛋白经合成得到,用于
治疗出血紊乱。人们设计了多种体外化 验以检测重组体FVIII(r FVIII)作为治疗药物的潜在效果。这些化验均模拟内源性FVIII的 体内活性。体外化验测定显示,在体外用凝血酶处理FVIII后,其促凝活性快速上升而后下 降。这种活化与失活与重链和轻链中的具体限定的水解是相一致的,该水解可以改变FVIII 不同结合表位的可用性,比如,使FVIII与VWF解离并结合至磷脂表面或改变与某种单克隆
抗体的结合能
力。
[005]FVIII缺少或功能缺陷与最常见的出血紊乱
疾病-A型血友病相关。A型血友病治疗的 选择之一是导出血浆或者利用rFVIII浓缩液进行替代治疗。严重的A型血友病患者的FVIII 水平低于1%,于是通常会接受
预防性的治疗以使FVIII在治疗之间的水平高于1%。通过计 算外周循环中各种FVIII产物的平均半衰期,这个目标可以通过一周给予2到3次的FVIII 治疗来达到。
[006]目前市场上有多种浓缩液用于A型血友病的治疗。其中一种是重组产物,这 是由巴克斯特保健有限公司利用CHO细胞得到的。在细胞培养以及纯化、最后的制剂过程中, 这种产品中都没有添加人或动物的血浆蛋白或
白蛋白。
[007]许多FVIII浓缩液和治疗性蛋白多肽药物的生厂商的目标都是开发下一代产品,该产 品具有提高的药效和药代动力学特性,同时保持其他的产品特性。
[008]治疗性的多肽类药物会快速地被蛋白水解酶降解或者被抗体中和。这将降低它们的半 衰期和循环时间,从而限制它们的治疗效果。添加可溶性聚合物或者
碳水化合物到多肽上已 被证实可以阻止其降解并延长多肽的半衰期。比如,多肽药物的
聚乙二醇化可以保护药物并 改善它们的药效和药代动力学曲线(Harris JM et Chess RB,Nat Rev Drug Discov 2003;2: 214-21)。聚乙二醇化的过程是将聚乙二醇的重复单元添加到多肽药物上。分子聚乙二醇化后 可以增加药物对酶降解的耐受性,增加体内的半衰期,减少
给药频率,降低免疫原性,增加 物理和热
稳定性,增加可溶性,增加脂稳定性,并且减少聚集。
[009]因此,添加可溶性聚合物,如通过聚乙二醇化是改善FVIII产品特性的一种方法。该 项工艺被许多
专利和专利
申请所记录。
[010]US6037452描述了一种多聚(环氧烷烃)-FVIII或者FIX结合物,其中蛋白质与多聚 (环氧烷烃)通过FVIII的羰基共价结合。
[011]EP1258497B1描述了一种制备FVIII与一种
生物相容性聚合物的结合物的方法。该专 利由Roestin等发表的文献做出了补充(Bioconj Chem 2000;11:387-96)。该结合物包含了用 单甲氧基聚乙二醇修饰的
切除了B结构域的重组FVIII。该结合物降低了FVIII的功能,并且, 其凝血活性随修饰的程度而快速降低。
[012]WO04075923A3描述了聚合物-FVIII分子结合物,该结合物包含多元性的结合,每一 个结合具有1到3个
水溶性的聚合物与一个FVIII分子的共价结合。FVIII分子切除了B结构 域。
[013]US4970300描述了一种修饰的FVIII,该难熔性的结合包括一种具有FVIII功能的蛋白 质,其共价结合到一种无
抗原性的配体上。
[014]US6048720描述了一种多肽与生物相容性聚合物的结合。
[015]WO94/15625描述了FVIII结合至优选分子量不大于5,000道尔顿的聚乙二醇。
[024]本发明涉及一种蛋白质构造,其包括至少具有完整B结构域部分、结合于水溶性的聚 合物的因子VIII,该聚合物是聚环氧烷烃、聚乙烯吡咯烷
酮、聚乙烯醇、聚恶唑啉、聚丙烯 酰吗啉或碳水化合物如多聚唾液酸(PSA)。在本发明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该水溶性聚合 物为分子量大于10,000道尔顿的聚乙二醇。与标准治疗用FVIII相比,该构造保存了标准治 疗用FVIII全部的生物活性,而且可以提供更长的体内半衰期。
[025]本发明的起始材料为FVIII,可以从人血浆分离得到,或者通过重组工程技术得到, 如专利US4757006、US5733873、US5198349、US5250421、US5919766以及EP306968所描 述。
[026]在此,术语“因子VIII”或“FVIII”是指包括至少具有一份完整B结构域的任何一种 FVIII,其可以抑制与天然FVIII相关的生物活性。在本发明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FVIII 是全长的因子VIII。FVIII分子是由能够与编码因子VIII:C的DNA杂交的DNA序列编码 的蛋白质。该蛋白可以包含在A1-A2-B-C1-C2(US4868112)结构域之间或其中的不同位点 的
氨基酸缺失。FVIII分子也可以是天然FVIII的类似物,其中一个或多个氨基酸残基通过定 点突变而被置换。
[027]在示例中,FVIII分子可以通过各种化学方法进行聚乙二醇化(Roberts JM et al.,Advan Drug Delivery Rev 2002;54:459-76)。比如,FVIII可以通过下述方法被聚乙二醇化:使用
马 来酰亚胺化学
试剂将聚乙二醇结合至游离的SH基团,或者在预先氧化后使PEG酰肼或PEG 胺和FVIII的碳水化合物部分耦合。
[028]在本发明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通过使用含有活性N—羟基琥珀酰亚胺酯(NHS) 如琥珀酰亚胺
琥珀酸酯、琥珀酰亚胺
戊二酸酯或者琥珀酰亚胺丙酸酯的聚乙二醇衍生物,借 助赖氨酸残基改造FVIII。这些衍生物和FVIII的赖氨酸残基在温和条件下反应形成稳定的酰 胺键。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聚乙二醇衍生物的链长为5,000道尔顿。也可以使 用其它线型结构和支化结构的聚乙二醇衍生物,衍生物的链长为500至2,000道尔顿、2,000 至5,000道尔顿、大于5,000道尔顿至10,000道尔顿或者是大于10,000至20,000道尔顿大于 20,000至150,000道尔顿。
[029]氨基基团聚乙二醇化的另一种方法是通过形成氨基
甲酸乙酯键与聚乙二醇碳酸酯进 行化学结合,或者通过还原氨基化形成二级酰胺键而与
醛或酮进行反应。
[030]在本发明中,通过商品化的聚乙二醇衍生物来化学修饰FVIII分子。这些衍生物可以 是线型结构,也可以是支化结构。含有NHS基团的聚乙二醇衍生物的例子包括下述物质。
[031]下列聚乙二醇衍生物是购自Nektar Therapeutics(亨茨维尔,阿拉巴马州;参见 www.nektar.com/PEG reagent catalog;Nektar Advanced PEGylation,price list 2005-2006)的商品 化的样品:
mPEG-琥珀酰亚胺丙酸酯(mPEG-SPA)
mPEG-琥珀酰亚胺丙酸酯-α-甲基丁酸酯(mPEG-SMB)
mPEG-CM-HBA-NHS(CM=羧甲基;HBA=羟基丁酸)
支化聚乙二醇衍生物的结构式(Nektar Therapeutics):
支化PEG N—羟基琥珀酰亚胺酯(mPEG2-NHS)
[032]Kozlowski等人详细描述了这一含有支化结构的试剂(Bio Drugs 2001;5:419-29)。
[033]聚乙二醇衍生物的其它例子可在NOF公司(东京,日本;参见:www.nof.co.jp/english: catalogue 2005)购得。
线型结构聚乙二醇衍生物的普适结构式(NOF公司):
X=羧甲基
X=羧戊基
x=琥珀酸酯
mPEG琥珀酰亚胺琥珀酸酯
x=戊二酸酯
mPEG琥珀酰亚胺戊二酸酯
支化结构聚乙二醇衍生物的结构式(NOF公司):
2,3—二(甲基聚氧乙烯—氧)—1—(1,5—二氧—5—琥珀酰亚胺氧基,戊氧基)丙烷
2,3—二(甲基聚氧乙烯—氧)—1—(琥珀酰亚胺氧基羧戊基氧基)丙烷
[034]这些丙烷衍生物显示了具有1,2取代基模式的丙三醇主链。在本发明中,使用了基 于含1,3—取代基的丙三醇结构的支化聚乙二醇衍生物或是在US2003/0143596A1中描述的 其它支化结构。
[035]在本发明中也可使用可降解的聚乙二醇衍生物(如:水解交联剂),正如Tsubery等人 (J Biol Chem 2004;279:38118-24)和Shechter等人(WO04089280A3)所描述。
[036]令人惊奇的是,本发明中的聚乙二醇化的FVIII显示出全部功能活性,同时显示出FVIII 的体内半衰期延长了的特性。此外,聚乙二醇化的rFVIII似乎更能抵抗凝血酶的失活作用。 这一特性在各种体外体内的测试中被验证,同样也被下列
实施例所证实。
实施例1
使用mPEG琥珀酰亚胺琥珀酸酯使rFVIII中赖氨酸残基聚乙二醇化
[037]从Advate制造工艺得到rFVIII本体的溶液(3400U/ml),通过使用Econo-Pac 10DG 柱(Bio-Rad公司)对溶液进行凝胶过滤,使用20mM Hepes缓冲液、150mM NaCl、pH为 7.4、含0.5%
蔗糖和0.1%聚山梨醇酯80的
溶剂作洗脱液。然后,缓慢搅拌下在该溶液中加 入含链长5,000道尔顿(PEG-SS 5000)的mPEG琥珀酰亚胺琥珀酸脂(Abuchowski等人, Cancer Biochim Biophys 1984,7:175-86)(5mg PEG-SS/mg蛋白质),并逐滴加入0.5M的氢氧 化钠溶液调节pH值为7.4。然后,在室温缓慢搅拌一小时实现聚乙二醇化。
[038]接着,反应混合物被施加到在含20mM Hepes缓冲液、150mM NaCl、pH为7.4、含 0.5%蔗糖和0.1%聚山梨醇酯80的溶液中平衡后的离子交换色谱
树脂(Fractogel EMD TMAE 650M/Pharmacia XK-10柱,床层高度15厘米)。然后,用20cV平衡缓冲液冲洗层析柱,去 除多余的试剂,同时聚乙二醇化了的rFVIII用洗脱缓冲液(20mM Hepes、1.0M
氯化钠、0.5 %蔗糖和0.1%聚山梨醇酯80、pH为7.4)洗脱。借助含有再生
纤维素、截留分子量为30000 道尔顿的膜,通过
超滤/渗滤作用浓缩
洗出液,其中所用缓冲体系为:20mM Hepes缓冲液、 150mM NaCl、0.5%蔗糖、pH值为7.4。
实施例2
体外聚乙二醇化rFVIII的生物化学表征
[039]依据实施例1,将Advate制造工艺中获得的rFVIII聚乙二醇化,表征聚乙二醇化的 FVIII产物的生物化学特性。通过使用FVIII色原化验法(Rosen S,Scand J Haematol 1984;33 (Suppl 40):139-45)确定PEG—rFVIII的功能活性。这一方法是基于Ph.Eur.第五版(5.05) 2.7.4血
凝结素因子VIII的化验。
[040]在含钙离子的缓冲液中将含有因子VIII(FVIII:C)的样品与凝血酶、活化因子IX(FIXa)、 磷脂和因子X(FX)混合。FVIII被凝血酶活化,随后形成含磷脂、FIXa和钙离子的
复合体。 这一复合体使得因子X活化为因子Xa,其依序切割显色底物FXa— 1(AcOH*CH3OCO-D-CHA-Gly-Arg-pNA)。对硝基苯胺(pNA)释放的时间过程是通过一个 酶标仪在405nm
波长处测得。反应斜率与因子VIII浓度成比例。通过使用经过细微改动的商 品化的ELISA体系(Cedarlane,Homby,安大略省,加拿大),测得FVIII抗原值。从这些数 据中可计算出FVIII色原和FVIII抗原比。通过测量280nm波长处的光
密度确定制品中的蛋 白质含量。从这些数据中计算出蛋白质含量(Hoyer LW in:人类蛋白质数据,1—6部分;Heberli 主编;Wiley VCH,Weinheim,德国,1998),标度为毫克每毫升(mg/ml)。
表1
天然rFVIII PEG-rFVIII PEG-SS5000 (5毫克每毫克蛋白质) FVIII:Chr活性[U/ml] 3,430 64 FVIII:Ag[U/ml] 4,067 81 FVIII:Chr/FVIII:Ag比率 0.84 0.79 生物活性恢复(%) 100 94
[041]表1中的数据显示,设天然rFVIII的生物活性为100%,聚乙二醇化的rFVIII制样中, 生物活性(以FVIII色原活性对FVIII抗原的比率表示)复原到90%以上。
实施例3
通过SDS-PAGE和免疫印迹技术表征聚乙二醇化rFVIII
[042]依据厂商的说明,使用购自Invitrogen(Carlsbad,加州,美国)含4—12%聚丙烯酰 胺梯度凝胶,在还原性条件下由SDS PAGE表征天然rFVIII。使用了分子量指标Precision Plus 指标(10000—250,000道尔顿),该指标购自Bio-Rad。然后,通过免疫印迹法(电转印)将 蛋白质转移到购自Bio-Rad(Hercules,加利福尼亚州,美国)的PVDF膜上,然后以购自 Cedarlane(Hornby,安大略省,加拿大)的多克隆
绵羊抗人类FVIII:C抗体孵育。免疫感染 处理的最后步骤有:以购自Accurate(Westbury,纽约,美国)的结合
碱性
磷酸酶(ALP)的 抗绵羊抗体孵育,接着用ALP底物
试剂盒(Bio-Rad,Hercules,加利福尼亚州,美国)使之 最终
可视化。结果总结在图1中。印迹显示了天然和聚乙二醇化rFVIII的结构域结构。结果 显示,聚乙二醇化rFVIII比天然重组蛋白有更宽的条带和高分子量。
实施例4
在FVIII缺乏敲除小鼠模型中的聚乙二醇化rFVIII的药效动力学研究
[043]Bi等人(Nat Genet 1995;10:119—21)详细描述了FVIII缺乏的小鼠,这类小鼠被 用作严重的人类血友病A的模型。5只小鼠组成一组,数组老鼠尾部静脉团注(10ml/kg)依 据实施例1制备的PEG-rFVIII(PEG-SS 5000)或者天然rFVIII,每千克体重注射200IU FVIII 的剂量。在麻醉后通过心脏穿刺得到各个小组的
柠檬酸抗凝血血浆,各样品分别在注射后的 5分钟、3、6、9和24小时分别获取。测量的血浆样品的FVIII活性水平。图2显示了本实 验的相关结果。半衰期的平均值从1.9小时(天然rFVIII)上升到4.9小时(聚乙二醇化的 rFVIII),曲线下方面积(AUC)从13.0上升到25.2小时*IU/ml。半衰期的计算是由MicroMath Scientist执行,采用药效动力学库的第一模型(MicroMath,圣路易斯,密苏里州,美国)。
实施例5
通过SDS-PAGE和免疫印迹技术对rFVIII的聚乙二醇化的详细分析
[044]天然的和聚乙二醇化的rFVIII在60摄氏度下用1nM凝血酶消化60分钟,从而形成 FVIII分子的特殊裂解
片段和可定义的降解产物。这些重链和轻链片段通过SDS-PAGE和免 疫印迹得到分离,正如实施例3中所述。为使被裂解片段可视化,使用了抗重链的A1和A2 结构域、B结构域和抗轻链的氮端A3结构域的多克隆抗体和单克隆抗体。
[045]在图3中显示了所有聚乙二醇化的结构域,尽管程度不同。B结构域被强烈地聚乙二 醇化。重链的A1和A2结构域部分地聚乙二醇化。而轻链的A3结构域上可以观察到各种程 度的聚乙二醇化(
单体、二聚体、三聚体......)。与实施例6一致,聚乙二醇化FVIII似乎具 有更高的凝血酶抗性。
实施例6
聚乙二醇化的rFVIII的凝血酶抗性研究
[046]体外对FVIII的凝血酶处理,导致其促凝血能力的迅速上升和随后的下降。活化和失 活的速率取决于凝血酶的浓度和FVIII的完整性。这一速率由FIXa辅因子化验监控,具体如 下:
[047]FVIII在37摄氏度下用0.5nM或1nM凝血酶孵育。每隔0.5到40分钟不等的时间间 隔
抽取亚样品,并将其加入FIXa,FX、PL囊泡和
氯化钙、以及含有特定凝血酶
抑制剂的混 合物,从而中止进一步的凝血酶介导的反应,随后再孵育3分钟。添加亚样品到显色底物上, FXa选择性裂解亚样品,同时底物中所含的EDTA能中止进一步的Xa活化。在15分钟的孵 育后,用乙酸终止反应。吸光度(A405)值正比于FXa的浓度,并由ELISA阅读器测定。 随后通过纯化的FXa参照曲线,将吸光度转化为FXa的浓度。以这一得到的FXa浓度对凝 血酶孵育时间作图。
[048]将曲线的衰减部分用单指数模型拟合求得FVIII的准一级失活速率。
表2
[049]如图4和表2所示,在使用两种浓度的凝血酶浓度下,聚乙二醇化的FVIII都显示出 更慢的失活速率。
实施例7
使用支化2,3—二(甲基聚氧乙烯—氧)—1—(1,5—二氧—5—琥珀酰亚胺氧基,戊氧基) 丙烷将rFVIII中的赖氨酸残基的聚乙二醇化
[050]用含489IU FVIII/ml的本体材料经Advate制造工艺来制备rFVIII的溶液,溶剂为: 20mM Hepes缓冲液、150mM NaCl、pH为7.4,含0.5%蔗糖和0.1%聚山梨醇酯80。在153 毫升该溶液中,缓慢搅拌下加入购自NOF公司(东京,日本)、分子量为20,000道尔顿的支 化聚乙二醇琥珀酰亚胺戊二酸酯(PEG-SG)试剂(2,3—二(甲基聚氧乙烯—氧)—1—(1, 5—二氧—5—琥珀酰亚胺氧基,戊氧基)丙烷)(5mg试剂/mg蛋白质)。在10分钟后,逐滴 加入0.5M的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值为7.4。然后,在室温下缓慢搅拌一小时实现聚乙二 醇化。
[051]接着,反应混合物被施加到在含20mM Hepes缓冲液、150mM NaCl、pH为7.4、含 0.5%蔗糖和0.1%聚山梨醇酯80的溶液中平衡好的离子交换色谱树脂(Fractogel EMD TMAE 650M/Pharmacia XK-50柱,床层高度14.5厘米),采用线性流速为1cm/min。然后,用25CV 平衡缓冲液冲洗层析柱,去除多余的试剂(线性流速为2cm/min),同时聚乙二醇化了的rFVIII 用洗脱缓冲液(20mM Hepes、1.0M氯化钠、0.5%蔗糖和0.1%聚山梨醇酯80、pH为7.4) 洗脱,线性流速为0.5cm/min。借助含有再生
纤维素和截留分子量为30000道尔顿的膜,通 过超滤/渗滤作用浓缩洗出液,其中缓冲体系为:20mM Hepes缓冲液、150mM NaCl、0.5% 蔗糖、pH值为7.4。
实施例8
用分子量为20,000道尔顿的支化PEG-SG进行聚乙二醇化的rFVIII的体外表征
[052]根据实施例7,使用支化的PEG-SG试剂,借助赖氨酸残基,将Advate制造工艺中获 得的rFVIII聚乙二醇化,并根据实施例2所述方法表征聚乙二醇化的rFVIII产物的生物化学 特性。
表3
天然rFVIII PEG-rFVIII PEG-SS5000 (5毫克每毫克蛋白质) FVIII:Chr活性[U/ml] 9,950 1,040 FVIII:Ag[U/ml] 20,807 1,763 FVIII:Chr/FVIII:Ag比率 0.48 0.59 生物活性恢复(%) 100 120
[053]表3中的数据显示,设天然rFVIII的生物活性为100%,聚乙二醇化的rFVIII制样中 的生物活性(以FVIII色原活性对FVIII抗原的比率表示)完全复原。
[054]如实施例3所述,在还原条件下使用4—12%聚丙烯酰胺梯度凝胶的SDS-PAGE和免 疫印迹技术表征聚乙二醇化的rFVIII。图5显示了相关结果。印迹显示了天然和聚乙二醇化 rFVIII的结构域结构。结果显示,聚乙二醇化rFVIII比天然重组蛋白有更宽的条带和高分子 量。
[055]为了更细致地分析rFVIII的聚乙二醇化,可使用SDS-PAGE和免疫印迹技术。天然的 和聚乙二醇化的rFVIII在60摄氏度下用1nM凝血酶消化60分钟,从而形成FVIII分子的特 殊裂解和可定义的分解产物,正如实施例5所述。这些片段在SDS-PAGE和免疫印迹的作用 下得到分离,并通过不同的抗FVIII抗体得到可视化。正如图6所示,尽管程度不同,所有 的结构域都被聚乙二醇化。B结构域被强烈地聚乙二醇化。而轻链的A3结构域上可以观察到 各种程度的聚乙二醇化(单体、二聚体、三聚体......)。这些结果显示,聚乙二醇化FVIII似 乎具有更高的凝血酶抗性。
[056]如实施例6所述,凝血酶的活化和失活速率通过FIXa辅因子化验监控。将曲线的衰 减部分用单指数模型拟合求得FVIII的准一级失活速率。
表4
[057]如图7和表4所示,在使用的两种凝血酶浓度下,聚乙二醇化的FVIII都显示出更慢 的失活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