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农用化学品和农药 / 农药 / 一种农药组合物

一种农药组合物

阅读:252发布:2020-05-12

专利汇可以提供一种农药组合物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 发明 公开了一种 农药 组合物,农药组合物含有活性成分A与活性成分B,活性成分A为环己磺菌胺,活性成分B选自以下任意一种化合物:吡唑醚菌酯、氟嘧菌酯、苯 氧 菌胺、烯肟菌酯、丁香菌酯、肟醚菌胺,且活性成分A与活性成分B的重量比为1︰60~80︰1。本发明组合物对多种作物上的多种病害都有较高活性,并具有明显的增效作用,扩大了杀菌谱。并具有用药量小、耐雨 水 冲刷,增效明显的特点。,下面是一种农药组合物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ー种农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含有活性成分A与活性成分B,活性成分A与活性成分B的重量比为1: 6(T80: 1,所述的活性成分A为环己磺菌胺,活性成分B选自吡唑醚菌酷、氟嘧菌酷、苯菌胺、烯肟菌酯、丁香菌酯、肟醚菌胺中之ー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农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活性成分A与活性成分B的重量比为I: 40~60: I。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农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 环己磺菌胺与吡唑醚菌酯或烯肟菌酯的重量比为1:1OlO: I ; 环己磺菌胺与氟嘧菌酯或肟醚菌胺或苯氧菌胺的重量比为1: 1(T25: I ; 环己磺菌胺与丁香菌酯的重量比为1: 1(T35: I。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农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组合物制成可湿性粉剂分散粒剂、悬浮剂、悬乳剂、微乳剂、水乳剂、微囊悬浮剂、微囊悬浮-悬浮剂。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农药组合物,用于防治农作物病害的应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病害包括灰霉病、菌核病、褐斑病、黒星病、炭疽病、霜霉病、白粉病、轴腐病、叶斑病、锈病、颖枯病、网斑病、疫病、纹病、黑穗病、叶条纹病、腐烂病、稻瘟病、纹枯病。

说明书全文

一种农药组合物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农药技术领域,涉及ー种农药组合物在农作物病害上的应用。技术背景
[0002] 环己磺菌胺化学名称:N-(2_三氟甲基-4-氯苯基)-a-代环己基磺酰胺。其具有较强的预防治疗和渗透活性,且有较高的持效性。经田间试验结果表明,环己磺菌胺可有效地防治灰霉病、油菜菌核病、黄瓜褐斑病和黒星病。
[0003] 吡唑醚菌酯、氟嘧菌酯、苯氧菌胺、烯肟菌酯、丁香菌酯、肟醚菌胺均是甲氧基丙烯酸酷类的杀菌剂,甲氧基丙烯酸酯类的杀菌剂是醌外抑制剂,通过阻碍细胞色素b与细胞色素Cl的电子传递,抑制线粒体呼吸。选择性来源于植物体内酶的去酷化。具有保护性、治疗性、铲除性与长残效性,抑制孢子萌发。
[0004] 在农业生产的实际过程中,防治病害最容易产生的问题是病害抗药性的产生。不同品种成分进行复配,是防治抗性病害很常见的方法。不同成分进行复配,根据实际应用效果,来判断某种复配是增效、加和还是拮抗作用。绝大多数情况下,农药的复配效果都是加和效应,真正有增效作用的复配很少,尤其是增效作用非常明显、增效比值很高的复配就更少了。经过发明人研究,发现将环己磺菌胺与吡唑醚菌酯、氟嘧菌酯、苯氧菌胺、烯肟菌酷、丁香菌酯、肟醚菌胺相互复配,在一定范围内有很好的增效作用,且有关环己磺菌胺与吡唑醚菌酯、氟嘧菌酯、苯氧菌胺、烯肟菌酯、丁香菌酯、肟醚菌胺的相关复配,目前在国内外尚未见相关报道。

发明内容

[0005]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ー种具有协同增效作用、使用成本低、防效好的农药组合物。`[0006]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7] ー种农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含有活性成分A与活性成分B,活性成分A与活性成分B重量比为1: 6(T80: 1,所述的活性成分A选自环己磺菌胺,活性成分B选自吡唑醚菌酷、氟嘧菌酷、苯氧菌胺、烯肟菌酯、丁香菌酯、肟醚菌胺中之ー种;活性成分A与活性成分B优选的重量比为1: 40飞0: I ;更优选为环己磺菌胺与吡唑醚菌酯或烯肟菌酯的重量比为1: 1(T30: 1,环己磺菌胺与氟嘧菌酯或肟醚菌胺或苯氧菌胺的重量比为1: 1(T25:1,环己磺菌胺与丁香菌酯的重量比为1: 1(T35: I。最优选为环己磺菌胺与吡唑醚菌酯或氟嘧菌酯或烯肟菌酯或肟醚菌胺或苯氧菌胺的重量比为1: 5~15: 1,环己磺菌胺与丁香菌酯的重量比为1: 5~20: I。
[0008] 所述的农药组合物用于防治农作物的病害,所述的农作物包括粮食作物、豆类作物、纤维作物、糖料作物、瓜类作物、果类作物、干果类作物、嗜好作物、根茎类作物、油料作物、花卉作物、药用作物、原料作物、緑肥牧草作物;所述的病害包括灰霉病、菌核病、褐斑病、黑星病、炭疽病、霜霉病、白粉病、轴腐病、叶斑病、锈病、颖枯病、网斑病、疫病、纹病、黑穗病、叶条纹病、腐烂病、稻瘟病、纹枯病。[0009] 本发明组合物中活性成分的含量取决于单独使用时的施用量,也取决于ー种化合物与另ー种化合物的混配比例以及增效作用程度,同时也与目标病害有夫。通常组合物中活性成分的重量百分含量为总重量的2%~90%,较佳的为5%~80%。根据不同的制剂类型,活性成分含量范围有所不同。通常,液体制剂含有按重量计1%~60%的活性物质,较佳地为5%~50% ;固体制剂含有按重量计5%~80%的活性物质,较佳地为10%~80%。
[0010] 本发明的农药组合物中至少含有ー种表面活性剤,以利于施用时活性组分在水中的分散。表面活性剂含量为制剂总重量的2%~30%,余量为固体或液体稀释剂。
[0011] 本发明的农药组合物可以由使用者在使用前经稀释或直接使用。其配制可由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加工方法制备,即将活性成分与液体溶剂或固体载体混合后,再加入表面活性剂如分散剂、稳定剂、湿润剂、粘结剂、抗冻剂、崩解剂、消泡剂等中的ー种或几种。 [0012] 本发明的农药组合物,可以按需要加工成任何农药上可接受的剂型。其中优选剂型为可湿性粉剂、水分散粒剂、悬浮剂、悬乳剂、微乳剂、水乳剂、微囊悬浮剂、微囊悬浮-悬浮剂。
[0013] 组合物制成可湿性粉剂时包含如下组分及含量:活性成分A0.59^80%、活性成分B0.5%飞0%、分散剂1°/Tl2%、湿润剂1%~8%、填料余量。
[0014] 组合物制成水分散粒剂时包括如下组分及含量:活性成分A0.59^80%、活性成分B0.5%~60%、分散剂1%~12%、湿润剂1%~8%、崩解剂1%~10%、粘结剂0~8%、填料余量。
[0015] 组合物制成悬浮剂时包括如下组分及含量:活性成分A0.59^50%、活性成分B0.5%~50%、分散剂1%~10%、湿润剂1%~10%、消泡剂0.01%~2%、增稠剂0~2%、抗冻剂0~8%、去离子水加至100%。
[0016] 组合物制成悬乳剂时包括如下组分及含量:活性成分A0.59^50%、活性成分B0.5%~50%、乳化剂1%~10%、分散剂1%~10%、溶剂1%~20%、消泡剂0.01%~2%、增稠剂0~2%、抗冻剂0~8%、去离子水加至100%。
[0017] 组合物制成微乳剂时包括如下组分及含量:活性成分A0.59^50%、活性成分B0.5%~50%、乳化剂3%~25%、溶剂1%~20%、抗冻剂0~8%、消泡剂0.01%~2%、去离子水加至100% O
[0018] 组合物制成水乳剂时包括如下组分及含量:活性成分A0.5°/T50%、活性成分B0.5%~50%、溶剂1%~20%、乳化剂1%~12%、抗冻剂0~8%、消泡剂0.01%~2%、增稠剂0~2%、去离子水加至100%。
[0019] 组合物制成微囊悬浮剂时包括如下组分及含量:活性成分A0.59^50%、活性成分B0.5%~50%、高分子囊壁材料1%~10%、分散剂2%~10%、溶剂1%~10%、乳化剂l%~7%、pH调节剂0.01%~5%、消泡剂0.01%~2%、去离子水加至100%。
[0020] 组合物制成微囊悬浮-悬浮剂时包括如下组分及含量:活性成分A0.59^50%、活性成分B0.5%~50%、高分子囊壁材料1°/Tl2%、分散剂1°/Tl2%、湿润剂1%~8%、溶剂1%~15%、乳化剂1%~8%、消泡剂0.01%~2%、增稠剂0~2%、pH调节剂0.01%~5%、去离子水加至100%。
[0021] 本发明的可湿性粉剂主要技术指标:
[0023] 本发明的水分散粒剂主要技术指标:
[0025] 本发明的悬浮剂主要技术指标:
[0027] 本发明的悬乳剂主要技术指标:
[0029] 本发明的微乳剂主要技术指标:
[0031] 本发明的水乳剂主要技术指标:
[0033] 本发明的微囊悬浮剂主要技术指标:
[0035] 本发明的微囊悬浮-悬浮剂主要技术指标:
[0037]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0038] (I)本发明组合物在一定范围内有很好的增效与持效作用,防效高于单剂;⑵农药用药量減少,降低农药在作物上的残留量,减轻环境污染;(3)扩大了杀菌谱,对多种病害都有较高活性。
[0039] 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ー步的说明,实施例中的百分比均为重量百分比,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
[0040] 应用实施例一
[0041] 实例I~16可湿性粉剂
[0042] 将环己磺菌胺、活性成分B、分散剂、湿润剂、填料混合,在混合缸中混合均匀,经气流粉碎机粉碎后再混合均匀,即可制成本发明所述的可湿性粉剂产品。具体见表1。
[0043] 表1实例I~16各组分及含量
[0045] 实例17~32水分散粒剂
[0046] 将环己磺菌胺、活性成分B、分散剂、湿润剂、崩解剂、填料一起经气流粉碎得到需要的粒径,再加入粘结剂(可加可不加)等其它助剂,得到制粒用料。将料品定量送进流化床制粒干燥机内经过制粒及干燥后,制得本发明所述的水分散粒剂产品。具体见表2。
[0047] 表2实例17~32各组分及含量
[0050] 实例33~48悬浮剂
[0051] 将分散剂、湿润剂、消泡剂、增稠剂(可加可不加)、抗冻剂(可加可不加)经过高速剪切混合均匀,加入环己磺菌胺、活性成分B,余量用去离子水补足,在球磨机中球磨2~3小时,使微粒粒径全部在5pm以下,制得本发明所述的悬浮剂产品。具体见表3。
[0052] 表3实例33~48各组分及含量
[0055] 实例49~64悬乳剂
[0056] 将分散剂、消泡剂、增稠剂(可加可不加)、抗冻剂(可加可不加)、去离子水经过高速剪切混合均匀,加入环己磺菌胺,在球磨机中球磨2~3小吋,使微粒粒径全部在5 ii m以下,制得环己磺菌胺悬浮剂,然后将活性成分B、溶剂、乳化剂及各种助剂用高速搅拌器直接乳化到悬浮剂中,制得本发明所述的悬乳剂产品。具体见表4、5、6。表4实例49~54各组分及含量
[0057]
[0058] 表5实例55~59各组分及含量
[0061] 表6实例60~64各组分及含量
[0063] 实例65~72水乳剂
[0064] 将环己磺菌胺、活性成分B、溶剂、乳化剂加在一起,使溶解成均匀油相;将去离子水、抗冻剂(可加可不加)、增稠剂(可加可不加)、消泡剂混合在一起,成均一水相。在高速搅拌下,将水相加入油相,制得本发明所述的水乳剂产品。具体见表7。
[0067] 将表1至表7中批唑醚菌酯、氟喃菌酯、苯氧菌胺、烯肟菌酯、丁香菌酯、肟醚菌胺互換,可制得新制剂。
[0068] 实例73~75微乳剂
[0069] 将环己磺菌胺、活性成分B溶解在装有溶剂的均化器中,将乳化剤、抗冻剂(可加可不加)、消泡剂加入到装有上述溶液的均化器中,用去离子水补足余量后予以強烈混合并匀化,最后得到外观清澈透明的本发明所述的微乳剂产品。具体见表8。
[0070] 表8实例73~75各组分及含量
[0072] 实例76~78微囊悬浮剂
[0073] 将环己磺菌胺、活性成分B、高分子囊壁材料、溶剂混合,使溶解成均匀油相,在剪切条件下,将油相加入到含有乳化剤、PH调节剂、分散剂、消泡剂的水相溶液中,余量用去离子水补足,两种材料在油水界面发生反应,形成高分子囊壁,制成本发明组合物分散良好的微囊悬浮剂产品。具体见表9。
[0074] 表9实例76~78各组分及含量
[0076] 实例79~81微囊悬浮-悬浮剂
[0077] 将活性成分B、高分子囊壁材料、溶剂混合,使溶解成均匀油相,将油相在剪切条件下加入到含有乳化剤、pH调节剂的水相溶液中,制成分散良好的微囊悬浮剂。将分散剂、湿润剂、消泡剂、增稠剂(可加可不加)经过高速剪切混合均匀,加入环己磺菌胺,在球磨机中球磨2~3小吋,使微粒粒径全部在5 y m以下,制得悬浮剂,然后将悬浮剂加入到微胶囊悬浮剂的水相溶液中,去离子水补足余量,制成本发明组合物分散良好的微囊悬浮-悬浮剂产品。具体见表10。
[0078] 表10实例79~81各组分及含量
[0080] 本发明实施例是采用室内毒测定和田间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先通过室内毒力測定,明确两种药剂按一定比例复配后的增效比值(SR),SR < 0.5为拮抗作用,0.5 ^ SR^ 1.5为相加作用,SR > 1.5为增效作用,在此基础上,再进行田间试验。
[0081] 试验方法:经预试确定各药剂有效抑制浓度范围后,药剂按有效成分含量分别设5个剂量处理,设清水対照。參照《农药室内生物測定试验准则杀菌剂》进行,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測定药剂对作物病菌的毒力。72h后用十字交叉法测量菌落直径,计算各处理净生长量、菌丝生长抑制率。
[0082] 净生长量(mm)=测量菌落直径一 5
[0083]
[0084] 将菌丝生长抑制率換算成机率值(y),药液浓度(U g/mL)转换成对数值(x),以最小二乘法求得毒力回归方程(y=a+bx ),并由此计算出姆种药剂的EC5tl值。同时根据Wadley法计算两药剂不同配比联合增效比值(SR),SR < 0.5为拮抗作用,0.5≤SR≤1.5为相加作用,SR > 1.5为增效作用。计算公式如下:
[0086] 其中:a、b分别为活性成分A与活性成分B在组合中所占的比例;A为环己磺菌胺;B选至吡唑醚菌酷、氟嘧菌酷、苯氧菌胺、烯肟菌酯、丁香菌酯、肟醚菌胺中之ー种。
[0087] 应用实施例二:
[0088] 供试病害:梨树黑星病;试验药剂均由陕西美邦农药有限公司提供;试验设计:经过预备试验确定环己磺菌胺与吡唑醚菌酯原药及二者不同配比混剂的有效抑制浓度范围。
[0089] 毒カ测定结果
[0090] 表11环己磺菌胺与吡唑醚菌酯复配对梨树黒星病的毒力測定结果分析表
[0092] 由表11可知,环己磺菌胺与吡唑醚菌酯对梨树黑星病配比在1: 6(T80: I吋,增效比值SR均大于1.5,说明两者在1: 6(T80: I范围内混配均表现出增效作用,当环己磺菌胺与吡唑醚菌酯的配比在1: 10~30: I时,增效作用更为突出,增效比值均大于2.25。经试验发现环己磺菌胺与吡唑醚菌酯的优选配比为30:U25:U20:1U5:1,10:1、9:1、8:1、7:1、6:1、5:1、4:1、3:1、2:1、1:1、1:2、1:3、1:4、1:5、1:6、1:7、1:8、1:9、1:10,尤其是当环己磺菌胺与吡唑醚菌酯重量比为4:1时增效比值最大,增效作用最为明显。
[0093] 应用实施例三:
[0094] 供试病害:黄瓜褐斑病;试验药剂均由陕西美邦农药有限公司提供;试验设计:经过预备试验确定环己磺菌胺与氟嘧菌酯原药及二者不同配比混剂的有效抑制浓度范围。
[0095] 毒カ测定结果
[0096] 表12环己磺菌胺与氟嘧菌酯复配对黄瓜褐斑病的毒力測定结果分析表
[0098] 由表12可知,环己磺菌胺与氟嘧菌酯对黄瓜褐斑病配比在1: 6(T80: I吋,增效比值SR均大于1.5,说明两者在1: 6(T80: I范围内混配均表现出增效作用,当环己磺菌胺与氟嘧菌酯的配比在1: 10~25: I时,增效作用更为突出,增效比值均大于2.20。经试验发现环己磺菌胺与氟嘧菌酯的优选配比为25:U20:1U5:1,10:1、9:1、8:1、7:1、6:1、5:1、4:1、3:1、5:2、2:1、1:1、1:2、1:3、1:4、1:5、1:6、1:7、1:8、1:9、1:10,尤其是当环己磺菌胺与氟嘧菌酯重量比为5:2时增效比值最大,增效作用最为明显。
[0099] 应用实施例四:
[0100] 供试病害:水稻稻瘟病;试验药剂均由陕西美邦农药有限公司提供;试验设计:经过预备试验确定环己磺菌胺与苯氧菌胺原药及二者不同配比混剂的有效抑制浓度范围。
[0101] 毒カ测定结果
[0102] 表13环己磺菌胺与苯氧菌胺复配对水稻稻瘟病的毒力測定结果分析表[0103]
[0104] 由表13可知,环己磺菌胺与苯氧菌胺对水稻稻瘟病配比在1: 6(T80: I吋,增效比值SR均大于1.5,说明两者在1: 6(T80: I范围内混配均表现出增效作用,当环己
磺菌胺与苯氧菌胺的配比在1: 10~25: I时,增效作用更为突出,增效比值均大于2.35。
经试验发现环己磺菌胺与苯氧菌胺的优选配比为25:U20:1U5:1,10:1、9:1、8:1、7:1、
6:1、5:1、4:1、3:1、5:2、2:1、1:1、1: 2、1: 3、1: 4、1: 5、1: 6、1: 7、1: 8、1: 9、
1: 10,尤其是当环己磺菌胺与苯氧菌胺重量比为5: 2时增效比值最大,增效作用最为明显。
[0105] 应用实施例五:
[0106] 供试病害:黄瓜霜霉病;试验药剂均由陕西美邦农药有限公司提供;试验设计:经过预备试验确定环己磺菌胺与烯肟菌酯原药及二者不同配比混剂的有效抑制浓度范围。
[0107] 毒カ测定结果
[0108] 表14环己磺菌胺与烯肟菌酯复配对黄瓜霜霉病的毒力測定结果分析表
[0110] 由表14可知,环己磺菌胺与烯肟菌酯对黄瓜霜霉病配比在1: 60~80: I吋,增效比值SR均大于1.5,说明两者在1: 60~80: I范围内混配均表现出增效作用,当环己磺菌胺与烯肟菌酯的配比在1: 10~30:1时,增效作用更为突出,增效比值均大于2.25。经试验发现环己磺菌胺与烯肟菌酯的优选配比为30:1,25:1,20:1、15:1、14:1、13:1、12:1、11:1、10:1、9:1、8:1、7:1、6:1、5:1、4:1、3:1、2:1、1:1、1:2、1:3、1:4、1:5、1:10,尤其是当环己磺菌胺与烯肟菌酯重量比为4:1时增效比值最大,增效作用最为明显。
[0111] 应用实施例六:
[0112] 供试病害:番茄疫病;试验药剂均由陕西美邦农药有限公司提供;试验设计:经过预备试验确定环己磺菌胺与丁香菌酯原药及二者不同配比混剂的有效抑制浓度范围。
[0113] 毒カ测定结果
[0114] 表15环己磺菌胺与丁香菌酯复配对番茄疫病的毒力測定结果分析表
[0116] 由表15可知,环己磺菌胺与丁香菌酯对番茄疫病配比在1: 6(T80: I时,增效比值SR均大于1.5,说明两者在1: 6(T80: I范围内混配均表现出增效作用,当环己磺菌胺与丁香菌酯的配比在1: 10~35: I时,增效作用更为突出,增效比值均大于2.20。经试验发现环己磺菌胺与丁香菌酯的优选配比为35:1、30:1、25:1、20:1、15:1、14:1、13:1、12:1、11:1、10:1、9:1、8:1、7:1、6:1、5:1、4:1、3:1、2:1、1:1、1:2、1:3、1:4、1:5、1:10,尤其是当环己磺菌胺与丁香菌酯重量比为7:1时增效比值最大,增效作用最为明显。
[0117] 应用实施例七:
[0118] 供试病害:水稻纹枯病;试验药剂均由陕西美邦农药有限公司提供;试验设计:经过预备试验确定环己磺菌胺与肟醚菌胺原药及二者不同配比混剂的有效抑制浓度范围。
[0119] 毒カ测定结果
[0120] 表16环己磺菌胺与肟醚菌胺复配对水稻纹枯病的毒力測定结果分析表
[0123] 由表16可知,环己磺菌胺与肟醚菌胺对水稻纹枯病配比在1: 6(T80: I吋,增效比值SR均大于1.5,说明两者在1: 6(T80: I范围内混配均表现出增效作用,当环己磺菌胺与肟醚菌胺的配比在1: 1(T25: I时,增效作用更为突出,增效比值均大于2.20。经试验发现环己磺菌胺与肟醚菌胺的优选配比为25:U20:1U5:1,10:1、9:1、8:1、7:1、6:1、5:1、4:1、3:1、5:2、2:1、1:1、1:2、1:3、1:4、1:5、1:6、1:7、1:8、1:9、1:10,尤其是当环己磺菌胺与肟醚菌胺重量比为5:2时增效比值最大,增效作用最为明显。
[0124] 经试验发现:环己磺菌胺与吡唑醚菌酯、氟嘧菌酯、苯氧菌胺、烯肟菌酯、丁香菌酷、肟醚菌胺复配后对多种作物上灰霉病、菌核病、褐斑病、黒星病、炭疽病、霜霉病、白粉病、轴腐病、叶斑病、锈病、颖枯病、网斑病、疫病、云纹病、黑穗病、叶条纹病、腐烂病、稻瘟病、纹枯病的防治都有明显的增效作用,增效比值均在1.50以上。药效试验部分:试验药剂均由陕西美邦农药有限公司研发、提供。
[0125] 表17对照药剂的对照表
[0127] 应用实施例八环己磺菌胺与活性成分B及其复配防治梨树黑星病药效试验
[0128] 本试验安排在陕西省咸阳市,药前调查梨树黒星病病情,于病情初期第一次施药,每7天施药一次,共施药2次。第二次施药后3天、7天、14天分别调查病情指数并计算防效。实验结果如下所示:[0129] 表18环己磺菌胺与活性成分B及其复配防治梨树黑星病药效试验
[0131] 由表18可以看出,环己磺菌胺与活性成分B复配后能有效防治梨树黑星病,防治效果均优于单剂的防效,且防效期长。在试验用药范围内对标靶作物无不良影响。
[0132] 应用实施例九环己磺菌胺与活性成分B及其复配防治花生褐斑病药效试验
[0133] 本试验安排在陕西省渭南市,药前调查花生褐斑病病情,于病情初期第一次施药,每7天施药一次,共施药2次。第二次施药后10天、20天、30天分别调查病情指数并计算防效。实验结果如下所示:
[0134] 表19环己磺菌胺与活性成分B及其复配防治花生褐斑病药效试验
[0136] 由表19可以看出,环己磺菌胺与活性成分B复配后能有效防治花生褐斑病,防治效果均优于单剂的防效,且防效期长。并且可以防治花生叶斑病,防效均大于96%。在试验用药范围内对标靶作物无不良影响。
[0137] 应用实施例十环己磺菌胺与活性成分B及其复配防治水稻稻瘟病药效试验
[0138] 本试验安排在陕西省汉中市,药前调查水稻稻瘟病病情,于病情初期第一次施药,每7天施药一次,共施药3次。第三次施药后3天、7天、14天分别调查病情指数并计算防效。实验结果如下所示:
[0139] 表20环己磺菌胺与活性成分B及其复配防治水稻稻瘟病药效试验
[0141] 由表20可以看出,环己磺菌胺与活性成分B复配后能有效防治水稻稻瘟病,防治效果均优于单剂的防效,且防效期长。并且可以防治水稻纹枯病,防效均大于96%。在试验
用药范围内对标靶作物无不良影响。
[0142] 应用实施例十一环己磺菌胺与活性成分B及其复配防治黄瓜霜霉病药效试验
[0143] 本试验安排在陕西省泾阳县,药前调查黄瓜霜霉病病情,于病情初期第一次施药,每7天施药一次,共施药2次。第二次施药后7天、14天、20天分别调查病情指数并计算防
效。实验结果如下所示:
[0144] 表21环己磺菌胺与活性成分B及其复配防治黄瓜霜霉病药效试验
[0147] 由表21可以看出,环己磺菌胺与活性成分B复配后能有效防治黄瓜霜霉病,防治效果均优于单剂的防效,且防效期长。并且可以防治黄瓜白粉病、褐斑病,防效均大于96%。在试验用药范围内对标靶作物无不良影响。
[0148] 应用实施例十二环己磺菌胺与活性成分B及其复配防治香蕉叶斑病药效试验
[0149] 本试验安排在广西南宁市,药前调查香蕉叶斑病病情,于病情初期第一次施药,每7天施药一次,共施药3次。第三次施药后3天、7天、14天分别调查病情指数并计算防效。实验结果如下所示:
[0150] 表22环己磺菌胺与活性成分B及其复配防治香蕉叶斑病药效试验
[0153] 由表22可以看出,环己磺菌胺与活性成分B复配后能有效防治香蕉叶斑病,防治效果均优于单剂的防效,且防效期长。并且可以防治香蕉轴腐病、炭疽病、黒星病,防效均大于96%。在试验用药范围内对标靶作物无不良影响。
[0154] 应用实施例十三环己磺菌胺与活性成分B及其复配防治番茄灰霉病药效试验
[0155] 本试验安排在陕西省西安市郊区,药前调查番茄灰霉病病情,于病情初期第一次施药,每7天施药一次,共施药2次。第二次施药后7天、14天、30天分别调查病情指数并计算防效。实验结果如下所示:表23环己磺菌胺与活性成分B及其复配防治番茄灰霉病药效试验
[0158] 由表23可以看出,环己磺菌胺与活性成分B复配后能有效防治番茄灰霉病,防治效果均优于单剂的防效,且防效期长。并且可以防治番茄炭疽病、疫病,防效均大于96%。在试验用药范围内对标靶作物无不良影响。
[0159] 应用实施例十四环己磺菌胺与活性成分B及其复配防治西瓜炭疽病药效试验
[0160] 本试验安排在陕西省渭南市大荔县,药前调查西瓜炭疽病病情,于病情初期第一次施药,每7天施药一次,共施药2次。第二次施药后7天、10天、20天分别调查病情指数并计算防效。实验结果如下所示:表24环己磺菌胺与活性成分B及其复配防治西瓜炭疽病药效试验
[0163] 由表24可以看出,环己磺菌胺与活性成分B复配后能有效防治西瓜炭疽病,防治效果均优于单剂的防效,且防效期长。并且可以防治西瓜白粉病,防效均大于96%。在试验用药范围内对标靶作物无不良影响。
[0164] 后经全国各地试验得出,环己磺菌胺与活性成分B复配后对多种作物上的灰霉病、菌核病、褐斑病、黒星病、炭疽病、霜霉病、白粉病、轴腐病、叶斑病、锈病、颖枯病、网斑病、疫病、云纹病、黑穗病、叶条纹病、腐烂病、稻瘟病、纹枯病等常见病害的防效均大于95%,优于单剂防效,增效明显。
相关专利内容
标题 发布/更新时间 阅读量
一种农药组合物 2020-05-12 807
一种农药喷雾器 2020-05-11 346
农药组合物 2020-05-11 461
一种农药组合物 2020-05-11 557
农药颗粒剂 2020-05-11 461
农药组合物 2020-05-11 65
一种防治病害的农药 2020-05-13 492
一种农药组合物 2020-05-12 201
一种农药组合物 2020-05-12 252
一种农药组合物 2020-05-12 672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