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公共卫生 / 摄食 / 一种鳜鱼驯化摄食配合饲料的养殖方法

一种鳜鱼驯化摄食配合饲料的养殖方法

阅读:242发布:2020-05-13

专利汇可以提供一种鳜鱼驯化摄食配合饲料的养殖方法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 发明 涉及一种鳜鱼的养殖方法,具体涉及一种鳜鱼驯化 摄食 配合 饲料 的养殖方法,可以有效驯化鳜鱼使其摄食100%的配合饲料,驯食成功率可达93%以上,甚至96%以上,并且,本发明的方法不仅可在 水 泥养殖池中进行驯化,还可在池塘中成功驯化,突破鳜鱼集中摄食的技术难点,解决需要活饵养殖鳜鱼的问题,实现以池塘或 水泥 池养殖方式鳜鱼驯化摄食人工配合饲料,为鳜鱼规模化人工养殖的高效、低成本推广奠定了坚实 基础 。,下面是一种鳜鱼驯化摄食配合饲料的养殖方法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鳜鱼驯化摄食配合饲料的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养殖池中驯化4克/尾以上的鳜鱼,养殖池中的通气量为0.01-0.1m3/分钟,投喂点光照强度为5000-15000lux,驯化过程包括:
(1)将死亡时间不超过24小时的饵料鱼按照鳜鱼体重15-20%每日定次于鳜鱼饥饿时投喂,投喂同时给以条件信号,投喂2-3天;
(2)然后,将死亡不超过24小时的饵料鱼与饲料混合,饲料混合的质量百分比为5%-
15%,并且按照每天5%-15%的增幅混合增加至25%-35%,再以25%-35%的比例继续投喂2-12天,日投喂量为鱼体重的10-15%;
(3)采用鲜鱼与饲料按照质量比1:1-1:2混合后制成软颗粒饲料,投喂2-3天,日投喂量为鱼体重的7-12%;
(4)在步骤(3)的软颗粒饲料配方基础上,按照5%-15%质量百分比幅度减少冰鲜鱼量制备软颗粒饲料,直至完全采用饲料投喂,日投喂量为鱼体重的5-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鳜鱼为4-8克/尾的鳜鱼。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养殖池为泥养殖池,水泥养殖池的鳜鱼放养密度为200-400尾/m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养殖池为池塘养殖池,池塘养殖池的鳜鱼放养密度为3000-5000尾/亩。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的定次为一日三次。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软颗粒饲料为长条状。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投喂时还添加重量百分含量为0.02%-0.2%的诱食剂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水泥养殖池为50m2以上的水泥池时,采用围网围起一或以上,面积为水泥池的1/5-1/2;

当池塘养殖池为2000m2以上的池塘养殖池时,采用围网围起一角或以上,面积为100-
300m2。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当采用围网方式时,围网面积内的鳜鱼密度不低于80尾/m2。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泥养殖池内的围网于3-4天后拆除,或;所述池塘养殖池的围网于15-20天后拆除。

说明书全文

一种鳜鱼驯化摄食配合饲料的养殖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鳜鱼的养殖方法,具体涉及一种鳜鱼驯化摄食配合饲料的养殖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鳜又称为鳜鱼,是名贵鱼类,隶属于鲈形目鲈亚目,俗称桂花鱼、胖鳜、季花鱼等。生长快、个体大、适宜养殖的翘嘴鳜越来越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称为中国名特优水产养殖中的主养品种,市场需求呈现供不应求的局面,市场价格不断攀升。但是,这种鱼的生活特征相当奇特,自开食起终生以活鱼虾为食,拒食死饵或配合饲料,这种现象在鱼类中十分罕见。
[0003] 鳜鱼商品化养殖以来都以投喂活饵进行投喂,鳜鱼苗出膜就以其它种鱼苗为食。采用活饵进行鳜鱼商品化养殖存在三个主要的问题:1、养殖成本高,活饵需要采用配套的池塘及人员进行养殖,维持鳜鱼商品化养殖的活饵供应要求高;2、鳜鱼苗种成活率低,鳜鱼苗出膜就以其它鱼苗为食,因此,自然条件下苗种的成活率低;3、活饵养殖也是鳜鱼流行病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特别是导致爆发性流行性的重要因素。
[0004] 由于以上问题,虽然鳜鱼由于其经济价值大、名贵而成为养殖热点,但是由于其罕见的生活特性给其养殖特别是规模化养殖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0005] 目前,还没有公开一种具体的对鳜鱼进行驯化使其摄食配合饲料的养殖方法。

发明内容

[0006] 针对以上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对鳜鱼进行驯化使其摄食配合饲料的养殖方法。
[0007] 本发明通过以下方案达到上述目的:
[0008] 一种鳜鱼驯化摄食配合饲料的养殖方法,包括:
[0009] 在养殖池中驯化4克/尾以上的鳜鱼,养殖池中的通气量为0.01-0.10m3/分钟,投喂点光照强度为5000-15000lux,驯化过程包括:
[0010] (1)将死亡时间不超过24小时的饵料鱼按照鳜鱼体重15-20%每日定次于鳜鱼饥饿时投喂,投喂同时给以条件信号,投喂2-3天,例如3天;
[0011] (2)然后,将死亡不超过24小时的饵料鱼与饲料混合,初始时饲料混合的质量百分比为5-15%,并且按照每天5-15%的增幅混合增加至25%-35%,并且以25%-35%的比例继续投喂2-12天,例如10天;
[0012] (3)采用鲜鱼与饲料按照质量比1:1-1:2混合后制成软颗粒饲料,投喂2-3天;
[0013] (4)在步骤(3)的软颗粒饲料配方基础上,按照5%-15%质量百分比幅度减少冰鲜鱼量制备软颗粒饲料,直至完全采用饲料投喂。
[0014] 上述养殖方法可以有效驯化鳜鱼使其摄食100%的配合饲料,驯食成功率可达93%以上,甚至96%以上,并且,本发明的方法不仅可在水泥养殖池中进行驯化,还可在池塘中成功驯化,突破鳜鱼集中摄食的技术难点,解决需要活饵养殖鳜鱼的问题,实现以池塘或水泥池方式鳜鱼驯化摄食人工配合饲料,为鳜鱼规模化人工养殖的高效、低成本推广奠定了坚实基础。

具体实施方式

[0015]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说明。
[0016] 鳜鱼的规模化养殖,特别是经济的规模化养殖的重要制约因素之一,就是鳜鱼的摄食特性。发明人经过长期的对于鳜鱼养殖的研究,摸索出一种鳜鱼驯化摄食配合饲料的养殖方法,特别是可以在池塘养殖中实现成功驯化,驯化成功率高,配合饲料可以为100%的饲料,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
[0017] 一种鳜鱼驯化摄食配合饲料的养殖方法,包括:
[0018] 在养殖池中驯化4克/尾以上的鳜鱼,养殖池中的通气量为0.01-0.10m3/分钟,投喂点光照强度为5000-15000lux,驯化过程包括:
[0019] (1)将死亡时间不超过24小时的新鲜饵料鱼按照鳜鱼体重15-20%每日定次于鳜鱼饥饿时投喂,投喂同时给以条件信号,投喂2-3天,例如3天;
[0020] (2)然后,将死亡不超过24小时的新鲜饵料鱼与饲料混合,饲料混合的质量百分比为5%-15%,优选10%,并且按照每天5%-15%(优选10%)的增幅混合增加至25%-35%,优选30%,并且以25%-35%优选30%的比例继续投喂2-12天,例如4天,10天;
[0021] (3)采用冰鲜鱼与饲料按照质量比1:1-1:2混合后制成软颗粒饲料,投喂2-3天;
[0022] (4)在步骤(3)的软颗粒饲料配方基础上,按照5%-15%(优选10%)质量百分比幅度减少冰鲜鱼量制备软颗粒饲料,直至完全采用饲料投喂。
[0023]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一种鳜鱼驯化摄食配合饲料的养殖方法,包括:
[0024] 在养殖池中驯化4克/尾以上的鳜鱼,养殖池中的通气量为0.01-0.10m3/分钟,投喂点光照强度为5000-15000lux,驯化过程包括:
[0025] (1)将死亡时间不超过24小时的饵料鱼按照鳜鱼体重15-20%每日定次于鳜鱼饥饿时投喂,投喂同时给以条件信号,投喂2-3天,例如3天;
[0026] (2)然后,将死亡不超过24小时的饵料鱼与饲料混合,饲料混合的质量百分比为10%,并且按照每天10%的增幅混合增加至30%,并且以30%的比例继续投喂2-12天,例如
4天,10天;
[0027] (3)采用冰鲜鱼与饲料按照质量比1:1-1:2混合后制成软颗粒饲料,投喂2-3天;
[0028] (4)在步骤(3)的软颗粒饲料配方基础上,按照优选10%质量百分比幅度减少冰鲜鱼量制备软颗粒饲料,直至完全采用饲料投喂。
[0029] 本发明优选采用4克/尾以上的鳜鱼苗来进行驯化,当然也可以采用更小的鳜鱼苗种进行驯化,但是发明人发现,过小的鳜鱼苗种驯化的成功率较低,本发明进一步优选4克/尾-8克/尾的鳜鱼进行驯化,更大的鳜鱼苗种的驯化成功率可以保证,但是同样大小的养殖池中,过大的鳜鱼苗种使得驯化成功的鳜鱼数量变少,因此,从驯化成功率和经济价值方面综合考虑,本发明优选4克/尾的鳜鱼进行驯化,更优选4克/尾-8克/尾的鳜鱼进行驯化。
[0030] 鳜鱼喜阴惧强光,因此,在对鳜鱼驯化过程中,需要控制光照强度。发明人进一步发现,鳜鱼种在光照强度低于5000lux或大于15000lux时,都会减低其集群摄食趋向,不利饲料驯化,因此,本发明在光照强度为5000-15000lux范围进行投喂,该光照强度为投喂点的光照强度,可以通过修改遮盖棚等方式进行控制,只要能实现将投喂点光照强度控制在此范围内的方式均可以替换。
[0031] 发明人发现,鳜鱼从开口摄食时均摄食活饵料为食的原因之一可能在于其不喜摄食沉淀的食物,因此,发明人在采用死饵料鱼进行驯化时,需要减缓死饵料鱼的下沉速度,以提高鳜鱼的抢食。本发明采用控制养殖池中通气量的方式,来减缓死饵料鱼的下沉速度,其他可以减缓死饵料鱼的下沉速度的方式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只要能实现该目的。
[0032] 发明人进一步研究发现,将养殖池中的通气量控制为0.01-0.10m3/分钟,可以既减缓死饵料鱼和/或饲料的下沉至适当速度,又不至于出现水流速度过快、不利于鱼苗生长或耗电量增大过多不经济的情况。
[0033] 本发明在驯化过程中,为进一步提高驯化成功率,选择在鳜鱼饥饿时投喂死饵料鱼,可以通过观察鳜鱼腹部大小来确定饥饿状态,对养殖户来说,确定鳜鱼饥饿状态是可以实现的。
[0034] 本发明中投喂的死饵料鱼需要为新鲜的死饵料鱼,发明人经过摸索发现,死亡时间不超过24小时的死饵料鱼结合通气量对死饵料鱼的下沉的干扰,更能很好的满足鳜鱼的摄食需求。
[0035]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上述驯化过程的步骤(1)的条件信号采用驯化鱼类时的任何条件信号即可,只要能实现在鱼类摄食时建立条件反射信号的目的的任何方式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例如泼水、敲打等。
[0036]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上述驯化过程的步骤(1)的定次为每日固定的次数,根据鳜鱼的食性,本发明优选一日三次,例如早、中、晚三次。
[0037]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根据鳜鱼的摄食习性,为进一步提高驯化成功率,将驯化过程中制备的软颗粒饲料进一步限定为长条状软颗粒饲料。
[0038]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上述驯化过程中采用的死亡时间不超过24小时的饵料鱼并不限制饵料鱼的死亡方式,例如从简单方便来说,常用的干运法致死的饵料鱼。
[0039]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为进一步提高鳜鱼驯化成功率和缩小集群摄食时间,在上述驯化过程中,步骤(1)中可以添加一定的诱食剂,从经济成本和诱食作用两方面考虑,优选添加0.02%-0.2%重量百分比的诱食剂,更优选为0.1%。
[0040] 在上述优选的实施方式中,诱食剂采用市售常用诱食剂即可,优选鳜鱼喜欢的诱食剂。
[0041] 发明人发现,由于鳜鱼在养殖过程中,其摄食行为是以群体方式进行围捕摄食,同时,鳜鱼又具有相互残杀特性,因此,在鳜鱼驯化过程中,需要控制鳜鱼放养密度,才能使其既更好地集群驯化,又不会互相残杀使生长减缓。
[0042] 发明人发现,采用本发明的方法既可以在水泥养殖池中进行驯化,又可以在池塘中进行驯化,特别是在池塘中进行驯化的方式,难度大,填补了目前鳜鱼驯化养殖的空白。
[0043]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鳜鱼驯化的养殖池为水泥养殖池,水泥养殖池的鳜鱼放养密度为200-400尾/m3。
[0044]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当鳜鱼驯化的水泥养殖池为50m2以上的水泥池时,采用围网围起一或以上,面积为水泥池的1/5-1/2,例如1/4。
[0045]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当鳜鱼驯化的水泥养殖池中采用围网时,水泥养殖池内的围网于3-4天后拆除。
[0046]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鳜鱼驯化的养殖池为水泥养殖池,水泥养殖池的鳜鱼放养密度为200-400尾/m3,当鳜鱼驯化的水泥养殖池为50m2以上的水泥池时,采用围网围起一角或以上,围网围起的面积为水泥池的1/5-1/2,例如1/4,水泥养殖池内的围网在3-4天后拆除。
[0047]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鳜鱼驯化的养殖池为池塘养殖池,池塘养殖池的鳜鱼放养密度为3000-5000尾/亩。
[0048]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当池塘养殖池为2000m2以上的池塘养殖池时,采用围网围起一角或以上,围网围起的面积为100-300m2。
[0049]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汇总,当鳜鱼驯化的池塘养殖池采用围网时,池塘养殖池的围网于15-20天后拆除。
[0050]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鳜鱼驯化的养殖池为池塘养殖池,池塘养殖池的鳜鱼放养密度为3000-5000尾/亩,当池塘养殖池为2000m2以上的池塘养殖池时,采用围网围起一角或以上,围网围起的面积为100-300m2,池塘养殖池的围网于15-20天后拆除。
[0051]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当采用围网时,围网面积内的鳜鱼密度不低于80尾/2
m。
[0052] 本发明的驯化养殖方法中,所采用的饲料可以为任何已知的鱼饲料,或者市售鱼饲料,特别是鳜鱼人工饲料,在本发明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提供一种用于本发明驯化养殖方法的鳜饲料,按照质量百分比计,其组成为:40%白鱼粉,10%红鱼粉,10%谷元粉,10%发酵豆粕,12%膨化大豆,5%糊精,5%鱼油,4%磷酸二氢,4%预混料。该鳜饲料在本发明的驯化养殖方法中的效果已经得到证实。
[0053] 其中,本发明的“饵料鱼”是可以用作鳜鱼饵料的鱼类,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可以指池塘中养殖的鲮鱼、鲫鱼、花白鲢等鱼苗、鱼种。
[0054] 其中,本发明的“冰鲜鱼”一般是指海洋捕捞的小型、低值鱼类,主要有鳀鱼、大甲鲹、青鳞等,捕捞后冷冻保存,用于较高值鱼例如加州鲈、尖塘鳢、鳜鱼等的饵料源。
[0055] 本发明通过选择合适投喂种类的饵料、控制不同混合比例、增长幅度等参数,提供一种驯化率高的鳜鱼驯化摄食配合饲料的方法,可以实现100%摄食配合饲料,用于鳜鱼的规模化养殖,降低养殖成本以及养殖过程中疾病发生率,提高养殖效益。
[0056]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提供一种在水泥池中驯化鳜鱼摄食配合饲料的养殖方法,鳜苗种规格为4-6克/尾,驯化养殖池为水泥池,水泥池20-150m2,水深0.5-1.5米,设置3个投喂点,每个投喂点铺设6-10个底部曝气盘,曝气盘直径60cm,曝气管5-8米,驯化过程中控制养殖池的通气量为0.01-0.10m3/分钟,所形成的水气流场,以减缓饵料鱼或饲料的下2
沉速度,如水泥池过大至50m以上,需用围网将为起一角,面积约为水泥池1/4,围网面积不低于鳜苗种80尾/m2,水泥池围网3-4天后拆除,投喂点处需控制光照强度为5000-
15000lux,水泥池投喂点控制日光照强度面积不小于总面积1/4。将规格一致的鳜苗种按放养密度为200-400尾/m3放养于水泥池。开始时,先饥饿鳜苗种,检查鳜苗种胃内无食物后,仅留投喂点的增设施,关闭附近的增氧设施,以吸引鳜苗种集中摄食。投喂前先将活饵料鱼(体长为鳜苗种的1/2-1/3)采用干运法将饵料鱼捂死并于死亡的24小时内使用,添加诱食剂0.01%,通过泼水、敲打等方式形成条件信号,同时投喂死的饵料鱼,每日投喂3次(分别为7:00,11:00,18:00),投喂时间为1-1.5小时,日投喂量为体重的15-20%;1-2天后,鳜苗种可集中摄食;3天后,将死饵料鱼与饲料混合,混合比例为10%,将饲料粘附在体表,按每天10%的升幅添加饲料,至6天后,按死饵料鱼与饲料按照7:3重量比继续投喂至10天;11天后,使用将冰鲜鱼用碎冰机将鱼粉碎后,与饲料按1:1的重量比放入软颗粒饲料机中混合,制成软颗粒饲料,饲料呈长条状,规格为以鳜苗种适宜摄食为宜(鳜4-6克/尾,摄食直径
3mm,长度1.5-4厘米的条状饲料;鳜8-10克/尾,摄食直径4mm,长度2.5-6厘米的条状饲料)。
13天后,按每两天10%的减幅减少冰鲜鱼,18天后,饲料的比率可达到100%。按此方法,鳜苗种的驯食成功率为93%以上,甚至95%以上。
[0057]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提供一种池塘中驯化鳜鱼摄食配合饲料的养殖方法,鳜苗种规格为4-6克/尾,驯化养殖池为池塘,投喂点预先铺设6-10个底部曝气盘,控制池塘的通气量为0.01-0.10m3/分钟,所形成的水气流场,以减缓饵料鱼或饲料的下沉速度,如果2 2
是池塘,需用围网将为起一角,面积不低于100-300m ,围网面积不低于鳜苗种80尾/m ,池塘围网15-20天后拆除;投喂点处需控制光照强度为5000-15000lux,池塘投喂点控制日光照强度面积不小于80m2。将规格一致的鳜苗种(4-6克/尾,体长6-9cm),按放养密度为3000-
5000尾/亩的放养。开始时,先饥饿鳜苗种,检查鳜苗种胃内无食物后,仅留投喂点的增氧设施,关闭附近的增氧设施,以吸引鳜苗种集中摄食。投喂前先将活饵料鱼(体长为鳜苗种的
1/2-1/3)采用干运法将饵料鱼捂死并于死亡的24小时内使用,添加诱食剂0.01%,通过泼水、敲打等方式形成条件信号,同时投喂死的饵料鱼,每日投喂3次,投喂时间为1-1.5小时,日投喂量为体重的15-20%;1-2天后,鳜苗种可集中摄食;3天后,将死饵料鱼与饲料混合,混合比例为10%,将饲料粘附在体表,按每天10%的升幅添加,至6天后,按死饵料鱼与饲料按重量比7:3继续投喂至10天。11天后,使用将冰鲜鱼用碎冰机将鱼粉碎后,与饲料按重量比1:1的比率放入软颗粒饲料机中混合,制成软颗粒饲料,饲料规格为以鳜苗种适宜摄食,且呈长条状,13天后,按每两天10%的减幅减少冰鲜鱼,18天后,饲料的比率可达到100%。
按此方法,鳜苗种的驯食成功率为93%以上,甚至95%以上。
[0058] 在本发明中,驯食成功率通过以下公式计算:驯食成功率=[接受者尾数/(接受者尾数+拒食者尾数)*100%]。
[0059] 在本发明中,lux(lx)是照度的单位,反映光照强度,全称勒克斯,1勒克斯等于1流(lumen,lm)的光通量均匀分布于1m2面积上的光照度。
[0060] 实施例1
[0061] 在佛山市三水区大塘镇苗场,选择一个鳜苗种标粗池,标粗池为水泥池,面积100m2,水深0.6m,布局增氧设施,采用网目为1.5cm无结网,围起水泥池1/4面积,设置投喂点,投喂点处放置底部曝气盘3个,呈三角形,控制日光照强度为5000-15000lux,24小时流水,换水量为3-6倍,围网于投喂3-4天后拆除。放养2万尾规格一致、平均体重为4.5g鳜苗种。
[0062] 开始时,先饥饿鳜苗种,检查鳜苗种胃内无食物后,仅留投喂点的增氧设施,关闭附近的增氧设施,以吸引鳜苗种集中摄食。投喂前先将活饵料鱼(体长为鳜苗种的1/2-1/3)采用干运法将饵料鱼捂死并于死亡的24小时内尽快使用,添加诱食剂0.01%,通过泼水、敲打等方式形成条件信号,同时投喂死的饵料鱼,每日投喂3次,分别为7:00、11:00、6:00,投喂时间为1-1.5小时,日投喂量为体重的15-20%;1-2天后,鳜苗种可集中摄食;3天后,将死饵料鱼与饲料(按照质量百分比计,其组成为:40%白鱼粉,10%红鱼粉,10%谷元粉,10%发酵豆粕,12%膨化大豆,5%糊精,5%鱼油,4%磷酸二氢钙,4%预混料)混合,混合比例为10%,将饲料粘附在体表,按每天10%的升幅添加,至6天后,按死饵料鱼与饲料重量比7:3继续投喂至10天。11天后,使用将冰鲜鱼用碎冰机将鱼粉碎后,与饲料按重量比1:1的比率放入软颗粒饲料机中混合,制成软颗粒饲料,饲料规格为以鳜苗种适宜摄食,且呈长条状(直径3mm,长度1.5-4厘米)。13天后,按每两天10%的减幅减少冰鲜鱼,18天后,饲料的比率可达到100%。20天后,收获计数,鳜苗种驯食成功率为96%,鳜苗种平均体重为16.3g。
[0063] 实施例2
[0064] 在佛山市三水区大塘镇苗场,选择一个鳜苗种标粗池,标粗池为池塘,面积6亩,水深1.2-1.5m,布局增氧设施,采用网目为1.8cm无结网,围起池塘260m2,搭建饲料台,设置投喂点,投喂点处放置底部曝气盘8个,呈圆形布局6个,中间放置2个曝气盘角形,采用遮光率2
为90%遮阴网或其他材料控制日光照强度为10000-15000lux,遮光面积60m。采用光合细菌、EM菌等定期进行水质管理,注意检测池塘水体氮、亚硝酸氮的变化。放养2万尾规格一致、平均体重为5.6g鳜苗种。开始时,先饥饿鳜苗种,检查鳜苗种胃内无食物后,仅留投喂点的增氧设施,关闭附近的增氧设施,以吸引鳜苗种集中摄食。投喂前先将活饵料鱼(体长为鳜苗种的1/2-1/3)采用干运法将饵料鱼捂死并于死亡的24小时内尽快使用,添加诱食剂
0.01%,通过泼水、敲打等方式形成条件信号,同时投喂死的饵料鱼,每日投喂3次分别为7:
00、11:00、18:00,投喂时间为1-1.5小时,日投喂量为体重的15-20%;1-2天后,鳜苗种可集中摄食;3天后,将死饵料鱼与饲料混合,混合比例为10%,将饲料粘附在体表,按每天10%的升幅添加,至6天后,按死饵料鱼与饲料重量比7:3继续投喂至10天。11天后,使用将冰鲜鱼用碎冰机将鱼粉碎后,与饲料按重量比1:1的比率放入软颗粒饲料机中混合,制成软颗粒饲料,饲料规格为以鳜苗种适宜摄食,且呈长条状(直径3mm,长度1.5-4厘米)。13天后,按每两天10%的减幅减少冰鲜鱼,18天后,饲料的比率可达到100%。20天后,拉网计数,鳜苗种驯食成功率93%,鳜苗种平均体重为24.7g。
[0065] 对比实施例1
[0066] 在佛山市三水区大塘镇苗场,选择二个室外水泥池,面积15m2,水深1.5米,安装气石1个/m2,采用流水式养殖,每天换水量5-7倍。分别放养2000尾规格一致、平均体重为4.2g鳜苗种,投喂点光线为日光照强度。鳜苗种放养时,投喂活饵料鱼,日投喂量按体重的20%进行投喂,三天后按每天降幅10%减少活饵料鱼的投喂量,每天升幅10%投喂捂死的新鲜饵料鱼,并采用条件信号以吸引鳜摄食。13天后,检查摄食死饵料鱼的鳜苗种驯食成功率仅为55%和63%。
[0067]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的具体实施例,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