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医疗设备 / 静脉血液管路 / 抽回血法检验管路通路自恢复装置

抽回血法检验管路通路自恢复装置

阅读:1006发布:2020-05-24

专利汇可以提供抽回血法检验管路通路自恢复装置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实用新型涉及留置 导管 的通路检测装置,具体地说是一种抽回血法检验管路通路自恢复装置,包括 活塞 缸、活塞、驱动连接件及复位装置,活塞缸内容置有活塞,活塞的容置空间连通于静脉血管中留置导管与液源管路之间,活塞与驱动连接件相连,在驱动连接件与活塞缸之间设有复位装置;活塞通过按压驱动连接件在活塞缸内移动,在静脉血管中留置导管与液源管路之间形成 负压 ,通过形成的负压检测留置导管处是否有血液回流;检测后的活塞在松开驱动连接件后通过复位装置的作用 力 复位。本实用新型可与留置导管长时间连接,用于输液前检查管路是否通畅,在简化抽回血操作的同时降低了人工操作的个体差异问题,显著提高输液前留置导管护理作业的效率和 质量 。(ESM)同样的 发明 创造已同日 申请 发明 专利,下面是抽回血法检验管路通路自恢复装置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抽回血法检验管路通路自恢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活塞缸(3)、活塞(2)、驱动连接件及复位装置,其中活塞缸(3)内容置有活塞(2),该活塞(2)的容置空间连通于静脉血管中留置导管与液源管路之间,所述活塞(2)与驱动连接件相连,在该驱动连接件与活塞缸(3)之间设有复位装置;所述活塞(2)通过按压驱动连接件在活塞缸(3)内移动,在静脉血管中留置导管与液源管路之间形成负压,通过形成的负压检测留置导管处是否有血液回流;检测后的所述活塞(2)在松开驱动连接件后通过所述复位装置的作用复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抽回血法检验管路通路自恢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按压所述驱动连接件带动活塞(2)由初始状态开始移动的过程中,与静脉血管中留置导管和液源管路之间连通的所述活塞缸(3)内的空间体积增大,进而在静脉血管中留置导管与液源管路之间形成负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抽回血法检验管路通路自恢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缸(3)设有分别与静脉血管中留置导管和液源管路连通的接口,该两个接口相互连通,两个所述接口均设置在所述活塞缸(3)上,或其中一个接口设置在活塞缸(3)上,另一端接口由插入所述活塞缸(3)内、并由活塞(2)穿过的刺穿管(7)形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抽回血法检验管路通路自恢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连接件包括负压按钮(1)及活塞座(4),该活塞座(4)的中部位于所述活塞缸(3)内、并与所述活塞(2)相连,所述活塞座(4)相对的两侧分别由活塞缸(3)相对两侧开设的条形孔(19)穿出,分别连接于所述负压按钮(1);所述负压按钮(1)与活塞缸(3)之间以及活塞座(4)与活塞缸(3)的底部之间分别留有供负压按钮(1)下压及活塞座(4)带动活塞(2)移动的空间,所述复位装置位于负压按钮(1)与活塞缸(3)之间的空间中或位于活塞座(4)与活塞缸(3)的底部之间的空间中,该复位装置的一端与活塞缸(3)抵接,另一端抵接于负压按钮(1)上或抵接于活塞座(4)。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抽回血法检验管路通路自恢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缸(3)上连接有三通(18),该三通(18)的一个接口通过所述活塞缸(3)上开设的接口与容置活塞(2)的空间相连通,所述三通(18)的另外两个接口分别与静脉血管中留置导管及液源管路相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抽回血法检验管路通路自恢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连接件包括压杆(10)及活塞连杆(11),该活塞连杆(11)的一端插入所述活塞缸(3)内、并与所述活塞(2)相连,另一端位于活塞缸(3)外部;所述压杆(10)铰接于活塞缸(3)上,一端与所述活塞连杆(11)的另一端铰接,该压杆(10)的另一端为自由端;所述活塞连杆(11)的一端与活塞缸(3)之间留有供活塞连杆(11)带动活塞(2)移动的空间,所述复位装置位于该空间中,该复位装置的两端分别抵接于活塞缸(3)及活塞连杆(11)的一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抽回血法检验管路通路自恢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连接件为活塞拨杆(12),该活塞拨杆(12)的一端位于所述活塞缸(3)内、并与活塞(2)相连,所述活塞拨杆(12)的另一端由活塞缸(3)上开设的条形孔(19)穿出;所述活塞拨杆(12)与活塞缸(3)之间留有供活塞拨杆(12)带动活塞(2)移动的空间,所述复位装置位于该空间中,该复位装置的两端分别抵接于活塞缸(3)及活塞拨杆(12)的一端。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抽回血法检验管路通路自恢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连接件包括负压按钮(1)及负压推杆(14),该负压推杆(14)的一端位于所述活塞缸(3)内、并与活塞(2)相连,所述负压推杆(14)的另一端位于活塞缸(3)的外部、并与所述负压按钮(1)相连;所述活塞缸(3)内部设有对负压推杆(14)进行限位的凸起(24),该负压推杆(14)的一端与该凸起(24)抵接;所述负压按钮(1)与活塞缸(3)之间以及负压推杆(14)的一端与活塞缸(3)的底部之间分别留有供负压按钮(1)下压及负压推杆(14)带动活塞(2)移动的空间,所述复位装置位于负压按钮(1)与活塞缸(3)之间的空间中或位于负压推杆(14)与活塞缸(3)的底部之间的空间中,该复位装置的一端与活塞缸(3)抵接,另一端抵接于负压按钮(1)上或抵接于活塞(2)。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抽回血法检验管路通路自恢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负压推杆(14)与活塞缸(3)的底部之间的空间中设有恢复推杆(15),该恢复推杆(15)的一端与所述活塞(2)抵接,另一端插设于所述活塞缸(3)底部开设的通孔(22)中,所述复位装置套设在该恢复推杆(15)上,两端分别抵接于恢复推杆(15)与活塞缸(3)的底部。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抽回血法检验管路通路自恢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2)的截面呈“U”形,该“U”形开口端的内边缘向内延伸,形成与所述驱动连接件连接的延伸部(16);所述活塞(2)与活塞缸(3)内壁为密封滑动连接。

说明书全文

抽回血法检验管路通路自恢复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留置导管的通路检测装置,具体地说是一种抽回血法检验管路通路自恢复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2014年我国卫生部颁布了最新的《静脉输液治疗护理操作规范》,明确规定了中心静脉导管(CVC)包括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都必须通过抽回血来确定导管在静脉内。INS在《2016输液治疗实践标准》冲管与封管标准:在每次输液之前,应冲洗血管通路装置,并抽回血,以评估导管功能,预防并发症。在临床输注工作中,常见的检查方式是先将注射器管嘴与输液管连通,拉动注射器推杆,观察留置导管前端是否有回血现象,有明显的回血则表明管路通畅,然后将注射器内盐推入导管;若无回血或回血缓慢则表明管路中出现堵管,需要重新置管。这种依靠医护人员手动拉动注射器推杆,需要医护人员双手操作,步骤较多,效率较低,回度和距离会因操作习惯不同而存在差异。实用新型内容
[0003] 为了解决手动操作检测通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抽回血法检验管路通路自恢复装置。该检验管路通路自恢复装置与留置导管长时间连接,用于输液前检查留置导管是否通畅,在简化抽回血操作的同时,降低了人工操作的个体差异问题,显著提高输液前留置导管护理作业的效率和质量
[0004]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0005] 本实用新型包括活塞缸、活塞、驱动连接件及复位装置,其中活塞缸内容置有活塞,该活塞的容置空间连通于静脉血管中留置导管与液源管路之间,所述活塞与驱动连接件相连,在该驱动连接件与活塞缸之间设有复位装置;所述活塞通过按压驱动连接件在活塞缸内移动,在静脉血管中留置导管与液源管路之间形成负压,通过形成的负压检测留置导管处是否有血液回流;检测后的所述活塞在松开驱动连接件后通过所述复位装置的作用力复位;
[0006] 其中:按压所述驱动连接件带动活塞由初始状态开始移动的过程中,与静脉血管中留置导管和液源管路之间连通的所述活塞缸内的空间体积增大,进而在静脉血管中留置导管与液源管路之间形成负压;
[0007] 所述活塞缸设有分别与静脉血管中留置导管和液源管路连通的接口,该两个接口相互连通,两个所述接口均设置在所述活塞缸上,或其中一个接口设置在活塞缸上,另一端接口由插入所述活塞缸内、并由活塞穿过的刺穿管形成;
[0008] 所述驱动连接件包括负压按钮及活塞座,该活塞座的中部位于所述活塞缸内、并与所述活塞相连,所述活塞座相对的两侧分别由活塞缸相对两侧开设的条形孔穿出,分别连接于所述负压按钮;所述负压按钮与活塞缸之间以及活塞座与活塞缸的底部之间分别留有供负压按钮下压及活塞座带动活塞移动的空间,所述复位装置位于负压按钮与活塞缸之间的空间中或位于活塞座与活塞缸的底部之间的空间中,该复位装置的一端与活塞缸抵接,另一端抵接于负压按钮上或抵接于活塞座;
[0009] 所述活塞缸上连接有三通,该三通的一个接口通过所述活塞缸上开设的接口与容置活塞的空间相连通,所述三通的另外两个接口分别与静脉血管中留置导管及液源管路相连通;
[0010] 所述驱动连接件包括压杆及活塞连杆,该活塞连杆的一端插入所述活塞缸内、并与所述活塞相连,另一端位于活塞缸外部;所述压杆铰接于活塞缸上,一端与所述活塞连杆的另一端铰接,该压杆的另一端为自由端;所述活塞连杆的一端与活塞缸之间留有供活塞连杆带动活塞移动的空间,所述复位装置位于该空间中,该复位装置的两端分别抵接于活塞缸及活塞连杆的一端;
[0011] 所述驱动连接件为活塞拨杆,该活塞拨杆的一端位于所述活塞缸内、并与活塞相连,所述活塞拨杆的另一端由活塞缸上开设的条形孔穿出;所述活塞拨杆与活塞缸之间留有供活塞拨杆带动活塞移动的空间,所述复位装置位于该空间中,该复位装置的两端分别抵接于活塞缸及活塞拨杆的一端;
[0012] 所述驱动连接件包括负压按钮及负压推杆,该负压推杆的一端位于所述活塞缸内、并与活塞相连,所述负压推杆的另一端位于活塞缸的外部、并与所述负压按钮相连;所述活塞缸内部设有对负压推杆进行限位的凸起,该负压推杆的一端与该凸起抵接;所述负压按钮与活塞缸之间以及负压推杆的一端与活塞缸的底部之间分别留有供负压按钮下压及负压推杆带动活塞移动的空间,所述复位装置位于负压按钮与活塞缸之间的空间中或位于负压推杆与活塞缸的底部之间的空间中,该复位装置的一端与活塞缸抵接,另一端抵接于负压按钮上或抵接于活塞;
[0013] 所述负压推杆与活塞缸的底部之间的空间中设有恢复推杆,该恢复推杆的一端与所述活塞抵接,另一端插设于所述活塞缸底部开设的通孔中,所述复位装置套设在该恢复推杆上,两端分别抵接于恢复推杆与活塞缸的底部;
[0014] 所述活塞的截面呈“U”形,该“U”形开口端的内边缘向内延伸,形成与所述驱动连接件连接的延伸部;所述活塞与活塞缸内壁为密封滑动连接。
[0015]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与积极效果为:
[0016] 1.本实用新型可与留置导管长时间连接,用于输液前检查管路是否通畅,在简化抽回血操作的同时降低了人工操作的个体差异问题,显著提高输液前留置导管护理作业的效率和质量。
[0017] 2.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安全可靠,且生产成本低。附图说明
[0018] 图1A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主视剖视图;
[0019] 图1B为图1A的左视剖视图;
[0020] 图2A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主视剖视图;
[0021] 图2B为图2A的侧视剖视图;
[0022]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的主视剖视图;
[0023] 图4A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的主视剖视图;
[0024] 图4B为图4A的左视剖视图;
[0025] 图5A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五的主视剖视图;
[0026] 图5B为图5A的侧视剖视图;
[0027] 图6A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六的主视剖视图;
[0028] 图6B为图6A的左视剖视图
[0029] 图7A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七的主视剖视图;
[0030] 图7B为图7A的侧视剖视图;
[0031] 图8A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八的主视剖视图;
[0032] 图8B为图8A的侧视剖视图;
[0033] 图9A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九的主视剖视图;
[0034] 图9B为图9A的侧视剖视图;
[0035] 图10为本实用新型活塞的截面视图;
[0036] 其中:1为负压按钮,2为活塞,3为活塞缸,4为活塞座,5为弹簧,6为下盖,7为刺穿管,8为出口,9为进口,10为压杆,11为活塞连杆,12为活塞拨杆,13为密封圈,14为负压推杆,15为恢复推杆,16为延伸部,17为液体流道,18为三通,19为条形孔,20为凹槽,21为导向槽,22为通孔,23为导向柱,24为凸起,25为间隙。

具体实施方式

[0037]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述。
[0038] 本实用新型包括活塞缸3、活塞2、驱动连接件及复位装置,其中活塞缸3内容置有活塞2,该活塞2的容置空间连通于静脉血管中留置导管与液源管路之间,活塞2与驱动连接件相连,在该驱动连接件与活塞缸3之间设有复位装置。活塞2通过按压驱动连接件在活塞缸3内移动,在静脉血管中留置导管与液源管路之间形成负压,该负压的形成是在按压驱动连接件带动活塞2由初始状态开始移动的过程中,与静脉血管中留置导管和液源管路之间连通的活塞缸3内的空间体积增大,进而在静脉血管中留置导管与液源管路之间形成负压的。通过形成的负压检测留置导管处是否有血液回流,检测后的活塞2在松开驱动连接件后通过复位装置的作用力复位。
[0039] 活塞缸3设有分别与静脉血管中留置导管和液源管路连通的接口,该两个接口相互连通,两个接口均设置在活塞缸3上,或其中一个接口设置在活塞缸3上,另一端接口由插入活塞缸3内、并由活塞2穿过的刺穿管7形成。活塞缸3上可拆卸地连接有下盖6。
[0040] 活塞2的截面呈“U”形,该“U”形开口端的内边缘向内延伸,形成与驱动连接件连接的延伸部16。活塞2与活塞缸3内壁为密封滑动连接。
[0041] 实施例一
[0042] 如图1A、图1B所示,本实施例的驱动连接件包括负压按钮1及活塞座4,该活塞座4的中部位于活塞缸3内,沿周向开设有环形槽,活塞2上的延伸部16插接在环形槽内,使活塞座4的中部与活塞2相连。活塞座4相对的两侧分别由活塞缸3相对两侧开设的条形孔19穿出,并分别连接于负压按钮1;该负压按钮1具有一顶板,顶板两侧为与活塞座4两侧连接的侧板。在负压按钮1的顶板与活塞缸3之间以及活塞座4与活塞缸3的底部(即下盖6)之间分别留有供负压按钮1下压及活塞座4带动活塞2移动的空间,复位装置位于负压按钮1与活塞缸3之间的空间中或位于活塞座4与活塞缸3的底部之间的空间中,该复位装置的一端与活塞缸3抵接,另一端抵接于负压按钮1上或抵接于活塞座4。本实施例的复位装置为弹簧5,该弹簧5位于活塞座4与下盖6之间的空间中,两端分别抵接于活塞座4和下盖6;在活塞座4中部的下表面及下盖6的上表面,分别开设有凹槽20,弹簧5的上下两端分别容置于活塞座4及下盖6上的凹槽20内。
[0043] 本实施例的活塞缸3上设有一个接口,即出口8,另一个接口由刺穿管7形成;该刺穿管7由下盖6穿入,并与下盖6保持相对位置不变,依次穿过活塞座4和活塞2,与活塞缸3内开设的液体流道17相连通;活塞2与刺穿管7之间为密封可相对移动的连接。刺穿管7位于活塞缸3外部的一端可视为活塞缸3上的另一个接口,与液源管路相连通;刺穿管7位于活塞缸3内部的另一端通过液体流道17与出口8相连通,出口8与静脉血管中留置导管相连。活塞缸
3上设置的接口可通过6%鲁尔圆锥接头的形式与管路进行连接,也可以通过粘接、焊接、插接等形式与管路连接。本实用新型的液源管路中流经的液体可以是药液、冲管液或封管液。
[0044] 本实用新型的自恢复装置与静脉血管中留置导管长时间连接,在输液前检查管路或在输液过程中出现药液流速缓慢时检查管路是否通畅。检测时,作为一个接口的刺穿管7内不发生液体流动。手指按压负压按钮1,通过活塞座4带动活塞2向下移动,使活塞2上方的密闭腔体容积增大,形成局部负压,实现血管内少量血液回流至留置导管,以检查留置导管是否通畅。检测后,松开负压按钮1,活塞2及活塞座4在弹簧5的作用下复位,使活塞缸3内的密闭腔体恢复至初始状态,压迫回抽至留置导管的少量血液回至血管中,完成管路是否通畅的检查操作,开始输液或恢复输液。输液时,液体由刺穿管7的一端流入,经液体流道17、出口8流向静脉血管中留置导管。根据情况,可多次按压,达到观察效果。当需要对留置导管进行封管时,作为一个接口的刺穿管7与封液管路相连通,封管液由刺穿管7的一端流入,经液体流道17、出口8流向静脉血管中留置导管,对留置导管进行封管。
[0045] 实施例二
[0046] 如图2A、图2B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本实施例的活塞缸3上设置了两个接口,分别为进口9和出口8,两个接口通过液体流道17相连通;进口9与液源管路相连通,出口8与静脉血管中留置导管相连通;本实施例取消了刺穿管7。其余均与实施例一完全相同。
[0047] 检测时,进口9不发生液体流动。手指按压负压按钮1,通过活塞座4带动活塞2向下移动,使活塞2上方的密闭腔体容积增大,形成局部负压,实现血管内少量血液回流至留置导管,以检查留置导管是否通畅。检测后,松开负压按钮1,活塞2及活塞座4在弹簧5的作用下复位,使活塞缸3内的密闭腔体恢复至初始状态,压迫回抽至留置导管的少量血液回至血管中,完成管路是否通畅的检查操作,开始输液或恢复输液。输液时,液体由进口9的一端流入,经液体流道17、出口8流向静脉血管中留置导管。根据情况,可多次按压,达到观察效果。当需要对留置导管进行封管时,进口9与封液管路相连通,封管液由进口9流入,经液体流道
17、出口8流向静脉血管中留置导管,对留置导管进行封管。
[0048] 实施例三
[0049]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活塞缸3上设置了两个接个,分别为进口9和出口8,两个接口通过液体流道17相连通;进口9与液源管路相连通,出口8与静脉血管中留置导管相连通。本实施例的驱动连接件包括压杆10及活塞连杆11,该活塞连杆11的一端插入活塞缸3内,沿周向开设有环形槽,活塞2上的延伸部16插接在环形槽内,使活塞连杆11的一端与活塞2相连;活塞连杆11的另一端位于活塞缸3外部。压杆10铰接于活塞缸3上,一端与活塞连杆11的另一端铰接,该压杆10的另一端为自由端。活塞连杆11的一端与活塞缸3之间留有供活塞连杆11带动活塞2移动的空间,本实施例的复位装置为弹簧5,弹簧5位于该空间中,两端分别抵接于活塞缸3及活塞连杆11的一端。
[0050] 检测时,进口9不发生液体流动。手指按压压杆10,通过活塞连杆11带动活塞2向上移动,使活塞2下方的密闭腔体容积增大,形成局部负压,实现血管内少量血液回流至留置导管,以检查留置导管是否通畅。检测后,松开压杆10,活塞2及活塞连杆11在弹簧5的作用下复位,使活塞缸3内的密闭腔体恢复至初始状态,压迫回抽至留置导管的少量血液回至血管中,完成管路是否通畅的检查操作,开始输液或恢复输液。输液时,液体由进口9的一端流入,经液体流道17、出口8流向静脉血管中留置导管。根据情况,可多次按压,达到观察效果。当需要对留置导管进行封管时,进口9与封液管路相连通,封管液由进口9流入,经液体流道
17、出口8流向静脉血管中留置导管,对留置导管进行封管。
[0051] 实施例四
[0052] 如图4A、图4B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本实施例的弹簧5位于负压按钮1的顶板与活塞缸3外表面之间的空间中,两端分别抵接于负压按钮1的顶板和活塞缸3的外表面。其余均与实施例一完全相同。
[0053] 实施例五
[0054] 如图5A、图5B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二的区别在于:本实施例的弹簧5位于负压按钮1的顶板与活塞缸3外表面之间的空间中,两端分别抵接于负压按钮1的顶板和活塞缸3的外表面。其余均与实施例二完全相同。
[0055] 实施例六
[0056] 如图6A、图6B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本实施例的活塞缸3上设置一个接口,即出口8,该出口8连接有三通18,三通18的一个接口通过活塞缸3上开设的出口8与容置活塞2的空间相连通,三通18的另外两个接口分别与静脉血管中留置导管及液源管路相连通。本实施例取消了刺穿管7。其余均与实施例一完全相同。
[0057] 检测时,三通18上与液源管路连通的一个接口不发生液体流动。手指按压压杆10,通过活塞座4带动活塞2向下移动,使活塞2上方的密闭腔体容积增大,形成局部负压,实现血管内少量血液回流至留置导管,以检查留置导管是否通畅。检测后,松开负压按钮1,活塞2及活塞座4在弹簧5的作用下复位,使活塞缸3内的密闭腔体恢复至初始状态,压迫回抽至留置导管的少量血液回至血管中,完成管路是否通畅的检查操作,开始输液或恢复输液。输液时,液体经三通18流向静脉血管中留置导管,不再流过活塞缸3的内部。根据情况,可多次按压,达到观察效果。当需要对留置导管进行封管时,三通18上的一个接口与封液管路相连通,封管液由三通18的该接口流入,经液体流道17、三通18上的第二个接口流向静脉血管中留置导管,对留置导管进行封管。
[0058] 实施例七
[0059] 如图7A、图7B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本实施例的驱动连接件为活塞拨杆12,该活塞拨杆12的一端位于活塞缸3内,沿周向开设有环形槽,活塞2上的延伸部16插接在环形槽内,使活塞拨杆12的一端与活塞2相连;活塞拨杆12的另一端由活塞缸3上开设的条形孔19穿出。活塞拨杆12与活塞缸3底部的下盖6之间留有供活塞拨杆12带动活塞2移动的空间,弹簧5位于该空间中,两端分别抵接于下盖6及活塞拨杆12的一端。其余均与实施例一完全相同。
[0060] 实施例八
[0061] 如图8A、图8B所示,本实施例的驱动连接件包括负压按钮1及负压推杆14,该负压推杆14的轴向截面呈倒置的“T”形,“T”形横边位于活塞缸3内,活塞2上的延伸部16卡在“T”形横边的上部,使负压推杆14与活塞2相连。负压推杆14的另一端(即“T”形的竖边)位于活塞缸3的外部,并与负压按钮1相连。本实施例的负压按钮1具有一顶板,在顶板的下表面设有多个导向柱23;活塞缸3的上部开设有数量与导向柱23相同的导向槽21,每个导向柱23均插设在一个导向槽21中。负压按钮1与活塞缸3之间留有供负压按钮1下压的空间,弹簧5位于负压按钮1与活塞缸3之间的空间中,两端分别抵接于负压按钮1及活塞缸3。负压推杆14上设有密封圈13,保证负压推杆14与活塞缸3内部腔体之间实现密封。
[0062] 本实施例的活塞缸3上设置了两个接口,分别为进口9和出口8,两个接口通过液体流道17相连通;进口9与液源管路相连通,出口8与静脉血管中留置导管相连通。液体流道17位于活塞2的上方部位向下延伸形成凸起24,该凸起24呈倒置的锥台状,与活塞缸3的内壁之间留有供液体流通的间隙25。负压推杆14的一端与凸起24抵接,通过该凸起24对负压推杆14进行限位。
[0063] 检测时,进口9不发生液体流动。手指按压负压按钮1,通过负压推杆14带动活塞2向下移动,使活塞2上方的密闭腔体容积增大,形成局部负压,实现血管内少量血液回流至留置导管,以检查留置导管是否通畅。检测后,松开负压按钮1,活塞2及负压推杆14在弹簧5的作用下复位,使活塞缸3内的密闭腔体恢复至初始状态,压迫回抽至留置导管的少量血液回至血管中,完成管路是否通畅的检查操作,开始输液或恢复输液。输液时,液体由进口9的一端流入,经液体流道17、出口8流向静脉血管中留置导管。根据情况,可多次按压,达到观察效果。当需要对留置导管进行封管时,进口9与封液管路相连通,封管液由进口9流入,经液体流道17、出口8流向静脉血管中留置导管,对留置导管进行封管。
[0064] 实施例九
[0065] 如图9A、图9B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八的区别在于:本实施例在负压推杆14与活塞缸3的底部(即下盖6)之间的空间中设有恢复推杆15,该恢复推杆15的一端与活塞2抵接,另一端插设于活塞缸3底部开设的通孔22中。弹簧5套设在恢复推杆15上,两端分别抵接于恢复推杆15与活塞缸3的底部。
[0066] 检测时,进口9不发生液体流动。手指按压负压按钮1,通过负压推杆14带动活塞2向下移动,使活塞2上方的密闭腔体容积增大,形成局部负压,实现血管内少量血液回流至留置导管,以检查留置导管是否通畅。负压推杆14带动活塞2向下移动时,恢复推杆15的下端在通孔22中移动,进一步起到导向作用。检测后,松开负压按钮1,活塞2、负压推杆14及恢复推杆15在弹簧5的作用下复位,使活塞缸3内的密闭腔体恢复至初始状态,压迫回抽至留置导管的少量血液回至血管中,完成管路是否通畅的检查操作,开始输液或恢复输液。输液时,液体由进口9的一端流入,经液体流道17、出口8流向静脉血管中留置导管。根据情况,可多次按压,达到观察效果。当需要对留置导管进行封管时,进口9与封液管路相连通,封管液由进口9流入,经液体流道17、出口8流向静脉血管中留置导管,对留置导管进行封管。
[0067] 本实用新型的检查留置导管通路的操作为按压—检查—松开这三个步骤,大大减少了操作步骤。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