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丝

阅读:594发布:2020-05-13

专利汇可以提供导丝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提供一种 导丝 ,能够消除邻接的编丝中一编丝搭在另一编丝之上的 缺陷 。导丝(10)包括:轴(12)、在轴(12)的顶端部缠绕而成的外侧螺旋体(20)、及设置于该外侧螺旋体(20)内侧的内侧螺旋体(40)。外侧螺旋体(20)螺旋状地缠绕多束绞线(22)而成,所述绞线(22)由多条编丝(21)绞合而成,该外侧螺旋体(20)的缠绕方向与内侧螺旋体(40)的缠绕方向为反方向。,下面是导丝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导丝,其特征在于,包括:
轴、在轴的顶端部缠绕而成的外侧螺旋体、及设置于该外侧螺旋体内侧的内侧螺旋体;
所述外侧螺旋体,螺旋状地缠绕多束绞线而成,所述绞线由多条编丝绞合而成;
该外侧螺旋体的缠绕方向与所述内侧螺旋体的缠绕方向为反方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丝,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侧螺旋体由绞线构成,所述绞线由多条编丝绞合而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导丝,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侧螺旋体螺旋状地缠绕多束所述绞线而成。

说明书全文

导丝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导丝,该导丝被用作以治疗或检查为目的而插入体腔内的医疗器具。

背景技术

[0002] 以往,为了治疗或检查,使用导管等插入血管、消化道、输尿管等管状器官或体内组织,作为引导导管等的导丝,提出了多种方案。
[0003] 例如,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导丝包括:芯线、在芯线的顶端部配置的外侧螺旋体、及在该外侧螺旋体的内侧配置的内侧螺旋体。
[0004] 现有技术文献
[0005]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文献特开平8-317989号公报

发明内容

[0006] 通常,在上述专利文献1所示的导丝中,例如在外侧螺旋体收紧的方向上施行旋转操作时,由于编丝之间收紧而使接触增大,随之外侧螺旋体向内侧变形使得直径变小。而且,在上述变形过度的情况下,邻接的编丝中,可能产生一编丝搭在另一编丝之上这类缺陷
[0007] 另外,例如当在病变部位发生硬化,病变部位的狭窄程度较高,或者病变部位发生闭塞的情况下,将导丝插入这些病变部位的内部时,要求足够的转矩传递性。为了满足这样的要求,考虑使用螺旋状地缠绕多束绞线而成的螺旋体,其中绞线由多条编丝绞合而成。
[0008] 然而,这样的螺旋体,在收紧的方向上施行旋转操作时,由于在编丝之间收紧的同时,绞线之间也会相互收紧坚固,因此,接触压力进一步增大,随之外侧螺旋体可能发生向内侧的过度变形。其结果是,如上所述,邻接的编丝中一编丝容易搭在另一编丝之上。即,对于消除像这样的,邻接的编丝中一编丝搭在另一编丝之上的缺陷而言,仍存在改善空间。
[0009] 本发明是鉴于这样的情况所作出的,旨在提供一种导丝,其能够消除邻接的编丝中一编丝搭在另一编丝之上的这类缺陷。
[0010]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的一种形态涉及的导丝具有以下特征。
[0011] 本发明形态1涉及的导丝包括:轴、在轴的顶端部缠绕而成的外侧螺旋体、及设置于该外侧螺旋体内侧的内侧螺旋体;外侧螺旋体螺旋状地缠绕多束绞线而成,所述绞线由多条编丝绞合而成;该外侧螺旋体的缠绕方向与内侧螺旋体的缠绕方向为反方向。
[0012] 本发明形态2的导丝基于形态1记载的导丝,内侧螺旋体由绞线构成,所述绞线由多条编丝绞合而成。
[0013] 本发明形态3的导丝基于形态2记载的导丝,内侧螺旋体螺旋状地缠绕多束绞线而成。
[0014] 形态1中的外侧螺旋体,螺旋状地缠绕多束绞线而成,其中绞线由多条编丝绞合而成,该外侧螺旋体的缠绕方向与内侧螺旋体的缠绕方向为反方向。
[0015] 通常,这样的外侧螺旋体在收紧的方向上施行旋转操作时,在编丝之间收紧的同时,绞线之间也会相互收紧,因此,接触压力增大,随之外侧螺旋体向内侧变形使得直径缩小。而且,在上述变形过度的情况下,邻接的编丝(绞线)中有可能产生一编丝(绞线)搭在另一编丝(绞线)之上的缺陷。
[0016] 然而,在本形态中,由于外侧螺旋体的缠绕方向与内侧螺旋体的缠绕方向为反方向,因此,在外侧螺旋体被收紧而向内侧变形使得直径缩小时,内侧螺旋体会因编丝之间的紧密度变松而扩大外径。其结果是,通过双方螺旋体之间的相互干涉,外侧螺旋体向内侧的过度变形得以抑制,因而能够避免上述那样的、邻接的编丝(绞线)中一编丝(绞线)搭在另一编丝(绞线)之上的缺陷。
[0017] 形态2的导丝中的内侧螺旋体,由绞线构成,该绞线由多条编丝绞合而成。这样的螺旋体,编丝之间能够进行微小的相对移动,具有自由度,柔软性高,因此,在施行向规定方向的旋转操作时,编丝之间容易松开,随之外径得以扩大,直径扩大的幅度增大。
[0018] 即,假设外侧螺旋体被收紧而向内侧变形使得直径缩小时,内侧螺旋体的外径易于扩大。其结果是,由于双方螺旋体之间易于相互干涉,因此,外侧螺旋体向内侧的过度变形得以有效抑制,能够切实地避免上述那样的、邻接的编丝(绞线)中一编丝(绞线)搭在另一编丝(绞线)之上的缺陷。
[0019] 形态3的导丝中的内侧螺旋体,螺旋状地缠绕多束绞线而成。该螺旋体,除了绞线之间外,形成该绞线的编丝之间也能够进行微小的相对移动,因此,与上述形态2的内侧螺旋体相比,具有自由度,柔软性进一步提高。这样的内侧螺旋体,在施行向规定方向的旋转操作时,更容易松开,随之外径易于扩大,直径扩大的幅度进一步增大。
[0020] 即,假设外侧螺旋体被收紧而向内侧变形使得直径缩小时,与上述形态2的内侧螺旋体相比,内侧螺旋体的外径能够大幅扩大。其结果是,通过双方螺旋体之间更切实地干涉,外侧螺旋体向内侧的过度变形得以抑制,能够更切实地避免上述那样的、邻接的编丝(绞线)中一编丝(绞线)搭在另一编丝(绞线)之上的缺陷。附图说明
[0021] 图1为表示本发明第1实施方式涉及的导丝的局部截面放大图;
[0022] 图2为图1中A-A线的截面图;
[0023] 图3为本发明第1实施方式涉及的导丝的剖面图;
[0024] 图4为表示本发明第2实施方式涉及的导丝的局部截面放大图;
[0025] 图5为表示本发明第2实施方式涉及的内侧螺旋体立体图;
[0026] 图6为图4中B-B线的截面图;
[0027] 图7为表示本发明第3实施方式涉及的导丝的局部截面放大图;
[0028] 图8为图7中C-C线的截面图。
[0029] 标号说明:
[0030] 10、100、200···导丝
[0031] 12···轴
[0032] 20···外侧螺旋体
[0033] 21···形成外侧螺旋体的编丝
[0034] 22···形成外侧螺旋体的绞线
[0035] 40、140、240···内侧螺旋体
[0036] 41、141、241···形成内侧螺旋体的编丝
[0037] 242···形成内侧螺旋体的绞线

具体实施方式

[0038] 首先,根据附图所示的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导丝进行说明。
[0039] 第1实施方式
[0040] 图1为表示本发明的导丝的第1实施方式的局部截面放大图。在图1中,左侧为插入体内的顶端侧,右侧为医师等手术者操作的基端侧。此外,本图为导丝的示意性图示,包含由绞线形成的螺旋体的截面形状,且与实际的尺寸比例不同。
[0041] 图1所示的导丝10,例如用于根据交叉法(Cross Over)进行下肢血管的治疗。导丝10包括轴12、覆盖轴12的顶端部外周的外侧螺旋体20。
[0042] 首先,对轴12进行说明。轴12按照从顶端向基端侧的顺序,依次具有细径部12a、锥部12b及粗径部12c。细径部12a为轴12的最顶端的部分,是轴12中最柔软的部分。该细径部12a通过冲压加工形成为平板状。锥部12b形成为截面呈圆形的锥形,直径向顶端侧逐渐减小。粗径部12c具有比细径部12a更大的直径。
[0043] 作为形成轴12的材料,不做特别限定,例如,可使用不锈(SUS304)、镍合金等超弹性合金、琴钢丝、钴基合金等。
[0044] 接着,对外侧螺旋体20进行说明。如图1及图2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外侧螺旋体20,螺旋状地缠绕多束(本实施方式中为8束)绞线22而成,且绞线22由多条编丝21绞合而成。如图2所示,该绞线22由芯线22a与6条侧线22b构成,所述6条侧线22b覆盖芯线22a的外周而缠绕。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3所示,外侧螺旋体20的缠绕方向为图面上向右观察的顺时针方向。
[0045] 此外,作为形成芯线22a与侧线22b的材料,不做特别限定,可举例如下:氏体不锈钢素体不锈钢、奥氏体不锈钢、奥氏体-铁素体双相不锈钢或析出硬化不锈钢等不锈钢,镍钛合金等超弹性合金,作为不透X射线金属的铂、金、钨、钽、铱或这些金属的合金等。
[0046] 外侧螺旋体20的顶端,通过顶端接合部31固定在轴12的顶端。另一方面,外侧螺旋体20的基端,通过基端接合部33固定在轴12上。对形成顶端接合部31及基端接合部33的材料不做特别限定,可举例如下:铅合金、铅合金、锡银合金、金锡合金等金属焊料
[0047] 在本实施方式的导丝10中,在外侧螺旋体20的内侧设置有内侧螺旋体40。本实施方式的内侧螺旋体40是螺旋状地缠绕编丝41而成的单线螺旋。
[0048] 对形成内侧螺旋体40的材料,不做特别限定,可使用不透射线的编丝,或者可透射线的编丝。对作为不透射线的编丝的材料,不做特别限定,例如可使用金、铂、钨或这些金属的合金(例如,铂镍合金)等。另外,对作为可透射线的编丝的材料,不做特别限定,例如可使用不锈钢(SUS304或SUS316)、镍钛合金等超弹性合金、琴钢丝等。
[0049] 内侧螺旋体40的顶端通过顶端接合部31接合在轴12的顶端。另一方面,内侧螺旋体40的基端通过基端接合部35接合在轴12上。对形成该基端接合部35的材料不做特别限定,可举例如下:锡铅合金、铅银合金、锡银合金、金锡合金等金属焊料。
[0050] 如图3所示,内侧螺旋体40的缠绕方向为图面上向右观察的逆时针方向。即,外侧螺旋体20的缠绕方向与内侧螺旋体40的缠绕方向为反方向。
[0051] 通常,这样的外侧螺旋体20在收紧的方向上施行旋转操作时,编丝21之间收紧的同时,绞线22之间也会相互收紧,因此,接触压力增大,随之外侧螺旋体20向内侧变形使得直径缩小。而且,在上述变形过度的情况下,邻接的编丝21(绞线22)中有可能产生一编丝21(绞线22)搭在另一编丝21(绞线22)之上这类缺陷。
[0052] 然而,在本发明中,由于外侧螺旋体20的缠绕方向与内侧螺旋体40的缠绕方向为反方向,因此,在外侧螺旋体20被收紧而向内侧变形使得直径缩小时,内侧螺旋体40因编丝41之间的紧密度变松而扩大外径。其结果是,通过双方螺旋体20、40之间的相互干涉,外侧螺旋体20向内侧的过度变形得以抑制,能够避免上述那样的、邻接的编丝21(绞线22)中一编丝21(绞线22)搭在另一编丝21(绞线22)之上的缺陷。
[0053] 第2实施方式
[0054] 图4为表示本发明的导丝的第2实施方式的局部截面放大图。在图4中,左侧为插入体内的顶端侧,右侧为医师等手术者操作的基端侧。此外,本图为导丝的示意性图示,包含由绞线形成的螺旋体的截面形状,且与实际的尺寸比例不同。
[0055] 在上述第1实施方式中,采用了编丝螺旋状缠绕而成的单线内侧螺旋体40。与此相对,在本实施方式的导丝100中,如图5及图6所示,采用了由绞线构成的、中空状的内侧螺旋体140,其中绞线绞合多条(本实施方式中为10条)编丝141而成。
[0056] 这样的内侧螺旋体140,编丝141之间能够进行微小的相对移动,具有自由度,柔软性高,因此,在施行向规定方向的旋转操作时,编丝141之间容易松开,随之外径得以扩大,扩径的幅度增大。
[0057] 即,假设外侧螺旋体20被收紧而向内侧变形使得直径减小时,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的内侧螺旋体相比,内侧螺旋体140的外径容易扩大。其结果是,由于双方螺旋体20、140之间易于相互干涉,因此,外侧螺旋体20向内侧的过度变形被得以有效抑制,能够切实地避免上述那样的、邻接的编丝21(绞线22)中一编丝21(绞线22)搭在另一编丝21(绞线22)之上的缺陷。
[0058] 第3实施方式
[0059] 图7为表示本发明的导丝的第3实施方式的局部截面放大图。在图7中,左侧为插入体内的顶端侧,右侧为医师等手术者操作的基端侧。此外,本图为导丝的示意性图示,包含由绞线形成的螺旋体的截面形状,且与实际的尺寸比例不同。
[0060] 如图7及图8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导丝200中的内侧螺旋体240,螺旋状地缠绕多束(本实施方式中为8束)绞线242而成,其中绞线242由多条编丝241绞合而成。具体而言,如图8所示,内侧螺旋体240,螺旋状地缠绕8束绞线242而成,其中绞线242由芯线242a、和6条覆盖芯线242a的外周而缠绕的侧线242b构成。
[0061] 此外,作为形成内侧螺旋体240的芯线242a与侧线242b的材料,不做特别限定,可举例如下:马氏体不锈钢、铁素体不锈钢、奥氏体不锈钢、奥氏体-铁素体双相不锈钢或析出硬化不锈钢等不锈钢,镍钛合金等超弹性合金,作为不透X射线金属的铂、金、钨、钽、铱或这些金属的合金等。
[0062] 具有上述结构的内侧螺旋体240,除了绞线242之间外,形成该绞线242的编丝241之间也能够进行微小的相对移动,因此,与上述第2实施方式的内侧螺旋体相比,具有自由度,柔软性进一步提高。这样的内侧螺旋体240,在施行向规定方向的旋转操作时,更容易松开,随之外径易于扩大,扩径的幅度进一步增大。
[0063] 即,假设外侧螺旋体20被收紧而向内侧变形使得直径减小时,与上述第2实施方式的内侧螺旋体相比,内侧螺旋体240的外径能够大幅扩大。其结果是,通过双方螺旋体20、240之间更切实地干涉,外侧螺旋体20向内侧的过度变形被得以抑制,能够更切实地避免上述那样的、邻接的编丝21(绞线22)中一编丝21(绞线22)搭在另一编丝21(绞线22)之上的缺陷。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