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翻身床

阅读:1024发布:2020-07-22

专利汇可以提供一种翻身床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保健器械领域,提供了一种翻身床,包括床架,床架底部设有用于患者躺卧的床体,床架上设有彼此平行的第一 转轴 和第二转轴、以及用来驱动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正向或反向旋转的动 力 装置,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上分别间隔连接有若干翻身带的一端,翻身带另一端分别与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同侧的床架底部连接。本实用新型的第一转轴与床架底部之间的翻身带可以使瘫痪病人向床架前侧翻身,第二转轴与床架底部之间的翻身带可以使瘫痪病人向床架后侧翻身,即实现了使瘫痪病人左右翻身,解决了瘫痪病人因长期卧床而无法翻身、造成背生褥疮的问题。,下面是一种翻身床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翻身床,包括床架,所述床架底部设有用于患者躺卧的床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床架上设有彼此平行的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以及用来驱动所述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正向或反向旋转的动装置,所述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上分别间隔连接有若干翻身带的一端,所述翻身带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同侧的所述床架底部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翻身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身带与所述床架底部卡合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翻身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装置包括第一驱动件和第一传动机构,所述第一传动机构用于连接所述第一驱动件、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所述第一驱动件通过所述第一传动机构驱动所述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旋转。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翻身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件为电机;所述第一传动机构包括蜗轮、蜗杆、第一链轮、第二链轮和第一传动链,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蜗杆连接,所述蜗杆与蜗轮啮合,且所述蜗轮的轴线垂直于所述蜗杆的轴线,所述第一链轮和第二链轮分别固设于所述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的一端,所述第一传动链套设于所述蜗轮、第一链轮和第二链轮上。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翻身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床架上还设有控制所述第一链轮和第一传动链结合或分离的第一离合器、控制所述第二链轮和第一传动链结合或分离的第二离合器、以及控制所述电机的输出轴和蜗杆结合或分离的第三离合器。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翻身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床体包括床体固定架以及与所述床体固定架铰接的床体活动架,所述床体固定架下方设有若干支架以及设于所述支架下方的滚轮,所述床体活动架由驱动装置驱动而相对于所述床体固定架转动。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翻身床,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第二传动机构,所述第二传动机构用于连接所述第一驱动件和床体活动架,所述第一驱动件通过所述第二传动机构驱动所述床体活动架转动。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翻身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传动机构包括第三链轮、第四链轮、第五链轮、第二传动链、第三传动链、齿轮齿条,所述第三链轮由所述第一驱动件驱动旋转,所述第三链轮设于第四链轮上方,所述第五链轮设于所述第四链轮一侧,所述第二传动链套设于所述第三链轮和第四链轮上,所述第三传动链套设于所述第四链轮和第五链轮上,所述第五链轮固设于第五链轮轴上,所述齿轮固设于所述第五链轮轴的两端,所述齿轮与所述齿条啮合,所述齿轮和齿条设于所述床架底部的框架内。
9.如权利要求8述的一种翻身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床体活动架下方铰接有两驱动架,所述两驱动架之间固设有一驱动杆,所述驱动杆设于所述床架底部的滑槽内,所述滑槽内设有锯齿导轨,所述驱动杆由所述齿条驱动而滑动并卡设于所述锯齿导轨上,所述锯齿导轨由一行程开关控制而垂直上下移动。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翻身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床架包括床架固定架以及与所述床架固定架铰接的床架活动架。

说明书全文

一种翻身床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保健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翻身床。

背景技术

[0002] 长期卧床的瘫痪病人易患褥疮,这是由于身体局部受压迫过久,局部血液循环不良所致。一般而言,正常人不翻身,保持一种卧姿超过2小时,就有患褥疮的危险,因此,定期翻身改变病人体位,能防止身体局部受压过久,是防止褥疮发生的有效手段。
[0003] 目前,瘫痪病人使用的床只能上下升降或头尾升降,不能翻转,因而病人需要翻身时,必须依靠护理人员帮忙翻身,这样做费时费、操作麻烦,而且护理人员一旦操作不当还会加重病人的痛苦。实用新型内容
[0004]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帮助瘫痪病人顺利翻身的翻身床。
[0005]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翻身床,包括床架,所述床架底部设有用于患者躺卧的床体,所述床架上设有彼此平行的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以及用来驱动所述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正向或反向旋转的动力装置,所述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上分别间隔连接有若干翻身带的一端,所述翻身带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同侧的所述床架底部连接。
[0006] 具体地,所述翻身带与所述床架底部卡合连接。
[0007] 具体地,所述动力装置包括第一驱动件和第一传动机构,所述第一传动机构用于连接所述第一驱动件、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所述第一驱动件通过所述第一传动机构驱动所述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旋转。
[0008] 更具体地,所述第一驱动件为电机;所述第一传动机构包括蜗轮、蜗杆、第一链轮、第二链轮和第一传动链,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蜗杆连接,所述蜗杆与蜗轮啮合,且所述蜗轮的轴线垂直于所述蜗杆的轴线,所述第一链轮和第二链轮分别固设于所述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的一端,所述第一传动链套设于所述蜗轮、第一链轮和第二链轮上。
[0009] 更具体地,所述床架上还设有控制所述第一链轮和第一传动链结合或分离的第一离合器、控制所述第二链轮和第一传动链结合或分离的第二离合器、以及控制所述电机的输出轴和蜗杆结合或分离的第三离合器。
[0010] 更具体地,所述床体包括床体固定架以及与所述床体固定架铰接的床体活动架,所述床体固定架下方设有若干支架以及设于所述支架下方的滚轮,所述床体活动架由驱动装置驱动而相对于所述床体固定架转动。
[0011] 更具体地,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第二传动机构,所述第二传动机构用于连接所述第一驱动件和床体活动架,所述第一驱动件通过所述第二传动机构驱动所述床体活动架转动。
[0012] 更具体地,所述第二传动机构包括第三链轮、第四链轮、第五链轮、第二传动链、第三传动链、齿轮齿条,所述第三链轮由所述第一驱动件驱动旋转,所述第三链轮设于第四链轮上方,所述第五链轮设于所述第四链轮一侧,所述第二传动链套设于所述第三链轮和第四链轮上,所述第三传动链套设于所述第四链轮和第五链轮上,所述第五链轮固设于第五链轮轴上,所述齿轮固设于所述第五链轮轴的两端,所述齿轮与所述齿条啮合,所述齿轮和齿条设于所述床架底部的框架内。
[0013] 更具体地,所述床体活动架下方铰接有两驱动架,所述两驱动架之间固设有一驱动杆,所述驱动杆设于所述床架底部的滑槽内,所述滑槽内设有锯齿导轨,所述驱动杆由所述齿条驱动而滑动并卡设于所述锯齿导轨上,所述锯齿导轨由一行程开关控制而垂直上下移动。
[0014] 更具体地,所述床架包括床架固定架以及与所述床架固定架铰接的床架活动架。
[0015]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翻身床具有以下优点:
[0016] (1)第一转轴与床架底部之间的翻身带可以使瘫痪病人向床架前侧翻身,第二转轴与床架底部之间的翻身带可以使瘫痪病人向床架后侧翻身,即实现了使瘫痪病人左右翻身,解决了瘫痪病人因长期卧床而无法翻身、造成背生褥疮的问题;
[0017] (2)第一转轴与第二转轴之间的翻身带可以使瘫痪病人向上悬空抬起,可以对病人进行通,护理人员也可以很方便地更换患者的被褥,为患者更衣、擦身或背部按摩等;
[0018] (3)本实用新型的床体不仅具有供瘫痪病人躺卧的功能,还可以折叠成轮椅形状,充当轮椅使用,打开床架,可以把患者推到室外活动,或推到浴室沐浴更衣,或推到洗手间大小便等。附图说明
[0019]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翻身床的示意图;
[0020]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未安装翻身带的翻身床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0022]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翻身床,包括床架1,床架1左右两侧分别连接有支撑柱2,床架1的底部设置有用于患者躺卧和坐起的床体3,床体3平放时,患者可以躺卧,床体3立起来时,可以帮助患者坐起来;床架1上端前后两侧分别设有平行于该床架1长度方向的第一转轴4和第二转轴5、以及用来驱动第一转轴4和第二转轴5正向或反向旋转的动力装置6,第一转轴4和第二转轴5上分别间隔连接有若干翻身带7,翻身带7另一端分别与第一转轴4和第二转轴5同侧的床架1的底部连接,翻身带7可随第一转轴4和第二转轴5的转动缠绕于该第一转轴4和第二转轴5上或由缠绕于该第一转轴4和第二转轴5上逐渐松开。
[0023] 具体地,翻身带7与床架1的底部卡合连接。使用时,可将连接于第一转轴4上的翻身带7的下端从床架1的底部取下来直接连接到第二转轴5上,或者将接于第二转轴5上的翻身带7的下端从床架1的底部取下来直接连接到第一转轴4上,这样既减少了翻身带7的使用数量,又便于使用者操作。
[0024] 当需要使瘫痪病人向床架1前侧方向翻身时,将连接于第一转轴4上的翻身带7的下端从床架1底部取下,然后将翻身带7从患者的背部穿过,使患者卧于第一转轴4与床架1底部之间的翻身带7上,然后启动动力装置6,由动力装置6驱动第一转轴4正转,翻身带7逐渐缠绕于第一转轴4上,同时患者随着翻身带7的向上运动而逐渐向床架1前侧方向自动翻身;而当动力装置6驱动第一转轴4反转时,翻身带7逐渐从第一转轴4上松开,患者也逐渐从翻身状态自动回到平躺状态。
[0025] 当需要使瘫痪病人向床架1后侧方向翻身时,将连接于第二转轴5上的翻身带7的下端从床架1底部取下,然后将翻身带7从患者的背部穿过,使患者卧于第二转轴5与床架1底部之间的翻身带7上,然后启动动力装置6,由动力装置6驱动第二转轴5正转,翻身带7逐渐缠绕于第二转轴5上,同时患者随着翻身带7的向上运动而逐渐向床架1后侧方向自动翻身;而当动力装置6驱动第二转轴5反转时,翻身带7逐渐从第二转轴5上松开,患者也逐渐从翻身状态自动回到平躺状态。
[0026] 当需要使瘫痪病人从床体3向悬空上升起时,取下连接于第一转轴4或第二转轴5上的翻身带7,然后将翻身带7从患者的背部穿过,使患者卧于第一转轴4和第二转轴5之间的翻身带7上,然后启动动力装置6,由动力装置6同时驱动第一转轴4和第二转轴5背向转动,床架1前后两侧的翻身带7逐渐缠绕于第一转轴4和第二转轴5上,同时患者随着翻身带7的向上运动而逐渐被向上抬起,患者被悬空抬起后,可以对患者进行通风,护理人员也可以很方便地更换患者的被褥,为患者更衣、擦身或背部按摩等;而当动力装置6驱动第一转轴4和第二转轴5对向转动,床架1前后两侧的翻身带7逐渐从第一转轴4和第二转轴5上松开,患者也逐渐从悬空状态自动回到床体3上。
[0027] 以下对本实用新型各组成部分作详细介绍。
[0028] 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动力装置6包括第一驱动件和第一传动机构,第一传动机构用于连接第一驱动件、第一转轴4和第二转轴5,所述第一驱动件通过所述第一传动机构驱动所述第一转轴4和第二转轴旋转5。
[0029] 具体地,所述第一驱动件为电机61,所述第一传动机构包括电机61、蜗轮62、蜗杆63、第一链轮64、第二链轮65和第一传动链66,电机61的输出轴与蜗杆63连接,蜗杆63与蜗轮62啮合,且蜗轮62的轴线垂直于蜗杆63的轴线,第一链轮64和第二链轮65分别固设于第一转轴4和第二转轴5的一端,第一传动链66套设于蜗轮62、第一链轮64和第二链轮65上。床架1上还设有控制第一链轮64和第一传动链66结合或分离的第一离合器(未示出)、控制第二链轮65和第一传动链66结合或分离的第二离合器(未示出)、以及控制电机61的输出轴和蜗杆63结合或分离的第三离合器(未示出)。进一步地,床架1上还设有用于张紧第一传动链66的张紧轮67,以防止因传动链66松动而影响第一传动链
66的动力传递效果。
[0030] 上述动力装置6的具体工作原理如下:
[0031] (1)当需要使瘫痪病人向床架1前侧方向翻身时,第一离合器闭合,使第一链轮64和第一传动链66结合,同时,第三离合器闭合,使电机61的输出轴和蜗杆63结合,而第二离合器断开,使第二链轮65和第一传动链66分离,此时,当电机61正转时,电机61的输出轴驱动蜗杆63转动,蜗杆63再带动蜗轮62旋转,蜗轮62通过第一传动链66带动第一链轮64正转,由于第一链轮64固设于第一转轴4的一端,第一转轴4也开始正转,翻身带7逐渐缠绕于第一转轴4上,同时患者随着翻身带7的向上运动而逐渐向床架1前侧方向自动翻身;同理,当电机61反转时,可使第一转轴4随之反转,这样,翻身带7逐渐从第一转轴4上松开,患者也逐渐从翻身状态自动回到平躺状态。
[0032] (2)当需要使瘫痪病人向床架1后侧方向翻身时,第二离合器闭合,使第二链轮65和第一传动链66结合,同时,第三离合器闭合,使电机61的输出轴和蜗杆63结合,而第一离合器断开,使第一链轮64和第一传动链66分离,此时,当电机61正转时,电机61的输出轴驱动蜗杆63转动,蜗杆63再带动蜗轮62旋转,蜗轮62通过第一传动链66带动第二链轮65正转,由于第二链轮65固设于第二转轴5的一端,第二转轴5也开始正转,翻身带7逐渐缠绕于第二转轴5上,同时患者随着翻身带7的向上运动而逐渐向床架1后侧方向自动翻身;同理,当电机61反转时,可使第二转轴5随之反转,这样,翻身带7逐渐从第二转轴5上松开,患者也逐渐从翻身状态自动回到平躺状态。
[0033] (3)当需要使瘫痪病人从床体3向上升起时,使患者卧于第一转轴4和第二转轴5之间的翻身带7上,第一离合器、第二离合器和第三离合器均闭合,使第一链轮64和第一传动链66结合,第二链轮65和第一传动链66结合,电机61的输出轴和蜗杆63结合,此时,当电机61正转时,电机61的输出轴驱动蜗杆63转动,蜗杆63再带动蜗轮62旋转,蜗轮62通过第一传动链66带动第一链轮64和第二链轮65背向转动,由于第一链轮64和第二链轮65分别固设于第一转轴4和第二转轴5的一端,第一转轴4和第二转轴5也开始背向转动,床架1前后两侧的翻身带7逐渐缠绕于第一转轴4和第二转轴5上,同时,患者随着翻身带
7的向上运动而逐渐被向上抬起,患者被悬空抬起后,护理人员就可以很方便地更换患者的被褥,为患者更衣、擦身或背部按摩等;同理,当电机61反转时,第一转轴4和第二转轴5随之对向转动,床架1前后两侧的翻身带7逐渐从第一转轴4和第二转轴5上松开,患者也逐渐从悬空状态自动回到床体3上。
[0034] 较佳地,床架1前后两侧的翻身带7以及第一转轴4和第二转轴5之间的翻身带7最好各设置5条,这样,可以用上述5条翻身带7分别托住患者的头颈部、肩膀、腰部、臀部、膝部,在患者翻身或向上抬起的过程中,翻身带7可以对患者身体的各部分平衡施力,使患者平稳地翻身或抬起,保证了患者在翻身或抬起过程中的舒适度,解决了因翻身带7对患者身体施力不均而使患者产生痛苦的问题。
[0035] 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床体3包括床体固定架31以及与该床体固定架31铰接的床体活动架32,床体固定架31下方设有支架33以及与支架33连接的滚轮34,床体活动架32由驱动装置8驱动而相对于床体固定架31转动。当床体活动架32与床体固定架31处于同一位置时,患者处于平躺状态;当需要使患者坐起来时,由驱动装置8驱动床体活动架32相对于床体固定架31转动而成一定度,这样,患者就可以自动坐起来,床体活动架32相对于床体固定架31的角度可以根据需要随意调节,以保证患者的舒适度。
[0036] 所述驱动装置8包括第二传动机构,第二传动机构用于连接第一驱动件(即电机61)和床体活动架32,第一驱动件通过第二传动机构驱动床体活动架32转动。
[0037] 具体地,所述第二传动机构包括第三链轮81、第四链轮82、第五链轮83、第二传动链84、第三传动链85、齿轮86和齿条87,第三链轮81可由上述电机61驱动旋转,第三链轮81设于第四链轮82上方,第五链轮83设于第四链轮82一侧,第二传动链84套设于第三链轮81和第四链轮82上,第三传动链85套设于第四链轮82和第五链轮83上,第五链轮83固设于第五链轮轴831上,齿轮86固设于第五链轮轴831的两端,齿轮86与齿条87啮合,齿轮86和齿条87设于床架1底部的框架内。另外,活动支架32下方铰接有两驱动架35,两驱动架35之间固设有一驱动杆36,驱动杆36设于床架1底部的滑槽37内,滑槽37内设有锯齿导轨38,驱动杆36由齿条87驱动而水平运动并可卡设于锯齿导轨38上,锯齿导轨38可由一行程开关(未示出)控制而垂直上下移动。
[0038] 上述驱动装置8的具体工作原理如下:
[0039] (1)当需要使患者坐起来时,第一离合器、第二离合器和第三离合器均断开,第一链轮64和第一传动链66分离,第一转轴4停止转动,第二链轮65也和第一传动链66分离,第二转轴5也停止转动,同时,电机61的输出轴和蜗杆63也分离,分离后电机61的输出轴自动与第三链轮81上的转轴结合,当电机61正转时,电机61驱动第三链轮81正转,第三链轮81通过第二传动链84驱动第四链轮82正转,第四链轮82再通过第三传动链85驱动第五链轮83正转,这样,固设于第五链轮轴831两端的齿轮86也随着正转,齿轮86驱动齿条87水平向左运动,齿条87在向左运动的同时推动驱动杆36在锯齿导轨38上向左运动,由于驱动杆36在向左运动过程中可卡设于锯齿导轨38上的任一锯齿凹槽内,因此,与驱动杆36连接的床体活动架32可停留在任意位置处,亦即床体活动架32与床体固定架31之间的夹角可在0~90°之间任意调节,从而使患者获得最佳的靠背角度,保证了患者的舒适度。
[0040] (2)当需要使患者躺下时,只需使步骤(1)的电机61反转,电机61驱动第三链轮81反转,第三链轮81通过第二传动链84驱动第四链轮82反转,第四链轮82再通过第三传动链85驱动第五链轮83反转,这样,固设于第五链轮轴831两端的齿轮86也随着反转,齿轮86驱动齿条87水平向右运动,与此同时,锯齿导轨38由行程开关控制而垂直向下移动,使锯齿导轨38与驱动杆36脱离连接,在齿条87向右运动的过程中,驱动杆36失去齿条87的支撑力,床体活动架32在其自身重力的作用下逐渐缓慢落下,直至与床体固定架31水平一致,这样,就实现了患者自动躺下的目的。
[0041] 进一步地,所述床架1包括床架固定架11以及与床架固定架11铰接的床架活动架12,本实施例的床架固定架11与床架活动架12之间具体采用合页13活动连接。在使用过程中,通过人力向外推动床架活动架12,由于第一转轴4、第二转轴5与活动架12之间为活动连接且具有一定的活动间隙,因而可以使床架1向外打开一定角度,这样,就可以将床体3推出,由于床体3下方设有与支架33连接的滚轮34,床体3在这里就起到了轮椅的作用,可以通过该床体3将患者推到室外活动,或推到浴室沐浴更衣,或推到洗手间大小便等。
[0042] 更进一步地,为了使床架1在地面上放置稳定,本实用新型还在床架1底部安装有若干与地面吸附真空吸盘9,真空吸盘9可以为脚踏式吸盘或电动吸盘,这样,就可以将床架1牢牢地固定到地面上了,在患者左右翻身或悬空抬起的过程中,床架1稳定牢固,不会因为床架1移动而影响其正常的功能。
[0043] 更进一步地,为了使第一转轴4和第二转轴5在床架1上连接稳定,本实用新型采用丝绳10将第一转轴4、第二转轴5与床架1连接起来,钢丝绳10与第一转轴4和第二转轴5之间均为活动连接,从而不影响第一转轴4和第二转轴5的正常转动,而钢丝绳10与床架1之间为固定连接,这样可以使钢丝绳10牢牢拉紧第一转轴4和第二转轴5。通过以上设置,在通过第一转轴4和第二转轴5来实现患者左右翻身或向上悬空抬起时,第一转轴4和第二转轴5不会因为受力过大而导致连接不可靠。
[0044]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