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解剖与生理 / 冠状动脉 / 冠状动脉用导管及其卡合方法

冠状动脉导管及其卡合方法

阅读:555发布:2020-05-15

专利汇可以提供冠状动脉导管及其卡合方法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 发明 提供 冠状动脉 用 导管 及其卡合方法。该冠状动脉用导管能够产生适当的支持 力 ,从而能够良好地卡合在动脉内。一种冠状动脉用导管(10),其用于将顶端从动脉导入至冠状动脉口,其中,在内部形成有管腔(11)的、处于自然状态下的导管主体(20)具有:直线状的基端直线部(23);第1弯曲部(24),其自上述基端直线部弯曲并且向顶端侧延伸;直线状的中间直线部(25),其自上述第1弯曲部向顶端侧延伸;第2弯曲部(26),其自上述中间直线部弯曲并且向顶端侧延伸;及最顶端部(27),其自上述第2弯曲部延伸至顶端,投影于上述第1弯曲部及中间直线部共有的平面上的、上述第1弯曲部及上述第2弯曲部的弯曲方向一致。,下面是冠状动脉导管及其卡合方法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冠状动脉导管,其用于将顶端从动脉导入至冠状动脉口,其中,在内部形成有管腔的、处于自然状态下的导管主体具有:
直线状的基端直线部;
第1弯曲部,其自上述基端直线部弯曲并且向顶端侧延伸;
直线状的中间直线部,其自上述第1弯曲部向顶端侧延伸;
第2弯曲部,其自上述中间直线部弯曲并且向顶端侧延伸;及
最顶端部,其自上述第2弯曲部延伸至顶端,所述最顶端部在自然状态下呈向一个方向弯曲的形状;
投影于上述第1弯曲部及中间直线部共有的平面上的、上述第1弯曲部及上述第2弯曲部的弯曲方向一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冠状动脉用导管,其中,
在经由臂的动脉导入上述冠状动脉用导管并使上述最顶端部卡合于上述冠状动脉口时,
上述中间直线部配置为在主动脉内及头臂动脉内这两者的范围,
上述第1弯曲部配置在上述头臂动脉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冠状动脉用导管,其中,
在经由臂的动脉导入上述冠状动脉用导管并使上述最顶端部卡合于上述冠状动脉口时,
上述最顶端部自升主动脉的、比上述冠状动脉口靠主动脉瓣侧朝向上述冠状动脉口延伸,上述最顶端部的轴线相对于上述冠状动脉口的轴线倾斜,
上述最顶端部及上述第2弯曲部的一部分向相同的第1方向弯曲,
上述第2弯曲部的一部分同升主动脉内壁的与上述冠状动脉口相反的一侧的部分线抵接,
上述中间直线部以顶端侧的部位向上述第1方向弯曲、并且基端侧的部位向与上述第
1方向相反的一侧的第2方向弯曲的状态,配置在上述升主动脉及头臂动脉内,上述第1弯曲部以向上述第2方向弯曲的状态配置在上述头臂动脉内,
上述基端直线部以向上述第2方向弯曲的状态配置在上述头臂动脉内或者右骨下动脉内,上述基端直线部至少一部分与头臂动脉内壁或者右锁骨下动脉内壁线抵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冠状动脉用导管,其中,
在经由臂的动脉导入上述冠状动脉用导管并使上述最顶端部卡合于上述冠状动脉口时,
上述最顶端部与上述冠状动脉内壁线抵接,
上述第2弯曲部的至少一部分向第1方向弯曲,并且同升主动脉内壁的与上述冠状动脉口相反的一侧的部分线抵接,
上述中间直线部以向与上述第1方向相反的一侧的第2方向弯曲的状态,配置在上述升主动脉内及头臂动脉内,
上述第1弯曲部以向上述第2方向弯曲的状态配置在上述头臂动脉内,
上述基端直线部以向上述第2方向弯曲的状态配置在上述头臂动脉内或者右锁骨下动脉内,上述基端直线部至少一部分与头臂动脉内壁或者右锁骨下动脉内壁线抵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冠状动脉用导管,其中,
在经由股动脉导入上述冠状动脉用导管并使上述最顶端部卡合于上述冠状动脉口时,上述最顶端部与上述冠状动脉内壁线抵接,
上述第2弯曲部的基端侧的一部分、中间直线部、第1弯曲部、及基端直线部的至少顶端侧向第1方向弯曲,并且,彼此相连续地同包含升主动脉、主动脉弓及降主动脉在内的主动脉的内壁的与上述冠状动脉口相反的一侧的部分线抵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冠状动脉用导管,其中,
在经由臂的动脉导入上述冠状动脉用导管并使上述最顶端部卡合于上述冠状动脉口时;
上述第2弯曲部同升主动脉内壁的、与上述冠状动脉口相反的一侧的部分线抵接;
上述中间直线部配置为在上述升主动脉内及头臂动脉内这两者的范围;及上述第1弯曲部配置在上述头臂动脉内。

说明书全文

冠状动脉导管及其卡合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心脏或者其周边组织的治疗·造影用的冠状动脉用导管及其卡合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以往,为了对冠状动脉进行造影而使用了一种对冠状动脉供给造影剂的冠状动脉造影用导管。
[0003] 而且,使用导管进行的末梢部位的治疗也被广泛地推行,作为其一例,能够列举出一种使用带有能够扩张的球囊的治疗用导管进行的缺血性心脏病治疗的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在进行这样的治疗时,为了使治疗用导管安全且有效地插入至目标血管,并使其在目标位置发挥充分的作用,需要一种这样的引导导管,该引导导管用于施加支持,以缓和因插入治疗用导管而产生的反作用,并且将治疗用导管保持在期望的位置。
[0004] 作为一例,在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2中描述了这样的构造:顶端卡合于左冠状动脉口的引导导管通过与升主动脉内壁的、位于与左冠状动脉口的相反的一侧的部分线抵接,从而施加支持力。
[0005] 这样的冠状动脉造影用导管、引导导管通常利用赛尔丁格(Seldinger)法或者鞘管(Sheath)法自股动脉导入,在选择性地确保了冠状动脉之后,经由该导管的内部的管腔,将造影剂、PTCA用球囊导管等治疗用导管导入。
[0006] 专利文献1:美国专利第6475195号说明书
[0007] 专利文献2:美国专利第5603704号说明书

发明内容

[0008]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0009] 在使用上述冠状动脉用导管进行的造影、治疗中,通常,由于导入部位为大腿部,因此在术后,为了止血而需要对穿刺部长时间压迫,并需要让患者卧床安静地休息,因此患者的负担较大。
[0010] 因此,近年来,提出了一种从臂的动脉、特别是肱动脉(Brachial Artery)或者桡动脉(Radial Artery)导入冠状动脉用导管的方法。若将冠状动脉用导管从臂的动脉导入,则能够缩短术后的对穿刺部的压迫时间及患者卧床的时间,能够减少患者的负担。
[0011] 但是,在上述专利文献1所述的引导导管中,在与升主动脉内壁线抵接而施加了支持力的部位的基端侧,以引导导管离开升主动脉内壁的方式形成了弯折部。因而,若将该引导导管从臂的动脉导入,则由于从头臂动脉进入主动脉而朝向冠状动脉,因此会向与弯折部相反的方向挠曲。虽然由该挠曲而产生了支持力,但是由于在比该产生挠曲的部位靠顶端侧存在向与该挠曲相反的方向弯曲的弯折部,因此无法充分地发挥因挠曲而产生的支持力。
[0012] 而且,上述的专利文献2所述的引导导管整体以向一个方向弯曲的方式形成,若将该引导导管从臂的动脉导入,则由于从头臂动脉进入主动脉而朝向冠状动脉,因此会使弯曲的引导导管向反方向挠曲,可能发生支持力过大的情况。
[0013] 本发明即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做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产生适当的支持力,从而能够良好地卡合在动脉内的冠状动脉用导管。
[0014]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0015] 用于达到上述目的的冠状动脉用导管用于将顶端从动脉导入至冠状动脉口,其中,在内部形成有管腔的、处于自然状态下的导管主体具有:直线状的基端直线部;第1弯曲部,其自上述基端直线部弯曲并且向顶端侧延伸;直线状的中间直线部,其自上述第1弯曲部向顶端侧延伸;第2弯曲部,其自上述中间直线部弯曲并且向顶端侧延伸;及最顶端部,其自上述第2弯曲部延伸至顶端,投影于上述第1弯曲部及中间直线部共有的平面上的、上述第1弯曲部及上述第2弯曲部的弯曲方向一致。
[0016] 发明的效果
[0017] 像上述那样构成的冠状动脉用导管通过使第2弯曲部的至少一部分抵接于升主动脉内壁的与冠状动脉口相反的一侧的部分,而作为支持支承而发挥作用,并且使第1弯曲部向与原始的形状相反的方向挠曲,并借助直线状的中间直线部使因该挠曲而产生的反弹力作为适当的支持力而发挥作用,从而良好地卡合于动脉。
[0018] 在经由臂的动脉导入上述冠状动脉用导管并使上述最顶端部卡合于上述冠状动脉口时,上述中间直线部配置为在上述主动脉内及头臂动脉内这两者的范围,上述第1弯曲部配置在上述头臂动脉内,采用这样的结构,能够不在升主动脉内而在头臂动脉内使第1弯曲部向反方向挠曲而产生支持力,并且能够借助配置为在主动脉内及头臂动脉内这两者的范围的中间直线部使适当的支持力向顶端侧传递。
[0019] 在经由臂的动脉导入上述冠状动脉用导管并使上述最顶端部卡合于上述冠状动脉口时,上述最顶端部自升主动脉的、比上述冠状动脉口靠主动脉瓣侧朝向上述冠状动脉口延伸,上述最顶端部的轴线相对于上述冠状动脉口的轴线倾斜,上述最顶端部及上述第2弯曲部的一部分向相同的第1方向弯曲,上述第2弯曲部的一部分同升主动脉内壁的与上述冠状动脉口相反的一侧的部分线抵接,上述中间直线部以顶端侧的部位向上述第1方向弯曲、并且基端侧的部位向与上述第1方向相反的一侧的第2方向弯曲的状态,配置在上述升主动脉及头臂动脉内,上述第1弯曲部以向上述第2方向弯曲的状态配置在上述头臂动脉内,上述基端直线部以向上述第2方向弯曲的状态配置在上述头臂动脉内或者右骨下动脉内,上述基端直线部至少一部分与头臂动脉内壁或者右锁骨下动脉内壁线抵接,采用这样的结构,利用卡合于冠状动脉口的最顶端部、卡合于升主动脉的内壁的第2弯曲部、及卡合于头臂动脉的内壁或者右锁骨下动脉的内壁的基端直线部,使得导管主体被良好地支承在动脉内。而且,由于最顶端部自升主动脉的、比冠状动脉口靠主动脉瓣侧朝向冠状动脉口延伸,最顶端部的轴线相对于冠状动脉口的轴线倾斜,因此在冠状动脉口附近产生在最顶端部与第2弯曲部之间夹持的力,使得最顶端部难以从冠状动脉口脱离。而且,由于中间直线部具有拐点,因此抑制产生过度的支持力,而且,由于最顶端部的轴线相对于冠状动脉口的轴线倾斜,因此抑制导管主体向冠状动脉过度插入。
[0020] 在经由臂的动脉导入上述冠状动脉用导管并使上述最顶端部卡合于上述冠状动脉口时,上述最顶端部与上述冠状动脉内壁线抵接,上述第2弯曲部的至少一部分向第1方向弯曲,并且同升主动脉内壁的与上述冠状动脉口相反的一侧的部分线抵接,上述中间直线部以向与上述第1方向相反的一侧的第2方向弯曲的状态,配置在上述升主动脉内及头臂动脉内,上述第1弯曲部以向上述第2方向弯曲的状态配置在上述头臂动脉内,上述基端直线部以向上述第2方向弯曲的状态配置在上述头臂动脉内或者右锁骨下动脉内,上述基端直线部至少一部分与头臂动脉内壁或者右锁骨下动脉内壁线抵接,采用这样的结构,利用以贯穿于冠状动脉的方式卡合于该冠状动脉的最顶端部、卡合于升主动脉的内壁的第2弯曲部、及卡合于头臂动脉的内壁或者右锁骨下动脉的内壁的基端直线部,使得导管主体被良好地支承在动脉内。而且,通过直线状的中间直线部挠曲,从而抑制产生过度的支持力,抑制导管主体向冠状动脉过度插入。
[0021] 在经由股动脉导入上述冠状动脉用导管并使上述最顶端部卡合于上述冠状动脉口时,上述最顶端部与上述冠状动脉内壁线抵接,上述第2弯曲部的基端侧的一部分、中间直线部、第1弯曲部、及基端直线部的至少顶端侧向第1方向弯曲,并且,彼此相连续地同包含升主动脉、主动脉弓及降主动脉在内的主动脉的内壁的与上述冠状动脉口相反的一侧的部分线抵接,采用这样的结构,利用卡合于冠状动脉口的最顶端部、卡合于主动脉的内壁的第2弯曲部、中间直线部、第1弯曲部及基端直线部,使得导管主体被良好地支承在动脉内。另外,第2弯曲部、中间直线部、第1弯曲部及基端直线部向与处于自然状态时的弯曲方向相同的方向弯曲,因此抑制产生过度的支持力,抑制导管主体向冠状动脉过度插入。
[0022] 一种冠状动脉用导管的卡合方法,该冠状动脉用导管的卡合方法用于使冠状动脉用导管卡合于冠状动脉口,该冠状动脉用导管用于通过臂的动脉将顶端导入冠状动脉口,其中,上述冠状动脉用导管的、在内部形成有管腔的、处于自然状态下的导管主体具有:直线状的基端直线部;第1弯曲部,其自上述基端直线部弯曲并且向顶端侧延伸;直线状的中间直线部,其自上述第1弯曲部向顶端侧延伸;第2弯曲部,其自上述中间直线部弯曲并且向顶端侧延伸;及最顶端部,其自上述第2弯曲部延伸至顶端,投影于上述第1弯曲部及中间直线部共有的平面上的、上述第1弯曲部及上述第2弯曲部的弯曲方向一致,上述卡合方法包括:使上述最顶端部卡合于冠状动脉口;使上述第2弯曲部同升主动脉内壁的、与上述冠状动脉口相反的一侧的部分线抵接;使上述中间直线部配置为在上述升主动脉内及头臂动脉内这两者的范围;及使上述第1弯曲部配置在上述头臂动脉内,采用这样的方法,能够不在升主动脉内而在头臂动脉内使第1弯曲部向反方向挠曲而产生支持力,并且能够借助配置为在升主动脉内及头臂动脉内这两者的范围的中间直线部,使适当的支持力向顶端侧传递。附图说明
[0023] 图1是本实施方式的冠状动脉用导管的俯视图。
[0024] 图2是从图1的箭头X观察的向视图。
[0025] 图3是沿着图1的3-3线的剖视图。
[0026] 图4是表示将本实施方式的冠状动脉用导管导入血管的导入方法的概略说明图。
[0027] 图5是表示将本实施方式的冠状动脉用导管从臂的动脉导入、并使其卡合于左冠状动脉口的状态的概略说明图。
[0028] 图6是表示将本实施方式的冠状动脉用导管从臂的动脉导入、并使顶端到达左冠状动脉口附近的状态的概略说明图。
[0029] 图7是表示将本实施方式的冠状动脉用导管从臂的动脉导入、并使其穿过主动脉窦附近而卡合于左冠状动脉口的状态的概略说明图。
[0030] 图8是表示将本实施方式的冠状动脉用导管从股动脉导入、并使其卡合于左冠状动脉口的状态的概略说明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1]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另外,为了便于说明,有时会夸张附图的尺寸比例,而与实际的比例不同。另外,在本说明书中,将导管的用于插入管腔的一侧称作“顶端”或者“顶端侧”,将导管的用于操作的近手侧称作“基端”或者“基端侧”。
[0032]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冠状动脉用导管10(以下,也称作导管10)用于将顶端从左臂的动脉或者右臂的动脉(特别是右臂的动脉)导入至左冠状动脉口或者右冠状动脉口(特别是左冠状动脉口102)。另外,实施方式的冠状动脉用导管10也能够将顶端从股动脉导入至左冠状动脉口或者右冠状动脉口。
[0033] 如图1所示,导管10具有:具有挠性的中空构造的导管主体20和连结于该导管主体20的基端部的接头(hub)30。接头30作为在注入造影剂等时的注入口或者治疗用设备的插入口而发挥作用。
[0034] 为了能够将导管10从人的肱动脉、优选从桡动脉100(参照图4)导入,导管主体20的外径在其整个长度范围内设定为2.7mm以下(优选的是2.1mm以下)。从臂导入进来的导管10经由右锁骨下动脉112及头臂动脉101(参照图5)到达升主动脉104。
[0035] 导管主体20包括在自然状态下呈大致直线状的主体基端部21和设于主体基端部21的顶端侧、且在自然状态下能够被赋予规定形状的主体顶端部22。在此,“自然状态”是指无外力作用的状态,在以下的说明中也指相同的意思。
[0036] 主体基端部21在自然状态下实质上呈直线状(大致直线状)。主体基端部21的长度虽未被特别限定,但是优选为400mm~1200mm。
[0037] 主体顶端部22包括:基端直线部23,其自主体基端部21延伸;第1弯曲部24,其自基端直线部23弯曲并且向顶端侧延伸;直线状的中间直线部25,其自第1弯曲部24向顶端侧延伸;第2弯曲部26,其自中间直线部25弯曲并且向顶端侧延伸;及最顶端部27,其自第2弯曲部26延伸至顶端。基端直线部23、第1弯曲部24及中间直线部25存在于大致同一个平面A(参照图2)上。
[0038] 基端直线部23位于从图1所示的部位e至部位f的范围,其在自然状态下实质上呈直线状(大致直线状)。基端直线部23自主体基端部21连续地形成。能够适当地决定基端直线部23的长度L1。
[0039] 第1弯曲部24位于从图1所示的部位d至部位e的范围,其在自然状态下呈向一个方向弯曲的形状。优选的是,第1弯曲部24设定为在自然状态下,曲率半径R1为60mm~150mm,曲率半径R1的延伸度(绕曲率中心的延伸范围)为10°~30°。在图1所示的结构例中,第1弯曲部24的曲率半径R1设定为84mm,延伸角度设定为21°。优选在经由臂的动脉导入冠状动脉用导管10并使最顶端部27卡合于左冠状动脉106的口部即左冠状动脉口102时,第1弯曲部24配置在头臂动脉101内(参照图6、图7)。
[0040] 中间直线部25位于从图1所示的部位c至部位d的范围,其在自然状态下实质上呈直线状(大致直线状)。优选将中间直线部25的长度L2做成例如15mm~40mm左右。在图1所示的结构例中,中间直线部25的长度L2为27mm。优选在经由臂的动脉导入冠状动脉用导管10并使最顶端部27卡合于左冠状动脉口102时,中间直线部25配置为在主动脉103内及头臂动脉101内这两者的范围(参照图6、图7)。
[0041] 第2弯曲部26位于从图1所示的部位b至部位c的范围,其在自然状态下呈向一个方向弯曲的形状。第2弯曲部26以从基端侧随着朝向顶端侧去而曲率半径逐渐变小的方式形成。优选的是,第2弯曲部26设定为:在自然状态下,以基端侧排列曲率半径R2~曲率半径R5的方式形成,曲率半径R2为20mm~50mm,曲率半径R2的延伸角度为20°~70°,曲率半径R3为10mm~40mm,曲率半径R3的延伸角度为20°~90°,曲率半径R4为10mm~40mm,曲率半径R4的延伸角度为20°~90°,曲率半径R5为10mm~40mm,曲率半径R5的延伸角度为20°~90°。在图1所示的结构例中,第2弯曲部26的曲率半径R2为39mm,曲率半径R2的延伸角度为35°,曲率半径R3为21mm,曲率半径R3的延伸角度为66°,曲率半径R4为17mm,曲率半径R4的延伸角度为53°,曲率半径R5为14mm,曲率半径R5的延伸角度为57°。优选第2弯曲部26的曲率半径设定得大于升主动脉104(参照图5)的内半径。
[0042] 最顶端部27位于从图1所示的部位a至部位b的范围,其在自然状态下呈向一个方向弯曲的形状。优选的是,最顶端部27设定为:在自然状态下,曲率半径R6为20mm~150mm,曲率半径R6的延伸角度为5°~50°。曲率半径R6大于第2弯曲部26的曲率半径R5。在图1所示的结构例中,最顶端部27的曲率半径R6为32mm,延伸角度α6为34°。
[0043] 如图2所示,第2弯曲部26及最顶端部27可以存在于基端直线部23、第1弯曲部24及中间直线部25共有的平面A,也可以以偏离平面A的方式倾斜。在以偏离平面A的方式倾斜的情况下,从主体顶端部22位于主体基端部21的上侧、并且主体顶端部22位于主体基端部21的右侧的视角(从图2的箭头Y方向观察的视角)观察主体顶端部22时,第2弯曲部26及最顶端部27相对于平面A向内侧倾斜,并以远离平面A的方式延伸。第2弯曲部26及最顶端部27相对于平面A的倾斜角度β优选设定为0°~30°左右。在图
2所示的结构例中,倾斜角度β为10°。该倾斜角度β所起的作用是容易使最顶端部27向左冠状动脉口102插入。即,假设人的主动脉103所在的平面A(人的升主动脉104及头臂动脉101共有的平面),当从主动脉103的前侧观察主动脉103及左冠状动脉口102时,左冠状动脉口102位于比主动脉103所在的平面A稍靠跟前侧,而最顶端部27及第2弯曲部26向相对于第1弯曲部24及中间直线部25共有的平面A倾斜的方向延伸。因此,在主体顶端部22被导入主动脉103内时,无论第1弯曲部24及中间直线部25位于主动脉103所在的面或者与该面平行的面,第2弯曲部26及最顶端部27都指向左冠状动脉口102侧。
因此,能够更迅速、可靠、且容易地将最顶端部27向左冠状动脉口102导入。
[0044] 而且,投影于基端直线部23、第1弯曲部24及中间直线部25在自然状态下共有的平面A上的、第2弯曲部26及最顶端部27的弯曲方向、即在图1的纸面上所表示的弯曲方向与第1弯曲部24的弯曲方向一致。
[0045] 如图3所示,冠状动脉用导管10在导管主体20的大致中心部形成有在顶端开口的管腔11。
[0046] 而且,导管主体20为这样的构造:自内侧朝向外侧,内层51、中层52、外层53同心地层叠起来。通过做成这样的结构,能够设定为具有抑制导管主体20弯折等期望的特性。
[0047] 作为内层51、中层52及外层53的构成材料,能够使用聚酰胺类树脂(例如尼龙11、尼龙12、尼龙6)、聚酯类聚酰胺类树脂(例如グリラックス(Grelax)(商品名、厂商DIC))、聚醚类聚酰胺树脂(例如ペバックス(Pebax)(商品名、厂商/アトケム))、聚酯、ABS树脂、聚酯弹性体树脂、聚氨酯弹性体树脂、氟类树脂(PFA、PTFE、ETFE等)。特别是通过将ABS树脂、或者尼龙用作内层51、中层52及外层53的构成材料,从而能够对主体顶端部22赋予适当的强度。而且,通过在内层51使用氟类树脂、优选的是PTFE,从而提高被插入管腔11的引导线40(参照图5)、治疗用导管的操作性。另外,为了能够一边在X射线透视下确认导管10的位置一边插入导管10,优选在构成导管主体20的材料中混合例如像硫酸钡、三化二铋、钨那样的X射线非透射材料。
[0048] 而且,内层51、中层52及外层53的厚度虽未被特别限定,但是,在图示的例子中,内层51的厚度比中层52的厚度及外层53的厚度薄。而且,内层51、中层52及外层53彼此被适当的粘接剂粘接起来,或者利用热量熔接起来,或者通过被覆成形等一体成形。中层和外层也可以提供为由相同的构成材料构成的一层材料。
[0049] 在中层52的整周范围作为加强构件埋设有金属网54。金属网54也可以以与内层51的外表面相接触的方式存在。该金属网54在导管10的长度方向上自导管主体20的顶端在空出了规定长度的大致整个长度范围内埋设。金属网54的顶端的位置位于比导管主体20的顶端靠基端侧0.5mm~150mm(优选的是1mm~100mm)的范围较佳。
[0050] 通过埋设这样的金属网54,从而能够防止导管主体20的弯折,而且能够提高使导管主体20旋转时的转矩传递性。构成金属网54的线的截面未被特别限定,能够将其做成例如圆形、大致长方形、大致椭圆形。
[0051] 而且,通过自导管主体20的顶端在规定长度内不埋设金属网54,从而能够抑制由导管10的顶端部对血管壁的损伤,并且对顶端部赋予柔软性,能够容易将导管10的顶端部向左冠状动脉口102引导而不是向左心室110引导。未设置金属网54的部分的长度根据导管主体20的材质、内外径差(内层51、中层52及外层53的总厚度)等适当地决定。
[0052] 作为金属网54的具体例子,能够列举出由不锈不锈钢弹簧丝、钨、Ni-Ti、纤维等细径的线构成的金属网,其线径为例如0.01mm~0.2mm左右。
[0053] 另外,导管主体20的结构不限定于上述结构,例如也能够做成1层构造、2层构造,或者做成4层以上的构造。
[0054] 设定为上述形状的冠状动脉用导管10能够从臂的动脉和股动脉中的任一者使最顶端部27卡合于左冠状动脉口102(或者右冠状动脉口107)。
[0055] 接着,对本实施方式的冠状动脉用导管10的作用及效果进行说明。以下,以将冠状动脉用导管10用作与治疗用导管一同使用的引导导管的情况为例进行说明。
[0056] 首先,对通过从桡动脉100导入的操作(TRI:trans-radial intervention)而使本实施方式的冠状动脉用导管10经由主动脉窦105(参照图5)卡合于左冠状动脉口102的方法进行说明。
[0057] 首先,如图4所示,利用赛尔丁格法使导管插入器61穿刺桡动脉100,并将在管腔11插入有引导线40的状态的导管10插入导管插入器61。然后,在使引导线40突出于导管主体20的顶端的状态下,将导管主体20的顶端自导管插入器61的顶端开口部向桡动脉
100内插入。另外,导管10也可以不从桡动脉100导入,而从肱动脉导入。
[0058] 接着,缓慢地将导管10及引导线40送入,如图5所示,经过主动脉103的主动脉弓108,逐渐将其插入升主动脉104。此时,进行适当地重复、组合引导线40的拔出送入、导管10的进退及旋转的操作,以能够使导管主体20的顶端通过血管的弯折部。
[0059] 如图5所示,自头臂动脉101导入至升主动脉104内的导管10被导入至心脏的左心室110附近。此时,导管主体20的主体顶端部22由于被插入于管腔11内的引导线40拉伸,因此呈大致直线形状。
[0060] 之后,当将引导线40从导管主体20抽出时,主体顶端部22恢复至原始的弯曲的形状。如图6所示,利用因该形状恢复而产生的反弹力,导管10的顶端朝向左冠状动脉106的口部即左冠状动脉口102并插入左冠状动脉口102。最顶端部27自升主动脉104的、比左冠状动脉口102靠主动脉瓣109侧的主动脉窦105向左冠状动脉口102插入,最顶端部27以其轴线相对于左冠状动脉106的轴线倾斜的方式卡合于左冠状动脉口102。由此,最顶端部27的外表面与左冠状动脉口102的缘部点接触,并且最顶端部27以与左冠状动脉
106非同轴状的方式卡合于左冠状动脉106。因而,最顶端部27、及第2弯曲部26的一部分向相同的第1方向弯曲,并横跨升主动脉104的径向,并且以落入主动脉窦105的方式配置。此时,导管10也可以抵接于主动脉瓣109。
[0061] 第2弯曲部26的一部分向上述第1方向弯曲,并且与升主动脉104的内壁的、与左冠状动脉口102相反的一侧的部分(人的右侧的内壁)线抵接并卡合。该线抵接的部位发挥自基端侧支持支承,以不使卡合于左冠状动脉口102的最顶端部27的卡合脱离的作用。
[0062] 中间直线部25以顶端侧的部位向第1方向弯曲、并且基端侧的部位稍向与第1方向相反的一侧的第2方向弯曲的状态配置在升主动脉104(主动脉103)内及头臂动脉101内。即,中间直线部25具有弯曲的方向发生变化的拐点28。中间直线部25也可以与升主动脉104的内壁及头臂动脉101的内壁线抵接。
[0063] 第1弯曲部24与中间直线部25的基端侧同样地,以向与原始的形状相反的方向即第2方向弯曲的状态,配置在头臂动脉101内。第1弯曲部24能够与头臂动脉101的内壁线抵接并卡合。
[0064] 基端直线部23与第1弯曲部24同样地,以向第2方向弯曲的状态配置在头臂动脉101内或者右锁骨下动脉112内,基端直线部23与头臂动脉101或者右锁骨下动脉112的内壁线抵接并卡合。
[0065] 通过这样地将导管10配置在动脉内,从而利用贯穿于左冠状动脉106而卡合于左冠状动脉口102的最顶端部27、卡合于升主动脉104的内壁而发挥支持的作用的第2弯曲部26、及卡合于头臂动脉101或者右锁骨下动脉112的内壁的基端直线部23,使得导管10被良好地支承在动脉内。另外,虽然中间直线部25以稍向第2方向弯曲的方式挠曲,但是由于其在自然状态下就是从直线的状态向第2方向挠曲,而并不是从在自然状态下向反方向(第1方向)弯曲了的状态向第2方向挠曲,因此,不会产生像与中间直线部25相对应的部位在自然状态下向第1方向弯曲而形成的那样的导管那种程度的支持力(朝向左冠状动脉106的内方向作用的力)。而且,由于在中间直线部25存在弯曲的方向从第1方向向第2方向变化的拐点28,因此向第2方向挠曲的部位变少,与整体向第2方向挠曲的情况相比,不会产生较强的支持力。
[0066] 但是,由于以具有比升主动脉104的内半径大的曲率半径的方式设定的第2弯曲部26在以使第2弯曲部26的曲率半径扩宽的方式变形的状态下落入主动脉瓣109附近的主动脉窦105,因此,在左冠状动脉106的入口附近产生欲使扩宽了的第2弯曲部26闭合的力、即在最顶端部27与第2弯曲部26的基端侧之间夹持的力(参照图6的空心箭头)。另外,当第2弯曲部26的曲率半径较小时,第2弯曲部26彻底被埋入主动脉103内的空间,而难以产生这样的力。通过产生该夹持的力,从而与上述的中间直线部25所产生的、未过于强烈的支持力相配合地,充分地强化整个导管10相对于动脉的卡合。由此,导管主体20的主体顶端部22被良好地固定于升主动脉104,最顶端部27难以自左冠状动脉口102脱离。而且,能够避免中间直线部25所产生的支持力过强,能够避免最顶端部27过度贯穿于左冠状动脉106的现象(deep engagement)。而且,由于最顶端部27以相对于左冠状动脉106倾斜的方式卡合,因此能够更可靠地避免最顶端部27过度贯穿于左冠状动脉106的现象(deep engagement)。
[0067] 通过以上的操作使最顶端部27插入左冠状动脉口102之后,将连接器连接于安装在接头30的后端的Y连接器62(参照图4),并注入造影剂。被注入进来的造影剂经过管腔11内,并自管腔11的顶端开口喷出到目标部位即左冠状动脉106内。由此,能够确认导管10向左冠状动脉口102插入的插入位置,以及能够对左冠状动脉106进行造影。接着,能够经由Y连接器62的后端部及管腔11将PTCA球囊导管等治疗用导管(未图示)插入并进行治疗。此时,由于导管10的最顶端部27良好地卡合于左冠状动脉口102,还具有良好的支持力,因此,能够缓和因治疗用导管的插入、操作而产生的反作用,并充分发挥治疗用导管的功能。
[0068] 接着,对通过从桡动脉100导入的操作(TRI:trans-radial intervention)而使本实施方式的导管10以不经由主动脉窦105的方式卡合于左冠状动脉口102的方法进行说明。
[0069] 首先,与上述使导管10经由主动脉窦105卡合于左冠状动脉口102的方法(参照图5、图6)同样地,使在管腔11内插入有引导线40的状态的导管10经过主动脉103的主动脉弓108插入升主动脉104,并使其到达心脏的左心室110附近。此时,导管主体20的主体顶端部22由于被插入于管腔11内的引导线40拉伸,因此呈大致直线形状。
[0070] 之后,当将引导线40从导管主体20抽出时,主体顶端部22恢复至原始的弯曲的形状。如图7所示,利用因该形状恢复而产生的反弹力,导管10的顶端朝向左冠状动脉口102并插入左冠状动脉口102。最顶端部27自升主动脉104向左冠状动脉口102插入,最顶端部27的轴线与左冠状动脉106的轴线大致平行。由此,最顶端部27与左冠状动脉106的内壁线抵接并卡合。因而,最顶端部27、及第2弯曲部26的一部分横跨升主动脉104的径向,第2弯曲部26的一部分向第1方向弯曲,并且,与升主动脉104的内壁的、与左冠状动脉口102相反的一侧的部分(人的右侧的内壁)线抵接并卡合。该线抵接的部位发挥自基端侧支持支承,以不使卡合于左冠状动脉口102的最顶端部27的卡合脱离的作用。
[0071] 中间直线部25以稍向与第1方向相反的一侧的第2方向弯曲的状态配置在升主动脉104(主动脉103)及头臂动脉101内。中间直线部25也可以与升主动脉104的内壁及头臂动脉101的内壁线抵接。
[0072] 第1弯曲部24与中间直线部25同样地以向第2方向弯曲的状态配置在头臂动脉101内。第1弯曲部24能够与头臂动脉101的内壁线抵接并卡合。
[0073] 基端直线部23与中间直线部25同样地以向与自然状态下的形状相反的方向即第2方向弯曲的状态配置在头臂动脉101内,基端直线部23与头臂动脉101的内壁线抵接并卡合。
[0074] 通过这样地将导管10配置在动脉内,从而利用贯穿于左冠状动脉106而卡合于左冠状动脉106的最顶端部27、卡合于升主动脉104的内壁而发挥支持的作用的第2弯曲部26、及卡合于头臂动脉101的内壁的基端直线部23,使得导管10被良好地支承在动脉内。
另外,虽然中间直线部25以稍向第2方向弯曲的方式挠曲,但是由于其在自然状态下就是从直线的状态向第2方向挠曲,而不是从在自然状态下向反方向(第1方向)弯曲了状态向第2方向挠曲,因此,不会产生像与中间直线部25相对应的部位向第1方向弯曲而形成的那样的导管那种程度的支持力。而且,由于最顶端部27的轴线与左冠状动脉106的轴线大致平行,因此,虽然最顶端部27容易向左冠状动脉106的内侧贯穿,但是由于支持力不会过大,因此能够避免过度贯穿于左冠状动脉106的现象(deep engagement)。另外,之后的操作与利用TRI使导管经由主动脉窦105卡合于左冠状动脉口102的方法相同,因此,省略说明。
[0075] 接着,对通过从股动脉导入的操作(TFI:trans-femoral intervention)而使本实施方式的导管10卡合于左冠状动脉口102的方法进行说明。
[0076] 首先,通过赛尔丁格法使导管插入器61穿刺股动脉,并将在管腔11插入有引导线40的状态的导管10插入导管插入器61。然后,在使引导线40突出于导管主体20的顶端的状态下,将导管主体20的顶端自导管插入器61的顶端开口部向股动脉内插入。
[0077] 接着,缓慢地将导管10及引导线40送入,经过主动脉103的降主动脉111、主动脉弓108,逐渐将其插入升主动脉104。此时,为了能够使导管主体20的顶端通过血管的弯屈部,进行适当地组合引导线40的拔出送入、导管10的进退及旋转的操作。
[0078] 导入至升主动脉104内的导管10被导入至心脏的左心室110附近。此时,导管主体20的主体顶端部22由于被插入于管腔11内的引导线40拉伸,因此呈大致直线形状。
[0079] 之后,当将引导线40从导管主体20抽出时,主体顶端部22恢复至原始的弯曲的形状。如图8所示,利用因该形状恢复而产生的反弹力,导管10的顶端朝向左冠状动脉口102并插入左冠状动脉口102。最顶端部27自升主动脉104向左冠状动脉口102插入,最顶端部27的轴线与左冠状动脉106的轴线大致平行。由此,最顶端部27与左冠状动脉106的内壁线抵接并卡合。而且,最顶端部27及第2弯曲部26的一部分横跨升主动脉104的径向,第2弯曲部26的基端侧的一部分、中间直线部25、第1弯曲部24、及基端直线部23的顶端侧向相同的第1方向弯曲,并且,彼此相连续地同包含升主动脉104、主动脉弓108及降主动脉111在内的主动脉103的内壁的、与左冠状动脉口102相反的一侧的部分线抵接并卡合。该线抵接的部位发挥自基端侧支持支承,以不使卡合于左冠状动脉口102的最顶端部27的卡合脱离的作用。
[0080] 通过这样地将导管10配置在动脉内,从而利用贯穿于左冠状动脉106而卡合于左冠状动脉口102的最顶端部27、卡合于主动脉103的内壁而发挥支持作用的第2弯曲部26、中间直线部25、第1弯曲部24及基端直线部23,使得导管10被良好地支承在动脉内。另外,由于第2弯曲部26、中间直线部25、第1弯曲部24及基端直线部23向与原始的弯曲方向相同的方向即第1方向弯曲,因此,不会产生较大的支持力。而且,由于最顶端部27的轴线与左冠状动脉106的轴线大致平行,因此,虽然最顶端部27容易向左冠状动脉106的内侧贯穿,但是由于支持力不会过大,因此能够避免过度贯穿于左冠状动脉106的现象(deep engagement)。
[0081] 另外,之后的操作与利用上述自臂的动脉导入的TRI进行的操作相同,因此省略说明。
[0082] 如上所述,本实施方式的冠状动脉用导管10的、在内部形成有管腔11的、处于自然状态下的导管主体20具有:直线状的基端直线部23;第1弯曲部24,其自基端直线部23弯曲并且向顶端侧延伸;直线状的中间直线部25,其自第1弯曲部24向顶端侧延伸;第2弯曲部26,其自中间直线部25弯曲并且向顶端侧延伸;及最顶端部27,其自第2弯曲部26延伸至顶端,投影于第1弯曲部24及中间直线部25共有的平面A上的、第1弯曲部24及第2弯曲部26的弯曲方向一致。因此,在经由臂的动脉导入冠状动脉用导管10并使最顶端部27卡合于左冠状动脉口102时,能够使第2弯曲部26的至少一部分抵接于升主动脉104的内壁的、与左冠状动脉口102相反的一侧的部分,从而作为支持支承而发挥作用,并且使第1弯曲部24挠曲,并借助中间直线部25使因该挠曲而产生的反弹力作为发挥支持力而发挥作用,从而能够发挥适当的支持力。
[0083] 而且,在经由臂的动脉导入冠状动脉用导管10并使最顶端部27卡合于左冠状动脉口102时(参照图6、图7),中间直线部25配置为在主动脉103内及头臂动脉101内这两者的范围,第1弯曲部24配置在头臂动脉101内,因此能够使第1弯曲部24在头臂动脉101内向与自然状态相反的方向挠曲而产生支持力,并且借助配置为在主动脉103内及头臂动脉101内这两者的范围的中间直线部25,使适当的支持力向顶端侧传递。
[0084] 而且,如图6所示,当经由臂的动脉导入本实施方式的冠状动脉用导管10、并使最顶端部27经由主动脉窦105卡合于左冠状动脉口102时,利用卡合于左冠状动脉口102的最顶端部27、卡合于升主动脉104的内壁的第2弯曲部26、及卡合于头臂动脉101的内壁或者右锁骨下动脉112的内壁的基端直线部23,使得导管主体20被良好地支承在动脉内。而且,最顶端部27自升主动脉104的、比左冠状动脉口102靠主动脉瓣109侧朝向左冠状动脉口102延伸,最顶端部27的轴线相对于左冠状动脉口102的轴线倾斜,因此在左冠状动脉口102附近产生在最顶端部27与第2弯曲部26之间夹持的力(参照图6的空心箭头),使得最顶端部27难以自左冠状动脉口102脱离。而且,由于中间直线部25具有拐点28,因此抑制产生过度的支持力,而且由于最顶端部27的轴线相对于左冠状动脉口102的轴线倾斜,因此抑制导管主体20向左冠状动脉106过度插入。
[0085] 而且,如图7所示,当经由臂的动脉导入本实施方式的冠状动脉用导管10、并使最顶端部27不经由主动脉窦105地卡合于左冠状动脉口102时,利用卡合于左冠状动脉口102的最顶端部27、卡合于升主动脉104的内壁的第2弯曲部26、及卡合于头臂动脉101的内壁或者右锁骨下动脉112的内壁的基端直线部23,使得导管主体20被良好地支承在动脉内。而且,通过在自然状态下呈直线状的中间直线部25挠曲,从而抑制产生过度的支持力,抑制导管主体20向左冠状动脉106过度插入。
[0086] 而且,如图8所示,当经由股动脉导入本实施方式的冠状动脉用导管10、并使最顶端部27卡合于左冠状动脉口102时,利用卡合于左冠状动脉口102的最顶端部27、卡合于主动脉103的内壁的第2弯曲部26、中间直线部25、第1弯曲部24及基端直线部23,使得导管主体20被良好地支承在动脉内。另外,由于第2弯曲部26、中间直线部25、第1弯曲部24及基端直线部23向与自然状态下的弯曲方向相同的方向弯曲,因此抑制产生过度的支持力,抑制导管主体20向左冠状动脉106过度插入。
[0087] 此外,本发明并不仅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能够由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技术思想内进行各种变更。例如,虽然对使本实施方式的冠状动脉用导管10的最顶端部27卡合于左冠状动脉口102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是也可以使最顶端部27卡合于右冠状动脉口107。而且,主体基端部21也可以未必是直线状。
[0088] 附图标记说明
[0089] 10、冠状动脉用导管;20、导管主体;21、主体基端部;22、主体顶端部;23、基端直线部;24、第1弯曲部;25、中间直线部;26、第2弯曲部;27、最顶端部;28、拐点;100、桡动脉;101、头臂动脉;102、左冠状动脉口;103、主动脉;104、升主动脉;105、主动脉窦;106、左冠状动脉;108、主动脉弓;109、主动脉瓣;110、左心室;111、降主动脉;112、右锁骨下动脉。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