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行性心衰竭的预防

阅读:615发布:2020-08-27

专利汇可以提供进行性心衰竭的预防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公开涉及用于 预防 具有持续性左心室(LV)功能障碍的受试者中的进行性心 力 衰竭的方法。此类方法也可以用于 治疗 或预防具有近端左前降支(LAD)病变和持续性左心室功能障碍的受试者中的进行性心力衰竭。,下面是进行性心衰竭的预防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用于预防心肌梗死受试者中的进行性心衰竭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向所述受试者施用间充质谱系前体细胞或干细胞的群体和/或其后代和/或自其衍生的可溶性因子,其中所述受试者具有近端左前降支(LAD)病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受试者具有大于70ml的LVESV。
3.根据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受试者具有持续性左心室功能障碍。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受试者具有小于约45%的LVEF。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受试者具有小于约40%的LVEF。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在心肌梗死后约1-7天施用所述间充质谱系前体细胞或干细胞和/或其后代和/或自其衍生的可溶性因子。
7.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在心肌梗死后约3-5天施用所述间充质谱系前体细胞或干细胞和/或其后代和/或自其衍生的可溶性因子。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受试者具有大于约4x正常上限的肌酸激酶-MB和/或肌蛋白和/或肌红蛋白。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受试者具有约10-25%左心室的梗死大小。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受试者具有大于约18.5%左心室的梗死大小。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通过心血管磁共振成像(cMR)测量所述LVEF和/或梗死大小。
12.根据权利要求1-11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施用针对STRO-1+细胞富集的间充质谱系前体细胞或干细胞的群体和/或其后代和/或自其衍生的可溶性因子。
13.根据权利要求1-12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施用针对STRO-1亮细胞富集的间充质谱系前体细胞或干细胞的群体和/或其后代和/或自其衍生的可溶性因子。
14.根据权利要求1-1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全身性施用所述间充质谱系前体细胞或干细胞的群体和/或其后代和/或自其衍生的可溶性因子。
15.根据权利要求1-1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静脉内或鼻内施用所述间充质谱系前体细胞或干细胞的群体和/或其后代和/或自其衍生的可溶性因子。
16.根据权利要求1-1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以多剂施用所述间充质谱系前体细胞或干细胞的群体和/或其后代和/或自其衍生的可溶性因子。
17.根据权利要求1-1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施用1x108至8x108个细胞。
18.根据权利要求1-1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施用1.2x108至4x108个细胞。
19.根据权利要求1-1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细胞和/或后代细胞的群体是自体的或同种异体的和/或所述可溶性因子衍生自自体或同种异体细胞。
20.根据权利要求1-1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施用前和/或在获得所述可溶性因子前已经培养扩增了所述细胞群体和/或其后代。
21.根据权利要求1-20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间充质谱系前体细胞或干细胞的群体表达组织非特异性磷酸酶(TNAP)和/或所述后代细胞和/或可溶性因子衍生自表达TNAP的间充质谱系前体细胞或干细胞。
22.根据权利要求1-21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间充质谱系前体细胞或干细胞的群体以至少0.1μg/106个细胞的量表达血管生成素-1(Ang1)和/或所述后代细胞和/或可溶性因子衍生自以至少0.1μg/106个细胞的量表达Ang1的间充质谱系前体细胞或干细胞。
23.根据权利要求1-22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间充质谱系前体细胞或干细胞的群体以小于约0.05μg/106个细胞的量表达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或所述后代细胞和/或可溶性因子衍生自以小于约0.05μg/106个细胞和/或所述后代细胞的量表达VEGF的间充质谱系前体细胞或干细胞。
24.根据权利要求1-2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间充质谱系前体细胞或干细胞的群体以至少约2:1的比率表达Ang1:VEGF和/或所述后代细胞和/或可溶性因子衍生自以至少约2:1的比率表达Ang1:VEGF的间充质谱系前体细胞或干细胞。
25.根据权利要求1-2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以包含所述间充质谱系前体细胞或干细胞和/或其后代细胞和/或自其衍生的可溶性因子和载体和/或赋形剂的组合物的形式施用所述间充质谱系前体细胞或干细胞和/或其后代细胞和/或自其衍生的可溶性因子。
26.一种间充质谱系前体细胞或干细胞和/或其后代和/或自其衍生的可溶性因子的群体,其用于治疗或预防心肌梗死(MI)受试者中的进行性心力衰竭,其中所述受试者具有近端左前降支(LAD)动脉病变。
27.间充质谱系前体细胞或干细胞的群体和/或其后代和/或自其衍生的可溶性因子在制造用于治疗或预防心肌梗死(MI)受试者中的进行性心力衰竭的药物中的用途,其中所述受试者具有近端左前降支(LAD)动脉病变。
28.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间充质谱系前体细胞或干细胞的群体或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用途,其中所述受试者具有持续性左心室功能障碍。
29.根据权利要求26或28所述的间充质谱系前体细胞或干细胞的群体或根据权利要求
27或28所述的用途,其中所述受试者具有大于70ml的LVESV。
30.根据权利要求26、28或29中任一项所述的间充质谱系前体细胞或干细胞的群体或根据权利要求27至29中任一项所述的用途,其中所述受试者具有小于约45%的LVEF。
31.根据权利要求26、28或29中任一项所述的间充质谱系前体细胞或干细胞的群体或根据权利要求27至29中任一项所述的用途,其中所述受试者具有小于约40%的LVEF。
32.根据权利要求26、28-31中任一项所述的间充质谱系前体细胞或干细胞的群体或根据权利要求27-31中任一项所述的用途,其中在心肌梗死后约1-7天施用所述间充质谱系前体细胞或干细胞和/或其后代和/或自其衍生的可溶性因子。
33.根据权利要求26、28-31中任一项所述的间充质谱系前体细胞或干细胞的群体或根据权利要求27-31中任一项所述的用途,其中在心肌梗死后约4-6天施用所述间充质谱系前体细胞或干细胞和/或其后代和/或自其衍生的可溶性因子。
34.根据权利要求26、28-33中任一项所述的间充质谱系前体细胞或干细胞的群体或根据权利要求27-33中任一项所述的用途,其中所述受试者具有大于约4x正常上限的肌酸激酶-MB和/或肌钙蛋白和/或肌红蛋白。
35.根据权利要求26、28-34中任一项所述的间充质谱系前体细胞或干细胞的群体或根据权利要求27-34中任一项所述的用途,其中所述受试者具有约10-25%左心室的梗死大小。
36.根据权利要求26、28-34中任一项所述的间充质谱系前体细胞或干细胞的群体或根据权利要求27-34中任一项所述的用途,其中所述受试者具有大于约18.5%左心室的梗死大小。
37.根据权利要求26、28-36中任一项所述的间充质谱系前体细胞或干细胞的群体或根据权利要求27-36中任一项所述的用途,其中通过心血管磁共振成像(cMR)测量所述LVEF和/或梗死大小。

说明书全文

进行性心衰竭的预防

技术领域

[0001] 本公开涉及用于预防具有持续性左心室(LV)功能障碍的受试者中的进行性心力衰竭的方法。此类方法也可以用于治疗或预防具有近端左前降支(LAD)病变和持续性左心室功能障碍的受试者中的进行性心力衰竭。

背景技术

[0002] 心肌梗死(MI)仍然是发达国家中的死亡率和发病率的主要原因之一。已经公布了美国医疗保险记录的最近更新,其评估了牵涉>65岁的患者中350,509例急性MI住院的数据,所述患者在其事件后活着出院(Schuster等人(2004)Physiol Heart Circa Physiol.,287(2):525-32)。在指数事件后的第一年内,25.9%的MI患者死亡,50.5%重新住院。在MI后的一个月中,死亡的可能性比普通医疗保险年龄人群中高21倍,并且住院的可能性高12倍。
[0003] 具有MI后的较大梗死和更多的梗死后LV功能障碍的患者处于经历中长期心脏事件和死亡的显著升高的险。具体来说,在梗死后期具有前壁梗死、较大的梗死、和更多的LV功能障碍的受试者处于经历中长期心脏事件和死亡的显著升高的风险(Eitel等人(2010)J Am Coll Cardiol.,55:2470-9)。
[0004] 由于近端LAD阻塞引起的梗死继续是进行性LV扩张、重塑和有症状进行性心力衰竭的主要危险因素。在血管成形术后期,MI后的3年死亡率对于近端LAD病变仍然是最高的(10%相对于远端LAD的3%)(Elsman等人(2006)Am J Cardiol.,97(8):1137-41),并且这最可能是由于大40%的与这种解剖病变相关的梗死面积(Elsman等人(2006)Am  J Cardiol.,97(8):1137-41)。由于已经前瞻性显示了梗死大小>18.5%导致2年内心脏衰竭相关主要不良心脏事件(HF-MACE,定义为心力衰竭住院或死亡)的30%发生率(Wu等人(2008)Heart,94:730-736),这表明具有近端LAD病变、低射血分数和大梗死的MI患者人群处于随后HF-MACE的最高风险。
[0005] 显然,本领域需要治疗或预防进行性心力衰竭。发明内容
[0006] 本公开基于良好响应干细胞疗法的心肌梗死(MI)受试者群体的预料不到的鉴定。在MI后不久对大量具有升高的肌蛋白或CK-MB(>4x正常上限(ULN))、区域性心脏壁异常和受抑制的全局左心室收缩功能(小于或等于45%且大于或等于20%)(如在MI的约24小时内进行的筛选心脏成像上确定)的MI受试者施用干细胞或安慰剂疗法。
[0007] 本发明人发现了全局左心室收缩功能在MI后约5天在大多数这些受试者中恢复到正常平。施用干细胞疗法在这些受试者中相对于安慰剂疗法没有提供治疗改善。
[0008] 令人惊讶地,施用干细胞疗法在具有近端左前降支(LAD)动脉病变的受试者中相对于安慰剂疗法提供明显的治疗改善。这些结果指示了干细胞疗法可用于治疗或预防MI受试者的亚群,特别是具有近端LAD病变的MI受试者中的进行性心力衰竭。
[0009] 因而,在一个实例中,本公开提供了治疗或预防心肌梗死受试者中的进行性心力衰竭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向受试者施用间充质谱系前体细胞或干细胞的群体和/或其后代和/或自其衍生的可溶性因子,其中受试者具有近端左前降支(LAD)病变。
[0010] 在另一个实例中,方法包括以下步骤:i)选择具有近端左前降支(LAD)病变的受试者,并且ii)向受试者施用间充质谱系干细胞或前体细胞的群体和/或其后代和/或自其衍生的可溶性因子。
[0011] 本发明人还鉴定良好响应干细胞疗法的具有近端LAD病变的受试者在MI后约5天也具有持续性低射血分数。这些结果指示本公开的方法也可以用于治疗或预防具有近端LAD病变和持续性低射血分数的受试者中的进行性心力衰竭。
[0012] 因而,在另一个实例中,本公开提供了治疗心肌梗死受试者中的进行性心力衰竭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向受试者施用间充质谱系前体细胞或干细胞的群体和/或其后代和/或自其衍生的可溶性因子,其中受试者具有近端左前降支(LAD)病变并且具有持续性左心室功能障碍。
[0013] 在一个实例中,受试者也具有大于70mL的升高的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在一个实例中,LVESV大于80mL、大于90mL、大于100mL、大于110mL或大于120mL。在另一个实例2 2 2 2 2
中,LVESV大于80mL/m、大于90mL/m、大于100mL/m、大于110mL/m、或大于120mL/m。
[0014] 在一个实例中,受试者具有小于约55%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在另一个实例中,受试者具有小于约45%的LVEF。在另一个实例中,受试者具有小于约40%的LVEF。在一个实例中,通过心血管磁共振成像(cMR)测量LVEF。
[0015] 本发明人还已经鉴定MI后的施用时机也可以使受试者受益。因此,在一个实例中,在心肌梗死后约1-7天施用间充质谱系前体细胞或干细胞和/或其后代和/或自其衍生的可溶性因子。在一个实例中,在心肌梗死后约2-7天施用间充质谱系前体细胞或干细胞和/或其后代和/或自其衍生的可溶性因子。在另一个实例中,在心肌梗死后约3-5天施用间充质谱系前体细胞或干细胞和/或其后代和/或自其衍生的可溶性因子。
[0016] 本发明人还已经基于相对于正常上限(ULM)的血清生物标志物的水平,表征了可以受益于本公开的方法的受试者群体。在一个实例中,受试者具有大于约2x正常上限的肌酸激酶-MB和/或肌钙蛋白。在另一个实例中,受试者具有大于约4x正常上限的肌酸激酶-MB和/或肌钙蛋白和/或肌红蛋白。
[0017] 本发明人还已经基于梗死大小,表征了可以受益于本公开的方法的受试者群体。在一个实例中,受试者具有约10-25%左心室的梗死大小。在另一个实例中,受试者具有大于约18.5%左心室的梗死大小。在一个实例中,通过cMR测量梗死大小。
[0018] 在另一个实例中,本公开的方法包括施用针对STRO-1+细胞富集的间充质谱系前体细胞或干细胞群体和/或其后代和/或自其衍生的可溶性因子。
[0019] 在另一个实例中,本公开的方法包括施用针对STRO-1亮细胞富集的间充质谱系前体细胞或干细胞的群体和/或其后代和/或自其衍生的可溶性因子。
[0020] 在一个实例中,间充质谱系前体细胞或干细胞的群体表达组织非特异性磷酸酶(TNAP)和/或所述后代细胞和/或可溶性因子衍生自表达TNAP的间充质谱系前体细胞或干细胞。
[0021] 在一个实例中,间充质谱系前体细胞或干细胞的群体以至少0.1μg/106个细胞的量表达血管生成素-1(Ang1)和/或所述后代细胞和/或可溶性因子衍生自以至少0.1μg/106个细胞的量表达Ang1的间充质谱系前体细胞或干细胞。在一个实例中,间充质谱系前体细胞或干细胞的群体以至少0.5μg/106个细胞的量表达Ang1。在一个实例中,间充质谱系前体细胞或干细胞的群体以至少0.7μg/106个细胞的量表达Ang1。在一个实例中,间充质谱系前体细胞或干细胞的群体以至少1μg/106个细胞的量表达Ang1。
[0022] 在一个实例中,间充质谱系前体细胞或干细胞的群体以小于约0.05μg/106个细胞的量表达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或所述后代细胞和/或可溶性因子衍生自以小于约6
0.05μg/10个细胞和/或所述后代细胞的量表达VEGF的间充质谱系前体细胞或干细胞。在一个实例中,间充质谱系前体细胞或干细胞的群体以小于约0.03μg/106个细胞的量表达VEGF。
[0023] 在一个实例中,间充质谱系前体细胞或干细胞的群体以至少约2:1的比率表达Ang1:VEGF和/或所述后代细胞和/或可溶性因子衍生自以至少约2:1的比率表达Ang1:VEGF的间充质谱系前体细胞或干细胞。在一个实例中,间充质谱系前体细胞或干细胞的群体以至少约10:1的比率表达Ang1:VEGF。在一个实例中,间充质谱系前体细胞或干细胞的群体以至少约20:1的比率表达Ang1:VEGF。在一个实例中,间充质谱系前体细胞或干细胞的群体以至少约30:1的比率表达Ang1:VEGF。
[0024] 在一个实例中,全身性施用所述间充质谱系前体细胞或干细胞的群体和/或其后代和/或自其衍生的可溶性因子。在一个实例中,静脉内、肌内或鼻内施用所述间充质谱系前体细胞或干细胞的群体和/或其后代和/或自其衍生的可溶性因子。例如,可以静脉内施用间充质谱系前体细胞或干细胞的群体和/或其后代和/或自其衍生的可溶性因子。
[0025] 在一个实例中,施用多剂间充质谱系前体细胞或干细胞的群体和/或其后代和/或自其衍生的可溶性因子。
[0026] 在一个实例中,本公开的方法包括施用1x 106至8x 108个细胞。在一个实例中,本公开的方法包括施用1.2x 108至4x 108个细胞。在一个实例中,本公开的方法包括施用至少约1.5x 108个细胞。
[0027] 在一个实例中,细胞和/或后代细胞的群体是自体或同种异体的和/或所述可溶性因子衍生自自体或同种异体细胞。
[0028] 在一个实例中,在施用前和/或在获得所述可溶性因子前已经培养扩增了所述细胞群体和/或其后代。
[0029] 在一个实例中,以包含所述间充质谱系前体细胞或干细胞和/或其后代细胞和/或自其衍生的可溶性因子和载体和/或赋形剂的组合物的形式施用所述间充质谱系前体细胞或干细胞和/或其后代细胞和/或自其衍生的可溶性因子。例如,组合物可以包含冷冻保护剂
[0030] 因此,在一个实例中,本公开涉及间充质谱系前体细胞或干细胞的群体和/或其后代和/或自其衍生的可溶性因子,其用于治疗或预防心肌梗死(MI)受试者中的进行性心力衰竭,其中所述受试者具有近端左前降支(LAD)动脉病变。在另一个实例中,本公开涉及间充质谱系前体细胞或干细胞的群体和/或其后代和/或自其衍生的可溶性因子在制造用于治疗或预防心肌梗死(MI)受试者中的进行性心力衰竭的药物中的用途,其中所述受试者具有近端左前降支(LAD)动脉病变。在这些实例中,受试者可以具有持续性左心室功能障碍。例如,受试者可以具有小于约55%的LVEF。在另一个实例中,受试者具有小于约45%的LVEF。在另一个实例中,受试者具有小于约40%的LVEF。在这些实例中,可以在心肌梗死后约1-7天施用所述间充质谱系前体细胞或干细胞和/或其后代和/或自其衍生的可溶性因子。例如,在心肌梗死后约3-5天施用所述间充质谱系前体细胞或干细胞和/或其后代和/或自其衍生的可溶性因子。在这些实例中,受试者可以具有大于约2x正常上限的肌酸激酶-MB和/或肌钙蛋白。在另一个实例中,受试者具有大于约4x正常上限的肌酸激酶-MB和/或肌钙蛋白和/或肌红蛋白。在这些实例中,受试者可以具有约10-25%左心室的梗死大小。在另一个实例中,受试者可以具有大于约18.5%左心室的梗死大小。在这些实例中,可以通过cMR测量LVEF或梗死大小。
[0031] 附图简述
[0032] 图1:安慰剂和remestemcel-L治疗组的比较-基线。
[0033] 图2:安慰剂和remestemcel-L治疗组的比较-从基线起的第6月变化。
[0034] 图3:安慰剂和remestemcel-L治疗组的比较-在6个月后具有小于-10ml的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变化的患者%。从基线起测量的变化。
[0035] 图4:显示根据大于70mL的LVESV分层(striated)的安慰剂(对照)和施用MPC的受试者(1.5亿个细胞)中6个月时LVESV值的变化。
[0036] 图5:显示根据大于80mL的LVESV分层的安慰剂(对照)和施用MPC的受试者(1.5亿个细胞)中6个月时LVESV值的变化。
[0037] 图6:显示根据大于90mL的LVESV分层的安慰剂(对照)和施用MPC的受试者(1.5亿个细胞)中6个月时LVESV值的变化。
[0038] 图7:显示根据大于100mL的LVESV分层的安慰剂(对照)和施用MPC的受试者(1.5亿个细胞)中6个月时LVESV值的变化。
[0039] 图8:显示根据大于110mL的LVESV分层的安慰剂(对照)和施用MPC的受试者(1.5亿个细胞)中6个月时LVESV值的变化。
[0040] 图9:显示根据大于120mL的LVESV分层的安慰剂(对照)和施用MPC的受试者(1.5亿个细胞)中6个月时LVESV值的变化。

具体实施方式

[0041] 通用技术和定义
[0042] 除非另有具体定义,否则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应被认为具有与本领域(例如,在分子遗传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干细胞分化、免疫学、免疫组织化学、蛋白质化学和生物化学中)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的含义。
[0043] 除非另有说明,否则本公开中使用的干细胞、细胞培养和手术技术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的标准程序。这些技术在诸如以下的来源中的整个文献中描述和解释:J.Perbal,A Practical Guide to Molecular Cloning,John Wiley and Sons(1984);J.Sambrook等人,Molecular Cloning:A Laboratory Manual,Cold Spring Harbour Laboratory Press(1989);T.A.Brown(编),Essential Molecular Biology:A Practical Approach,第1和2卷,IRL Press(1991);D.M.Glover和B.D.Hames(编),以及F.M.Ausubel等人(编),Current Protocols in Molecular Biology,Greene Pub.Associates and Wiley-Interscience(1988,包括直到目前的所有更新);Ed Harlow和David Lane(编)Antibodies:A Laboratory Manual,Cold Spring Harbour Laboratory,(1988);以及J.E.Coligan等人(编)Current Protocols in Immunology,John Wiley&Sons(包括直到目前的所有更新)。
[0044] 在整个本说明书中,除非另有明确说明或上下文另有要求,否则提及单个步骤、物质组成、步骤组或物质组成组应当理解为涵盖那些步骤、物质组成、步骤组或物质组成组的一个和多个(即一个或多个)。
[0045] 本公开的范围不限于本文所述的具体实施方案,所述具体实施方案仅意图为了举例的目的。如本文所述,功能上等同的产品、组合物和方法显然在本公开的范围内。
[0046] 除非另有明确说明,否则本文公开的任何实例应当视为作必要的修正适用于任何其它实例。
[0047] 术语“和/或”,例如“X和/或Y”应理解为“X和Y”或“X或Y”,并且应当视为提供对这两种含义或任一含义的明确支持。
[0048] 如本文所用,除非相反说明,术语“约”是指指定值的+/-10%,更优选+/-5%。
[0049] 在整个说明书中,词语“包括/包含”或变型将理解为暗示包括所述元素、整数或步骤,或元素、整数或步骤的组,但是不排除任何其它元素、整数或步骤,或元素、整数或步骤的组。
[0050] 间充质谱系前体细胞
[0051] 如本文所用,术语“间充质谱系前体细胞或干细胞”是指具有自我更新的能力,同时维持多能性和分化成间充质来源(例如成骨细胞、软骨细胞、脂肪细胞、基质细胞、纤维细胞和肌),或非中胚层来源(例如肝细胞、神经细胞和上皮细胞)的多种细胞类型的能力的未分化的多能细胞。为了避免疑问,“间充质谱系前体细胞”是指可以分化成间充质细胞如骨、软骨、肌肉和脂肪细胞以及纤维结缔组织的细胞。
[0052] 术语“间充质谱系前体细胞或干细胞”包括亲本细胞及其未分化后代二者。该术语还包括间充质前体细胞、多能基质细胞、间充质干细胞(MSC)、血管周围间充质前体细胞及其未分化后代。
[0053] 间充质谱系前体细胞或干细胞可以是自体的、异种的、同系的或同基因的。自体细胞从将接受它们再植入的同一个体分离。从相同物种的供体分离同种异体细胞。从另一物种的供体分离异种细胞。从遗传相同的生物体(如双胞胎、克隆、或高度近交的研究动物模型)分离同系的或同基因的细胞。
[0054] 间充质谱系前体细胞或干细胞主要驻留于骨髓中,但也显示存在于不同的宿主组织中,包括例如脐带血和脐带、成人外周血、脂肪组织、小梁骨和牙髓
[0055] 在一个实例中,间充质谱系前体细胞或干细胞是STRO-1+间充质前体细胞。如本文所用,短语“STRO-1+多能细胞”应当视为指能够形成多能细胞集落的STRO-1+和/或TNAP+祖细胞。
[0056] STRO-1+多能细胞是在骨髓、血液、牙髓细胞、脂肪组织、皮肤、脾脏、胰腺、脑、肾、肝脏、心脏、视网膜、脑、毛囊、肠、、淋巴结、胸腺、骨、韧带、肌腱、骨骼肌、真皮和骨膜中发现;并且能够分化成种系,如中胚层和/或内胚层和/或外胚层的细胞。因此,STRO-1+多能细胞能够分化成大量的细胞类型,包括但不限于脂肪组织、骨组织、软骨组织、弹性组织、肌肉组织和纤维结缔组织。这些细胞进入的具体谱系定向和分化途径取决于来自机构影响和/或内源性生物活性因子,如生长因子、细胞因子和/或由宿主组织建立的局部微环境条件的各种影响。
[0057] 间充质谱系前体细胞或干细胞可以从宿主组织中分离,并通过选择STRO-1+细胞进行富集。例如,来自受试者的骨髓抽吸物可以用针对STRO-1或TNAP的抗体进一步处理,以使得能够选择间充质谱系前体细胞或干细胞。在一个实例中,间充质谱系前体细胞或干细胞可以通过使用(Simmons&Torok-Storb,1991)中描述的STRO-1抗体来富集。
[0058] 术语“富集”或其变型在本文中用于描述当与未处理的细胞群体(例如,其天然环境中的细胞)相比,一种特定细胞类型的比例或多种特定细胞类型的比例增加的细胞群体。在一个实例中,针对STRO-1+细胞富集的群体包含至少约0.1%或0.5%或1%或2%或5%或
10%或15%或20%或25%或30%或50%或75%STRO-1+细胞。在这方面,术语“针对STRO-1+细胞富集的细胞群体”应当视为提供对术语“包含X%STRO-1+细胞的细胞群体”的明确支持,其中X%是如本文所述的百分比。在一些实例中,STRO-1+细胞可以形成克隆形成集落,例如,CFU-F(成纤维细胞)或其子集(例如50%或60%或70%或70%或90%或95%)可以具有这种活性。
[0059] 在一个实例中,以可选择形式从包含STRO-1+细胞的细胞制备物富集细胞群体。在这方面,术语“可选择形式”将理解为意味着细胞表达允许STRO-1+细胞选择的标志物(例如,细胞表面标志物)。标志物可以是STRO-1,但不需要如此。例如,表达STRO-2和/或STRO-3(TNAP)和/或STRO-4和/或VCAM-1和/或CD146和/或3G5的细胞(例如间充质前体细胞)也表达STRO-1(并且可以是STRO-1亮)。因此,细胞是STRO-1+的指示并不意味着通过STRO-1表达来选择细胞。在一个实例中,基于至少STRO-3表达来选择细胞,例如它们是STRO-3+(TNAP+)。
[0060] 提及细胞或其群体的选择不一定需要从特定组织来源进行选择。如本文所述,可以从极其多种来源中选择或分离或富集STRO-1+细胞。也就是说,在一些实例中,这些术语提供了对从包含STRO-1+细胞(例如间充质前体细胞)的组织或血管化组织或包含周细胞(例如,STRO-1+周细胞)或任何一种或多种的本文所述的组织选择的支持。
[0061] 在一个实例中,本公开中使用的间充质谱系前体细胞或干细胞表达单独或共同选自由以下组成的组的一种或多种标志物:TNAP+、VCAM-1+、THY-1+、STRO-2+、STRO-4+(HSP-90β)、CD45+、CD146+、3G5+或其任何组合。
[0062] 使用术语“单独地”是指本公开单独涵盖所述标志物或标志物组,并且尽管单独的标志物或标志物组可以不在本文中单独列出,但是所附权利要求书可以彼此分开且可分地定义此类标志物或标志物组。
[0063] 使用术语“共同地”是指本公开涵盖所述标志物或标志物组的任何数量或组合,并且尽管标志物或标志物组的这种数目或组合可能在本文中没有明确列出,但是所附权利要求书可以与标志物或标志物组的任何其它组合分开且可分地定义此类组合或亚组合。
[0064] 在一个实例中,STRO-1+细胞是STRO-1亮(同义词STRO-1bri)。在另一个实例中,相对于STRO-1暗或STRO-1中间细胞优先富集STRO-1bri细胞。在另一个实例中,STRO-1bri细胞另外是TNAP+、VCAM-1+、THY-1+、STRO-2+、STRO-4+(HSP-90β)和/或CD146+中的一种或多种。例如,细胞针对一种或多种前述标志物被选择和/或显示以表达一种或多种前述标志物。在这方面,显示表达标志物的细胞不需要明确测试,而是可以测试先前富集或分离的细胞,随后使用,分离或富集的细胞可以合理地被假定也表达相同的标志物。
[0065] 在一个实例中,间充质前体细胞是如WO 2004/85630中定义的血管周围间充质前体细胞,其特征在于存在血管周围标志物3G5。
[0066] 对于给定的标志物称为“阳性”的细胞可以根据标志物存在于细胞表面上的程度而表达所述低(lo或暗)或高(亮,bri)水平的所述标志物,其中该术语与细胞分选过程中使用的荧光强度或其它标志物有关。在被分类的特定细胞群体上使用的标志物的上下文中将理解lo(或暗或暗淡)和bri的区别。对于给定的标志物称为“阴性”的细胞不一定完全不存在于该细胞中。该术语意味着标志物由该细胞以相对非常低的水平表达,并且它在可检测标记时产生非常低的信号或在背景水平,例如使用同种型对照抗体检测的水平以上检测不到。
[0067] 如本文所用,术语“亮”或“bri”是指在被可检测地标记时产生相对较高信号的细胞表面上的标志物。虽然不希望被理论限制,但是提出“亮”细胞比样品中的其它细胞表达更多的靶标志物蛋白(例如由STRO-1识别的抗原)。例如,如通过荧光激活细胞分选(FACS)分析确定,当用FITC缀合的STRO-1抗体标记时,与非亮细胞(STRO-1暗淡/暗)相比,STRO-1bri细胞产生更大的荧光信号。在一个实例中,“亮”细胞构成起始样品中包含的最亮标记的骨髓单核细胞的至少约0.1%。在其它实例中,“亮”细胞构成起始样品中包含的最明亮标记的骨髓单核细胞的至少约0.5%、至少约1%、至少约1.5%或至少约2%。在一个实例中,STRO-1亮细胞相对于“背景”,即STRO-1-的细胞,具有STRO-1表面表达的高2个对数量级的表达。相比之下,STRO-1暗淡和/或STRO-1中间细胞比“背景”具有STRO-1表面表达的高小于2个对数量级的表达,通常为约1个对数或更小。
[0068] 如本文所用,术语“TNAP”意在涵盖组织非特异性碱性磷酸酶的所有同种型。例如,该术语涵盖肝同种型(LAP)、骨同种型(BAP)和肾同种型(KAP)。在一个实例中,TNAP是BAP。在一个实例中,如本文所用,TNAP是指可以结合STRO-3抗体的分子,所述STRO-3抗体由在
2005年12月19日根据布达佩斯条约的规定在保藏登录号PTA-7282下保藏于ATCC的杂交瘤细胞系产生。
[0069] 此外,在一个实例中,STRO-1+细胞能够产生克隆形成CFU-F。
[0070] 在一个实例中,相当大比例的STRO-1+多能细胞能够分化为至少两个不同的种系。可以定向多能细胞的谱系的非限制性实例包括骨前体细胞;肝细胞祖细胞,其对于胆管上皮细胞和肝细胞是多能性的;神经受限细胞,其可以产生进展为少突胶质细胞和星形胶质细胞的神经胶质细胞前体;进展为神经元的神经元前体;心肌和心肌细胞的前体、葡萄糖反应性胰岛素分泌胰腺β细胞系。其它谱系包括但不限于成牙本质细胞、产生牙本质的细胞和软骨细胞,以及以下的前体细胞: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成纤维细胞、皮肤细胞如质形成细胞、树突状细胞、毛囊细胞、肾管上皮细胞、平滑和骨骼肌细胞、睾丸祖细胞、血管内皮细胞、腱、韧带、软骨、脂肪细胞、成纤维细胞、骨髓基质、心肌、平滑肌、骨骼肌、周细胞、血管、上皮、胶质细胞、神经元、星形胶质细胞和少突胶质细胞。
[0071] 在本公开的一方面,目前描述的间充质谱系前体细胞或干细胞是MSC。MSC可以是同质的组合物,或者可以是富含MSC的混合细胞群体。可以通过培养贴壁的骨髓或骨膜细胞获得同质MSC细胞组合物,并且可以通过用独特的单克隆抗体鉴定的特异性细胞表面标志物鉴定MSC。用于获得富集MSC的细胞群的方法描述于例如美国专利No.5,486,359中。MSC的替代来源包括但不限于血液、皮肤、脐带血、肌肉、脂肪、骨骼和软骨膜。
[0072] 在另一个实例中,间充质谱系前体细胞或干细胞是CD29+、CD54+、CD73+、CD90+、CD102+、CD105+、CD106+、CD166+、MHC1+MSC(例如remestemcel-L)。
[0073] 分离或富集的间充质谱系前体细胞或干细胞可以通过培养进行体外扩增。分离或富集的间充质谱系前体细胞或干细胞可以冷冻保存,解冻,并且随后通过培养进行体外扩增。
[0074] 在一个实例中,将分离或富集的间充质谱系前体细胞或干细胞以50,000个活细2
胞/cm 接种在培养基(无血清或血清补充),例如补充有5%胎血清(FBS)和谷酰胺的α最小必需培养基(αMEM)中,并使其在37℃,20%O2下贴壁到培养容器过夜。随后根据需要更换和/或改变培养基,并将细胞在37℃,5%O2下再培养68至72小时。
[0075] 如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的,培养的间充质谱系前体细胞或干细胞与体内细胞表型不同。例如,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它们表达一种或多种以下标志物:CD44、NG2、DC146和CD140b。培养的间充质谱系前体细胞或干细胞与体内细胞在生物学上不同,与体内大部分非循环(静止)细胞相比,具有较高的增殖速率。
[0076] 也可以在向受试者施用前冷冻保存间充质谱系前体细胞或干细胞。
[0077] Ang1和/或VEGF的表达
[0078] 本公开的间充质谱系前体细胞或干细胞可经遗传修饰或遗传未修饰,并表达高水平的Ang1。例如,间充质谱系前体细胞或干细胞可以至少0.1μg/106细胞的量表达Ang1。在其它实例中,细胞可以至少0.2μg/106个细胞、0.3μg/106个细胞、0.4μg/106个细胞、0.5μg/106个细胞、0.6μg/106个细胞、0.7μg/106个细胞、0.8μg/106个细胞、0.9μg/106个细胞、1μg/
106个细胞、1.1μg/106个细胞、1.2μg/106个细胞、1.3μg/106个细胞、1.4μg/106个细胞、1.5μg/106个细胞的量表达Ang1。
[0079] 在另一个实例中,间充质谱系前体细胞或干细胞以小于约0.05μg/106个细胞的量表达VEGF。在其它实例中,细胞以小于约0.05μg/106个细胞、0.04μg/106个细胞、0.03μg/106个细胞、0.02μg/106个细胞、0.01μg/106个细胞、0.009μg/106个细胞、0.008μg/106个细胞、0.007μg/106个细胞、0.006μg/106个细胞、0.005μg/106个细胞、0.004μg/106个细胞、0.003μg/106个细胞、0.002μg/106个细胞、0.001μg/106个细胞的量表达VEGF。
[0080] 在另一个实例中,间充质谱系前体细胞或干细胞以至少约2:1的比率表达Ang1:VEGF。在其它实例中,细胞以至少约10:1、15:1、20:1、21:1、22:1、23:1、24:1、25:1、26:1、
27:1、28:1、29:1、30:1、31:1、32:1的比率表达Ang1:VEGF。
[0081] 在一个实例中,间充质谱系前体细胞或干细胞在遗传上未修饰并表达上述参考水平的Ang-1或VEGF或上文提及的Ang-1:VEGF比率。如本文所用,术语“遗传上未修饰”是指尚未通过用核酸转染而修饰的细胞。为了避免疑问,在本公开的上下文中,用编码Ang1的核酸转染的间充质谱系前体细胞或干细胞将被认为是经遗传修饰的。
[0082] 在培养物中表达的或间充质谱系前体细胞或干细胞的组合物中存在的细胞Ang1和/或VEGF的量可以通过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各种方法测定。此类方法包括但不限于蛋白质印迹、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荧光连接免疫吸附测定(FLISA)、竞争测定、放射免疫测定、侧流免疫测定、穿流免疫测定、电化学发光测定、基于浊度的测定(nephelometric-based assay)、基于浊度的测定(turbidometric-based assay)、基于荧光激活细胞分选(FACS)的测定(用于检测用于培养间充质谱系前体细胞或干细胞的培养基中的Ang-1或VEGF)、和表面等离振子共振(SPR或Biacore)。
[0083] 在一个实例中,通过ELISA测定来确定由培养物表达的或存在于间充质谱系前体细胞或干细胞的组合物中的Ang1和/或VEGF的水平。例如,将来自间充质谱系前体细胞或干细胞的培养物的细胞裂解物添加到ELISA板的孔中。该孔可以用针对Ang1或VEGF的一抗(单克隆抗体或多克隆抗体)包被。将孔洗涤,然后与针对一抗的二抗(单克隆抗体或多克隆抗体)接触。例如,将二抗与适当的酶(如辣根过化物酶)缀合。在适当的孵育期后,洗涤孔,然后与合适的与二抗缀合的酶的底物接触,所述底物如一种或多种色原体。可以使用的色原体包括但不限于过氧化氢和四甲基联苯胺。在添加底物之后,将孔孵育适当的时间段。孵育完成后,向孔中添加“停止”溶液,以便停止酶与底物的反应。然后测量样品的光密度(OD)。样品的光密度与含有已知量的Ang1或VEGF的样品的光密度相关,以确定由正在测试的间充质谱系前体细胞或干细胞的培养物表达的Ang1或VEGF的量。确定Ang1:VEGF表达比率的方法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也是显而易见的。例如,在定量Ang1和VEGF的水平之后,基于Ang1和VEGF的定量水平的比率可以表示为:(Ang1的水平/VEGF的水平)=Ang1:VEGF比率。
[0084] 治疗进行性心力衰竭的方法
[0085] 当心脏不能充分送以维持血液流动来满足身体的需要时,心力衰竭发生。心脏梗死(MI)后的心力衰竭的一个原因是收缩功能障碍。当血液停止正常流动到心脏的一部分时,发生MI。缺乏供血导致称为梗死或梗死形成的局部心肌坏死区域。梗死的心脏不能充分泵送以维持血液流动来满足身体的需要,从而导致多种病理生理反应并最终导致心力衰竭。在MI后,启动一系列补偿机制,用于缓解心输出量的下降,并协助维持足够的血压来灌注重要的器官。因此,心力衰竭患者可能长时间不进展。然而,补偿机制最终无法补偿受损心脏,导致心输出量逐渐下降,称为“进行性心力衰竭”。在本公开的上下文中,术语慢性心力衰竭、充血性心力衰竭、充血性心脏衰竭、收缩功能障碍和晚期心力衰竭可以与“进行性心力衰竭”互换使用。
[0086] 本公开的方法涉及进行性心力衰竭的心输出量特征的逐渐下降的治疗。因此,在本公开的上下文中,“治疗(treat和treatment)”是指治疗性治疗和预防性或防范性措施。
[0087] 在一个实例中,治疗减少心脏衰竭相关主要不良心脏事件(HF-MACE)的机率或风险,所述HF-MACE被定义为心脏相关死亡或复苏的心脏死亡或非致命失代偿性心力衰竭事件的复合。在一个实例中,HF-MACE的机率或风险在至少6个月、至少12个月、至少24个月、至少36个月内减少。例如,治疗减少了全因死亡的机率或风险。
[0088] 心肌梗死受试者
[0089] 术语“心肌梗死(MI)受试者”用于定义已经具有心肌梗死的受试者。本公开的方法可以用于治疗MI受试者的特定群体中的进行性心力衰竭。需要治疗的受试者包括已经具有进行性心力衰竭的那些受试者以及将要防止、延迟或停止进行性心力衰竭的那些受试者。
[0090] 用本公开的方法治疗的MI受试者具有近端左前降支(LAD)动脉病变。如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LAD动脉在心脏前方分开右心房和左心室的前心室间沟内行进。对角线(Dx)分支从LAD上脱离,并穿过前壁朝向其外部或外侧部分以对角线运行。因此,Dx将血液供应到左心室的前外侧部分。受试者可以有一个或几个Dx分支。第一个Dx分支充当LAD的近端和中间部分之间的边界。因此,在Dx起源之前的动脉部分被称为“近端LAD”,而该区段在分支的第一主要侧近端。LAD的远端区段是动脉的末端三分之一。
[0091] 在本公开的上下文中,术语“动脉病变”涵盖阻塞性病变,其阻塞心脏的LAD;或先前阻塞已经例如通过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也称为血管成形术治疗的LAD的动脉病变。
[0092] 在一个实例中,用本公开的方法治疗的受试者在缺血症状的约1小时内接受PCI。在其它实例中,受试者在缺血症状的约2小时、约3小时、约4小时、约5小时、约6小时、约7小时、约8小时、约9小时、约10小时、约11小时内接受了PCI。在一个实例中,受试者在缺血性症状的约12小时内接受了PCI。在其它实例中,受试者在约13小时、约14小时、约15小时、约16小时、约17小时、约18小时、约19小时、约20小时、约21小时、约22小时、约23小时或更长时间内接收了PCI。具有复发性胸痛和/或ECG变化的用溶栓疗法治疗的受试者可以不被转移进行PCI,直至发生缺血性症状后至少24小时。因此,在其它实例中,受试者在缺血症状的约24小时、约25小时、约26小时、约27小时、约28小时、约29小时、约30小时、约35小时、约40小时、约48小时内接受了PCI。
[0093] MI受试者可以具有升高的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在一个实例中,使用本公开的方法治疗的MI受试者具有大于70mL的升高的LVESV。在一个实例中,受试者具有大于80mL、大于90mL、大于100mL、大于110mL或大于120mL的升高的LVESV。在另一个实例中,受试者具有大于80mL/m2、大于90mL/m2、大于100mL/m2、大于110mL/m2、或大于120mL/m2的升高的LVESV。
[0094] MI可以引起持续性左心室功能障碍。因此,在另一个实例中,MI受试者具有近端LAD动脉病变和持续性左心室功能障碍。左心室功能障碍的特征在于心肌收缩力的降低。当心肌收缩力在左心室内降低时导致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的降低。因此,LVEF提供了一种确定左心室功能障碍的方式。
[0095] 可以通过本领域已知的多种方法,如超声心动图、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SPECT)或心脏磁共振成像(cMRI)来测量LVEF和LVESV。
[0096] 在一个实例中,LVEF小于约60%的受试者具有左心室功能障碍。在其它实例中,LVEF低于约55%、54%、53%、52%、51%、50%、49%、48%、47%、46%的受试者具有左心室功能障碍。在另一个实例中,LVEF小于约45%的受试者具有左心室功能障碍。在其它实例中,LVEF小于约44%、43%、42%、41%的受试者具有左心室功能障碍。在另一个实例中,LVEF小于约40%的受试者具有左心室功能障碍。在其它实例中,LVEF小于约39%、38%、37%、36%、35%、34%、33%、32%、31%、30%的受试者具有左心室功能障碍。
[0097] 在本公开的上下文中,术语“持续性左心室功能障碍”用于定义在一段时间或一系列测量中持续的左心室功能障碍。例如,“持续性左心室功能障碍”可以包括MI后持续约1至约14天之间或更长的左心室功能障碍。例如,持续性左心室功能障碍可以包括MI后持续约1至约10天之间、约1至约9天之间、约2至约8天、约2至约7天之间的左心室功能障碍。在另一个实例中,“持续性左心室功能障碍”可以包括在约1至10次或更多次测量中持续的左心室功能障碍。
[0098] MI后心肌坏死的大小或量临床上称为梗死大小。本公开的方法涉及治疗具有大梗死大小的MI受试者。例如,使用本公开的方法治疗的受试者可以具有大于约10-35%左心室的梗死大小。在其它实例中,受试者具有大于约11-34%、约12-33%、约13-32%、约14-31%、约15-30%、约16-29%、约17-28%左心室的梗死大小。在另一个实例中,受试者具有大于约18.5%左心室的梗死大小。在其它实例中,受试者具有大于约19-27%、约20-26%、约21-25%、约22-24%、约23%左心室的梗死大小。
[0099] 可以通过本领域已知的多种方法来测量梗死大小。这些方法的实例包括使用血清标志物如肌酸激酶(CK)、CK-MB、肌钙蛋白I和脑利钠肽肌钙蛋白。
[0100] 在一个实例中,用本公开的方法治疗的受试者具有至少约2x正常上限(ULM)2x的肌钙蛋白水平。在另一个实例中,受试者具有至少约3x、约4x、约5x、约6x ULM的肌钙蛋白水平。
[0101] 在一个实例中,用本公开的方法治疗的受试者具有至少约2xULM的肌酸激酶-MB水平。在另一个实例中,受试者具有至少约3x、约4x、约5x、约6x ULM的肌酸激酶-MB水平。
[0102] 测量梗死大小的其它实例包括Sestamibi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SPECT)心肌灌注成像、磁共振成像。在一个实例中,使用cMRI测量梗死大小。几种cMRI技术可用于诊断梗死大小。最准确和最有效的技术之一是延迟增强心脏磁共振成像(DE-CMR)。因此,在一个实例中,cMRI包括DE-CMR。
[0103] 当使用DE-CMR的适当设置时,正常的心肌显示为黑色或无效,而非活区域表现为明亮或过度增强。因此,在一个实例中,梗死大小可以通过明亮和超增强区域的视觉评估来确定。确定梗死大小的其它实例是本领域已知的(Sievers等人(2007),Circulation,115,236-244;Kim等人(2000),N Engl J Med,343,1445-1453)。简而言之,在17段模型上用每个区段的5点量表对超增强进行评分(0=无过度增强,1=1%至25%,2=26%至50%,3=
51%至75%,4=76%至100%)。完全包含在超增强的心肌内的黑色区域被解释为微血管损伤(无回流)的区域,并被包括作为梗死的一部分。通过对区域评分进行求和将梗死大小计算为LV心肌的百分比,每个通过超增强范围中点加权(即1=13%,2=38%,3=63%,4=
88%),并除以17。在另一个实例中,梗死大小可以通过在短轴图像堆栈上的超增强区域的测面积法来量化。
[0104] 在一个实例中,在MI后约1天和40天之间测量梗死大小。在其它实例中,在MI后约1至40天之间、约2至35天之间、约3至30天之间、约4至25天之间、约5至20天之间、约6至15天之间测量梗死大小。例如,可以在MI后约30天测量梗死大小。
[0105] 在本公开的上下文中,“梗死大小”是指左心室梗死大小。换句话说,左心室梗死大小是指梗死的左心室的量。
[0106] 本公开的方法可以用于治疗具有心脏衰竭的各种阶段或分类的MI受试者的进行性心力衰竭。例如,受试者可具有A、B、C或D期心力衰竭。在一个实例中,受试者患有B期或C期心力衰竭。在这些实例中,心力衰竭分期是基于美国心脏病学会(ACC)和美国心脏协会(AHA)分期标准。
[0107] 在另一个实例中,受试者可以具有I、II、III或IV类心力衰竭。在一个实例中,受试者具有II或III类心力衰竭。在这些实例中,心力衰竭分类是基于纽约心脏协会(NYHA)分类量表。
[0108] 细胞组合物
[0109] 在进行本公开的方法时,间充质谱系前体细胞或干细胞可以以组合物的形式施用。在一个实例中,这种组合物包含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和/或赋形剂。
[0110] 术语“载体”和“赋形剂”是指本领域常规用于促进活性化合物的储存、施用和/或生物活性的物质的组合物(参见例如Remington's Pharmaceutical Sciences,第16版,Mac Publishing Company(1980)。载体也可以减少活性化合物的任何不期望的副作用。合适的载体例如是稳定的,例如不能与载体中的其它成分反应。在一个实例中,载体在用于治疗的剂量和浓度下不会在接受者中产生显著的局部或全身不利反应。
[0111] 用于本公开的合适的载体包括常规使用的那些,例如水、盐水、右旋糖水溶液、乳糖、林格氏溶液、缓冲溶液、透明质酸和二醇是示例性液体载体,特别是(当等张时)用于溶液。合适的药物载体和赋形剂包括淀粉纤维素、葡萄糖、乳糖、蔗糖、明胶、麦芽、米、面粉、白垩、胶、硬脂酸镁、硬脂酸钠、单硬脂酸甘油酯、氯化钠、甘油、丙二醇、水、乙醇等。
[0112] 在另一个实例中,载体是培养基组合物,例如其中生长或悬浮细胞。此类培养基组合物不诱导其施用的受试者中的任何不利影响。
[0113] 示例性载体和赋形剂不会不利地影响细胞的存活力和/或细胞减少、预防或延迟进行性心力衰竭的能力。
[0114] 在一个实例中,载体或赋形剂提供缓冲活性以将细胞和/或可溶性因子维持在合适的pH,从而发挥生物活性,例如载体或赋形剂是磷酸盐缓冲盐水(PBS)。PBS代表有吸引力的载体或赋形剂,因为它与细胞和因子最小程度地相互作用并允许细胞和因子的快速释放,在这种情况下,本公开的组合物可以作为液体生产以供例如通过注射直接应用于血流或应用入组织或组织周围或附近的区域。
[0115] 也可以将干细胞和/或其后代细胞掺入或嵌入受体相容并且降解成对接受者无害的产物的支架内。这些支架为要移植到接受者受试者的细胞提供支持和保护。天然和/或合成的可生物降解的支架是这种支架的实例。
[0116] 在本公开的实践中可以成功使用多种不同的支架。示例性支架包括但不限于生物的、可降解的支架。天然可生物降解支架包括胶原、纤连蛋白和层粘连蛋白支架。用于细胞移植支架的合适的合成材料应该能够支持广泛的细胞生长和细胞功能。这种支架也可以是可再吸收的。合适的支架包括聚乙醇酸支架(例如,如Vacanti等人J.Ped.Surg.23:3-9 1988;Cima等人Biotechnol.Bioeng.38:145 1991;Vacanti等人Plast.Reconstr.Surg.88:
753-9 1991所述);或合成聚合物如聚酐、聚原酸酯和聚乳酸。
[0117] 在另一个实例中,细胞可以在凝胶支架(如来自Upjohn Company的Gelfoam)中施用。
[0118] 本文所述的细胞组合物可以单独施用或作为与其它细胞的混合物施用。不同类型的细胞可以在施用前立即或不久与本公开的组合物混合,或者它们可以在施用前一起共培养一段时间。
[0119] 在一个实例中,组合物包含有效量或治疗或预防有效量的细胞。例如,组合物包含约1x105个细胞至约1x109个细胞或约1.25x103个细胞至约1.25x107个细胞。要施用的细胞的确切量取决于多种因素,包括受试者的年龄、体重和性别以及所治疗的病症的程度和严重程度。
[0120] 示例性的剂量包括至少约1.2x 108至约8x 1010个细胞,如约1.3x 108至约8x 109个细胞、约1.4x 108至约8x 108个细胞、约1.5x 108至约7.2x 108个细胞、约1.6x 108至约6.4x 108个细胞、约1.7x 108至约5.6x 108个细胞、约1.8x 108至约4.8x 108个细胞、约1.9x 
108至约4.0x 108个细胞、约2.0x 108至约3.2x 108个细胞、约2.1x 108至约2.4x 108个细胞。例如,剂量可以包括至少约1.5x 108个细胞。例如,剂量可以包括至少约2.0x 108个细胞。
[0121] 换言之,示例性的剂量包括至少约1.5x 106个细胞/kg(80kg受试者)。在一个实例中,剂量可以包括至少约2.5x 106个细胞/kg。在其它实例中,剂量可以包括约1.5x 106至约1x109个细胞/kg、约1.6x 106至约1x108个细胞/kg、约1.8x 106至约1x107个细胞/kg、约1.9x 
106至约9x106个细胞/kg、约2.0x 106至约8x106个细胞/kg、约2.1x 106至约7x106个细胞/
6 6 6 6 6
kg、约2.3x 10 至约6x10 个细胞/kg、约2.4x 10至约5x10个细胞/kg、约2.5x 10 至约
4x106个细胞/kg、约2.6x 106至约3x106个细胞/kg。
[0122] 在一个实例中,间充质谱系前体细胞或干细胞组成组合物的细胞群体的至少约5%、至少约10%、至少约15%、至少约20%、至少约25%、至少约30%、至少约35%、至少约
40%、至少约45%、至少约50%、至少约55%、至少约60%、至少约65%、至少约70%、至少约
75%、至少约80%、至少约85%、至少约90%、至少约95%、至少约99%。
[0123] 可以冷冻保存本公开的组合物。间充质谱系前体细胞或干细胞的冷冻保存可以使用本领域已知的慢速冷却方法或“快速”冷冻方案进行。优选地,与未冷冻的细胞相比,冷冻保存的方法维持类似的表型、细胞表面标志物和冷冻保存的细胞的生长速率。
[0124] 冷冻保存的组合物可以包括冷冻保存溶液。冷冻保存溶液的pH通常为6.5至8,优选7.4。
[0125] 冷冻保存溶液可以包括无菌、非致热原性等张溶液,例如PlasmaLyte ATM。100mL的PlasmaLyte ATM含有526mg氯化钠,USP(NaCl);502mg葡萄糖酸钠(C6H11NaO7);368mg三水合乙酸钠,USP(C2H3NaO2·3H2O);37mg氯化,USP(KCl);和30mg氯化镁,USP(MgCl2·6H2O)。它不含抗菌剂。用氢氧化钠调节pH。pH为7.4(6.5至8.0)。
[0126] 冷冻保存溶液可以包括ProfreezeTM。冷冻保存溶液可以另外或可选地包括培养基,例如αMEM。
[0127] 为了便于冷冻,通常将冷冻保护剂,如例如二甲基亚砜(DMSO)添加到冷冻保存溶液。理想地,冷冻保护剂应对细胞和患者无毒、无抗原性、化学惰性,解冻后提供高存活率,并且允许在不清洗的情况下移植。然而,最常用的冷冻保护剂DMSO表现出一些细胞毒性。羟乙基淀粉(HES)可用作替代物或与DMSO组合以降低冷冻保存溶液的细胞毒性。
[0128] 冷冻保存溶液可以包含DMSO、羟乙基淀粉、人血清组分和其它蛋白质填充剂中的一种或多种。在一个实例中,冷冻保存的溶液包含约5%人血清白蛋白(HSA)和约10%DMSO。冷冻保存溶液还可以包含甲基纤维素、聚乙烯吡咯烷(PVP)和海藻糖中的一种或多种。
[0129]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将细胞悬浮于42.5%ProfreezeTM/50%αMEM/7.5%DMSO中,并在可控速率冷冻机中冷却。
[0130] 可以解冻冷冻保存的组合物并直接施用于受试者,或添加到另一种溶液(例如包含HA)中。或者,可以解冻冷冻保存的组合物,并且在施用前将间充质谱系前体细胞或干细胞重悬于替代载体中。
[0131] 在一个实例中,可以在MI后约1至约10天施用本文所述的细胞组合物。在其它实例中,可以在MI后约1至9天、约1至8天、约2至7天、约2至6天、约3至5天施用本文所述的细胞组合物。例如,可以在MI后约5天施用本文所述的细胞组合物。
[0132] 在一个实例中,可以在PCI后约1至约10天施用本文所述的细胞组合物。在其它实例中,可以在PCI后约1至9天、约1至8天、约2至7天、约2至6天、约3至5天施用本文所述的细胞组合物。例如,可以在PCI后约5天施用本文所述的细胞组合物。
[0133] 在一个实例中,本文所述的细胞组合物可以以单次剂量施用。在一个实例中,以多次剂量施用细胞组合物。例如,至少2、至少3、至少4、至少5、至少6、至少7、至少8、至少9、至少10剂。
[0134] 在一个实例中,可以在施用前培养扩增间充质谱系前体细胞或干细胞。间充质谱系前体细胞或干细胞培养的各种方法是本领域已知的。在一个实例中,在施用前在无血清培养基中培养扩增间充质谱系前体细胞或干细胞。
[0135] 可以全身,如例如通过静脉内、动脉内或腹膜内施用间充质谱系前体细胞或干细胞。也可以通过鼻内,肌肉内或心内施用来施用间充质谱系前体细胞或干细胞。在一个实例中,将间充质谱系前体细胞或干细胞直接施用至心肌。例如,可以将间充质谱系前体细胞或干细胞直接施用至左心室的心肌中。在一个实例中,通过心脏内膜导管如J&J MyostarTM注射导管施用间充质谱系前体细胞或干细胞。
[0136] 在一个实例中,将间充质谱系前体细胞或干细胞施用至有活力的心肌。在一个实例中,将间充质谱系前体细胞或干细胞施用至冬眠心肌。本领域技术人员将能够使用本领域已知的方法鉴定有活力的心肌和/或冬眠心肌。例如,可以使用诸如NOGASTARTM映射导管系统的映射导管系统来鉴定有活力的心肌和/或冬眠心肌。
[0137] 在另一个实例中,通过冠状动脉内输注施用间充质谱系前体细胞或干细胞。例如,可以将间充质谱系前体细胞或干细胞施用至左前降支(LAD)动脉。在一个实例中,通过PCI在LAD血运重建后立即将间充质谱系前体细胞或干细胞施用至LAD动脉中。
[0138] 在一个实例中,细胞被包含在室内,所述室不允许细胞离开受试者的循环,然而,允许细胞分泌的因子进入循环。以这种方式,可以通过允许细胞将因子分泌到受试者的循环中而将可溶性因子施用于受试者。这样的室可以同样植入受试者的部位,以增加可溶性因子的局部水平,例如植入在心脏中或附近。
[0139] 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在不脱离如广泛描述的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如具体实施方案中所示的本发明进行多种变型和/或修改。因此,本实施方案在所有方面都被认为是说明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
[0140] 本文所讨论的和/或引用的所有出版物以全文并入本文。
[0141] 已经包括在本说明书中的文件、动作、材料、装置、物品等的任何讨论仅仅是为了提供本发明的上下文。它不应视为承认任何或所有这些事项构成现有技术基础的一部分或者是本发明相关领域中的常规一般知识,如同它在本申请的每项权利要求的优先权日之前存在一样。
[0142] 本申请要求2014年12月23日提交的AU 2014905240的优先权,其公开内容通过引用并入本文。
[0143] 实施例
[0144] 实施例1
[0145] AMI中的临床阶段2a/2b IV MSC
[0146] 开始随机化安慰剂对照的2a/2b期试验,以评估在具有ST升高MI(STEMI)或非ST升高心肌梗死(NSTEMI)和降低的心脏射血分数的患者中2-7天时施用的单一静脉内(IV)剂量的2亿个间充质干细胞(MSC)。
[0147] 设计了IIa/IIb期、多中心、随机化、双盲、安慰剂对照研究,以评估急性心肌梗死后remestemcel-L(离体培养的成年人间充质干细胞)静脉输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0148] 研究是对最近经历过急性心肌梗死(MI)的220名受试者进行的II期、多中心、随机化、双盲、安慰剂对照研究。符合本研究资格的急性MI患者包括患有任何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那些患者,所述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导致:
[0149] 1)阳性生物标志物(肌钙蛋白或CK-MB>4x ULN);
[0150] 2)区域性壁运动异常;
[0151] 3)受抑制的全局左心室收缩功能低于≤45%且≥20%,如在急性事件初次发作后约24小时内进行的筛选心脏成像确定。
[0152] 评估受试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直到死亡、撤药或研究药剂(IA)输注后60个月,以先发生者为准。治疗窗口是急性MI的初次发作后2至7天。
[0153] 将受试者随机化到安慰剂或治疗组(每次输注为remestemcel-L 200x 106个细胞)。将每个群组中大致相等数目的受试者分配到2组中的每组(1:1随机化)。
[0154] 在24个月的整体研究数据
[0155] 总体而言,静脉内间充质干细胞(MSC)疗法耐受性良好,并且研究表明,在急性心肌梗死时使用IV MSC是安全的。在急性MI受试者中,remestemcel-L和安慰剂之间在总体不利事件(90.9%对90.9%)和严重不利事件(32.7%对33.6%)之间没有明显差异。研究中有5例死亡:在remestemcel-L组中为2例,安慰剂组为3例。认为只有1例受试者死亡可能与研究治疗有关,并且该受试者接受安慰剂。
[0156] 尽管在原始研究设计中,研究进入的主要纳入标准是在急性事件后约24小时由心脏成像确定的LVEF<45%,实际发现超过70%的筛选时合格的受试者在静脉内注射研究产品之前不久具有通过cMR得到的LVEF>45%,所述研究产品在MI后5.4天的平均时间点施用。这最可能是由于MI和血管成形术程序后心肌恢复的自然过程。因此,小于30%登记患者在remestemcel-L输注时实际上满足持续性左心室(LV)功能障碍的研究设计标准,并且因此本研究中大多数患者到他们接受治疗的时间实际上具有正常的LV功能。
[0157] 66名患者在筛选时具有左前降支(LAD)病变及低射血分数。对于3个月时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的cMR衍生变化的主要功效变量,remestemcel-L组中的受试者表现出数值,但无统计学意义的显著性变化(+3.31mL对-0.35,p=0.17)。在ESV的6个月以及平均梗死大小和射血分数中,类似的非显著性数字变化也是明显的。
[0158] 然后,在具有持续性LV功能障碍和近端LAD病变的患者的子集中评估remestemcel-L疗法的效果,如在输注前通过cMR测量的。
[0159] 事后功效分析
[0160] 这项研究的中心理由是,remestemcel-L对那些具有持续性LV功能障碍的MI后患者有效。然而,在总体患者人群中,超过70%已经标准化在MI后24小时时试验纳入和第2-7天的治疗输注的选择之间的其射血分数(第5.4天时的均值治疗施用)。这可以反映在PCI再灌注后数天内挫抑心肌的早期恢复,导致治疗施用前的LV收缩功能改善。研究进入和治疗施用之间的LVEF数据的差异明显否定了原始试验充分测试研究的根本性假设的能力。
[0161] 因此,设计了事后分析,并且旨在进一步调查remestemcel-L对预期患有最广泛MI后疾病的患者子集的潜在影响,特别是治疗施用时具有近端LAD元凶病变和cMR LVEF≤45%的受试者。
[0162] 事后分析设计为回答在具有最高风险的进行性心力衰竭的患者中,单剂(200x 106个细胞)静脉内施用的MSC是否将比安慰剂更有效用于逆转左心室心力衰竭和预防指数AMI后6个月时进行性不利LV重塑。如下选择最高风险的患者进行研究进入:
[0163] ·由于近端LAD元凶病变所致的第一次前壁急性心肌梗死;
[0164] ·在缺血性症状发作12小时内用PCI程序成功治疗元凶冠状动脉病变;
[0165] ·指数AMI后2-7天存在的持续性LV收缩功能障碍(即通过cMR得到的PCI后LVEF<45%)。
[0166] 随机分入总体试验的220名患者中,共有25名受试者满足由局限于近端LAD的MI、缺血时间<12小时、成功的经皮冠状动脉干预(PCI)、基线cMR LVEF<45%、和在指数AMI后2至7天内用研究产品治疗组成的标准。
[0167] 这25名受试者构成了事后分析的评估人群,并分配为remestemcel-L组中的10名受试者和安慰剂组中的15名受试者。在对2期remestemcel-L AMI试验进行的事后分析中,使用响应者指数方法来评估细胞疗法对不利LV重塑的影响。该方法用于评估事后研究的主要端点,其中进行LVESV从基线起的变化的评估,以确定在与安慰剂相比,用remestemcel-L治疗的患者之间AMI后6个月是否存在临床意义上的差异。
[0168] 以前已经显示了在通常评估的LV收缩功能的测量值中,LVESV是从急性心肌梗死恢复后长期存活的强烈预测(White等人(1987)Circulation,76:44-51)。
[0169] 实际上,现在公认LVESV是生物学和临床意义上的变化的有用替代效力端点,因为它与有LV收缩功能相关心力衰竭的形成/进展风险的患者中不利LV重塑和相关MACE的形成相关。已经显示该分析模型与2期基因治疗试验中的MACE结果良好相关(Hajjar等人(2008)J Card Fail.,14(5):355-67;Jaski等人(2009)Card Fail.,15(3):171-81;Jessup等人(2011)Circulation,124:304-313)。
[0170] 在目前对主要和次要端点的分析中,使用成功的预先规定的阈值边界定义治疗响应者。利用计算为6个月减去基线数据的这些值来确保间隔变化均在常规测量误差的范围外,并且具有潜在临床意义。
[0171]参数 响应者边界
LVESV ≤-10mL
LVEDV <+10mL
LVEF ≥+5LVEF单位
LV梗死体积 ≤-10g
[0172] 事后群体的效力结果
[0173] 在基线时,治疗组之间没有LVESV、LVEDV、LVEF或LV梗死体积的显著差异。然而,感兴趣的趋势在对于6个月随访从基线数据起的变化内是明显的。
[0174] LV梗死体积:
[0175] 在基线时,安慰剂组和remestemcel-L组之间的平均梗死体积相似且非常高,分别为40.9+13.75g(平均值+SD)和40.76+17.82g(平均值+SD)。假设这些患者中的总平均心肌质量约为130g(Stone等人(2012)JAMA.,307:17,1817-26),这些值代表在治疗干预时具有约30%的梗死大小的非常高的风险群体。由于已经前瞻性显示了梗死大小>18.5%导致2年内心力衰竭相关主要不利心脏事件(HF-MACE,定义为心力衰竭住院或死亡)的30%发生率,这证实了在该事后分析中评估的AMI患者群体对于随后的HF-MACE具有最高风险。
[0176] 在6个月结束时,remestemcel-L组中的受试者表现出从基线数值40.76+17.82g至26.6+12.94g(平均值+SD)的LV梗死体积的减少。这代表了-14.14+13.94g变化。比较之下,安慰剂受试者显示了从基线数值40.9+13.75g(平均值+SD)至31.59+12.70g的LV梗死体积的名义上更小的降低。这代表了-7.74+10.84g变化。安慰剂校正差异是-6.40g(p=0.187)。
[0177] 这些结果表明,相对于安慰剂,remestemcel-L在6个月内将梗死体积降低的天然内源愈合过程增强2倍,从基线时约30%梗死大小至6个月时约20%梗死大小(假设平均LV质量130g)。
[0178] LVESV:
[0179] 在6个月结束时,remestemcel-L组中的受试者表现出从基线值85.0+15.89mL至73.0+24.24mL(平均值+SD)的LVESV降低。这代表-12.0+16.57mL变化。比较之下,安慰剂受试者显示了从基线值90.5+23.54mL(平均值+SD)至92.8+35.40mL的LVESV增加。这代表了
2.2+28.53mL变化。安慰剂校正差异是-14.2mL(p=0.174)。
[0180] 基线和治疗后6个月的LV收缩末期容积的总结(LOCF分析)
[0181]
[0182]
[0183] *使用ANOVA进行基线治疗比较。其它治疗比较使用ANCOVA,其中用治疗作为固定效应和基线作为协变量
[0184] 来源:表14.2.17.S.1
[0185] 值得注意的是,如在remestemcel-L组中所见,梗死大小从基线时约30%变化到6个月时约20%(假设平均LV质量为130g)将预期会在该时段内降低LVESV至少10mL(Wu等人(2007)Stem Cells,25:26,48-59);我们的结果是一致的,并确认我们的数据集的一致性。
[0186] LVEDV:
[0187] 在6个月结束时,remestemcel-L组中的受试者表现为从基线数值142.9+24.01mL至154.4+37.52mL(平均值+SD)的LVEDV增加。这代表了11.5+27.91mL变化。比较之下,安慰剂受试者显示从基线数值151.2+35.98mL(平均值+SD)至167.8+41.66mL的LVEDV增加。这代表了16.6+27.30mL变化。安慰剂校正差异是-5.1mL(p=0.618)。
[0188] LVEF:
[0189] 在6个月结束时,remestemcel-L组中的受试者表现为从基线值40.6+4.23%至53.1+8.71%(平均值+SD)的LVEF增加。这代表了12.5+8.88LVEF单位变化。比较之下,安慰剂受试者显示从基线值40.3+3.47%(平均值+SD)至45.8+9.08%的LVEF的名义上较小的增加。这代表了5.6+9.48LVEF单位变化。安慰剂校正差异是6.9LVEF单位(p=0.066)(见图1和图2)。
[0190] 基线时和治疗后6个月的LV射血分数的总结(LOCF分析)
[0191]
[0192] *使用ANOVA进行基线治疗比较。其它治疗比较使用ANCOVA,其中用治疗作为固定效应和基线作为协变量
[0193] 来源:表14.2.19.S.1
[0194] 响应者分析
[0195] 在指数AMI后6个月时作为治疗响应者的remestemcel-L对安慰剂患者的百分比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显著性(p=0.095)的重要趋势。具体来说,与27%的安慰剂患者相比,60%的remestemcel-L治疗患者是治疗响应者。这代表与安慰剂组相比,remestemcel-L组的响应者比率增加了2.2倍(图3)。
[0196] “响应者”对“非响应者”亚组的群组分析
[0197] 尽管LVESV降低的响应者比率在remestemcel-L组中比在安慰剂组中高2.2倍,但LV重塑和总体LV收缩功能参数在6个月时的平均变化与remestemcel-L和安慰剂非响应者(LVESV名义增加、LVEDV大幅增加、和LVEF最小升高)相比对于remestemcel-L和安慰剂响应者(LVESV降低、LVEDV无变化、LVEF升高)是相似的。
[0198] 相比之下,remestemcel-L治疗响应者受试者表明与对任何其它亚组的观察(remestemcel-L非响应者=-7.1g,安慰剂响应者=-4.8g,和安慰剂非响应者=-9.1g)相比从基线到第6月的LV梗死体积的更大的降低(-18.8g)。后三组中包括的17名患者的LV梗死体积的平均变化为-7.6g。对于remestemcel-L治疗响应者的LV梗死体积的这种差异与对LVESV、LVEDV和LVEF分析产生的数据形成鲜明对比,其中治疗响应者数据对于remestemcel-L和安慰剂受试者一般相似。
[0199] 假设具有近端LAD闭塞后大梗死的患者的平均左心室质量为130g(Stone等人(2012)JAMA.,307:17,1817-26),这表示在remestemcel-L响应者中梗死大小从基线时约30%变化到6个月时约17%。梗死体积的这种减少可能对该组的2年内HF-MACE事件率有重大的影响(Wu等人(2007)Stem Cells,25:26,48-59)。
[0200] 因此,remestemcel-L响应者表明:
[0201] 1)与LVESV相关的主要功效端点的高2.2倍的实现率(p=0.095);
[0202] 2)LV重塑改善、总体LV收缩功能改善和LV梗死体积减少之间的较高的一致性水平。
[0203] 3)已经改善LVESV和不利LV重建,即梗死体积减少的独特机制。
[0204]
[0205] 对于总体remestemcel-L组(n=10)相对于安慰剂组(n=15),基线人口统计学、缺血性MI症状发作到PCI时的时间、或PCI后TIMI灌注流3级的发生没有显著差异。与安慰剂组相比,对于remestemcel-L组,具有更短的从PCI到调查产品的输注的时间和从第一次缺血性MI症状到调查产品的输注的时间的趋势。
[0206] 总之,AMI后2-7天静脉内施用remestemcel-L有助于在指数事件后6个月时降低LV梗死大小,减轻不利LV重塑,并改善总体LV收缩功能。似乎与安慰剂相比,remestemcel-L的有益效果在梗死区域(梗死体积减少)和远端心肌区域(LVESV降低,导致LVEF增加)都是明显的。预计这些发现将最终等同于处于该病况的高风险下的AMI后患者的心力衰竭发展率的降低。
[0207] 实施例2
[0208] 疾病严重程度和MPC对LVESV的治疗益处之间的相关性
[0209] 图4至图9显示了在施用安慰剂(对照)或MPC(1.5x 108个间充质前体细胞)后6个月评估的受试者中LVESV的变化。LVESV的降低与心力衰竭的水平(如通过基线LVESV的测量确定)相关。将受试者根据LVESV分层,如下所示。
[0210]
[0211] 这些数据表明,由于左心室收缩功能障碍引起的慢性心力衰竭受试者的基线左心室收缩异常的量级越大,在6个月随访期内观察到的MPC相关心脏保护效果越有益。数据进一步表明,通过用MPC治疗可以有益地改变与晚期慢性心力衰竭有关的进行性不利天然病史。不希望受理论束缚,发现支持旁分泌串扰假设,其中组织水平的生物化学/生理紊乱产生促进MPC释放有益的旁分泌介质的局部环境。因此,在具有最高疾病进展风险的受试者,即基线LVESV>70mL的受试者中观察到通过在心力衰竭受试者中施用MPC所获得的最佳效果。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