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生物学 / 预后指标 / 肿瘤特异性移植抗原蛋白TSTA3在制备食管鳞癌诊断试剂中的用途

肿瘤特异性移植抗原蛋白TSTA3在制备食管鳞癌诊断试剂中的用途

阅读:452发布:2020-05-20

专利汇可以提供肿瘤特异性移植抗原蛋白TSTA3在制备食管鳞癌诊断试剂中的用途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 发明 属于 生物 医药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 肿瘤 特异性移植 抗原 蛋白TSTA3在制备食管鳞癌诊断 试剂 中的用途,所述的这种用途解决了 现有技术 中食管鳞癌患者诊断和 预后 信息的分子靶标非常少,评判标准不一的技术问题。通过TSTA3蛋白表达情况进行免疫评分,然后通过TSTA3蛋白的表达量确定与患者诊断和预后的关系,用于辅助食管鳞癌患者的诊断和预后评价。本发明通过免疫学指标TSTA3蛋白表达量辅助食管鳞癌患者的诊断和对预后进行评价,为解决食管鳞癌患者诊断和预后评价手段缺乏的现状提供一种准确、快速的预测方法。,下面是肿瘤特异性移植抗原蛋白TSTA3在制备食管鳞癌诊断试剂中的用途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肿瘤特异性移植抗原蛋白TSTA3在制备食管癌诊断试剂中的用途,其特征在于:
所述肿瘤特异性移植抗原蛋白TSTA3在制备诊断和/或预后评价食管鳞癌患者试剂中的用途。

说明书全文

肿瘤特异性移植抗原蛋白TSTA3在制备食管鳞癌诊断试剂

的用途

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 食管癌是世界范围内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我国是食管癌发病率及死亡率最高的国家,每年新发病例47.8万,死亡病例37.5万,发病率及死亡率分别居各类恶性肿瘤的第三位及第四位。我国食管癌发病主要集中在几个高发区,其中河南、山西、河北交界的太行山区发病率最高。与西方国家不同,我国食管癌的组织学类型90%为鳞状细胞癌,大多数患者确诊时已处于中晚期,病情发展快,预后差,5年生存率仅10%左右。目前食管癌治疗仍以手术结合放化疗为主,但对不能早期发现的患者常无根治性手术机会,同时对复发转移患者综合治疗的总体疗效仍不尽人意。与其它肿瘤类型相比,食管鳞癌(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ESCC)的早期诊断标志物及靶向治疗的靶点甚为局限,缺乏可供参考的国际标准。因此,深入探索食管癌的发生发展机理,对于临床发现早期诊断的分子标志和制定有效的临床干预措施显得至关重要。
[0003] 恶性肿瘤的一个普遍特征是细胞的糖基化修饰发生了显著的变化。糖基化常参与蛋白质肽链的折叠、聚合、成熟和运输,对细胞和蛋白质功能调节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在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蛋白质的糖基化修饰会随着疾病进程发生改变,从而影响肿瘤细胞的粘附、侵袭、转移等过程。肿瘤细胞表面异常的糖蛋白还常作为肿瘤的标志物存在。因此,寻找食管癌癌变过程中糖基化的异常改变特征对于肿瘤的早期诊断、进程监测、预后评估以及治疗靶点的寻找均能提供重要的信息。
[0004] 异常岩藻糖基化与肿瘤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岩藻糖基化是糖蛋白、糖脂寡糖修饰中最常见的修饰方式,GDP-L-岩藻糖是岩藻糖基化的唯一供体,其合成有补救合成和从头合成两种途径(图1):前者由游离的L-岩藻糖通过L-岩藻糖激酶和GDP-L-岩藻糖焦磷酸化酶两个步骤催化合成;后者是将GDP-D甘露糖通过三步酶促反应转变为GDP-L-岩藻糖,分别包含GDP甘露糖-4,6-脱酶(GMDS)和GDP-4--6-脱甘露糖-3,5异构酶-4-还原酶(TSTA3)。其中,从头合成途径合成了人体内90%的GDP-L-岩藻糖,成为GDP-L-岩藻糖生物合成的主要来源。细胞中岩藻糖基化还需要GDP岩藻糖转运体的参与及岩藻糖基转移酶(FUT)催化。
[0005] 异常岩藻糖基化与肿瘤的关系己经成为恶性肿瘤诊断与治疗的研究热点。文献报道的岩藻糖基化异常与肿瘤关系密切的主要机制有:①岩藻糖基可参与构成某些重要粘附分子的糖链结构,与肿瘤转移关系密切。如直接参与Lewis 抗原决定簇的构成,Lewis 抗原是选凝蛋白的结合配体,其在肿瘤转移中的作用已得到公认;整合素和E-cadherin分子中核心岩藻糖基化的减少及缺如导致其功能的丧失,通过影响细胞-细胞以及细胞-细胞外间质的相互作用引起侵袭迁移能的变化。②通过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岩藻糖基化影响肿瘤的发生。EGFR具有潜在N糖基化位点,其中一半以上存在岩藻糖基化修饰,N糖基化抑制剂明显降低EGF与EGFR的结合,核心岩藻糖基化的EGFR与EGF的亲和力更高。③岩藻糖基化异常与肿瘤免疫逃逸相关。Moriwaki等发现结肠癌细胞中GMDS突变,导致细胞岩藻糖基化水平下降,从而逃避自然杀伤(NK)细胞介导的免疫监视,抵抗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TRAIL)诱导的细胞凋亡;人白血病细胞K562中表面sLex的存在促进NK细胞的杀伤活性。目前已有多种异常岩藻糖基化指标应用于临床实践,如:细胞表面岩藻糖基化LeY寡糖是一肿瘤相关抗原,在许多上皮来源的乳腺癌、卵巢癌、肝癌以及肠癌中是高表达,目前,针对该抗原的单克隆抗体(IGN-311和 hu3s193)已经作为上皮源性肿瘤免疫治疗的潜在药物,并进入了 II 期临床试验;核心岩藻糖基化的甲胎蛋白(AFP-L3)相比AFP对于肝癌更具有特异性的诊断价值;岩藻糖基化的触珠蛋白(HPT)水平在卵巢癌、癌、乳腺癌以及胰腺癌等恶性肿瘤中升高,成为多种肿瘤的分子标志物。
[0006] TSTA3基因又称FX、P35B,其编码蛋白是GDP-L-岩藻糖从头合成的关键限速酶,而GDP-L-岩藻糖是岩藻糖基化的唯一供体(图1)。该基因在肿瘤中研究报道较少。结直肠癌肝细胞癌、乳腺癌等肿瘤中存在TSTA3基因的高表达,与原位结直肠肿瘤细胞系sw480相比,转移性肿瘤细胞系sw620中高表达TSTA3,其与细胞SLea的表达成正相关,并可增强肿瘤-内皮细胞粘附;TSTA3基因敲除小鼠体内岩藻糖基化的缺失可导致肠道炎症,进而引起腺上皮异型增生和腺癌的发生,该过程涉及Notch通路的失活及下游Hes1的下调;TSTA3在乳腺癌组织中的高表达与TNM分期及不良预后密切相关,可以作为独立的预后因子,乳腺癌中TSTA3的敲除可引起CXCR4、CXCL12、MMP9等基因的显著下调,与癌细胞侵袭能力下降相关;而在Hu 等419例人群中的对照研究发现TSTA3在早期肺腺癌患者的外周血及癌组织中均存在表达量的增高,可能是非小细胞肺癌的早期诊断标志物。
[0007] TSTA3基因在食管鳞癌中可能发挥关键性的癌基因作用。前期对14和90例ESCC肿瘤及配对正常组织(Ⅰ期51例,Ⅲ期53例)分别进行了全基因组和全外显子组测序,在基于单核苷酸变异(SNVs)及小片段插入/缺失(Indels)的分析中发现,岩藻糖/甘露糖代谢通路在Ⅰ期病例中的突变频率显著高于Ⅲ期,提示该通路的变异可能参与了食管癌的早期发生,其中TSTA3基因编码该通路的限速酶,突变频率为2%,均为错义突变;同时,基于拷贝数变异(CNAs)的分析发现,Ⅰ期病例中TSTA3基因所在8q24区域在ESCC中存在显著且重复的拷贝数扩增。该部分ESCC相关组学测序结果发表于Cell子刊 Am J Hum Genet(被评选为“Best of AJHG 2014 to 2015”)及GigaScience杂志上。
[0008] 在此基础上,对TSTA3基因的功能进行了初步研究。在KYSE510及KYSE150两株食管鳞癌细胞中敲低TSTA3基因对癌细胞的增殖无影响,但可以显著抑制癌细胞的侵袭及迁移能力;相反,TSTA3基因的过表达在不影响癌细胞增殖的同时可以显著增强细胞的侵袭迁移能力(p <0.05)。
[0009] 综上,TSTA3与食管鳞癌密切相关:基于食管鳞癌与配对癌旁组织全基因组及外显子组测序发现TSTA3是候选的食管鳞癌相关基因,且其编码的蛋白为岩藻糖/甘露糖代谢通路的限速酶,突变频率为2%,均为错义突变;基因组学测序结果发现岩藻糖/甘露糖代谢通路在Ⅰ期病例中的突变频率显著高于Ⅲ期,提示该通路的变异可能参与了食管癌的早期发生,同时,基于拷贝数变异(CNAs)的分析发现,8q24区域在ESCC中存在显著且重复的拷贝数扩增,该区域覆盖了TSTA3基因 。提示TSTA3基因与食管癌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但是TSTA3与食管鳞癌发生发展的关系尚未见报道,与食管鳞癌患者预后的关系也未见报道。本发明为确定TSTA3表达水平与食管鳞癌患者临床预后的关系,探讨其作为分子标志物预测食管鳞癌患者预后的应用价值。

发明内容

[0010]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肿瘤特异性移植抗原蛋白TSTA3在制备食管鳞癌诊断试剂中的用途,所述的这种用途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食管鳞癌患者诊断和预后信息的分子靶标非常少,评判标准不一的技术问题。
[0011]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肿瘤特异性移植抗原蛋白TSTA3在制备诊断和/或预后评价食管鳞癌患者试剂中的用途。
[0012] 本发明通过TSTA3蛋白表达情况进行免疫评判,然后通过TSTA3蛋白的表达量确定与患者诊断和预后的关系,用于辅助食管鳞癌患者的诊断和预后评价。
[0013] 本发明和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通过免疫学指标TSTA3蛋白表达量辅助食管鳞癌患者的诊断和对预后进行评价,为解决食管鳞癌患者诊断和预后评价手段缺乏的现状提供一种准确、快速的预测方法。附图说明
[0014] 图1为GDP-L-岩藻糖合成途径及TSTA3蛋白的限速酶作用图;图2为TSTA3在ESCC肿瘤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104例原发癌和60例配对癌旁组织)中的蛋白表达水平图,图中,A: TSTA3在ESCC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的免疫组织芯片图(×40,
100);B:TSTA3在ESCC肿瘤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104例原发癌和60例癌旁组织)中的蛋白表达水平差异散点图;C: TSTA3在60例ESCC肿瘤组织及配对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蛋白表达水平差异散点图;
图3为ROC曲线筛选ESCC肿瘤组织中TSTA3表达阈值图;
图4为根据图3阈值划分TSTA3高表达和低表达在ESCC肿瘤中所占比例图;
图5为TSTA3高表达和低表达状态在ESCC总人群(A)、无饮酒史(B)、不同性别(C)、不同位置(D)ESCC患者中对预后的预测作用图;
图6为TSTA3高表达和低表达状态在不同年龄(A)、不同淋巴结转移状态(B)、不同浸润深度(C)ESCC患者中对预后的预测作用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5]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一步阐述,但并不限制本发明。
[0016]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用的104个食管鳞癌(ESCC)组织均来自于山西省肿瘤医院(STH太原,中国),第一次进行手术切除治疗,术前未经过新辅助疗法、化疗或放疗。104原发食管癌组织及其中60块配对的正常食管上皮组织标本经蜡块包埋,制作成组织芯片用于后续的免疫组化染色分析。ESCC的临床分级参照美国癌症联合委员会及国际抗癌联盟指定的2010年第7版TNM分级标准。本实验已通过了山西医科大学及参与医院。所有标本的采集均通过了患者本人及家属同意并签署了知情同意书。
[0017] 通过免疫组化染色法来评估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TSTA3蛋白的表达量。具体的标本对应的临床病例资料如肿瘤大小、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情况、临床分级见表1。
[0018] 表1: ESCC患者临床病理资料所采用的统计学分析方法为:ESCC及癌旁正常组织中TSTA3表达水平比较采用秩和检验。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 (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 ROC曲线)寻找TSTA3蛋白高表达及低表达的最佳分界值。TSTA3的表达与临床病例因素的相关性分析用四格表卡方检验。Kaplan-Meier生存分析和Log-rank 检验分析TSTA3表达状态与不同临床病理因素患者预后生存相关性。Cox比例险回归模型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生存分析,分析TSTA3表达在ESCC患者预后预测中的作用。所有统计及相应绘图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
总生存时间按手术始至死亡日或最终随访日计算。P 值小于0.05被视为有统计学意义。
[0019] 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所用到的试剂、主要实验仪器与耗材为:中性树脂、4%福尔林、Tween20:Biotopped科技有限公司;石蜡:上海华永石蜡有限公司;二甲苯:天津市富宇精细化工有限公司;无水乙醇:天津市大茂化学试剂厂;pH6.0枸橼酸钠(柠檬酸盐修复液)、DAB显色试剂盒:福州迈新生物技术开发有限公司;快捷型酶标羊抗原鼠/兔IgG聚合物:福州迈新生物技术开发有限公司;3%双氧水:德州安捷高科消毒制品有限公司;苏木素染液:北京索莱宝科技有限公司;组织芯片阵列蜡块制备仪:北京克洛伊科技有限公司;切片机:
徕卡,德国;全自动数字病理扫描设备:美国,Aperio公司;显微镜:徕卡,德国;箱:海尔,中国;水平摇床:其林贝尔,中国;微量移液器:eppendorf,德国;电热恒温鼓风干燥箱:上海智城分析仪器制造有限公司,;载玻片、盖玻片:江苏世泰实验器材有限公司;湿盒、染色架:
市康泰实验器材厂。
[0020] 实验所用配制试剂为:PBS磷酸盐缓冲液:NaCl(上海生工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1.6g,Na2HPO4 .7H2O(上海生工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10.9g,Na2HPO(4 上海生工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5.78g,NaH2PO(4 上海生工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5.29,溶于2000ml三蒸水混匀。
1xPBST:TWEEN:PBS=1:1000配置。
[0021] 实施例1:一种通过食管鳞癌免疫学指标肿瘤特异性移植抗原蛋白TSTA3表达量辅助食管鳞癌患者的诊断和对预后进行评价的方法,免疫组化染色步骤根据刘增辉主编《病理染色技术 》(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进行。组织芯片用1:400的TSTA3抗体(抗兔单克隆抗体,ab190002,Abcam)在4℃孵育14小时,然后用DAB检测试剂盒(迈新,福州,中国)处理。经苏木精蓝染封片后拍摄×100放大图像。利用全自动数字病理扫描设备( Aperio, America)及图像分析软件分析肿瘤组织及正常上皮组织细胞胞浆中染色强度反应出TSTA3蛋白的表达情况。
[0022] 具体包括如下步骤:(1)将手术切除的104例原发癌和60例配对癌旁组织标本进行石蜡包埋,制成蜡块,具体制备蜡块的方法为:将手术切除的组织用10%中性福尔马林杯固定,脱水包埋,石蜡切片成2μm,贴于载玻片上,65℃烤片3-5小时使标本固定于玻片上,冷却保存;
(2)脱蜡:组织切片于鼓风干燥箱中烤片10min使标本石蜡融化,随后分别浸入二甲苯3次,每次10min;再分别浸入无水酒精2min,无水酒精2min,80%酒精2min,70%酒精2min;
(3)内源性过氧化物酶的消除:将脱蜡和水化后的切片移至避光处理的3%H2O2中
20min,以消除组织细胞中存在的过氧化物酶,减少非特异性染色;
(3)洗片:三蒸水洗片5min,浸入PBS 3次,每次3min;
(4)抗原暴露及抗原修复:组织切片浸入PH6.0的枸橼酸盐缓冲液(6.46g枸橼酸钠溶于
1800ml三蒸水)高压热修复120℃ 2min,自然冷却至15-30℃;1xPBST处理2min*3次;
(5)抗体孵育:加TSTA3一抗(兔抗TSTA3,1:100),要求一抗工作液全部覆盖组织,且不能留有气泡,4℃湿盒孵育过夜,第二天取出放置室温,复温1小时1×PBST洗10min*3(水浴入37℃箱待用);加二抗(羊抗兔,1:500),全部覆盖组织,且不能留有气泡,37℃孵育20min;
PBST洗5min*3次;
(6)DAB显色:用移液器取1ml DAB底物液置于1.5ml的避光EP管中,在避光条件下滴加一滴DAB液于EP管,充分混匀。吸取适量显色工作液,迅速准确滴于组织切片上,具体方法同一抗,借助显微镜观察染色强度,及时控制时间,镜下观察3-5min细胞质变淡黄色后,自来水终止显色反应;
(7)苏木素复染:将组织切片移至金属染色架上,置于苏木素染液体缸中复染1分钟,然后将组织切片置于自来水中终止染色。取出后移至盛有70%盐酸乙醇的液体缸中进行分色(分化)5秒。最后将组织切片取出移至盛有水的液体缸中进行返蓝(兰化)。显微镜下观察复染强度。若复染强度低,继续使用70%盐酸乙醇及氨水分化及兰化。
[0023] (8)脱水:载玻片分别浸入70%酒精5min,90%酒精5min,无水酒精10min,无水酒精10min,二甲苯10min,二甲苯10min,二甲苯10min;
(9)中性树脂封片:取出组织切片后,放于通风良好处,充分挥发组织切片残留的二甲苯。用中性树脂滴于组织中心,缓慢平铺盖玻片,使组织完全被中性树脂封闭,且不留气泡,待切片完全干燥后镜下观察并保存。
[0024] (10)使用Aperio公司的病理扫描系统ScanScope® AT通过对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后的组织样本中细胞浆(TSTA3分布于细胞浆中)染色深浅的扫描识别自动计算出H值,即代表TSTA3蛋白的表达水平。
[0025] (11)统计学分析:ESCC及癌旁正常组织中TSTA3表达水平比较采用秩和检验。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 (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 ROC曲线)寻找TSTA3蛋白高表达及低表达的最佳分界阈值,将所有样本根据其TSTA3表达H值按阈值分组,高于阈值的为高表达组,低于阈值的为低表达组。TSTA3的表达与临床病例因素的相关性分析用四格表卡方检验。Kaplan-Meier生存分析和Log-rank 检验分析TSTA3与不同临床病理因素患者预后生存相关性。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生存分析,分析TSTA3表达在ESCC患者预后预测中的作用。所有统计及相应绘图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总生存时间按手术始至死亡日或最终随访日计算。P 值小于0.05被视为有统计学意义。
[0026] 实验结果:利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了在104例原发食管鳞癌和60例配对癌旁组织中TSTA3蛋白表达水平。结果显示,TSTA3表达在ESCC及正常组织的细胞胞浆中(图2A),TSTA3在癌组织中表达明显高于非癌组织。检测到癌组织中的H值在66.3158到 297.3680之间,中位数为92.67。
癌旁组织中的H值在67 到251.9230之间,中位数为64.88。TSTA3蛋白水平在ESCC癌组织中明显高于正常食管鳞状上皮组织(P=0.00014,t=3.900,图2B),在配对的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这一差异同样明显(P=0.0002,t =3.916,图2C)。
[0027] 根据ROC曲线关系(AUC=0.703, P=0.00037, 95% 可信区间:0.600-0.818; 图3),以约登指数(Youden index)=(敏感度+特异度-1)最大时所对应的点为最佳诊断界值(分界阈值)。选取H值195.2735作为分界阈值,将所有的癌组织样本分为两组:TSTA3low (H值≤195.2735 )和TSTA3high (H值 >195.2735 )。秩和检验结果显示在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中高低两组的分配存在明显差异,ESCC癌组织中TSTA3显著高表达(P =0.0018, χ2=9.766;
图4)。
[0028] 表2为TSTA3的表达情况及其与ESCC患者临床病理资料二者相关性,从表2可以看出,TSTA3蛋白表达水平与患者年龄(P =0.017, χ2 =5.983)、饮酒史(P =0.007, χ2=9.817)、临床分期(P =0.010, χ2 =6.996)以及有无淋巴结转移(P =0.043, χ2=4.876)有明显相关性,在年龄较大患者、临床晚期(III+IV)患者、有淋巴结转移患者中,TSTA3高表达比例大,表明TSTA3高表达的肿瘤恶性程度更高、更容易发生转移。TSTA3蛋白表达水平与与性别、组织学分化、吸烟史及食管癌的发生部位无关。虽然没有统计学意义,但TSTA3蛋白表达水平与ESCC浸润深度可能有关(P =0.055, χ2=4.131,T1+T2 vs.T3;),表明TSTA3高表达的肿瘤更容易发生侵袭转移(表2)。
[0029] 表2:TSTA3的表达情况及其与ESCC患者临床病理资料二者相关性从随访数据可以得出TSTA3低表达患者总生存时间为34个月到55个月,平均45个月。
TSTA3高表达患者总生存时间为26个月到41个月,平均33个月。图5和图6的Kaplan–Meier分析显示在所有ESCC患者中高表达TSTA3的患者总生存时间显著劣于低表达患者,预后差(P =0.048, 图5A),这一趋势在病灶位于食管下段的患者中(P =0.038, 图5D),无饮酒史的患者中(P =0.048, 图5B)同样存在。在男性患者中这一趋势更为明显(P =0.017, 图5C)。此外,在年龄大于60岁的患者中,高表达TSTA3的患者总生存时间劣于低表达患者(P=0.059, 图6A),在淋巴结阳性患者中,高表达TSTA3的患者总生存时间劣于低表达患者(P=0.064, 图6B),在浸润深度为T3患者中,高表达TSTA3的患者总生存时间劣于高表达患者(P=0.068, 图6C),虽然无显著统计学意义,但是具有明显的趋势。表明高表达TSTA3可能是ESCC患者预后差的一个标志。
[0030] 表3为利用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方法评估了TSTA3蛋白表达水平对患者生存时间的预测价值。利用单因素分析方法分别分析年龄、性别、肿瘤位置、病理学分级、淋巴结转移状态、浸润深度、临床分期、TSTA3表达水平等因素与患者生存时间的关系(表3),并没有发现生存时间与TSTA3的表达水平有明显联系,TSTA3高表达的比例风险无统计学意义,但具有明显趋势(HR=1.967; Cl=0.987-3.923; P =0.055)。进一步做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的多因素分析,将上述所有临床相关因素同时纳入分析综合考虑,TSTA3的表达量对预后生存时间有明确的预测价值,结果见表2。高表达TSTA3的患者死亡风险是低表达组的2.755倍(95% 可信区间= 1.241-6.113,P =0.013)。表明TSTA3可以作为ESCC患者预后的一个独立预测因子。
[0031] 表3: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的多因素分析综上,104例ESCC的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①ESCC肿瘤样本中TSTA3表达量显著高于配对正常组织(183.9±54.6 vs 152.8±48.1,P =0.0002);②非配对ESCC肿瘤样本中TSTA3表达量亦显著高于正常组织(187.0± 58.8vs 152.1±48.3,P =0.00014);③TSTA3高表达组患者的生存时间显著短于低表达组 (33.0±5.5 vs 45.0±5.4,P =0.048);④TSTA3基因表达与饮酒史(P =0.007)、浸润深度(P =0.055,T1+T2 VS T3)、临床分期(P =
0.010)、淋巴结转移(P =0.043)相关;⑤多因素分析提示TSTA3是ESCC预后的一个独立预测因素。据此,TSTA3基因可能在食管鳞癌发生发展中发挥关键性作用。
[0032] 本发明通过免疫组化试验,对TSTA3表达情况与ESCC患者临床病理参数关系进行研究,评估了TSTA3对ESCC预后的预测价值。观察到TSTA3的表达在肿瘤组织中要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织。TSTA3的高表达水平和患者癌症的临床分期,淋巴结有无转移以及浸润的深度有关。TSTA3高表达的患者生存时间较短、预后较差。更重要的是,TSTA3高表达可以作为ESCC患者较差预后的独立预测因子。
[0033] 由于大多数经历岩藻糖基化的糖蛋白是分泌蛋白或细胞表面的膜蛋白,而从原发肿瘤部位脱落或释放到血液中的癌细胞经常在其表面过表达岩藻糖化的聚糖,因此肿瘤细胞表面异常的岩藻糖蛋白常作为肿瘤的标志物存在。如细胞表面岩藻糖基化Le Y寡糖是一肿瘤相关抗原,在许多上皮来源的乳腺癌、卵巢癌、肝癌以及肠癌中是高表达,目前,针对该抗原的单克隆抗体(IGN-311和 hu3s193)已经作为上皮源性肿瘤免疫治疗的潜在药物;核心岩藻糖基化的甲胎蛋白(AFP-L3)相比AFP对于肝癌更具有特异性的诊断价值;岩藻糖基化的触珠蛋白(HPT)水平在卵巢癌、肺癌、乳腺癌以及胰腺癌等恶性肿瘤中升高,成为多种肿瘤的分子标志物。本发明中TSTA3在ESCC中高表达及与预后的关系提示在ESCC发生发展中存在显著的岩藻糖基化异常,对该基因在ESCC中的深入研究尤其是靶向岩藻糖蛋白有望揭示食管癌新的癌变机理,为鉴定ESCC新的早诊标志物及设计新的抗肿瘤治疗方案提供理论基础。
[0034] 综上所述,本发明是一种通过免疫学指标TSTA3蛋白表达量辅助食管鳞癌患者的诊断和对预后进行评价的用途,即根据食管鳞癌患者肿瘤组织中TSTA3蛋白表达的高低直接确定患者的诊断和预后信息。
[0035]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举例,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这些改进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