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解剖与生理 / 骨再生 / 解淀粉芽孢杆菌RTI301组合物和用于利于植物生长和治疗植物疾病的方法

淀粉芽孢杆菌RTI301组合物和用于利于植物生长和治疗植物疾病的方法

阅读:204发布:2022-12-19

专利汇可以提供淀粉芽孢杆菌RTI301组合物和用于利于植物生长和治疗植物疾病的方法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 发明 涉及包括具有生长促进活 力 和抗 植物 病原体 活性的解 淀粉 芽孢杆菌的新菌株的组合物和方法。当该组合物施用于植物叶子、花、果实、皮、根、 种子 、愈伤组织、嫁接苗、插条、 土壤 或生长培养基周围、和伴随着 播种 和种植愈伤组织、嫁接苗、插条的土壤或生长培养基时,对利于植物生长和/或赋予对抗病原体感染的保护有用。含有解淀粉芽孢杆菌RTI301菌株的组合物可单独施用或与以下成分组合施用:其他 微 生物 、生物或化学杀昆虫剂、杀 真菌 剂、 杀 线虫 剂 、杀细菌剂、 除草剂 、 植物提取 物、 植物生长调节剂 或 肥料 。在一个实例中,解淀粉芽孢杆菌RTI301菌株可与其他微生物或化学杀昆虫剂、杀真菌剂、 杀线虫剂 、杀细菌剂、除草剂、 植物提取物 、和植物生长调节剂一起作为病虫害综合治理方案的一部分被递送至植物。,下面是淀粉芽孢杆菌RTI301组合物和用于利于植物生长和治疗植物疾病的方法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组合物,其包括以ATCC第PTA-121165号保藏的解淀粉芽孢杆菌RTI301、或具有所有其识别特征的突变体的生物纯培养物,用于施用于植物以利于植物生长和/或保护易受影响的植物不受病原性感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物,其中,所述利于植物生长和/或保护呈现为改善的幼苗、改善的根发育、改善的植物生长、改善的植物健康、提高的产率、改善的外观、改善的植物病原体抗性、或降低的病原体感染、或它们的组合。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物,其中,所述组合物的形式为液体、粉尘、干燥的可润湿粉末、可传播颗粒、或干燥的可润湿颗粒。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物,其中,所述组合物的形式为液体,并且解淀粉芽孢杆菌RTI301的浓度为约1.0×108CFU/ml~约1.0×1012CFU/ml。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物,其中所述组合物可以是粉尘、干燥的可润湿粉末、可传播颗粒、或干燥的可润湿颗粒的形式,并且解淀粉芽孢杆菌RTI301的浓度为约1.0×
108CFU/g~约1.0×1012CFU/g。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物,其中所述组合物的形式为油分散体,并且解淀粉芽孢杆菌RTI301的浓度为约1.0×108CFU/ml~约1.0×1012CFU/ml。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物,其中,所述解淀粉芽孢杆菌RTI301是孢子或营养细胞的形式。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物,所述组合物还包含微生物、生物或化学杀昆虫剂、杀真菌剂、线虫剂、杀细菌剂、除草剂植物提取物、植物生长调节剂肥料中的一种或它们的组合,这些成分以适于促进植物生长和/或保护易受影响的植物不受病原性感染的量存在。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物,所述组合物还包含载体、表面活性剂、分散剂或酵母提取物中的一种或它们的组合。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物,其中,所述组合物的形式为种植基质。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组合物,其中,所述种植基质的形式为盆栽土。
12.一种用组合物包覆的植物种子,其中,所述组合物包括:
以适合利于植物生长和/或保护易受影响的植物不受病原性感染的量存在的以ATCC第PTA-121165号保藏的解淀粉芽孢杆菌RTI301、或具有所有其识别特征的突变体的生物纯培养物的孢子。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植物种子,其中,所述利于植物生长和/或保护呈现为改善的幼苗活力、改善的根发育、改善的植物生长、改善的植物健康、提高的产率、改善的外观、改善的植物病原体抗性、或降低的病原体感染、或它们的组合。
14.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植物种子,其中所述组合物包含约1.0×102CFU/种子~约1.0
9
×10CFU/种子的量的解淀粉芽孢杆菌孢子。
15.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植物种子,其中,所述种子包括单子叶植物、双子叶植物、谷类、玉米、甜玉米、爆米花玉米、种子玉米、青贮玉米、田地玉米、稻、小麦、大麦高粱、芸苔属蔬菜、花椰菜、卷心菜、菜花、球芽甘蓝、羽衣甘蓝、无头甘蓝、芥菜、球茎甘蓝、鳞茎类蔬菜、洋葱、大蒜、葱、果蔬、胡椒、番茄、茄子、草原樱桃、树番茄、秋葵、葡萄、草药/香料、葫芦科蔬菜、黄瓜、哈密瓜、甜瓜、香瓜、西葫芦、西瓜、南瓜、茄子、叶用蔬菜、莴苣、芹菜、菠菜、欧芹、菊苣、豆类/蔬菜(多汁的和干燥的豆和豌豆)、豆、青豆、豆荚、荚豆、大豆、干豆、鹰嘴豆、利豆、豌豆、三豆、裂荚豌豆、扁豆、油籽作物、坎诺拉油菜、蓖麻、花、亚麻、花生、油菜籽、红花、芝麻、向日葵、大豆、根/茎和球茎蔬菜、胡萝卜、马铃薯、甜马铃薯、甜菜、姜、辣根、萝卜、人参、芜箐、甘蔗、甜菜、草、或草皮草的种子。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植物种子,所述植物还包括干豆、玉米、小麦、大豆、油菜、水稻、黄瓜、胡椒、番茄、西葫芦、棉花、草和草皮草的种子。
17.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植物种子,其中,所述组合物还包含微生物、生物或化学杀昆虫剂、杀真菌剂、杀线虫剂、杀细菌剂、或植物生长调节剂或肥料中的一种或它们的组合,这些成分以适于促进植物生长和/或保护易受影响的植物不受病原性感染的量存在。
18.一种用于利于植物生长和/或保护易受影响的植物不受病原性感染的组合物,所述组合物包括:
以适合利于植物生长和/或保护易受影响的植物不受病原性感染的量存在的以ATCC第PTA-121165号保藏的解淀粉芽孢杆菌RTI301、或具有所有其识别特征的突变体的生物纯培养物;和
适于促进植物生长和/或保护易受影响的植物不受病原性感染的量的微生物、生物或化学杀昆虫剂、杀真菌剂、杀线虫剂、杀细菌剂、除草剂、植物提取物、植物生长调节剂或肥料中的一种或它们的组合。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组合物,其中,所述利于植物生长和/或保护呈现为改善的幼苗活力、改善的根发育、改善的植物生长、改善的植物健康、提高的产率、改善的外观、改善的植物病原体抗性、或降低的病原体感染、或它们的组合。
20.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组合物,其中,所述组合物的形式为液体,并且解淀粉芽孢杆菌RTI301的浓度为约1.0×108CFU/ml~约1.0×1012CFU/ml。
21.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组合物,其中所述组合物可以是粉尘、干燥的可润湿粉末、可传播颗粒、或干燥的可润湿颗粒的形式,并且解淀粉芽孢杆菌RTI301的浓度为约1.0×
108CFU/g~约1.0×1012CFU/g。
22.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组合物,其中所述组合物的形式为油分散体,并且解淀粉芽孢杆菌RTI301的浓度为约1.0×108CFU/ml~约1.0×1012CFU/ml。
23.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组合物,其中,所述解淀粉芽孢杆菌RTI301是孢子或营养细胞的形式。
24.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组合物,其中,所述植物包括:单子叶植物、双子叶植物、谷类、玉米、甜玉米、爆米花玉米、种子玉米、青贮玉米、田地玉米、水稻、小麦、大麦、高粱、芦笋、浆果、蓝莓、黑莓、树莓、罗甘莓、黑果木、蔓越莓、醋栗、接骨木、红醋栗、蔓越橘、灌木浆果、芸苔属蔬菜、花椰菜、卷心菜、菜花、球芽甘蓝、羽衣甘蓝、无头甘蓝、芥菜、球茎甘蓝、葫芦科蔬菜、黄瓜、哈密瓜、甜瓜、香瓜、西葫芦(Squash)、西瓜、南瓜、茄子、鳞茎类蔬菜、洋葱、大蒜、葱、柑橘、橙、葡萄柚、柠檬、桔子、橘柚、柚子、果蔬、胡椒、番茄、草原樱桃、树番茄、秋葵、葡萄、草药/香料、叶用蔬菜、莴苣、芹菜、菠菜、欧芹、菊苣、豆类/蔬菜(多汁的和干燥的豆和豌豆)、豆、青豆、豆荚、荚豆、大豆、干豆、鹰嘴豆、利马豆、豌豆、三角豆、裂荚豌豆、扁豆、油籽作物、坎诺拉油菜、蓖麻、椰子、棉花、亚麻、油棕、橄榄、花生、油菜籽、红花、芝麻、向日葵、大豆、仁果类水果、苹果、山楂、梨、榅桲、夏花山楂、根/块茎和球茎蔬菜、胡萝卜、马铃薯、甜马铃薯、木薯、甜菜、姜、辣根、萝卜、人参、芜箐、核果类水果、杏、樱桃、油桃、桃、李子、梅子、草莓、木本坚果、杏仁、开心果、山核桃、胡桃、榛子、栗子、腰果、山毛榉坚果、灰胡桃、夏威夷果、奇异果、香蕉、(蓝色)龙舌兰、草、草皮草、观赏植物、一品红、硬插枝、栗子、橡树、枫树、甘蔗、或甜菜。
25.一种利于植物生长和/或保护易受影响的植物不受病原性感染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将包括以ATCC第PTA-121165号保藏的解淀粉芽孢杆菌RTI301、或具有所有其识别特征的突变体的生物纯培养物的组合物以适于利于植物生长和/或保护易受影响的植物不受病原性感染的量递送至:植物的叶子、植物的皮、植物的果实、植物的花、植物的种子、植物的根、植物的插条、植物的嫁接苗、植物的愈伤组织;植物周围的土壤或生长培养基;在将植物种子播种在土壤或生长培养基中之前的土壤或生长培养基;或在将植物、植物的插枝、植物嫁接苗、或植物愈伤组织种植在土壤或生长培养基中之前的土壤或生长培养基。
26.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组合物被递送到植物的叶子。
27.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利于植物生长和/或保护呈现为改善的幼苗活力、改善的根发育、改善的植物生长、改善的植物健康、提高的产率、改善的外观、改善的植物病原体抗性、或降低的病原体感染、或它们的组合。
28.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方法,其中解淀粉芽孢杆菌RTI301以约1.0×1010CFU/ha~约
14
1.0×10 CFU/ha的比例递送。
29.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解淀粉芽孢杆菌RTI301是孢子或营养细胞的形式。
30.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组合物的形式为液体、粉尘、干燥的可润湿粉末、可传播颗粒、干燥的可润湿颗粒或油分散体。
31.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组合物还包含微生物、生物或化学杀昆虫剂、杀真菌剂、杀线虫剂、杀细菌剂、除草剂、植物提取物、植物生长调节剂或肥料中的一种或它们的组合,这些成分以适于促进植物生长和/或保护易受影响的植物不受病原性感染的量存在。
32.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组合物还包含载体、表面活性剂、分散剂或酵母提取物中的一种或它们的组合。
33.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植物包括:单子叶植物、双子叶植物、谷类、玉米、甜玉米、爆米花玉米、种子玉米、青贮玉米、田地玉米、水稻、小麦、大麦、高粱、芦笋、浆果、蓝莓、黑莓、树莓、罗甘莓、黑果木、蔓越莓、醋栗、接骨木、红醋栗、蔓越橘、灌木浆果、芸苔属蔬菜、花椰菜、卷心菜、菜花、球芽甘蓝、羽衣甘蓝、无头甘蓝、芥菜、球茎甘蓝、葫芦科蔬菜、黄瓜、哈密瓜、甜瓜、香瓜、西葫芦、西瓜、南瓜、茄子、鳞茎类蔬菜、洋葱、大蒜、葱、柑橘、橙、葡萄柚、柠檬、桔子、橘柚、柚子、果蔬、胡椒、番茄、草原樱桃、树番茄、秋葵、葡萄、草药/香料、叶用蔬菜、莴苣、芹菜、菠菜、欧芹、菊苣、豆类/蔬菜(多汁的和干燥的豆和豌豆)、豆、青豆、豆荚、荚豆、大豆、干豆、鹰嘴豆、利马豆、豌豆、三角豆、裂荚豌豆、扁豆、油籽作物、坎诺拉油菜、蓖麻、椰子、棉花、亚麻、油棕、橄榄、花生、油菜籽、红花、芝麻、向日葵、大豆、仁果类水果、苹果、山楂、梨、榅桲、夏花山楂、根/块茎和球茎蔬菜、胡萝卜、马铃薯、甜马铃薯、木薯、甜菜、姜、辣根、萝卜、人参、芜箐、核果类水果、杏、樱桃、油桃、桃、李子、梅子、草莓、木本坚果、杏仁、开心果、山核桃、胡桃、榛子、栗子、腰果、山毛榉坚果、灰胡桃、夏威夷果、奇异果、香蕉、(蓝色)龙舌兰、草、草皮草、观赏植物、一品红、绣球花、硬插枝、栗子、橡树、枫树、甘蔗、或甜菜。
34.如权利要求3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植物包括大豆、豆类、豆荚、小麦、棉花、玉米、胡椒、番茄、马铃薯、木薯、葡萄、草莓、香蕉、花生、西葫芦、南瓜、茄子、或黄瓜。
35.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病原体感染由以下引起:植物真菌病原体、植物细菌病原体,锈菌、葡萄孢属(Botrytis spp.)、灰葡萄孢(Botrytis cinerea)、葱鳞葡萄孢菌(Botrytis squamosa),欧文氏菌属(Erwinia spp.)、胡萝卜软腐欧文氏菌(Erwinia carotovora)、解淀粉欧文氏菌(Erwinia amylovora),狄克氏菌属(Dickeya spp.),达旦提狄克氏菌(Dickeya dadantii),茄狄克氏菌(Dickeya solani),农杆菌属(Agrobacterium spp.),根癌土壤杆菌(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黄单胞菌属(Xanthomonas spp.),地毯草黄单胞杆菌(Xanthomonas axonopodis),野油菜黄单胞菌胡萝卜致病变种
(Xanthomonas campestris pv.carotae),桃李黄单胞菌(Xanthomonas pruni),藤黄单胞菌(Xanthomonas arboricola),水稻黄单胞菌水稻致病变种(Xanthomonas oryzae pv.oryzae),木杆菌属(Xylella spp.),苛养木杆菌(Xylella fastidiosa),暂定菌属(Candidatus spp.),韧皮部杆菌(Candidatus liberibacter),镰孢属(Fusarium spp.),禾谷镰孢菌(Fusarium graminearum),尖镰孢(Fusarium oxysporum),尖镰孢古巴专化型(Fusarium oxysporum f.sp.Cubense),尖镰孢番茄专化型(Fusarium oxysporum f.sp.Lycopersici),北美大豆猝死综合症病菌(Fusarium virguliforme)、核盘菌属(Sclerotinia spp.),核盘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小核盘菌(Sclerotinia minor),斑核盘菌(Sclerotinia homeocarpa),尾孢菌属(Cercospora/Cercosporidium spp.),钩丝壳属(Uncinula spp.),葡萄钓丝壳(Uncinula necator)(白粉菌(Powdery Mildew)),叉丝单囊壳属(Podosphaera spp.)(白粉菌(Powdery Mildew)),白叉丝单囊壳(Podosphaera leucotricha),秘密叉丝单囊壳(Podosphaera clandestine),拟茎点霉属(Phomopsis spp.),霜霉病拟茎点霉菌(Phomopsis viticola),链格孢菌属(Alternaria spp.),极链格孢菌(Alternaria tenuissima),孔洞链隔孢菌(Alternaria porri),链格孢(Alternaria alternate),茄链格孢(Alternaria solani),细极链格孢(Alternaria tenuis),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 spp.),丁香假单胞菌番茄致病变种(Pseudomonas syringae pv.Tomato),疫霉属(Phytophthora spp.),致病疫霉(Phytophthora 
infestans),寄生疫霉(Phytophthora parasitica),大豆疫霉菌(Phytophthora sojae),辣椒疫霉菌(Phytophthora capsici),肉桂疫霉菌(Phytophthora cinnamon),草莓疫霉菌(Phytophthora fragariae),疫霉属(Phytophthora spp.),栎树疫霉菌(Phytophthora ramorum),棕榈疫霉菌(Phytophthora palmivara),烟草疫霉菌(Phytophthora 
nicotianae),层锈菌属(Phakopsora spp.),豆薯层锈菌(Phakopsora pachyrhizi),山马蝗层锈菌(Phakopsora meibomiae),曲霉(Aspergillus spp.),黄曲霉(Aspergillus flavus),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单孢锈菌属(Uromyces spp.),疣顶单孢锈菌(Uromyces appendiculatus),枝孢属(Cladosporium spp.),多主枝孢(Cladosporium herbarum),根霉属(Rhizopus spp.),隐根根霉(Rhizopus arrhizus),青霉属
(Penicillium spp.),丝核菌属(Rhizoctonia spp.),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玉蜀黍丝核菌(Rhizoctonia zeae),稻枯斑丝核菌(Rhizoctonia oryzae),博爱丝核菌(Rhizoctonia caritae),小麦纹枯病菌(Rhizoctonia cerealis),番红花枯病菌(Rhizoctonia crocorum),草莓花枯病菌(Rhizoctonia fragariae),多枝丝核菌(Rhizoctonia ramicola),灌木枯病菌(Rhizoctonia rubi),豆类丝核菌(Rhizoctonia leguminicola),豆类壳球孢(Macrophomina phaseolina),稻瘟病菌(Magnaorthe oryzae),球腔菌属(Mycosphaerella spp.),灰霉菌(Mycosphaerella graminocola),香蕉黑条叶斑菌(Mycosphaerella fijiensis(黑色叶斑病)),苹果球腔菌(Mycosphaerella pomi),柑橘球腔菌(Mycosphaerella citri),稻瘟菌属(Magnaporthe spp.),稻瘟菌(Magnaporthe grisea),褐腐病菌属(Monilinia spp.),桃褐腐病菌(Monilinia fruticola),Monilinia vacciniicorymbosi,核果链核盘菌(Monilinia laxa),刺盘孢属(Colletotrichum spp.),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des),尖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 acutatum),白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 Candidum),间座壳属(Diaporthe spp.),柑桔间座壳(Diaporthe citri),棒孢菌属(Corynespora spp.),山扁豆生棒孢(Corynespora Cassiicola),胶锈菌属(Gymnosporangium spp.),胶锈菌(Gymnosporangium juniperi-virginianae),点病菌属(Schizothyrium spp.),苹果煤点病菌(Schizothyrium pomi),粘壳孢菌属(Gloeodes spp.),仁果粘壳孢菌(Gloeodes pomigena),葡萄座腔菌属(Botryosphaeria spp.),杨树溃疡病菌(Botryosphaeria dothidea),明孢盘菌属(Neofabraea spp.),穿孔病菌属(Wilsonomyces spp.),穿孔病菌(Wilsonomyces carpophilus),单丝壳属(Sphaerotheca spp.),白斑病菌(Sphaerotheca macularis),蔷薇单丝壳菌(Sphaerotheca pannosa),白粉菌属(Erysiphe spp.),壳多孢属(Stagonospora spp.),颖枯壳多孢(Stagonospora nodorum),腐霉菌(Pythium spp.),终极腐霉(Pythium ultimum),瓜果腐霉(Pythium aphanidermatum),不规则腐霉(Pythium irregularum),胡萝卜腐霉(Pythium ulosum),鲁特里亚腐霉(Pythium lutriarium),猝倒病腐霉(Pythium sylvatium),黑星菌属(Venturia spp),苹果黑星菌(Venturia inaequalis),轮枝孢属(Verticillium spp.),黑粉菌属(Ustilago spp.),裸黑粉菌(Ustilago nuda),玉米黑粉菌(Ustilago maydis),甘蔗黑粉菌(Ustilago scitaminea),麦角菌属(Claviceps spp.),麦角菌(Claviceps puprrea),腥黑粉菌属(Tilletia spp.),小麦腥黑粉菌(Tilletia tritici),亚腥黑粉菌(Tilletia laevis),刚毛腥黑粉菌(Tilletia horrid),小麦矮化腥黑粉菌(Tilletia controversa),茎点霉菌属(Phoma spp.),大豆茎点霉菌(Phoma glycinicola),棉花茎点霉菌(Phoma exigua),芸苔茎点霉菌(Phoma lingam),禾旋孢腔菌(Cocliobolus sativus),燕麦全蚀病菌(Gaeumanomyces gaminis),毛盘孢属(Colleototricum spp.),喙孢属(Rhychosporium spp.),黑麦喙孢(Rhychosporium secalis),蠕孢菌属(Biopolaris spp.),长蠕孢菌属(Helminthosporium spp.),黑麦长蠕孢菌(Helminthosporium secalis),玉米长蠕孢菌(Helminthosporium maydis),马铃薯长蠕孢菌(Helminthosporium solai)或小麦褐斑长蠕孢菌
(Helminthosporium tritici-repentis)或其组合。
36.如权利要求3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病原体感染由以下的一种或组合引起:
大豆豆锈病真菌(豆薯层锈菌山马蝗层锈菌)和包括大豆的植物;灰葡萄孢(灰葡萄孢病)和包括葡萄的植物;灰葡萄孢(灰葡萄孢病)和包括草莓的植物;曲霉(例如茄链格孢)和包括番茄的植物;曲霉(例如茄链格孢)和包括马铃薯的植物;豆锈病(疣顶单胞锈菌)和包括菜豆的植物;扩散叉丝壳(Microsphaera diffusa)(大豆白粉病)和包括大豆的植物;香蕉黑条叶斑菌(黑色叶斑病)或尖镰孢古巴专化型(巴拿马病)和包括香蕉的植物;黄单胞菌属或水稻黄单胞菌水稻致病变种和包括水稻的植物;地毯草黄单胞杆菌和包括木薯的植物;野油菜黄单胞菌和包括番茄的植物;灰葡萄孢(胡椒灰葡萄孢病)和包括胡椒的植物;白粉病和包括葫芦的植物;核盘菌(白霉)和包括豆荚的植物;核盘菌(白霉)和包括马铃薯的植物;银斑核盘菌(草皮币斑病)和包括坪草的植物;南方白霉病和包括花生的植物;叶斑枯病(尾孢菌)和包括花生的植物;禾谷镰孢菌(小麦赤霉病)和包括小麦的植物;禾生球腔菌(小麦壳针孢斑)和包括小麦的植物;颖枯壳多孢(颖状斑和壳针孢叶枯病)和包括小麦的植物;解淀粉欧文氏菌和包括苹果、梨和其他梨果的植物;苹果黑星菌和包括苹果、梨和其他梨果的植物;或立枯丝核菌和包括小麦、水稻、坪草、大豆、玉米、豆类和蔬菜作物的植物。
37.一种用于利于植物生长和/或保护易受影响的植物不受病原性感染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在合适的生长培养基中种植植物的种子或使植物的营养插条/组织再生,其中用含有以ATCC第PTA-121165号保藏的解淀粉芽孢杆菌RTI301、或具有所有其识别特征的突变体的生物纯培养物的组合物包覆种子或接种营养插条/组织,其中,赋予利于源自种子或营养插条/组织的植物的生长和/或保护易不受病原性感染。
38.如权利要求37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利于植物生长呈现为改善的幼苗活力、改善的根发育、改善的植物生长、改善的植物健康、提高的产率、改善的外观、改善的植物病原体抗性、或降低的病原体感染、或它们的组合。
39.如权利要求37所述的方法,其中,解淀粉芽孢杆菌RTI301以孢子的形式,以约1.0×
102CFU/种子~约1.0×109CFU/种子的范围的量存在。
40.如权利要求37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植物包括:单子叶植物、双子叶植物、谷类、玉米、甜玉米、爆米花玉米、种子玉米、青贮玉米、田地玉米、水稻、小麦、大麦、高粱、芦笋、浆果、蓝莓、黑莓、树莓、罗甘莓、黑果木、蔓越莓、醋栗、接骨木、红醋栗、蔓越橘、灌木浆果、芸苔属蔬菜、花椰菜、卷心菜、菜花、球芽甘蓝、羽衣甘蓝、无头甘蓝、芥菜、球茎甘蓝、葫芦科蔬菜、黄瓜、哈密瓜、甜瓜、香瓜、西葫芦、西瓜、南瓜、茄子、鳞茎类蔬菜、洋葱、大蒜、葱、柑橘、橙、葡萄柚、柠檬、桔子、橘柚、柚子、果蔬、胡椒、番茄、草原樱桃、树番茄、秋葵、葡萄、草药/香料、叶用蔬菜、莴苣、芹菜、菠菜、欧芹、菊苣、豆类/蔬菜(多汁的和干燥的豆和豌豆)、豆、青豆、豆荚、荚豆、大豆、干豆、鹰嘴豆、利马豆、豌豆、三角豆、裂荚豌豆、扁豆、油籽作物、坎诺拉油菜、蓖麻、椰子、棉花、亚麻、油棕、橄榄、花生、油菜籽、红花、芝麻、向日葵、大豆、仁果类水果、苹果、山楂、梨、榅桲、夏花山楂、根/块茎和球茎蔬菜、胡萝卜、马铃薯、甜马铃薯、木薯、甜菜、姜、辣根、萝卜、人参、芜箐、核果类水果、杏、樱桃、油桃、桃、李子、梅子、草莓、木本坚果、杏仁、开心果、山核桃、胡桃、榛子、栗子、腰果、山毛榉坚果、灰胡桃、夏威夷果、奇异果、香蕉、(蓝色)龙舌兰、草、草皮草、观赏植物、一品红、绣球花、硬插枝、栗子、橡树、枫树、甘蔗、或甜菜。
41.如权利要求40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植物包括大豆、豆类、豆荚、小麦、棉花、玉米、胡椒、番茄、马铃薯、木薯、葡萄、草莓、香蕉、花生、西葫芦、南瓜、茄子、或黄瓜。
42.如权利要求37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病原体感染由以下导致:植物真菌病原体、植物细菌病原体、锈菌、葡萄孢属(Botrytis spp.)、灰葡萄孢(Botrytis cinerea)、葱鳞葡萄孢菌(Botrytis squamosa)、欧文氏菌属(Erwinia spp.)、胡萝卜软腐欧文氏菌(Erwinia carotovora)、解淀粉欧文氏菌(Erwinia amylovora)、狄克氏菌属(Dickeya spp.)、达旦提狄克氏菌(Dickeya dadantii)、茄狄克氏菌(Dickeya solani)、农杆菌属(Agrobacterium spp.)、根癌土壤杆菌(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黄单胞菌属(Xanthomonas spp.)、地毯草黄单胞杆菌(Xanthomonas axonopodis)、野油菜黄单胞菌胡萝卜致病变种
(Xanthomonas campestris pv.carotae)、桃李黄单胞菌(Xanthomonas pruni)、藤黄单胞菌(Xanthomonas arboricola)、水稻黄单胞菌水稻致病变种(Xanthomonas oryzae pv.oryzae)、木杆菌属(Xylella spp.)、苛养木杆菌(Xylella fastidiosa)、暂定菌属(Candidatus spp.)、韧皮部杆菌(Candidatus liberibacter)、镰孢属(Fusarium spp.)、黄色镰孢属(Fusarium colmorum)、禾谷镰孢菌(Fusarium graminearum)、尖镰孢(Fusarium oxysporum)、尖镰孢古巴专化型(Fusarium oxysporum f.sp.Cubense)、尖镰孢番茄专化型(Fusarium oxysporum f.sp.Lycopersici)、北美大豆猝死综合症病菌(Fusarium virguliforme)、核盘菌属(Sclerotinia spp.)、核盘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小核盘菌(Sclerotinia minor)、银斑核盘菌(Sclerotinia homeocarpa)、尾孢菌属(Cercospora/Cercosporidium spp.)、钩丝壳属(Uncinula spp.)、葡萄钓丝壳(Uncinula necator)(白粉菌(Powdery Mildew))、叉丝单囊壳属(Podosphaera spp.)(白粉菌(Powdery Mildew))、白叉丝单囊壳(Podosphaera leucotricha)、秘密叉丝单囊壳(Podosphaera clandestine)、拟茎点霉属(Phomopsis spp.)、霜霉病拟茎点霉菌(Phomopsis viticola)、链格孢菌属(Alternaria spp.)、极链格孢菌(Alternaria tenuissima)、孔洞链隔孢菌(Alternaria porri)、链格孢(Alternaria alternate)、茄链格孢(Alternaria solani)、细极链格孢(Alternaria tenuis)、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 spp.)、丁香假单胞菌番茄致病变种(Pseudomonas syringae pv.Tomato)、疫霉属(Phytophthora spp.)、致病疫霉(Phytophthora infestans)、寄生疫霉(Phytophthora parasitica)、大豆疫霉菌(Phytophthora sojae)、辣椒疫霉菌(Phytophthora capsici)、肉桂疫霉菌(Phytophthora cinnamon)、草莓疫霉菌(Phytophthora fragariae)、疫霉属(Phytophthora spp.)、栎树疫霉菌(Phytophthora ramorum)、棕榈疫霉菌(Phytophthora palmivara)、烟草疫霉菌(Phytophthora nicotianae)、层锈菌属(Phakopsora spp.)、豆薯层锈菌(Phakopsora pachyrhizi)、山马蝗层锈菌(Phakopsora meibomiae)、曲霉(Aspergillus spp.)、黄曲霉(Aspergillus flavus)、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单孢锈菌属(Uromyces  spp.)、疣顶单孢锈菌(Uromyces appendiculatus)、枝孢属
(Cladosporium spp.)、多主枝孢(Cladosporium herbarum)、根霉属(Rhizopus spp.)、隐根根霉(Rhizopus arrhizus)、青霉属(Penicillium spp.)、丝核菌属(Rhizoctonia spp.)、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玉蜀黍丝核菌(Rhizoctonia zeae)、稻枯斑丝核菌(Rhizoctonia oryzae)、博爱丝核菌(Rhizoctonia caritae)、小麦纹枯病菌(Rhizoctonia cerealis)、番红花枯病菌(Rhizoctonia crocorum)、草莓花枯病菌(Rhizoctonia fragariae)、多枝丝核菌(Rhizoctonia ramicola)、灌木枯病菌
(Rhizoctonia rubi)、豆类丝核菌(Rhizoctonia leguminicola)、豆类壳球孢
(Macrophomina phaseolina)、稻瘟病菌(Magnaorthe oryzae)、球腔菌属(Mycosphaerella spp.)、灰霉菌(Mycosphaerella graminocola)、香蕉黑条叶斑菌(Mycosphaerella fijiensis(黑色叶斑病))、苹果球腔菌(Mycosphaerella pomi)、柑橘球腔菌
(Mycosphaerella citri)、稻瘟菌属(Magnaporthe spp.)、稻瘟菌(Magnaporthe grisea)、褐腐病菌属(Monilinia spp.)、桃褐腐病菌(Monilinia fruticola)、Monilinia vacciniicorymbosi、核果链核盘菌(Monilinia laxa)、刺盘孢属(Colletotrichum spp.)、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des)、尖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 acutatum)、白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 Candidum)、间座壳属(Diaporthe spp.)、柑桔间座壳(Diaporthe citri)、棒孢菌属(Corynespora spp.)、山扁豆生棒孢(Corynespora Cassiicola)、胶锈菌属(Gymnosporangium spp.)、胶锈菌(Gymnosporangium juniperi-virginianae)、煤点病菌属(Schizothyrium spp.)、苹果煤点病菌(Schizothyrium pomi)、粘壳孢菌属(Gloeodes spp.)、仁果粘壳孢菌(Gloeodes pomigena)、葡萄座腔菌属(Botryosphaeria spp.)、杨树溃疡病菌(Botryosphaeria dothidea)、明孢盘菌属(Neofabraea spp.)、穿孔病菌属(Wilsonomyces spp.)、穿孔病菌(Wilsonomyces carpophilus)、单丝壳属(Sphaerotheca spp.)、白斑病菌(Sphaerotheca macularis)、蔷薇单丝壳菌(Sphaerotheca  pannosa)、白粉菌属(Erysiphe spp.)、壳多孢属
(Stagonospora spp.)、颖枯壳多孢(Stagonospora nodorum)、腐霉菌(Pythium spp.)、终极腐霉(Pythium ultimum)、瓜果腐霉(Pythium aphanidermatum)、不规则腐霉(Pythium irregularum)、胡萝卜腐霉(Pythium ulosum)、鲁特里亚腐霉(Pythium lutriarium)、猝倒病腐霉(Pythium sylvatium)、黑星菌属(Venturia spp)、苹果黑星菌(Venturia inaequalis)、轮枝孢属(Verticillium spp.)、黑粉菌属(Ustilago spp.)、裸黑粉菌(Ustilago nuda)、玉米黑粉菌(Ustilago maydis)、甘蔗黑粉菌(Ustilago scitaminea)、麦角菌属(Claviceps spp.)、麦角菌(Claviceps puprrea)、腥黑粉菌属(Tilletia spp.)、小麦腥黑粉菌(Tilletia tritici)、亚腥黑粉菌(Tilletia laevis)、刚毛腥黑粉菌(Tilletia horrid)、小麦矮化腥黑粉菌(Tilletia controversa)、茎点霉菌属(Phoma spp.)、大豆茎点霉菌(Phoma glycinicola)、棉花茎点霉菌(Phoma exigua)、芸苔茎点霉菌(Phoma lingam)、禾旋孢腔菌(Cocliobolus sativus)、燕麦全蚀病菌(Gaeumanomyces gaminis)、毛盘孢属(Colleototricum spp.)、喙孢属(Rhychosporium spp.)、黑麦喙孢(Rhychosporium secalis)、蠕孢菌属(Biopolaris spp.)、长蠕孢菌属(Helminthosporium spp.)、黑麦长蠕孢菌(Helminthosporium secalis)、玉米长蠕孢菌(Helminthosporium maydis)、马铃薯长蠕孢菌(Helminthosporium solai)或小麦褐斑长蠕孢菌
(Helminthosporium tritici-repentis)或它们的组合。
43.如权利要求37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组合物还包含微生物、生物或化学杀昆虫剂、杀真菌剂、杀线虫剂、杀细菌剂、或植物生长调节剂或肥料中的一种或它们的组合,这些成分以适于促进植物生长和/或保护易受影响的植物不受病原性感染的量存在。
44.一种用于利于植物生长和/或保护易受影响的植物不受病原性感染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递送以下的组合:
包括适于利于植物生长和/或保护易受影响的植物不受病原性感染的量的以ATCC第PTA-121165号保藏的解淀粉芽孢杆菌RTI301、或具有所有其识别特征的突变体的生物纯培养物的第一组合物;和
包含适于有利植物生长和/或保护易受影响的植物不受病原性感染的量的微生物、生物或化学杀昆虫剂、杀真菌剂、杀线虫剂、杀细菌剂、除草剂、植物提取物、植物生长调节剂或肥料中的一种或它们的组合的第二组合物,
至:植物的叶、植物的皮、植物的果实、植物的花、植物的种子、植物的根、植物的插条、植物的嫁接苗、植物的愈伤组织;植物周围的土壤或生长培养基;在将植物种子播种在土壤或生长培养基中之前的土壤或生长培养基;或在将植物、植物的插枝、植物嫁接苗、或植物愈伤组织种植在土壤或生长培养基中之前的土壤或生长培养基。
45.如权利要求4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组合物被递送到植物的叶子。
46.如权利要求4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组合物包含载体、表面活性剂、分散剂或酵母提取物中的一种或它们的组合。
47.如权利要求4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利于植物生长和/或保护呈现为改善的幼苗活力、改善的根发育、改善的植物生长、改善的植物健康、提高的植物重量、提高的产率、改善的外观、改善的植物病原体抗性、或降低的病原体感染、或它们的组合。
48.如权利要求4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利于植物生长和/或保护的合适的量是约1.0×1010CFU/ha~约1.0×1014CFU/ha的解淀粉芽孢杆菌RTI301。
49.如权利要求4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解淀粉芽孢杆菌RTI301是孢子或营养细胞的形式。
50.如权利要求4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植物包括:单子叶植物、双子叶植物、谷类、玉米、甜玉米、爆米花玉米、种子玉米、青贮玉米、田地玉米、水稻、小麦、大麦、高粱、芦笋、浆果、蓝莓、黑莓、树莓、罗甘莓、黑果木、蔓越莓、醋栗、接骨木、红醋栗、蔓越橘、灌木浆果、芸苔属蔬菜、花椰菜、卷心菜、菜花、球芽甘蓝、羽衣甘蓝、无头甘蓝、芥菜、球茎甘蓝、葫芦科蔬菜、黄瓜、哈密瓜、甜瓜、香瓜、西葫芦、西瓜、南瓜、茄子、鳞茎类蔬菜、洋葱、大蒜、葱、柑橘、橙、葡萄柚、柠檬、桔子、橘柚、柚子、果蔬、胡椒、番茄、草原樱桃、树番茄、秋葵、葡萄、草药/香料、叶用蔬菜、莴苣、芹菜、菠菜、欧芹、菊苣、豆类/蔬菜(多汁的和干燥的豆和豌豆)、豆、青豆、豆荚、荚豆、大豆、干豆、鹰嘴豆、利马豆、豌豆、三角豆、裂荚豌豆、扁豆、油籽作物、坎诺拉油菜、蓖麻、椰子、棉花、亚麻、油棕、橄榄、花生、油菜籽、红花、芝麻、向日葵、大豆、仁果类水果、苹果、山楂、梨、榅桲、夏花山楂、根/块茎和球茎蔬菜、胡萝卜、马铃薯、甜马铃薯、木薯、甜菜、姜、辣根、萝卜、人参、芜箐、核果类水果、杏、樱桃、油桃、桃、李子、梅子、草莓、木本坚果、杏仁、开心果、山核桃、胡桃、榛子、栗子、腰果、山毛榉坚果、灰胡桃、夏威夷果、奇异果、香蕉、(蓝色)龙舌兰、草、草皮草、观赏植物、一品红、绣球花、硬插枝、栗子、橡树、枫树、甘蔗、或甜菜。
51.如权利要求50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植物包括大豆、豆类、豆荚、小麦、棉花、玉米、胡椒、番茄、马铃薯、木薯、葡萄、草莓、香蕉、花生、西葫芦、南瓜、茄子、或黄瓜。
52.如权利要求50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病原体感染由以下引起:植物真菌病原体、植物细菌病原体,锈菌、葡萄孢属(Botrytis spp.)、灰葡萄孢(Botrytis cinerea)、葱鳞葡萄孢菌(Botrytis squamosa),欧文氏菌属(Erwinia spp.)、胡萝卜软腐欧文氏菌(Erwinia carotovora)、解淀粉欧文氏菌(Erwinia amylovora),狄克氏菌属(Dickeya spp.),达旦提狄克氏菌(Dickeya dadantii),茄狄克氏菌(Dickeya solani),农杆菌属(Agrobacterium spp.),根癌土壤杆菌(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黄单胞菌属(Xanthomonas spp.),地毯草黄单胞杆菌(Xanthomonas axonopodis),野油菜黄单胞菌胡萝卜致病变种
(Xanthomonas campestris pv.carotae),桃李黄单胞菌(Xanthomonas pruni),藤黄单胞菌(Xanthomonas arboricola),水稻黄单胞菌水稻致病变种(Xanthomonas oryzae pv.oryzae),木杆菌属(Xylella spp.),苛养木杆菌(Xylella fastidiosa),暂定菌属(Candidatus spp.),韧皮部杆菌(Candidatus liberibacter),镰孢属(Fusarium spp.),禾谷镰孢菌(Fusarium graminearum),尖镰孢(Fusarium oxysporum),尖镰孢古巴专化型(Fusarium oxysporum f.sp.Cubense),尖镰孢番茄专化型(Fusarium oxysporum f.sp.Lycopersici),北美大豆猝死综合症病菌(Fusarium virguliforme)、核盘菌属(Sclerotinia spp.),核盘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小核盘菌(Sclerotinia minor),银斑核盘菌(Sclerotinia homeocarpa),尾孢菌属(Cercospora/Cercosporidium spp.),钩丝壳属(Uncinula spp.),葡萄钓丝壳(Uncinula necator)(白粉菌(Powdery Mildew)),叉丝单囊壳属(Podosphaera spp.)(白粉菌(Powdery Mildew)),白叉丝单囊壳(Podosphaera leucotricha),秘密叉丝单囊壳(Podosphaera clandestine),拟茎点霉属(Phomopsis spp.),霜霉病拟茎点霉菌(Phomopsis viticola),链格孢菌属(Alternaria spp.),极链格孢菌(Alternaria tenuissima),孔洞链隔孢菌(Alternaria porri),链格孢(Alternaria alternate),茄链格孢(Alternaria solani),细极链格孢(Alternaria tenuis),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 spp.),丁香假单胞菌番茄致病变种(Pseudomonas syringae pv.Tomato),疫霉属(Phytophthora spp.),致病疫霉(Phytophthora 
infestans),寄生疫霉(Phytophthora parasitica),大豆疫霉菌(Phytophthora sojae),辣椒疫霉菌(Phytophthora capsici),肉桂疫霉菌(Phytophthora cinnamon),草莓疫霉菌(Phytophthora fragariae),疫霉属(Phytophthora spp.),栎树疫霉菌(Phytophthora ramorum),棕榈疫霉菌(Phytophthora palmivara),烟草疫霉菌(Phytophthora 
nicotianae),层锈菌属(Phakopsora spp.),豆薯层锈菌(Phakopsora pachyrhizi),山马蝗层锈菌(Phakopsora meibomiae),曲霉(Aspergillus spp.),黄曲霉(Aspergillus flavus),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单孢锈菌属(Uromyces spp.),疣顶单孢锈菌(Uromyces appendiculatus),枝孢属(Cladosporium spp.),多主枝孢(Cladosporium herbarum),根霉属(Rhizopus spp.),隐根根霉(Rhizopus arrhizus),青霉属
(Penicillium spp.),丝核菌属(Rhizoctonia spp.),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玉蜀黍丝核菌(Rhizoctonia zeae),稻枯斑丝核菌(Rhizoctonia oryzae),博爱丝核菌(Rhizoctonia caritae),小麦纹枯病菌(Rhizoctonia cerealis),番红花枯病菌(Rhizoctonia crocorum),草莓花枯病菌(Rhizoctonia fragariae),多枝丝核菌(Rhizoctonia ramicola),灌木枯病菌(Rhizoctonia rubi),豆类丝核菌(Rhizoctonia leguminicola),豆类壳球孢(Macrophomina phaseolina),稻瘟病菌(Magnaorthe oryzae),球腔菌属(Mycosphaerella spp.),灰霉菌(Mycosphaerella graminocola),香蕉黑条叶斑菌(Mycosphaerella fijiensis(黑色叶斑病)),苹果球腔菌(Mycosphaerella pomi),柑橘球腔菌(Mycosphaerella citri),稻瘟菌属(Magnaporthe spp.),稻瘟菌(Magnaporthe grisea),褐腐病菌属(Monilinia spp.),桃褐腐病菌(Monilinia fruticola),Monilinia vacciniicorymbosi,核果链核盘菌(Monilinia laxa),刺盘孢属(Colletotrichum spp.),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des),尖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 acutatum),白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 Candidum),间座壳属(Diaporthe spp.),柑桔间座壳(Diaporthe citri),棒孢菌属(Corynespora spp.),山扁豆生棒孢(Corynespora Cassiicola),胶锈菌属(Gymnosporangium spp.),胶锈菌(Gymnosporangium juniperi-virginianae),煤点病菌属(Schizothyrium spp.),苹果煤点病菌(Schizothyrium pomi),粘壳孢菌属(Gloeodes spp.),仁果粘壳孢菌(Gloeodes pomigena),葡萄座腔菌属(Botryosphaeria spp.),杨树溃疡病菌(Botryosphaeria dothidea),明孢盘菌属(Neofabraea spp.),穿孔病菌属(Wilsonomyces spp.),穿孔病菌(Wilsonomyces carpophilus),单丝壳属(Sphaerotheca spp.),白斑病菌(Sphaerotheca macularis),蔷薇单丝壳菌(Sphaerotheca pannosa),白粉菌属(Erysiphe spp.),壳多孢属(Stagonospora spp.),颖枯壳多孢(Stagonospora nodorum),腐霉菌(Pythium spp.),终极腐霉(Pythium ultimum),瓜果腐霉(Pythium aphanidermatum),不规则腐霉(Pythium irregularum),胡萝卜腐霉(Pythium ulosum),鲁特里亚腐霉(Pythium lutriarium),猝倒病腐霉(Pythium sylvatium),黑星菌属(Venturia spp),苹果黑星菌(Venturia inaequalis),轮枝孢属(Verticillium spp.),黑粉菌属(Ustilago spp.),裸黑粉菌(Ustilago nuda),玉米黑粉菌(Ustilago maydis),甘蔗黑粉菌(Ustilago scitaminea),麦角菌属(Claviceps spp.),麦角菌(Claviceps puprrea),腥黑粉菌属(Tilletia spp.),小麦腥黑粉菌(Tilletia tritici),亚腥黑粉菌(Tilletia laevis),刚毛腥黑粉菌(Tilletia horrid),小麦矮化腥黑粉菌(Tilletia controversa),茎点霉菌属(Phoma spp.),大豆茎点霉菌(Phoma glycinicola),棉花茎点霉菌(Phoma exigua),芸苔茎点霉菌(Phoma lingam),禾旋孢腔菌(Cocliobolus sativus),燕麦全蚀病菌(Gaeumanomyces gaminis),毛盘孢属(Colleototricum spp.),喙孢属(Rhychosporium spp.),黑麦喙孢(Rhychosporium secalis),蠕孢菌属(Biopolaris spp.),长蠕孢菌属(Helminthosporium spp.),黑麦长蠕孢菌(Helminthosporium secalis),玉米长蠕孢菌(Helminthosporium maydis),马铃薯长蠕孢菌(Helminthosporium solai)或小麦褐斑长蠕孢菌
(Helminthosporium tritici-repentis)或其组合。
53.如权利要求5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病原体感染由以下的一种或组合引起:
大豆豆锈病真菌(豆薯层锈菌山马蝗层锈菌)和包括大豆的植物;灰葡萄孢(灰葡萄孢病)和包括葡萄的植物;灰葡萄孢(灰葡萄孢病)和包括草莓的植物;曲霉(例如茄链格孢)和包括番茄的植物;曲霉(例如茄链格孢)和包括马铃薯的植物;豆锈病(疣顶单胞锈菌)和包括菜豆的植物;扩散叉丝壳(大豆白粉病)和包括大豆的植物;香蕉黑条叶斑菌(黑色叶斑病)或尖镰孢古巴专化型(巴拿马病)和包括香蕉的植物;黄单胞菌属或水稻黄单胞菌水稻致病变种和包括水稻的植物;地毯草黄单胞杆菌和包括木薯的植物;野油菜黄单胞菌和包括番茄的植物;灰葡萄孢(胡椒灰葡萄孢病)和包括胡椒的植物;白粉病和包括葫芦的植物;
核盘菌(白霉)和包括豆荚的植物;核盘菌(白霉)和包括马铃薯的植物;银斑核盘菌(草皮币斑病)和包括坪草的植物;南方白霉病和包括花生的植物;叶斑枯病(尾孢菌)和包括花生的植物;禾谷镰孢菌(小麦赤霉病)和包括小麦的植物;禾生球腔菌(小麦壳针孢斑)和包括小麦的植物;颖枯壳多孢(颖状斑和壳针孢叶枯病)和包括小麦的植物;解淀粉欧文氏菌和包括苹果、梨和其他梨果的植物;苹果黑星菌和包括苹果、梨和其他梨果的植物;或立枯丝核菌和包括小麦、水稻、坪草、大豆、玉米、豆类和蔬菜作物的植物。
54.一种用于利于植物生长和/或保护易受影响的植物不受病原性感染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递送一种组合物,其包含:
适合利于植物生长和/或保护不受病原性感染的量的以ATCC第PTA-121165号保藏的解淀粉芽孢杆菌RTI301、或具有所有其识别特征的突变体的生物纯培养物;和
适于促进植物生长和/或保护植物不受病原性感染的量的微生物、生物或化学杀昆虫剂、杀真菌剂、杀线虫剂、杀细菌剂、除草剂、植物提取物、植物生长调节剂或肥料中的一种或它们的组合,
至:植物的叶、植物的皮、植物的果实、植物的花、植物的种子、植物的根、植物的插条、植物的嫁接苗、植物的愈伤组织;植物周围的土壤或生长培养基;在将植物种子播种在土壤或生长培养基中之前的土壤或生长培养基;或在将植物、植物的插枝、植物嫁接苗、或植物愈伤组织种植在土壤或生长培养基中之前的土壤或生长培养基。
55.如权利要求5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组合物被递送到植物的叶子。
56.如权利要求5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利于植物生长和/或护易不受病原性感染呈现为改善的幼苗活力、改善的根发育、改善的植物生长、改善的植物健康、提高的植物重量、提高的产率、改善的外观、改善的植物病原体抗性、或降低的病原体感染、或它们的组合。
57.如权利要求5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解淀粉芽孢杆菌RTI301是孢子或营养细胞的形式。
58.如权利要求5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植物包括:单子叶植物、双子叶植物、谷类、玉米、甜玉米、爆米花玉米、种子玉米、青贮玉米、田地玉米、水稻、小麦、大麦、高粱、芦笋、浆果、蓝莓、黑莓、树莓、罗甘莓、黑果木、蔓越莓、醋栗、接骨木、红醋栗、蔓越橘、灌木浆果、芸苔属蔬菜、花椰菜、卷心菜、菜花、球芽甘蓝、羽衣甘蓝、无头甘蓝、芥菜、球茎甘蓝、葫芦科蔬菜、黄瓜、哈密瓜、甜瓜、香瓜、西葫芦、西瓜、南瓜、茄子、鳞茎类蔬菜、洋葱、大蒜、葱、柑橘、橙、葡萄柚、柠檬、桔子、橘柚、柚子、果蔬、胡椒、番茄、草原樱桃、树番茄、秋葵、葡萄、草药/香料、叶用蔬菜、莴苣、芹菜、菠菜、欧芹、菊苣、豆类/蔬菜(多汁的和干燥的豆和豌豆)、豆、青豆、豆荚、荚豆、大豆、干豆、鹰嘴豆、利马豆、豌豆、三角豆、裂荚豌豆、扁豆、油籽作物、坎诺拉油菜、蓖麻、椰子、棉花、亚麻、油棕、橄榄、花生、油菜籽、红花、芝麻、向日葵、大豆、仁果类水果、苹果、山楂、梨、榅桲、夏花山楂、根/块茎和球茎蔬菜、胡萝卜、马铃薯、甜马铃薯、木薯、甜菜、姜、辣根、萝卜、人参、芜箐、核果类水果、杏、樱桃、油桃、桃、李子、梅子、草莓、木本坚果、杏仁、开心果、山核桃、胡桃、榛子、栗子、腰果、山毛榉坚果、灰胡桃、夏威夷果、奇异果、香蕉、(蓝色)龙舌兰、草、草皮草、观赏植物、一品红、绣球花、硬插枝、栗子、橡树、枫树、甘蔗、或甜菜。
59.如权利要求58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植物包括大豆、豆类、豆荚、小麦、棉花、玉米、胡椒、番茄、马铃薯、木薯、葡萄、草莓、香蕉、花生、西葫芦、南瓜、茄子、或黄瓜。
60.如权利要求5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病原体感染由以下引起:植物真菌病原体、植物细菌病原体,锈菌、葡萄孢属(Botrytis spp.)、灰葡萄孢(Botrytis cinerea)、葱鳞葡萄孢菌(Botrytis squamosa),欧文氏菌属(Erwinia spp.)、胡萝卜软腐欧文氏菌(Erwinia carotovora)、解淀粉欧文氏菌(Erwinia amylovora),狄克氏菌属(Dickeya spp.),达旦提狄克氏菌(Dickeya dadantii),茄狄克氏菌(Dickeya solani),农杆菌属(Agrobacterium spp.),根癌土壤杆菌(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黄单胞菌属(Xanthomonas spp.),地毯草黄单胞杆菌(Xanthomonas axonopodis),野油菜黄单胞菌胡萝卜致病变种
(Xanthomonas campestris pv.carotae),桃李黄单胞菌(Xanthomonas pruni),藤黄单胞菌(Xanthomonas arboricola),水稻黄单胞菌水稻致病变种(Xanthomonas oryzae pv.oryzae),木杆菌属(Xylella spp.),苛养木杆菌(Xylella fastidiosa),暂定菌属(Candidatus spp.),韧皮部杆菌(Candidatus liberibacter),镰孢属(Fusarium spp.),禾谷镰孢菌(Fusarium graminearum),尖镰孢(Fusarium oxysporum),尖镰孢古巴专化型(Fusarium oxysporum f.sp.Cubense),尖镰孢番茄专化型(Fusarium oxysporum f.sp.Lycopersici),北美大豆猝死综合症病菌(Fusarium virguliforme)、核盘菌属(Sclerotinia spp.),核盘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小核盘菌(Sclerotinia minor),银斑核盘菌(Sclerotinia homeocarpa),尾孢菌属(Cercospora/Cercosporidium spp.),钩丝壳属(Uncinula spp.),葡萄钓丝壳(Uncinula necator)(白粉菌(Powdery Mildew)),叉丝单囊壳属(Podosphaera spp.)(白粉菌(Powdery Mildew)),白叉丝单囊壳(Podosphaera leucotricha),秘密叉丝单囊壳(Podosphaera clandestine),拟茎点霉属(Phomopsis spp.),霜霉病拟茎点霉菌(Phomopsis viticola),链格孢菌属(Alternaria spp.),极链格孢菌(Alternaria tenuissima),孔洞链隔孢菌(Alternaria porri),链格孢(Alternaria alternate),茄链格孢(Alternaria solani),细极链格孢(Alternaria tenuis),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 spp.),丁香假单胞菌番茄致病变种(Pseudomonas syringae pv.Tomato),疫霉属(Phytophthora spp.),致病疫霉(Phytophthora 
infestans),寄生疫霉(Phytophthora parasitica),大豆疫霉菌(Phytophthora sojae),辣椒疫霉菌(Phytophthora capsici),肉桂疫霉菌(Phytophthora cinnamon),草莓疫霉菌(Phytophthora fragariae),疫霉属(Phytophthora spp.),栎树疫霉菌(Phytophthora ramorum),棕榈疫霉菌(Phytophthora palmivara),烟草疫霉菌(Phytophthora 
nicotianae),层锈菌属(Phakopsora spp.),豆薯层锈菌(Phakopsora pachyrhizi),山马蝗层锈菌(Phakopsora meibomiae),曲霉(Aspergillus spp.),黄曲霉(Aspergillus flavus),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单孢锈菌属(Uromyces spp.),疣顶单孢锈菌(Uromyces appendiculatus),枝孢属(Cladosporium spp.),多主枝孢(Cladosporium herbarum),根霉属(Rhizopus spp.),隐根根霉(Rhizopus arrhizus),青霉属
(Penicillium spp.),丝核菌属(Rhizoctonia spp.),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玉蜀黍丝核菌(Rhizoctonia zeae),稻枯斑丝核菌(Rhizoctonia oryzae),博爱丝核菌(Rhizoctonia caritae),小麦纹枯病菌(Rhizoctonia cerealis),番红花枯病菌(Rhizoctonia crocorum),草莓花枯病菌(Rhizoctonia fragariae),多枝丝核菌(Rhizoctonia ramicola),灌木枯病菌(Rhizoctonia rubi),豆类丝核菌(Rhizoctonia leguminicola),豆类壳球孢(Macrophomina phaseolina),稻瘟病菌(Magnaorthe oryzae),球腔菌属(Mycosphaerella spp.),灰霉菌(Mycosphaerella graminocola),香蕉黑条叶斑菌(Mycosphaerella fijiensis(黑色叶斑病)),苹果球腔菌(Mycosphaerella pomi),柑橘球腔菌(Mycosphaerella citri),稻瘟菌属(Magnaporthe spp.),稻瘟菌(Magnaporthe grisea),褐腐病菌属(Monilinia spp.),桃褐腐病菌(Monilinia fruticola),Monilinia vacciniicorymbosi,核果链核盘菌(Monilinia laxa),刺盘孢属(Colletotrichum spp.),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des),尖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 acutatum),白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 Candidum),间座壳属(Diaporthe spp.),柑桔间座壳(Diaporthe citri),棒孢菌属(Corynespora spp.),山扁豆生棒孢(Corynespora Cassiicola),胶锈菌属(Gymnosporangium spp.),胶锈菌(Gymnosporangium juniperi-virginianae),煤点病菌属(Schizothyrium spp.),苹果煤点病菌(Schizothyrium pomi),粘壳孢菌属(Gloeodes spp.),仁果粘壳孢菌(Gloeodes pomigena),葡萄座腔菌属(Botryosphaeria spp.),杨树溃疡病菌(Botryosphaeria dothidea),明孢盘菌属(Neofabraea spp.),穿孔病菌属(Wilsonomyces spp.),穿孔病菌(Wilsonomyces carpophilus),单丝壳属(Sphaerotheca spp.),白斑病菌(Sphaerotheca macularis),蔷薇单丝壳菌(Sphaerotheca pannosa),白粉菌属(Erysiphe spp.),壳多孢属(Stagonospora spp.),颖枯壳多孢(Stagonospora nodorum),腐霉菌(Pythium spp.),终极腐霉(Pythium ultimum),瓜果腐霉(Pythium aphanidermatum),不规则腐霉(Pythium irregularum),胡萝卜腐霉(Pythium ulosum),鲁特里亚腐霉(Pythium lutriarium),猝倒病腐霉(Pythium sylvatium),黑星菌属(Venturia spp),苹果黑星菌(Venturia inaequalis),轮枝孢属(Verticillium spp.),黑粉菌属(Ustilago spp.),裸黑粉菌(Ustilago nuda),玉米黑粉菌(Ustilago maydis),甘蔗黑粉菌(Ustilago scitaminea),麦角菌属(Claviceps spp.),麦角菌(Claviceps puprrea),腥黑粉菌属(Tilletia spp.),小麦腥黑粉菌(Tilletia tritici),亚腥黑粉菌(Tilletia laevis),刚毛腥黑粉菌(Tilletia horrid),小麦矮化腥黑粉菌(Tilletia controversa),茎点霉菌属(Phoma spp.),大豆茎点霉菌(Phoma glycinicola),棉花茎点霉菌(Phoma exigua),芸苔茎点霉菌(Phoma lingam),禾旋孢腔菌(Cocliobolus sativus),燕麦全蚀病菌(Gaeumanomyces gaminis),毛盘孢属(Colleototricum spp.),喙孢属(Rhychosporium spp.),黑麦喙孢(Rhychosporium secalis),蠕孢菌属(Biopolaris spp.),长蠕孢菌属(Helminthosporium spp.),黑麦长蠕孢菌(Helminthosporium secalis),玉米长蠕孢菌(Helminthosporium maydis),马铃薯长蠕孢菌(Helminthosporium solai)或小麦褐斑长蠕孢菌
(Helminthosporium tritici-repentis)或其组合。
61.如权利要求60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病原体感染由以下的一种或组合引起:
大豆豆锈病真菌(豆薯层锈菌山马蝗层锈菌)和包括大豆的植物;灰葡萄孢(灰葡萄孢病)和包括葡萄的植物;灰葡萄孢(灰葡萄孢病)和包括草莓的植物;曲霉(例如茄链格孢)和包括番茄的植物;曲霉(例如茄链格孢)和包括马铃薯的植物;豆锈病(疣顶单胞锈菌)和包括菜豆的植物;扩散叉丝壳(大豆白粉病)和包括大豆的植物;香蕉黑条叶斑菌(黑色叶斑病)或尖镰孢古巴专化型(巴拿马病)和包括香蕉的植物;黄单胞菌属或水稻黄单胞菌水稻致病变种和包括水稻的植物;地毯草黄单胞杆菌和包括木薯的植物;野油菜黄单胞菌和包括番茄的植物;灰葡萄孢(胡椒灰葡萄孢病)和包括胡椒的植物;白粉病和包括葫芦的植物;
核盘菌(白霉)和包括豆荚的植物;核盘菌(白霉)和包括马铃薯的植物;银斑核盘菌(草皮币斑病)和包括坪草的植物;南方白霉病和包括花生的植物;叶斑枯病(尾孢菌)和包括花生的植物;禾谷镰孢菌(小麦赤霉病)和包括小麦的植物;禾生球腔菌(小麦壳针孢斑)和包括小麦的植物;颖枯壳多孢(颖状斑和壳针孢叶枯病)和包括小麦的植物;解淀粉欧文氏菌和包括苹果、梨和其他梨果的植物;苹果黑星菌和包括苹果、梨和其他梨果的植物;或立枯丝核菌和包括小麦、水稻、坪草、大豆、玉米、豆类和蔬菜作物的植物。
62.如权利要求5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利于植物生长和/或保护易不受病原性感染的合适的量是约1.0×1010CFU/ha~约1.0×1014CFU/ha的解淀粉芽孢杆菌RTI301。
63.一种以通过赋予保护易受影响的植物不受或降低病原性感染的方式利于植物生长、同时最小化对治疗抵抗的累积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以单独施用和以改变的时间间隔的方式递送第一组合物和第二组合物至易受影响的植物,其中第一和第二组合物都以适于赋予保护植物不受或降低病原性感染的量递送以赋予保护植物不受或降低病原性感染,
其中所述第一组合物包括以ATCC第PTA-121165号保藏的解淀粉芽孢杆菌RTI301、或具有所有其识别特征的突变体的生物纯培养物,且
其中所述第二组合物包括一个或多个具有抗真菌或抗细菌性能的化学活性试剂,且其中,第一和第二组合物以改变的时间间隔的方式递送至植物的叶子、植物的皮、植物的果实、植物的花、植物的种子、植物的根、植物的插条、植物的嫁接苗、植物的愈伤组织或植物周围的土壤或生长培养基的一种或组合,
其中,赋予保护不受和/或降低病原性感染所需的化学活性试剂的总量减少且对治疗抵抗的累积被最小化。
64.如权利要求6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植物包括:单子叶植物、双子叶植物、谷类、玉米、甜玉米、爆米花玉米、种子玉米、青贮玉米、田地玉米、水稻、小麦、大麦、高粱、芦笋、浆果、蓝莓、黑莓、树莓、罗甘莓、黑果木、蔓越莓、醋栗、接骨木、红醋栗、蔓越橘、灌木浆果、芸苔属蔬菜、花椰菜、卷心菜、菜花、球芽甘蓝、羽衣甘蓝、无头甘蓝、芥菜、球茎甘蓝、南瓜、茄子、葫芦科蔬菜、黄瓜、哈密瓜、甜瓜、香瓜、西葫芦、西瓜、鳞茎类蔬菜、洋葱、大蒜、葱、柑橘、橙、葡萄柚、柠檬、桔子、橘柚、柚子、果蔬、胡椒、番茄、草原樱桃、树番茄、秋葵、葡萄、草药/香料、叶用蔬菜、莴苣、芹菜、菠菜、欧芹、菊苣、豆类/蔬菜(多汁的和干燥的豆和豌豆)、豆、青豆、豆荚、荚豆、大豆、干豆、鹰嘴豆、利马豆、豌豆、三角豆、裂荚豌豆、扁豆、油籽作物、坎诺拉油菜、蓖麻、椰子、棉花、亚麻、油棕、橄榄、花生、油菜籽、红花、芝麻、向日葵、大豆、仁果类水果、苹果、山楂、梨、榅桲、夏花山楂、根/块茎和球茎蔬菜、胡萝卜、马铃薯、甜马铃薯、木薯、甜菜、姜、辣根、萝卜、人参、芜箐、核果类水果、杏、樱桃、油桃、桃、李子、梅子、草莓、木本坚果、杏仁、开心果、山核桃、胡桃、榛子、栗子、腰果、山毛榉坚果、灰胡桃、夏威夷果、奇异果、香蕉、(蓝色)龙舌兰、草、草皮草、观赏植物、一品红、绣球花、硬插枝、栗子、橡树、枫树、甘蔗、或甜菜。
65.如权利要求6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病原体感染由以下引起:植物真菌病原体、植物细菌病原体,锈菌、葡萄孢属(Botrytis spp.)、灰葡萄孢(Botrytis cinerea)、葱鳞葡萄孢菌(Botrytis squamosa),欧文氏菌属(Erwinia spp.)、胡萝卜软腐欧文氏菌(Erwinia carotovora)、解淀粉欧文氏菌(Erwinia amylovora),狄克氏菌属(Dickeya spp.),达旦提狄克氏菌(Dickeya dadantii),茄狄克氏菌(Dickeya solani),农杆菌属(Agrobacterium spp.),根癌土壤杆菌(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黄单胞菌属(Xanthomonas spp.),地毯草黄单胞杆菌(Xanthomonas axonopodis),野油菜黄单胞菌胡萝卜致病变种
(Xanthomonas campestris pv.carotae),桃李黄单胞菌(Xanthomonas pruni),藤黄单胞菌(Xanthomonas arboricola),水稻黄单胞菌水稻致病变种(Xanthomonas oryzae pv.oryzae),木杆菌属(Xylella spp.),苛养木杆菌(Xylella fastidiosa),暂定菌属(Candidatus spp.),韧皮部杆菌(Candidatus liberibacter),镰孢属(Fusarium spp.),禾谷镰孢菌(Fusarium graminearum),尖镰孢(Fusarium oxysporum),尖镰孢古巴专化型(Fusarium oxysporum f.sp.Cubense),尖镰孢番茄专化型(Fusarium oxysporum f.sp.Lycopersici),北美大豆猝死综合症病菌(Fusarium virguliforme)、核盘菌属(Sclerotinia spp.),核盘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小核盘菌(Sclerotinia minor),银斑核盘菌(Sclerotinia homeocarpa),尾孢菌属(Cercospora/Cercosporidium spp.),钩丝壳属(Uncinula spp.),葡萄钓丝壳(Uncinula necator)(白粉菌(Powdery Mildew)),叉丝单囊壳属(Podosphaera spp.)(白粉菌(Powdery Mildew)),白叉丝单囊壳(Podosphaera leucotricha),秘密叉丝单囊壳(Podosphaera clandestine),拟茎点霉属(Phomopsis spp.),霜霉病拟茎点霉菌(Phomopsis viticola),链格孢菌属(Alternaria spp.),极链格孢菌(Alternaria tenuissima),孔洞链隔孢菌(Alternaria porri),链格孢(Alternaria alternate),茄链格孢(Alternaria solani),细极链格孢(Alternaria tenuis),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 spp.),丁香假单胞菌番茄致病变种(Pseudomonas syringae pv.Tomato),疫霉属(Phytophthora spp.),致病疫霉(Phytophthora 
infestans),寄生疫霉(Phytophthora parasitica),大豆疫霉菌(Phytophthora sojae),辣椒疫霉菌(Phytophthora capsici),肉桂疫霉菌(Phytophthora cinnamon),草莓疫霉菌(Phytophthora fragariae),疫霉属(Phytophthora spp.),栎树疫霉菌(Phytophthora ramorum),棕榈疫霉菌(Phytophthora palmivara),烟草疫霉菌(Phytophthora 
nicotianae),层锈菌属(Phakopsora spp.),豆薯层锈菌(Phakopsora pachyrhizi),山马蝗层锈菌(Phakopsora meibomiae),曲霉(Aspergillus spp.),黄曲霉(Aspergillus flavus),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单孢锈菌属(Uromyces spp.),疣顶单孢锈菌(Uromyces appendiculatus),枝孢属(Cladosporium spp.),多主枝孢(Cladosporium herbarum),根霉属(Rhizopus spp.),隐根根霉(Rhizopus arrhizus),青霉属
(Penicillium spp.),丝核菌属(Rhizoctonia spp.),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玉蜀黍丝核菌(Rhizoctonia zeae),稻枯斑丝核菌(Rhizoctonia oryzae),博爱丝核菌(Rhizoctonia caritae),小麦纹枯病菌(Rhizoctonia cerealis),番红花枯病菌(Rhizoctonia crocorum),草莓花枯病菌(Rhizoctonia fragariae),多枝丝核菌(Rhizoctonia ramicola),灌木枯病菌(Rhizoctonia rubi),豆类丝核菌(Rhizoctonia leguminicola),豆类壳球孢(Macrophomina phaseolina),稻瘟病菌(Magnaorthe oryzae),球腔菌属(Mycosphaerella spp.),灰霉菌(Mycosphaerella graminocola),香蕉黑条叶斑菌(Mycosphaerella fijiensis(黑色叶斑病)),苹果球腔菌(Mycosphaerella pomi),柑橘球腔菌(Mycosphaerella citri),稻瘟菌属(Magnaporthe spp.),稻瘟菌(Magnaporthe grisea),褐腐病菌属(Monilinia spp.),桃褐腐病菌(Monilinia fruticola),Monilinia vacciniicorymbosi,核果链核盘菌(Monilinia laxa),刺盘孢属(Colletotrichum spp.),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des),尖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 acutatum),白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 Candidum),间座壳属(Diaporthe spp.),柑桔间座壳(Diaporthe citri),棒孢菌属(Corynespora spp.),山扁豆生棒孢(Corynespora Cassiicola),胶锈菌属(Gymnosporangium spp.),胶锈菌(Gymnosporangium juniperi-virginianae),煤点病菌属(Schizothyrium spp.),苹果煤点病菌(Schizothyrium pomi),粘壳孢菌属(Gloeodes spp.),仁果粘壳孢菌(Gloeodes pomigena),葡萄座腔菌属(Botryosphaeria spp.),杨树溃疡病菌(Botryosphaeria dothidea),明孢盘菌属(Neofabraea spp.),穿孔病菌属(Wilsonomyces spp.),穿孔病菌(Wilsonomyces carpophilus),单丝壳属(Sphaerotheca spp.),白斑病菌(Sphaerotheca macularis),蔷薇单丝壳菌(Sphaerotheca pannosa),白粉菌属(Erysiphe spp.),壳多孢属(Stagonospora spp.),颖枯壳多孢(Stagonospora nodorum),腐霉菌(Pythium spp.),终极腐霉(Pythium ultimum),瓜果腐霉(Pythium aphanidermatum),不规则腐霉(Pythium irregularum),胡萝卜腐霉(Pythium ulosum),鲁特里亚腐霉(Pythium lutriarium),猝倒病腐霉(Pythium sylvatium),黑星菌属(Venturia spp),苹果黑星菌(Venturia inaequalis),轮枝孢属(Verticillium spp.),黑粉菌属(Ustilago spp.),裸黑粉菌(Ustilago nuda),玉米黑粉菌(Ustilago maydis),甘蔗黑粉菌(Ustilago scitaminea),麦角菌属(Claviceps spp.),麦角菌(Claviceps puprrea),腥黑粉菌属(Tilletia spp.),小麦腥黑粉菌(Tilletia tritici),亚腥黑粉菌(Tilletia laevis),刚毛腥黑粉菌(Tilletia horrid),小麦矮化腥黑粉菌(Tilletia controversa),茎点霉菌属(Phoma spp.),大豆茎点霉菌(Phoma glycinicola),棉花茎点霉菌(Phoma exigua),芸苔茎点霉菌(Phoma lingam),禾旋孢腔菌(Cocliobolus sativus),燕麦全蚀病菌(Gaeumanomyces gaminis),毛盘孢属(Colleototricum spp.),喙孢属(Rhychosporium spp.),黑麦喙孢(Rhychosporium secalis),蠕孢菌属(Biopolaris spp.),长蠕孢菌属(Helminthosporium spp.),黑麦长蠕孢菌(Helminthosporium secalis),玉米长蠕孢菌(Helminthosporium maydis),马铃薯长蠕孢菌(Helminthosporium solai)或小麦褐斑长蠕孢菌
(Helminthosporium tritici-repentis)或其组合。
66.如权利要求63所述的方法,其中改变的时间间隔为隔开5~7天。
67.如权利要求63所述的方法,其中,第一和第二组合物递送至植物的叶子、植物的果实、或植物的花。
68.如权利要求6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适于赋予保护植物不受或降低病原性感染的量是约1.0×1010CFU/ha~约1.0×1014CFU/ha的解淀粉芽孢杆菌RTI301。
69.如权利要求6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化学活性试剂包括甲丙烯酸酯、三唑、粉唑醇、戊唑醇、丙硫菌唑、环氧唑、氟吡菌酰胺、百菌清、甲基硫菌灵、氢氧化杀真菌剂、EDBC基杀真菌剂、代森锰锌、琥珀酸脱氢酶(SDHI)杀真菌剂、联苯吡菌胺、异菌脲、烯酰吗啉或霜霉灭(valifenalate)的一种或组合。
70.如权利要求69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化学活性试剂包括氟吡菌酰胺加戊唑醇,以及代替百菌清杀真菌剂的递送的含有RTI301第一组合物的递送。
71.如权利要求70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植物包括葫芦,且所述病原体感染由白粉病引起。
72.如权利要求69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化学活性试剂包括甲基硫菌灵杀真菌剂,以及代替丙硫菌唑杀真菌剂的递送的含有RTI301第一组合物的递送。
73.如权利要求69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化学活性试剂包括氢氧化铜杀真菌剂,以及代替百菌清杀真菌剂的递送的含有RTI301第一组合物的递送。
74.如权利要求6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组合物还包含载体、表面活性剂、分散剂或酵母提取物中的一种或它们的组合。
75.一种组合物,其以适于保护易受影响的植物不受病原性感染的量包括分离的芬枯草菌素-MA化合物、分离的芬枯草菌素MB化合物、分离的芬枯草菌素MC化合物、分离的脱羟基芬枯草菌素MA化合物、分离的脱羟基芬枯草菌素MB化合物、分离的脱羟基芬枯草菌素MC化合物、分离的芬枯草菌素H化合物、分离的脱羟基芬枯草菌素H化合物、分离的芬枯草菌素I化合物、和分离的脱羟基芬枯草菌素I化合物的至少一种,所述化合物具有式:
其中R为OH,n为8~20的范围,FA为线性、异构体、或反异构体,且:芬枯草菌素MA中X1为Ala,X2为Thr,且X3为Met;芬枯草菌素MB中X1为Val,X2为Thr,且芬枯草菌素MC中X3为Met;X1为Aba,X2为Thr,且X3为Met;芬枯草菌素H中X1为Val,X2为Thr,且X3为Hcy;且芬枯草菌素I中X1为Ile,X2为Thr,且X3为Ile;且
其中R为H,n为8~20的范围,FA为线性、异构体、或反异构体且:脱羟基芬枯草菌素MA中X1为Ala,X2为Thr,且X3为Met;脱羟基芬枯草菌素MB中X1为Val,X2为Thr,且X3为Met;脱羟基芬枯草菌素MC中X1为Aba,X2为Thr,且X3为Met;脱羟基芬枯草菌素H中X1为Val,X2为Thr,且X3为Hcy;且脱羟基芬枯草菌素I中X1为Ile,X2为Thr,且X3为Ile。
76.如权利要求75所述的组合物,所述组合物还包含微生物、生物或化学杀昆虫剂、杀真菌剂、杀线虫剂、杀细菌剂、除草剂、植物提取物、羽扇豆的提取物、BLAD多肽、或BLAD多肽的片段、植物生长调节剂或肥料中的一种或它们的组合,这些成分以适于促进植物生长和/或保护易受影响的植物不受病原性感染的量存在。
77.如权利要求75所述的组合物,其中,所述组合物的形式为液体、粉尘、可传播颗粒、或干燥的可润湿颗粒。
78.一种以ATCC第PTA-121165号保藏的解淀粉芽孢杆菌RTI301的生物纯培养物的提取物,所述提取物包括分离的芬枯草菌素MA化合物、分离的芬枯草菌素MB化合物、分离的芬枯草菌素MC化合物、分离的脱羟基芬枯草菌素MA化合物、分离的脱羟基芬枯草菌素MB化合物、分离的脱羟基芬枯草菌素MC化合物、分离的芬枯草菌素H化合物、分离的脱羟基芬枯草菌素H化合物、分离的芬枯草菌素I化合物、和分离的脱羟基芬枯草菌素I化合物的至少一种。
79.保护或处理植物或果实以避免病原体感染的方法,其包括对植物或果实、或者对根或植物的根周围的土壤施用有效量的权利要求75、76、77、或78中所述的任一种组合物或提取物。
80.如权利要求79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植物包括:单子叶植物、双子叶植物、谷类、玉米、甜玉米、爆米花玉米、种子玉米、青贮玉米、田地玉米、水稻、小麦、大麦、高粱、芦笋、浆果、蓝莓、黑莓、树莓、罗甘莓、黑果木、蔓越莓、醋栗、接骨木、红醋栗、蔓越橘、灌木浆果、芸苔属蔬菜、花椰菜、卷心菜、菜花、球芽甘蓝、羽衣甘蓝、无头甘蓝、芥菜、球茎甘蓝、葫芦科蔬菜、黄瓜、哈密瓜、甜瓜、香瓜、西葫芦、西瓜、南瓜、茄子、鳞茎类蔬菜、洋葱、大蒜、葱、柑橘、橙、葡萄柚、柠檬、桔子、橘柚、柚子、果蔬、胡椒、番茄、草原樱桃、树番茄、秋葵、葡萄、草药/香料、叶用蔬菜、莴苣、芹菜、菠菜、欧芹、菊苣、豆类/蔬菜(多汁的和干燥的豆和豌豆)、豆、青豆、豆荚、荚豆、大豆、干豆、鹰嘴豆、利马豆、豌豆、三角豆、裂荚豌豆、扁豆、油籽作物、坎诺拉油菜、蓖麻、椰子、棉花、亚麻、油棕、橄榄、花生、油菜籽、红花、芝麻、向日葵、大豆、仁果类水果、苹果、山楂、梨、榅桲、夏花山楂、根/块茎和球茎蔬菜、胡萝卜、马铃薯、甜马铃薯、木薯、甜菜、姜、辣根、萝卜、人参、芜箐、核果类水果、杏、樱桃、油桃、桃、李子、梅子、草莓、木本坚果、杏仁、开心果、山核桃、胡桃、榛子、栗子、腰果、山毛榉坚果、灰胡桃、夏威夷果、奇异果、香蕉、(蓝色)龙舌兰、草、草皮草、观赏植物、一品红、绣球花、硬插枝、栗子、橡树、枫树、甘蔗、或甜菜。
81.如权利要求79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病原体感染由以下引起:植物真菌病原体、植物细菌病原体,锈菌、葡萄孢属(Botrytis spp.)、灰葡萄孢(Botrytis cinerea)、葱鳞葡萄孢菌(Botrytis squamosa),欧文氏菌属(Erwinia spp.)、胡萝卜软腐欧文氏菌(Erwinia carotovora)、解淀粉欧文氏菌(Erwinia amylovora),狄克氏菌属(Dickeya spp.),达旦提狄克氏菌(Dickeya dadantii),茄狄克氏菌(Dickeya solani),农杆菌属(Agrobacterium spp.),根癌土壤杆菌(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黄单胞菌属(Xanthomonas spp.),地毯草黄单胞杆菌(Xanthomonas axonopodis),野油菜黄单胞菌胡萝卜致病变种
(Xanthomonas campestris pv.carotae),桃李黄单胞菌(Xanthomonas pruni),藤黄单胞菌(Xanthomonas arboricola),水稻黄单胞菌水稻致病变种(Xanthomonas oryzae pv.oryzae),木杆菌属(Xylella spp.),苛养木杆菌(Xylella fastidiosa),暂定菌属(Candidatus spp.),韧皮部杆菌(Candidatus liberibacter),镰孢属(Fusarium spp.),禾谷镰孢菌(Fusarium graminearum),尖镰孢(Fusarium oxysporum),尖镰孢古巴专化型(Fusarium oxysporum f.sp.Cubense),尖镰孢番茄专化型(Fusarium oxysporum f.sp.Lycopersici),北美大豆猝死综合症病菌(Fusarium virguliforme)、核盘菌属(Sclerotinia spp.),核盘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小核盘菌(Sclerotinia minor),银斑核盘菌(Sclerotinia homeocarpa),尾孢菌属(Cercospora/Cercosporidium spp.),钩丝壳属(Uncinula spp.),葡萄钓丝壳(Uncinula necator)(白粉菌(Powdery Mildew)),叉丝单囊壳属(Podosphaera spp.)(白粉菌(Powdery Mildew)),白叉丝单囊壳(Podosphaera leucotricha),秘密叉丝单囊壳(Podosphaera clandestine),拟茎点霉属(Phomopsis spp.),霜霉病拟茎点霉菌(Phomopsis viticola),链格孢菌属(Alternaria spp.),极链格孢菌(Alternaria tenuissima),孔洞链隔孢菌(Alternaria porri),链格孢(Alternaria alternate),茄链格孢(Alternaria solani),细极链格孢(Alternaria tenuis),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 spp.),丁香假单胞菌番茄致病变种(Pseudomonas syringae pv.Tomato),疫霉属(Phytophthora spp.),致病疫霉(Phytophthora 
infestans),寄生疫霉(Phytophthora parasitica),大豆疫霉菌(Phytophthora sojae),辣椒疫霉菌(Phytophthora capsici),肉桂疫霉菌(Phytophthora cinnamon),草莓疫霉菌(Phytophthora fragariae),疫霉属(Phytophthora spp.),栎树疫霉菌(Phytophthora ramorum),棕榈疫霉菌(Phytophthora palmivara),烟草疫霉菌(Phytophthora 
nicotianae),层锈菌属(Phakopsora spp.),豆薯层锈菌(Phakopsora pachyrhizi),山马蝗层锈菌(Phakopsora meibomiae),曲霉(Aspergillus spp.),黄曲霉(Aspergillus flavus),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单孢锈菌属(Uromyces spp.),疣顶单孢锈菌(Uromyces appendiculatus),枝孢属(Cladosporium spp.),多主枝孢(Cladosporium herbarum),根霉属(Rhizopus spp.),隐根根霉(Rhizopus arrhizus),青霉属
(Penicillium spp.),丝核菌属(Rhizoctonia spp.),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玉蜀黍丝核菌(Rhizoctonia zeae),稻枯斑丝核菌(Rhizoctonia oryzae),博爱丝核菌(Rhizoctonia caritae),小麦纹枯病菌(Rhizoctonia cerealis),番红花枯病菌(Rhizoctonia crocorum),草莓花枯病菌(Rhizoctonia fragariae),多枝丝核菌(Rhizoctonia ramicola),灌木枯病菌(Rhizoctonia rubi),豆类丝核菌(Rhizoctonia leguminicola),豆类壳球孢(Macrophomina phaseolina),稻瘟病菌(Magnaorthe oryzae),球腔菌属(Mycosphaerella spp.),灰霉菌(Mycosphaerella graminocola),香蕉黑条叶斑菌(Mycosphaerella fijiensis(黑色叶斑病)),苹果球腔菌(Mycosphaerella pomi),柑橘球腔菌(Mycosphaerella citri),稻瘟菌属(Magnaporthe spp.),稻瘟菌(Magnaporthe grisea),褐腐病菌属(Monilinia spp.),桃褐腐病菌(Monilinia fruticola),Monilinia vacciniicorymbosi,核果链核盘菌(Monilinia laxa),刺盘孢属(Colletotrichum spp.),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des),尖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 acutatum),白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 Candidum),间座壳属(Diaporthe spp.),柑桔间座壳(Diaporthe citri),棒孢菌属(Corynespora spp.),山扁豆生棒孢(Corynespora Cassiicola),胶锈菌属(Gymnosporangium spp.),胶锈菌(Gymnosporangium juniperi-virginianae),煤点病菌属(Schizothyrium spp.),苹果煤点病菌(Schizothyrium pomi),粘壳孢菌属(Gloeodes spp.),仁果粘壳孢菌(Gloeodes pomigena),葡萄座腔菌属(Botryosphaeria spp.),杨树溃疡病菌(Botryosphaeria dothidea),明孢盘菌属(Neofabraea spp.),穿孔病菌属(Wilsonomyces spp.),穿孔病菌(Wilsonomyces carpophilus),单丝壳属(Sphaerotheca spp.),白斑病菌(Sphaerotheca macularis),蔷薇单丝壳菌(Sphaerotheca pannosa),白粉菌属(Erysiphe spp.),壳多孢属(Stagonospora spp.),颖枯壳多孢(Stagonospora nodorum),腐霉菌(Pythium spp.),终极腐霉(Pythium ultimum),瓜果腐霉(Pythium aphanidermatum),不规则腐霉(Pythium irregularum),胡萝卜腐霉(Pythium ulosum),鲁特里亚腐霉(Pythium lutriarium),猝倒病腐霉(Pythium sylvatium),黑星菌属(Venturia spp),苹果黑星菌(Venturia inaequalis),轮枝孢属(Verticillium spp.),黑粉菌属(Ustilago spp.),裸黑粉菌(Ustilago nuda),玉米黑粉菌(Ustilago maydis),甘蔗黑粉菌(Ustilago scitaminea),麦角菌属(Claviceps spp.),麦角菌(Claviceps puprrea),腥黑粉菌属(Tilletia spp.),小麦腥黑粉菌(Tilletia tritici),亚腥黑粉菌(Tilletia laevis),刚毛腥黑粉菌(Tilletia horrid),小麦矮化腥黑粉菌(Tilletia controversa),茎点霉菌属(Phoma spp.),大豆茎点霉菌(Phoma glycinicola),棉花茎点霉菌(Phoma exigua),芸苔茎点霉菌(Phoma lingam),禾旋孢腔菌(Cocliobolus sativus),燕麦全蚀病菌(Gaeumanomyces gaminis),毛盘孢属(Colleototricum spp.),喙孢属(Rhychosporium spp.),黑麦喙孢(Rhychosporium secalis),蠕孢菌属(Biopolaris spp.),长蠕孢菌属(Helminthosporium spp.),黑麦长蠕孢菌(Helminthosporium secalis),玉米长蠕孢菌(Helminthosporium maydis),马铃薯长蠕孢菌(Helminthosporium solai)或小麦褐斑长蠕孢菌
(Helminthosporium tritici-repentis)或其组合。
82.一种有益于植物生长的组合物,所述组合物包括:
以ATCC第PTA-121165号保藏的解淀粉芽孢杆菌RTI301、或具有所有其识别特征的突变体的生物纯培养物;以及联苯菊酯杀昆虫剂。
83.如权利要求82所述的组合物,其中,所述组合物在可用作液体肥料的制剂中。
84.如权利要求83所述的组合物,其中,所述组合物还包含水合镁以及至少一种分散剂。
85.如权利要求83所述的组合物,其中,所述联苯菊酯杀昆虫剂的浓度范围为0.1g/ml至0.2g/ml。
86.如权利要求83所述的组合物,其中,所述联苯菊酯杀昆虫剂的浓度为约0.1715g/ml。
87.一种有利于植物生长的组合物,所述组合物包括:以ATCC第PTA-121165号保藏的解淀粉芽孢杆菌RTI301、或具有所有其识别特征的突变体的生物纯培养物;以及包括来自白羽扇豆的提取物、BLAD多肽、或BLAD多肽的片段的一种或组合的杀真菌剂。
88.如权利要求87所述的组合物,其中,所述组合物包含约20%的BLAD多肽或BLAD多肽的片段。
89.一种产品,其包含:
包括以ATCC第PTA-121165号保藏的解淀粉芽孢杆菌RTI301、或具有所有其识别特征的突变体的生物纯培养物的第一组合物;
第二组合物,其包括微生物、生物或化学杀昆虫剂、杀真菌剂、杀线虫剂、杀细菌剂、除草剂、植物提取物、植物生长调节剂或肥料的一种或组合,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组合物分开包装,且每个组合物为适于利于植物生长和/或保护易受影响的植物不受病原性感染的量;

使用说明,用于将所述第一组合物与第二组合物的组合以适于促进植物生长的量递送至:植物的叶、植物的皮、植物的果实、植物的花、植物的种子、植物的根、植物的插条、植物的嫁接苗、植物的愈伤组织;植物周围的土壤或生长培养基;在将植物种子播种在土壤或生长培养基中之前的土壤或生长培养基;或在将植物、植物的插枝、植物嫁接苗、或植物愈伤组织种植在土壤或生长培养基中之前的土壤或生长培养基。
90.如权利要求89所述的产品,其中,所述杀昆虫剂是以下中的一种或它们的组合:拟除虫菊酯(pyrethroids)、联苯菊酯(bifenthrin)、七氟菊酯(tefluthrin)、ζ-氯氰菊酯(zeta-cypermethrin)、有机磷酸酯类(organophosphates)、四氯乙磷(chlorethoxyphos)、毒死蜱(chlorpyrifos)、丁基嘧啶磷(tebupirimphos)、氟氯氰菊酯(cyfluthrin)、苯基吡唑类(fiproles)、氟虫腈(fipronil)、烟(nicotinoids)或噻虫胺(clothianidin)。
91.如权利要求89所述的产品,其中,所述第一组合物还包含载体、表面活性剂、分散剂或酵母提取物中的一种或它们的组合。
92.如权利要求89所述的产品,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组合物各自的形式为液体、粉尘、可传播颗粒(spreadable granule)、干燥的可润湿粉末或干燥的可润湿颗粒。
93.如权利要求89所述的产品,其中,所述第一组合物的形式为液体,并且解淀粉芽孢杆菌RTI301的浓度为约1.0×108CFU/ml~约1.0×1012CFU/ml。
94.如权利要求89所述的产品,其中所述第一组合物可以是粉尘、干燥的可润湿粉末、可传播颗粒、或干燥的可润湿颗粒的形式,并且解淀粉芽孢杆菌RTI301的浓度为约1.0×
108CFU/g~约1.0×1012CFU/g。
95.如权利要求89所述的产品,其中所述第一组合物的形式为油分散体,并且解淀粉芽孢杆菌RTI301的浓度为约1.0×108CFU/ml~约1.0×1012CFU/ml。

说明书全文

淀粉芽孢杆菌RTI301组合物和用于利于植物生长和治疗

疾病的方法

[0001] 相关申请交叉参考
[0002] 本申请要求2014年12月29日提交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第62/097,203号的权益,其公开通过引用全文纳入本文。

技术领域

[0003] 本发明公开的主题涉及用于施用于植物叶子、植物果实和花、植物种子和根、以及植物周围的土壤以利于植物生长以及治疗植物疾病的包括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RTI301的分离株的组合物。

背景技术

[0004] 已知在土壤中存在许多对植物生长和健康有有益效果的生物,其与植物一起生活,尤其在根部区域(植物生长促进根瘤菌,Plant Growth Promoting Rhizobacteria,“PGPR”),或作为内生菌寄居在植物内。它们的有益的植物生长促进性质包括氮固定、螯合、磷酸盐的溶解、非有益微生物的抑制、抗虫、诱导系统抗性(ISR)、系统获得性抗性(SAR)、土壤中的植物材料的分解以提高有用的土壤有机物,以及刺激植物生长、发育并响应干旱等环境应激的植物激素(如吲哚乙酸(IAA)、乙偶姻和2,3-丁二醇等)的合成。此外,这些微生物可通过分解前体分子1-基环丙烷-1-羧酸酯(ACC)来干扰植物的乙烯应激反应,从而刺激植物生长并减缓果实成熟。这些有益的微生物可改善土壤的品质、植物的生长、产率、和作物的品质。多种微生物表现出这样的对控制植物疾病有用的生物学活性。与合成的肥料杀虫剂相比,这样的生物杀虫剂(活生物体和这些活生物体天然产生的化合物)更安全和更生物可降解。
[0005] 真菌植物病原体,包括但不限于葡萄孢属(Botrytis spp.)(例如灰葡萄孢(Botrytis cinerea))、镰孢属(Fusarium spp.)(例如尖镰孢(F.oxysporum)和禾谷镰孢菌(F.graminearum))、丝核菌属(Rhizoctonia spp.)(例如立枯丝核菌(R.solani))、稻瘟菌属(Magnaporthe spp.)、球腔菌属(Mycosphaerella spp.)、柄锈菌属(Puccinia spp.)(例如隐匿柄锈菌(P.recondita))、疫霉属(Phytopthora spp.)和层锈菌属(Phakopsora spp.)(例如豆薯层锈菌(P.pachyrhizi))是一类植物有害生物,可在农业和园艺行业中导致严重的经济损失。化学试剂可被用于控制真菌植物病原体,但化学试剂的使用具有一些的缺点,包括高成本、缺乏功效、出现真菌的抗性菌株、以及不希望的环境影响。另外,这些化学处理有不加区别的倾向,并可能在该处理所针对的植物病原体以外,对有益的细菌、真菌、和节肢动物产生不良影响。第二种植物有害生物是细菌病原体,包括但不限于欧文氏菌属(Erwinia spp.)(如菊欧文氏菌(Erwinia chrysanthemi))、泛菌属(Pantoea spp.)(如柠檬泛菌(P.citrea))、黄单胞菌属(Xanthomonas)(例如野油菜黄单胞菌(Xanthomonas campestris))、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 spp.)(如丁香假单胞菌(P.syringae))和青枯菌属(Ralstonia spp.)(如茄科青枯菌(R.soleacearum)),可在农业和园艺行业中导致严重的经济损失。与病原真菌类似,使用化学试剂处理这些细菌病原体具有一些缺点。病毒和类病毒生物体组成第三类植物致病剂,其难以控制,但细菌微生物可通过诱导系统抗性(ISR)向植物提供抗性。因此,需要可被用作生物肥料和/或生物杀虫剂以控制病原真菌、病毒、和细菌的微生物,且在改善农业的可持续性中需求旺盛。最后一类植物病原体包括植物病原线虫和昆虫,其导致植物的严重损害和损失。
[0006] 已报道了一些作为生物防治株的芽孢杆菌属(species Bacillus)的成员,并且部分被用于商业产品(Joseph W.Kloepper等,2004,Phytopathology Vol.94,No.11,1259-1266)。例如,目前在商业生物防治产品中使用的菌株包括:短小芽孢杆菌(Bacillus pumilus)株QST2808,作为活性成分用于SONATA和BALLAD-PLUS,BAYER CROP SCIENCE生产;
短小芽孢杆菌株GB34,作为活性成分用于YIELDSHIELD,BAYER CROP SCIENCE生产;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株QST713,作为SERENADE的活性成分使用,BAYER CROP SCIENCE生产;枯草芽孢杆菌株GBO3,作为活性成分用于KODIAK和SYSTEM3,HELENA CHEMICAL COMPANY生产。各种苏金芽孢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和坚强芽孢杆菌(Bacillus firmus)的菌株被用作抗线虫和媒介昆虫的生物防治剂,这些菌株作为许多市售生物防治产品的基础,包括BAYER CROP SCIENCE生产的NORTICA和PONCHO-VOTIVO。另外,目前在商业的生物刺激剂产品中使用的芽孢杆菌菌株包括: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菌株FZB42作为活性成分用于ABiTEP GmbH生产的RHIZOVITAL 42,以及作为全细胞(包括其发酵提取物)被包括在生物刺激剂产品(如JHBiotech Inc生产的FULZYME)中各种其他枯草芽孢杆菌。
[0007] 本发明公开的主题提供微生物组合物及其利于植物生长和疾病预防和控制的方法。

发明内容

[0008]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提供一种组合物,其包括以ATCC第PTA-121165号保藏的解淀粉芽孢杆菌RTI301、或具有所有其识别特征的突变体的生物纯培养物,用于施用于植物以利于植物生长和/或保护易受影响的植物不受病原性感染。
[0009]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提供一种用组合物包覆的植物种子,所述组合物包括以适合利于植物生长和/或保护易受影响的植物不受病原性感染的量存在的以ATCC第PTA-121165号保藏的解淀粉芽孢杆菌RTI301、或具有所有其识别特征的突变体的生物纯培养物的孢子。
[0010]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提供一种组合物以利于植物生长和/或保护易受影响的植物不受病原性感染,所述组合物包括:适于利于植物生长和/或保护易受影响的植物不受病原性感染的量的以ATCC第PTA-121165号保藏的解淀粉芽孢杆菌RTI301、或具有所有其识别特征的突变体的生物纯培养物;以及适于利于植物生长和/或保护易受影响的植物不受病原性感染的量的微生物、生物或化学杀昆虫剂、杀真菌剂、杀线虫剂、杀细菌剂、除草剂植物提取物、植物生长调节剂、或肥料的一种或组合。
[0011]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提供一种利于植物生长和/或保护易受影响的植物不受病原性感染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将包括以ATCC第PTA-121165号保藏的解淀粉芽孢杆菌RTI301、或具有所有其识别特征的突变体的生物纯培养物的组合物以适于利于植物生长和/或保护易受影响的植物不受病原性感染的量递送至:植物的叶子、植物的皮、植物的果实、植物的花、植物的种子、植物的根、植物的插条、植物的嫁接苗、植物的愈伤组织;植物周围的土壤或生长培养基;在将植物种子播种在土壤或生长培养基中之前的土壤或生长培养基;或在将植物、植物的插枝、植物嫁接苗、或植物愈伤组织种植在土壤或生长培养基中之前的土壤或生长培养基。
[0012]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提供一种利于植物生长和/或保护易受影响的植物不受病原性感染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将适于利于植物生长和/或保护易受影响的植物不受病原性感染的量的以ATCC第PTA-121165号保藏的解淀粉芽孢杆菌RTI301、或具有所有其识别特征的突变体的生物纯培养物;以及适于利于植物生长和/或保护不受病原性感染的量的微生物、生物或化学杀昆虫剂、杀真菌剂、杀线虫剂、杀细菌剂、除草剂、植物提取物、植物生长调节剂、或肥料的一种或组合递送至:植物的叶、植物的皮、植物的果实、植物的花、植物的种子、植物的根、植物的插条、植物的嫁接苗、植物的愈伤组织;植物周围的土壤或生长培养基;在将植物种子播种在土壤或生长培养基中之前的土壤或生长培养基;或在将植物、植物的插枝、植物嫁接苗、或植物愈伤组织种植在土壤或生长培养基中之前的土壤或生长培养基。
[0013]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提供一种利于植物生长和/或保护易受影响的植物不受病原性感染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将以适于利于植物生长和/或保护易受影响的植物的量包括以ATCC第PTA-121165号保藏的解淀粉芽孢杆菌RTI301、或具有所有其识别特征的突变体的生物纯培养物的第一组合物,以及包括适于利于植物生长和/或保护易受影响的植物不受病原性感染的量的微生物、生物或化学杀昆虫剂、杀真菌剂、杀线虫剂、杀细菌剂、除草剂、植物提取物、植物生长调节剂、或肥料的一种或组合的第二组合物的组合递送至:植物的叶、植物的皮、植物的果实、植物的花、植物的种子、植物的根、植物的插条、植物的嫁接苗、植物的愈伤组织;植物周围的土壤或生长培养基;在将植物种子播种在土壤或生长培养基中之前的土壤或生长培养基;或在将植物、植物的插枝、植物嫁接苗、或植物愈伤组织种植在土壤或生长培养基中之前的土壤或生长培养基。
[0014]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提供一种利于植物生长和/或保护易受影响的植物不受病原性感染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0015] 在合适的生长培养基中种植植物的种子或使植物的营养插条/组织再生,其中用含有以ATCC第PTA-121165号保藏的解淀粉芽孢杆菌RTI301、或具有所有其识别特征的突变体的生物纯培养物的组合物包覆种子或接种营养插条/组织,其中,赋予利于源自种子或营养插条/组织的植物的生长和/或保护其不受病原性感染。
[0016]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提供一种通过赋予保护易受影响的植物不受或降低病原性感染的方式利于植物生长,同时最小化对治疗抵抗的累积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单独施用和改变的时间间隔的方式将第一组合物和第二组合物递送至易受影响的植物,其中第一和第二组合物都以适于赋予保护植物不受或降低病原性感染的量递送,其中第一组合物包括以ATCC第PTA-121165号保藏的解淀粉芽孢杆菌RTI301、或具有所有其识别特征的突变体的生物纯培养物,且其中第二组合物包括具有抗真菌或抗细菌性能的化学活性试剂的一种或多种,且其中第一和第二组合物以改变的时间间隔的方式递送至植物的叶子、植物的皮、植物的果实、植物的花、植物的种子、植物的根、植物的插条、植物的嫁接苗、植物的愈伤组织或植物周围的土壤或生长培养基的一种或组合,其中赋予保护不受和/或降低病原性感染所需的化学活性试剂的总量减少且对治疗抵抗的累积被最小化。
[0017]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提供一种组合物,所述组合物以适于赋予植物生长益处或保护易受影响的植物不受病原性感染的量包括分离的芬枯草菌素MA化合物、分离的芬枯草菌素MB化合物、分离的芬枯草菌素MC化合物、分离的脱羟基芬枯草菌素MA化合物、分离的脱羟基芬枯草菌素MB化合物、分离的脱羟基芬枯草菌素MC化合物、分离的芬枯草菌素H化合物、分离的脱羟基芬枯草菌素H化合物、分离的芬枯草菌素I化合物、和分离的脱羟基芬枯草菌素I化合物的至少一种,所述芬枯草菌素和脱羟基芬枯草菌素化合物具有式:
[0018]
[0019] 其中R为OH,n为8~20的范围,FA为线性、异构体、或反异构体且:芬枯草菌素MA中X1为Ala,X2为Thr,且X3为Met;芬枯草菌素MB中X1为Val,X2为Thr,且X3为Met;芬枯草菌素MC中X1为Aba,X2为Thr,且X3为Met;芬枯草菌素H中X1为Val,X2为Thr,且X3为Hcy;且芬枯草菌素I中X1为Ile,X2为Thr,且X3为Ile;或其中R为H,n为8~20的范围,FA为线性、异构体、或反异构体;且:脱羟基芬枯草菌素MA中X1为Ala,X2为Thr,且X3为Met;脱羟基芬枯草菌素MB中X1为Val,X2为Thr,且X3为Met;脱羟基芬枯草菌素MC中X1为Aba,X2为Thr,且X3为Met;脱羟基芬枯草菌素H中X1为Val,X2为Thr,且X3为Hcy;且脱羟基芬枯草菌素I中X1为Ile,X2为Thr,且X3为Ile。
[0020]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提供一种解淀粉芽孢杆菌菌株的生物纯培养物的提取物,所述提取物包括芬枯草菌素-MA、-MB、-MC、-H、和-I化合物以及脱羟基芬枯草菌素-MA、-MB、-MC、-H、和-I化合物以及表XIII列出的额外的类芬枯草菌素和类脱羟基芬枯草菌素化合物的一种或组合。
[0021]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提供一种以ATCC第PTA-121165号保藏的解淀粉芽孢杆菌RTI301的生物纯培养物的提取物,所述提取物包括芬枯草菌素-MA、-MB、-MC、-H、和-I化合物以及脱羟基芬枯草菌素-MA、-MB、-MC、-H、和-I化合物以及表XIII列出的额外的类芬枯草菌素和类脱羟基芬枯草菌素化合物的一种或组合。
[0022]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提供一种用于促进植物生长的组合物,该组合物包含:以ATCC第PTA-121165号保藏的解淀粉芽孢杆菌RTI301、或具有所有其识别特征的突变体的生物纯培养物;以及联苯菊酯杀昆虫剂。
[0023]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提供一种用于促进植物生长的组合物,该组合物包含:一种有利于植物生长的组合物,所述组合物包括:以ATCC第PTA-121165号保藏的解淀粉芽孢杆菌RTI301、或具有所有其识别特征的突变体的生物纯培养物;以及包括来自白羽扇豆(Lupinus albus)的提取物、BLAD多肽、或BLAD多肽的片段的一种或组合的杀真菌剂。
[0024]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提供一种产品,该产品包含:包括以ATCC第PTA-121165号保藏的解淀粉芽孢杆菌RTI301、或具有所有其识别特征的突变体的生物纯培养物的第一组合物;包括微生物、生物或化学杀昆虫剂、杀真菌剂、杀线虫剂、杀细菌剂、除草剂、植物提取物、植物生长调节剂或肥料的一种或组合的第二组合物,其中第一和第二组合物分开包装,且每个组合物为适于利于植物生长和/或保护易受影响的植物不受病原性感染的量;以及任选的使用说明,用于以适于有利于植物生长的量递送第一和第二组合物的组合至:植物的叶子、植物的皮、植物的果实、植物的花、植物的种子、植物的根、植物的插条、植物的嫁接苗、植物的愈伤组织;植物周围的土壤或生长培养基;在将植物种子播种在土壤或生长培养基中之前的土壤或生长培养基;或在将植物、植物的插枝、植物嫁接苗、或植物愈伤组织种植在土壤或生长培养基中之前的土壤或生长培养基。附图说明
[0025]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的解淀粉芽孢杆菌RTI301中发现的独特的羊毛硫氨酸抗生素(lantibiotic)生物合成操纵子周围的基因组组织或包括该操纵子的基因组组织与两种解淀粉芽孢杆菌参照菌株-解淀粉芽孢杆菌FZB42和解淀粉芽孢杆菌TrigoCor1448的相应区域的对比的示意图。
[0026] 图2A是显示用RTI301菌株接种的植物的照片。图2B是显示对照植物的照片。这些照片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种或多种实施方式的解淀粉芽孢杆菌菌株RTI301对小麦早期植株生长的积极效果。生长13天后的提取的植物示于图中。
[0027] 图3A是显示用RTI301接种的植物的照片。图3B是显示对照植物的照片。这些照片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种或多种实施方式28天后解淀粉芽孢杆菌菌株RTI301对小麦生长的积极效果。
[0028] 图4是柱状图,显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进行以下各处理后,感染豆锈病(疣顶单胞锈菌(Uromyces appendiculatus))10天后y轴上的疾病控制%(平均):废发酵肉汤(SFB)(使用条件1×108cfu/ml)中的RTI301孢子,SERENADE OPTIMUM(使用条件1×108cfu/ml),TACTIC(对全部制剂以0.1875%施用,并用作空白对照),SERENADE OPTIMUM(使用条件4x108cfu/ml),戊唑醇(以50g活性成分/ha施用)以及百菌清(以500g活性成分/ha施用)。未处理的对照组结果是23%疾病。带有相同字母的值表示没有显著差异(p=
0.10)。
[0029] 图5是柱状图,显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进行以下各处理后,感染增加量的豆锈病(疣顶单胞锈菌)(50k~300k分生孢子/ml)10天后y轴上的疾病控制%(平均):废发酵肉汤(SFB)中的RTI301孢子(以1.0x108cfu/ml施用)以及SERENADE OPTIMUM(以1×108和4x108cfu/ml施用),与TACTIC(对全部制剂以0.1875%施用并用作空白对照)、戊唑醇(HORIZON;以50g活性成分/ha施用)进行对比。检查对照组中的疾病百分数为50k=6%,
100k=6%,150k=15%,200k=15%,和 300k=7%。带有相同字母的值表示没有显著差异(p=0.10)。
[0030] 图6显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两个独立的番茄田间试验中未处理的对照(“UT”)被灰葡萄孢病原体感染的果实的百分数随时间发展的图,以确定RTI301菌株对该病原体的拮抗。
[0031] 图7显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四个独立的草莓田间试验中未处理的对照(“UT”)被灰葡萄孢病原体感染的果实的百分数随时间发展的图,以确定RTI301菌株对该病原体的拮抗。
[0032] 图8A显示了869琼脂平板上的禾谷镰孢菌的生长。图8B显示了具有20μl的分别含有1×108CFU/ml(左)或1×109CFU/ml(右)的RTI301孢子溶液的869琼脂平板上的禾谷镰孢8 9
菌的生长。图8C显示了20μl的分别含有1×10CFU/ml(左)或1×10CFU/ml(右)的解淀粉芽孢杆菌RTI301孢子溶液在869琼脂平板上的生长。图8D显示869+1%FRACTURE琼脂平板上的禾谷镰孢菌的生长。图8E显示了具有20μl的分别含有1×108CFU/ml(左)或1×109CFU/ml(右)的RTI301孢子溶液的869+1%FRACTURE琼脂平板上的禾谷镰孢菌的生长。图8F显示了
8 9
20μl的分别含有1×10CFU/ml(左)或1×10CFU/ml(右)的解淀粉芽孢杆菌RTI301孢子溶液在869+1%FRACTURE琼脂平板上的生长。这些图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在存在和不存在FRACTURE的情况下解淀粉芽孢杆菌RTI301对禾谷镰孢菌的控制的平板试验的图。
[0033] 图9A显示了869琼脂平板上的尖镰孢古巴专化型(Fusarium oxysporum fc.cubense)的生长。图9B显示了具有20μl的分别含有1×108CFU/ml(左)或1×109CFU/ml(右)的RTI301孢子溶液的869琼脂平板上的尖镰孢古巴专化型的生长。图9C显示了20μl的分别含有1×108CFU/ml(左)或1×109CFU/ml(右)的解淀粉芽孢杆菌RTI301孢子溶液在869琼脂平板上的生长。图9D显示了869+1%FRACTURE琼脂平板上的尖镰孢古巴专化型的生长。
图9E显示了具有20μl的分别含有1×108CFU/ml(左)或1×109CFU/ml(右)的RTI301孢子溶液的869+1%FRACTURE琼脂平板上的尖镰孢古巴专化型的生长。图9F显示了20μl的分别含有1×108CFU/ml(左)或1×109CFU/ml(右)的解淀粉芽孢杆菌RTI301孢子溶液在869+1%
FRACTURE琼脂平板上的生长。这些图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显示存在和不存在FRACTURE的情况下解淀粉芽孢杆菌RTI301对尖镰孢古巴专化型的控制的平板试验的图。
[0034] 图10是表示早先报道的包括解淀粉芽孢杆菌的微生物所生产的两种芬枯草菌素型和脱羟基芬枯草菌素型环状脂肽,以及根据本发明的一种或多种实施方式用解淀粉芽孢杆菌RTI301分离株所生产的新鉴定的(用粗体显示)芬枯草菌素和脱羟基芬枯草菌素型分子的示意图。
[0035] 图11是显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酸沉淀后从RTI301废发酵肉汤(SFB)中回收的脂肽的百分数的图。术语“301-AP-沉淀”和“301-AP-上清液”分别指酸沉淀加SFB离心后获得的重悬的沉淀和上清液。百分数基于每个来自RTI301废发酵肉汤(301-SFB)的脂肽的累积离子丰度进行计算和比较。
[0036] 详述
[0037] 本申请以及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术语“一个”、“一种”、“所述”是指“一个或多个”。因此,例如,提及“植株”包括多个植株,除非上下文中明确指出了相反含义。
[0038] 在本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术语“包括”、“包含”和“含有”以非排他性方式使用,除非上下文中有相反要求。类似地,术语“包括”及其语法上的变体不是为了起限制作用,因此,对列表中的项目的引述并不排除可以替换到或者添加到所列项目中的其他类似项目。
[0039] 出于本说明书和权利要求的目的,术语“约”与一个或多个数字或数值范围共同使用时,应理解为所有这些数字,包括该范围内的所有数字以及延伸所示数值的上下边界的修改。通过端点引用数字范围包括该范围内包含的所有数字,例如,所有的整数,以及该范围内的所有分数(例如1-5包括1、2、3、4、5及其分数,例如1.5、2.25、3.75、4.1等)以及该范围内的任意范围。
[0040] 出于本说明书和权利要求的目的,当与RTI301菌株或其它解淀粉芽孢杆菌菌株所产生的具有抗微生物活性的化合物关联使用时,术语“代谢物”和“化合物”可互换使用。
[0041] 出于本说明书和权利要求的目的,短语“细菌菌株的生物纯培养物”是指以下的一种或其组合:细菌菌株的生物纯发酵培养物的孢子、细菌菌株的生物纯发酵培养物的营养细胞、细菌菌株的生物纯发酵培养物的一种或多种产品、细菌菌株的生物纯发酵培养物的培养物固体、细菌菌株的生物纯发酵培养物的培养物上清液、细菌菌株的生物纯发酵培养物的提取物、以及细菌菌株的生物纯发酵培养物的一种或多种代谢物。
[0042] 在本发明的某些实施方式中,提供组合物和方法,其包括解淀粉芽孢杆菌的新鉴定的菌株的生物纯培养物,用于施用至植物以利于植物生长和/或保护易受影响的植物不受病原性感染。在本发明的组合物和方法中,所述利于植物生长呈现为改善的幼苗、改善的根发育、改善的植物生长、改善的植物健康、提高的产率、改善的外观、改善的植物病原体抗性、或降低的病原体感染、或它们的组合。
[0043] 鉴定为属于解淀粉芽孢杆菌的植物相关细菌从在纽约长岛葡萄园生长的葡萄藤根际土壤中分离,并测试植物病原体拮抗性能。更具体地,通过高度保守的16S rRNA和rpoB基因的序列分析,分离的细菌菌株被鉴定为解淀粉芽孢杆菌的新菌株(见实施例1)。新细菌分离株(称为“解淀粉芽孢杆菌RTI301”)的16S RNA序列被确定为与三种已知的其他解淀粉芽孢杆菌株、解淀粉芽孢杆菌菌株NS6(KF177175)、解淀粉芽孢杆菌菌株FZB42(NR_075005)和枯草芽孢杆菌枯草亚种菌株DSM 10(NR_027552)在16S rRNA基因序列方面相同。
另外,确定RTI301菌株的rpoB基因序列与已知的解淀粉芽孢杆菌植物亚种(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 subsp.plantarum)TrigoCor1448(CP007244)(99%序列相似度;3基对差异)、解淀粉芽孢杆菌植物亚种AS43.3(CP003838)(99%序列相似度;7碱基对差异)、解淀粉芽孢杆菌CC178(CP006845)(99%序列相似度;8碱基对差异)和解淀粉芽孢杆菌FZB42(CP000560)(99%序列相似度;8碱基对差异)中的相同基因具有序列相似性。RTI301菌株被鉴定为解淀粉芽孢杆菌,然而,DNA平上rpoB基因序列中的差异显示RTI301是解淀粉芽孢杆菌的新菌株。解淀粉芽孢杆菌RTI301的菌株按照国际承认用于专利程序的微生物保存布达佩斯条约的规定,于2014年4月17日保藏于美国弗吉尼亚州玛纳萨斯的美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ATCC),专利保藏编号为PTA-121165。
[0044] 解淀粉芽孢杆菌RTI301菌株的基因组序列的进一步分析揭示该菌株具有与羊毛硫氨酸抗生素生物合成相关的基因,而其他与解淀粉芽孢杆菌菌株紧密相关的菌株中缺少该基因的同系物(见实施例2)。这在图1中进行说明,其示出了解淀粉芽孢杆菌RTI301中发现的独特的羊毛硫氨酸抗生素生物合成簇的基因组织以及RTI301下方示出的两种已知的解淀粉芽孢杆菌参照菌株FZB42(中间)和TrigoCor1448(底部)的相应区域的示意图。由图1可以看出,FZB42和TrigoCor1448菌株缺少该簇中存在的许多基因,并且多种基因呈现低水平的序列相同度。该簇相对于NCBI中的非冗余(nr)核苷酸数据的BLASTn分析示出了与解淀粉芽孢杆菌菌株的5’和3’侧接区的高度同源性(类似于图1中的高%相似性)。但是,羊毛硫肽(lantipeptide)生物合成簇对于RTI301是独特的,并且与NCBI nr数据库中任意已测序的DNA均不具有显著的同源性。该数据表明新鉴定的RTI301具有独特的羊毛硫氨酸抗生素生物合成通路。
[0045] 进行实验以确定解淀粉芽孢杆菌RTI301菌株在各种条件下在各植物内的生长促进和拮抗活性。实验结果示于图2~11并且实施例3~16显示与商业获得的含有作为活性成分的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菌株QST713的SERENADE(拜作物科学公司)相比,解淀粉芽孢杆菌RTI301的利于植物生长和赋予保护或控制植物病原体感染的能力。实验结果还提供了新RTI301菌株与商业获得的化学杀真菌剂/杀细菌剂的益处的比较。在一些情况下,解淀粉芽孢杆菌RTI301菌株的施用与化学杀真菌剂/杀细菌剂的施用一样单独进行。实验结果还提供一个新的RTI301菌株增强FRACTURE(CONSUMO EM VERDE(CEV),BIOTECNOLOGIA DAS PLANTAS S.A.,葡萄牙)的拮抗性能的益处的实例,FRACTURE是一种作为活性成分含有BLAD多肽的植物提取物。
[0046]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提供一种组合物,其包括以ATCC第PTA-121165号保藏的解淀粉芽孢杆菌RTI301、或具有所有其识别特征的突变体的生物纯培养物,用于施用于植物以利于植物生长和/或保护易受影响的植物不受病原性感染。
[0047] 在另一个实施方式中,提供一种利于植物生长和/或保护易受影响的植物不受病原性感染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将包括以ATCC第PTA-121165号保藏的解淀粉芽孢杆菌RTI301、或具有所有其识别特征的突变体的生物纯培养物的组合物以适于利于植物生长和/或保护易受影响的植物不受病原性感染的量递送至:植物的叶子、植物的皮、植物的果实、植物的花、植物的种子、植物的根、植物的插条、植物的嫁接苗、植物的愈伤组织;植物周围的土壤或生长培养基;在将植物种子播种在土壤或生长培养基中之前的土壤或生长培养基;或在将植物、植物的插枝、植物嫁接苗、或植物愈伤组织种植在土壤或生长培养基中之前的土壤或生长培养基。
[0048] RTI301分离株在小麦中的生长促进活性在实施例3中描述。发芽的小麦种子悬浮于~2×107CFU/ml的RTI301菌株的悬液中接种2天,随后种植在盆中。生长13天后提取的植物的图片示于图2中。图2A显示用RTI301接种的植物且图2B显示对照植物。测定了小麦幼苗的干重,结果RTI301处理的植物的干重比没有接种的对照组提高8.1%。另外,在图3的图中显示了解淀粉芽孢杆菌RTI301菌株对小麦早期生长的有益效果。图3A显示用RTI301接种的28天龄小麦,图3B显示对照植物。
[0049] 实施例4描述了平板试验中解淀粉芽孢杆菌RTI301对几种主要植物病原体的拮抗性能,并且实施例5描述了菌株的表型性状如植物激素的产生、乙偶姻和吲哚乙酸(IAA)、和营养循环。
[0050] 已知有益的植物相关细菌,包括根际和内生细菌,向宿主植物提供包括对抗病害和害虫以及耐受包括寒冷、盐度和干旱压力的环境应激的许多益处。例如由于发育得更好的根系,接种了植物生长促进细菌的植物获得更多的水和来自土壤的营养,植物生长得更健康且对生物和非生物胁迫较不敏感。这样本发明的微生物组合物可单独施用或或与目前的作物管理输入物例如化学肥料、除草剂和杀虫剂结合使用,以最大限度地提高作物生产力。植物生长促进效果转化为更快的植物生长和提高的地上生物量,是可用于提高早期活力的性质。改善早期活力的一个益处是植物更有竞争力,并且胜过杂草,其通过劳动力最小化和除草剂的应用直接降低了杂草管理的成本。植物生长促进效果还转化为改善根发育,包括更深和更广的根,更多的细根参与水和营养的摄取。该性质允许更好地利用农业的资源,并减少用于灌溉需要和/或肥料施用的水。根发育和根架构的改变影响了植物与其他土壤携带的微生物的相互作用,包括帮助植物摄取营养(包括氮固定和磷酸盐的溶解)的有益的真菌和细菌。这些有益的微生物还与植物病原体竞争以提高整体植物健康和降低化学杀真菌剂和杀虫剂的需要。
[0051] 另外,在温室和田间试验对多种作物进行研究以确定解淀粉芽孢杆菌RTI301菌株预防和/或改善被常见植物病原体植物的自然或人工感染的效果的能力。结果在实施例6-13和图4~7中描述。额外的研究描述了RTI301与包括抗真菌多肽(实施例14;图8~9)的产品组合对抗病原体真菌的拮抗效果,且RTI301菌株生产的抗微生物代谢物分别在实施例15和16和图10和11中被鉴定和分离。
[0052] 实施例6描述了解淀粉芽孢杆菌RTI301菌株改善植物病原体豆锈病(疣顶单胞锈菌)和植物病原体胡椒灰葡萄孢病(灰葡萄孢)效果的能力。在第一组实验中,测试不同的解淀粉芽孢杆菌RTI301菌株制剂的叶面使用RTI301菌株以控制疣顶单胞锈菌和灰葡萄孢。实验设计设置为在用病原体感染九天后,对以下进行疾病控制百分数的评价:单独用水稀释的废发酵肉汤中的RTI301孢子(“RTI301+1%SFB”),用水加酵母提取物稀释的废发酵肉汤中的RTI301孢子(“RTI301+1%SFB+酵母提取物”),BRAVO WEATHER STIK(500g活性成分/ha百菌清),以及根据以上描述的施用率的SERENADE OPTIMUM。未处理的对照组(仅水)结果是28%疾病。豆锈病和胡椒灰葡萄孢病实验的结果类似。豆锈病实验的结果示于表III并表明与施用没有添加酵母提取物的RTI301菌株相比,植物叶子上的针对RTI301菌株的生长的酵母提取物的添加在疾病控制中造成了约40%的提高。RTI301+1%SFB+酵母提取物展示的疾病控制量与观察到的当以相同比例施用SERENADE OPTIMUM(即,1×108cfu/ml)时类似,虽然RTI301制剂中的SFB的量相对较低为1%,并且SFB可预期含有具有抗真菌活性的分泌代谢物。实施例6中描述了通过RTI301菌株对豆锈病的疾病控制的类似的试验,且结果示于表IV-V和图4-5。结果显示了与以相同比例施用SERENADE OPTIMUM的处理相比,在用RTI301孢子处理豆类植物叶子后豆锈病(疣顶单胞锈菌)的可比较对照。
[0053] 在田间试验对多种作物进行研究以确定解淀粉芽孢杆菌RTI301菌株预防和/或改善被常见植物病原体植物的自然或人工感染的效果的能力。结果在实施例7-9中描述。实施例7和8分别描述了黄瓜上植物病原体白粉病和番茄中的黄单胞菌的控制。在实验中,RTI301以与SERENADE OPTIMUM相同的比例被施用在作物上。取决于作物,施用进行1~6次,施用之间为5~7天的间隔。第一次施用的时机取决于特定作物,并且在种植时、作物出苗后的数周、开始开花时、疾病出现、或在预期出现疾病之前的范围内。实施例7和表VI中的结果显示作为标准的单独生物杀真菌剂以相同比例施用,通过RTI301的黄瓜中的白粉病的控制与SERENADE OPTIMUM相当。
[0054] 实施例8和表VII中的结果显示作为标准的单独生物杀真菌剂以相同比例施用,RTI301对番茄中的细菌斑病(黄单胞菌)的控制与SERENADE OPTIMUM相当。作为标准的单独生物杀真菌剂,RTI301显示出与使用氢和百菌清的组合的程序类似的表现。
[0055] 结果示于实施例9,并在表VIII中显示了作为标准的单独生物杀真菌剂以相同比例施用,通过RTI301的小麦赤霉病、大豆豆锈病、玉米锈病、黄瓜白粉病和番茄中的细菌斑病的控制与SERENADE OPTIMUM相当或有改善。
[0056] 实施例10中描述的试验和表IX中的结果显示,与仅用化学活性试剂CRUISERMAXX(先正达作物保护公司(SYNGENTA CROP PROTECTION,INC))加甲基硫菌灵杀真菌剂(该组合在文中被称为“化学控制”)处理的种子相比,RTI301和化学活性试剂的组合对大豆中猝死综合征的改善的控制。
[0057] 实施例11描述番茄田间试验中进行的研究,以确定解淀粉芽孢杆菌RTI301菌株预防和/或改善植物病原体棕灰霉病(灰葡萄孢)影响的能力。RTI301菌株与称为“农民程序(FARMER’s program)”的化学活性试剂的组合的施用以及SERENADE MAX的施用进行比较,其中SERENADE MAX具有的枯草芽孢杆菌菌株QST713的浓度比RTI301高10倍。图6示出了每个番茄试验中未处理的对照(“UT”)中感染灰葡萄孢病原体的果实的百分数随时间的发展。表X中的结果显示对于解淀粉芽孢杆菌RTI301和农民程序,观察到番茄中的棕灰霉病的最佳控制,且优于使用SERENADE MAX的处理。
[0058] 实施例12描述草莓田间试验中进行的研究,以确定解淀粉芽孢杆菌RTI301菌株预防和/或改善植物病原体棕灰霉病(灰葡萄孢)影响的能力。RTI301菌株与称为“农民程序(FARMER’s program)”的化学活性试剂的组合的施用以及SERENADE MAX的施用进行比较,其中SERENADE MAX具有的枯草芽孢杆菌菌株QST713的浓度比RTI301菌株高10倍。图7示出了每个草莓试验中未处理的对照(“UT”)中感染灰葡萄孢病原体的果实的百分数随时间的发展。表XI中的结果显示在三种处理(解淀粉芽孢杆菌RTI301、SERENADE MAX、和农民程序)中,草莓中的棕灰霉病相对于未处理对照改善的控制,并且用RTI301处理的产量略高。
[0059] 实施例13描述了玉米的田间实验,以研究用解淀粉芽孢杆菌RTI301菌株处理植物种子后对植物生长和发育的影响。如下所述进行实验:1)种子未处理;2)用CRUISERMAXX MAXIM、APRON XL、和PONCHO的组合处理种子,其被称为“化学控制”;以及3)使用化学控制加5.0×10+5cfu/种子的菌株RTI301接种来处理种子。进行三个田间实验,一个具有自然疾病压力,一个具有用禾谷镰孢菌人工接种的土壤,以及一个具有用丝核菌人工接种的土壤。值得注意的是,在丝核菌实验中,对比单独的化学控制,RTI301加化学品控制中观察到每英亩
40.1蒲式耳的非常大的产量益处。总之,用化学控制加RTI301的处理在三个实验中都得到了非常大的产量增加,并且用丝核菌接种的实验的产量增加非常大(参见表XII)。
[0060] 实施例14描述一个体外平板试验,其显示了解淀粉芽孢杆菌RTI301菌株增强作为FRACTURE出售的产品控制真菌植物病原体的能力。FRACTURE产品是一种植物提取物,作为活性成分包括多肽(BLAD多肽),其通过引起真菌细胞壁损伤并破坏内细胞膜而作用于易受影响的病原体真菌。对于试验,RTI301细菌分离株在存在或不存在1%FRACTURE的琼脂平板上与病原体真菌一起生长。图8A-8F和图9A-9F分别示出植物病原体禾谷镰孢菌和尖镰孢古巴专化型的试验结果。尽管在琼脂中加入1%FRACTURE导致两种病原体的生长减少,但是没有实现完全抑制真菌生长。琼脂培养基中 1%FRACTURE的存在没有抑制解淀粉芽孢杆菌RTI301的生长。但是,解淀粉芽孢杆菌RTI301和FRACTURE的组合的存在确实导致了对真菌(禾谷镰孢菌和尖镰孢古巴专化型)的生长的额外的抑制。因此,解淀粉芽孢杆菌RTI301可用于增强FRACTURE的表现。
[0061] 实施例15描述了对解淀粉芽孢杆菌RTI301菌株产生的环状脂肽-芬枯草菌素和脱羟基芬枯草菌素的考察,并且令人惊讶地鉴定出了这些分子的几种之前未报道的种类。经测定,解淀粉芽孢杆菌RTI301产生之前报道的芬枯草菌素A、B和C化合物以及脱羟基芬枯草菌素A、B和C化合物。没有预料到的是,除了这些已知的化合物,确定RTI301菌株还生产了之前没有被鉴定过的这些化合物的衍生物,其中环状肽链8位上的L-异亮氨酸(在图10中称为X3)被L-甲硫氨酸替代。新的芬枯草菌素和脱羟基芬枯草菌素种类在此被称为MA、MB和MC,是指A、B和C类的图10中的X3的L-异亮氨酸被L-甲硫氨酸替代的衍生物。新鉴定的分子示于图10和表XIII。进一步确定RTI301菌株产生另外一类之前尚未鉴定的芬枯草菌素和脱羟基芬枯草菌素。在该类中,芬枯草菌素B和脱羟基芬枯草菌素B的L-异亮氨酸(图10中的X3位)被L-同型半胱氨酸(Hcy)替代。这些之前未鉴定的芬枯草菌素和脱羟基芬枯草菌素代谢物在此称为芬枯草菌素H和脱羟基芬枯草菌素H并用粗体示于图10和表XIII。进一步确定RTI301菌株产生另外一类未鉴定的芬枯草菌素和脱羟基芬枯草菌素代谢物。在该类中,环形肽骨架结构的位点4处的氨基酸(图10中的位点X1)被L-异亮氨酸替代。这些之前未鉴定的代谢物在此称为芬枯草菌素I和脱羟基芬枯草菌素I并示于图10和表XIII。
[0062] 实施例16描述了从解淀粉芽孢杆菌菌株RTI301废发酵肉汤中拮抗性脂肽的分离,并进行体外平板试验,显示分离的脂肽保留其对两种常见植物病原体的活性。培养RTI301并通过LCMS分析培养基上清液的酸沉淀,以比较伊枯草菌素、表面活性肽、和芬枯草菌素的相对丰度。图11是显示在酸沉淀后从RTI301废发酵肉汤中回收的脂肽的百分数的图。结果显示脂肽总量的80%通过酸沉淀被回收。接下来,进行平板生物测定,其中通过LCMS分析相同的样品,对灰葡萄孢和禾谷镰孢菌进行分析。结果显示酸沉淀样品对灰葡萄孢和禾谷镰孢菌均具有与起始废发酵肉汤类似的拮抗活性水平。
[0063]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提供一种组合物,其包括以ATCC第PTA-121166号保藏的解淀粉芽孢杆菌RTI472、或具有所有其识别特征的突变体的生物纯培养物,用于施用于植物以利于植物生长和/或保护易受影响的植物不受病原性感染。所述利于植物生长和/或保护呈现为改善的幼苗活力、改善的根发育、改善的植物生长、改善的植物健康、提高的产率、改善的外观、改善的植物病原体抗性、或降低的病原体感染、或它们的组合。
[0064]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提供一种组合物,其包括以ATCC第PTA-121165号保藏的解淀粉芽孢杆菌RTI301、或具有所有其识别特征的突变体的生物纯培养物,用于施用于植物以利于植物生长和/或保护易受影响的植物不受病原性感染。所述利于植物生长和/或保护呈现为改善的幼苗活力、改善的根发育、改善的植物生长、改善的植物健康、提高的产率、改善的外观、改善的植物病原体抗性、或降低的病原体感染、或它们的组合。
[0065] 本发明的组合物和方法对大范围的植物有益,包括但不限于:单子叶植物、双子叶植物、谷类、玉米、甜玉米、爆米花玉米、种子玉米、青贮玉米、田地玉米、水稻、小麦、大麦高粱、芦笋、浆果、蓝莓、黑莓、树莓、罗甘莓、黑果木、蔓越莓、醋栗、接骨木、红醋栗、蔓越橘、灌木浆果、芸苔属蔬菜、花椰菜、卷心菜、菜花、球芽甘蓝、羽衣甘蓝、无头甘蓝、芥菜、球茎甘蓝、葫芦科蔬菜、黄瓜、哈密瓜、甜瓜、香瓜、西葫芦、西瓜、南瓜、茄子、鳞茎类蔬菜、洋葱、大蒜、葱、柑橘、橙、葡萄柚、柠檬、桔子、橘柚、柚子、果蔬、胡椒、番茄、草原樱桃、树番茄、秋葵、葡萄、草药/香料、叶用蔬菜、莴苣、芹菜、菠菜、欧芹、菊苣、豆类/蔬菜(多汁的和干燥的豆和豌豆)、豆、青豆、豆荚、荚豆、大豆、干豆、鹰嘴豆、利豆、豌豆、三豆、裂荚豌豆、扁豆、油籽作物、坎诺拉油菜、蓖麻、椰子、花、亚麻、油棕、橄榄、花生、油菜籽、红花、芝麻、向日葵、大豆、仁果类水果、苹果、山楂、梨、榅桲、夏花山楂、根/茎和球茎蔬菜、胡萝卜、马铃薯、甜马铃薯、木薯、甜菜、姜、辣根、萝卜、人参、芜箐、核果类水果、杏、樱桃、油桃、桃、李子、梅子、草莓、木本坚果、杏仁、开心果、山核桃、胡桃、榛子、栗子、腰果、山毛榉坚果、灰胡桃、夏威夷果、奇异果、香蕉、(蓝色)龙舌兰、草、草皮草、观赏植物、一品红、硬插枝、栗子、橡树、枫树、甘蔗、或甜菜。
[0066] 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植物可包括大豆、豆类、豆荚、小麦、棉花、玉米、胡椒、番茄、马铃薯、木薯、葡萄、草莓、香蕉、花生、西葫芦、南瓜、茄子、和黄瓜。
[0067] 在本发明的组合物和方法中,病原体感染可以由多种植物病原体引起,例如包括但不限于:植物病原体,例如包括植物真菌病原体、植物细菌病原体,锈菌、葡萄孢属(Botrytis spp.)、灰葡萄孢(Botrytis cinerea)、葱鳞葡萄孢菌(Botrytis squamosa),欧文氏菌属(Erwinia spp.)、胡萝卜软腐欧文氏菌(Erwinia carotovora)、解淀粉欧文氏菌(Erwinia amylovora),狄克氏菌属(Dickeya spp.),达旦提狄克氏菌(Dickeya dadantii),茄狄克氏菌(Dickeya solani),农杆菌属(Agrobacterium spp.),根癌土壤杆菌(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黄单胞菌属(Xanthomonas spp.),地毯草黄单胞杆菌(Xanthomonas axonopodis),野油菜黄单胞菌胡萝卜致病变种(Xanthomonas campestris pv.carotae),桃李黄单胞菌(Xanthomonas pruni),藤黄单胞菌(Xanthomonas 
arboricola),水稻黄单胞菌水稻致病变种(Xanthomonas oryzae pv.oryzae),木杆菌属(Xylella spp.),苛养木杆菌(Xylella fastidiosa),暂定菌属(Candidatus spp.),韧皮部杆菌(Candidatus liberibacter),镰孢属(Fusarium spp.),禾谷镰孢菌(Fusarium graminearum),尖镰孢(Fusarium oxysporum),尖镰孢古巴专化型(Fusarium oxysporum f.sp.Cubense),尖镰孢番茄专化型(Fusarium oxysporum f.sp.Lycopersici),北美大豆猝死综合症病菌(Fusarium virguliforme)、核盘菌属(Sclerotinia spp.),核盘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小核盘菌(Sclerotinia minor),斑核盘菌(Sclerotinia homeocarpa),尾孢菌属(Cercospora/Cercosporidium spp.),钩丝壳属(Uncinula spp.),葡萄钓丝壳(Uncinula necator)(白粉菌(Powdery Mildew)),叉丝单囊壳属(Podosphaera spp.)(白粉菌(Powdery Mildew)),白叉丝单囊壳(Podosphaera leucotricha),秘密叉丝单囊壳(Podosphaera clandestine),拟茎点霉属(Phomopsis spp.),霜霉病拟茎点霉菌(Phomopsis viticola),链格孢菌属(Alternaria spp.),极链格孢菌(Alternaria tenuissima),孔洞链隔孢菌(Alternaria porri),链格孢(Alternaria alternate),茄链格孢(Alternaria solani),细极链格孢(Alternaria tenuis),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 spp.),丁香假单胞菌番茄致病变种(Pseudomonas syringae pv.Tomato),疫霉属(Phytophthora spp.),致病疫霉(Phytophthora infestans),寄生疫霉(Phytophthora parasitica),大豆疫霉菌(Phytophthora sojae),辣椒疫霉菌(Phytophthora capsici),肉桂疫霉菌(Phytophthora cinnamon),草莓疫霉菌(Phytophthora fragariae),疫霉属(Phytophthora spp.),栎树疫霉菌(Phytophthora ramorum),棕榈疫霉菌(Phytophthora palmivara),烟草疫霉菌(Phytophthora nicotianae),层锈菌属(Phakopsora spp.),豆薯层锈菌(Phakopsora pachyrhizi),山马蝗层锈菌(Phakopsora meibomiae),曲霉(Aspergillus spp.),黄曲霉(Aspergillus flavus),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单孢锈菌属(Uromyces  spp.),疣顶单孢锈菌(Uromyces appendiculatus),枝孢属
(Cladosporium spp.),多主枝孢(Cladosporium herbarum),根霉属(Rhizopus spp.),隐根根霉(Rhizopus arrhizus),青霉属(Penicillium spp.),丝核菌属(Rhizoctonia spp.),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玉蜀黍丝核菌(Rhizoctonia zeae),稻枯斑丝核菌(Rhizoctonia oryzae),博爱丝核菌(Rhizoctonia caritae),小麦纹枯病菌(Rhizoctonia cerealis),番红花枯病菌(Rhizoctonia crocorum),草莓花枯病菌(Rhizoctonia fragariae),多枝丝核菌(Rhizoctonia ramicola),灌木枯病菌
(Rhizoctonia rubi),豆类丝核菌(Rhizoctonia leguminicola),豆类壳球孢
(Macrophomina phaseolina),稻瘟病菌(Magnaorthe oryzae),球腔菌属(Mycosphaerella spp.),灰霉菌(Mycosphaerella graminocola),香蕉黑条叶斑菌(Mycosphaerella fijiensis(黑色叶斑病)),苹果球腔菌(Mycosphaerella pomi),柑橘球腔菌
(Mycosphaerella citri),稻瘟菌属(Magnaporthe spp.),稻瘟菌(Magnaporthe grisea),褐腐病菌属(Monilinia spp.),桃褐腐病菌(Monilinia fruticola),Monilinia vacciniicorymbosi,核果链核盘菌(Monilinia laxa),刺盘孢属(Colletotrichum spp.),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des),尖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 acutatum),白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 Candidum),间座壳属(Diaporthe spp.),柑桔间座壳(Diaporthe citri),棒孢菌属(Corynespora spp.),山扁豆生棒孢(Corynespora Cassiicola),胶锈菌属(Gymnosporangium spp.),胶锈菌(Gymnosporangium juniperi-virginianae),点病菌属(Schizothyrium spp.),苹果煤点病菌(Schizothyrium pomi),粘壳孢菌属(Gloeodes spp.),仁果粘壳孢菌(Gloeodes pomigena),葡萄座腔菌属(Botryosphaeria spp.),杨树溃疡病菌(Botryosphaeria dothidea),明孢盘菌属(Neofabraea spp.),穿孔病菌属(Wilsonomyces spp.),穿孔病菌(Wilsonomyces carpophilus),单丝壳属(Sphaerotheca spp.),白斑病菌(Sphaerotheca macularis),蔷薇单丝壳菌(Sphaerotheca  pannosa),白粉菌属(Erysiphe spp.),壳多孢属
(Stagonospora spp.),颖枯壳多孢(Stagonospora nodorum),腐霉菌(Pythium spp.),终极腐霉(Pythium ultimum),瓜果腐霉(Pythium aphanidermatum),不规则腐霉(Pythium irregularum),胡萝卜腐霉(Pythium ulosum),鲁特里亚腐霉(Pythium lutriarium),猝倒病腐霉(Pythium sylvatium),黑星菌属(Venturia spp),苹果黑星菌(Venturia inaequalis),轮枝孢属(Verticillium spp.),黑粉菌属(Ustilago spp.),裸黑粉菌(Ustilago nuda),玉米黑粉菌(Ustilago maydis),甘蔗黑粉菌(Ustilago scitaminea),麦角菌属(Claviceps spp.),麦角菌(Claviceps puprrea),腥黑粉菌属(Tilletia spp.),小麦腥黑粉菌(Tilletia tritici),亚腥黑粉菌(Tilletia laevis),刚毛腥黑粉菌(Tilletia horrid),小麦矮化腥黑粉菌(Tilletia controversa),茎点霉菌属(Phoma spp.),大豆茎点霉菌(Phoma glycinicola),棉花茎点霉菌(Phoma exigua),芸苔茎点霉菌(Phoma lingam),禾旋孢腔菌(Cocliobolus sativus),燕麦全蚀病菌(Gaeumanomyces gaminis),毛盘孢属(Colleototricum spp.),喙孢属(Rhychosporium spp.),黑麦喙孢(Rhychosporium secalis),蠕孢菌属(Biopolaris spp.),长蠕孢菌属(Helminthosporium spp.),黑麦长蠕孢菌(Helminthosporium secalis),玉米长蠕孢菌(Helminthosporium maydis),马铃薯长蠕孢菌(Helminthosporium solai)和小麦褐斑长蠕孢菌
(Helminthosporium tritici-repentis),或它们的组合。
[0068]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病原体感染可由以下的一种或组合引起:大豆豆锈病真菌(豆薯层锈菌、山马蝗层锈菌)和包括大豆的植物;灰葡萄孢(灰葡萄孢病)和包括葡萄的植物;灰葡萄孢(灰葡萄孢病)和包括草莓的植物;曲霉(例如茄链格孢)和包括番茄的植物;曲霉(例如茄链格孢)和包括马铃薯的植物;豆锈病(疣顶单胞锈菌)和包括菜豆的植物;扩散叉丝壳(Microsphaera diffusa)(大豆白粉病)和包括大豆的植物;香蕉黑条叶斑菌(黑色叶斑病)或尖镰孢古巴专化型(巴拿马病)和包括香蕉的植物;黄单胞菌属或水稻黄单胞菌水稻致病变种和包括水稻的植物;地毯草黄单胞杆菌和包括木薯的植物;野油菜黄单胞菌和包括番茄的植物;灰葡萄孢(胡椒灰葡萄孢病)和包括胡椒的植物;白粉病和包括葫芦的植物;核盘菌(白霉)和包括豆荚的植物;核盘菌(白霉)和包括马铃薯的植物;银斑核盘菌(草皮币斑病)和包括坪草的植物;南方白霉病和包括花生的植物;叶斑枯病(尾孢菌)和包括花生的植物;禾谷镰孢菌(小麦赤霉病)和包括小麦的植物;禾生球腔菌(小麦壳针孢斑)和包括小麦的植物;颖枯壳多孢(颖状斑和壳针孢叶枯病)和包括小麦的植物;解淀粉欧文氏菌和包括苹果、梨和其他梨果的植物;苹果黑星菌和包括苹果、梨和其他梨果的植物;或立枯丝核菌和包括小麦、水稻、坪草、大豆、玉米、豆类和蔬菜作物的植物。
[0069] 所述含有RTI301菌株的组合物的形式可以是液体、油分散体、粉尘、干燥的可润湿粉末、可传播颗粒、或干燥的可润湿颗粒。
[0070] 当以适于利于植物生长和/或保护易受影响的植物不受病原性感染的量将组合物施用于植物的叶子、植物的皮、植物的果实、植物的花、植物的种子、植物的根、植物的插条、植物的嫁接苗、植物的愈伤组织;植物周围的土壤或生长培养基;在将植物种子播种在土壤或生长培养基中之前的土壤或生长培养基;或在将植物、植物的插枝、植物嫁接苗、或植物愈伤组织种植在土壤或生长培养基中之前的土壤或生长培养基时,有利于植物生长。
[0071] 包括RTI301菌株的组合物还可包含载体、表面活性剂、分散剂或酵母提取物中的一种或它们的组合。为了本说明书和权利要求的目的,术语“表面活性剂”和“佐剂”可互换使用。酵母提取物能够以约0.01%至0.2%w/w的有益植物生长的比例递送。
[0072] 所述组合物可以是种植基质的形式。所述种植基质可以是盆栽土的形式。
[0073]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提供一种组合物以利于植物生长和/或保护易受影响的植物不受病原性感染,所述组合物包括:适于利于植物生长和/或保护易受影响的植物不受病原性感染的量的以ATCC第PTA-121165号保藏的解淀粉芽孢杆菌RTI301、或具有所有其识别特征的突变体的生物纯培养物;以及适于利于植物生长和/或保护易受影响的植物不受病原性感染的量的微生物、生物或化学杀昆虫剂、杀真菌剂、杀线虫剂、杀细菌剂、除草剂、植物提取物、植物生长调节剂、或肥料的一种或组合。在该实施方式中,所述解淀粉芽孢杆菌RTI301的生物纯培养物和微生物、或化学杀昆虫剂、杀真菌剂、杀线虫剂、杀细菌剂、除草剂、植物提取物、植物生长调节剂或肥料的一种或组合一起配制。
[0074]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杀真菌剂可包括白羽扇豆的提取物。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杀真菌剂可包括BLAD多肽。所述BLAD多肽可以是来自甜羽扇豆(白羽扇豆)的天然产生的种子储藏蛋白,其通过引起真菌细胞壁损伤和扰乱内细胞膜来对易受影响的真菌病原体起作用。所述组合物可包括约20%的BLAD多肽。
[0075] 在包括解淀粉芽孢杆菌RTI301的组合物中,所述组合物的形式可为液体,并且解淀粉芽孢杆菌RTI301能够以约1.0×108CFU/ml至约1.0×1012CFU/ml的浓度存在。所述组合物可以是粉尘、干燥的可润湿粉末、可传播颗粒、或干燥的可润湿颗粒的形式,并且解淀粉芽孢杆菌RTI301的量可以是约1.0×108CFU/g至约1.0×1012CFU/g。所述组合物可以是油分散体的形式,并且解淀粉芽孢杆菌RTI301的浓度可以是约1.0×108CFU/ml至约1.0×1012CFU/ml。解淀粉芽孢杆菌RTI301可以是孢子或营养细胞的形式。
[0076]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提供一种利于植物生长和/或保护易受影响的植物不受病原性感染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将包括以ATCC第PTA-121165号保藏的解淀粉芽孢杆菌RTI301、或具有所有其识别特征的突变体的生物纯培养物的组合物以适于利于植物生长和/或保护易受影响的植物不受病原性感染的量递送至:植物的叶子、植物的皮、植物的果实、植物的花、植物的种子、植物的根、植物的插条、植物的嫁接苗、植物的愈伤组织;植物周围的土壤或生长培养基;在将植物种子播种在土壤或生长培养基中之前的土壤或生长培养基;或在将植物、植物的插枝、植物嫁接苗、或植物愈伤组织种植在土壤或生长培养基中之前的土壤或生长培养基。所述组合物可递送至植物的叶子。
[0077] 在该方法中,所述包括解淀粉芽孢杆菌RTI301的组合物还可包含载体、表面活性剂、分散剂或酵母提取物中的一种或它们的组合。酵母提取物能够以约0.01%至0.2%w/w的有益植物生长的比例递送。
[0078]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方式中,提供一种利于植物生长和/或保护易受影响的植物不受病原性感染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将适于利于植物生长和/或保护易受影响的植物不受病原性感染的量的以ATCC第PTA-121165号保藏的解淀粉芽孢杆菌RTI301、或具有所有其识别特征的突变体的生物纯培养物;以及适于利于植物生长和/或保护不受病原性感染的量的微生物、生物或化学杀昆虫剂、杀真菌剂、杀线虫剂、杀细菌剂、除草剂、植物提取物、植物生长调节剂、或肥料的一种或组合递送至:植物的叶、植物的皮、植物的果实、植物的花、植物的种子、植物的根、植物的插条、植物的嫁接苗、植物的愈伤组织;植物周围的土壤或生长培养基;在将植物种子播种在土壤或生长培养基中之前的土壤或生长培养基;或在将植物、植物的插枝、植物嫁接苗、或植物愈伤组织种植在土壤或生长培养基中之前的土壤或生长培养基。
[0079]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提供一种利于植物生长和/或保护易受影响的植物不受病原性感染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将以适于利于植物生长和/或保护易受影响的植物的量包括适于利于植物生长和/或保护易受影响的植物不受病原性感染的量的以ATCC第PTA-121165号保藏的解淀粉芽孢杆菌RTI301、或具有所有其识别特征的突变体的生物纯培养物的第一组合物,以及包含适于利于植物生长和/或保护易受影响的植物不受病原性感染的量的微生物、生物或化学杀昆虫剂、杀真菌剂、杀线虫剂、杀细菌剂、除草剂、植物提取物、植物生长调节剂、或肥料的一种或组合的第二组合物的组合递送至:植物的叶、植物的皮、植物的果实、植物的花、植物的种子、植物的根、植物的插条、植物的嫁接苗、植物的愈伤组织;植物周围的土壤或生长培养基;在将植物种子播种在土壤或生长培养基中之前的土壤或生长培养基;或在将植物、植物的插枝、植物嫁接苗、或植物愈伤组织种植在土壤或生长培养基中之前的土壤或生长培养基。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和第二组合物可递送至植物的叶子。
[0080] 所述第一组合物还可包含载体、表面活性剂、分散剂或酵母提取物中的一种或它们的组合。酵母提取物能够以约0.01%至0.2%w/w的有益植物生长的比例递送。
[0081] 所述第二组合物的杀真菌剂可包括来自白羽扇豆的提取物。所述第二组合物的杀真菌剂可包括BLAD多肽。所述BLAD多肽可以是来自甜羽扇豆(白羽扇豆)的天然产生的种子储藏蛋白,其通过引起真菌细胞壁损伤和扰乱内细胞膜来对易受影响的真菌病原体起作用。所述第二组合物的杀真菌剂可包括约20%BLAD多肽。
[0082] 在本发明的将RTI301与微生物、生物或化学杀昆虫剂、杀真菌剂、杀线虫剂、杀细菌剂、除草剂、植物提取物、植物生长调节剂或肥料一起递送的组合物和方法中,植物的生长益处和/或赋予的保护呈现为改善的幼苗活力、改善的根发育、改善的植物生长、改善的植物健康、提高的产率、改善的外观、改善的植物病原体抗性、降低的病原体感染或它们的组合。
[0083]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可包括将液体肥料施用至:所述方法可进一步包括将液体肥料施用至:植物周围的土壤或生长培养基;在将植物种子播种在土壤或生长培养基中之前的土壤或生长培养基;或在将植物、植物的插枝、植物嫁接苗、或植物愈伤组织种植在土壤或生长培养基中之前的土壤或生长培养基。
[0084] 将RTI301与微生物、生物或化学杀昆虫剂、杀真菌剂、杀线虫剂、杀细菌剂、除草剂、植物提取物、植物生长调节剂或肥料一起递送的方法中,所述组合物的形式可以是液体、油分散体、粉尘、干燥的可润湿粉末可传播颗粒、或干燥的可润湿颗粒。解淀粉芽孢杆菌RTI301可以是孢子或营养细胞的形式。解淀粉芽孢杆菌RTI301能够以利于植物生长的约1.0×1010cfu/ha~约1.0×1014cfu/ha比例递送。酵母提取物能够以约0.01%至0.2%w/w的有益植物生长的比例递送。
[0085] 在本发明的将RTI301与微生物、生物或化学杀昆虫剂、杀真菌剂、杀线虫剂、杀细菌剂、除草剂、植物提取物、植物生长调节剂或肥料一起递送的组合物和方法中,所述杀昆虫剂可包括联苯菊酯。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杀线虫剂可包括硫线磷。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杀昆虫剂可包括联苯菊酯和噻虫胺。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杀昆虫剂可包括联苯菊酯,并且所述组合物可配制为液体。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杀昆虫剂可包括联苯菊酯和噻虫胺,并且所述组合物可配制为液体。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杀昆虫剂可包括联苯菊酯或ζ-氯氰菊酯。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组合物配制为液体,且所述杀昆虫剂可包括联苯菊酯或ζ-氯氰菊酯。
[0086] 所述杀昆虫剂可以是联苯菊酯,所述组合物制剂还包含水合镁以及选自下组的至少一种分散剂:蔗糖酯、木质素磺酸盐、烷基聚糖苷、磺酸甲缩合物和磷酸酯。所述联苯菊酯杀昆虫剂的浓度范围可以是0.1g/ml至0.2g/ml。所述联苯菊酯杀昆虫剂的浓度可以是约0.1715g/ml。所述联苯菊酯杀昆虫剂的施用率范围为约每公顷0.1克活性物质(克活性物质/公顷)至1000克活性物质/公顷(ai/ha),更优选为约1-100克活性物质/公顷。
[0087]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联苯菊酯组合物可包括:联苯菊酯;水合硅酸铝镁;和选自蔗糖酯、木质素磺酸酯、烷基聚糖苷、萘磺酸甲醛缩合物和磷酸酯中的至少一种分散剂。
[0088] 以所述组合物中所有组分的总重量为基准计,所述联苯菊酯存在的浓度优选为1.0-35重量%,更优选为15-25重量%。所述联苯菊酯杀昆虫剂组合物可以以适合作为具有肥料的液体混合物的方式配制。所述联苯菊酯杀昆虫剂可以以0.1g/ml至0.2g/ml的浓度存在于液体制剂中。所述联苯菊酯杀昆虫剂可以以约0.1715g/ml的浓度存在于液体制剂中。
术语“可以以适合作为具有肥料的液体混合物的方式配制”和“在可用作液体肥料的制剂中”在本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中可互换使用,并意在表示所述制剂能够溶解、分散或乳化,使得与肥料混合而在液体制剂中被递送至植物。
[0089] 以所述组合物中所有组分的总重量为基准计,分散剂或分散体存在的总浓度可为约0.02-20重量%。
[0090]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水合硅酸铝镁可选自蒙脱石和绿坡缕石。
[0091]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磷酸酯可选自壬基苯酚磷酸酯和十三烷基醇乙氧基化的磷酸盐。
[0092] 其它实施方式可还包含防冻剂、消泡剂和杀微生物剂中的至少一种。
[0093]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提供一种用于促进植物生长的组合物,该组合物包含:以ATCC第PTA-121165号保藏的解淀粉芽孢杆菌RTI301、或具有所有其识别特征的突变体的生物纯培养物;以及杀昆虫剂。所述杀昆虫剂可以是以下中的一种或它们的组合:拟除虫菊酯(pyrethroids)、联苯菊酯、七氟菊酯、ζ-氯氰菊酯、有机磷酸酯、四氯乙磷、毒死蜱(chlorpyrifos)、丁基嘧啶磷(tebupirimphos)、氟氯氰菊酯、苯基吡唑类(fiproles)、氟虫腈(fipronil)、烟碱(nicotinoids)或噻虫胺(clothianidin)。所述杀昆虫剂可包括联苯菊酯。所述组合物可在可用作液体肥料的制剂中。包括联苯菊酯的组合物可还包含水合硅酸铝镁以及至少一种分散剂。所述联苯菊酯杀昆虫剂的浓度范围可以是0.1g/ml至0.2g/ml。所述联苯菊酯杀昆虫剂的浓度可以是约0.1715g/ml。
[0094] 另外,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本发明的组合物和方法的合适的杀昆虫剂、除草剂、杀真菌剂和杀线虫剂可包括以下:
[0095] 杀昆虫剂:A0)agrigata、磷化铝(al-phosphide)、钝绥螨属(amblyseius)、蚜小蜂属(aphelinus)、烟蚜茧蜂属(aphidius)、食蚜瘿蚊(aphidoletes)、青蒿素(artimisinin)、苜蓿银纹夜蛾核多面体病病毒(autographa californica NPV)、三唑(azocyclotin)、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subtilis)、苏云金芽孢杆菌扎瓦亚种(Bacillus thuringiensis-spp-aizawai)、苏云金芽孢杆菌库斯塔克亚种(Bacillus thuringiensis spp.kurstaki)、苏云金芽孢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百僵菌(beauveria)、球孢白僵菌(beauveria-bassiana)、β-氟氯氰菊酯(betacyfluthrin)、生物制品(biological)、杀虫双(bisultap)、溴氟菊酯(brofluthrinate)、乙基溴硫磷(bromophos-e)、溴螨酯(bromopropylate)、Bt-玉米-GM(Bt-Corn-GM)、Bt-大豆-GM(Bt-Soya-GM)、辣椒素(capsaicin)、杀螟丹(cartap)、南蛇藤提取物(celastrus-extract)、氯虫酰胺
(chlorantraniliprole)、灭幼脲(chlorbenzuron)、氯氧磷(chlorethoxyfos)、氯弗虫脲(chlorfluazuron)、毒死蜱-乙基(chlorpyrifos-e)、蛇床素(cnidiadin)、晶石(cryolite)、杀螟腈(cyanophos)、氰虫酰胺(cyantraniliprole)、氯氟氰菊酯
(cyhalothrin)、三环锡(cyhexatin)、氯氰菊酯(cypermethrin)、离额茧蜂(dacnusa)、DCIP、二氯丙烯(dichloropropene)、三氯杀螨醇(dicofol)、潜蝇姬小蜂属(diglyphus)、潜蝇姬小蜂属+离额茧蜂属(diglyphus+dacnusa)、混灭威(dimethacarb)、二甲基二硫醚(dithioether)、乙酸十二烷酯、甲氨基阿维菌素(emamectin)、恩蚜小蜂属(encarsia)、EPN、浆角蚜小蜂属(eretmocerus)、二溴乙烯、桉叶脑(eucalyptol)、脂肪酸、脂肪酸/盐、喹螨醚(fenazaquin)、仲丁威(BPMC)、唑螨酯(fenpyroximate)、氟氰戊菊酯
(Flubrocythrinate)、氟螨嗪(flufenzine)、伐虫脒(formetanate)、安果磷(formothion)、呋线威(furathiocarb)、γ-氯氟氰菊酯(gamma-cyhalothrin)、大蒜汁(garlic-juice)、颗粒体病毒、瓢虫(Harmonia)、棉铃实夜蛾核多面体病毒(Heliothis armigera NPV)、非活性细菌(inactive bacterium)、吲哚-3-基丁酸(indol-3-ylbutyric acid)、碘代甲烷、铁、水胺硫磷(isocarbofos)、异柳磷(isofenphos)、异柳磷-甲基(isofenphos-m)、异丙威(isoprocarb)、叶蚜磷(isothioate)、高岭土、林丹(lindane)、浏阳霉素(liuyangmycin)、苦参碱(matrine)、地胺磷(mephosfolan)、聚乙醛、金龟子绿僵菌(Metarhizium anisopliae)、甲胺磷(methamidophos)、速灭威(metolcarb)(MTMC)、矿物油、灭蚁灵(mirex)、m-异硫氰酸酯(m-isothiocyanate)、杀虫单(monosultap)、疣孢漆斑菌(Myrothecium verrucaria)、二溴磷(naled)、华釉小蜂属(Neochrysocharis formosa)、尼古丁、烟碱、油、油酸、氧乐果(omethoate)、小花蝽属(orius)、氧化苦参碱(oxymatrine)、拟青霉菌(paecilomyces)、石蜡油、对硫磷-乙基(parathion-e)、巴斯德氏菌属(pasteuria)、石油类油(petroleum-oil)、信息素(pheromones)、磷酸、无色杆菌属(photorhabdus)、辛硫磷(phoxim)、植绥螨属(phytoseiulus)、嘧啶磷-乙基(pirimiphos-e)、植物油、抗溴氰菊酯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GV、多面体病毒、多酚提取物、油酸钾、丙溴磷
(profenofos)、补骨内酯(prosuler)、丙硫磷(prothiofos)、吡唑硫磷(pyraclofos)、除虫菊酯(pyrethrins)、哒嗪硫磷(pyridaphenthion)、嘧螨醚(pyrimidifen)、吡丙醚(pyriproxifen)、基亚伊提取物(quillay-extract)、灭螨猛(quinomethionate)、菜油(rape-oil)、鱼藤(rotenone)、皂苷(saponin)、saponozit、钠化合物、硅氟酸钠、淀粉、斯氏线虫属(steinernema)、葡萄球菌链霉菌属(streptomyces)、氟虫胺(sulfluramid)、硫、丁基嘧啶磷(tebupirimfos)、七氟菊酯(tefluthrin)、双硫磷(temephos)、得脱蟎(tetradifon)、久效威(thiofanox)、甲基乙拌磷(thiometon)、基因转殖(transgenics)(例如Cry3Bb1)、唑蚜威(triazamate)、木霉属(trichoderma)、赤眼蜂属(trichogramma)、杀铃脲(triflumuron)、轮枝孢病(verticillium)、藜芦碱(vertrine)、异构杀昆虫剂(例如κ-联苯菊酯、κ-七氟菊酯)、dichoromezotiaz、溴虫氟苯双酰胺(broflanilidebroflanilide)、pyraziflumid;A1)氨基甲酸酯类,包括:涕灭威、棉铃威、丙硫克百威、甲萘威、克百威、丁硫克百威、甲硫威、灭多威、杀线威、抗蚜威、残杀威和硫双威;A2)有机磷酸酯类,包括:乙酰甲胺磷、益棉磷、保棉磷、毒虫畏、毒死蜱、毒死蜱-甲基、甲基内吸磷、二嗪农、敌敌畏/DDVP、百治磷、乐果、乙拌磷、乙硫磷、杀螟硫磷、倍硫磷、恶唑磷、马拉硫磷、甲胺磷、杀扑磷、速灭磷、久效磷、氧乐果(oxymethoate)、亚砜磷、对硫磷、对硫磷-甲基、稻丰散、甲拌磷、伏杀硫磷、亚胺硫磷、磷胺、嘧啶磷-甲基、喹硫磷、特丁硫磷、杀虫畏、三唑磷和敌百虫;A3)环戊二烯有机氯化合物类,例如硫丹;A4)苯基吡唑类(fiproles)类,包括:乙虫清(ethiprole)、氟虫腈、匹弗普罗(pyrafluprole)和哌普罗(pyriprole);A5)新烟碱类,包括啶虫脒、噻虫胺(clothianidin)、呋虫胺、吡虫啉、烯啶虫胺、噻虫啉以及噻虫嗪;A6)多杀菌素类(spinosyns),例如斯哌特姆(Spinetoram)和多杀菌素(Spinosad);A7)菌素(mectins)类的氯通道活化剂,包括阿巴菌素、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双氢除虫菌素、勒皮菌素和弥拜菌素;A8)保幼激素模拟物(juvenile hormone mimics),例如氢化保幼素(hydroprene)、丙诺保幼素(kinoprene)、美赐平(methoprene)、苯氧威和吡丙醚;A9)选择性同翅类取食阻滞剂,例如吡蚜酮、氟啶虫酰胺和氟虫吡喹;A10)螨生长抑制剂,例如四螨嗪、噻螨酮(hexythiazox)和乙螨唑;A11)线粒体ATP合成酶的抑制剂,例如丁醚脲、苯丁锡
(fenbutatin oxide)和克螨特;氧化磷酸化的解偶联剂,例如虫螨腈;A12)烟碱乙酰胆碱受体通道阻断剂,例如杀虫磺、杀螟丹盐酸盐、杀虫环和杀虫双;A13)来自苯甲酰脲类的0型几丁质生物合成抑制剂,包括双三氟虫脲(bistrifluron)、二氟脲、氟虫脲、氟铃脲、虱螨脲、氟酰脲和氟苯脲;A14)1型几丁质生物合成抑制剂,例如噻嗪酮(buprofezin);A15)蜕皮干扰剂,例如灭蝇胺(cyromazine);A16)蜕皮激素受体激动剂,例如甲氧虫酰肼、虫酰肼、氯虫酰肼和环虫酰肼(chromafenozide);A17)章鱼胺受体激动剂,例如双甲脒;A18)线粒体复合物电子转移抑制剂,哒螨灵、吡螨胺、唑虫酰胺、嘧虫胺、腈吡螨酯(cyenopyrafen)、丁氟螨酯(cyflumetofen)、伏蚁腙(hydramethylnon);灭螨醌或嘧螨酯(fluacrypyrim);A19)电压依赖性钠通道阻断剂,例如茚虫威和氰氟虫腙(metaflumizone);A20)脂合成抑制剂,例如季酮螨酯(spirodiclofen)、螺甲螨酯(spiromesifen)和螺四胺酸酯(spirotetramat);
A21)来自二酰胺类的雷诺定受体调节剂,包括:氟虫双酰胺、邻苯二甲酰胺化合物(R)-3-氯-N1-{2-甲基-4-[1,2,2,2-四氟-1-(三氟甲基)乙基]苯基}-N2-(1-甲基-2-甲基磺酰基乙基)邻苯二甲酰胺和(S)-3-氯-N1-{2-甲基-4-[1,2,2,2-四氟-1-(三氟甲基)乙基]苯基}-N2-(1-甲基-2-甲基磺酰基乙基)邻苯二甲酰胺、氯虫酰胺(chlorantraniliprole)和氰虫酰胺(cyantraniliprole);A22)作用模式未知或不确定的化合物,例如印苦楝子素、酰胺弗特(amidoflumet)、联苯肼酯(Bifenazate)、联氟砜(fluensulfone)、胡椒基丁醚、啶虫丙醚、杀弗乐(Sulfoxaflor);或A23)来自拟除虫菊酯类的钠通道调节剂,包括氟酯菊酯、丙烯菊酯、联苯菊酯、氟氯氰菊酯、λ-氯氟氰菊酯、氯氰菊酯、α-氯氰菊酯、β-氯氰菊酯、ζ-氯氰菊酯、溴氰菊酯、顺式氰戊菊酯、醚菊酯、甲氰菊酯、氰戊菊酯、氟氰戊菊酯、τ-氟胺氰菊酯、氯菊酯、氟硅菊酯和四溴菊酯。
[0096] 杀真菌剂:B0)苯威吡氟(benzovindiflupyr)、抗霜霉剂(anitiperonosporic)、辛唑嘧菌胺(ametoctradin)、吲唑磺菌胺(amisulbrom)、铜盐(例如氢氧化铜、氯氧化铜、硫酸铜、过硫酸铜)、啶酰菌胺(boscalid)、噻呋酰胺(thiflumazide)、氟酰胺(flutianil)、呋霜灵(furalaxyl)、噻菌灵(thiabendazole)、麦锈灵(benodanil)、灭锈胺(mepronil)、异丙噻菌胺(isofetamid)、甲呋酰胺(fenfuram)、必杀芬(bixafen)、氟唑菌酰胺(fluxapyroxad)、戊苯吡菌胺(penflufen)、环丙吡菌胺(sedaxane)、丁香菌酯(coumoxystrobin)、烯肟菌酯(enoxastrobin)、氟菌螨酯(flufenoxystrobin)、唑菌酯(Pyraoxystrobin)、唑胺菌酯(pyrametostrobin)、三环吡菌威(triclopyricarb)、烯肟菌胺(fenaminstrobin)、苯氧菌胺(metominostrobin)、嘧啶肟草醚(pyribencarb)、消螨多(meptyldinocap)、三苯基乙酸锡(fentin acetate)、三苯基氯化锡(fentin chloride)、三苯基氢氧化锡(fentin hydroxide)、土霉素(oxytetracycline)、乙菌利(chlozolinate)、地茂散(chloroneb)、四氧硝基苯(tecnazene)、土菌灵(etridiazole)、依杜卡(iodocarb)、硫菌威(prothiocarb)、合成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 syn.)、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例如菌株QST 713、FZB24、MBI600、D747)、互叶白千层(Melaleuca alternifolia)提取物、啶菌噁唑(pyrisoxazole)、恶咪唑(oxpoconazole)、乙环唑(etaconazole)、胺苯吡菌酮(fenpyrazamine)、萘替芳(naftifine)、特比萘芬
(terbinafine)、井冈霉素(validamycin)、丁吡吗啉(pyrimorph)、霜霉灭(valifenalate)、四氯苯酞(fthalide)、噻菌灵(probenazole)、异噻菌胺(isotianil)、昆布多糖
(laminarin)、大虎杖(Reynoutria sachalinensis)的提取物、磷酸和磷酸盐、叶枯酞(teclofthalam)、唑菌嗪(triazoxide)、甲氧苯啶菌(pyriofenone)、有机油、酸氢钾、百菌清(chlorothalonil)、唑呋草(fluoroimide);B1)唑类,包括:联苯三唑醇、糠菌唑、环丙唑醇、苯醚甲环唑、烯唑醇、恩康唑、氟环唑、氟喹唑、腈苯唑、氟硅唑、粉唑醇、己唑醇、亚胺唑、种菌唑、叶菌唑、腈菌唑、戊菌唑、丙环唑、丙硫菌唑、硅氟唑、三唑酮、三唑醇、戊唑醇、四氟醚唑、灭菌唑、咪鲜胺、稻瘟酯、抑霉唑、氟菌唑、氰霜唑、苯菌灵、多菌灵、硫杂-地巴唑(thia-bendazole)、麦穗宁、噻唑菌胺、土菌灵和恶霉灵、氮康唑、烯唑醇-M、恶咪唑、多效唑、烯效唑、1-(4-氯-苯基)-2-([1,2,4]三唑-1-基)-环庚醇和抑霉唑硫酸盐;B2)甲氧基丙烯酸酯(strobilurins)类,包括:嘧菌酯、醚菌胺、烯肟菌酯、氟嘧菌酯、醚菌酯、苯氧菌胺(methominostrobin)、肟醚菌胺、啶氧菌酯、双唑草腈、肟菌酯、烯肟菌酯、(2-氯-5-[1-(3-甲基苄氧基亚氨基)乙基]苯基)氨基甲酸甲酯、(2-氯-5-[1-(6-甲基吡啶-2-基甲氧基亚氨基)乙基]苯基)氨基甲酸甲酯和2-(邻-(2,5-二甲基苯氧基亚甲基)-苯基)-3-甲氧基丙烯酸甲酯、2-(2-(6-(3-氯-2-甲基-苯氧基)-5-氟-嘧啶-4-基氧基-苯基)-2-甲氧基亚氨基-N-甲基-乙酰胺和3-甲氧基-2-(2-(N-(4-甲氧基-苯基)-环丙烷羧酰亚胺基-硫甲基)-苯基)-丙烯酸甲酯;B3)羧酰胺,包括:萎锈灵、苯霜灵、苯霜灵-M、环酰菌胺、氟酰胺、呋吡菌胺、灭锈胺、甲霜灵、高效甲霜灵、呋酰胺、恶霜灵、氧化萎锈灵、吡噻菌胺、吡唑萘菌胺、噻呋酰胺、噻酰菌胺、3,4-二氯-N-(2-氰基苯基)异噻唑-5-羧酰胺、烯酰吗啉、氟吗啉、氟酰菌胺、氟吡菌胺(微苯甲酰胺(picobenzamid))、苯酰菌胺、环丙酰菌胺、双氯氰菌胺、双炔酰菌胺、N-(2-(4-[3-(4-氯苯基)丙-2-炔基氧基]-3-甲氧基苯基)乙基)-2-甲磺酰基-氨基-3-甲基丁酰胺、N-(2-(4-[3-(4-氯-苯基)丙-2-炔基氧基]-3-甲氧基-苯基)氧基)-2-乙烷磺酰氨基-3-甲基丁酰胺、3-(4-氯苯基)-3-(2-异丙氧基羰基-氨基-3-甲基-丁酰基氨基)丙酸甲酯、N-(4'-溴联苯基-2-基)-4-二氟甲基-甲基噻唑-δ-羧酰胺、N-(4'-三氟甲基-联苯基-2-基)-4-二氟甲基-2-甲基噻唑-5-羧酰胺、N-(4'-氯-3'-氟联苯基-2-基)-4-二氟甲基-2-甲基-噻唑-5-羧酰胺、N-(3,4'-二氯-4-氟联苯基-2-基)-3-二氟-甲基-1-甲基-吡唑-4-羧酰胺、N-(3',4'-二氯-5-氟联苯基-2-基)-3-三氟甲基-1-甲基吡唑-4-羧酰胺、N-(2-氰基-苯基)-3,4-二氯异噻唑-5-羧酰胺、2-氨基-4-甲基-噻唑-5-羧酰胺、2-氯-N-(1,
1,3-三甲基-茚满-4-基)-烟酰胺、N-(2-(1,3-二甲基丁基)-苯基)-1,3-二甲基-5-氟-1H-吡唑-4-羧酰胺、N-(4'-氯-3',5-二氟-联苯基-2-基)-3-二氟甲基-1-甲基-IH-吡唑-4-羧酰胺、N-(4'-氯-3',5-二氟-联苯基-2-基)-3-三氟甲基-1-甲基-1H-吡唑-4-羧酰胺、N-(3',4'-二氯-5-氟-联苯基-2-基)-3-三氟甲基-1-甲基-1H-吡唑-4-羧酰胺、N-(3',5-二氟-4'-甲基-联苯基-2-基)-3-二氟甲基-1-甲基-1H-吡唑-4-羧酰胺、N-(3',5-二氟-4'-甲基-联苯基-2-基)-3-三氟甲基-1-甲基-1H-吡唑-4-羧酰胺、N-(顺式-2-二环丙基-2-基-苯基)-3-二氟甲基-1-甲基-1H-吡唑-4-羧酰胺、N-(反式-2-二环丙基-2-基-苯基)-3-二氟-甲基-1-甲基-1H-吡唑-4-羧酰胺、氟吡菌酰胺、N-(3-乙基-3,5-5-三甲基-环己基)-3-甲酰基氨基-2-羟基-苯甲酰胺、噻菌灵、硅噻菌胺、N-(6-甲氧基-吡啶-3-基)环丙烷羧酰胺、2-碘-N-苯基-苯甲酰胺、N-(2-二环-丙基-2-基-苯基)-3-二氟甲基-1-甲基吡唑-4-基羧酰胺、N-(3',4',5'-三氟联苯基-2-基)-1,3-二甲基吡唑-4-基羧酰胺、N-(3',4',5'-三氟联苯基-2-基)-1,3-二甲基-5-氟吡唑-4-基-羧酰胺、N-(3',4',5'-三氟联苯基-2-基)-5-氯-
1,3-二甲基-吡唑-4-基羧酰胺、N-(3',4',5'-三氟联苯基-2-基)-3-氟甲基-1-甲基吡唑-
4-基羧酰胺、N-(3',4',5'-三氟联苯基-2-基)-3-(氯氟甲基)-1-甲基吡唑-4-基羧酰胺、N-(3',4',5'-三氟联苯基-2-基)-3-二氟甲基-1-甲基吡唑-4-基羧酰胺、N-(3',4',5'-三氟联苯基-2-基)-3-二氟甲基-5-氟-1-甲基吡唑-4-基羧酰胺、N-(3',4',5'-三氟联苯基-2-基)-5-氯-3-二氟甲基-1-甲基吡唑-4-基羧酰胺、N-(3',4',5'-三氟联苯基-2-基)-3-(氯二氟甲基)-1-甲基吡唑-4-基羧酰胺、N-(3',4',5'-三氟联苯基-2-基)-1-甲基-3-三氟甲基吡唑-4-基羧酰胺、N-(3',4',5'-三氟联苯基-2-基)-5-氟-1-甲基-3-三氟甲基吡唑-4-基羧酰胺、N-(3',4',5'-三氟联苯基-2-基)-5-氯-1-甲基-3-三氟甲基吡唑-4-基羧酰胺、N-(2',4',5'-三氟联苯基-2-基)-1,3-二甲基吡唑-4-基羧酰胺、N-(2',4',5'-三氟联苯基-2-基)-1,3-二甲基-5-氟吡唑-4-基羧酰胺、N-(2',4',5'-三氟联苯基-2-基)-5-氯-1,
3-二甲基吡唑-4-基羧酰胺、N-(2',4',5'-三氟联苯基-2-基)-3-氟甲基-1-甲基吡唑-4-基羧酰胺、N-(2',4',5'-三氟联苯基-2-基)-3-(氯氟甲基)-1-甲基吡唑-4-基羧酰胺、N-(2',
4',5'-三氟联苯基-2-基)-3-二氟甲基-1-甲基吡唑-4-基羧酰胺、N-(2',4',5'-三氟联苯基-2-基)-3-二氟甲基-5-氟-1-甲基吡唑-4-基羧酰胺、N-(2',4',5'-三氟联苯基-2-基)-
5-氯-3-二氟甲基-1-甲基吡唑-4-基羧酰胺、N-(2',4',5'-三氟联苯基-2-基)-3-(氯二氟甲基)-1-甲基吡唑-4-基羧酰胺、N-(2',4',5'-三氟联苯基-2-基)-1-甲基-3-三氟甲基吡唑-4-基羧酰胺、N-(2',4',5'-三氟联苯基-2-基)-5-氟-1-甲基-3-三氟甲基吡唑-4-基羧酰胺、N-(2',4',5'-三氟联苯基-2-基)-5-氯-1-甲基-3-三氟甲基吡唑-4-基羧酰胺、N-(3',4'-二氯-3-氟联苯基-2-基)-1-甲基-3-三氟甲基-1H-吡唑-4-羧酰胺、N-(3',4'-二氯-3-氟联苯基-2-基)-1-甲基-3-二氟甲基-1H-吡唑-4-羧酰胺、N-(3',4'-二氟-3-氟联苯基-2-基)-1-甲基-3-三氟甲基-1H-吡唑-4-羧酰胺、N-(3',4'-二氟-3-氟联苯基-2-基)-1-甲基-S-二氟甲基-1H-吡唑-4-羧酰胺、N-(3'-氯-4'-氟-3-氟联苯基-2-基)-1-甲基-3-二氟甲基-1H-吡唑-4-羧酰胺、N-(3',4'-二氯-4-氟联苯基-2-基)-1-甲基-3-三氟甲基-1H-吡唑-4-羧酰胺、N-(3',4'-二氟-4-氟联苯基-2-基)-1-甲基-S-三氟甲基-IH-吡唑-4-羧酰胺、N-(3',4'-二氯-4-氟联苯基-2-基)-1-甲基-3-二氟甲基-1H-吡唑-4-羧酰胺、N-(3',
4'-二氟-4-氟联苯基-2-基)-1-甲基-3-二氟甲基-1H-吡唑-4-羧酰胺、N-(3'-氯-4'-氟-4-氟联苯基-2-基)-1-甲基-S-二氟甲基-IH-吡唑-羧酰胺、N-(3',4'-二氯-5-氟联苯基-2-基)-1-甲基-3-三氟甲基-1H-吡唑-4-羧酰胺、N-(3',4'-二氟-5-氟联苯基-2-基)-1-甲基-
3-三氟甲基-1H-吡唑-4-羧酰胺、N-(3',4'-二氯-5-氟联苯基-2-基)-1-甲基-S-二氟甲基-IH-吡唑-羧酰胺、N-(3',4'-二氟-5-氟联苯基-2-基)-1-甲基-3-二氟甲基-1H-吡唑-4-羧酰胺、N-(3',4'-二氯-5-氟联苯基-2-基)-1,3-二甲基-1H-吡唑-4-羧酰胺、N-(3'-氯-4'-氟-5-氟联苯基-2-基)-1-甲基-3-二氟甲基-1H-吡唑-4-羧酰胺、N-(4'-氟-4-氟联苯基-2-基)-1-甲基-3-三氟甲基-1H-吡唑-4-羧酰胺、N-(4'-氟-5-氟联苯基-2-基)-1-甲基-3-三氟甲基-1H-吡唑-4-羧酰胺、N-(4'-氯-5-氟联苯基-2-基)-1-甲基-3-三氟甲基-1H-吡唑-
4-羧酰胺、N-(4'-甲基-5-氟联苯基-2-基)-1-甲基-3-三氟甲基-1H-吡唑-4-羧酰胺、N-(4'-氟-5-氟联苯基-2-基)-1,3-二甲基-1H-吡唑-4-羧酰胺、N-(4'-氯-5-氟联苯基-2-基)-1,3-di甲基-1H-吡唑-4-羧酰胺、N-(4'-甲基-5-氟联苯基-2-基)-1,3-二甲基-1H-吡唑-4-羧酰胺、N-(4'-氟-6-氟联苯基-2-基)-1-甲基-3-三氟甲基-1H-吡唑-4-羧酰胺、N-(4'-氯-6-氟联苯基-2-基)-1-甲基-3-三氟甲基-1H-吡唑-4-羧酰胺、N-[2-(1,1,2,3,3,3-六氟丙氧基)-苯基]-3-二氟甲基-1-甲基-1H-吡唑-4-羧酰胺、N-[4'-(三氟甲基硫)-联苯基-2-基]-3-二氟甲基-1-甲基-1H-吡唑-4-羧酰胺、和N-[4'-(三氟甲基硫-联苯基-2-基]-
1-甲基-3-三氟甲基-1-甲基-1H-吡唑-4-羧酰胺;B4)杂环化合物,包括:氟啶胺、啶斑肟、乙嘧酚磺酸酯、嘧菌环胺、氯苯嘧啶醇、嘧菌腙、嘧菌胺、氟苯嘧啶醇、嘧霉胺、嗪胺灵、拌种咯、咯菌腈、阿尔迪莫、十二环吗啉、丁苯吗啉、十三吗啉、苯锈啶、异菌脲、腐霉利、乙烯菌核利、噁唑酮菌、咪唑菌酮、辛噻酮、烯丙苯噻唑、5-氯-7-(4-甲基-哌啶-1–基)-6-(2,4,6-三氟苯基)-[1,2,4]三唑并[1,5-a]嘧啶、敌菌灵、哒菌酮、咯喹酮、丙氧喹啉、三环唑、2-丁氧基-6-碘-3-丙基色原-4-酮、阿拉酸式苯-S-甲基、敌菌丹、克菌丹、棉隆、灭菌丹、氰菌胺、苯氧喹啉、N,N-二甲基-3-(3-溴-6-氟-2-甲基吲哚-1-磺酰基)-[1,2,4]三唑-1-磺酰胺、5-乙基-
6-辛基-[1,2,4]三唑并[1,5-a]嘧啶-2,7-二胺、2,3,5,6-四氯-4-甲磺酰基-吡啶、3,4,5-三氯-吡啶-2,6-二-腈、N-(1-(5-溴-3-氯-吡啶-2-基)-乙基)-2,4-二氯-烟酰按、N-((5-溴-3-氯吡啶-2-基)-甲基)-2,4-二氯-烟酰按、二氟林、氯定、乙酸十二环吗啉、氟菌胺、灰瘟素、喹菌酮、咪菌威、野燕枯、苯敌快-甲基硫酸盐、恶喹酸和病花灵;B5)氨基甲酸酯类,选自:代森锰锌、代森锰、威百亩、甲硫威(methasulphocarb)、代森联、福美铁、丙森锌、福美双、代森锌、福美锌、乙霉威、异丙菌威、苯噻菌胺、霜霉威、霜霉威盐酸盐、4-氟苯基N-(1-(1-(4-氰基苯基)-乙磺酰基)丁-2-基)氨基甲酸酯、3-(4-氯-苯基)-3-(2-异丙氧基羰基氨基-3-甲基-丁酰基氨基)丙酸甲酯;或B6)其它杀真菌剂,包括:胍、多果定、多果定游离碱、双胍辛胺、双胍盐、抗生素:春雷霉素、土霉素及其盐、链霉素、多抗霉素、井冈霉素A、硝基苯基衍生物:乐杀螨、消螨普、消螨通、含硫杂环基化合物:二噻农、稻瘟灵、有机金属化合物:
三苯锡盐、有机磷化合物:敌瘟磷、异稻瘟净、三乙膦酸、三乙膦酸铝、磷酸和其盐、吡菌磷、甲基立枯磷、有机氯化合物:苯氟磺胺、磺菌胺、六氯苯、四氯苯酞、戊菌隆、五氯硝基苯、硫菌灵、甲基硫菌灵、对甲抑菌灵,其它:环氟菌胺、霜脲氰、甲菌定、乙嘧酚、呋霜灵、苯菌酮和螺环菌胺、双胍辛胺乙酸盐、双胍辛胺三乙酸盐(iminoctadine-triacetate)、双胍辛胺三烷苯磺酸盐、春雷霉素盐酸盐水合物、双氯酚、五氯苯酚及其盐、N-(4-氯-2-硝基-苯基)-N-乙基-4-甲基-苯磺酰胺、氯硝胺、酞菌酯、四氧硝基苯(tecnazen)、联苯、溴硝丙二醇、二苯胺、米多霉素、喹啉铜、调环酸、N-(环丙基甲氧基亚氨基-(6-二氟甲氧基-2,3-二氟-苯基)-甲基)-2-苯基乙酰胺、N'-(4-(4-氯-3-三氟甲基-苯氧基)-2,5-二甲基-苯基)-N-乙基-N-甲基甲脒、N'-(4-(4-氟-3-三氟甲基-苯氧基)-2,5-二甲基-苯基)-N-乙基-N-甲基甲脒、N'-(2-甲基-5-三氟甲基-4-(3-三甲基硅烷基-丙氧基)-苯基)-N-乙基-N-甲基甲脒和N'-(5-二氟甲基-2-甲基4-(3-三甲基硅烷基-丙氧基)-苯基)-N-乙基-N-甲基甲脒。
[0097] 除草剂:C1)乙酰-CoA羧基酶抑制剂(ACC),例如环己酮肟醚,如禾草灭(alloxydim)、烯草酮(clethodim)、克劳普草酮(cloproxydim)、噻草酮(cycloxydim)、烯禾定(sethoxydim)、肟草酮(tralkoxydim)、丁苯草酮(butroxydim)、环苯草酮(clefoxydim)或吡喃草酮(tepraloxydim);苯氧基苯氧基丙酸酯,如炔草酯(clodinafop-propargyl)、氰氟草酯(cyhalofop-butyl)、禾草灵(diclofop-methyl)、恶唑禾草灵(fenoxaprop-ethyl)、精恶唑禾草灵(fenoxaprop-P-ethyl)、噻唑禾草灵(fenthiapropethyl)、吡氟禾草灵(fluazifop-butyl)、精吡氟禾草灵(fluazifop-P-butyl)、吡氟氯禾灵-乙氧基乙基(haloxyfop-ethoxyethyl)、氟吡甲禾灵(haloxyfop-methyl)、高效氟吡甲禾灵
(haloxyfop-P-methyl)、异恶草醚(isoxapyrifop)、喔草酯(propaquizafop)、喹禾灵(quizalofop-ethyl)、精喹禾灵(quizalofop-P-ethyl)或喹禾灵(quizalofop-tefuryl);
或芳基氨基丙酸,如草氟安(flamprop-methyl)或麦草氟异丙酯(flamprop-isopropyl);
C2)乙酰乳酸合酶抑制剂(ALS),例如咪唑啉酮(imidazolinones),如咪唑烟酸(imazapyr)、灭草喹(imazaquin)、咪草酸-甲基(imazamethabenz-methyl)(imazame)、甲氧咪草烟(imazamox)、甲基咪草烟(imazapic)或咪唑乙烟酸(imazethapyr);嘧啶醚,如嘧硫酸(pyrithiobac-acid)、嘧硫草醚钠(pyrithiobac-sodium)、双草醚钠(bispyribac-sodium)。KIH-6127或嘧苯恶(pyribenzoxym);磺酰胺(sulfonamides)、例如双氟磺草胺(florasulam)、唑嘧磺草胺(flumetsulam)或磺草唑胺(metosulam);或磺酰脲
(sulfonylureas)、例如酰嘧磺隆(amidosulfuron)、四唑嘧磺隆(azimsulfuron)、苄嘧磺隆-甲基(bensulfuron-methyl)、氯嘧磺隆-乙基(chlorimuron-ethyl)、氯磺隆
(chlorsulfuron)、醚磺隆(cinosulfuron)、环丙嘧磺隆(cyclosulfamuron)、胺苯磺隆(ethametsulfuron-methyl)、乙氧嘧磺隆(ethoxysulfuron)、啶嘧磺隆(flazasulfuron)、氯吡嘧磺隆-甲基(halosulfuron-methyl)、唑吡嘧磺隆(imazosulfuron)、甲磺隆-甲基(metsulfuron-methyl)、烟嘧磺隆(nicosulfuron)、氟嘧磺隆-甲基(primisulfuron-methyl)、氟磺隆(prosulfuron)、吡嘧磺隆-乙基(pyrazosulfuron-ethyl)、砜嘧磺隆(rimsulfuron)、甲嘧磺隆-甲基(sulfometuron-methyl)、噻吩磺隆(thifensulfuron-methyl)、醚苯磺隆(triasulfuron)、苯甲磺隆(tribenuron-methyl)、氟胺磺隆-甲基(triflusulfuron-methyl)、三氟甲磺隆(tritosulfuron)、将磺酰磺隆(sulfosulfuron)、比甲酰胺磺隆(foramsulfuron)or碘磺隆(iodosulfuron);C3)酰胺,例如草毒死
(allidochlor)(CDAA)、新燕灵(benzoylprop-ethyl)、溴丁酰草胺(bromobutide)、氯硫酰草胺(chlorthiamid)、草乃敌(diphenamid)、乙氧苯草胺(etobenzanid)(benzchlomet)、噻唑草酰胺(fluthiamide)、杀木磷(fosamin)或杀草利(monalide);C4)植物生长素除草剂,例如吡啶甲酸,例如二氯吡啶酸(clopyralid)或毒莠定(picloram);或者2,4-D或草除灵(benazolin);
[0098] C5)植物生长素转移抑制剂,例如抑草生(naptalam)或氟吡草腙(diflufenzopyr);C6)类胡萝卜素生物合成抑制剂,例如吡草酮(benzofenap)、异恶草酮(clomazone)(dimethazone)、吡氟草胺(diflufenican)、氟咯草酮(fluorochloridone)、氟啶酮、吡唑特(pyrazolynate)、苄草唑(pyrazoxyfen)、异恶唑草酮(isoxaflutole)、氯草酮(isoxachlortole)、甲基磺草酮(mesotrione)、磺草酮(sulcotrione)(chlormesulone)、环己二酮(ketospiradox)、呋草酮、达草灭(norflurazon)或杀草强(amitrole);C7)EPSPS(5-烯醇丙酮莽草酸-3-磷酸合酶),例如草甘膦或硫复松(sulfosate);C8)谷氨酰胺合成酶抑制剂,例如双丙氨膦(bilanafos(bialaphos))或草丁膦铵;C9)脂质生物合成抑制剂,例如有酰替苯胺,例如莎稗磷或苯噻草胺;乙酰氯苯胺类,例如二甲噻草胺、S-二甲噻草胺、乙草胺(acetochlor)、甲草胺(alachlor)、去草胺、丁烯草胺、乙酰甲草胺(Diethatyl-ethyl)、二甲草胺、吡草胺、甲氧毒草安、S-甲氧毒草安、丙草胺(pretilachlor)、扑草胺、广草胺、特丁草胺、甲氧噻草胺或二甲苯草胺(xylachlor);硫脲,例如苏达灭除草剂、草灭特、燕麦敌、哌草丹、EPTC、禾草畏、草达灭、克草猛、苄草丹、禾草丹(benthiocarb)、野麦威或灭草猛;或者呋草黄(benfuresate)或氟草磺胺(perfluidone);C10)有丝分裂抑制剂,例如有氨基甲酸酯,例如黄草灵、雷克拉(carbetamid)、氯苯胺灵、坪草丹、炔敌稗(pronamid)(propyzamid)、苯胺灵或仲草丹;二硝基苯胺,例如贝尼芬(Benefin)、仲丁灵、敌乐胺(dinitramin)、乙丁烯氟灵(ethalfluralin)、氟消草(fluchloralin)、黄草消(oryzalin)、二甲戊灵(pendimethalin)、氨氟乐灵(prodiamine)或氟乐灵(trifluralin);吡啶,例如氟硫草定(dithiopyr)或噻唑烟酸(thiazopyr);或者丁胺磷、敌草索-二甲酯(DCPA)或马来酰肼;C11)原卟啉IX原氧化酶抑制剂,例如有二苯基醚(diphenyl ethers),例如氟草醚(acifluorfen)、氟锁草醚-钠(acifluorfen-sodium)、苯草醚、甲羧除草醚(bifenox)、全灭草(chlomitrofen)(CNP)、氯氟草醚(ethoxyfen)、消草醚(fluorodifen)、乙羧氟草醚(fluoroglycofen-ethyl)、氟磺胺草醚(fomesafen)、氟呋草醚(furyloxyfen)、乳氟禾草灵(lactofen)、除草醚(nitrofen)、三氟甲草醚(nitrofluorfen)或乙氧氟草醚
(oxyfluorfen);噁二唑,例如恶草酮(oxadiargyl)或丙炔恶草酮(oxadiazon);环酰亚胺,例如唑啶草酮(azafenidin)、氟丙嘧草酯(butafenacil)、唑酮草酯(carfentrazone)、乙基唑酮草酯、吲哚酮草酯(cinidon-ethyl)、氟烯草酸(flumiclorac-pentyl)、丙炔氟草胺(flumioxazine)、炔草胺(flumipropyn)、丙嘧草酯(flupropacil)、氟噻乙草酯-甲基(fluthiacet-methyl)、甲磺草胺或噻二唑草胺(thidiazimin);或者吡唑,例如ET-751、JV 
485吡氯草胺(nipyraclofen);C12)光合作用抑制剂,例如有敌稗(propanil)、哒草特(pyridate)或哒草醇(pyridafol);苯并硫杂二嗪农,例如噻草平;二硝基酚,例如杀草全(bromofenoxim)、地乐酚(dinoseb)、地乐酚-乙酸酯、乐消(dinoterb)或DNOC;双亚吡啶基(dipyridylenes),例如牧草快(cyperquat)-氯化物、苯敌快-甲基硫酸盐、敌草快(diquat)或百草枯-二氯化物;脲,例如氯溴隆、绿麦隆、枯莠隆、恶唑隆、敌草隆、磺噻隆(ethidimuron)、非草隆、伏草隆、异丙隆、异恶隆(isouron)、利谷隆、噻唑隆
(methabenzthiazuron)、灭草定(methazole)、吡喃隆、甲氧隆、绿谷隆、草不隆、环草隆或丁噻隆(tebuthiuron);苯酚,例如溴苯腈或碘苯腈(ioxynil);氯草敏(chloridazon);三嗪,例如莠灭净(ametryn)、莠去津、草净津、desmein、dimethamethryn、环嗪酮(hexazinone)、扑灭通(prometon)、扑草净(prometryn)、扑灭津、西玛津、西草净(simetryn)、甲氧去草净(terbumeton)、去草净(terbutryn)、特丁津或草达津;三嗪酮、例如苯嗪草酮(metamitron)或赛克津(metribuzin);尿嘧啶,例如除草定(bromacil)、环草定(lenacil)或特草定(terbacil);或双氨基甲酸酯,例如双苯胺灵或苯敌草;C13)增效剂,例如有环氧乙烷,例如灭草环;C14)CIS细胞壁合成抑制剂,例如异恶草胺(isoxaben)或敌草腈(dichlobenil);
C15)多种其他除草剂,例如有二氯丙酸(dichloropropionic acids),例如茅草枯(dalapon);二氢苯并呋喃,例如乙氧呋草黄(ethofumesate);苯乙酸,例如伐草克(fenac);
或者叠氮净(aziprotryne)、燕麦灵(barban)、地散磷、噻草隆(benzthiazuron)、氟草黄、丁环草磷、丁硫咪唑酮、播土隆、苯酮唑(cafenstrole)、氯草灵、燕麦酯-甲基(chlorfenprop-methyl)、枯草隆、环庚草醚、苄草隆(cumyluron)、环莠隆(cycluron)、环草津(cyprazine)、三环塞草胺、苄草隆(dibenzyluron)、杀草净(dipropetryn)、杀草隆(dymron)、艾格林津(eglinazine)-乙基、草藻灭(endothall)、乙嗪草酮(ethiozin)、氟酮磺隆(flucabazone)、氟苯草灭(fluorbentranil)、氟胺草唑(flupoxam)、草特灵、异乐灵(isopropalin)、卡灵草(karbutilate)、抑长灵、灭草隆、敌草胺、萘丙胺(naproanilide)、磺乐灵(nitralin)、恶嗪草酮(oxaciclomefone)、棉胺宁、哌草磷、普赛津(procyazine)、环丙氟灵(profluralin)、稗草畏、密草通(secbumeton)、草克死(CDEC)、芽根灵(terbucarb)、吡嘧磺隆
(triaziflam)、triazofenamid或三甲隆;或它们的环境可兼容盐。
[0099] 杀线虫剂或生物杀线虫剂(bionematicides):苯菌灵、二氧威、涕灭砜威、环线威(tirpate)、二胺磷(diamidafos)、苯线磷、硫线磷、除线磷(diclofenthion)、灭线磷、丰索磷、噻唑膦(fostiazate)、速杀硫磷(heterophos)、氯氨磷(isamidofos)、氯唑磷(isazofos)、磷虫威、硫磷嗪、新烟磷(imicyafos)、甲基灭蚜磷、乙酰虫腈(acetoprole)、苯鲁噻唑(benclothiaz)、氯化苦、棉隆、联氟砜(fluensulfone)、1,3-二氯丙烯(telone)、二甲基二硫醚、威百亩(metam sodium)、威百亩钾(metam potassium)、安百亩(metam)盐(所有的MITC产生物)、溴甲烷(methyl bromide)、生物土壤修复剂(例如芥末籽、芥末籽提取物)、土壤蒸汽熏蒸、异硫氰酸烯丙酯(allyl isothiocyanate)(AITC)、硫酸二甲酯(dimethyl sulfate)、糠醛(furfual)(醛)。
[0100] 本发明的合适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包括以下:植物生长调节剂:D1)抗生长素(antiauxins),例如氯贝酸、2,3,5-三-碘苯甲酸;D2)生长素,例如4-CPA、2,4-D、2,4-DB、2,4-DEP、滴丙酸、2,4,5-涕丙酸、IAA、IBA、萘乙酰胺、[α]-萘乙酸、1-萘酚、萘氧乙酸、环烷酸钾、环烷酸钠、2,4,5-T;D3)细胞激动素,例如2iP、苄基腺嘌呤、4-羟基苯乙基醇、激动素、玉米素;D4)落叶剂,例如氰氨化钙、噻节因、草藻灭、乙烯利、脱叶亚磷(merphos)、甲氧隆、五氯苯酚、噻苯隆、脱叶磷(tribufos);D5)乙烯抑制剂,例如四烯雌酮、1-甲基环丙烯;D6)乙烯释放剂,例如ACC、乙烯硅、乙烯利、乙二肟;D7)杀配子剂(gametocides),例如杀雄嗪、马来酰肼(maleic hydrazide);D8)赤霉素,例如赤霉素、赤霉酸;D9)生长抑制剂,例如脱落酸、嘧啶醇、仲丁灵、西维因、三丁氯苄膦、氯苯胺灵、调呋酸、氟节胺、增糖胺、杀木磷、增甘膦、异嘧醇(isopyrimol)、茉莉酸、马来酰肼、助壮素(mepiquat)、哌壮素、茉莉酮、苯胺灵、调节胺(tiaojiean)、2,3,5-三-碘苯甲酸;D10)形态素,例如整形素、整形醇、二氯芴丁酯、芴丁酯;D11)生长阻滞剂,例如矮壮素、亚拉生长素、调嘧醇、抑长灵、多效唑、四环唑、烯效唑;D12)生长刺激剂,例如芸苔素内酯、乙基芸苔素内酯(brassinolide-ethyl)、DCPTA、氯吡脲、恶霉灵、补骨内酯(prosuler)、三十烷醇(triacontanol);D13)未分类的植物生长调节剂,例如菊乙胺酯(bachmedesh)、氟草黄、丁环草磷、香芹酮、氯化胆碱、苯氰丁酰胺(ciobutide)、苯哒嗪钾、氨腈、环丙酰胺酸、环己酰亚胺、环丙磺酰胺、爱增美(epocholeone)、吲唑酯、乙烯、呋苯硫脲(fuphenthiourea)、乙二醇缩糖醛(furalane)、增产肟、氯乙亚磺酸(holosulf)、抗倒胺、karetazan、砷酸铅、磺菌威、调环酸、比达农、杀雄啉、抑芽唑、抗倒酯(trinexapac)。
[0101] 所述肥料可以是液体肥料。术语“液体肥料”是指流体或液体形式的肥料,其含有各种比例的氮、磷和钾(例如但不限于10%的氮、34%的磷和0%的钾)以及微量养料,所述微量养料通常称作起始肥料,其具有高含磷量并且促进快速且茁壮的根生长。
[0102] 本发明的化学制剂可以是任意合适的常规形式,例如,乳液浓缩剂(EC)、悬浮液浓缩剂(SC)、混悬-乳液(suspo-emulsion)(SE)、胶囊悬浮液(CS)、水分散颗粒(WG)、可乳化颗粒(EG)、油包水乳液(EO)、水包油乳液(EW)、微乳(ME)、油分散体(OD)、油溶性可流动制剂(OF)、油溶性液体(OL)、可溶性浓缩剂(SL)、超低容量悬浮剂(SU)、超低容量液体(UL)、可分散的浓缩剂(DC)、可润湿粉末(WP)或任何技术上可行的制剂,与农业上可接受的辅料组合。
[0103]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方式中,提供一种用组合物包覆的植物种子,所述组合物包括以适合利于植物生长和/或保护易受影响的植物不受病原性感染的量存在的以ATCC第PTA-121165号保藏的解淀粉芽孢杆菌RTI301、或具有所有其识别特征的突变体的生物纯培养物的孢子。所述利于植物生长和/或保护呈现为改善的幼苗活力、改善的根发育、改善的植物生长、改善的植物健康、提高的产率、改善的外观、改善的植物病原体抗性、降低的病原体感染、或它们的组合。
[0104] 所述包覆在植物种子上的组合物可在约1.0×102CFU/种子~约1.0×109CFU/种子的量的范围内包括解淀粉芽孢杆菌孢子。
[0105] 所述植物种子可包括但不限于:单子叶植物、双子叶植物、谷类、玉米、甜玉米、爆米花玉米、种子玉米、青贮玉米、田地玉米、水稻、小麦、大麦、高粱、芸苔属蔬菜、花椰菜、卷心菜、菜花、球芽甘蓝、羽衣甘蓝、无头甘蓝、芥菜、球茎甘蓝、鳞茎类蔬菜、洋葱、大蒜、葱、果蔬、胡椒、番茄、茄子、草原樱桃、树番茄、秋葵、葡萄、草药/香料、葫芦科蔬菜、黄瓜、哈密瓜、甜瓜、香瓜、西葫芦、西瓜、南瓜、茄子、叶用蔬菜、莴苣、芹菜、菠菜、欧芹、菊苣、豆类/蔬菜(多汁的和干燥的豆和豌豆)、豆、青豆、豆荚、荚豆、大豆、干豆、鹰嘴豆、利马豆、豌豆、三角豆、裂荚豌豆、扁豆、油籽作物、坎诺拉油菜、蓖麻、棉花、亚麻、花生、油菜籽、红花、芝麻、向日葵、大豆、根/块茎和球茎蔬菜、胡萝卜、马铃薯、甜马铃薯、甜菜、姜、辣根、萝卜、人参、芜箐、甘蔗、甜菜、草、或草皮草的种子。
[0106] 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植物种子还包括干豆、玉米、小麦、大豆、油菜、水稻、黄瓜、胡椒、番茄、西葫芦、棉花、草和草皮草的种子。
[0107] 通过包覆的植物种子处理的病原体感染可由以下的一种或多种植物病原体引起,包括但不限于:植物真菌病原体、植物细菌病原体、锈菌、葡萄孢属(Botrytis spp.)、灰葡萄孢(Botrytis cinerea)、葱鳞葡萄孢菌(Botrytis squamosa),欧文氏菌属(Erwinia spp.)、胡萝卜软腐欧文氏菌(Erwinia  carotovora)、解淀粉欧文氏菌(Erwinia amylovora)、镰孢属(Fusarium spp.)、黄色镰孢属(Fusarium colmorum)、禾谷镰孢菌(Fusarium graminearum)、尖镰孢(Fusarium oxysporum)、尖镰孢古巴专化型(Fusarium oxysporum  f.sp.Cubense)、尖镰孢番茄专化型(Fusarium  oxysporum f.sp.Lycopersici),北美大豆猝死综合症病菌(Fusarium virguliforme)、黄单胞菌属(Xanthomonas spp.)、a地毯草黄单胞杆菌(Xanthomonas axonopodis)、野油菜黄单胞菌胡萝卜致病变种(Xanthomonas campestris pv.carotae)、桃李黄单胞菌(Xanthomonas pruni)、藤黄单胞菌(Xanthomonas arboricola),水稻黄单胞菌水稻致病变种
(Xanthomonas oryzae pv.oryzae)、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 spp.)、丁香假单胞菌番茄致病变种(Pseudomonas syringae pv.Tomato)、疫霉属(Phytophthora spp.),致病疫霉(Phytophthora infestans),寄生疫霉(Phytophthora parasitica),大豆疫霉菌(Phytophthora sojae),辣椒疫霉菌(Phytophthora capsici),肉桂疫霉菌(Phytophthora cinnamon),草莓疫霉菌(Phytophthora fragariae),疫霉属(Phytophthora spp.),栎树疫霉菌(Phytophthora ramorum),棕榈疫霉菌(Phytophthora palmivara),烟草疫霉菌(Phytophthora nicotianae),丝核菌属(Rhizoctonia spp.),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玉蜀黍丝核菌(Rhizoctonia zeae),稻枯斑丝核菌(Rhizoctonia oryzae),博爱丝核菌(Rhizoctonia caritae),小麦纹枯病菌(Rhizoctonia cerealis),番红花枯病菌(Rhizoctonia crocorum),草莓花枯病菌(Rhizoctonia fragariae),多枝丝核菌(Rhizoctonia ramicola),灌木枯病菌(Rhizoctonia rubi),豆类丝核菌(Rhizoctonia leguminicola),豆类壳球孢(Macrophomina phaseolina),稻瘟病菌(Magnaorthe oryzae),腐霉菌(Pythium spp)、终极腐霉(Pythium ultimum)、瓜果腐霉(Pythium aphanidermatum)、不规则腐霉(Pythium irregularum)、胡萝卜腐霉(Pythium ulosum)、鲁特里亚腐霉(Pythium lutriarium)、猝倒病腐霉(Pythium sylvatium)、黑粉霉属(Ustilago spp.)、裸黑粉菌(Ustilago nuda),玉米黑粉菌(Ustilago maydis),甘蔗黑粉菌(Ustilago scitaminea),麦角菌属(Claviceps spp.),麦角菌(Claviceps puprrea),腥黑粉菌属(Tilletia spp.),小麦腥黑粉菌(Tilletia tritici),亚腥黑粉菌(Tilletia laevis),刚毛腥黑粉菌(Tilletia horrid),小麦矮化腥黑粉菌(Tilletia controversa),茎点霉菌属(Phoma spp.),大豆茎点霉菌(Phoma glycinicola),棉花茎点霉菌(Phoma exigua),芸苔茎点霉菌(Phoma lingam),禾旋孢腔菌(Cocliobolus sativus),燕麦全蚀病菌(Gaeumanomyces gaminis)或毛盘孢属(Colleototricum spp.)或其组合。
[0108] 包覆在所述植物种子上的组合物还可包含微生物、生物或化学杀昆虫剂、杀真菌剂、杀线虫剂、杀细菌剂或植物生长调节剂中的一种或它们的组合,这些成分以适于有利植物生长和/或保护易受影响的植物不受病原性感染的量存在。所述杀昆虫剂可包括联苯菊酯。所述杀线虫剂可包括硫线磷。所述杀虫剂可包括联苯菊酯和噻虫胺。
[0109] 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中,提供一种利于植物生长和/或保护易受影响的植物不受病原性感染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在合适的生长培养基中种植植物的种子或再生滋养/愈伤组织,其中,用包括以ATCC第PTA-121165号保藏的解淀粉芽孢杆菌RTI301、或具有所有其识别特征的突变体的生物纯培养物的组合物包覆种子或接种滋养/愈伤组织,使植物从种子或滋养/愈伤组织的生长受益和/或保护易不受病原性感染。所述利于植物生长和/或保护呈现为改善的幼苗活力、改善的根发育、改善的植物生长、改善的植物健康、提高的产率、改善的外观、改善的植物病原体抗性、降低的病原体感染、或它们的组合。
[0110]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可包括将液体肥料施用至:植物周围的土壤或生长培养基;在将植物种子播种在土壤或生长培养基中之前的土壤或生长培养基;或在将植物、植物的插枝、植物嫁接苗、或植物愈伤组织种植在土壤或生长培养基中之前的土壤或生长培养基。
[0111]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提供一种方法以通过赋予保护易受影响的植物不受或降低病原性感染的方式利于植物生长,同时最小化对治疗抵抗的累积。所述方法包括以单独施用和以改变的时间间隔的方式递送第一组合物和第二组合物至易受影响的植物,其中第一和第二组合物都以适于赋予保护植物不受或降低病原性感染的量递送以赋予保护植物不受或降低病原性感染。所述第一组合物包括以ATCC第PTA-121165号保藏的解淀粉芽孢杆菌RTI301、或具有所有其识别特征的突变体的生物纯培养物。所述第二组合物包括一个或多个具有抗真菌或抗细菌性能的化学活性试剂。在所述方法中,第一和第二组合物以改变的时间间隔的方式递送至植物的叶子、植物的皮、植物的果实、植物的花、植物的种子、植物的根、植物的插条、植物的嫁接苗、植物的愈伤组织或植物周围的土壤或生长培养基的一种或组合。在所述方法中,赋予保护不受和/或降低病原性感染所需的化学活性试剂的总量减少且对治疗抵抗的累积被最小化。所述利于植物生长和/或保护呈现为改善的幼苗活力、改善的根发育、改善的植物生长、改善的植物健康、提高的产率、改善的外观、改善的植物病原体抗性、降低的病原体感染、或它们的组合。
[0112] 所述第一组合物还可包含载体、表面活性剂、分散剂或酵母提取物中的一种或它们的组合。酵母提取物能够以约0.01%至0.2%w/w的有益植物生长的比例递送。
[0113] 在以通过赋予保护易受影响的植物不受或降低病原性感染的方式利于植物生长、同时最小化对治疗抵抗的累积的方法中,所述时间改变的时间间隔的范围可以是1天~10天和5天到7天。第一次施用的时机可取决于特定作物,并且在种植时、作物出苗后的数周、开花时、疾病出现、或在预期出现疾病之前的范围内。第一和第二组合物可分别递送至植物的叶子、植物的果实、或植物的花。递送的两适于赋予保护植物不受或降低病原性感染,可以是约1.0×1010CFU/ha~约1.0×1014CFU/ha的解淀粉芽孢杆菌RTI301。适合赋予保护植10 14
物不受或降低病原性感染的递送的量可由约1.0×10 cfu/ha~约1.0×10 cfu/ha解淀粉芽孢杆菌RTI301和约0.01%~0.2%w/w酵母提取物构成。
[0114] 以单独施用和以改变的时间间隔向易受影响的植物递送的一种或多种化学活性试剂例如可包括但不限于甲氧基丙烯酸酯、三唑、粉唑醇、戊唑醇、丙硫菌唑、环氧唑、氟吡菌酰胺、百菌清、甲基硫菌灵、氢氧化铜杀真菌剂、EDBC基杀真菌剂、代森锰锌、琥珀酸脱氢酶(SDHI)杀真菌剂、联苯吡菌胺、异菌脲、烯酰吗啉或霜霉灭(valifenalate)的一种或组合。
[0115] 以单独施用和以改变的时间间隔的方式向易受影响的植物递送的一个或多个化学活性试剂可包括氟吡菌酰胺加戊唑醇,且包含RTI301的第一组合物的递送可以替代百菌清杀真菌剂的递送。所述植物可以是葫芦且所述病原体感染可由白粉病引起。
[0116] 以单独施用和以改变的时间间隔的方式向易受影响的植物递送的一个或多个化学活性试剂可包括甲基硫菌灵杀真菌剂,且包含RTI301的第一组合物的递送可以替代丙硫菌唑杀真菌剂的递送。
[0117] 以单独施用和以改变的时间间隔的方式向易受影响的植物递送的一个或多个化学活性试剂可包括氢氧化铜杀真菌剂,且包含RTI301的第一组合物的递送可以替代百菌清杀真菌剂的递送。
[0118]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提供一种产品,该产品包含:包括以ATCC第PTA-121165号保藏的解淀粉芽孢杆菌RTI301、或具有所有其识别特征的突变体的生物纯培养物的第一组合物;包括微生物、生物或化学杀昆虫剂、杀真菌剂、杀线虫剂、杀细菌剂、除草剂、植物提取物、植物生长调节剂或肥料的一种或组合的第二组合物,其中第一和第二组合物分开包装,且每个组合物为适于利于植物生长和/或保护易受影响的植物不受病原性感染的量;以及使用说明,用于以适于有利于植物生长的量递送第一和第二组合物的组合至:植物的叶子、植物的皮、植物的果实、植物的花、植物的种子、植物的根、植物的插条、植物的嫁接苗、植物的愈伤组织;植物周围的土壤或生长培养基;在将植物种子播种在土壤或生长培养基中之前的土壤或生长培养基;或在将植物、植物的插枝、植物嫁接苗、或植物愈伤组织种植在土壤或生长培养基中之前的土壤或生长培养基。
[0119] 所述杀昆虫剂可以是以下中的一种或它们的组合:拟除虫菊酯、联苯菊酯、七氟菊酯、ζ-氯氰菊酯、有机磷酸酯、四氯乙磷、毒死蜱、丁基嘧啶磷、氟氯氰菊酯、苯基吡唑类、氟虫腈、烟碱或噻虫胺。
[0120] 所述产品中的所述第一组合物还可包含载体、表面活性剂、分散剂或酵母提取物中的一种或它们的组合。
[0121] 在所述产品中,第一和第二组合物各自的形式可以是液体、粉尘、可传播颗粒(spreadable granule)、干燥的可润湿粉末或干燥的可润湿颗粒。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一组合物的形式为液体,并且解淀粉芽孢杆菌RTI301的浓度为约1.0×108CFU/ml~约1.0×1012CFU/ml。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一组合物是粉尘、干燥的可润湿粉末、可传播颗粒、或干燥的可润湿颗粒的形式,并且解淀粉芽孢杆菌RTI301的量可以是约1.0×108CFU/g至约1.0×1012CFU/g。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一组合物是油分散体的形式,并且解淀粉芽孢杆菌RTI301的浓度可以是约1.0×108CFU/ml至约1.0×1012CFU/ml。
[0122]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提供一种组合物,所述组合物以适于赋予植物生长益处或保护易受影响的植物不受病原性感染的量包括分离的芬枯草菌素MA化合物、分离的芬枯草菌素MB化合物、分离的芬枯草菌素MC化合物、分离的脱羟基芬枯草菌素MA化合物、分离的脱羟基芬枯草菌素MB化合物、分离的脱羟基芬枯草菌素MC化合物、分离的芬枯草菌素H化合物、分离的脱羟基芬枯草菌素H化合物、分离的芬枯草菌素I化合物、和分离的脱羟基芬枯草菌素I化合物的至少一种,所述芬枯草菌素和脱羟基芬枯草菌素化合物具有式:
[0123]
[0124] 其中R为OH,n为8~20的范围,FA为线性、异构体、或反异构体,且:芬枯草菌素MA中X1为Ala,X2为Thr,且X3为Met;芬枯草菌素MB中X1为Val,X2为Thr,且芬枯草菌素MC中X3为Met;X1为Aba,X2为Thr,且X3为Met;芬枯草菌素H中X1为Val,X2为Thr,且X3为Hcy;且芬枯草菌素I中X1为Ile,X2为Thr,且X3为Ile;且
[0125] 其中R为H,n为8~20的范围,FA为线性、异构体、或反异构体且:脱羟基芬枯草菌素MA中X1为Ala,X2为Thr,且X3为Met;脱羟基芬枯草菌素MB中X1为Val,X2为Thr,且X3为Met;脱羟基芬枯草菌素MC中X1为Aba,X2为Thr,且X3为Met;脱羟基芬枯草菌素H中X1为Val,X2为Thr,且X3为Hcy;且脱羟基芬枯草菌素I中X1为Ile,X2为Thr,且X3为Ile。
[0126] 在另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组合物还以适合利于植物生长和/或保护易受影响的植物不受病原性感染的量包括表XIII列出的额外的分离的类芬枯草菌素和类脱羟基芬枯草菌素化合物中的一种或组合。
[0127] 所述利于植物生长和/或保护呈现为改善的幼苗活力、改善的根发育、改善的植物生长、改善的植物健康、提高的产率、改善的外观、改善的植物病原体抗性、降低的病原体感染、或它们的组合。
[0128] 芬枯草菌素-MA、-MB、-MC、-H、和-I化合物,和脱羟基芬枯草菌素MA、-MB、-MC、-H、和-I化合物,和额外的类芬枯草菌素和类脱羟基芬枯草菌素化合物的一种或组合可通过如下方式分离:首先,在本领域公知的合适的条件、例如包括但不限于在实施例中描述的条件下,培养RTI301解淀粉芽孢杆菌菌株、或另一种生产芬枯草菌素-MA、-MB、-MC、-H、和-I和脱羟基芬枯草菌素MA、-MB、-MC、-H、和-I化合物的解淀粉芽孢杆菌菌株,在869或M2培养基中培养菌株3~6天。存在于解淀粉芽孢杆菌培养物上清液中的芬枯草菌素和类脱羟基芬枯草菌素环状脂肽可进一步使用本领域公知的方法分离。例如,解淀粉芽孢杆菌培养物上清液可入实施例16所述被酸化至pH2或用CaCl2(《Worldwide research efforts in the fighting against microbial pathogens:from basic research to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A.Mendez-Vilas(编辑)中的Ajesh,K等,2013,“Purific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antifungal lipopeptide from a soil isolated strain of Bacillus cereus.”227-231页)或NH4SO4(Kim,SH等,2000,Biotechnol Appl Biochem.31(Pt 3):249-253)处理的同时与如包括但不限于直接液体分配、膜超滤泡沫分级(Baker,SC等,2010,Adv Exp Med Biol.672:281-288)的多种相分离方式的有机萃取步骤(Kim,PI等,2004,J Appl Microbiol.97(5):942-949)组合。
[0129]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列于表XIII的芬枯草菌素-MA、-MB、-MC、-H、和-I化合物,和脱羟基芬枯草菌素-MA、-MB、-MC、-H、和-I化合物,和额外的芬枯草菌素类脱羟基芬枯草菌素化合物中的一种或组合可从产生这些化合物的解淀粉芽孢杆菌菌株的生物纯培养物中分离。
[0130]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列于表XIII的芬枯草菌素-MA、-MB、-MC、-H、和-I化合物,和脱羟基芬枯草菌素-MA、-MB、-MC、-H、和-I化合物,和额外的芬枯草菌素类脱羟基芬枯草菌素化合物中的一种或组合可从以ATCC第PTA-121165号保藏的解淀粉芽孢杆菌RTI301的生物纯培养物中分离。
[0131]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提供一种解淀粉芽孢杆菌菌株的生物纯培养物的提取物,所述提取物包括芬枯草菌素-MA、-MB、-MC、-H、和-I化合物以及脱羟基芬枯草菌素-MA、-MB、-MC、-H、和-I化合物以及表XIII列出的额外的类芬枯草菌素和类脱羟基芬枯草菌素化合物的一种或组合。
[0132]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提供一种以ATCC第PTA-121165号保藏的解淀粉芽孢杆菌RTI301的生物纯培养物的提取物,所述提取物包括芬枯草菌素-MA、-MB、-MC、-H、和-I化合物以及脱羟基芬枯草菌素-MA、-MB、-MC、-H、和-I化合物以及表XIII列出的额外的类芬枯草菌素和类脱羟基芬枯草菌素化合物的一种或组合。
[0133] 所述组合物包括芬枯草菌素-MA、-MB、-MC、-H、和-I化合物和脱羟基芬枯草菌素-MA、-MB、-MC、-H、和-I化合物的至少一种,和任选的额外的分离的类芬枯草菌素和类脱羟基芬枯草菌素化合物的一种或组合的所述组合物可进一步包括微生物、生物或化学杀虫剂、杀真菌剂、杀线虫剂、杀细菌剂、除草剂、植物提取物、植物生长调节剂、或肥料的一种或组合,以适合利于植物生长和/或保护易受影响的植物不受病原性感染的量存在。
[0134] 所述杀真菌剂可包括来自羽扇豆的提取物。所述杀真菌剂可包括BLAD多肽。所述BLAD多肽可以是来自甜羽扇豆(白羽扇豆)的天然产生的种子储藏蛋白,其通过引起真菌细胞壁损伤和扰乱内细胞膜来对易受影响的真菌病原体起作用。所述杀真菌剂可包括约20%的BLAD多肽。
[0135] 所述组合物包括芬枯草菌素-MA、-MB、-MC、-H、和-I化合物和脱羟基芬枯草菌素-MA、-MB、-MC、-H、和-I化合物的至少一种的所述组合物可以是液体、油分散体、粉尘、可传播颗粒、或干的可湿性颗粒的形式。
[0136]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提供一种有利于植物生长和/或保护不受植物病原体感染的方法包括:向植物或果实、或向根或植物的根周围的土壤施用有效量的包括分离的芬枯草菌素-MA、-MB、-MC、-H、和-I化合物和脱羟基芬枯草菌素-MA、-MB、-MC、-H、和-I化合物,和额外的分离的类芬枯草菌素和类脱羟基芬枯草菌素化合物的一种或组合的提取物或组合物,以利于植物生长和/或保护不受植物病原体感染。所述利于植物生长和/或保护呈现为改善的幼苗活力、改善的根发育、改善的植物生长、改善的植物健康、提高的产率、改善的外观、改善的植物病原体抗性、降低的病原体感染、或它们的组合。
[0137] 在施用有效量的包括分离的芬枯草菌素-MA、-MB、-MC、-H、和-I化合物和脱羟基芬枯草菌素-MA、-MB、-MC、-H、和-I化合物,和额外的分离的类芬枯草菌素或类脱羟基芬枯草菌素化合物的一种或组合的提取物或组合物的方法中,所述植物例如包括:单子叶植物、双子叶植物、谷类、玉米、甜玉米、爆米花玉米、种子玉米、青贮玉米、田地玉米、水稻、小麦、大麦、高粱、芦笋、浆果、蓝莓、黑莓、树莓、罗甘莓、黑果木、蔓越莓、醋栗、接骨木、红醋栗、蔓越橘、灌木浆果、芸苔属蔬菜、花椰菜、卷心菜、菜花、球芽甘蓝、羽衣甘蓝、无头甘蓝、芥菜、球茎甘蓝、葫芦科蔬菜、黄瓜、哈密瓜、甜瓜、香瓜、西葫芦、西瓜、南瓜、茄子、鳞茎类蔬菜、洋葱、大蒜、葱、柑橘、橙、葡萄柚、柠檬、桔子、橘柚、柚子、果蔬、胡椒、番茄、草原樱桃、树番茄、秋葵、葡萄、草药/香料、叶用蔬菜、莴苣、芹菜、菠菜、欧芹、菊苣、豆类/蔬菜(多汁的和干燥的豆和豌豆)、豆、青豆、豆荚、荚豆、大豆、干豆、鹰嘴豆、利马豆、豌豆、三角豆、裂荚豌豆、扁豆、油籽作物、坎诺拉油菜、蓖麻、椰子、棉花、亚麻、油棕、橄榄、花生、油菜籽、红花、芝麻、向日葵、大豆、仁果类水果、苹果、山楂、梨、榅桲、夏花山楂、根/块茎和球茎蔬菜、胡萝卜、马铃薯、甜马铃薯、木薯、甜菜、姜、辣根、萝卜、人参、芜箐、核果类水果、杏、樱桃、油桃、桃、李子、梅子、草莓、木本坚果、杏仁、开心果、山核桃、胡桃、榛子、栗子、腰果、山毛榉坚果、灰胡桃、夏威夷果、奇异果、香蕉、(蓝色)龙舌兰、草、草皮草、观赏植物、一品红、硬插枝、栗子、橡树、枫树、甘蔗、或甜菜。
[0138] 在施用有效量的包括分离的芬枯草菌素-MA、-MB、-MC、-H、和-I化合物和脱羟基芬枯草菌素-MA、-MB、-MC、-H、和-I化合物,和额外的分离的芬枯草菌素或类脱羟基芬枯草菌素化合物的一种或组合的提取物或组合物的方法中,所述病原体感染可由以下导致:植物病原体,例如包括植物真菌病原体、植物细菌病原体,锈菌如葡萄孢属(Botrytis spp.)、灰葡萄孢(Botrytis cinerea)、葱鳞葡萄孢菌(Botrytis squamosa),欧文氏菌属(Erwinia spp.)、胡萝卜软腐欧文氏菌(Erwinia  carotovora)、解淀粉欧文氏菌(Erwinia amylovora),狄克氏菌属(Dickeya spp.),达旦提狄克氏菌(Dickeya dadantii),茄狄克氏菌(Dickeya solani),农杆菌属(Agrobacterium spp.),根癌土壤杆菌(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黄单胞菌属(Xanthomonas spp.),地毯草黄单胞杆菌(Xanthomonas axonopodis),野油菜黄单胞菌胡萝卜致病变种(Xanthomonas campestris pv.carotae),桃李黄单胞菌(Xanthomonas pruni),藤黄单胞菌(Xanthomonas arboricola),水稻黄单胞菌水稻致病变种(Xanthomonas oryzae pv.oryzae),木杆菌属(Xylella spp.),苛养木杆菌(Xylella fastidiosa),暂定菌属(Candidatus spp.),韧皮部杆菌(Candidatus liberibacter),镰孢属(Fusarium spp.),禾谷镰孢菌(Fusarium graminearum),尖镰孢(Fusarium oxysporum),尖镰孢古巴专化型(Fusarium oxysporum f.sp.Cubense),尖镰孢番茄专化型(Fusarium oxysporum f.sp.Lycopersici),北美大豆猝死综合症病菌(Fusarium virguliforme),核盘菌属(Sclerotinia spp.),核盘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小核盘菌(Sclerotinia minor),银斑核盘菌(Sclerotinia homeocarpa),尾孢菌属(Cercospora/Cercosporidium spp.),钩丝壳属(Uncinula spp.),葡萄钓丝壳(Uncinula necator)(白粉菌(Powdery Mildew)),叉丝单囊壳属(Podosphaera spp.)(白粉菌(Powdery Mildew)),白叉丝单囊壳(Podosphaera leucotricha),秘密叉丝单囊壳(Podosphaera clandestine),拟茎点霉属(Phomopsis spp.),霜霉病拟茎点霉菌(Phomopsis viticola),链格孢菌属(Alternaria spp.),极链格孢菌(Alternaria tenuissima),孔洞链隔孢菌(Alternaria porri),链格孢(Alternaria alternate),茄链格孢(Alternaria solani),细极链格孢(Alternaria tenuis),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 spp.),丁香假单胞菌番茄致病变种(Pseudomonas syringae pv.Tomato),疫霉属(Phytophthora spp.),致病疫霉(Phytophthora infestans),寄生疫霉(Phytophthora parasitica),大豆疫霉菌(Phytophthora sojae),辣椒疫霉菌(Phytophthora capsici),肉桂疫霉菌(Phytophthora cinnamon),草莓疫霉菌(Phytophthora fragariae),疫霉属(Phytophthora spp.),栎树疫霉菌(Phytophthora ramorum),棕榈疫霉菌(Phytophthora palmivara),烟草疫霉菌(Phytophthora nicotianae),层锈菌属(Phakopsora spp.),豆薯层锈菌(Phakopsora pachyrhizi),山马蝗层锈菌(Phakopsora meibomiae),曲霉(Aspergillus spp.),黄曲霉(Aspergillus flavus),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单孢锈菌属(Uromyces  spp.),疣顶单孢锈菌(Uromyces appendiculatus),枝孢属(Cladosporium spp.),多主枝孢(Cladosporium herbarum),根霉属(Rhizopus spp.),隐根根霉(Rhizopus arrhizus),青霉属(Penicillium spp.),丝核菌属(Rhizoctonia spp.),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玉蜀黍丝核菌(Rhizoctonia zeae),稻枯斑丝核菌(Rhizoctonia oryzae),博爱丝核菌(Rhizoctonia caritae),小麦纹枯病菌(Rhizoctonia cerealis),番红花枯病菌(Rhizoctonia crocorum),草莓花枯病菌(Rhizoctonia fragariae),多枝丝核菌(Rhizoctonia ramicola),灌木枯病菌
(Rhizoctonia rubi),豆类丝核菌(Rhizoctonia leguminicola),豆类壳球孢
(Macrophomina phaseolina),稻瘟病菌(Magnaorthe oryzae),球腔菌属(Mycosphaerella spp.),灰霉菌(Mycosphaerella graminocola),香蕉黑条叶斑菌(Mycosphaerella fijiensis(黑色叶斑病)),苹果球腔菌(Mycosphaerella pomi),柑橘球腔菌
(Mycosphaerella citri),稻瘟菌属(Magnaporthe spp.),稻瘟菌(Magnaporthe grisea),褐腐病菌属(Monilinia spp.),桃褐腐病菌(Monilinia fruticola),Monilinia vacciniicorymbosi,核果链核盘菌(Monilinia laxa),刺盘孢属(Colletotrichum spp.),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des),尖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 acutatum),白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 Candidum),间座壳属(Diaporthe spp.),柑桔间座壳(Diaporthe citri),棒孢菌属(Corynespora spp.),山扁豆生棒孢(Corynespora Cassiicola),胶锈菌属(Gymnosporangium spp.),胶锈菌(Gymnosporangium juniperi-virginianae),煤点病菌属(Schizothyrium spp.),苹果煤点病菌(Schizothyrium pomi),粘壳孢菌属(Gloeodes spp.),仁果粘壳孢菌(Gloeodes pomigena),葡萄座腔菌属(Botryosphaeria spp.),杨树溃疡病菌(Botryosphaeria dothidea),明孢盘菌属(Neofabraea spp.),穿孔病菌属(Wilsonomyces spp.),穿孔病菌(Wilsonomyces carpophilus),单丝壳属(Sphaerotheca spp.),白斑病菌(Sphaerotheca macularis),蔷薇单丝壳菌(Sphaerotheca  pannosa),白粉菌属(Erysiphe spp.),壳多孢属
(Stagonospora spp.),颖枯壳多孢(Stagonospora nodorum),腐霉菌(Pythium spp.),终极腐霉(Pythium ultimum),瓜果腐霉(Pythium aphanidermatum),不规则腐霉(Pythium irregularum),胡萝卜腐霉(Pythium ulosum),鲁特里亚腐霉(Pythium lutriarium),猝倒病腐霉(Pythium sylvatium),黑星菌属(Venturia spp),苹果黑星菌(Venturia inaequalis),轮枝孢属(Verticillium spp.),黑粉菌属(Ustilago spp.),裸黑粉菌(Ustilago nuda),玉米黑粉菌(Ustilago maydis),甘蔗黑粉菌(Ustilago scitaminea),麦角菌属(Claviceps spp.),麦角菌(Claviceps puprrea),腥黑粉菌属(Tilletia spp.),小麦腥黑粉菌(Tilletia tritici),亚腥黑粉菌(Tilletia laevis),刚毛腥黑粉菌(Tilletia horrid),小麦矮化腥黑粉菌(Tilletia controversa),茎点霉菌属(Phoma spp.),大豆茎点霉菌(Phoma glycinicola),棉花茎点霉菌(Phoma exigua),芸苔茎点霉菌(Phoma lingam),禾旋孢腔菌(Cocliobolus sativus),燕麦全蚀病菌(Gaeumanomyces gaminis),毛盘孢属(Colleototricum spp.),喙孢属(Rhychosporium spp.),黑麦喙孢(Rhychosporium secalis),蠕孢菌属(Biopolaris spp.),长蠕孢菌属(Helminthosporium spp.),黑麦长蠕孢菌(Helminthosporium secalis),玉米长蠕孢菌(Helminthosporium maydis),马铃薯长蠕孢菌(Helminthosporium solai),和小麦褐斑长蠕孢菌
(Helminthosporium tritici-repentis)或它们的组合。
实施例
[0139] 包括以下实施例以向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指导,用于实践本公开的代表性实施方式。根据本发明以及本领域的一般技能水平,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以下实施例仅用于示例,并且可采用多种改变、修改以及变化,而不偏离本公开的范围。
[0140] 实施例1
[0141] 通过序列分析对作为解淀粉芽孢杆菌的细菌分离株的鉴定
[0142] 与植物相关的指定为RTI301的细菌菌株分离自生长在纽约州(NY)长岛的葡萄藤中的美乐葡萄(merlot vines)的根际土壤。对RTI301菌株的16S rRNA以及rpoB基因进行测序,然后使用BLAST与NCBI和RDP数据库中的其他已知的细菌菌株进行比较。测定到RTI301的16S RNA部分序列(SEQ ID NO:1)与解淀粉芽孢杆菌菌株NS6(KF177175)、解淀粉芽孢杆菌菌株FZB42(NR_075005)和枯草芽孢杆菌枯草亚种菌株DSM 10(NR_027552)的16S rRNA基因序列相同。另外,确定RTI301的rpoB基因序列(SEQ ID NO:2)与已知的解淀粉芽孢杆菌植物亚种TrigoCor1448(CP007244)(99%序列相似度;3碱基对差异)、解淀粉芽孢杆菌植物亚种AS43.3(CP003838)(99%序列相似度;7碱基对差异)、解淀粉芽孢杆菌CC178(CP006845)(99%序列相似度;8碱基对差异)和解淀粉芽孢杆菌FZB42(CP000560)(99%序列相似度;8碱基对差异)中的相同基因具有序列相似性。RTI301菌株鉴定为解淀粉芽孢杆菌。rpoB基因序列在DNA水平上的差异表明RTI301是解淀粉芽孢杆菌的新菌株。解淀粉芽孢杆菌RTI301的菌株按照国际承认用于专利程序的微生物保存布达佩斯条约的规定,于2014年4月17日保藏于美国弗吉尼亚州玛纳萨斯的美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ATCC),专利保藏编号为PTA-121165。
[0143] 实施例2
[0144] 与解淀粉芽孢杆菌RTI301菌株中的羊毛硫氨酸抗生素生物合成相关的基因[0145] 解淀粉芽孢杆菌RTI301菌株的基因组的进一步序列分析揭示该菌株具有与羊毛硫氨酸抗生素生物合成相关的基因,而其他紧密相关的解淀粉芽孢杆菌菌株中没有该基因的同系物。这在图1中进行说明,其示出了解淀粉芽孢杆菌RTI301中的羊毛硫氨酸抗生素生物合成操纵子周围的以及包括该操纵子的基因组织的示意图。在图1中,顶部的箭头表示RTI301菌株的蛋白质编码区域并指出了相对的转录方向。作为对比,两种解淀粉芽孢杆菌参照菌株FZB42和TrigoCor1448的相应区域在RTI301菌株下方示出。RTI301菌株中的羊毛硫氨酸抗生素生物合成操纵子中的基因首先使用RAST鉴定,并使用BLASTp将它们的相同度精细化。RTI301菌株的基因编码的蛋白质的氨基酸相同度与两个参照菌株进行比较,均通过代表性箭头的阴影度以及箭头中的相同度百分比表示。由图1可观察到,3个不同菌株的羊毛硫氨酸抗生素生物合成操纵子周围的基因具有高度的序列相同性,但是羊毛硫氨酸抗生素生物合成操纵子内的序列相同度低(即,羊毛硫氨酸抗生素生物合成操纵子内低于40%,但周围区域高于99%)。该簇相对于NCBI中的非冗余(nr)核苷酸数据的BLASTn分析示出了与解淀粉芽孢杆菌菌株的5’和3’侧接区的高度同源性(类似于图1中的高%相似性)。
但是,羊毛硫肽(lantipeptide)生物合成簇对于RTI301是独特的,并且与NCBI nr数据库中任意已测序的DNA均不具有显著的同源性。因此,该羊毛硫氨酸抗生素合成操纵子对于解淀粉芽孢杆菌RTI301而言是一种新型的特征。
[0146] 实施例3
[0147] 解淀粉芽孢杆菌RTI301分离株对小麦的生长效果
[0148] 测定了施用所述细菌分离株对小麦的早期植株生长以及活力的效果。通过在暗处和通气的条件下在室温下于~2×107cfu/ml的细菌悬液中对表面消毒并发芽的小麦种子进行接种2天,实施了该试验(也进行了未使用细菌的对照试验)。然后,在6"的填充有砂的盆中种植所述接种和对照种子。每个处理组一个盆,每盆10颗种子,并按需交替用水和改良的霍格兰氏溶液(Hoagland’s solution)进行浇水。实验室窗台(lab windowsill)中以约21℃的温度培育盆,提供13天的自然光/黑暗循环,在第13天回收植株并测量了参数。干重确定为9个植物的总重,结果为用解淀粉芽孢杆菌RTI301菌株接种的植株的平均总重为
36.1mg,未接种的对照的总重为33.38mg,经接种的干重相对于未接种的对照干重有8.1%的增加。生长13天后提取的植物的图片示于图2中。图2A显示用RTI301接种的植物且图2B显示对照植物。
[0149] 另外,进行的另一个试验显示了解淀粉芽孢杆菌RTI301菌株对小麦早期生长的有+8益效果。通过在室温下于10 cfu/ml的细菌悬液中对表面消毒并发芽的小麦种子进行接种2天并伴以摇晃,实施了该试验。然后,在1加仑的填充有PROMIX BX的pH已调至6.5的盆栽皿中培养所述种子。各个处理中在9个盆栽皿中种植12粒种子,深度为2.5cm。在温室中以14/
10小时的22℃的有光/无光循环对盆栽皿进行培养,每周按需浇水两次。生长28天后的植物的图片示于图3中。图3A显示用RTI301接种的植物,图3B显示对照植物。
[0150] 实施例4
[0151] 解淀粉芽孢杆菌RTI301分离株的抗微生物性质
[0152] 所述RTI301分离株相对于主要植物病原体的拮抗能力在平板试验中进行测定。以4cm的距离在869琼脂板上并排生长所述细菌分离株和病原真菌,实施了用于评价相对于植物真菌病原体的拮抗作用的平板试验。在室温下对平板进行培养,并在两周内定期检查生长性质,例如生长抑制、小生境占有(niche occupation)或没有影响。在筛选针对细菌病原体的拮抗性质的情况下,病原体首先作为菌苔铺展在869琼脂平板上。随后,在平板上点样
20μl等份的各分离株的培养物。将平板在室温下温育并在两周内定期检查施用了RTI301的位置周围的菌苔中的抑制区域。拮抗作用活性总结于下表I。RTI301菌株显示出对大范围的植物病原体微生物的拮抗性质。
[0153] 表I.解淀粉芽孢杆菌菌株RTI301针对主要植物病原体的拮抗性质
[0154]
[0155]
[0156] +++活性非常强,++活性强,+有活性,+-活性弱,-没有观察到活性
[0157] 实施例5
[0158] 解淀粉芽孢杆菌RTI301分离株的表型性状
[0159] 除了对植株生长的积极效果以及拮抗性质以外,还测定了解淀粉芽孢杆菌RTI301菌株的多种表型性状,数据示于以下表II。根据表II下方文字中描述的步骤实施了评价。
[0160] 表II.表型试验:植物激素的产生、乙偶姻和吲哚乙酸(IAA)、以及解淀粉芽孢杆菌RTI301分离株的营养循环
[0161]
[0162] +++非常强,++强,+若干,+-弱,-没有观察到
[0163] 酸及乙偶姻测试。将富集869培养基中20μl的起始培养物转移至1ml甲基红-伏普(Voges Proskauer)培养基(西格玛奥德里奇(Sigma Aldrich)39484)。在30℃和200rpm的条件下将培养物培养2天。转移0.5ml的培养物并添加50μl的0.2g/l的甲基红。红色表示酸产生。剩余的0.5ml培养物与0.3ml的5%α-萘酚(西格玛奥德里奇N1000)混合,然后混合0.1ml的40%KOH。30分钟的培养后,对试样进行解读。红色的显色表明乙偶姻的产生。对于酸和乙偶姻试验,用未接种培养基作为阴性对照(Sokol等,1979,Journal of Clinical Microbiology.9:538-540)。
[0164] 吲哚-3-乙酸。将富集869培养基中20μl的起始培养物转移至1ml的1/10869培养基,该培养基中补充有0.5g/l的色氨酸(西格玛奥德里奇T0254)。在30℃和200RPM的条件下在暗处将培养物培养4-5天。对试样进行离心并将0.1ml的上清液与0.2ml的索尔科斯基试剂(Salkowski’s Reagent)(35%高氯酸,10mM FeCl3)混合。在暗处培养30分钟后,将产生粉红色的试样记为阳性(positive),用于IAA合成。将IAA的稀释液(西格玛奥德里奇I5148)用作阳性对照;未接种的培养基用作阴性对照(Taghavi等,2009,应用环境微生物学75:748-757(Applied and Environmental Microbiology 75:748-757))。
[0165] 磷酸盐溶解测试。将细菌置于Pikovskaya(PVK)琼脂培养基上,该培养基每升包含10g葡萄糖、5g三磷酸钙、0.2g氯化钾、0.5g硫酸铵、0.2g氯化钠、0.1g七水合硫酸镁、0.5g酵母提取物、2mg硫酸锰、2mg硫酸铁和15g琼脂,pH为7,经过高压灭菌。洁净区域表示磷酸盐溶解细菌(Sharma等,2011,微生物学和生物技术研究期刊1:90-95(Journal  of 
Microbiology and Biotechnology Research 1:90-95))。
[0166] 几丁质酶活性。将10%湿重的胶体几丁质添加至改良PVK琼脂培养基(每升包含10g葡萄糖、0.2g氯化钾、0.5g硫酸铵、0.2g氯化钠、0.1g七水合硫酸镁、0.5g酵母提取物、
2mg硫酸锰、2mg硫酸铁和15g琼脂,pH为7,经过高压灭菌)。将细菌接种在这些几丁质板上;
洁净区表明几丁质酶活性(N.K.S.Murthy和Bleakley.,2012.“用于筛选几丁质酶生产微生物的胶体壳多糖的简化方法(Simplified Method of Preparing Colloidal Chitin Used for Screening of Chitinase Producing Microorganisms)”.微生物学网络杂志(The Internet Journal of Microbiology).10(2))。
[0167] 蛋白酶活性。将细菌接种在补充有10%奶的869琼脂培养基上。洁净区域表示分解蛋白质的能力,表明了蛋白酶活性(Sokol等,1979,临床微生物学期刊(Journal of Clinical Microbiology)9:538-540)。
[0168] 实施例6
[0169] 解淀粉芽孢杆菌RTI301的疣顶单胞锈菌和灰葡萄孢拮抗作用
[0170] 研究在温室中的大豆中进行,以确定解淀粉芽孢杆菌RTI301菌株预防和/或改善植物病原体豆锈病(疣顶单胞锈菌)和植物病原体灰葡萄孢的效果的能力。
[0171] 在第一组实验中,测试不同的解淀粉芽孢杆菌RTI301菌株制剂的叶面施用对植物病原体疣顶单胞锈菌和灰葡萄孢的控制。实验设计和配制如下:
[0172] 配方:
[0173] 废发酵肉汤(SFB)中的解淀粉芽孢杆菌RTI301孢子,在水中稀释约100倍,并以1×8
10cfu/ml的比例对叶子施用。
[0174] 废发酵肉汤(SFB)中的解淀粉芽孢杆菌RTI301孢子,在加有酵母提取物的水中稀释约100倍,并以1×108cfu/ml和约0.2%的酵母提取物的比例对叶子施用。
[0175] SERENADE OPTIMUM(拜耳作物科学公司)产品在枯草芽孢杆菌菌株QST713孢子比8
例为1×10cfu/ml的条件下施用。
[0176] HORIZON(HORIZON AG-PRODUCTS)产品在50g活性成分/ha(戊唑醇)的比例下施用。
[0177] BRAVO WEATHER STIK(SYNGENTA作物保护公司)产品在500g活性成分/ha(百菌清)的比例下施用。
[0178] TACTIC(洛夫兰产品公司(LOVELAND PRODUCTS,INC))产品以0.1875%v/v浓度包括在上述所有列出的制剂中。
[0179] 处理施用方法:
[0180] 使用具有单顶置喷嘴的轨道喷雾器(TeeJet SS8001E Flat Fan)在压力=276kPa(40psi)下用以上列出的多种处理接种21天龄菜豆植物(有两片三小叶)。喷嘴高度为豆类植物叶以上36cm(14“)。施用量为200L/ha且实验重复次数为六次。处理植物接种一次,对照植物不经任何处理。
[0181] 感染率:
[0182] 在处理施用一天后,用豆锈病(疣顶单胞锈菌)感染测试植物,接种率为200k分生孢子/ml。
[0183] 感染豆锈病(疣顶单胞锈菌)后九天,评估以下各项疾病控制的百分数:单独用水稀释的废发酵肉汤中的RTI301孢子(“RTI301+1%SFB”),用水加酵母提取物稀释的废发酵肉汤中的RTI301孢子(“RTI301+1%SFB+酵母提取物”),以及根据以上描述的施用率的BRAVO WEATHER STIK、HORIZON、和SERENADE OPTIMUM。未处理的对照组(仅水)结果是28%疾病。
[0184] 实验结果列于下表III。结果显示,与施用没有添加酵母提取物的RTI301菌株相比,RTI301菌株的酵母提取物的添加导致了疾病控制中约40%的提高。RTI301+1%SFB+酵母提取物展示的疾病控制量与观察到的当以相同比例施用SERENADE OPTIMUM(即,1×108cfu/ml)时类似,虽然RTI301制剂中的SFB的量相对较低为1%,并且SFB可预期含有具有抗真菌活性的分泌化合物。
[0185] 使用上述列出的相同配方和实验设计,对胡椒植物进行实验以测定RTI301呈现的由病原体灰葡萄孢导致的胡椒灰葡萄孢病的疾病控制量中,获得了类似的结果(数据未显示)。
[0186] 表III.与SERENADE OPTIMUM和化学活性剂相比,当和/不和酵母提取物配制时,解淀粉芽孢杆菌RTI301控制豆锈病(疣顶单胞锈菌)的结果。
[0187]
[0188] 以下实验描述了通过RTI301对植物病原体疣顶单胞锈菌导致的豆锈病的疾病控制。实验设计和配制如下:
[0189] 配方:
[0190] 废发酵肉汤(SFB)中的解淀粉芽孢杆菌RTI301孢子,在加有酵母提取物的水中稀释约100倍,并以1×108cfu/ml和约0.2%的酵母提取物的比例对叶子施用。
[0191] SERENADE OPTIMUM(拜耳作物科学公司)产品在孢子比例为1×108cfu/ml和4×108cfu/ml的条件下施用。
[0192] TACTIC(洛夫兰产品公司)以对所有制剂0.1875%v/v的浓度下施用。
[0193] HORIZON(HORIZON AG-PRODUCTS)在50g活性成分/ha(戊唑醇)的比例下施用。
[0194] 百菌清在500g活性成分/ha的比例下使用。
[0195] 处理施用方法:
[0196] 使用具有单顶置喷嘴的轨道喷雾器(TeeJet SS8001E Flat Fan)在压力=276kPa(40psi)下用多种处理接种21天龄豆类植物(有两片三叶)。喷嘴高度为大豆植物叶以上36cm(14”)。施用量为200L/ha且实验重复次数为六次。处理植物接种一次,对照植物不经任何处理。
[0197] 感染率:
[0198] 在处理施用一天后,用豆锈病(疣顶单胞锈菌)感染测试植物接种率200k分生孢子/ml。感染豆锈病(疣顶单胞锈菌)后十天,评估以下各项疾病控制的百分数:废发酵肉汤(SFB)中的RTI301孢子(使用条件1×108cfu/ml),SERENADE OPTIMUM(使用条件1×108cfu/ml),和SERENADE OPTIMUM(使用条件4×108cfu/ml),戊唑醇(使用条件50g活性成分/ha),百菌清(使用条件500g活性成分/ha)。还包括作为对照的TACTIC(使用条件0.1875%),其应用于所有制剂。检查对照组结果是23%疾病。实验结果列于下表IV和图4。
[0199] 表IV.与SERENADE OPTIMUM和其他化学活性试剂相比,解淀粉芽孢杆菌RTI301对豆锈病(疣顶单胞锈菌)的控制的结果。
[0200]
[0201] 在另一个类似的试验中,在温室中的豆类植株上进行研究,以确定在不同的病原体接种率下解淀粉芽孢杆菌RTI301菌株预防和/或改善植物病原体豆锈病(疣顶单胞锈菌)的效果的能力。使用的制剂和处理方法与之前的试验描述的相同。
[0202] 感染率:
[0203] 在处理施用一天后,用豆锈病(疣顶单胞锈菌)感染测试植物,接种率为50k~300k分生孢子/ml。在用豆锈病(疣顶单胞锈菌)感染后十天,评估以下各项疾病控制的百分数:废发酵肉汤(SFB)中的RTI301孢子(使用条件1×108cfu/ml),SERENADE OPTIMUM(使用条件
1×108cfu/ml和4×108cfu/ml),和HORIZON(戊唑醇,使用条件50g活性成分/ha)。还包括作为对照的TACTIC(使用条件0.1875%),其应用于所有制剂。检查对照组中的疾病百分数为
50k=6%,100k=6%,150k=15%,200k=15%,和300k=7%。实验结果列于下表V和图5。
[0204] 表V.与SERENADE OPTIMUM和其他化学活性剂相比,在用不同浓度的病原体接种后,解淀粉芽孢杆菌RTI301对豆锈病(疣顶单胞锈菌)的控制能力的结果。
[0205]
[0206] 实施例7
[0207] 解淀粉芽孢杆菌RTI301对佛罗里达的田间实验中的黄瓜的葫芦疾病白粉病的拮抗作用
[0208] 在田间试验中的黄瓜上进行研究,以确定解淀粉芽孢杆菌RTI301菌株预防和/或改善植物病原体葫芦疾病白粉病的效果的能力。
[0209] 总体上,每个产品以5~7天间隔的方式进行6次施用。第一次施用的时机取决于特定作物,并且在种植时、作物出苗后的数周、开花时、疾病出现、或在预期临出现疾病之前的范围内。
[0210] 配方:
[0211] SERENADE OPTIMUM(拜耳作物科学公司)在1400g/ha、对应于1.8x10+13cfu/ha的比例下施用。
[0212] 解淀粉芽孢杆菌RTI301孢子在添加有酵母提取物的废发酵肉汤(SFB)中,且对叶的施用率对应于基于1400g/ha施用率的Serenade Optimum所推荐的相同的菌落形成单位/ha,和酵母提取物在约0.01%~0.2%的范围内。
[0213] TACTIC(洛夫兰产品公司)以0.1875%v/v浓度施用,并包括在所有处理中。
[0214] LUNA EXPERIENCE(拜耳作物科学公司)在500g活性成分/ha(氟吡菌酰胺加戊唑醇杀真菌剂)的比例下施用。
[0215] BRAVO WEATHER STIK(SYNGENTA作物保护公司)在2240g活性成分/ha(百菌清)的比例下施用。
[0216] 试验设计如下:未处理的对照组,RTI301+TACTIC,SERENADE OPTIMUM+TACTIC,和BRAVO WEATHER STIK+LUNA EXPERIENCE+TACTIC。
[0217] 处理施用方法:
[0218] 六次施用如上所述。施用喷雾设置为递送30加仑每英亩。使用具有扁平扇喷嘴(8004型)的CO2背包式喷雾器以4mph的地面速度喷洒各个地块,并且每个喷嘴间隔开18英寸。
[0219] 疾病评分:对每个处理的5株植物的叶子评价疾病严重程度的平均百分比。评估了每个处理的四个地块作物对白粉病的作物反应和疾病控制。试验在每个施用之后、临下一次施用之前进行评估。 白粉病来自自然侵染。
[0220] 实验结果示于下表VI,并显示了与当作为标准的单独生物杀真菌剂,以相同比例施用SERENADE OPTIMUM相比在黄瓜中相似的白粉病控制。
[0221] 表VI.与SERENADE OPTIMUM和其他化学活性试剂相比,解淀粉芽孢杆菌RTI301对黄瓜中的白粉病的控制的结果。
[0222]
[0223] 实施例8
[0224] 解淀粉芽孢杆菌RTI301对田间试验中的番茄细菌性斑点番茄病(黄单胞菌)的拮抗作用
[0225] 在田间试验中的番茄上进行研究,以确定解淀粉芽孢杆菌RTI301菌株预防和/或改善植物植物病原体细菌性斑点番茄病(黄单胞菌)的效果的能力。
[0226] 以施用之间间隔5~7天的方式一共对作物进行4次施用。在将生物和化学活性成分的施用进行组合的程序4的情况下,第一、和第三施用采用生物品、同时第二、和第四施用采用化学品。
[0227] 配方:
[0228] SERENADE OPTIMUM在1400g/ha、对应于1.8x10+13cfu/ha的比例下施用。
[0229] 解淀粉芽孢杆菌RTI301孢子在添加有酵母提取物的废发酵肉汤(SFB)中,且对叶的施用率对应于基于1400g/ha施用率的Serenade Optimum所推荐的相同的菌落形成单位/ha,和酵母提取物在约0.01%~0.2%的范围内。
[0230] TACTIC(洛夫兰产品公司)在0.1875%v/v浓度下施用。
[0231] KOCIDE 3000(DUPONT USA)在1850g活性成分/ha(氢氧化铜杀真菌剂)的比例下施用。
[0232] BRAVO WEATHER STIK(SYNGENTA作物保护公司)在2240g活性成分/ha(百菌清)的比例下施用。
[0233] 试验设计如下:未处理对照组,RTI301+TACTIC,SERENADE OPTIMUM+TACTIC,SERENADE OPTIMUM+KOCIDE 3000+TACTIC,和BRAVO WEATHER STIK+KOCIDE 3000+TACTIC[0234] 处理施用方法:
[0235] 在每个施用之间间隔5到7天的方式将四个单独的处理施用递送到作物。施用喷雾设置为递送40加仑每英亩。使用具有锥形喷嘴的CO2背包式喷雾器以3mph的地面速度喷洒各个地块,并且每个喷嘴间隔开12英寸。运送化学品的载体是在2.5升瓶子中混合的水。
[0236] 疾病严重程度通过评价冠层来测定。平均疾病严重程度百分数用每次处理的植物中间来评价。百分数疾病控制基于将疾病的未处理的对照组植物视作100%。数据示于以下表VII。处理包括:未处理对照组,RTI301+TACTIC,SERENADE OPTIMUM+TACTIC,SERENADE OPTIMUM+KOCIDE 3000+TACTIC,和BRAVO WEATHER STIK+KOCIDE 3000+TACTIC
[0237] 实验结果列于下表VII。通过用RTI301+TACTIC,SERENADE OPTIMUM+TACTIC,和BRAVO WEATHER STIK+KOCIDE 3000+TACTIC的处理,良好地控制了番茄中的细菌性斑点番茄病(黄单胞菌)。
[0238] 表VII.与SERENADE OPTIMUM和其他化学活性试剂相比,解淀粉芽孢杆菌RTI301对番茄中的细菌性斑点番茄病(黄单胞菌)的控制的结果。
[0239]
[0240] 实施例9
[0241] 解淀粉芽孢杆菌RTI301在田间实验中对植物病原体的拮抗作用
[0242] 在田间试验中对乔治亚州的小麦、大豆、玉米、黄瓜和番茄进行类似的研究,以确定解淀粉芽孢杆菌RTI301菌株预防和/或改善植物病原体小麦赤霉病、大豆豆锈病、玉米锈病、黄瓜白粉病、和番茄中的黄单胞菌属导致的细菌斑病的效果的能力。
[0243] 对每个RTI301和SERENADE OPTIMUM进行了施用,SERENADE OPTIMUM的施用率采用1400g/ha,且RTI301的施用率对应于基于1400g/ha施用率的Serenade Optimum所推荐的相同的菌落形成单位/ha。
[0244] 递送之间间隔以5~7天的方式递送一次或多次处理施用至作物。施用的次数和第一次施用的时机取决于特定作物,并且在种植时、作物出苗后的数周、刚开花时、疾病出现、或在预期临出现疾病之前的范围内。施用喷雾设置为递送20~30加仑每英亩(189l/ha)。使用具有双扁平风扇喷嘴(8003型或8004型)的CO2背包式喷雾器以3~4mph的地面速度喷洒各个地块。
[0245] 对于小麦赤霉病,单次处理施用在植株刚开花时进行。处理后三天,用赤霉病病原体玉米赤霉(也称为禾谷镰孢菌)对植物进行人工感染。疾病严重程度通过确定受赤霉病(小穗漂白)影响的小麦头部的百分数来测定。控制疾病严重程度百分数基于将未处理的对照组植物的疾病严重程度百分数视作100%。数据示于以下表VIII。
[0246] 对于大豆锈病,在植株上进行6次处理施用。初次施用在生长的R1期进行递送。该实验具有自然侵染。疾病严重程度通过评价茎和冠层来测定。具体而言,将每个地块的6个2英尺的区段作为子样本进行评估,并且通过估计整个冠层中显示锈病症状的叶子的百分数来确定严重程度。控制疾病严重程度百分数基于将疾病严重程度百分数的未处理的对照组植物视作100%。数据示于以下表VIII。
[0247] 对于玉米锈病,在植株上进行6次处理施用。该实验具有自然侵染。疾病严重程度通过评价冠层来测定。将每个地块的6个2英尺的区段作为子样本进行评估,并且通过估计整个冠层中显示锈病症状的叶子的百分数来确定严重程度。疾病严重程度被打分为每1m行的命中次数。评估了每个处理的四个地块作物对玉米锈病的作物反应和疾病控制。控制疾病严重程度百分数基于将未处理的对照组植物疾病严重程度百分数视作100%。数据示于以下表VIII。
[0248] 对于黄瓜白粉病,在作物出苗后约3周对植物进行6次处理施用。对每个处理的每株植物的5片叶子评价疾病严重程度的平均百分比。评估了每个处理的四个地块作物对白粉病的作物反应和疾病控制。试验在每个施用之后、临下一次施用之前进行评估。白粉病来自自然侵染。控制疾病严重程度百分数基于将未处理的对照组植物疾病严重程度百分数视作100%。数据示于以下表VIII。
[0249] 对于番茄细菌斑病,在植株上进行6次处理施用。疾病严重程度通过观察冠层和估计被影响的叶子的百分数来测定。控制疾病严重程度百分数基于将未处理的对照组植物疾病严重程度百分数视作100%。数据示于以下表VIII。
[0250] 表VIII与SERENADE OPTIMUM相比,解淀粉芽孢杆菌RTI301对小麦赤霉病、大豆豆锈病、玉米锈病、黄瓜白粉病、和番茄中的细菌斑病的疾病控制。
[0251]
[0252] *控制疾病严重程度百分数基于将疾病严重程度百分数的未处理的对照组植物视作100%。
[0253] +PMD:白粉病。
[0254] 通过未处理的对照的百分数来衡量,RTI301控制小麦赤霉病和大豆豆锈病比SERENADE更好。用未处理对照的百分比测量,RTI301在控制黄瓜白粉病、玉米锈病、和番茄中的细菌斑病中与SERENADE OPTIMUM相当。在处理施用程序中,RTI301没有观察到负面作物的反应。
[0255] 实施例10
[0256] 解淀粉芽孢杆菌RTI301对大豆中的猝死综合征疾病的拮抗作用
[0257] 进行大豆中的试验以确定解淀粉芽孢杆菌RTI301菌株保护和/或改善大豆中的猝死综合征疾病的效果的能力。如下用RTI301的孢子进行试验。对于该试验,菌株在14L的发酵槽中的2XSG中形成孢子。收集、清洗孢子并在H2O中浓缩,浓度为1.0×1010CFU/mL。
[0258] 对大豆进行如下所述的实验:1)种子未处理;2)用CRUISERMAXX(杀昆虫剂+杀真菌剂,含有噻虫嗪、咯菌腈+甲霜灵-M;先正达作物保护公司)与甲基硫菌灵杀真菌剂的组合处理种子,这是典型的大豆种子处理(CRUISERMAXX与甲基硫菌灵的组合称作“化学控制”);3)使用化学对照加用5.0×10+5cfu/种子的菌株RTI301接种来处理种子。
[0259] 在爱荷华州安姆斯的接种有北美大豆猝死综合症病菌(Fusarium virguliforme)的土壤上进行田间实验,其是大豆猝死综合征的致病因子。北美大豆猝死综合症病菌在湿蒸压的谷物种子上生长。在谷物种子被菌丝体生长覆盖后,将种子风干并随后研磨。以规定的速度与大豆种子一起种植准备好的接种物,以确保更高和更均匀的感染率。这种疾病在种植季节的早期感染,尽管症状直到季节的晚些时候才显现。在119天后,疾病出现,确定大豆猝死综合征的疾病严重程度和疾病指数。此外,每次处理测定大豆的产量。
[0260] 表IX中的结果显示如通过各种参数所测定的,用解淀粉芽孢杆菌RTI301接种大豆种子在疾病控制中具有积极效果,以及当与单独使用化学控制处理的种子相比,大豆的总产量得到了大豆产量比单独的化学控制有7.8%提高(从55.2到59.5蒲式耳/英亩)。
[0261] 表IX与用CRUISERMAXX加甲基硫菌灵杀真菌剂(称为化学控制)的传统的大豆种子处理方式处理种子相比,解淀粉芽孢杆菌RTI301大豆中的猝死综合征的疾病控制的结果。
[0262]
[0263] 在大豆猝死综合征的致病因子北美大豆猝死综合症病菌接种土壤的条件下种植119天后,对大豆的疾病发生率、疾病严重程度、疾病指数和产量进行了测定。
[0264] 实施例11
[0265] 解淀粉芽孢杆菌RTI301对意大利的田间试验的番茄中的棕灰霉病(灰葡萄孢)的拮抗作用
[0266] 描述番茄田间试验中进行的研究,以确定解淀粉芽孢杆菌RTI301菌株预防和/或改善植物病原体棕灰霉病(灰葡萄孢)影响的能力。
[0267] 以施用之间间隔7天的方式一共对作物进行4次施用。
[0268] 配方:
[0269] SERENADE MAX在4000g/ha、对应于2.0×10+14cfu/ha的枯草芽孢杆菌菌株QST713的比例下施用。
[0270] 添加了酵母提取物的废发酵肉汤(SFB)中的解淀粉芽孢杆菌RTI301孢子且施用率为2.0×10+13cfu/ha,酵母提取物在约0.01%~0.2%的范围内。
[0271] 前两次对作物的施用为以0.8kg/ha的比例的SWITCH(嘧菌环胺375g/kg加甲霜灵250g/kg;SYNGENTA作物保护公司),然后两次SIGNUM的施用为1.8kg/ha的比例(啶酰菌胺
267g/kg加唑菌胺酯67g/kg;拜耳作物科学公司)。这在此称为“农民程序”。
[0272] 除了SERENADE MAX以外,在所有处理中使用非离子有机硅氧烷表面活性剂SILWET L77(海伦娜化学(HELENA CHEMICAL)),比例为每100升喷雾溶液0.15升。
[0273] 试验设计如下:未处理的对照(UTC),农民程序,RTI301+SILWET L77,和SERENADE MAX。
[0274] 处理施用方法:
[0275] 进行两次独立的田间试验,每次重复4次,将试验结果相结合并作为平均结果。在每个施用之间间隔7天的方式将四个单独的处理施用递送到作物。在开始处理前三天,对包括未处理对照组的所有地块用SWITCH处理以抑制初期疾病发展。施用喷雾设置为递送53加仑每英亩。使用具有锥形喷嘴的CO2背包式喷雾器以1.7mph(0.8m/s或2.9km/h)的地面速度喷洒各个地块,并且每个喷嘴间隔开2英寸(5.5cm)。
[0276] 所有的番茄被收获、计数、称重并以可出售或疾病来分类以确定产量。疾病发生率率(被棕灰霉病影响的果实%)通过评价在5个不同的日期收获的每个处理的果实来测定,并表现为“疾病压力曲线下面积”(AUDPC)。疾病发生率和累积产量数据示于下表X。作为时间的函数,UTC中的疾病发生率示于下图(图6)且显示实验期间疾病压力升高,在非常高的疾病压力下结束,即两个试验的果实侵害分别为51.5%和44.5%。
[0277] 结果显示番茄中棕灰霉病(灰葡萄孢)的最佳控制在解淀粉芽孢杆菌RTI301和基于化学活性试剂的农民程序中观察到,且优于使用SERENADE MAX的处理方法,其中SERENADE MAX具有的枯草芽孢杆菌菌株QST713浓度比RTI301高10倍。
[0278] 表X.和SERENADE MAX和基于农民程序的化学活性试剂相比,解淀粉芽孢杆菌RTI301控制番茄上的棕灰霉病(灰葡萄孢)的结果。结果是两次独立田间试验的平均值。
[0279]
[0280]
[0281] 实施例12
[0282] 解淀粉芽孢杆菌RTI301对意大利和西班牙的田间试验的草莓中的棕灰霉病(灰葡萄孢)的拮抗作用
[0283] 描述草莓田间试验中进行的研究,以确定解淀粉芽孢杆菌RTI301菌株预防和/或改善植物病原体棕灰霉病(灰葡萄孢)影响的能力。
[0284] 以施用之间间隔7天的方式一共对作物进行4次施用。
[0285] 配方:
[0286] SERENADE MAX在4000g/ha、对应于2.0×10+14cfu/ha的枯草芽孢杆菌菌株QST713的比例下施用。
[0287] 添加了酵母提取物的废发酵肉汤(SFB)中的解淀粉芽孢杆菌RTI301孢子且施用率为2.0×10+13cfu/ha,酵母提取物在约0.01%~0.2%的范围内。另外以每100升雾溶液0.15升的比例添加SILWET L77(海伦娜化学(HELENA CHEMICAL)),非离子有机硅表面活性剂。
[0288] 前两次对作物的施用为以0.8kg/ha的比例的SWITCH(嘧菌环胺375g/kg加甲霜灵250g/kg;SYNGENTA作物保护公司),然后两次SIGNUM的施用为1.8kg/ha的比例(啶酰菌胺
267g/kg加唑菌胺酯67g/kg;拜耳作物科学公司)。这在此称为“农民程序”。
[0289] 试验设计如下:未处理的对照(UTC),农民程序,RTI301+SILWET L77,和SERENADE MAX。
[0290] 处理施用方法:
[0291] 进行四次独立的田间试验,每次重复4次,将试验结果相结合并作为平均结果。在每个施用之间间隔7天的方式将四个单独的处理施用递送到作物。在开始处理后三天,对包括未处理对照组的所有地块用SWITCH处理以抑制初期疾病发展。在施用中,根据作物密度,施用喷雾器设定为递送53~107加仑每英亩。使用具有锥形喷嘴的CO2背包式喷雾器以0.56mph(0.25m/s或0.9km/h)的地面速度喷洒各个地块,并且每个喷嘴间隔开2英寸(5.5cm)。
[0292] 所有的草莓被收获、计数、称重并以可出售或疾病来分类以确定产量。疾病发生率(被棕灰霉病影响的果实%)通过评价在6个不同的日期收获的每个处理的果实来测定,并表现为“疾病压力曲线下面积”(AUDPC)。与未处理的对照相比的疾病发生率和产量提高%示于下表XI。作为时间的函数,UTC中的疾病发生率示于下图(图7),并且显示试验期间的疾病压力达到最高的疾病压力20%至45%的果实侵害。
[0293] 下表XI中的结果显示在三种处理(解淀粉芽孢杆菌RTI301、SERENADE MAX、和农民程序)中,草莓中的棕灰霉病(灰葡萄孢)的胜过未处理的对照的改善的控制,并且用RTI301处理的产量略高。
[0294] 表XI和SERENADE MAX和基于农民程序的化学活性试剂相比,解淀粉芽孢杆菌RTI301控制草莓上的棕灰霉病(灰葡萄孢)的结果。结果是四次独立田间试验的平均值。
[0295]
[0296] 实施例13
[0297] 使用解淀粉芽孢杆菌RTI301的玉米种子处理
[0298] 试验描述了玉米的实验,以研究用解淀粉芽孢杆菌RTI301菌株处理植物种子后对植物生长和发育的影响。
[0299] 具体而言,对玉米进行如下所述的实验:1)种子未处理;2)用MAXIM(广谱种子处理杀真菌剂咯菌腈作为其活性成分,施用量为0.0625mg/种子;先正达作物保护公司)、APRON XL(活性成分甲霜灵-M,施用量为0.0625mg/种子;先正达作物保护公司)和PONCHO(噻虫胺杀昆虫剂,施用量为0.25mg/种子;拜耳作物科学公司)处理种子,这是典型的玉米种子处理(MAXIM,APRONXL和PONCHO的组合称作“化学控制”);3)使用化学控制加用5.0×10+5cfu/种子的菌株RTI301接种来处理种子。在伊利诺斯州肖恩比镇的现场进行了三次试验,每次试验每个处理重复处理5次。3次试验的条件是自然疾病压力或用禾谷镰孢菌或丝核菌之一接种土壤。禾谷镰孢菌和丝核菌分别在润湿灭菌的谷物种子上生长,然后风干。将所选的试验中使用的干燥的接种物与上述比率的种子混合,以在种子开始生长时提供感染。
[0300] 田间实验结果的平均玉米产量(蒲式耳/英亩)列在下表XII中。表XII中的结果显示当与单独使用化学控制处理的种子相比,在所有的三种条件下,使用化学控制加解淀粉芽孢杆菌RTI301的接种具有超过玉米平均产量的效果。统计相关度(字母)基于P=0.1。值得注意的是,在用丝核菌接种的实验中,对比单独的化学控制,RTI301加化学品控制中观察到每英亩40.1蒲式耳的非常大的产量益处。另外,分别以禾谷镰孢菌和自然疾病压力分别进行人工接种的试验,每英亩产量分别增加3.3蒲式耳、8.4蒲式耳。总之,用化学控制加RTI301的处理在三个实验中都得到了非常大的产量增加,并且用丝核菌接种玉米植株中的实验的产量增加非常大。
[0301] 表XII未处理的玉米(UTC)、用化学控制(CC)处理的玉米、和用化学控制加5×10+5cfu/种子的比例的解淀粉芽孢杆菌RTI301处理的以蒲式耳/英亩计的玉米的产量和产量增加。
[0302]
[0303] 实施例14
[0304] 解淀粉芽孢杆菌RTI301与FRACTURE的组合对病原体真菌的拮抗作用
[0305] 在体外平板试验中进行研究以确定解淀粉芽孢杆菌RTI301菌株增强FRACTURE(CONSUMO EM VERDE(CEV),BIOTECNOLOGIA DAS PLANTAS S.A.,葡萄牙)控制真菌植物病原体的拮抗能力的表现。FRACTURE是一种基于植物提取物的制剂,作为活性成分含有20%BLAD多肽。所述BLAD多肽是来自甜羽扇豆(白羽扇豆)的天然产生的种子储藏蛋白,其通过引起真菌细胞壁损伤和扰乱内细胞膜来对易受影响的真菌病原体起作用。
[0306] 在869琼脂平板或869+1%FRACTURE琼脂平板上并排生长所述细菌分离株和病原真菌,实施了用于评价相对于植物真菌病原体的拮抗作用的平板试验。在每个平板的对侧,将20μl的含有1×108CFU/ml或1x109CFU/ml的RTI301孢子溶液点样在距离板的中心4厘米处。随后,将20μl真菌孢子溶液或接种真菌菌丝体的琼脂塞放置在板的中心。将板在25℃下孵育7天,并定期检查生长行为,例如生长抑制、小生境占有(niche occupation)或没有影响。
[0307] 图8A-8F(禾谷镰孢菌)和图9A-9F(尖镰孢古巴专化型)示出了解淀粉芽孢杆菌RTI301与FRACTURE的组合提供的对禾谷镰孢菌和尖镰孢古巴专化型拮抗活性的结果。
[0308] 图8A-8F是在存在和不存在FRACTURE的情况下显示解淀粉芽孢杆菌RTI301对禾谷镰孢菌的控制的图像。A)869琼脂平板上禾谷镰孢菌的生长;B)具有20μl的分别含有1×108CFU/ml(左)或1×109CFU/ml(右)的RTI301孢子溶液的869琼脂平板上的禾谷镰孢菌的生长;C)20μl的分别含有1×108CFU/ml(左)或1×109CFU/ml(右)的解淀粉芽孢杆菌RTI301孢子溶液在869琼脂平板上的生长;D)869+1%FRACTURE琼脂平板上的禾谷镰孢菌的生长;E)
20μl的分别含有1×108CFU/ml(左)或1×109CFU/ml(右)的RTI301孢子溶液的869+1%
8
FRACTURE琼脂平板上的禾谷镰孢菌的生长。F)20μl的分别含有1×10 CFU/ml(左)或1×
109CFU/ml(右)的解淀粉芽孢杆菌RTI301孢子溶液在869+1%FRACTURE琼脂平板上的生长。
[0309] 图9A-9F是在存在和不存在FRACTURE的情况下显示对解淀粉芽孢杆菌RTI301对尖镰孢古巴专化型的控制的图像。A)869琼脂平板上尖镰孢古巴专化型的生长;B)具有20μl的8 9
分别含有1×10CFU/ml(左)或1×10CFU/ml(右)的RTI301孢子溶液的869琼脂平板上的尖镰孢古巴专化型的生长;C)20μl的分别含有1×108CFU/ml(左)或1×109CFU/ml(右)的解淀粉芽孢杆菌RTI301孢子溶液在869琼脂平板上的生长;D)869+1%FRACTURE琼脂平板上的尖镰孢古巴专化型的生长;E)20μl的分别含有1×108CFU/ml(左)或1×109CFU/ml(右)的RTI301孢子溶液的869+1%FRACTURE琼脂平板上的尖镰孢古巴专化型的生长。F)20μl的分别含有1×108CFU/ml(左)或1×109CFU/ml(右)的解淀粉芽孢杆菌RTI301孢子溶液在869+
1%FRACTURE琼脂平板上的生长。
[0310] 结果显示869琼脂培养基中1%FRACTURE的存在没有抑制解淀粉芽孢杆菌RTI301的生长。缺乏对RTI301的抑制正好与其中存在1%FRACTURE确实抑制菌株生长的其他解淀粉芽孢杆菌菌株观察到的结果相反。因此,尽管向869培养基中加入1%FRACTURE导致禾谷镰孢菌和尖镰孢古巴专化型的生长减少,但是没有实现完全抑制真菌生长。但是,解淀粉芽孢杆菌RTI301导致了对真菌(禾谷镰孢菌和尖镰孢古巴专化型)的生长的额外的抑制。因此,解淀粉芽孢杆菌RTI301可用于增强FRACTURE的表现。对黄曲霉的控制也观察到类似的结果(数据未显示)。
[0311] 实施例15
[0312] 解淀粉芽孢杆菌RTI301分离株的新代谢物的鉴定
[0313] 之前报道了五类芬枯草菌素型代谢物和脱羟基芬枯草菌素型代谢物是由包括解淀粉芽孢杆菌的微生物种类生产的(例如参见Li,Xing-Yu,等,2013,J.Microbiol.Biotechnol.23(3),313–321;Pecci Y,等2010,《质谱(Mass Spectrom.)》,45(7):772-77.)。这些代谢物、环状脂肽是还含有脂肪酸基团的环状肽分子。芬枯草菌素和脱羟基芬枯草菌素型代谢物的五个类型记作A、B、C、D和S。这些代谢物的骨架结构和五类中的每一类的特异性氨基酸序列示于图10。
[0314] 解淀粉芽孢杆菌RTI301生产的芬枯草菌素和脱羟基芬枯草菌素型代谢物使用UHPLC-TOF MS进行分析。将30℃下在M2培养基中生长6天后的RTI301菌株生产的芬枯草菌素型代谢物的分子量与芬枯草菌素和脱羟基芬枯草菌素型代谢物预期的理论分子量相比较。另外,为了确定RTI301菌株生产的多种芬枯草菌素型代谢物的氨基酸组成,对先前通过UHPLC-TOF MS鉴定的每种芬枯草菌素型代谢物进行使用LC-MS-MS的肽测序。藉此,测得所述解淀粉芽孢杆菌RTI301产生了芬枯草菌素A、B、C、D和S以及脱羟基芬枯草菌素A、B、和C。令人惊讶的是,除了这些已知的化合物,测得RTI301菌株还产生了之前未鉴定的这些化合物的衍生物。
[0315] 例如,确定解淀粉芽孢杆菌RTI301菌株生产了芬枯草菌素类化合物和脱羟基芬枯草菌素类化合物,其中环状肽链8位上的L-异亮氨酸(在图10中称为X3)被L-甲硫氨酸替代。新的芬枯草菌素和脱羟基芬枯草菌素种类在此被称为MA、MB和MC,是指A、B和C类的图10中的X3的L-异亮氨酸被L-甲硫氨酸替代的衍生物。新鉴定的分子用粗体示于图10和下表XIII。
[0316] 进一步确定RTI301菌株产生另外一类之前尚未鉴定的芬枯草菌素和脱羟基芬枯草菌素。在该类中,芬枯草菌素B和脱羟基芬枯草菌素B的L-异亮氨酸(图10中的X3位)被L-同型半胱氨酸(Hcy)替代。这些之前未鉴定的芬枯草菌素和脱羟基芬枯草菌素代谢物在此称为芬枯草菌素H和脱羟基芬枯草菌素H示于图6和表XIII。
[0317] 进一步确定RTI301菌株产生另外一类未鉴定的芬枯草菌素和脱羟基芬枯草菌素代谢物。在该类中,环形肽骨架结构的位点4处的氨基酸(图10中的位点X1)被L-异亮氨酸替代。这些之前未鉴定的代谢物在此称为芬枯草菌素I和脱羟基芬枯草菌素I并示于图10和表XIII。
[0318] 之前报道的芬枯草菌素型和脱羟基芬枯草菌素型脂肽和新鉴定的代谢物的氨基酸序列的汇总在以下的表XIII中提供。
[0319] 表XIII解淀粉芽孢杆菌RTI301中的芬枯草菌素型脂肽的UHPLC-TOF MS鉴定的汇总。
[0320]
[0321] 实施例16
[0322] 分离的RTI301的脂肽代谢物的抗微生物活性
[0323] 将来自解淀粉芽孢杆菌菌株RTI301的拮抗性脂肽从RTI301废发酵肉汤中分离并显示出保留其活性。
[0324] 在本实验中,根据以下文献中描述的步骤,将解淀粉芽孢杆菌RTI301培养上清液酸化至pH2:Smyth,TJP等,2010,“Isolation and Analysis of Lipopeptides and High Molecular Weight Biosurfactants.”《和脂质微生物手册(Handbook of Hydrocarbon and Lipid Microbiology)》中,K.N.Timmis(编辑).3687-3704页。通过UHPLC-TOF MS分析脂肽的回收,并测试了其对于灰葡萄孢和禾谷镰孢菌的拮抗活性。
[0325] 将RTI301在M2生孢培养基中在30℃下培养6天,将废发酵肉汤(301-SFB)以18,514g离心20分钟以除去孢子。随后通过加入浓HCl将上清液酸化至pH2.0,并在4℃下过夜沉淀。随后将样品以18,514g离心20分钟,得到固体粗脂肽。将沉淀物冻干过夜,溶解在原始体积的M2培养基中,并通过LCMS分析。大量的伊枯草菌素(C14,C15,C16)、表面活性肽(C12,C13,C14,C15,C16,C17)、芬枯草菌素(A,B,C,D,S)被提取、整合、和总结,以比较来自每个样品的脂肽的相对丰度。图11是显示在酸沉淀后从RTI301废发酵肉汤(SFB)中回收的脂肽的百分数的图。术语“301-AP-沉淀”和“301-AP-上清液”分别指离心的SFB酸沉淀后获得的重悬的沉淀和上清液。图11中的图中的结果显示脂肽总量的80%通过酸沉淀被回收。伊枯草菌素35%被沉淀,同时59%的伊枯草菌素,没有通过酸沉淀方法回收。使用酸沉淀100%回收了表面活性肽和芬枯草菌素。
[0326] 为了确认LCMS结果与拮抗活性的相关性,通过LCMS分析对相同的样品进行生物测定。对于生物测定,将20μl的灰葡萄孢或禾谷镰刀菌接种物点样在平板中间,其中分别用10μl、20μl和40μl等分试样中的301-AP-沉淀。检测抗真菌活性,并在30℃孵育5天或7天后分别对灰葡萄孢和禾谷镰孢菌进行检查。结果显示酸沉淀样品(301-AP-沉淀)对灰葡萄孢和禾谷镰孢菌均具有与起始废发酵肉汤类似的拮抗活性水平。生物测定结果与LCMS数据良好相关。
[0327] 参考文献
[0328] 本文引用的所有出版物、专利申请、专利和其他参考文献都通过引用全文纳入本文。
[0329] 虽然通过阐述和举例的方式详细描述了上述主题以清晰理解,但本发明技术人员应理解可在权利要求书范围内实施某些改变和修改。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