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涡轮机 / 涡轮 / 核心罩 / 带热熔保险的智能燃气灶

带热熔保险的智能燃气灶

阅读:306发布:2021-07-11

专利汇可以提供带热熔保险的智能燃气灶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实用新型智能 燃气灶 ,是一种带热熔保险装置的全自动智能燃气灶,测温头从内层燃烧盘的中心孔内伸出,高度由 弹簧 自动调整,不改变现有灶具的操作方式,由微电脑构成的控制系统,能对各种材质的锅型实施烧开 水 、焖饭、蒸、煮、炖、煎、炸、炒的有效控制,系统具有自我故障监控及保护能 力 ,自动识别 探头 的断路、 短路 、 信号 通道故障、电磁 阀 驱控 电路 失控、并启动强制保护关机电路,在系统完全失控时,设在测温探头内的热熔保险在锅内 温度 升高到接近油温燃点之前熔断,强制切断主控 电磁阀 的电源,达到防失火的目的。,下面是带热熔保险的智能燃气灶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有一种带热熔保险的智能燃气灶,其特征是在双层燃烧盘的内层燃烧盘 的中心开有穿孔,在内层燃烧盘的中心孔内,设置有多功能测温探头,在测温探 头内装有热电偶和热熔保险,在燃气灶的台面上设有操作面板及显示器,和多功 能手动气体调节手柄,在操作面板的下面装有系统控制板,由单片机构成核心 控制系统,和由运算放大器构成故障监测系统,单片机外挂,输出控制,声讯报 警,A/D转换,键盘电路,显示器和点熄火电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燃气灶,其特征是用于温度探测的探头,由测 温头和隔热罩两部分组成,在测温头和隔热罩的底部,分别装有导向筒和弹簧, 在测温头的顶部,装有感温帽,感温帽内装有热电偶和热熔保险,感温帽与测温 探头外罩之间留有间隙,其间隙用隔热材料填充,测温头与隔热罩之间也留有间 隙,其间隙用隔热材料填充,测温头与隔热罩相互独立,为滑动配合,测温头和隔 热罩都通过其底部的导向筒与探头基座固定在一起,基座用螺丝固定在灶具的 底板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燃气灶,其特征是热电偶的正端接R1和R3,R1 的另一端接电源正极端,R3的另一端接运放IC1的3脚和C1,热电偶的负端接D1 的负端和R6,D1的正端接R5和R8,R8的另一端接电源正极,R5的另一端接R6的另 一端和R2、R4,而R2的另一端接电源负极,R4接运放IC1的2脚和R7与C1的另一 端,R2的另一端接运放IC1的1脚和电阻R9、R10、R11、R12、R44,热电偶的正端同时 还接R15和R16,R15的另一端接电源正极,R16的另一端接运放IC2的3脚和C3,热 电偶的负端同时还接D3的负极和R19,D3的正极接R21和R18,R21的另一端接电源 正极,R18的另一端接R17、R19和R47,R17的另一端接电源负极,R47的另一端接运放 IC2的3脚和C3的另一端和R20,R20的另一端接运放IC2的1脚和R22、R23、R24、R25 和R26。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燃气灶,其特征是A/D转换由运放IC1的5、6、 7脚与单片机共同完成,温度信号经R9接到IC1的5脚,IC1的6脚接R13和二极管 D40的正极端和C2的正极端,C2的负端接电源负极,D40的负极接R79,R79的另一端 接R13的另一端和IC5的2脚,IC5的1脚接单片机的P3.0脚,运放IC1的7脚接D41的 负极端,D41的正极端接单片机的P3.3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燃气灶,其特征是其故障监控由运放IC2的1、 2、3、8、9、10脚和运放IC1的8、9、10脚,以及运放IC4,三极管BG2、BG9,快熔电气 保险管Q1构成,运放IC1的10脚接R10,R10的另一端接IC1的1脚和R7,运放IC1的 9脚接R29和R30,R29的另一端接电源正极,R30的另一端接电源负极,运放IC1的8 脚接R14,R14的另一端接D52和D2的正极,D2的负极接BG2的基极,D52的负极接 BG9的集电极和R102以及D51的负极,R102的另一端接电源正极,BG9基极接R101,B G9的发射极接电源负极,R101的另一端接IC5的10脚,IC5的11脚接BG1的发射极, 运放IC2的10脚接R23,R23的另一端接IC2的1脚,运放IC2的9脚接R31和R32,R31 的另一端接电源正极,R32的另一端接电源负极,运放IC2的8脚接D5的正极端和 D51的正极,D5的负极接D2的负极和D47的负极以及BG2的基极和R59、D7的负极 和R59,运放IC4的3脚接R34,R34的另一端接电源负极,运放IC4的2脚接R33和 R24,R24的另一端接运放IC2的1脚,R33的另一端接运放IC4的1脚和IC4的6脚,IC4的 5脚接R11,R11的另一端接运放IC1的1脚,运放IC4的7脚接D6的正极端,D6的负 极端接R59和D7的负极,运放IC4的10脚接R36,R36的另一端接电源负极,运放IC4 的9脚接R35和R12,R12的另一端接运放IC1的1脚,R35的另一端接运放IC4的8脚 和IC4的13脚,运放IC4的12脚接R25,R25的另一端接运放IC2的1脚,运放IC4的 14脚接D7的正极端,D7的负极接R59和D6的负极,R59的另一端接BG2的基极,BG 2的发射极接电源负极,BG2的集电极接R104,R104的另一端接BG1的集电极和电气 保险管Q1,Q1的另一端接电源的正极,探头监控由运放IC2的1、2、3、5、6、7脚构 成,运放IC2的1脚把热电偶回路中的断线信号送到运放IC2的10脚,运放IC2的5 脚接R83、R84、R22,R22的另一端接运放IC2的1脚,R83的另一端接电源正极,R84的 另一端接电源负极,运放IC2的6脚接R27、R28,R27的另一端接电源正极,R28的另 一端接电源负极,运放IC2的7脚接电阻R82,R82的另一端接C16的正极端和D4的 正极端和D42的正极,C16的负极接电源负极,D4的负极端接运放IC3的3脚,D42的 负极接IC5的8脚和D50的负极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燃气灶,其特征是其输出控制由主控电磁阀 驱控电路和大火控电磁阀驱控电路组成,其中,主控电磁阀驱控电路由单片机IC6 的P2.0脚接IC5的13脚,IC5的12脚接二极管D5的正极端和D45的负极,D45的正极 接D47和D46的正极端以及R103,R103的另一端接电源正极,D46的负极接D36的负极 和BG1的发射极,D5的负极接运放IC3的3脚和R54、R55、D44、D15的负极端,R54的另 一端接电源正极,R55的另一端接电源负极,D15的正极接IC5的12脚和D45的负极 以及D44的负极,D44的正极接D43的正极和S9,S9的另一端接电源正极,运放IC3的 2脚接R56、R57和D18的负极,R56的另一端接电源正极,R57的另一端接电源负极, D18的正极端接继电器J1的常开触点的出线端,运放IC3的1脚接IC5的9脚、二极 管D16的正极端和R75,IC5的8脚接D50和D42的负极,D42正极接R82,D50的正极接 IC6的P2.3脚,D16的另一端接IC3的3脚,R75的另一端接光耦BL1的进线控制端,光 耦BL1的输出端接R58和BG1的基极,R58的另一端接电源正极,BG1的集电极接电 气保险丝Q1,Q1的另一端接电源正极,BG1的发射极接主控电磁阀L1的高阻端和 二极管D36的负极端、D23的负极端以及D46的负极端,主控电磁阀L1的低阻端接 D17的负极端,D17的正极端接继电器J1的常开触点的出线端,主控电磁阀L1的接 地端接热熔保险Q2,热熔保险Q2的另一端接电源的负极,D36的正极端接电源负 极,D23的正极端接R69和D22的正极端,D46的负极接D47的正极,大火控制电磁阀 驱控电路由单片机IC6的P2.1脚接IC5的5脚,IC5的6脚接D8的正极端,D8的负极 接运放IC1的12脚和R38、R40和二极管D24的负极端,R38的另一端接电源正极,R40 的另一端接电源负极,运放IC1的13脚接R37、R39和二极管D11的负极,R37的另一 端接电源正极,R39的另一端接电源负极,D11的正极端接继电器J2的常开触点的 出线端,运放IC1的14脚接R76和D9的正极端,D9的负极端接IC1的12脚,R76的另 一端接光耦BL2的进线控制端,光耦BL2的集电极接R41和BG4的基极,R41的另一 端接电源正极,BG4的集电极接电源正极,BG4的发射极接D37的负极端和大火控 制电磁阀L2的高阻端,大火控制电磁阀L2的低阻端接D10的负极,D10的正极接继 电器J2的常开触点的出线端,大火控制电磁阀L2的接地端接电源负极,熄火电路 由运放IC3的5、6、7、8、9、10脚和BG3、R60、R61、R62、R63、R64、R65、R66、R67、R68、R69、 D21、D20、D22、D23、D13、D14以及C6、C7和熄火控制器组成,IC3的5脚接R61和R63,R61 的另一端接电源正极,R63的另一端接电源负极,IC3的6脚接R60、R62、D21,R60的 另一端接电源正极,R62的另一端接电源负极,D21的负极接D31、D32、D33、D34、D35 的负极。IC3的7脚接R64,200度油温关大火电路由运放IC3的12、13、14脚、R70、R71 、R26和D24组成,运放IC3的12脚接R26,R26的另一端接运放IC2的1脚,运放IC3 的13脚接R70、R71,R70的另一端接电源正极,R71的另一端接电源负极,运放IC3的 14脚接D24的正极,D24的负极接运放IC1的12脚,熄火监测电路由运放IC3的10 脚接R65、R73和熄火控制器,R65的另一端接电源正极,R73的另一端接电源负极,运 放IC3的9脚接R66、R67,R66的另一端接电源正极,R67的另一端接电源负极,运放 IC3的8脚接R68和D22的负极端,R68的另一端接D14的正极端和C7的正极端,D14 的负极接运放IC3的3脚,C7的负极接电源负极端,D22的正极端接D23的正极,D13 的正极和R69,D13的负极接运放IC3的5脚,D23的负极接主控电磁阀的高阻端,R69 的另一端接电源正极。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燃气灶,其特征是本实用新型智能燃气灶的键 盘电路由S1、S2、S3、S4、S5、S6、S7、S8、S9以及D25、D26、D27、D28、D29、D31、D32、D33、D34 、D35、D44D43和R83、R84、R85、R86、R87、R88、R89、R90,以及单片机IC6的P0口组成,IC6 的P0.0接D29的正极和R83,R83的另一端接电源正极,D29的负极端接D31的负极和 S1,S1的另一端接电源负极,Ic6的P0.1脚接D28的正极和R84,R84的另一端接电源正 极,D28的负极接D32的负极和S2,S2的另一端接电源负极,IC6的P0.2脚接R85和D27 的正极端,R85的另一端接电源正极,D27的负极端接D33的负极和S3,S3的另一端 接电源负极,IC6的P0.3脚接R86和D26,D26的负极接D34的负极和S4,S4的另一端接 电源负极,IC6的P0.4脚接R87和D25的正极,D25的负极接D35的负极和S5,S5的另一 端接电源负极,同时D31、D32、D33、D34、D35的正极连在一起接R45和C14的负极,C14 的正极和R15的另一端连在一起接继电器J1和D30的正极端和C8,C8的另一端接 D30的负极端和继电器J1的另一端,并接电源的正极。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燃气灶,其特征是本实用新型智能燃气灶的 多功能气体调节阀的手柄上设置有大火启动开关S10,其S10的一端接C4的负极 和R46,S10的另一端接电源负极,C4的正极接R46的另一端和继电器J2以及D12的 正极和C5,C5的另一端接D12的负极和J2的另一端,并接电源正极,暂停开关S9接 二极管  D43的正极和D44的正极,D44的负极接运放IC3的3脚,D43的负极接IC6 的复位电路,S9的另一端接电源正极。

说明书全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智能燃气灶,一种带热熔保险装置的,由单片机控制的 智能燃气灶。

背景技术

传统的燃气灶由于设有自动温度控制装置,在灶具的使用过程中,人员必须 长时间照看,否则会带来不安全的隐患,无形中给使用者造成不小的心理压
为了克服现有燃气灶的缺点,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带热熔保险装置的由 单片机控制的智能燃气灶。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设置自动温度控制系统 对烹饪的全过程进行自动温度控制,同时设置故障监控,安全保护系统,对自动 控制系统进行故障监控,实施故障保护强制关机。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方法是:在双层燃烧盘中的内层燃气盘的中心开有穿孔, 在其中心孔中装有多功能测温探头,在其测温探头内,设置有用于测温的热电偶 和用于超温保护的热熔保险。该热熔保险串联在主控电磁的供电回路中,在燃 气灶的台面上,设有多功能手动气体调节阀和控制键盘以及显示器,在控制板上 装有单片机控制系统,在内层燃烧盘的外缘两边,分别装有点火头和熄火探头, 在控制系统中,还设置有故障监控及超温保护电路
本实用新型的测温由热电偶,运算放大器Ic1的1、2、3脚及R1、R2、R3、R4、R5 、R6、R7、R8、C1、D1组成,热电偶的正端接电阻R1和R3,热电偶的负端接电阻R6和 二极管D1的负端,R8一端接电源正极,另一端接R5和二极管D1的正极端。
运算放大器Ic1的5、6、7脚与单片机的P3.0和P3.2脚以及Ic5的1、2脚以及R79 、R13、D40、C2、R80、D41组成A/D转换电路,温度信号由R9接入Ic1的5脚,单片机 P3.0脚接Ic5的1脚,单片机的P3.2脚接二极管D41的正极端,D41的负极端接运放 Ic1的7脚。
本实用新型智能燃气灶的键盘控制及显示器电路,由单片机的P1口和P2.4、 P2.5、P2.6以及显示器、三极管BG6、BG7、BG8、二极管D25、D26、D27、D28、D29、、D31、D32 、D33、D34、D35、R83、R84、R85、R86、R87、R88、R89、R90、R91、R92、R93、R94、R95、R96、R97、R98 以及S1、S2、S3、S4、S5、S6、S7、S8、S9组成,S1、S2、S3、S4、S5、S6、S7、S8的一端接地,S1接 D29和D31的负极端,D29的正极端接P0.0脚,S2接D28和D32的负极端,D28的正极端 接P0.1脚,S3接D27和D33的负极端,D27的正极端接P0.2脚,S4接D26和D34的负极端, D26的正极端接P0.3脚,S5接D25和D35的负极端,D25接P0.4脚,S6接电阻R88和P0.5脚 ,S7接电阻R89和P0.6脚,S8接电阻R90和P0.7脚,S9的一端接电源正极,另一端接 D43和D44的正极端。
按键S6、S7、S8为定时设定键,其中S6为定时的启动/取消键,S6是一个复合 键,第一次按下该键为启动定时功能,再次按下该键为取消定时功能,S7为增加定 时设置键,S8为减少定时设置键。
按键S1为开选择及启动键,S2为闷饭选择及启动键,S3为蒸/煮选择及启动 键,S4为炒菜选择及启动键,S5为煎/炸选择及启动键,S9为暂停键。
按键S3与定时功能联动,当按下S3时,同时就启动了定时功能,此时,显示器 开始闪烁,提示输入需定时的时间,一旦输入了时间值,系统会在锅内水开时自 动启动倒计时定时功能,所以蒸/煮功能设置为必须由定时功能配合工作,因而 当选择了蒸/煮功能后,如果在之后的10秒内,还未设置定时的时间值,或者虽 设置了时间值,但在倒计时定时的过程中,按下了取消键,系统将立即关机,即: 蒸/煮功能必须同定时功能联动才能正常工作。
本实用新型智能燃气灶的执行驱控电路,分为主控电磁阀驱控电路和大火 启停电磁阀驱控电路。
主控电磁阀驱控电路,由单片机的P2.0脚和P2.3脚以及Ic5的8、9、12、13脚和 二极管D15、D16、D18、D36、D44、D43、D45、R54、R55、R56、R57、R75、R58、光耦BL1、BG1、电 气保险管Q1和热熔保险Q2以及继电器J1和继电器J1的常开触点J1-1、D17、D30、C8 、C14、R45和S9组成,其中S9是暂停开关,当按下S9时系统将自动停机,S9的一端接 电源的正极,另一端接D43和D44的正极,D44的负极接Ic3的3脚。
当S1、S2、S3、S4、S5这几个功能选择开关中的任一个被按下时,电容C14的负 极端与地接通,继电器J1得电吸合,J1的常开触点闭合,主控电磁阀通过D17得电 导通,同时运放Ic3的2脚经D18得高电平,使Ic3的1脚输出低电平,此时光耦BL1 通过R75获得低电平而截止,故BG1的基极因光耦BL1截止获高电平,使BG1饱和 导通,使主控电磁阀的维持线圈得电,保持主控电磁阀的导通,当S9按下或功能 任务完成,单片机通过Ic5的13脚给出关机信号时,Ic3的3脚获得高电平,从而使 光耦BL1导通,BG1截止,主控电磁阀失电关闭。
大火启停电磁阀驱控电路,由单片机的P2.1脚和Ic5的5、6脚,Ic1的12、13、 14脚,以及D8、D9、D37、D10、D11、D12、D53、D54、C5、C4、R46、R41、R76、R37、R38、R39、R40 以及大火控制电磁阀和BG4,按键S10和光耦BL2组成。
当S10按下时,C4的负极接地,继电器J2得电吸合,J2-1闭合,大火控制电磁阀得 电导通,同时Ic1的13脚得高电平,使光耦BL2因输入为低电平截止,从而使BG4 饱和导通,使串联在BG4发射极回路中的大火控制电磁阀的维持线圈得电,在蒸/ 煮,闷饭时,因锅内水烧开时,单片机通过P2.1脚和Ic5的5,6脚向Ic1的12脚发 出关闭大火控制电磁阀的指令。
在煎/炸功能时,当锅内温度升高到200度时,运放Ic3的14脚通过D24向 Ic1的12脚发出关闭大火控制电磁阀指令。
当大火控制电磁阀关闭,灶上只留下内层燃烧盘继续工作,直至功能任务完 成,主控电磁阀关闭,系统关机。
在上述过程中,当锅内温度再次下降到200度以下时,可人工手动再次启动 大火控制电磁阀。
本实用新型智能燃气灶的点,熄火控制电路由运放Ic3的5、6、7、8、9、10脚、 熄火控制器以及R60、R61、R62、R63、R64、R65、R66、R67、R68、D21、D20、D13、D14、D22、D23 、R69、C6以及外接点火器和点火头、熄火控制器以及BG3组成。
点火时,按下S1、S2、S3、S4、S5其中任一键时,运放Ic3的6脚径D21被拉至低电 平,于是Ic3的7脚输出高电平,三极管BG3饱和导通,点火器得电开始点火,在 烹饪的过程中,灶具突然熄火时,运放Ic3的9脚因熄火控制器来的低电平,使 Ic3的10脚的电位上升,从而使运放Ic3的3脚通过D14得高电平,使光耦BL1导 通,BG1因基极电位接近为0V而截止,使主控电磁阀失电关闭,同时由D22、D23和 R69组成的与电路,因D23接于主控电磁阀获低电平,使与门电路输出低电平,并 通过接于运放Ic3的5脚的D13,使Ic3的5脚为低点平,封了点火电路,系统完 成关机,但是如果主控电磁阀的控制电路故障,不能完成关机任务,造成主控电 磁阀继续导通时,此时由D22、D23、R69组成的与门电路输出高电平,并径D13使运 放Ic3的5脚为高电平,从而使BG3进入饱和导通,使点火器得电,点火头重新点 火,直至复燃,因此时主控电磁阀的驱控电路故障,不能执行关机任务,故障监控 系统中的超温保护强制关机电路,在锅内温度超过250度而强制烧断串联在主 控电磁阀供电回路中的电气快熔保险丝Q1,切断主控电磁阀的供电源,达到强制 关机的目的,另外,如果整个自控系统已完全失控,此时,设在探温头中的热熔保 险Q2在锅内温度接近油的燃点之前,自动熔断,达到强制关机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智能燃气灶,设置了故障监控及超温保护关机电路,该电路由运 放Ic2的1、2、3、8、9、10和运放Ic1的8、9、10脚以及运放Ic4和BG2电气快熔保险 管Q1热熔保险Q2以及R42、R43、R15、R16、R17、R18、R19、R20、R47、R21、R33、R34、R35、R36 、R14、R81、R59以及二极管D39、D3、D2、D51、D52、D5、D6、D7组成。
当信号通道出故障时,由运放Ic1的1脚径电阻R12、R11和由运放Ic2的1脚 径电阻R24、R25向运放Ic4所提供的信号失去平衡时,故障监控电路向BG2输出高 电平,使BG2饱和导通,使电气保险丝过电流烧断,从而使串联在保险丝支路中的 主控电磁阀失电关闭,达到强制关机的目的。
当主控电磁阀驱控电路故障,不能关闭主控电磁阀时,由D45、D46、D47、R103组 成的与门电路输出高电平,经C17延时后,驱动BG2进入饱和状态,从而烧断电气 快熔保险Q1,强制切断主控电磁阀的电源,达到防失火的目的。
测温头监控电路由运放Ic2的1、2、3、5、6、7脚以及R15、R16、R17、R18、R19、R20 、R47、R21、R22、R27、R28、R82、R99、R100和二极管D3、D4、D42、C16、C5组成,当热电偶开 路,Ic2的1脚输出高电平,使主控电磁阀关闭,达到保护性关机的目的,当热电偶 短路时,Ic2的7脚输出高电平,径电阻R82对C16充电,充电延时2分钟后,主控电 磁阀关闭,达到保护性关机的目的。
超温保护分两种情况,一种由设在测温头内的物理方式的保险热熔保险作 灶具的最后一道防火装置,在电路上还设置有由运放Ic1的8、9、10脚和Ic2的8、 9、10脚以及R29、R30、R10、R23、R31、R32、R59、R81、R14和三极管BG2,二极管D2、D5、 D51、D52以及电气保险管Q1组成的超温保护电路,当系统失控至使锅内温度超 油温限位20度仍不能自动关机,或主控电磁阀的驱控电路不能正常工作造成主 控电磁阀不能关闭时,超温保护电路因锅内温度超过250度输出高电平使BG2饱 和导通,使串联在主控电磁阀供电回路中的电气保险丝Q1因短路而烧断,至使主 控电磁阀失电关闭,达到强制关机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智能燃气灶的主电磁阀驱控电路故障监控及强制关机电路由 Ic5的12、13脚、D45、D46、D47、D17、R103以及BG2组成,当主电磁阀驱控电路失控, 不能关闭主电磁阀时,BG2的基极经D47和C17获高电平,强制烧断电气快熔保险 丝Q1,达到防失火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智能燃气灶的油温限位关机电路由运放Ic2的12、13、14脚以及 R42、R43、R44和二极管D39组成,当锅内温度升高到油温限位的温度设定值240度 时,Ic1的14脚输出高电平,通过Ic3的3脚使Ic3的1脚输出高电平,光耦BL1导 通使BG1截止,主控电磁阀失电关闭,达到关机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智能燃气灶的声讯报警电路由单片机的P2.2脚和Ic5的3、4脚和 BG5以及R48和声讯报警器组成,当烹饪功能完成时,单片机发出关机指令的同时 启动声讯报警,直到系统重新启动或关机,报警停止。
本实用新型智能燃气灶的多功能手动气体调节阀,是一个三功能开关,它即 是气体调节开关,又是系统电源开关和大火启动开关,当向左开始旋转气体调节 阀手柄时,套在手柄上的开关压环随之旋转,使压环的凸起部分压下微动开关, 系统得电,再继续左旋转,可调节气阀的进气大小,当向下压动手柄时可,大火控 制电磁阀得电,也就启动了大火功能。
本实用新型智能燃气灶的电源电路由三端稳压Ic7,以及R78、D38、D19、D49、 R77、C9、C10、C11、C12、C13组成,当外接随身听式的稳压电源时,系统由外接交流电 供电,当外接交流停电时,二极管D49由原先处于负电压截止转换到处于正向导 通,系统自动转接到由机内电池供电。
本实用新型智能燃气灶由单片机构成核心控制电路,设有,开水,闷饭,蒸/ 煮,炒菜,煎/炸,和定时关机功能。
本实用新型智能燃气灶的有益效果是,在开水,闷饭,蒸/煮操作时,可实施 全自动控制,在炒菜,煎/炸操作时,可由单片机及外围电路,实施干锅保护和油 温限位保护关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智能燃气灶的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智能燃气灶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智能燃气灶的探头总成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智能燃气灶的探头外隔热罩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智能燃气灶的测温探头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智能燃气灶的键盘,显示器,及声讯电路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智能燃气灶的测温,信号放大,油温限位,和大火驱控电 路,A/D转换电路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智能燃气灶的故障监控及保护关机电路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智能燃气灶的输出控制,及点,熄火电路图,电源电路。
图1中4,外燃烧盘  5,内燃烧盘  8,点火头  10,测温探头  11,熄火 探头  31,锅架
图2中  1,气阀调节开关  2,大火控制电磁阀  3,电池盒  4,外燃烧盘 5,内燃烧盘  6,点火器  7,主控电磁阀  8,点火头  9,锅架  10,测温探 头  11,熄火探头  12,系统控制板  13,键盘及显示器
图3中  14,基座  15,外弹簧  16,外隔热罩  17,外隔热罩导向滑 环  18,隔热
19,外隔热罩  20测温头外罩  21,感温帽  22,探头隔热层  23,探头 导向座
24探头内弹簧  25,护套管  26,引出线  27,热电偶  28,热熔保险 29,固定螺孔  30,探头固定螺丝
图4中  14,基座  15,外弹簧  16,外隔热罩导向座  17,外隔罩导向 滑环  18,隔热石棉  19,外隔热罩  29,固定螺孔  30探头固定螺丝
图5中  20,探头外罩  21,感温帽  22,探头隔热层  23,探头导向 座  24,探头内弹簧  25,护套管  26,引出线  27,热电偶  28,热熔保 险
具体实施例
在图1中,有一个智能燃气灶,灶上设有外燃烧盘(4),内燃烧盘(5),探头总 成(10),锅架(27),气体调节开关(1),点火头(8),操作键盘及显示器(13),在操 作键盘的下面,装有系统控制板,在灶具内部设置有主控电磁阀(2),大火控制电 磁阀(7)和点火器(6),电池盒(3),本实用新型智能燃气灶以单片机Ic6为核心控 制器,在控制电路中,设有自动温度控制和故障监控两大部分,在自动温度控制 系统中,设置有温度探测,键盘电路,声讯报警电路,输出控制电路和点火电路, 在故障监控系统中,设置有探头,开路,短路故障监控电路,温度信号通道故障识 别电路,超温保护电路,防意外熄火的熄火关机电路,以及防主控电磁阀失控的 电磁阀故障识别强制关机及熄火复燃电路,以及防故障系统失控的物理热熔保 险装置。
在图3中外隔热罩(16)为圆筒型,并且与基座(14)固定连接,测温探头从基 座内孔穿入外隔热罩中,并在基座底部用探头固定螺杆(30)固定,基座(14)通过 固定螺孔固定在灶具的底板上。
在图4中,外弹簧(15)装在外隔热罩导向座(16)内,在外弹簧(15)的顶端, 装有外隔热罩导向限位滑环(17),该滑环的最高行程受外隔热罩导向座(16)顶 部收口的限位,外隔热罩(19)放在导向限位滑环(17)上面,并受滑环中部凸起的 定位,在外隔热罩(19)的内部,与测温头外罩(20)之间,用隔热石棉(18)填充,并 能使测温头外罩(20)能在外隔热罩(19)内部无阻力的自由活动。
在图5中,探头导向座(23)的内部,装有内弹簧(24),在内弹簧(24)的顶部 装有测温头外罩(20),测温头外罩(20)能在探头导向座内随内弹簧的控制,上下 自由活动,在测温头外罩(20)的顶端内部装有感温帽(21),感温帽(21)与测温头 外罩之间留有间隙,其间隙用隔热材料(22)填充,在感温帽(21)的内部,装有热 电偶(27)和热熔保险(28),热电偶和热熔保险的引出线(26)套在护套管(25)内, 护套管(25)从内弹簧(24)的中心穿过。
在图6中,键盘电路由S1、S2、S3、S4、S5、S6、S7、S8以及电阻R83、R84、R85、R86、R87 、R88、R89、R90、R54、R55和二极管D25、D26、D27、D28、D29、D31、D32、D33、D34、D35、D44 、D43和单片机P0口组成,S1接D29和D31的负极,D29的正极接R83和Ic6的P0.0脚S2 接D28和D32的负极,D28的正极接R84和Ic6的P0.1脚,S3接D27和D33的负极,D27 的正极接R85和Ic6的P0.2脚,S4接D26和D33的负极,D26的正极接R86和Ic6的P0.3 脚,S5接D25和D35的负极,D25的正极接R87和Ic6的P0.4脚,S6接R88和Ic6的P0.5脚, S7接R89和Ic6的P0.6脚,S8接R90和Ic6的P0.7脚,D31、D32、D33、D34、D35的正极连在 一起接C14的负极,R83、R84、R85、R86、R87、R88、R89、R90的另一端连在一起接电源正 极,S1、S2、S3、S4、S5、S6、S7、S8的另一端连在一起接电源负极。
按键S1是开水选择启动键,S2是焖饭选择启动键,S3是蒸/煮选择启动键,S4 是炒菜选择启动键,S5是煎/炸选择启动键,S6是定时功能的启动/取消键,S7是 增加键,S8是减少键,S9是暂停键。按键S6为复合键,第一次按键为启动定时功能, 第二次按该键为取消定时。
在图6中,显示器的八个信号输入脚分别接R91、R92、R93、R94、R95、R96、R97、 R98,显示器的三个片选脚分别接BG6、BG7、BG8的发射极,BG6的基极接R72,BG7 的基极接R105,BG8的基极接R74,BG6、BG7、BG8的集电极连在一起接电源正极, R91,R92,R93,R94,R95,R96,R97,R98的另一端分别对应接Ic6的P1.0、P1.1、P1.2、P1.3、P1.4 、P1.5、P1.6、P1.7脚,R74的另一端接Ic6的P2.6脚,R72的另一端接Ic6的P2.5脚,R105的另 一端接Ic6的P2.4脚。
在图6中,继电器J1的一端接D30的负极和C8以及电源的正极,J1另一端接 D30的正极和C8的另一端以及R45、C14的正极、R45另一端接C14的负极以及D31、 D32、D33、D34、D35的负极端。
在图7中,热电偶QM的正端接R1、R3,热电偶QM的负端接R6和二极管D1 的负极端,运放Ic1的3脚接R3和电容C1,运放Ic1的2脚接R4、R7,运放Ic1的1 脚接R7的另一端和R9、R10和图8中的R11、R12、R44,其中R44的另一端接运放Ic1 的12脚,运放Ic1的13脚接电阻R42、R43,而R42的另一端接电源正极,R43的另一 端接电源负极,运放Ic1的14脚接二极管D39的正极,运放Ic1的10脚接R10,Ic1 的9脚接R29、R30,R29的另一端接电源正极,R30的另一端接电源负极,Ic1的8脚接 D52和D2的正极,D2的负极接R59,D52的负极接BG9的集电极。
在图7中,运放Ic1的5、6、7脚和Ic5的1、2脚以及Ic6的P3.0、P32脚组成A/D 转换电路,由信号放大电路来的温度信号,经R9进入运放Ic1的5脚,Ic1的6脚接 R13、C2、D40,C2的负极接电源负极,R80并联在C2两端,D40的正极接R13和C2的正极 端,D40的负极接R79,R79的另一端接Ic5的2脚和R13的另一端,Ic5的1脚接Ic6的 P3.0脚,运放Ic1的7脚接D41的正极,D41的负极接图6中的Ic6的P3.2脚。
在图7中,D8的负极接运放Ic1的12脚和R38、R40以及D24的负极,运放Ic1 的13脚接R37、R39以及二极管D11的负极端,运放Ic11的14脚接R76和D9的正极 端,D9的负极接Ic1的12脚,光耦BL2的输入控制脚接R76的另一端,光耦BL2的 输出端接BG4的发射极和D37的负极,D37的正极接电源负极,大火电磁阀L2的低 阻启动端接二极管D10的负极,R41接BG4的基极,R41的另一端接电源正极,BG4 的集电极接电源正极,BG4的发射极接大火控制电磁阀L2的高阻端,大火电磁阀 的接地端接电源的负极,D10的正极和D11的正极一同接继电器J2的常开触点的输 出端。
在图7中,S10是大火启动按键,S10的一端接C4的负极和R46,C4的正极和R46 的另一端连在一起接继电器J2和D12的正极和C5,D12的负极和C5的另一端连在 一起后接J2的另一端和电源正极。
在图8中,故障监控电路由运放Ic2的1、2、3、4、5、6、7、8、9、10脚和运放 Ic4组成,热电偶QM的正端接R15、R16,R15的另一端接电源正极,R16的另一端接 Ic2的3脚和C3,Ic2的2脚接R47和R20以及C3,热电偶QM的负端接R19和D3 的负极端,D3的正极端接R18、R21,R21的另一端接电源正极,R18的另一端接R19和 R48的另一端以及R17,R17的另一端接电源负极,运放Ic2的1脚接R20的另一端和 R22、R23、R24、R25、R26,R22的另一端接运放Ic2的6脚,Ic2的5脚接R99、R100,R99的 另一端接电源正极,R100的另一端接电源负极,Ic2的6脚接R27和R128,R27的另一 端接电源正极,R28的另一端接电源负极,Ic2的7脚接R82,R82的另一端接C16的正 极和、D4的正极、D42的正极,D42的负极接R102和BG9的集电极,C16的负极接电源 负极,D4的负极接Ic3的3脚,R23的另一端接Ic2的10脚,Ic2的9脚接R31、R32,R31, 的另一端接电源正极,R32的另一端接电源负极,Ic2的8脚接R81,R81的另一端接 D5和D51的正极,D5的负极接R59,D51的负极接BG9的集电极,运放Ic4的3脚接 R34,R34的另一端接地,Ic4的2脚接R24、R33,R24的另一端接电源正极,Ic4的1脚 接R33的另一端和Ic4的6脚,Ic4的5脚接R11,R11的另一端接图书中的Ic1的 1脚,Ic4的7脚接D6的正极端,D6的负极接R59,运放Ic4的10脚接R36,R36的 另一端接电源负极,Ic4的9脚接R12、R35,R12的另一端接Ic1的1脚,R35的另一端 接Ic4的8脚和Ic4的13脚,Ic4的12脚接R25,R25的另一端接Ic2的1脚,Ic4 的14脚接D7的正极,D7的负极接R59。
在图9中Ic5的13脚接图6中单片机Ic6的P2.0脚,Ic5的12脚接D45的负极 和D15的正极,D45的正极接D47的正极和R103,R103的另一端接电源正极,D47的负 极接BG2的基极,D15的负极接R56、R57、D39和运放Ic3的3脚、以及D16的负极,R56 的另一端接电源正极,R57的另一端接电源负极,运放Ic3的2脚接R54、R55以及 D18的负极,R54的另一端接电源正极,R55的另一端接电源负极,Ic3的1脚接Ic5的 9脚和R75、D16的正极,Ic5的8脚接D50的负极和D42的负极,R75的另一端接光耦 BL1的输入端,光耦BL1的输出端接R58和BG1的基极,BG1的集电极接电气保险 Q1和R104,R104的另一端接BG2的集电极,BG2的发射极接地,BG2的基极接C17的 正极和R59以及D2、D5的负极端,R59的另一端接D6和D7的负极,Q1的另一端接电 源正极,BG1的发射极接主控电磁阀的高阻端和D36的负极和D23的负极,D36的 正极端接电源负极,D23的正极接R69、D22和D23的正极,D46的正极接D47的正极和 R103,R103的另一端接电源正极,主控电磁阀的接地端接热熔保险Q2,热熔保险Q2 的另一端接电源负极,主控电磁阀低阻端接D17的负极,D17的正极接继电器J1的 常开触点J1-1和D18的正极和D20的正极,继电器J1-1的另一端接R77,R77的另一 端接D19的负极,D19的正极接电源开关K以及C9和三端稳压IC7的输入端,BG2的 发射极接电源负极,BG2的基极接R59和C17的正极端,C17的负极接地,R59的另一 端接D6的负极、D7的负极、D5的负极、D2的负极。
在图9中,大火限位关闭电路由运放Ic3的12、13、14脚完成,运放Ic3的12 脚接电阻R26,R26的另一端接运放Ic2的1脚,运放Ic3的13脚接R70、R71,R70的 另一端接电源正极,R71的另一端接电源负极,运放Ic3的14脚接D24的正极,D24 的负极接Ic1的12脚。
在图9中,点火控制电路Ic3的5脚接R61、R63和D19的负极、D13的负极,R61 的另一端接电源正极,R63接电源负极,运放Ic3的6脚接R60、R62以及D21的正极, R60接电源正极,R62接电源负极,D21的负极接二极管D31和D32、D33、D34、D35的负 极,运放Ic3的7脚接R64,R64的另一端接BG3的基极,BG3的集电极接点火器的电 源负端,点火器的电源正极端接电源正极,BG3的发射极接电源负极,运放Ic3的 9脚接R66、R77和D20的负极以及C6的正极,C6的负极接电源负极,R66的另一端接 电源正极,R67的另一端接电源负极,Ic3的10脚接R65和R73、和熄火控制器,R73的 另一端接地,R65的另一端接电源正极,Ic3的8脚接R68和D22的负极,R68的另一端 接C7的正极和D14的正极,C7的另一端接电源负极,D22的正极端接D23和D13的正 极端以及R69,R69的另一端接电源负极。
在图9中S9的一端接D43和D44的正极,另一端接电源正极,D44的负极接Ic3 的脚,D43的另一端接单片机Ic6的复位端,按键S9可在不关闭系统电源和手动气 体调节阀的情况下暂时停机熄火。
在图表中S10的一章接R46和C4的负极,另一端接电源负极,S10可在系统关 闭大火电磁阀之后,重新启动大火电磁阀。
在图9中,BG9的基极接R101,R101的另一端接Ic5的10脚,Ic5的11脚接BG1 的发射极,BG9的发射极接地,BG9的集电极接R102和D51、D52的负极,R102的另一 端接电源正极。
在图9中,D53的负极接C19的正极和D54的正极,D53的正极接继电器J1-1的输 出端,D54的负极接Ic3的5脚。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