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泉水 / 弹簧 / 螺旋弹簧 / 绕簧 / 一种油浸式配电变压器绕组材质无损检测测试夹

一种油浸式配电变压器绕组材质无损检测测试夹

阅读:375发布:2023-02-22

专利汇可以提供一种油浸式配电变压器绕组材质无损检测测试夹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 发明 公开了一种油浸式配电 变压器 绕组材质 无损检测 测试夹,它包括:四孔外板和两通孔内板;四孔外板与两通孔内板通过滑杆进行固定连接;滑杆的两端分别通过六 角 螺栓 固定;四孔外板和两通孔内板的中间还设置有四通孔内板,四通孔内板上还设置有通孔,滑杆穿过通孔将四通孔内板固定在四孔外板和两通孔内板中间,四通孔内板通过滑杆在四孔外板和两通孔内板之间进行滑动;滑杆上穿设有压簧,压簧的两端与四孔外板和四通孔内板固定。本发明取得的有益效果是:克服常规夹具夹持不稳定、夹持尺寸大的问题,夹具包括机械夹持和 数据采集 部分,机械夹持部分保证测量线与变压器导电杆紧密 接触 ,数据采集测量线对接触部位的 温度 和绕组产生的热电势进行采集。,下面是一种油浸式配电变压器绕组材质无损检测测试夹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油浸式配电变压器绕组材质无损检测测试夹,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夹包括有:
四孔外板(1)和两通孔内板(4);所述四孔外板(1)与两通孔内板(4)通过第一滑杆(5)进行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滑杆(5)的两端分别通过六螺栓(8)与四孔外板(1)和两通孔内板(4)固定;
所述四孔外板(1)和两通孔内板(4)的中间还设置有四通孔内板(3),所述四通孔内板(3)上还设置有第一通孔(13),所述第一滑杆(5)穿过第一通孔(13)将四通孔内板(3)固定在四孔外板(1)和两通孔内板(4)中间,所述四通孔内板(3)可通过第一滑杆(5)在四孔外板(1)和两通孔内板(4)之间进行滑动;
所述第一滑杆(5)上还穿设有第一压簧(6),且所述第一压簧(6)的两端分别与四孔外板(1)和四通孔内板(3)固定;
还包括有两孔外板(2),所述两孔外板(2)通过第二滑杆(9)与四通孔内板(3)进行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滑杆(6)的两端分别通过六角螺栓(8)与两孔外板(2)和四通孔内板(3)固定;
所述两通孔内板(4)上还设置有第二通孔(14),所述第二滑杆(9)穿过第二通孔(14)将两通孔内板(4)固定在两孔外板(2)和四通孔内板(3)中间,所述两通孔内板(4)可通过第二滑杆(9)在两孔外板(2)和四通孔内板(3)之间进行滑动;
所述第二滑杆(9)上还穿设有第二压簧(10),且所述第二压簧(10)的两端分别与两孔外板(2)和两通孔内板(4)固定;
所述四通孔内板(3)与两通孔内板(4)的相对端面上设置有用于固定绕线棒(7)的第一卡槽(11);所述两通孔内板(4)与四通孔内板(3)的相对端面上还设置有固定绕线棒(7)的第二卡槽(12)。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浸式配电变压器绕组材质无损检测测试夹,其特征在于,所述四孔外板(1)和两孔外板(2)可为聚醚醚外板。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浸式配电变压器绕组材质无损检测测试夹,其特征在于,所述四通孔内板(3)和两通孔内板(4)可为聚醚醚酮内板。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浸式配电变压器绕组材质无损检测测试夹,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杆(5)和第二滑杆(6)可为304不锈滑杆。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浸式配电变压器绕组材质无损检测测试夹,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压簧(6)与第二压簧(10)可为201不锈钢压簧。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浸式配电变压器绕组材质无损检测测试夹,其特征在于,所述绕线棒(7)可为聚四氟乙烯绕线棒。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浸式配电变压器绕组材质无损检测测试夹,其特征在于,所述绕线棒(7)上可螺旋紧固绕制热电偶的一极。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油浸式配电变压器绕组材质无损检测测试夹,其特征在于,绕线棒(7)上的每圈螺旋电极间距在1.5mm至2mm之间。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油浸式配电变压器绕组材质无损检测测试夹,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电偶的一极可为镍线或铜线。

说明书全文

一种油浸式配电变压器绕组材质无损检测测试夹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油浸式配电变压器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油浸式配电变压器绕组材质无损检测测试夹。

背景技术

[0002] 配电变压器采用材质做绕组,是电公司公司和许多电力用户的要求,但一些黑心商家为了最大程度追求利益,不惜用绕组制造的变压器,以此充好。这类“铝代铜”变压器使得电力用户按照纯铜线价格买来的却是假冒的铝线变压器,在经济上也蒙受了损失。另一方面,这种厂家生产的铝线变压器质量也难以保证,带来了安全隐患。
[0003] 目前,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针对配电变压器的绕组材质,已研究出基于热电势的变压器绕组材质无损检测,该方法可靠性高,具体可参考申请号为201620701836.9名称为《一种变压器绕组材质智能诊断装置》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号为201710841433.3名称为《一种变压器绕组材质检测方法》的发明专利、申请号为
201710841351.9名称为《一种变压器绕组材质检测设备和系统》的发明专利。
[0004] 以上发明专利均为采用热电效应,测得绕组接点处在加热之后所产生的热电势。但是以上专利中采用的补偿法需要在绕组一端进行加热,并在加热的这一端连接两组测量线,这对干式变压器较长的铜排容易接线,然而油浸式配电变压器的导电杆非常短,通常不超过50mm,在如此短的导电杆上要连接两组测量线和一个加热装置,存在一定难度,且为了保证有效的补偿两组测量线之间还要保持至少10mm的距离,原有的测量夹具已不再满足要求。
[0005] 如何能够更加准确的采集测量出油浸式配电变压器的导电杆在加热之后测量点处的温度和绕组两端产生的热电势,以上专利均未进行详细说明。
[0006] 基于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针对油浸式配电变压器绕组材质无损检测的测试夹具。

发明内容

[0007]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发明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油浸式配电变压器绕组材质无损检测测试夹,采用两对热电偶的两根相同的铜线对热电势进行采集,保证了热电势采集的准确性,又减少了夹具上的接线数量,使得测量更准确便捷。
[0008]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这样的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油浸式配电变压器绕组材质无损检测测试夹,它包括有:
[0009] 四孔外板和两通孔内板;所述四孔外板与两通孔内板通过第一滑杆进行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滑杆的两端分别通过六螺栓与四孔外板和两通孔内板固定;
[0010] 所述四孔外板和两通孔内板的中间还设置有四通孔内板,所述四通孔内板上还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滑杆穿过第一通孔将四通孔内板固定在四孔外板和两通孔内板中间,所述四通孔内板可通过第一滑杆在四孔外板和两通孔内板之间进行滑动;
[0011] 所述第一滑杆上还穿设有第一压簧,且所述第一压簧的两端分别与四孔外板和四通孔内板固定;
[0012] 还包括有两孔外板,所述两孔外板通过第二滑杆与四通孔内板进行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滑杆的两端分别通过六角螺栓与两孔外板和四通孔内板固定;
[0013] 所述两通孔内板上还设置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滑杆穿过第二通孔将两通孔内板固定在两孔外板和四通孔内板中间,所述两通孔内板可通过第二滑杆在两孔外板和四通孔内板之间进行滑动;
[0014] 所述第二滑杆上还穿设有第二压簧,且所述第二压簧的两端分别与两孔外板和两通孔内板固定;
[0015] 所述四通孔内板与两通孔内板的相对端面上设置有用于固定绕线棒的第一卡槽;所述两通孔内板与四通孔内板的相对端面上还设置有固定绕线棒的第二卡槽。
[0016] 进一步,所述四孔外板和两孔外板可为聚醚醚外板。
[0017] 进一步,所述四通孔内板和两通孔内板可为聚醚醚酮内板。
[0018] 进一步,所述第一滑杆和第二滑杆可为不锈滑杆。
[0019] 进一步,所述第一压簧与第二压簧可为不锈钢压簧。
[0020] 进一步,所述绕线棒可为聚四氟乙烯绕线棒。
[0021] 进一步,所述绕线棒上可螺旋紧固绕制热电偶的一极。
[0022] 进一步,绕线棒上的每圈螺旋电极间距在1.5mm至2mm之间。
[0023] 进一步,所述热电偶的一极可为镍铜线或铜线。
[0024]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具有如下的优点:
[0025] (1)本发明测试夹具能够准确采集测量点处的温度和绕组两端热电势的大小;
[0026] (2)本发明测试夹具成功解决油浸式配变导电杆较短无法采取补偿法的难题,使测量数据得以补偿,测量结果更加准确;
[0027] (3)提高对导电铜排温度测量的准确性,采集热电势的位置与采集温度的位置相同;
[0028] (4)采用两对热电偶的两根相同的铜线对热电势进行采集,保证了热电势采集的准确性,又减少了夹具上的接线数量,使得测量更准确便捷。
[0029] 本发明的其他优点、目标和特征在某种程度上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进行阐述,并且在某种程度上,基于对下文的考察研究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将是显而易见的,或者可以从本发明的实践中得到教导。附图说明
[0030] 本发明的附图说明如下:
[0031] 图1为油浸式配电变压器绕组材质无损检测测试夹的整体架构示意图。
[0032] 图2为油浸式配电变压器绕组材质无损检测测试夹的某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0033] 图3为油浸式配电变压器绕组材质无损检测测试夹中两通孔内板结构示意图。
[0034] 图4为油浸式配电变压器绕组材质无损检测测试夹中四通孔内板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5]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0036] 实施例: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油浸式配电变压器绕组材质无损检测测试夹,它包括有:
[0037] 四孔外板1和两通孔内板4;四孔外板1与两通孔内板4通过第一滑杆5进行固定连接;第一滑杆5的两端分别通过六角螺栓8与四孔外板1和两通孔内板4固定;
[0038] 四孔外板1和两通孔内板4的中间还设置有四通孔内板3,四通孔内板3上还设置有第一通孔13,第一滑杆5穿过第一通孔13将四通孔内板3固定在四孔外板1和两通孔内板4中间,四通孔内板3可通过第一滑杆5在四孔外板1和两通孔内板4之间进行滑动;
[0039] 第一滑杆5上还穿设有第一压簧6,且第一压簧6的两端分别与四孔外板1和四通孔内板3固定;
[0040] 还包括有两孔外板2,两孔外板2通过第二滑杆9与四通孔内板3进行固定连接;第二滑杆6的两端分别通过六角螺栓8与两孔外板2和四通孔内板3固定;
[0041] 两通孔内板4上还设置有第二通孔14,第二滑杆9穿过第二通孔14将两通孔内板4固定在两孔外板2和四通孔内板3中间,两通孔内板4可通过第二滑杆9在两孔外板2和四通孔内板3之间进行滑动;
[0042] 第二滑杆9上还穿设有第二压簧10,且第二压簧10的两端分别与两孔外板2和两通孔内板4固定;
[0043] 四通孔内板3与两通孔内板4的相对端面上设置有用于固定绕线棒7的第一卡槽11;两通孔内板4与四通孔内板3的相对端面上还设置有固定绕线棒7的第二卡槽12。
[0044] 四孔外板1和两孔外板2为聚醚醚酮外板,四通孔内板3和两通孔内板4为聚醚醚酮内板。
[0045] 第一滑杆5和第二滑杆6可为304不锈钢滑杆,不锈钢滑杆具有较好的刚度,使用寿命长。
[0046] 第一压簧6与第二压簧10可为201不锈钢压簧,弹簧应具有一定的弹力,保证绕线棒能够与配电变压器的导电杆紧密接触
[0047] 如图3所示,其中,两条绕线棒7分别卡入两通孔内板4中,在绕线棒上采用螺旋方式紧固绕制热电偶的一极(镍铜线或者铜线)。要求每圈螺旋电极间距在1.5mm至2mm之间。
[0048] 如图4所示,其中,两条绕线棒7分别卡入四通孔内板3中,在绕线棒上采用螺旋方式紧固绕制热电偶的一极(铜线或者镍铜线)。要求每圈螺旋电极间距在1.5mm至2mm之间。
[0049] 绕线棒7可为聚四氟乙烯绕线棒,具有很好的绝缘性能,保证了热电偶的两极之间很好的绝缘性能,同时使得对热电势的采集更加准确。
[0050] 绕线棒7上可螺旋紧固绕制热电偶的一极。热电偶的两极(铜线和镍铜线)分别弹簧式缠绕在两条绕线棒7上,要求每圈螺旋电极间距在1.5mm至2mm之间,缠绕长度不低于20mm。使得绕线棒7上的缠绕热电偶的两极均能和配电变压器的导电杆紧密接触。
[0051] 本发明涉及一种针对油浸式配电变压器绕组材质无损检测的测试夹具,发明测试夹具装置克服常规夹具夹持不稳定、夹持尺寸大的问题,针对油浸式变压器导电杆的圆柱形螺纹外观而设计。夹具包括机械夹持部分和数据采集部分组成:机械夹持部分保证测量线与变压器导电杆紧密接触,数据采集测量线对接触部位的温度和绕组接头处产生的热电势进行采集。
[0052] 本发明在使用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0053] (1)热端和冷端的夹具分别夹持在油浸式变压器绕组的两端的导电杆上,夹具上热电偶采集的温度即为测量夹具绕线棒夹持部位的温度。
[0054] (2)热电势的测量由测量夹具中两组测温热电偶的两根材质相同的铜线进行采集。
[0055] (3)使用过程中注意热端和冷端夹具的夹持部位不同,热端夹具夹持在加热的配变导电杆上。
[0056] 应当理解的是,本说明书未详细阐述的部分均属于现有技术。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相关专利内容
标题 发布/更新时间 阅读量
一种绕指弹簧 2020-05-11 335
一种缠绕式弹簧刷 2020-05-12 509
一种绕簧机 2020-05-11 657
一种绕簧减频金属软管 2020-05-13 743
一种绕簧机 2020-05-11 660
一种弹簧绕丝设备 2020-05-11 123
一种矩形弹簧绕制设备 2020-05-11 932
一种异形弹簧的绕簧装置 2020-05-13 804
多股簧绕前的送线机构 2020-05-12 58
永磁体绕簧离合器 2020-05-12 541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